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我與地壇讀後感(精選27篇)

校園1.41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與地壇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與地壇讀後感(精選27篇)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

近日讀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領悟了不同尋常的人生,史鐵生雖然肢體殘疾,但在我看來他卻有着頑強的生命,充實的人生,始終有伴隨着他的地壇。

地壇在史鐵生的生命裏充當一個重要的角色,從而引發了我對地壇的遐想。書中描述: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誇的琉璃,淡退了門壁上炫耀的硃紅,坍記了一段段高牆又散落了玉砌雕闌,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藏幽,到處的荒草野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蕩。這是史鐵生第一次看到的地壇。園中凋零蕭瑟的景象展現出史鐵生的內心的無助與悲慘的遭遇,但野草荒藤都茂盛的自在坦蕩,從中體現了殘疾生命裏不服輸的精神。不在遭遇中倒下,而是堅強的崛起,自在坦蕩,從不同的環境中尋回自己。

他兩腿殘廢後,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就搖着輪椅總到那兒去,僅為着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跟別人上下班一樣在那裏消磨時間,躺在輪椅上或者是坐着看書或者是想事,撅一杈樹枝左右拍打,驅打小昆蟲,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的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着觸鬚,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的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子升空了;樹幹上留着一隻蟬蜕,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滿院子都是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片刻不息。園中荒蕪但並不衰敗。

史鐵生看院子荒蕪但並不衰敗,看到了他心情的轉變,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史鐵生也使我看到了世界自然地美妙,生命的意義。只要細心觀察,留心注意,不管何處都有他美好的一面。

地壇的每一棵樹下他都去過,不論什麼時間,什麼天氣他都在院子裏呆過。他總是想一些我們看起看來很平常的事,如:經常反覆想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這樣想後他便覺得安心了。還有是怎樣生活,這幾乎是困擾他的重要問題,但有些東西是任誰也無法改變的:比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的燦爛;比如在園中最為落寂的時間,一羣雨燕都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喊得蒼涼;比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蕩安卧,園中播散着熨帖而味苦的味道。這樣的想法是他得到了安慰。也是我從沉迷中醒來,領悟到不變得美,他時刻伴隨着生活。春之潤,夏之熱,秋之爽,冬之潔,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讓我們快樂起來,用心沐浴生命的每一束陽光。、

不僅是地壇陪伴他,還有一個時刻關心、牽掛着他的母親。史鐵生到過的每一處,他的母親都不知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母親總是悄悄地來找他,又不讓他發覺,每一次找到後又悄悄的離開。等他母親去世後他才懂得那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無私的愛,他的偉大的值得他驕傲的母親在他心中滲透的深徹。啊,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使我想到了我的母親,母愛不一定是轟轟烈烈,感天動地。平淡中流露着真情,愛如淡茶,越品味越濃香。母愛是一處港灣,讓我們遠離風浪,享受安寧。母愛是雪中炭,給了我們慰藉;是失敗時的鼓勵,給了我們信心。

如果以一天中的時間來對應四季,當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黃昏,冬天是夜晚。以樂器來對應四季,春天是小號,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圓號和長笛。以聲音來對應四季?那麼,春天是祭壇上空漂浮着的鴿子的哨音,夏天是宂長的蟬歌和鹽樹葉子嘩啦啦的對蟬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頭的風鈴響,冬天是啄木鳥隨意而空曠的啄木聲………以夢哪?春天是樹枝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細雨,秋天是細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土地上的一直孤零的煙斗。這句子不但生動明確,細細品味確實真實的描述。自然真是無奇不有,生命是上帝賜給我的最好的禮物。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這與史鐵生比起來,我更加感到欣慰。一定要享受自己完美的人生,無盡的奧妙在等待着我。

在這個地壇中有一些人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15年前的一對中年夫婦,現在已經成了一對老人,依舊來園中散步;一個熱愛唱歌的小夥子;還有一個老頭,算得上十一哥真正的飲者,他在腰間掛一個扁瓷瓶,裏面裝滿了就酒;有一個捕鳥的漢子,園中人少鳥卻多;有一箇中年女工程師,每天工作都要穿過院子;;還有一個是史鐵生的朋友——一個長袍家,這位長跑家來園中,史鐵生為他計時,經過他長期不懈的努力終於的到了第一名,並破了記錄;最後還有一個孩子——一個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她是個弱智兒。

誰有能把這個世界想個明白那?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説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諸多苦難給這人間,你也可以為消滅種種苦難而奮鬥,併為此享有崇高和驕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會墜入深深地迷茫了。

假如世上沒有了苦難,世界還能夠存在嗎?沒有愚鈍,機智還有什麼光榮那?要是沒有醜陋,漂亮又怎麼維繫自己的命運?要是沒有了惡劣和卑下,善良與崇高又將如何讓界定自己又如何成為美德哪?要是沒有了殘疾,健全會否因其司空見慣而變得膩煩和乏味那?

史鐵生終於走出來了自己的陰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不同的人生觀: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是愚氓舉出了智者,是懦夫映照了英雄,是眾生渡化了佛祖。

是的,世界太不公平了,但又是公平的,擁有生命是上帝給我們最公平的見證。我平時總是抱怨世界不公平,為什麼別人那麼高大,而我那麼矮小;為什麼總是別人那麼聰明,而自己那麼笨……………?我看了史鐵生堅強的寫照之後,給了我很大的鼓勵。我認識到,既然上帝造就了我,那麼這個世界中一定有我充當的角色,雖然不是一朵紅花,但那也是一片綠葉,為什麼不試着享受綠葉的快樂?我不甘心,機會難得“不試白不試”。

史鐵生之後就在園中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他總是拿着木子和筆,到園中找一個最不為人打擾的角落,偷偷的寫。有事人走過來他就把木子合上把筆叼在嘴裏,他怕寫不成發落的尷尬,結果他發表了幾篇,並出了點小名。之後他又開始思考要不要去死?為什麼活?幹嘛要寫作?自己把自己捲入一個難以逃離的漩渦。可是他還是想活。人為什麼活着個?因為人想活着,説到底是怎麼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慾望。所以精神上無法得到自由,所以消滅恐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消滅慾望,來消滅人性最有效的辦法也是消滅慾望。園神對他説:孩子,這不是別的,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對地壇多寄託的感情只適合收藏,不能説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他們不能變成語言,也無法變成語言,一旦變成語言就不再是他們了。他們是一片朦朧的温馨與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與絕望。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也是我最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夠在一起,寫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明朗和歡快,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他居住在自己的內心,仍舊苦苦的迫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地向存在荒涼地帶進發,堅定地與未明事物作鬥爭,這種勇氣和執着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2

史鐵生老師的文字,是我一直想讀卻不敢讀的。他把絕望的處境寫的透徹心扉,把我不敢仔細琢磨的事情,分析的鞭辟入裏。

23歲的我,因為強直性脊柱炎卧病在牀,行動困難,讀過這本書的前幾篇文字就放下了,我不能接受從此往後的人生就是這般的苦痛,生活再也會不變得容易了,我不願意聽他講人生的哲思,只覺得殘忍。

而如今,增長了幾年的閲歷,又經歷了幾次病痛,再次拿出這本書來讀,不知心裏是否會有不同的滋味。

內容討論

史鐵生老師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我在此不再贅述。他的文字,質樸真摯,像與我談心的朋友,也讓我清晰地感受到,這文字是經過打磨的,一字一詞都是精挑細選的。怪不得這樣的文章會被選進語文課本,只可惜當年並不懂其中的美,只記得抄寫輔導書上的內容梗概和作者簡介。

我不常讀散文,總覺得這種文體的意圖不夠明確,有時候通篇讀下來,虛無縹緲,不知表達了個什麼思想。前段時間讀三毛的《送你一匹馬》,這種感覺尤其強烈。但史鐵生老師的文章不同,我能明確地感受到他的哲思,有散文之形,卻也有觀點之神。

這本書的兩個章節讓我讀來感慨頗深:《我與地壇》和《好運設計》。

《我與地壇》記述了作者患病後在地壇的古園裏消解壓抑、沉思人生的十五年的日子。

古園的沉靜、包容,似乎讓人更容易安下心來,看到時間,看到自己。他時而聊到自己的園中所見,時而聊起自己的母親,也會談談他對命運和苦難的看法。

很多道理,我也知道,但卻還是會時常抱怨,為什麼偏偏是我呢?為什麼一定要在我最狂妄的年紀打擊我呢?

讀過這一篇散文,我實實在在地懂得了該去“認命”,所謂認命,不是不再反抗,而是去接受現實,知道這些所謂苦難,是必修的課程,是罪孽也是福祉。命運是不公平的,不容置疑的,前路的困難,我照單全收,而我的堅韌,誰也別想奪去。

死亡,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我們的每一步都走在回去的路上,而現在,能活一天,就不要白活。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

《好運設計》是一篇有趣的文章,作者任憑想象,去設計一種好運的人生。這一篇的文字風格,也是輕鬆、趣味橫生的,描繪了幻想中的美好的童年、美妙的戀愛等等。

何為“好運人生”呢?在我看來,作者想説的是一種得以平衡的人生。極端順遂和極端痛苦的人,都是不幸的。在人生的諸多方面,最理想的情況是,好的壞的,都要經歷一點。沒有痛苦和磨難就無法襯托出幸福感。如作者所寫:

“既有博覽羣書併入學府深造的機緣,又有浪跡天涯獨自在社會上闖蕩的經歷;既能在關鍵時刻得良師指點如有神助,又時時事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奮鬥絕非平步青雲;既飽嘗過人情友愛的美好,又深知了世態炎涼的正常。”

對我來説,自己的人生已經算是好運人生了。我想做到的事,雖然不是一帆風順,但通過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做到;我想成為的樣子,雖然不是完美無瑕,也在漸入佳境。生活的磨礪讓我不再自大的認為,我將總是最優秀的那個人,讓我學會了傾聽和理解。

在科學的迷茫之處,在命運的混沌之點,人惟有乞靈於自己的精神。不管我們信仰什麼,都是我們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導。

讀這本書時,我時常想起另一個曾給我力量的人,他的名字叫做程浩。在知乎剛起步時,有這樣一位用户,他稱自己是“職業病人”,因為從出生起就沒能下地走過路,父母就為了他的病四處奔走。醫生説他活不過5歲,可他走到了20歲。

