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小生《三國演義》讀後感350字

校園4.67K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説,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生《三國演義》讀後感,一起來看看國小生《三國演義》讀後感!

國小生《三國演義》讀後感350字
  國小生《三國演義》讀後感篇一

閒來無事,捧起一卷《三國演義》,閲讀之餘被描寫的已經很熟悉的情節再次吸引,決定重温那一段膾炙人口的風雲故事。數天之後感慨頗深,記錄下來,也算是收穫。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下面我最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214和217年連續下了三道《求賢令》,反覆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最值得我欣賞,是他那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着説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國小生《三國演義》讀後感篇二

只要看過《三國演義》的人有誰不被諸葛亮那驚人的智慧所震撼?有誰不為周瑜的心胸狹窄而感到可惜?有誰不為劉備的仁義、惜才所感動?有誰不為曹操的奸詐而氣憤?有誰不為關羽的重義氣而感到折服?誰不為黃蓋的忠心而敬佩?

“三國智者”這個稱號我感覺應該頒給諸葛亮,因為草船借箭這個流傳千古的故事早就已證明了諸葛亮智者也。“三國小氣鬼”這個稱號應當送給周瑜,在當時三國鼎立初期,周瑜也算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為什麼他只度過三十六春秋就被諸葛亮“活活氣死”呢?因為他是一個實足的“小氣鬼”。

諸葛亮為人忠厚、機智過人,周瑜為人機智聰明、善於用計。諸葛亮怎麼會專門擠對周瑜呢?這全怪周瑜自己,他嫉賢妒能,心胸狹窄。周瑜呀周瑜!你為什麼就不能心胸放寬一點,取諸葛亮之長補自己之短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見到為一丁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得天翻地覆、鬧得人仰馬翻。究其原因,是因為在我們周圍有一些人心胸狹窄、嫉妒心強,不能寬容人、不敢於認錯┉這一道壓在心頭冰冷的“牆”阻止了人與人之間正常交往,影響了安定、和諧。

為了文明、友好,為了安定、和諧。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人人都做一個自我檢討,拆除心中的那道“牆”,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幫助,這樣人與人之間就能和睦相處,社會就能安全和諧,生活就能越來越美好。讓我們一起拆除心中的那道“牆”,做一個能夠寬容別人、理解別人、幫助別人的人。

  國小生《三國演義》讀後感篇三

這個假期,我又把《三國演義》看了一遍,因為我太喜歡看了!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歷史性的長篇小説。作者是羅貫中(約1330-約1400),名本,號湖海散人。他所寫的《三國演義》是我國的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説。小説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時期吳、蜀、魏三國之間的鬥爭和興亡的一系列故事。這些故事十分精彩,其中有我最喜歡的幾個故事:過五關,斬六將、草船借箭、火燒赤壁、華容道、三顧茅廬、桃園結義……

書中刻畫了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它描寫的主要人物有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張飛、諸葛亮、周瑜、魯肅等,這些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操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周瑜的“胸懷狹窄、忌才好勝”,諸葛亮的“料敵如神、指揮若定”、劉備為“復興漢室,復興天下”而戰、關羽“威風凜凜,智勇雙全”、趙雲“赤膽忠心,驍勇善戰”……但我最喜歡的兩個英雄是諸葛亮和趙雲。

諸葛亮是一個忠臣,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謀,非常善於用計:“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和“空城計”……趙雲對劉備也十分忠心,驍勇善戰,在“單騎救阿斗”中,趙雲自己一個人殺了魏國好幾個猛將,為自己和小阿斗開出了一條血路,最後他們都回到劉備身邊了。

讀完了這本書, 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開闊,做事要顧全大局,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事。還要刻苦學習,立志做一個學識淵博、智勇雙全的人,成為國家的棟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