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3篇

校園1.59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雨季不再來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3篇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1

夜晚,好像永遠都滲透着巨大的活力,能夠把一切吞噬,把一顆浮躁的心洗得煥然一新。遇見它,就是在一個大雨滂沱的夜晚。玻璃窗外的水流迅速匯成一注透明的隧道,打在篷布上的聲音如同嗚咽的怪獸,躲藏在濃稠的黑色裏。翻開一本書,就好像走進了一個人的世界,恰好是一個雨夜,我打開了《雨季不再來》。

你是一位吟遊的詩人,是豎琴的歌者,你掬起一捧清冽,你踏上一根獨木。

你是三毛,一位骨子裏有風的女子。這是我們第一次心靈會面,而我,就被你深深的吸引。如果把你最後的文字比喻成一盞香茗,那麼這本書,就好像浮開茶葉的水,碧綠帶有芬芳,不濃不淡,脱出時間的力量。當時你還是一個叛逆的二毛,你跌倒過,痛苦過,迷失過,一如每一個“少年的維特”。這是蒼白的二毛,一個純白色的女孩子。

你灑下一盤金色的沙,隨着青春揚起屬於你的顏色。

在書中,你説你愛一場場繁華落盡的曲終人散,你説這是超越了一般時空的極致豔美,不知道以後的離別和失望的傷痛,哽咽得已經發不出聲音來。你的熱愛,我想是紅色的。有人説紅色因着血液的關係而變得敏感、洶湧、疼痛、衝動、殘忍、血腥、唯美……一切的一切在血液的推波助瀾下變得無法抵抗,像是颱風過境時摧城掠地般無所不能。你穿着彆着蘭花的舞服在閃光燈下如同紅鶴般起舞,你握緊筆桿,抿着嘴思考的樣子,好像在文字中浮現出來。是否因為你的熱烈,於是心跳變成一種呼喚,呼喚着時光在滿是鋒利碎石的礫石灘上止步,陪你跳一場屬於青春的盛舞。

你把一切温柔包裹進一朵小小的絨花,隨着它開放,你也在長大。

你叛逆的雨季,是一片灰濛濛的天空,沒有黎明的曙光,沒有風,沒有鳥叫,雨水流衝着年老的窗稜,除了雨水外,一切都是靜止的。你還是不再做這樣的一個河童,不會沉在河底。雨季終將過去,再度看看陽光駐留在臉上,一遍遍告訴自己雨季過了,雨季將不再來。在那一日的早晨你還穿着清潔乾燥的白球鞋,踏上一條充滿陽光的大道。

你守住了夜晚,清晨再也不會來。

你站在時光的長河裏,一切都是凌空綻放的唯美,你緊緊的握住水,然後看着它順着手的掌紋,一點一滴流淌乾淨。不僅僅是水,以及那些念念不忘的事情,或者開始漸漸斑駁不清的臉。上帝,是殘忍的,慫恿我們抓住一切,然後讓我們眼睜睜的看着曾經熾熱的東西被時光偷走。

我合上書,望向窗外,雨水蒸發的霧靄矇住了玻璃,對面的路燈像是夜色被敲開一角,流出橙黃的顏色,月光舔着房屋的輪廓,空氣裏瀰漫着新鮮鱷梨的清新氣味。雨後,才會留戀蜕變。曾經的對扭動的瀲灩的習以為常的你,最後也成為追憶和傳説,如同泛黃的書頁,有着潮水的氣味。期待,會化成被風縱容的綢緞,鼓起薄如蟬翼的翅膀,在蒼藍的天空嘩啦作響。我想,與其追憶,不如在雨季悄然綻放。

你就像別在領口的那一枚雨季,遇見你,是我的榮幸。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2

"記得當時年紀小……",故事就這樣開始吧。

我曾看過她把熱情的撒哈拉平鋪在我面前,曾看過她在花樹下垂目回想人生如夢,曾看過她行走於萬水千山之中……在她的文字中,我能感受到音節跳躍着歷盡人生的酸甜苦辣,感受到字符包裹着洗盡鉛華的純粹真摯,這次亦然,她與我面對面坐着,和着窗外淅瀝雨聲的節奏輕輕訴説着,當三毛還是二毛時的故事。

我應該也是在二毛那個年紀,但活得遠不如她轟轟烈烈,換句話説,我循規蹈矩地活着不與這個世界發生劇烈的衝突。她不行,她不委屈自己被這個世界磨平,她偏偏是要與這個世界衝撞一下,結果不是粉身碎骨,而是一空燦爛的煙花。她説她是個逆子,不按着父母的願望去生活,卻固執地追求着年輕人自己也説不清楚的情懷。十年之後,她成長為了有愛、有信、有望的女子,只是感歎時光的力量。