活着,對於他來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心臟衰竭、腎結石、腎積水、膽囊炎、肺炎、支氣管炎、肺部感染等等,都是生命裏的常客。

他喜歡讀書,喜歡寫作,與我不同的是,他每打一個字,都很艱難。在他去世以後,家人把他寫的小説和散文集成一本書,出版發行。讀到小説的最後,“未完待續”四個字,讓我難過了很久,他一定在另一個地方,繼續寫着這篇小説吧……

他曾經寫道:“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隨口拿來誇耀的事蹟,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這句話一直記在我的筆記裏。每當想到他,我就會覺得,這樣的人生,雖然短暫,但是卻熠熠生輝。

但是太陽,它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它熄滅着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燒着爬上山巔佈散烈烈朝輝之時。那一天,我也將沉靜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枴杖。

一些回憶

在無知前路險惡的時候,人往往擁有難以復刻的勇氣。身無鎧甲,走入那個長夜,一旦墜入黑暗,跌了跟頭,就再也難如當時,天真地去幻想自己有一天會像健康的人一樣,過正常的生活。23歲那年,是我出國留學的第一年,我想過很多次自己第一次回家時的場景,要變得更優秀,要讓家人看到我的成長,要讓他們不後悔自己選擇。然而,我第一次回國,是坐在輪椅上的,陌生的機場地勤人員,把我推給了來接我的家人。

我不能動,不能擁抱他們,腳踝、膝蓋都是腫的,每動一下都是刺骨的錐痛,發着低燒,因為生活不能自理已經好多天沒能洗澡了。我低下頭,不想讓他們看見我的眼淚止不住得在流。

住在風濕科的人,普遍都是高齡患者,我牀頭的電子顯示器上寫着“23歲夏青”。所以我格外清楚的記得,這一切發生在我23那年,因為那個數字太刺眼了。

住院時,我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打針、吃藥。因為每打一針,每吃一片藥,我的狀況都會變得更好,就離回去上學更近了一步。雖然在治療期間,我和家人也很多次懷疑,以我的身體狀況,在國外的學業是不是還能繼續,但休息治療了半年後,因為醫生、家人、朋友的幫助,我還是幸運地迴歸了正常的生活,得以完成在德國的學業,只不過看醫生成為了我的家常便飯。在寫碩士論文時,因為眼睛和腎臟的頻繁感染,我真的以為,這是谷底了,我再也站不起來了。可是卻還是一步一步熬過來了。所以我很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曼德拉説:“當事情完成之前,它總是看似不可能”。我想,痛苦的經歷,是成長,也是勛章吧!

希望以後的自己更注重身體和心理的健康,也可以做一個在困境中保持微笑的普通人。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3

這是一個比較沉重的話題啊。《我與地壇》其實就是作者自己對人生的思考,着重講了生死觀、親情等一系列比較容易觸動我們內心世界的事情,激發讀者審時度勢,從而對人生有一種新的認識。

地壇這座古園肅穆幽深,似一位飽經滄桑歷覽世情的老人,她把自己身上所有的東西都化做哲理,為史鐵生解答生死的意義。這位年輕人也以高超的智慧接受了這一似乎宿命的安排,他也明白了,生命雖然混沌不清,但死亡也不是沒邊沒沿,人既生則必死,“死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的事”,它像一個節日,必然會降臨。的確,死神對人的窺視從不曾停止過,但他也從不曾在時候未到的一天拿走人的生命。既然他這樣公正,為何不活下去試試呢?超然於物外的人幾乎沒有,但泰然於心中的君子比比皆是,那麼何不泰然一番,不去與死亡計較爭辯;何不坦直真誠地面對人世間的風雲變幻,心平氣和地作伴人生路上的滄桑浮沉呢?

史鐵生説有三個問題始終困擾着他,前兩個都是關於生死的。其一便是“要不要去死”,這與莎士比亞的“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問題”(To be ornot to be,this is thequestion。)如出一轍,不過他已經解答了,“破帽多情卻戀頭”,即便生存有多痛,終究得活下去,他不會選擇提早把自己送給死神的這條路。第二是“為什麼活”,這個問題之所以能像藤蔓一樣一直縈繞在他的心中,他在《寫作之事》中已提到:“如果求生是包括人在內的一切生物的本能,那麼人比其他生物已然又多了一種本能了,那就是不單要活還要活得明白。”於是,為了活明白,他必須要清楚生活的目的。餘華説“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可他呢?他只知道自己活着不是為了寫作,但寫作是為了活着。儘管零二年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傑出成就獎授獎詞這樣評價史鐵生:“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但是這也並不能説明寫作是史鐵生人生的目的,連他自己最終都不明其果,只得説“活着的問題在死前是完不了的”,他不知這是否是在搪塞自己敷衍自己,可是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不過人到底又該怎樣活呢?這個問題似乎比長期困擾史鐵生的那兩個更加棘手更難以詮釋。孔子曾言“未知生,焉知死”,可他並沒有告訴後人應當如何去“知生”。史鐵生也知道其問之難,“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於是他仍然到地壇中去,希望這位靜邃淵沉的老人能夠指點一二,使其最終醍醐灌頂。然而在這一點上,地壇沒有明確回答,園裏的古柏依舊鎮靜地站在原處,園中的四季仍然循着自己的軌道不慌不忙不驚不怖地走着,它們似乎對所有的都不聞不問,倒有點“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的味道。

其實地壇在以處變不驚的態度暗喻着一切,她安排了眾多的人出現在史鐵生那時的生命之中,雖然都是過客,卻隱含着問題的答案。一對十五年後步入老年的中年情侶,他們相濡以沫共度一生;一個熱愛唱歌的小夥子,不知是否在後來交上了好運;一位喝酒的老人,姿態隨意放浪不羈;一位捕鳥的漢子,痴等着一種可能再也捉不到的飛鳥;還有素樸優雅的女工程師,被埋沒了的長跑健將,以及弱智姑娘和她的哥哥。這些人的生活或喜或悲,或平靜或跌宕,或有激動的際遇,或有遺憾的歎息,但他們都坦然地應對,過去的一笑了之,只在地壇裏享受一時半刻的寧靜清幽,最後就像雪泥鴻雁一般杳無蹤影,只為史鐵生增添了一份記憶的盛筵。

他們雖然消失在無涯的時間荒野之中,但終究還活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有他們活的方式,他們活出了他們的滋味,誠如史鐵生自己所説的“人之為人在於多一個毛病,除了活着還得知道究竟活的什麼勁兒”⑤,他們至少品出了這股子“勁兒”。那麼是什麼“勁兒”呢?智慧的悟性引領他找到了救贖的道路,這便是史鐵生至少在十五年中所悟出的“該怎樣活”的答案:“每一個乏味的演員都是因為他老以為這戲劇與自己無關。每一個倒黴的觀眾都是因為他總是坐得離舞台太近。”是的,自覺生活與己無關,當然無法進入生活;而過於進入生活之中,則像佛語所説的“住色生心”一般,難以逃脱心中的罣礙。與生活保持若即若離的姿勢,這,就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談及母親,史鐵生用明淨細膩的文字把母親對他的愛寫得淋漓盡致,讓人感動萬分。在他看來,他所罹患的苦,與母親所遭受的,不過是小巫見大巫,“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母親無言地幫兒子坐上輪椅,又目送他遠去,還因為不放心而經常去園中尋找他,但母親最終在四十九歲時便離開了這個世界。往事歷歷在目,當史鐵生明白了對母親曾出過的一個難題後,他只能在霧氣瀰漫的早晨,抑或驕陽高懸的白晝裏,整理歉疚和遺憾的心情。“子欲孝而親不在”,母親是苦難的承擔者,卻未能享受到兒子成功的喜悦,史鐵生“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其實,母親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是對史鐵生命運的啟示,啟示他面對苦難應該作出怎樣的抉擇。“因不失其親”,如今母親去了,所能夠依靠的只有他本人,但他畢竟學到了,學到了如何對待生活的殘酷,如何處理生命的落差——“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老子》就曾指出“天下皆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尼采乾脆説“惡原本也是善”,這世上,淺浮與美麗並在,高尚與醜陋同存,這就是生活,人必須毫無保留地接受。

《我與地壇》用蘸滿了苦難的墨水,在史鐵生好思的頭腦中轉換成了宇宙的哲學,含情沉摯,意藴雋永,聆之似聞韶樂,讀之如沐春風,使人感動至深,受益匪淺。這當然與史鐵生的思考不無關係。有人説他愛好悟道玄思,並且擅長此種。玄思是什麼?老子説“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他所指的當然是他孜孜以求的“道”。青城山有副對聯寫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麼史鐵生所思的道是什麼呢?是萬物?是自然?莊子提出過“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⑦,意思是説天地萬物都有本質上的相似點,這相似點又是什麼?我想,難脱一個生死之觀,輪椅上的史鐵生經歷了生的痛苦和死的淬鍊,終於想到了人面對脆弱的生命應該何為。他以澄澈的思想,高深的悟性,明朗的眼界,睿智的言辭,必將使這篇作品“響在過去,響在現在,響在未來,迴旋飄轉亙古不散”。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4

雖然這本書中的有些文章早已在國中的閲讀練習題中出現過,但是再次拜讀後我又有不一樣的體會。同時我自知僅憑自己現在的閲歷不能完全體會到文章更深層的內涵,所以就在此把自己的一些小體悟記錄下來。

關於生死

“生死”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本書就像大多文人騷客的作品一樣幾乎每篇文章都提到了這個話題。在《我與地壇》中作者寫道:“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一個沉重的話題,卻被作者以一種輕鬆的比喻那麼淡然地看破一切地解釋完畢,這其中的虛無感與那種處之淡然的感覺就這樣滲透在作者的文字中,原來死亡不過如此啊,原來死亡是給度過一生的疲憊的我們用來休息的節日啊,這種輕鬆讓人感到有些不寒而慄,但細想起來卻覺得其實就是如此,儘管我們畏懼死亡(可能只有極少數不是),因為死亡代表着未知,黑暗,像一個無盡的深淵,但這是老天爺從我們出生起就給我們的一道難題,我們必須敢於直視它,勇敢面對它。正如老子的“無為”思想,當一個人可以不辨生死,無所謂死或生,那麼他終將會走到天地中去,得到永生。

