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如何運用信息優化數學教學

校園1.5W

數學教學一

如何運用信息優化數學教學

在數學教學中,有許多知識只用語言是很難表達清楚的,特別是在每節課的重難點突破中,教師都要花費很多的心思去琢磨怎樣形象地表述才能讓學生聽得更清楚、明白。現代信息技術的出現,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有力的幫助,它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把有關教學內容在大與小、遠與近、快與慢、整體與部分以及位置變化之間進行相互轉化,使數學概念的形成、教學規律的揭示形象而清晰地呈現出來,讓學生細緻地進行觀察、理解、分析,起到化抽象為具體、化無形為有形、化靜為動、化難為易的作用,彌補了傳統教學方法在直觀、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缺陷,從而使學生能夠輕鬆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例如,在教學“平移”時,正確説出平移的距離是這節課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這個問題如果用語言表述或者用靜態的圖片解釋,不但要花費很多時間和心思,而且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很不理想。可是運用多媒體課件,這個問題就不難解決了。

我在PPT中事先設計好方格背景和需要移動的圖形(其實是兩個完全一樣的圖形重疊在一起的),利用“路徑”功能,在講解時讓其中一個移動,並留下運動軌跡,當移動完成時,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説出移動距離,而且對平移的原理也非常直觀地理解了。

又如,在教學函數知識時,畫函數圖像要花費教師大量的時間,而在“幾何畫板”軟件中可以輸入函數表達式,使函數圖像自動呈現出來。這不僅節約了大量的時間,也使學生能更好地觀察圖像的形狀,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數學教學二

一、可創建情景,充分調動聾生的積極性

在新課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學生樂學、愛學的學習情景,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上去,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在新理念指導下,我注意挖掘聾學生表象隱含的智能因素,使聾生的認知結構進一步優化,通過“動手操作”,主動獲取知識,通過投影儀創建情景,展示學生動手操作過程,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一課時,我利用實物投影儀讓學生到上面展示動手探索三角形內角和的三種方法――“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這樣,學生把動手操作的過程展示出來,讓學生親歷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動手量一量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動手拼一拼,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拼在一起成了一個平角,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動手摺一折,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折在同一條邊上也成了一個平角,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嚐到了動手操作、獨立思考的樂趣,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接着教師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優勢,逐一展示推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各種方法,把學生的興趣推向高潮,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教學重難點

教師恰當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例如,在講授“正弦函數的圖象和性質”一節時,我導入新課後,接着提問:y=sinx的圖象形狀如何,誰能畫出草圖?大多數學生都能利用特殊三角函數值,列表、找點。但是兩點之間連成什麼樣的曲線呢?產生了疑問,於是同學們儘量多的列表找點。這時藉助計算機顯示y=sinx的描點,連圖的整個過程,既生動又直觀,學生從整體上認識了正弦曲線。此時用光標顯示0,2π上確定圖象的關鍵五點,告訴同學,在精確度要求不高時,只須作出這五點,圖象就基本確定了。這時屏幕上驗證了學生們對正弦函數圖象的猜想,情緒都很高,對圖象印象深刻。“正弦函數圖象”這個重點就得以突出。

數學教學三

1.捕捉亮點資源激活學生的思維

葉瀾教授曾經説過:“我們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課堂教學,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國小數學課堂更是迸發着生命活力的課堂。學生的思維隨時隨地都會迸發智慧的火花。如:我在給學生上《百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有位學生説“百分數的分子只能是整數”,我適時請學生查找相關資料,舉出實例或證明或駁斥這一觀點,學生通過學習,不僅掌握了百分數分子可以為整數還可以為小數,並運用這些知識理解生活中的百分數。有的同學舉例“今天我們班的出勤率為98.5%”、“在一件毛衣中,羊毛的成分可能為80.5%”等等,通過上網查找資料,學生們還得出,百分數的分子可以大於一百,可以為0等等。

在講《圓的認識》一課時,去利用多媒體演示一組畫面,圓的車輪、圓的飛碟、圓邊的餐具等等,有個學生小聲説“怎麼都是圓的?”我抓住這一思維亮點,組織學生討論,根據學生討論結果,出示方形或三角形的車輪在顛簸的行駛,方邊的餐具不方便使用,而且容量小等等。通過學習,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圓的認識。可見,課堂中學生的回答往往會不經意地出現一些亮點,這些亮點是學生學習的頓悟、靈感的萌發、瞬間的創造,稍縱即逝。只有及時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讓星星之火燎原,讓智慧閃耀光芒。

2.讓師生在數學學習中體驗美

對美的追求是人的本能,美的事物能喚起人們的愉悦。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審美化的教學,充分揭示數學美,能使學生對藴涵於數學知識中的美產生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如:在《角的認識》一課時,學生説出許多生活中的角,我也隨機又利用多媒體展示生活中的角,説明角無處不在,有了角,我們的生活才能多姿多彩。在講《對稱圖形》時,也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距離學生較遠,不能親眼所見的生活場景再現的優勢,讓學生欣賞教師從蒐集的大量具有對稱現象的美麗圖景,如“埃菲爾鐵塔”、“法國凱旋門”、“印度泰姬陵”、“北京天安門”、“故宮天壇”等

將新知識深入淺出地隱含於常見的生活場景中。學生在欣賞自然美的同時,自主發現了生活中的對稱現象,引發學生對這種對稱現象的探究慾望,體會到數學與自然的聯繫,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社會、觀察自然的意識。然後請學生利用計算機制作出各種對稱圖形,這種審美心理活動能啟迪和推動學生數學思維活動,觸發智慧的美感,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揮。數學藴含着豐富的美:有符號、公式和理論概括的簡潔美與統一美、圖形的對稱美、解決問題的奇異美,以及整個數學體系的嚴謹和諧美與統一美,等等。但是學生未必能感受到這些美,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把這些美育因素充分挖掘出來,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之美。數學公式是人們運用概念、法則進行推理判斷的成果,是數學規律的集中反映,它概括簡潔、應用廣泛,充分展現了數學美的一種形式、一種意境。

標籤:教學 優化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