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2018會考文言文複習之詞類活用

校園2.35W

會考複習資料對於每個考生來説都是很重要的,它影響着考生的高中去向,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18年會考語文複習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2018會考文言文複習之詞類活用

  2018會考文言文複習之詞類活用

1.一狼洞其中(名作動,打洞)

2.不能名其一處(名作動,説出)

3.稍稍賓客其父(名作動,以賓客之禮相待)

4.香遠益清(形作動,遠播)

5.親賢臣,遠小人(形使動,親近 遠離)

6.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形作動,"使……苦","使……勞"、"使……餓")

7.此皆良實(形作名,善良老實的人)

8.帝感其誠(形作名,誠心)

9.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形作名,荒廢的事情)

10.其妻獻疑曰 (動作名,疑問)

11.前人之述備矣(動作名,記述的文字)

12.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名作狀,用手)

13.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名作狀,像狐狸鳴叫那樣大呼)

14.山行六七裏(名作狀,在山上)

15.無案牘之勞形(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勞累)

16.忿恚尉,令辱之(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惱怒)

17.必先苦其心志(形容詞使動用法,使……苦惱)

18.邑人奇之(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奇)

19.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樂)

2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美)

  會考語文複習之現代文閲讀

現代文閲讀

一、基本文體知識識記

(一)表達方式:記敍、描寫、抒情、議論、説明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覆、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

常見的表現手法:象徵、對比、襯托、借景抒情、託物言志、借古諷今、借物喻人、寓理於事、寄情於事、運用典故、先(後)抑後(先)揚、欲揚先抑。

(三)説明文分類:

1、實物説明文、事理説明文

2、科技性説明文、文藝性説明文(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

(四)説明順序:

1、時間順序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

3、邏輯順序:先總後分、由主到次、由表及裏、由簡到繁由此及彼、由現象到本質等。

(五)説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作詮釋、下定義、列圖表、引用(名言、資料等)

兩大説明方式:平實説明與生動説明

(六)説明文語言特徵:準確(科學性)、生動(趣味性)、

議論文語言特徵:嚴密

記敍文語言特徵:生動、形象、準確

(七)記敍的順序:順敍、倒敍、插敍(追敍)

(八)散文的分類:抒情散文和敍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説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與環境

(十一)小説的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前有序幕,後有尾聲)

  會考語文:文言文翻譯技巧

會考必考文言文閲讀,文言文閲讀必考翻譯,這是考生最為頭疼的一個題目。滿篇的"之乎者也",實在不知道如何理解?別擔心,今天給大家傳授文言文翻譯技巧,助你除卻文言文失分之殤。

文言翻譯的原則,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所謂直譯,就是嚴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譯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詞造句的特點,力求風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譯,則是按原文表達的大意來翻譯,不拘泥於原文的字句,可採用和原文不同的表達方法。

直譯的標準是三個字:信、達、雅。"信",指譯文能準確表達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遺漏,也不隨意增減意思。"達",就是譯文明白通順,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沒有語病。"雅",則是更高一層的要求,就是要求譯文的措辭考究,文筆優美。對於同學們而言,能達到前兩個標準"信"(準確無誤)和"達"(通順流暢)就很不錯了。

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對關鍵詞語的理解要求較高,不能正確把握關鍵詞語,就很難準確翻譯出全句。因此,對關鍵詞語更要字字落實。確定詞義要聯繫 具體語言環境,想想現代漢語中哪個雙音節合成詞與其意思相同、相近,可以替換(替換與被替換者最好具有相同語素)。同時,要特別注意所翻譯句子的個性特 徵:是特殊句式,還是固定結構?含有詞類活用(包括使動、意動等),還是有古今異義?若有,一定要辨證施治。

如:"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你的譯文要做到"信",就必須落實"冀""身"這兩個實詞的意義,落實"復"這個虛詞的意義,落實"為……"這一特殊句式的特點。全句可譯為: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會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卻被宋國人所嘲笑。

意譯,指不拘泥於原文的字句,而把原文的大意表達出來的一種翻譯方法。我們在前面講過,文言文翻譯的基本原則是"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一般情況下,我們應儘可能地採用字字落實的直譯法;直譯有困難時,我們才採用意譯這種輔助手段。

具體而言,文言中用了比喻、互文、借代、委婉等手法的句子,我們可採用意譯法。

比喻句是不能直譯的,如《與朱元思書》中的"鳶飛戾天者",若直譯為"老鷹飛到天上",顯然荒誕,因為它在文中是比喻那些"追求高位的人"。用借代修辭的句子,翻譯時要換借體為本體,如"布衣之怒"的"布衣"應翻譯為"平民","傴僂提攜"應翻譯為"老老少少的行人",等等。運用互文的句子,應將幾句簡化合並,如翻譯"秦時明月漢時關"(《出塞》),就應根據上下文的相互呼應和相互補充的表意形式,翻譯為"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再如,古代把國王或王后死説成"山陵崩",把自己死説成"填溝壑",把上廁所説成"更衣"等,我們在翻譯時都應根據其意義譯成今天的用語。

技巧是死的,人是活的,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總結文言文的翻譯方法,力求文言文閲讀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