關於母愛

對於母親的描寫和對生死的討論一樣幾乎在每篇文章中出現,這可能與作者的母親在作者最困難的歲月裏給予他最無私最堅強的支持,而後又在作者尋覓到自己生命道路之時離開人世有關。所以我想在這裏談談每一個平凡的母親給予孩子的熱烈深沉又偉大的愛。在《我與地壇》中,“我”的母親每次都會目送我搖着輪椅走出家門去地壇,一回我走出去不久後又返回卻發現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的那個姿勢,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出牆角,對我的回來竟一時沒有反應。”不知那時的她是不是在想自己能否代替自己的孩子受苦。可是作者卻沒有明白母親的苦心,直到母親去世,作者才漸漸明白原來“這園中不單單是處處都有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秋天的懷念》,《合歡樹》中都描寫了母親感人的愛和作者對自己沒能在母親生前明白母親的愛的懺悔。

不可能每個家庭都像作家史鐵生的家庭一樣,特殊的生活背景凸顯出母親偉大的愛,但是不能説我們的母親的愛就不夠偉大。國小時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對自己母親愛我的方式有點膩煩,她常常對我説“你看媽媽多愛你。”之類的話,因為那時的我常常讀到母親不讓孩子知道,只是背地裏關照孩子的文章,我覺得母愛就應該是這樣默默的,哪個媽媽一天到晚把“愛”掛在嘴邊呀?後來隨着自己長大了,我發現媽媽是真的愛我,她每天都看着我出家門,然後每次都對已經在樓道里的我囑咐“多喝水啊”,天冷時還常提醒我“課間操跑步時記着圍圍巾”等瑣碎的小事,每每此時我都感到幸福不已。我慢慢明白了,每個母親愛孩子的方式會有所不同,只不過我媽媽對我的愛表現得有些熱烈。我認為所有母親都是愛自己孩子的,只是孩子能否體會和理解這種偉大的愛。

關於命運

在《我與地壇》中作者有一大段關於命運的論述,“假如世界上沒有了苦難,世界還存在麼?要是沒有愚鈍,機智還有什麼光榮呢?要是沒有醜陋,漂亮又怎麼維繫自己的幸運?要是沒有了惡劣和卑下,善良和高尚又將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為美德呢?要是沒有了殘疾,健全會否因其司空見慣而變得膩煩和乏味呢?……看來差別永遠是要有的,看來就只好接受苦難……就命運而言,修論公道……”有些東西是與生俱來後天無法改變的,但是有些東西是依靠後天積累和刻苦訓練練就的,文中有些“宿命論”的味道,我認為我們要先接受命運的安排,然後調整自己才能夠積累更多,訓練更充分,改變命運中可變的部分,而非自暴自棄,荒廢一生。

讀完整本書,“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這句出自《想念地壇》的話久久縈繞在我心中。地壇是作者十幾年前找到的心靈避難所,“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地壇空曠寂靜,因為有了眾多生機勃勃的小生靈,園子雖然荒蕪但並不衰敗。園子裏有參天的古樹,破敗的院牆.地壇放棄了昔日的榮華,迴歸生命的起點,在安靜中探尋生命的本真。雖然如今的地壇因遊客漸多已少有最初的安靜,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在心中找到一個“地壇”,在那個寂靜的地方迴歸生命的零度,思考生命的意義。

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

要是有些事我沒説,地壇,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麼也沒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説,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它們不能變成語言,它們無法變成語言,一旦變成謠言就不再是它們了。:它們是一片朦朧的温馨與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與絕望,它們的領地只有兩處:心與玟驀。比如説郵票,有些是用於寄信的,有些僅僅是為了收藏。

如今我搖着車在這匾子裏慢慢走,常常有一種感覺,覺得我一個人跑出來已經玩得太久了。有一天我整理我的舊像冊,一張十幾年前我在這圈子裏照的照片——那個年輕人坐在輪椅上,背後是一棵老柏樹,再遠處就是那座古祭壇。我便到園子裏去找那棵樹。我按着照片上的背景找很快就找到了它,按着照片上它枝幹的形狀找,肯定那就是它。但是它已經死了,而且在它身上纏繞着一條碗口粗的藤蘿。有一天我在這園子碰見一個老太太,她説:“喲,你還在這二哪?”她問我:“你母親還好嗎?”

“您是誰?”“你不記得我,我可記得你。有一回你母親來這兒找你,她問我您看沒看見一個搖輪椅的孩子?……”我忽然覺得,我一個人跑到這世界上來真是玩得太久了。有一天夜晚,我獨自坐在祭壇邊的路燈下看書,忽然從那漆黑的祭壇裏傳出陣陣嗩吶聲;四周都是參天古樹,方形祭壇佔地幾百平米空曠坦蕩獨對蒼天,我看不見那個吹嗩吶的人,唯嗩吶聲在星光寥寥的夜空裏低吟高唱,時而悲愴時而歡快,時面纏綿時而蒼涼,或許這幾個詞都不足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聽出它響在過去,響在現在,響在未來,迴旋飄轉亙古不散。必有一天,我會聽見喊我回去。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5

《我與地壇》集中思考和表達了“生命”的困難與意義,這是史鐵生在漫長的艱難歲月裏對生命再三再四循環反覆的思考咀嚼和叩問所得。這樣的主題致思方向,對於當代散文來説,或許並不是重大的創舉,此前的散文寫作,一般也都會觸及到這類主題。可是能夠以一種平實、冷靜、温情而透徹的態度娓娓道來,昇天入地,絲絲入扣、體貼入微,毫不勉強造作,並抵達一種能為平常人所理解又難以企及的境界,卻僅有史鐵生做到了。這篇長達萬言的作品,無論是在表達主旨上,還是在寫法、語言各個方面,都堪稱是史鐵生對中國當代文學獨一無二的貢獻,就這個意義而言,《我與地壇》的影響遠遠超越於文體範圍。

每個人境遇的不一樣構成了世界的千差萬別,但在史鐵生的答案面前,世界顯示了它的平等的一面。這將促使人類不再濫用或者儘可能少地濫用自己那個“狂妄的年齡”;這個答案雖然並不必然保證世界上不再有“失魂落魄的人”,但在史鐵生以自己漫長的煎熬而獲得的領悟那裏,這些“失魂落魄的人”將得到寧靜和終生的撫慰。“寧靜是一種規格很高的品質。真正獲得了寧靜的人非但不是麻木的生硬的,反而是極其敏感極其温厚也是極其豐富極其堅韌的。他可能為草的凋零或者樹葉的飄落而傷感,也可能替一位素不相識的弱智小女孩而擔憂,他思考過怎樣生也思考過怎樣死,説到生的時候,他有那麼多山重水複的煩惱和柳暗花明的喜悦,講到死的時候他事無鉅細從心態、方式到裝裹和墓地,全都娓娓道來更談笑風生,從史鐵生的文字裏看得到一個人內心無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時也在這個人內心的起伏中解讀了寧靜。”

對母親的刻畫以及對母親的愛,是《我與地壇》最為感人的部分。這些平靜如水無法複製的文字,藴含着充沛飽滿、風雷激盪的高貴的情感。母愛是文學描述最能熠熠生輝的主題,散文這一體裁因其自由活潑不受拘束,又尤能盡情婉轉隨意收放。張潔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以往所以感動過無數讀者。而《我與地壇》在敍寫“我”與母親的點點滴滴時,遠離了熱烈、哭號、哀勵、宣泄等等所有的激烈的表達方式,也沒有做人們最常見的赤裸抒情—儘管他這樣做很可能也會被讀者理解和理解。史鐵生將那人間至愛的種種偉大意義都懸置隱藏起來,只是用一種內斂到近乎壓抑的語調,講述着母親看似平常的幾件小事以及母親過早離世帶給他無法挽回的損失與至痛。史鐵生之所以這樣處理,實在是不得不如此,因為這濃厚的偉大的母愛與前面那“生與死”的答案一樣透徹、融通和豁達,絕容不得絲毫的張揚與誇飾。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6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史鐵生是在雙腿殘廢的沉重打擊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的時候“走”進地壇的,從此以後與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史鐵生似乎從這座歷經400多年滄桑的古園那裏獲得了某種啟示,汲取了頑強生活與奮鬥的力量。

在《我與地壇》一文中,除了我們在節選為課文的部分(第一節和第二節)裏所見到的內容外,作者還寫了在古園中的見聞和所遇到的人與事,述説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還是抒發自己對於命運和生死問題的感悟。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7

《我與地壇》一文中,作者不僅僅寫了自己在地壇這座古園中的所見所聞,並且也直白地表露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在其中作者用了相當大的篇幅來抒發自己對於命運與生死問題的理解與感悟。

《我與地壇》全篇語言極富哲理性,正是這種哲理性的文學語言在無聲地言説着作者的精神世界。作者對地壇這座古園中的一草一木進行了洋溢着生命活力與活力的描述與刻畫,能夠説在這些事物上寄託着作者最為濃烈的感情,可謂“一草一木總關情”。比如作者對地壇園子裏草木生長的生動描畫,“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片刻不息”,在那裏作者採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彷彿草木在用生長的聲音向作者訴説着生存的歡愉,使作者能夠感受到這種生命盎然向上的蓬勃動力。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8

在我的.黃金時代很幸運的讀到了史鐵生的書,在我國中的語文課本上曾有過他的文章,可當時畢竟年少,沒有讀懂。此刻的我處於一個不懂愁卻強説着愁的年紀,天天憂鬱着,但偶然之間讀到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猝不及防地被他深沉的情感所淹沒。

翻開《我與地壇》,我對自己説好好看吧。看看那些被時光所剝蝕的浮誇的琉璃,看看那些被風霜所淡褪的硃紅,看看那些依舊蒼幽的古柏……他的文字是如此的乾淨,而他的思想又是如此的坦蕩,就像他所説的:“可是太陽,他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他熄滅着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着爬上山巔散烈烈朝暉之時。”

命運雖然是如此的不公,卻沒有擊跨強者。我本無法想象,他怎能如此坦蕩回望“生”的事實,又磊落地應對“死”的結果。而我又似乎明白,也許經歷命運不公的打擊,才能夠變得堅強不屈吧。

