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關於國小思品教學設計與反思

校園3.08W

國小思想品德節約用水教學設計與反思

關於國小思品教學設計與反思

《節約用水》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指導思想

品德與生活課,注重學生的實踐與參與性、突出教學實效性,讓學生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去親身體驗、親自感受水的重要與水資源的匱乏,從而形成自覺的、持久的節約用水的行為習慣。

二、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節約水和電是一個老話題,儘管如此,在我國依然存在着嚴重的浪費水電的現象。這一主題主要是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水的寶貴,瞭解我國缺水的現狀,學習節水的方法,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能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制止浪費水的行為,在生活中能夠向家人、朋友宣傳節水知識、節水方法。

2、學生情況分析:

這些生活在城市裏的學生,打開水龍頭就有自來水源源不斷地流出來,因此他們很少能感受到水資源的缺乏,很多學生沒有感受過缺水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不便,所以很難理解水的寶貴。

3、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説明:

結合學生生活環境優越和年齡低的特點在進行教學時,我以讓學生親身體驗為主,讓學生品嚐海水的苦澀、感受淡水的缺乏、體會魚兒對水的渴望。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水資源匱乏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不便,從而讓學生懂得節水的重要,激發學生自覺節水的行為。在本課的教學中,由於學生的年齡低,對相關水資源的數據還不能理解、沒有相應的概念,因此我把數據轉換成圖片,讓學生直觀瞭解。並把相關的水量,不以升、毫升的數字出現,而是轉換成學生們生活中熟知的可樂瓶,如每人每月大約用水3噸,約3000瓶水。在觀看完藍色地球圖片後,我讓學生品嚐海水、觀察河水,從而知道能被直接利用的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水的對比演示),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淡水資源的匱乏。學生們也很少有缺水的感受,水而生命垂危的金魚之間

做選擇,讓學生深刻體會水對生命的重要,並激發學生內心的“我”與“魚”之間因缺水而引起的鬥爭,充分讓學生感受水的重要與水資源又匱乏之間的矛盾,懂得節水是利人利己、拯救生命的唯一途徑,因而讓學生開動腦筋,想方設法節水,為課後自覺節水、宣傳節水作準備。

4、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教師提前瞭解水資源相關知識,收集一些我國水資源短缺情況和節水方法的相關的資料製作成課件

(2)瞭解本年級學生對水的瞭解程度,及學生中易出現的浪費水的現象。

(3)準備海水、河水、糖、金魚、紙杯、圖片

學生準備:

學生在以往的生活中,應該説早以有了一些節水的知識,這些是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向更高一個層次邁進的基礎,教師通過對學生已有認識的瞭解,使教學更加的有的放矢。我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由家長同學生共同完成,在家長與學生合作完成問卷的過程其時就是一種共同學習的過程,我想,這應該對學生家長來説也是一種“教育”的'過程。

節水調查問卷

(1)觀察自己的日常生活,瞭解水的用途及浪費水的現象?

(2)節約用水的小竅門

(3)請你寫一句或幾句節約用水的廣告語。

三、本課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日常生活和生產建設都離不開水。

2.知道我國是一個缺水的國家。

3.知道節約用水人人有責、瞭解常用的節水手段與方法。 情感態度:

1.能自覺、自願節約用水。

2.對浪費水的現象不滿。

因此我讓他們吃糖口渴、然後在僅有一點點水的情況下在自己喝水解渴與救因缺

價值觀與行為:

1.在思想上知道節水光榮、浪費水可恥。

2.養成用完水關緊水龍頭的習慣。

3.見到浪費水電的現象,在力所能及的時候加以勸阻,並進行節水的宣傳。

過程與方法:

1、 以體驗式教學為主,圍繞水有用、缺水、節水這條主線進行教學。

2、 教學主要以運用課件、演示、親自體驗、遊戲等形式、手段進行教學。

四.教學過程設計

1、 課前參與準備

課前我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與家長共同蒐集資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對學生而言,從課前的參與過程中就開始有了情感體驗。

2、 課始創設情境

通過提問:“同學們,你們一天吃幾頓飯?你們知道連續多少天不吃東西人會失去生命?(70天)那你們知道人連續多少天不喝水會失去生命?(7天)”

