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登恆山原文、翻譯註釋及賞析

校園2.86W

原文:

登恆山原文、翻譯註釋及賞析

登恆山

明代:汪承爵

雲中天下脊,尤見此山尊。

八水皆南匯,羣峯盡北蹲。

仙台臨日迥,風窟護雲屯。

剩有搜奇興,空憐前路昏。

譯文

雲中天下脊,尤見此山尊。

高聳入雲的山堪稱是天下的屋脊,可見此山山勢極高。

八水皆南匯,羣峯盡北蹲。

有八條河流在山下向西南方匯合,從恆山南眺,但見羣峯低下,其狀如蹲。

仙台臨日迥,風窟護雲屯。

仙台近對着太陽與高遠的太陽相映照,窟邊雲霧迷漫,常聚不散,似乎是衞護風窟。

剩有搜奇興,空憐前路昏。

我還有搜奇獵異的雅興,只可惜天色已晚,眼前的道路已漸漸地昏暗下來。

註釋

雲中天下脊(jǐ),尤見此山尊。

恆山:亦名太恆山,又名元嶽、常山。雲中:指高聳入雲的山。宋嚴參《沁園春·自適》詞:“吾應有,雲中舊隱,竹裏柴扉。”此謂高聳入雲的山上有他的柴扉。亦可解釋為雲中郡。恆山屬雲中郡。天下脊:地勢高,像天下的脊樑。尊:高。

八水皆南匯,羣峯盡北蹲。

八水皆南匯:渾河上游的八條支流均在恆山一帶向西南方向匯合。羣峯盡北蹲:從恆山南眺,但見羣峯低下,其狀如蹲。意謂恆山最高。

仙台臨日迥(jiǒng),風窟護雲屯(tún)。

仙台:北嶽峯頂曰天峯嶺,嶺上修有北嶽觀,仙台即指此。臨日:近對着太陽。迥:高遠。風窟:北嶽觀兩側,懸崖壁立,中間空虛,風似虎嘯,名風虎口。風窟即指此。護雲屯:謂窟邊雲霧迷漫,常聚不散,似乎是衞護風窟。屯:聚。

剩有搜奇興,空憐前路昏。

空憐:只可惜。昏:昏暗,謂天色已晚,不能盡興搜奇了。

賞析:

詩中描寫了恆山於羣山中獨尊。首聯寫雲中山勢極高,頷聯寫河流在山下匯合然後向西南流去,頸聯寫仙台與太陽相映照,尾聯寫天色變暗,作者不能盡興搜奇了。全詩從多個角度描繪恆山的高峻,口吻誇張豪邁,藝術感染力強烈。

詩的開首兩句,便用誇張豪邁的口吻寫出了恆山眾山獨尊的地位。“雲中天下脊,尤見此山尊。”恆山所在的山西渾源縣在古代屬雲中郡統轄,作者説雲中恆山是天下的.屋脊、脊樑,極言此山之高峻。

“八水皆南匯,羣峯盡北蹲。”這是鳥瞰的圖景。登臨縱目,只見山山條條水脈盡皆匯向南方,被山勢所拘,龍王也只得俯首稱臣,順山勢而下。因為恆山突兀高聳,便顯得羣峯都好像向着北嶽蹲下一樣。這兩句詩,與杜甫的《望嶽》:“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境,有異曲同工之妙。

“仙台臨日迥,風窟護雲屯。”這兩句又可視作是仰觀的景象。恆山頂上有會仙府、琴台等建築,因為修築在山巔,便有“臨日”,迫近太陽的遙遠之感。“風窟”在北嶽觀兩側,懸崖壁立,空谷來風,窟中山風常似虎嘯。彤雲密佈,雲從風,在山谷間屯集,風濤、雲海,正是名山特有的景觀。面對這瑰麗的景色,詩人留戀不已,久久不欲離去,他還想看到更新奇的景緻顯現。“剩有搜奇興,空憐前路昏。”便是這種心情的寫照。詩人雅興不減,還想進一步到雲深不知處搜奇探勝,怎奈日暮途窮,不覺已是紅輪西墜,天色暗淡,不辨東西了。詩人把這種遊興不減,餘韻正濃的情緒放在天色已晚無法繼續遊覽下去的時刻,更讓人覺得惋惜,更讓人感覺到北嶽恆山那豐富無垠的內涵。縱然滯留更多的時日,也無法窮盡其中變化萬端的風光。詩人用“空憐”二字,淡淡地帶出未能盡興遊覽恆山的遺憾。

全詩從不同角度極力描繪恆山的高峻,或明説或暗含,無一不是一個“高”字,給讀者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讓人更加增添對北嶽恆山的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