我們誰不是帶着一顆脆弱的心來到了這個世界呢,此刻的我們看一切都是完美的,經歷了懵懂無知的少年,我們正處於熱血的青年,在象牙塔中的我們不諳世事,看外面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春般的花紅柳綠。當我們走出塔去,才發現命運的不公。外面的世界雖然精彩,但外面的世界是如此殘酷,命運反覆無常,人生路漫漫,荊棘密佈,人生終會走向孤獨,與命運抗爭,你不必須幹過上帝。可是我們不與命運抗爭就會成為命運的奴隸。

與命運抗爭,做一個鬥士吧。正如史鐵生所説的:“若這路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筆去找。”這是屬於他的抗爭,我們也應當像一個鬥士一樣,不甘於平凡,不向絕望低頭,追求人生的至真,追求超脱命運的夢想,就像我自己一樣,種種原因來到了一個荒蕪的沙丘,不甘於被風沙掩埋,所以去反抗命運讓沙丘變成一個綠洲。不甘於命運,與命運鬥爭,或許僅有那些正在反抗的心靈才會明白,何謂鬥士的意義。

向死而生,愛這個世界吧。不論這個世界做了什麼,我們始終要愛這個世界一切完美的事物。愛這並不完美的人生,不論未來的路通往何方,珍惜當下,活在當下歡樂幸福也好,痛苦折磨也罷,認真享受這個屬於你我的世界,拼命抓住生命那道微弱的亮光。

黃金時代的你我,幸運的生活在當下,我們青春韶華,我們經得住命運的磨礪,用我們的真誠和坦然去應對命運吧,至少我們行走在這世間,不畏黑暗,不覺羞愧。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9

在讀《我與地壇》時,我彷彿不是在讀書,而是在傾聽一位知己細細地講述他的故事,他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這篇散文給我的感受是: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母親是偉大的,同時也是痛苦的。“兒子的一切苦難,在母親那兒是加倍的。”她應對一個在“最狂妄的年齡突然殘廢了雙腿”的兒子,她在期待,期待自己的兒子能從困境中走出來,期待自己的兒子能像普通人一樣的生活。她甚至為了自己的兒子在心靈上能有一份寬慰與自由,她不惜自己忍受心靈與肉體上的雙倍痛苦。她對兒子的愛,也僅有天底下的母親能夠體會。在史鐵生第一次獲獎的日子裏,期望能給母親一個小小的安慰,哪怕是讓她有一個淡淡的微笑,也心滿意足了。可是,她卻不在了,人世艱難,事與願違。這讓史鐵生的心裏是何等的失落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珍貴的東西叫幸福,它看不見,摸不着,卻一向在你的身邊。有的人認為幸福是榮譽,是金錢,是權力,而我認為,幸福是母親對你深深的愛。

經過閲讀《我與地壇》,我也深深的反思了自己對種種不對。寫作業時,媽媽讓我身體要挺直,肩膀不要一高一低,我總是會反駁一句:這跟您有什麼關係;暑假裏,我每一天都吃冰條,媽媽説,女孩子冰條吃多了對身體發育不好。可我還是趁您上班了,偷偷吃。我還記得許多這類的事,可是在做過之後沒有勇氣對您説對不起。媽媽,我愛您!是您給了我一個充滿愛與奇蹟的世界;是您在我身邊不斷的督促,鼓勵我去勇敢地放飛自己的夢想;是您給我自信,讓我微笑着去應對生活。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0

散文記敍了作者從青年到中年時自己以往經歷過的一些事。他先講了那座令自己畢生難忘的“伴侶”——地壇。這是座被棄廢的古園,作者的家就在旁邊。作者總是認為這是一種緣分——地壇等着自己出生,又等到自己活到最狂妄的年齡時猛地殘廢了雙腿。

殘廢對作者來説,無疑是一大打擊。在那段陰暗的日子裏,地壇成了作者第二個家。作者經常在地壇裏苦思冥想,自己為什麼要出生已頹廢到極點的作者甚至想過死。之後,作者又想通了關於出生的問題,他安心下來,不再為生和死煩惱。

接下來就是怎樣活的生存問題了,作者又天天去地壇,在老樹下或荒草或頹牆旁,去默坐,去呆想,去窺看自己的靈魂。常常一坐,作者就坐了好多個時辰。那段時間,作者的母親變得十分痛苦。她明白把作者悶在家裏結果會更糟,可又擔心作者獨自一人在地壇裏想些什麼。有一次,作者發現忘帶了什麼東西,又回到到家。作者發現母親依舊是一副送自己走得動作。只是,那時作者並沒有發現母親的痛苦與煎熬。等到母親逝世後,作者才從母親的一句話中體會到:“出去活動活動,去地壇看看書,我説這挺好。”作者最終明白,這句話其實是母親的自己安慰,是暗自的禱告。可惜,這時母親已永遠離開了作者。

在後面的時間裏,作者又先先後後地遇到了一些人。每遇到一個人,作者都有不一樣的感觸。在這漫長的期間裏,作者又想到了生存問題。於是,他開始動手寫作。在他正寫得熱火朝天時,他卻又想到死的問題。一個朋友對作者説:“你不能死,還得寫呢,還有好多好作品等着你去寫呢。”因為這句話,作者又想通了問題。他又有了活下去的信心。

史鐵生這場經歷真是令我印象深刻,他在絕望中自暴自棄,之後又醒悟過來。看似簡單的過程卻給作者帶來了無限的煩惱和痛苦。作者身上那股永不言敗的精神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1

如果有一本書濃縮的是人一生的日月精華,如果它帶來的是無盡的感慨與感動,如果它如同一股四季融合在一起的囊括人生酸甜苦辣的風,如果它經歷了歷史的洗禮卻還如同昨日般鮮活地流動在我們的血液裏,激情澎湃地撩動我們心中那條敏感而脆弱的神經,那它無疑就是史鐵生先生的《我與地壇》了。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它深藍深藍的封面牢牢地扣住了我的眼球,很藍很藍,藍得像風寒病人的臉,藍得散發出一陣陣詭異而神祕的氣息。它令我想到壓抑恐怖無生還之地的黑洞。史鐵生先生的文章也是藍色的,但是它就像一個單調的調色板,有時候加點白色,有時候抹點藍色,因此它的藍是多樣的豐富的,組合在一起形成絢麗而耐人尋味的藍色世界。

《我與地壇》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更是一本智慧。它讓我在另一個角度觀察生命,在絕望和希望的臨界點品味人生。

生與死。這是一個在死亡線上僥倖被死神遺棄的幸運兒所必定要思考的問題,這也是社會上麻木忙碌的人們所沒有時間思考的問題,這更是一個人對生命絕望卻還殘留不捨的時候徘徊不定的問題。但是這不是一個正值狂妄年紀的熱血男兒所需要思考的問題,然而命運的作弄,史鐵生先生便恰好在這個狂妄的時候成為了那個不幸的幸運兒。也正好,地壇適時出現,天時地利人和才釀造了史先生筆下的智慧。

“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這句話的沉着穩重深深撼動了我。生死不是我們能選擇和掌握的,它必定會來,它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因此我們所能夠做得只是好好地利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不需抱怨生在何時,不需尋覓為何生,不需擔憂死的降臨,不需計較死後如何。人生就是旅途,人只能在一輛沒有轉彎後退剎車的汽車上乘坐,生是起點站,死是終點站。倘若你的心思在汽車的快慢變速中焦慮,在估計着終點站的方位,在小心翼翼地注視着地上的坑窪,那麼不論是沿途大自然的千姿百態,車窗外行人的友善微笑,還是街道上的霓虹燈影都會與之擦肩而過,遺憾地成為省略的過去。死是不必急於求成的,我們何必去在乎它呢?我們不能匆匆忙忙趕時間似地跑完了一生,生命不是怕上班遲到的擠車族。

母親的愛與關懷。史先生是幸運的,因為他擁有一個睿智温柔的母親,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支撐着他。他的文采,他的文學道路,他的人生感悟,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母親的睿智和引導。可惜的是,直到母親去世,遲鈍的史先生才能感受到那份濃烈的愛。那份遲到的真心實意的追悔莫及的情感在書中每個角落裏激盪,不眠不休地警示着我們。任何情感,一旦錯過了懂得珍惜它的時機,錯過了履行回報它的有限期,再怎麼後悔莫及也是徒勞。史先生含恨後悔為什麼不能早些想到這句話:“兒子的一切苦難,在母親那裏都是加倍的。”否則也許他就能早些懂事了。

《我與地壇》中的一句話很讓人痛心和感動“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合歡樹》《秋天的懷念》是對母親的追念,是史先生的遺憾和悔恨。獨愛《秋天的懷念》。北海的菊花開了,卻沒有和母親一同去看看。這種遺憾是一生的痛,無法言語的。

母愛的重量是永遠無法估量的和計算的。人類有再豐富再深淵的想象力也無法想象母愛的力量。風是摸不到看不到的,但是我們能通過周邊事物的動態來感受它的存在。其的強弱也是能感受的。它可以是隻能吹起一片葉子的微風,也可以是能瞬間吞噬一座城市的颶風,也許它能更強勁。風是大自然的霸主,因為我們無法估量它,也許它能摧毀整個地球。母愛亦如此。

《我與地壇》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本智慧。細細地品讀它,無盡的精彩會在思想中跳躍迸發,無盡的感動會在心裏汩汩流動。

最後再看看封面那片刺痛的藍,卻顯得不那麼驚悚。它更多包含的是疼痛與恐懼後對人生的豁然開朗,正如在披荊斬棘、翻山越嶺攀上懸崖後眼前的海天一色,只是它在經歷了生死的磨練後顯得更加沉重且珍貴罷了。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2

第一次看書名時暗自猜想,是一部小説?講述的是主人公與一位名叫“地壇”的人的故事?還是另有他法?