問題由學生最熟悉的吃入手,通過提問讓學生知道水比食物還要重要。

3、 瞭解水的用處與水資源的匱乏

(1)全班討論:根據你的生活經驗能談談在我們的生活中做那些事需要用到水呢,跟你同組的同學説一説,看誰知道水的用途最多? (從工業、農業、生活幾方面談,教師作補充)(回答問題的學生可以得到糖果。目的是鼓勵學生並且讓學生口渴)

(2)咱們日常用的水絕大部分是自來水,你們知道自來水是從哪來的?學生回答。教師出示自來水廠示意圖。

(3)我們每人每月要用多少水?(每人約3噸,3000瓶。每個家庭約10000瓶。)我們學校每月要用多少水?(350噸,350000瓶。)我們北京市每月用多少水?(幾千億瓶水)(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每時每刻都在用掉大量的水,那我們地球上的水多嗎?學生討論(學生可能説多、也可能説少)

(5)出示課件(地球的全景圖),這就是我們生活的地球,雖然在這個藍色的星球上有一半兒以上的面積覆蓋着水,但大部分是海水。咱們來嚐嚐海水是什麼味道,海水能為人們做剛才咱們説的那些事情嗎?

(6)你們來猜猜假如這杯水代表地球上所有的水,其中淡水有多少?能被利用的淡水有多少?把地球上所有的水和我們能直接利用的淡水一比你還覺得可用的水多嗎?

(7)以你的經驗,你認為中國是缺水的國家嗎?北京是缺水的城市嗎?

(學生可能出現説不缺的)(分組討論)如果世界每人平均30杯水,我們中國平均每人8杯水,而北京每個人平均才只有1杯水。

(8)淡水這樣少,如果有一天沒有了淡水會怎樣?(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出示課件

小結:看來我們的生活中真的不能缺少水。

4、感受水資源短缺、探討節水方法。

拯救缺水的金魚

(1)老師這裏有一缸漂亮的金魚,因為你們剛才回答問題特別積極,現在每個小組可以領養一條。(只給一點水)學生觀察自己小組的金魚。

如果你是這條小金魚你會對人們説些什麼?

它們因為缺水而生命垂危。我們每個人的杯子裏都有一點水,但大家都口渴了,咱們是自己喝還是拿來拯救這些可憐的金魚?好,那

我們就來行動吧!

(2)我們雖然能夠拯救我們面前的這條幸運的金魚,但由於我國是一個缺水的國家,現在自然界還有很多動物、植物都因為缺水而生命垂危,我們怎樣才能幫幫它們呢?(節約用水)下面誰能想出節水的好方法,我們就獎勵給他水(小組討論、組長負責)。

(3)全班交流:向大家介紹節水的小竅門

(4)我們知道節約用水,可還有人在浪費水,來看看他們的行為,咱們怎樣才能幫幫他們?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浪費水的行為?出示課件。學生討論、發言。

4、鞏固學習成果

一水多用節水遊戲,讓學生看到節水的收穫、體驗節水的樂趣、增長節水知識。並通過節水遊戲,讓學生進行節水的思考,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實踐和宣傳。

感受水的重要 —— 瞭解水資源匱乏 —— 體驗缺水的痛苦——形成節水意識 —— 探討節水方法 —— 自願參與節水行為——主動宣傳節水知識

五、教學反思

《節約用水》一課,從以下幾個環節逐步入手:第一環節,結合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浪費用水、污染水源和遭遇停止供水的生活經歷等事例,佈置學生做課前調查,同時結合調查情況,制定出各種適合家庭生活實際的節約用水措施,這樣做,不僅拉近了學生與教育內容之間的距離,而且使學生擴大了知識視野,將最新最真的信息帶進了課堂,豐富了教學內容。而且由於調查的內容都來源於他們的真實生活,具有震撼性的説服力。更重要的是通過課前調查,學生深入觸摸生活,真切感受到人類環境正遭到各種污染,缺水嚴重地威脅着人類的生活。學生在身臨其境中產生直接的情感體驗,得到各種能力的鍛鍊。可以説,自我教育已伴隨着實踐活動先於課堂教學產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促使學生在動情的基礎上,認識得到了一個飛躍。這對學生德育教育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