那些稚嫩的文字包裹着一個少女的傷感和驕傲,細水長流地講述着那些年的故事。我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地催促着:"然後呢?"有時候我會吃驚到無法理解,也有時候我會暗暗地笑只因為看到了某一個相似之處。這個時候,我的腦海裏就冒出了一個小小的人,站在記憶的地方,咬着嘴脣沉默地注視着我。我一下子就認出她了。

她不説話,拿清冽的目光打量着我。她看起來真孤獨,尤其是這樣靜靜地站着便把這種孤獨放大了許多倍,她不經世事對這個世界充滿着好奇,卻因為膽怯不敢邁出一步。她藏着一個孩童幼稚的傷心,把它當作大事一樣記掛在心頭,她還以為會一輩子不忘,很多年後也只能憑藉一些遺留下來的舊物模模糊糊地記起。她對自己毫無信心,在人羣中習慣低下頭,匆匆而過。我多瞭解她啊,我看她的時候內心有着滿滿的感動,我的小時候,或者説小時候的我。

也許在我27歲的時候回過頭來看現在17歲的我,也會笑她的年輕,帶着一種感慨的語氣,最後微笑着問一聲:"那麼,現在的我,你還滿意嗎?"我想問問7歲的我滿意嗎,也想問問27歲的我到底怎麼樣。最重要的是,在經歷過顛沛流離世事無常之後,只要一句 "記得當時年紀小啊。"就能夠輕易勾起我對於往昔的所有懷念,讓我看着那個小小的的人啊,感激她那麼努力,那麼堅持。

"真正的快樂,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觀的來説,它是細水長流,碧海無波,在芸芸眾生裏做一個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剎那的'喜悦,那麼我們即使不死,也在天堂裏了。"

在雨漸漸停下的時候,三毛説了這樣一句話。我望着窗外放晴的天空,心想如此看來我生活得平淡無奇也不值得遺憾什麼。我走過的,是別人永遠無法感同身受的,只屬於我自己的,此生不再來的雨季啊。

那麼,請允許我用"記得當時年紀小……"作為故事的開頭,在瑣碎的生活中捕捉細微的感動,把它熔成文字,在這個雨季,説給你聽。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一片葉子落下來讀後感小英雄雨來讀後感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3

《雨季不再來》是台灣作家三毛的作品之一,書中以敍事的方式將“當三毛還是二毛的時候”所發生的事情,真實呈現出“三毛”少女時代的成長與感受。其中“逃學為讀書”這一章令我記憶深刻,裏面愛書成痴的三毛在父母的告誡下開始認真唸書,並專攻令她苦惱的數學,當三次數學小考都滿分的情況下,數學老師懷疑她作弊,並在全班同學的面前用墨汁在她眼眶四周畫“鴨蛋”,身心深受創傷的三毛,逃學後的她經常去墳場,小小年紀的她甚至覺得“世上再沒有跟死人作伴更安全的事了”,從這句話看來,三毛對於“人性”已經失去了“信心”, 看到這裏我不由得感歎,老師在一個學生的求學生涯中是多麼的重要啊!

教師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不在於盲目的追隨兒童自身的發展,也不僅僅在於促進兒童社會化,更重要的目的在於尊重人,尊重生命、尊重生活,使人的主體性得以發揮。現實中我們受“師道尊嚴”的影響根深蒂固,雖然大談師幼關係的平等性,但實際上不平等現象還是存在的,表現為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歧視幼兒,師幼之間缺乏真正意義的相互瞭解、相互理解、相互認識,缺少至誠的真心與童心,缺少“教育愛”,所以師幼相互作用是封閉的,原因仍然是對幼兒主體性的忽視,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這樣的現象。

在教育實踐中,教育者必須尊重幼兒發展的獨特性,掌握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尊重每個幼兒發展特的殊性,瞭解他們的興趣和需要。兒童擁有與成人完全不同的自己的世界,在他們的眼裏,世界是遊戲的和童話式的。正如杜威所説,兒童的世界是一個具有他們個人興趣的世界,而不是一個事實和規律的世界。作為教育者要善於用一顆童心去觀察,體驗和感悟兒童世界,從心靈深處去接受他們,理解和愛護他們,適度地引導他們構建更有意義的童年生活,使他們真正生活在自己的童年裏,享用他們生存和發展,遊戲、學習和受教育的權利。

在這個社會上人人需要尊重,當然也包括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着較強的自我意識,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充滿無盡的好奇心,他們喜歡模仿,善於表現,他們的可塑性很強,但知識經驗匱乏,他們的活動慾望強烈,但動作發展不協調,需要得到成人的幫助和提供探索的活動環境,教師要理解他們的願望,看到他們的努力,讚賞他們的“成就”,並鼓勵他敢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守護兒童的天性,激發兒童的天性,使兒童真正的享有快樂的童年,使兒童在生活中能真正愉快地遊戲,愉快地學習,使兒童對世界永遠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童年的生活真正的有生命意義和價值,而捍衞兒童的合法權益、守護兒童的天性、珍惜童年的自然價值應該是社會,尤其是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職責。

標籤:讀後感 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