當我合上書頁時,不禁被當時的天真給逗笑了。依稀記得有這個想法是因為當時看了這本書的引薦語:“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名叫地壇……”。其實這想法也並非大錯特錯。對於史鐵生先生而言,地壇不僅僅是一個景點,更像是一位朋友,在他處於人生低谷悲痛之時,“他”給予他撫慰,聽着他抱怨上帝的吝嗇;在他寂寞孤獨之時,“他”給予他温暖懷抱;在他對世界絕望時,“他”告訴他自然中藴藏的壯美之景。於是,史先生重新點燃了生命的火焰,不再悲天憫人,恍惚意思到,在這些白白流動的時間中,是該幹些什麼了!他拿起筆,開始近乎瘋狂的創作,而這,卻讓他的精神失去自由,當他再走回地壇時,他釋放了自己,明白了創作的目的,為活着而寫作。

我閉了閉眼,又抬頭望向窗外,世間有多少不停忙碌奔波的人,又有多少在不堪壓力最終被擊垮,而史先生卻全力堅持了下來,這其中原因為何?我想,應該是史先生有着他自己的精神家園吧,就像王小波曾著一本書,名叫《我的精神家園》,裏面闡述了他對精神家園的理解和自己的寄託。於大家,每一個人都在被不同的挑戰而挑戰,有的人倒了,有的人繼續咬力堅持着,惋惜的是,他們卻又被下一個挑戰給打敗了。而這時,真正能讓你再次滿血復活的,正是你的精神家園!那裏有你的信念,有你刻苦銘心的曾經,有你堅持不懈的緣由。在你強大精神的支持下,成功必將會再次屬於你。

或許那步着似荒蕪又生機勃勃的土地——地壇——是史鐵生先生最堅持的精神支柱,或許那個心心念念永遠掛在心頭上的人,是你勇往直前的動力;或許那段你可以為之上刀山下火海的感情,是你向更完美的自己進發的執念;或許是對國家,對自然的那份拳拳之情,讓你忍受了一切苦難獻身於世界。這麼多的或許,卻只為説明一件事,當你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園時,一切突如其來的考驗最終會因為你的強大而退縮。

我拿起筆,精神抖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爽,想着我最後一年最期盼的成功,翻開了手頭的書本。

前兩天,我讀了《我與地壇》這篇文章,看完之後,我感觸頗深。

《我與地壇》文中的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從蜂兒、螞蟻、瓢蟲、露水中我彷彿嗅到了生命的氣息,纖細弱小的身體卻藴藏着無盡的生機。我想,人生也如同這園子一般,可以貧困遇挫但不能屈服。一個人若是被命運擊垮了,那麼他豈不是連這些細小的生物都不如?史鐵生在園子裏思考着死與怎樣活的問題。最後他終於想通了,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而我們生存,就要實現我們的價值,把個體有限的生命融入到豐富的世界去。母親對史鐵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和激勵。可以説,園子是用自己的胸懷包容着作者,母親是用愛包容着作者,“有過我和車轍的地方也都有母親的腳印,”這是史鐵生對母親的理解與感激。一個鮮活靈動的繽紛的世界,不僅讓史鐵生感到不管怎樣微弱纖細的生命都能按自己的方式活着,都有存在的理由,也讓我對生命有了新的認識與思考。作為個體,生命是有限的;但從人類和宇宙的整體看,生命是生生不息,是永恆的。我常常想支撐着史鐵生以殘疾的身軀活下去的力量是什麼,感恩,感恩母親,感恩生命也許是最好的答案。

《我與地壇》表現的對生命的理解,值得我們有一輩子的時間去思考。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3

面對挫折和苦難,有些人卻選擇了親手扼殺自己的生命: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用裁紙刀割開了自己的喉嚨;西班牙作家馬利亞諾?拉臘的住宅裏響起了沉悶的槍聲;德國劇作家克萊斯特和陪伴着他的妻子一起自殺;中國當代詩人海子在留下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後,卧軌自殺……這些事實讓人觸目驚心,追其根源是對生命的不負責,對生命的不重視,其留給世人的只有感歎和惋惜。然而他思考了死與生。死是必然的歸宿,當我們感到累了,上帝會自然安排我們休息。而活着,是我們一生都需想的問題,即使活着是飽經蒼桑的,世界仍然在運轉,古園依舊是古園,我們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變現在的自己。當我們能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淨地了,應理去心中的一絲雜緒,認識真實的自己,進行自己完善。思考人生是每個人的必備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結果、內容不一。

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都只有一次,對於這僅有的一次,我想我們應該好好把握。誠然,人生難免有許多坎坷,但這不應成為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呢?與其悲傷痛苦,草率結束自己的生命,何不將它看作是生活賜予我們磨練自己的機會呢?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正是有了這些磨練,才使我們體味到人生的樂趣。我們應該懂得熱愛生命,重視生活的磨練,體驗友愛、負責、學會珍惜自己,省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古人尚知“留須蓄髮”,謂之“父母所賜”,我們當代青年又豈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生命,是一個生命最起碼的責任;尊重生命,是一個生命對他的母親的敬重。

人世間的情,無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總染着無耐的色彩,有人老別世的,有相遇陌生的,有聚聚散散的等等。這也許世上的安排,也或許人世本如是。

母愛最偉大,同時也最痛苦。作者樸實的一句話應當成為名言:“兒子的一切苦難,在母親那裏都是加倍的。”這讓人的腦海裏立即湧現出朱自清散文裏父親去買橘子的背影,也讓我想到母親戴着花鏡坐在燈下為我織毛衣,深夜裏為我掖被子的情景,我們應該懂得親情。自己了卻了生命,逃離了痛苦,卻把痛苦轉移到母親身上。難道,我們的母親天生就是來為我們承擔苦難的?難道,你真的忍心你的母親註定成為世界上最痛苦的母親?難道,你真的願意讓你的母親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哭泣?母親深深地愛着我們,為了自己的孩子,默默奉獻着自己的一生,她為我們這些孩子做的太多了,而我們又能為母親做些什麼呢?即使我們不是為了自己活,也算是為了愛我們的母親,報答我們的母親而活下去,否則會把她的心傷透的。

在作者第一次獲獎的日子裏,在希望能給母親一個安慰的日子裏,他是多麼希望母親還活着,用自己的成績給母親一個小小的安慰,哪怕是讓她有一個微笑但是他卻煞不住了,享年49歲,人世皆難,事與人違。

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在很多東西失去後才懂得珍惜,才知道他的珍貴,但有時已經晚了。對待自己的父母更是如此。“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何必要讓自己感到悔恨時才醒悟呢?還是父母在身邊的時候,對他們好一點,狼且有反哺之事,何況人呢?且父母在乎的也不是你對他們多好,而是希望你過得好。文中作者多次問到:“我為什麼要活着?”我在自己內心深處回答的是:為了母親,為了親人,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自己未盡的責任。

最後,我們珍惜母親,現在起,感恩母親!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4

誰又能把這世界想個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説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諸多苦難給這人間,你也可以為消滅種種苦難而奮鬥,併為此享有崇高與驕傲。

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會墜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沒有了苦難,世界還能夠存在麼?要是沒有愚鈍,機智還有什麼光榮呢?要是沒了醜陋,漂亮又怎麼維繫自己的幸運?要是沒有了惡劣和卑下,善良與高尚又將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為美德呢?要是沒有了殘疾,健全會否因其司空見慣而變得膩煩和乏味呢?

我常夢想着在人間徹底消滅殘疾,但可以相信,那時將由患病者代替殘疾人去承擔同樣的苦難。如果能夠把疾病也全數消滅,那麼這份苦難又將由(比如説)相貌醜陋的人去承擔了。就算我們連醜陋,連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們所不喜歡的事物和行為,也都可以統統消滅掉,所有的人都一樣健康、漂亮、聰慧、高尚,結果會怎樣呢?怕是人間的劇目就全要收場了,一個失去差別的世界將是一潭死水,是一塊沒有感覺也沒有肥力的沙漠。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5

今天我讀了我與地毯這本書,史鐵生寫的這本書從地壇開始寫出了她母親的後悔,我從這本書中讀到的是挫折和苦難以及在地壇的傷感。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挫折和苦難,但是逃避不是的選擇,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挫折和苦難只是生活的調味劑不能一遇到他們就逃避,史鐵生的雙腿殘廢了,但是他去沒有因為人生的挫折倒下,反而冷靜的思考,成功渡過了人生的難關。生命是最重要的,人生如夢,一個人只有一世,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的活下去,而不是輕生,逃避的只是懦夫,肯面對現實活下來的才是勇者。人在世間可能會面對種種挫折,有時開心,有時鬱悶,有時憤怒,有時傷心,活下去才可以改變這一切,如果不能活下去,那這些就沒有意義了,人活在這世間開開心心的活一世才是的,而不是一遇到挫折就尋死。

史鐵生度過了挫折,所以他活了下去,如果你沒度過挫折,你就會死,所以,鬱悶又如何,憤怒又如何,傷心又如何,活下去才是正道。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6

記得在上國中時就學過這篇文章,那時也不怎麼理解史老師,今天又再一次讀這篇文章,讓我看到了兩點:母愛與生命。

小時母親經常嘮叨,總是讓我們感到很是厭煩,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嘍,呵呵——人經常犯的錯誤,等到暫時失去或永遠失去時才明白過來,這也許是史老師寫這篇文章的其中的一個目的吧,上了大學,背井離鄉,才真正的體會到什麼是思念,為何母親無微不至的愛是所有人文學者都歌頌的,確實,母愛的偉大豈止是三言兩語能表達的出來的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愧疚及主人公對母親的思念從文章中不難體會。

當身體的殘疾及難以跨越的心理障礙交集在一起時,我想我們確實難以體會主人公的痛楚,但母親的愛,母親的去世,當這一切都相繼發生並且發生後,明白就接着而來了,就如我開始説的那樣,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曾經多少人探索過這個問題?數不過來了,這個問題確實也難以説清,但我想不管生命以怎樣的姿態存在,我們都不應該輕視它的存在不是嗎?這也許就是主人公寫這篇文章的另一個目的所在了吧。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7

味道甚至是難於記憶的,只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園子裏去。彼時是989年的五月,北京老城的東北角安定門外路東,一切的生機勃勃似乎還為時不晚。我讀史鐵生,從那張老柏樹寬容俯視着的年輕人開始。那是一張黑白照片,園子裏的荒盛與蕪雜可見一斑,他在樹蔭下的輪椅上,粗黑的眼鏡框下露出淡淡神情。我閉上眼,地壇的野草應景而生,洶湧的陣勢,連成火般蔓延的海勾連着五月北京的日光。暴漲成樹下的温柔的一抹綠,悠然停止,霧一般的植物辛辣的香氣像雙温柔手,撫盡人間煩惱三千,撫平愚蠢又血氣方剛的雜念。乾淨,一如他筆下澄澈。因為這園子,我常感恩於自己的命運。很少被人記起的園子,被他發現,與其説發現,不如説遇見。他察覺着這其中的感覺有宿命的滋味。一如他的寂寞,很少被人記起,天生的敏鋭和哲思。園子包容着他,令他似一個徘徊於夜遊園的孩童,流連忘返。而荒蕪中不見荒涼,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

都市的浮華時常令人困惑,尤其是過完高三兵荒馬亂的突然閒適。我在白日的車馬奔流和夜晚的萬家燈火中感到自身的輕浮,走在雲端上,不學昌良,不計離殤。生活猶如一個巨大海綿,將我安適包裹。我不思考,不學無術,不知痛癢,危險的是,以為將會這樣過我的人生。秋天是古殿檐頭的風鈴響。

我讀史鐵生,就是在這樣快樂而沮喪的假期。彼時我在同樣充滿植物辛香的農家小院,信手翻開那煙色朦朧的封頁,並不自知字裏行間的睿智,快樂,與沉重。而接觸到他的字,就如同與他坦誠相見,我也變成了那個在地壇流連忘返的孩童,與989年的世間打了個照面。懷着某種愉悦,某種期待,某種不羈的自由,陽光普照的989年。陳村曾這樣説過他"他完整地保存自己,依然快樂。通常並不抱怨,知道感恩。"我不禁想起海德格爾的名言"人在現實中總是痛苦的,他必須尋找自己的家園,當人們通過對時間、歷史、自然和生命的思索明白了家之所在時,他便獲得了自有,變成了‘詩性的存在’。"對我而言的美,殘缺也是一部分,對我而言的快樂,也常常是微不足道的,而其中夏的鳴蟬,秋的燈火,冬的澄澈,春的恣意,恢宏如地毯的火燒雲,微小甚至不值一提的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我樂在其中,並且樂此不疲。已然忘了是多少頁的某段話令我出現了微妙變化,只是清楚地知道,並懂得,我定不負良辰美景。放下手中書卷時,我清晰地記得,這是一五年的夏夜,月光皎潔,水雲光線浮轉,那種驚心動魄的美與感念,竟來自不經意的抬頭,與一顆發現美與細節的心。必有一天,我會聽見喊我回去。他有着深刻而睿智的哲思,他筆下是澄澈而乾淨的文字,他曾自嘲,自己的職業是生命,業餘是寫作。世界痛吻我,我報之於歌。無論何時,史鐵生從不譁眾取寵,平和的微笑便是回報世界的最好方式。

似從前我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而這次更加意味深長。感受到不可阻擋的力量,個個動人心魄。這穩重的力量,和緩,柔,似水流般源遠流長而富有能量。是少年難得可貴不肯服輸的一次咬牙,是中年曆經磨難堅韌敦厚的一次沉默,似橫亙於千山萬水的大地。我腦海中時常出現這樣的場景,大地裝上星辰般墜落的燈火,人們遠遠看去,燈火簇擁,萬般明亮與熱鬧,而走進大地才發現,燈火散落的距離如此之寬,間隙的黑暗深不可擋,大地默默承受從不聲張。如史鐵生,吃痛後堅忍不做聲的嘴角,對命運無聲的言謝和堅強。

我心如蒲葦,隨着無聲的大美靜靜被風吹拂着,也隨着刻骨的感悟無聲堅強着。望我心依舊,堅忍而柔軟,與世界種種一一過招,最終仍讚歎春花秋月。

讀完我與地壇,才發現,一種環境是瓊漿還是毒汁,並不在於環境本身,而在於你是否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一雙善於傾聽的耳,和一顆想要改變環境,而不輕易被環境改變的心。從機窗看下去,城市是一幅以流光和霓虹為墨彩的畫,細細密密的燈盞點亮車流、人家與路面。鮮活,温暖,悄無聲息。我在轟鳴裏降落,我看到自己正一點一點墜進那漫無邊際的萬家燈火,化作其中一盞,微茫而堅強地發亮。

我上大學了,我將在這裏找到屬於自己的屋檐,紮根並重生。 8歲。心潮翻湧。帶着魯莽與勇氣,用充滿希望的目光俯瞰整個北京。我迅速來迅速走,帶着更加清晰明確的自己。帶着地壇給我的,深刻的啟示。"我愛每天都乾淨漂亮,不愛不屬於自己的奢侈,不怎麼留戀無關緊要的男孩子,無法放棄學業和寫作。所以,這裏風景再美,看看就好。

我還在走,從一個屋檐到另一個屋檐。家當丟棄一些,拾起一些,背上我更精緻的行囊,到往更好的地方。"我還記得8歲的自己,高三貼在桌子上的話,一段簡易又難忘的箴言。

那個我8歲夢想成為的人。堅韌,化為一盞燈,默默地照亮世界的某個角落,保留善良的初心。把才能發揮的淋漓盡致才算盡興。我用它們注視着我全新的目標和旅程。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8

《我與地壇》,是我國當代作家史鐵生的一篇散文。作者借北京的地壇,表達了對母親的深切思念。讀完之後,給人一種沉重的滄桑感。史鐵生身處荒蕪的古園地壇,思索的卻是人世和人生。

史鐵生在雙腿殘疾的沉重打擊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的時候,走進了地壇。從此,與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作者從這座歷經400多年滄桑的古園那裏,獲得了生命的啟示,汲取了頑強生活與奮鬥的力量。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散文的第二部分“作者對母親的回憶”。作為一個被“命運擊昏了頭”的兒子的母親,面對一個在“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的兒子,她總在期待,期待自己的兒子最終的幸福。甚至,為了自己的兒子能在心靈上有一份寬慰和自由,她不惜自己承受心靈上的“痛苦”與“驚恐”。在史鐵生第一次獲獎的日子裏,在希望能給母親一個安慰的日子裏,他是多麼希望母親還活着,用自己的成績給她一個小小的安慰,但是她不在了,事與人違。

由此,我想到了母親對我的愛。十幾年前,一個炎熱的夏日,是母親,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我睜開惺忪的小眼睛,第一個看到的便是母親的笑臉。從咿呀學語,到蹣跚學步,母親牽着我的小手,我依着母親的懷抱。給我講故事,教我學古詩,陪我讀英語,帶我去旅遊……我前進的每一步,成長的每一天,都和母親的愛緊緊相連!

記得一年暑假,母親帶着我參觀雲南石林。我們在形同蛛網的石林中,時而平緩前行,時而艱難挺進,時而側身貼過,時而鑽入縫隙,就像走進了“迷宮”。我走得滿頭大汗,母親累得筋疲力盡。我開始叫苦,母親卻鼓勵我堅持。那天,我們在石林足足走了七、八個小時,見了那麼多從未見過的奇石。晚上,我發現母親的腳上磨起了很多血泡,而她卻笑呵呵地説:“不光要讀萬卷書,還要走萬里路。”

為了體會作者的心情,我特意去了一次北京地壇公園。走在院內,作者的話又響在我的耳邊:“母親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是的,母親是對孩子的影響是終生的印記,對孩子的希望是畢生的寄託。《我與地壇》,充滿了人生的哲理,是一本人生的教科書。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9

在高中時期我們就學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説來慚愧,我們當時在上這篇課文的時候,我沒怎麼用心看這篇文章,沒體會到母親對兒子那種深沉的愛。在後來重讀這一篇文章,文字很樸實,很平淡,簡潔,但卻深深打動了我。

在我看到史鐵生獨自搖着輪椅去地壇散散心,母親目送他出門,隨後又偷偷的跟着他,他發現了母親卻還是假裝沒看到時,我被打動了,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母親其實很害怕他會想不開輕生,同時又不想讓兒子知道自己的害怕,只是用沉默的方式關愛着兒子;而史鐵生的內心是痛苦的,他難以接受雙腿殘廢的事實,那時候的他沒有感受到他的母親因他而承受着更大的痛苦與折磨。

據史鐵生回憶,當母親送他出門的時候,説:“出去活動活動,去地壇看看書,説這挺好。”許多年後他才漸漸明白,母親的話實際上是自己安慰,是暗自的禱告,是給他的提示,是懇求與囑咐。只是在母親猝然去世後,他才有餘暇設想。

《我與地壇》在書寫他與母親的點點滴滴,沒有熱烈、哭嚎、哀勵、宣泄等所有激烈的表達方式,也沒有最常見的赤裸抒情,只是用一種內斂到近乎壓抑的語調,講述着母親看似平常的幾件小事自己母親過早離世帶給他無法挽回的損失與至痛。

在人生的得與失面前,我們的父母總是顯得比我們更緊張或是更喜悦,我們所表露出的痛苦遠不及我們加給父母的痛苦程度之深。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20

我也沒有忘記一個孩子——一個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十五年前的那個下午,我第一次到這園子裏來就看見了她,那時她大約三歲,蹲在齋宮西邊的小路上撿樹上掉落的“小燈籠”。那兒有幾棵大梨樹,春天開一簇簇細小而稠密的黃花,花落了便結出無數如同三片葉子合抱的小燈籠,小燈籠先是綠色,繼爾轉白,再變黃,成熟了掉落得滿地都是。小燈籠精巧得令人愛惜,成年人也不免撿了一個還要撿一個。小姑娘咿咿呀呀地跟自己説着話,一邊撿小燈籠;她的嗓音很好,不是她那個年齡所常有的那般尖細,而是很圓潤甚或是厚重,也許是因為那個下午園子裏太安靜了。我奇怪這麼小的孩子怎麼一個人跑來這園子裏?我問她住在哪兒?她隨便指一下,就喊她的哥哥,沿牆根一帶的茂草之中便站起一個七八歲的男孩,朝我望望,看我不像壞人便對他的妹妹説:“我在這兒呢”,又伏下身去,他在捉什麼蟲子。他捉到螳螂,螞蚱,知了和蜻蜒,來取悦他的妹妹。有那麼兩三年,我經常在那幾棵大欒樹下見到他們,兄妹倆總是在一起玩,玩得和睦融洽,都漸漸長大了些。之後有很多年沒見到他們。我想他們都在學校裏吧,小姑娘也到了上學的年齡,必是告別了孩提時光,沒有很多機會來這兒玩了。這事很正常,沒理由太擱在心上,若不是有一年我又在園中見到他們,肯定就會慢慢把他們忘記。

那是個禮拜日的上午。那是個晴朗而令人心碎的上午,時隔多年,我竟發現那個漂亮的小姑娘原來是個弱智的孩子。我搖着車到那幾棵大欒樹下去,恰又是遍地落滿了小燈籠的季節;當時我正為一篇小説的結尾所苦,既不知為什麼要給它那樣一個結尾,又不知何以忽然不想讓它有那樣一個結尾,於是從家裏跑出來,想依靠着園中的鎮靜,看看是否應該把那篇小説放棄。我剛剛把車停下,就見前面不遠處有幾個人在戲耍一個少女,作出怪樣子來嚇她,又喊又笑地追逐她攔截她,少女在幾棵大樹間驚惶地東跑西躲,卻不鬆手揪卷在懷裏的裙裾,兩條腿袒露着也似毫無察覺。

我看出少女的智力是有些缺陷,卻還沒看出她是誰。我正要驅車上前為少女解圍,就見遠處飛快地騎車來了個小夥子,於是那幾個戲耍少女的傢伙望風而逃。小夥子把自行車支在少女近旁,怒目望着那幾個四散逃竄的傢伙,一聲不吭喘着粗氣。臉色如暴雨前的天空一樣一會比一會蒼白。這時我認出了他們,小夥子和少女就是當年那對小兄妹。我幾乎是在心裏驚叫了一聲,或者是哀號。世上的事常常使上帝的居心變得可疑。小夥子向他的妹妹走去。少女鬆開了手,裙裾隨之垂落了下來,很多很多她撿的小燈籠便灑落了一地,鋪散在她腳下。她仍然算得漂亮,但雙眸遲滯沒有光彩。她呆呆地望那羣跑散的傢伙,望着極目之處的空寂,憑她的智力絕不可能把這個世界想明白吧?大樹下,破碎的陽光星星點點,風把遍地的小燈籠吹得滾動,彷彿暗啞地響着無數小鈴擋。哥哥把妹妹扶上自行車後座,帶着她無言地回家去了。

無言是對的。要是上帝把漂亮和弱智這兩樣東西都給了這個小姑娘,就只有無言和回家去是對的。

誰又能把這世界想個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説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諸請多苦難給這人間,你也可以為消滅種種苦難而奮鬥,併為此享有崇高與驕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會墜人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沒有了苦難,世界還能夠存在麼?要是沒有愚鈍,機智還有什麼光榮呢?要是沒了醜陋,漂亮又怎麼維繫自己的幸運?要是沒有了惡劣和卑下,善良與高尚又將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為美德呢?要是沒有了殘疾,健全會否因其司空見慣而變得膩煩和乏味呢?我常夢想着在人間徹底消滅殘疾,但可以相信,那時將由患病者代替殘疾人去承擔同樣的苦難。如果能夠把疾病也全數消滅,那麼這份苦難又將由(比如説)像貌醜陋的人去承擔了。就算我們連醜陋,連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們所不喜歡的事物和行為,也都可以統統消滅掉,所有的人都一樣健康、漂亮、聰慧、高尚,結果會怎樣呢?怕是人間的劇目就全要收場了,一個失去差別的世界將是一條死水,是一塊沒有感覺沒有肥力的沙漠。

看來差別永遠是要有的。看來就只好接受苦難——人類的全部劇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來上帝又一次對了。

於是就有一個最令人絕望的結論等在這裏:由誰去充任那些苦難的角色?又有誰去體現這世間的幸福,驕傲和快樂?只好聽憑偶然,是沒有道理好講的。

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

那麼,一切不幸命運的救贖之路在哪裏呢?設若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領我們去找到救贖之路,難道所有的人都能夠獲得這樣的智慧和悟性嗎?我常以為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為是愚氓舉出了智者。我常以為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為是眾生度化了佛祖。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21

夜幕降臨,一切喧囂歸於平靜。寂靜的夜裏,淡黃燈下,品香客,細細體味:史鐵生先生的《我與地壇》。

天道滄染,人世芳華,本為意氣風發的男兒,一顆心勇往無前,還未開創一番事業,失去了雙腿。他彷徨,暴躁,自棄,不安,抱怨上天的不公,在地壇中,他孤芳自賞,深深的無助與幾近崩潰的茫然要壓垮他。

整日在地壇,默默逃避,心中有怨可卻無意中傷害了自己的母親。時間的推移,使他漸漸學會冷靜、放下,學會思考。地壇的滄桑,花開樹榮,悲歡離合,他從中得到人生的智慧。母親的去世,於他來説不易於天塌下來,難以忍受,當頭一棒,史鐵生放下,跌跌撞撞闖出了一條路。“樹欲靜而風不止,於欲養而親不待”道盡多少辛酸,遺憾。

一個人的身體如若無法行走,那麼他的靈魂必然走的很遠,人生實苦面對殘忍的現實,該何去何從?史鐵生給出了答案“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就命運而信,休論公道,我們只能去尋找一切不幸的救贖之路”

他並未多少英勇,卻坦然,他珍惜生的,亦有活下去的勇氣,這大多來自他的母親,一個苦難的母親,承擔生活的重擔,承受了兒子的

苦難“反正我不能不讓他出去,未來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出了什麼事,那苦難也只好我來承擔”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着,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障她的兒子終於能找到——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説到底,愛是根本的希望;愛,才需要訴説。

一直到塵埃埋沒了時間,時間到存了往日的波瀾。地壇見證了太多的風霜,那份滄桑,那份温柔,無法言語的存在,史鐵生用文字喚起生命真正的色彩,給了同樣絕望的人希望,孤獨之前是迷茫,孤獨之後是成長。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22

縷縷清風吹來,吹開幾張微黃的書頁,窺探着其中的奧祕,品味着書中的人間百態,悲歡離合。時而婉轉,時而悠揚。《我與地壇》,一本最讓我感動的書。

《我與地壇》是一篇散文集,它主要講的是作者雙腿癱瘓後,在地壇的所見所想和他的童年往事。《秋天的懷念》便是《我與地壇》中的一篇散文。作者在這篇文章裏提到,“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同為一名殘障人士,我也深有體會。殘疾,好像一個巨大的牢籠,把我們禁錮在輪椅之上;殘疾,它不僅是禁錮我們身體的牢籠,更是讓我們永遠擺脱不了苦悶的枷鎖。

命運多舛,事與願違。雙腿癱瘓已經讓作者備受打擊,可偏偏他的母親患上了肝癌。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的睡不了覺。“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鄰居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着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作者沒有想到母親的病已經危在旦夕,早早地離開了人世間。他的母親不為了別的,只盼着他和他那未成年的妹妹好好兒活。

我的母親也在逐漸的老去,歲月無情的在她的臉上留下一道道皺紋,把她的縷縷青絲染的雪白。當一個天真,不諳世事的小孩,蜕變成一名健壯的青年。當臉上總是帶着一抹微笑,眉目間都傳遞着一份温柔的母親,轉變成一名彎腰駝背的老人。只怕那時我們會忙於事業,而忘記陪伴我們最親的人——母親。

趁着我尚未長大,我還可以依偎在母親身旁。可能身患殘疾的我幫不上什麼忙,但我知道陪伴,勝過千言萬語;陪伴,就像冬日裏的篝火,温暖了彼此的心房。陪伴,便是最好的禮物。

風停了,樹枝不再隨風擺動,微黃的書頁逐漸合攏,我依偎在母親的懷抱中,沉浸在親情的温暖中。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23

閲讀了《我與地壇》,起初是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可是,讀着讀着,不知不覺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我與地壇》作者史鐵生,病痛並非在他幼年時展現,偏偏挑中了他風華正茂的青壯年時期。史鐵生身體不好,住院多次,他樂觀積極地配合治療,殊不知,命運的陰影正籠罩在他的頭上。

史鐵生21歲那年,雙腿截癱,又差點被腎病奪去生命。史鐵生出院後,對茫茫的人生充滿了絕望,而他的母親並沒有放棄,依然全心全意的照顧史鐵生,堅持給他找工作、尋出路。後來母親得了肝病,在一個秋天,母親永遠地離他而去,離世前,嘴上還念着史鐵生和他的妹妹……不久,他的父親也辭別人間。讀到這兒,我不禁淚目,深刻地體會到了史鐵生內心的悲痛。

從史鐵生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他的自卑,21歲的年齡雙腿截癱,對他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在《我與地壇》中寫道:自己只敢躲在園子的角落裏寫作。因為他的身體,他被深深的自卑感籠罩着,在家人與朋友的鼓勵下,他以寫作為媒介,抒發自己的情感,在小説獲獎的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的價值,自卑最終被自強戰勝!

父母的愛讓史鐵生重拾生活的希望,用文章來抒發自己的情感,他寫的小説大獲成功,從而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出路。

讀完整本書,我從史鐵生的文字中看到了“渴望”,對成功的渴望,對健康身體的渴望,父母永遠陪在身邊的渴望……一切的渴望,都是他對抗病痛的良藥。雖然再無法獲得健康的身體,雖然不能再見到父母,但他可以用手中的筆,將記憶封存在生活中,他寫作並不光為他自己,更是為了他的母親!史鐵生的意志來源於偉大的母親,來源於朋友的關懷,更來源於他對生活所溢出的源源不斷的勇氣!是母親的愛喚醒了他對生活的希望,更是他自己堅強的信念為他尋找到了生活的出路,並引領他找尋到了精神的出路。

史鐵生的文章讓人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堅強,學會了正視。也讓我們對生命的意義加深了理解。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24

朝聞道,夕死可矣。

朝幻滅,夕死已遲。

朝醒徹,夕悟不晚。

二十多歲的年紀,意氣風發之時,心中有無數的凌雲壯志,妄圖創造一番雄圖偉業。在這百廢待興之世,在這一展英姿的時刻。

千秋沒縱橫。

雙腿,癱瘓了。希望碎了。癱瘓不止雙腿,更癱瘓了心。碎了一地。

一位青年日復一日去往地壇,眾人只會感到奇怪。倘若加上推着輪椅,便只剩同情與無奈罷了。

輪椅的車轍遍佈了地壇的四角,每過一轍,心甚痛不同以往。往來的行人,或是充溢同情,或是滿心譏諷,那又能如何呢?在最好的年華遭遇最不應該的不幸,這個世界早已讓他遍體鱗傷。一個悲傷都能成為享受的人,他的內心該有多麼孤寂,多麼絕望。陷入了無法自拔的深淵。

沒有流淚,卻有壓抑不住的絕望寂寥。

我試圖透通過文字去窺探一點,只是一點,就已使我歎息不止。

那一個地壇,在一個地壇,是否存在生命的意義?是否有重新慰藉的能力?地壇只是一個框架,一份遠離凡世的甚囂塵上的清靜。

但至親之情難得可貴。

那一道道車轍的背後,有着母親的腳印,有着她找不到兒子的急聲叫喊,有着天塌了地也未陷的勇氣。自己的孩子失去了生命的色彩,在背後成為了他堅強的依靠。

不知是哪次勞累,哪次呼喚,哪次關愛,哪次堅強。讓他醒悟。大徹大悟。

就算生命跌破了谷底,也會有希望的火星被親情重燃。

這不是一次挑戰。這是一次重生。

希望的火苗重新點起,便有燎原之勢,不熄。

窮盡天地的感激與思念,終將讓北海的菊花不止絢爛。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25

這是一個比較沉重的話題啊。《我與地壇》其實就是作者自己對人生的思考,着重講了生死觀、親情等一系列比較容易觸動我們內心世界的事情,激發讀者審時度勢,從而對人生有一種新的認識。

地壇這座古園肅穆幽深,似一位飽經滄桑歷覽世情的老人,她把自己身上所有的東西都化做哲理,為史鐵生解答生死的意義。這位年輕人也以高超的智慧接受了這一似乎宿命的安排,他也明白了,生命雖然混沌不清,但死亡也不是沒邊沒沿,人既生則必死,“死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的事”,它像一個節日,必然會降臨。的確,死神對人的窺視從不曾停止過,但他也從不曾在時候未到的一天拿走人的生命。既然他這樣公正,為何不活下去試試呢?超然於物外的人幾乎沒有,但泰然於心中的君子比比皆是,那麼何不泰然一番,不去與死亡計較爭辯;何不坦直真誠地面對人世間的風雲變幻,心平氣和地作伴人生路上的滄桑浮沉呢?

史鐵生説有三個問題始終困擾着他,前兩個都是關於生死的。其一便是“要不要去死”,這與莎士比亞的“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問題”(To be ornot to be,this is thequestion。)如出一轍,不過他已經解答了,“破帽多情卻戀頭”,即便生存有多痛,終究得活下去,他不會選擇提早把自己送給死神的這條路。第二是“為什麼活”,這個問題之所以能像藤蔓一樣一直縈繞在他的心中,他在《寫作之事》中已提到:“如果求生是包括人在內的一切生物的本能,那麼人比其他生物已然又多了一種本能了,那就是不單要活還要活得明白。”於是,為了活明白,他必須要清楚生活的目的。餘華説“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可他呢?他只知道自己活着不是為了寫作,但寫作是為了活着。儘管零二年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傑出成就獎授獎詞這樣評價史鐵生:“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但是這也並不能説明寫作是史鐵生人生的目的,連他自己最終都不明其果,只得説“活着的問題在死前是完不了的”,他不知這是否是在搪塞自己敷衍自己,可是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不過人到底又該怎樣活呢?這個問題似乎比長期困擾史鐵生的那兩個更加棘手更難以詮釋。孔子曾言“未知生,焉知死”,可他並沒有告訴後人應當如何去“知生”。史鐵生也知道其問之難,“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於是他仍然到地壇中去,希望這位靜邃淵沉的老人能夠指點一二,使其最終醍醐灌頂。然而在這一點上,地壇沒有明確回答,園裏的古柏依舊鎮靜地站在原處,園中的四季仍然循着自己的軌道不慌不忙不驚不怖地走着,它們似乎對所有的都不聞不問,倒有點“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的味道。

其實地壇在以處變不驚的態度暗喻着一切,她安排了眾多的人出現在史鐵生那時的生命之中,雖然都是過客,卻隱含着問題的答案。一對十五年後步入老年的中年情侶,他們相濡以沫共度一生;一個熱愛唱歌的小夥子,不知是否在後來交上了好運;一位喝酒的老人,姿態隨意放浪不羈;一位捕鳥的漢子,痴等着一種可能再也捉不到的飛鳥;還有素樸優雅的女工程師,被埋沒了的長跑健將,以及弱智姑娘和她的哥哥。這些人的生活或喜或悲,或平靜或跌宕,或有激動的際遇,或有遺憾的歎息,但他們都坦然地應對,過去的一笑了之,只在地壇裏享受一時半刻的寧靜清幽,最後就像雪泥鴻雁一般杳無蹤影,只為史鐵生增添了一份記憶的盛筵。

他們雖然消失在無涯的時間荒野之中,但終究還活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有他們活的方式,他們活出了他們的滋味,誠如史鐵生自己所説的“人之為人在於多一個毛病,除了活着還得知道究竟活的什麼勁兒”⑤,他們至少品出了這股子“勁兒”。那麼是什麼“勁兒”呢?智慧的悟性引領他找到了救贖的道路,這便是史鐵生至少在十五年中所悟出的“該怎樣活”的答案:“每一個乏味的演員都是因為他老以為這戲劇與自己無關。每一個倒黴的觀眾都是因為他總是坐得離舞台太近。”是的,自覺生活與己無關,當然無法進入生活;而過於進入生活之中,則像佛語所説的“住色生心”一般,難以逃脱心中的罣礙。與生活保持若即若離的姿勢,這,就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談及母親,史鐵生用明淨細膩的文字把母親對他的愛寫得淋漓盡致,讓人感動萬分。在他看來,他所罹患的苦,與母親所遭受的,不過是小巫見大巫,“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母親無言地幫兒子坐上輪椅,又目送他遠去,還因為不放心而經常去園中尋找他,但母親最終在四十九歲時便離開了這個世界。往事歷歷在目,當史鐵生明白了對母親曾出過的一個難題後,他只能在霧氣瀰漫的早晨,抑或驕陽高懸的白晝裏,整理歉疚和遺憾的心情。“子欲孝而親不在”,母親是苦難的承擔者,卻未能享受到兒子成功的喜悦,史鐵生“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其實,母親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是對史鐵生命運的啟示,啟示他面對苦難應該作出怎樣的抉擇。“因不失其親”,如今母親去了,所能夠依靠的只有他本人,但他畢竟學到了,學到了如何對待生活的殘酷,如何處理生命的落差——“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老子》就曾指出“天下皆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尼采乾脆説“惡原本也是善”,這世上,淺浮與美麗並在,高尚與醜陋同存,這就是生活,人必須毫無保留地接受。

《我與地壇》用蘸滿了苦難的墨水,在史鐵生好思的頭腦中轉換成了宇宙的哲學,含情沉摯,意藴雋永,聆之似聞韶樂,讀之如沐春風,使人感動至深,受益匪淺。這當然與史鐵生的思考不無關係。有人説他愛好悟道玄思,並且擅長此種。玄思是什麼?老子説“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他所指的當然是他孜孜以求的“道”。青城山有副對聯寫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麼史鐵生所思的道是什麼呢?是萬物?是自然?莊子提出過“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⑦,意思是説天地萬物都有本質上的相似點,這相似點又是什麼?我想,難脱一個生死之觀,輪椅上的史鐵生經歷了生的痛苦和死的淬鍊,終於想到了人面對脆弱的生命應該何為。他以澄澈的思想,高深的悟性,明朗的眼界,睿智的言辭,必將使這篇作品“響在過去,響在現在,響在未來,迴旋飄轉亙古不散”。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26

人,是走出來的,從遠古走來,從種羣走來,從心靈走出來。如果一個人僅為光輝而鬥,不為生命而鬥,那麼即使他擁有多麼強壯的體魄,那也是行屍走肉,所以在我們的人生中不光要有光也要有暗。敢於從黑暗走到光明的人才算得上是一個人。這是英國詩人莎士比亞留給某些人去深入探究的問題。

活着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當我們考慮到死的時候,不妨想想活着,況且活到了一定時期的我們,竟要半途而廢去選擇。對於一個具有商業頭腦的人,或精打細算的人,他們絕不會如此愚昧都做“虧本生意”,那麼,選擇死,是否就意味這個人愚昧呢?無可置疑,是的。火團中的螞蟻,它們是是經歷了怎樣的心裏掙扎才願捨去自己的生命去拯救整個螞蟻團,它們為了什麼,或者它們有過別的想法,但不説別的,就説這些,它們從作出決定時起,便預示着它們的結果,“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要是你説它輕生,這有可能嗎?那是它們抱着不死的希望而作出的壯舉!

所以説,無論你是“一隻眼開,一隻眼閉”的,還有被無形的東西壓着的時候,請想想你自己,只要想想你自己就行了,想想你的右手以及整個身軀因你沒有一隻手而全部都要去隱藏,你會不會太殘忍了些?只要心跳還在,一切都不會完劇。如果我們毅然地選擇了活着,那就要無怨無悔地活着,用一種正視的眼光看待未來漫漫長路,當你發現你捨不得這種“活着”時,一扇大門將永遠為你敞開。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27

這幾天天氣很晴朗,但是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總感覺天灰濛濛的。又讀到賣貨郎、長跑運動員,又感覺雲中的太陽倔強地發放出光芒。這篇散文充滿了生命的厚重感,讓人讀來沉重而又充滿思考。

這篇散文講述了作者在地壇的所見所聞,語言樸實無華卻又內涵乾坤。園子里老夫婦、青年、中年女工程師,還有弱智女孩,都給作者的生活態度帶來了很大影響,也讓讀者思考——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活着,好嗎?

我覺得,既然我們選擇了生,那麼就要“好好兒活”,不説一定要出人頭地,起碼也要活得有尊嚴,儘量出彩。不要天天自暴自棄,那樣比死還要難看!也不要對生活憤憤不平,怨天尤人,當你抱怨鞋子舊,不好看時,憤憤不平時,這個世界上還有沒有腳的人,卻正堅強的活着。

每個人都是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甘瓜苦蒂,金無足赤”,如果你只看到自己的不足,那隻會讓你獲得越來越不好。

最後我想把《稻香中》中歌詞作為結束語:“對這個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往前走,為什麼人要這麼的脆弱墮落;請你打開電視看看,多少人為生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我們是不是該知足,珍惜一切就算沒有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