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送培下鄉”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1

首先很慶幸自己有機會參加這次培訓,學到很多有用的經驗,使自己在以後的工作中少走彎路。同時,通過這次培訓,解開了許多工作中的迷惑。

在上午,是尊敬的謝所長為我們講解在數學課堂中如何教學。謝所長是特級教師,經驗豐富,平易近人,和藹和親。他講話特別有條理,一字一句,非常嚴謹。不愧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數學老師。他説了一個故事,我印象特別深刻。他問我們,如果教室裏飛進一隻鳥你會怎麼辦?有的老師會把鳥趕走,然後要求學生在繼續認真聽課。那麼學生真的能夠認真聽課嗎?我看未必,學生一定還在剛才的事情中沒有走出來。那作為老師應該怎麼做呢?老師不能粗暴的這樣解決問題,小鳥飛進教室打擾學生上課,老師可以幽默的説下“你看小鳥都來聽課了,你們還有什麼理由不認真的聽課呢?其實,我們在課堂中,我們要考慮學生的感受,學生是非常單純的,他們熱愛自然,對生活充滿熱情。老師既要教學生知識,也要教學生價值觀生活觀。引導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下午,我們聽了曾老師對新版教材的分析,從中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新教材與老教材想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一些知識點的編排順序跟以往不同。曾老師還將了很多在教學中的方法,讓我受益匪淺。

總之,因為這次培訓,我學會了很多。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2

《散步》體現着濃濃親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記敍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細節”,表現出一家人之間的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這單元的學習要求是要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運用,並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所以,教學這篇課文,要在學生學習前面課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啟發指導下,在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中,運用所學方法,繼續鞏固感受親情的要求。

八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發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他們的主動性和求知慾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同時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品質,對生活缺少體驗,對散文知識的瞭解更少,而且由於受社會上許多不良因素影響和家庭的誤導,許多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道德倫理準則。因此,通過引導學生去自讀自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學習,通過朗讀、圈畫、小組討論、揣摩鑑賞從中對散文有初步的瞭解,體會課文濃濃的親情,並從中感悟出正確的家庭倫理道德準則。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學們自由選擇課文內容(可以是一個段落,也可以是一句話,只要讀出感情),選擇幾名同學讀,其他同學點評,教師在此基礎上適當指導。(大屏幕顯示朗讀要求:朗讀時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調、語氣、語調、語速、停頓、重音等方面)

A、指導學生分析本文的朗讀基調:歡愉而深沉

B、“我”的語氣、語調應該怎樣把握?

例如在《散步》這一課中,學習本文通過細節描寫,展示人物感情是我設置的一個教學目標,這也是我選取的一個教學重點。《散步》中的第三自然段中的“太遲、太遲”“總算”“又”“熬”這幾個詞語要學生重點領會,強調要重讀,並要求反覆地朗誦,以達到理解的程度。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堂的氣氛有些緊張,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學生在課堂上有很多老師聽課,導致了害怕的心理。在這一課中有很多的內容可以作為重點來講,主要是選取親情方面來延伸。在備課過程中,對《散步》這文本剖析得不夠透徹,文中的有些語句還是可以挖掘得更為深入的,比如文中的“生命”一詞的深刻含義。

因選取的內容容量太大,一節的內容沒完成,應該在以後的課堂上把握好時間,以保證一堂課的完整性。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3

這次的培訓由省軍區幼兒園骨幹教師和鄧幹事給我們帶來精彩的美術活動《汪洋中的小紙船》和《幼兒園班級主題牆創設》 。

首先是由骨幹教師陳老師組織大班美術活動《汪洋中的小紙船》,教師以小海星導入,激發幼兒興趣,出示大海的圖片,對幼兒進行提問看到大海圖片的感受,接着引導幼兒觀察海浪的線條及海浪的不同形態,不同顏色,然後引出主題“小海星的祕密”。教師出示操作材料,向幼兒介紹白板、顏料、刷子、毛巾等操作材料,引導幼兒認真仔細的觀察老師操作的步驟,講解各個步驟應該怎麼做,教師與幼兒一起小結,第一步舀一勺滿滿的顏料,第二步從中間往外刷,第三步畫波浪,第四步壓印畫。接着幼兒操作,教師發操作材料,引導及鼓勵幼兒大膽作畫,教師在旁指導。最後展示作品,教師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作品,並請各個幼兒大膽講一講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亮點,教師讚賞幼兒的作品,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最後,陳老師對這節課進行的總結和評價,在《指南》藝術領域目標的指導下,我們要讓幼兒去感受美、發現美、心中有美,平時要多帶幼兒去親近大自然,並且我們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導,去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大膽想象的去作畫。

看了這節美術活動(壓印畫),感觸頗深,拓展了我們的視野,在美術活動我們常見的是粘貼畫,塗畫,今天讓我們見識到了另一種美術形式,陳老師這節壓印畫《汪洋中的小紙船》,引導幼兒感受三原色混合後的變化,大膽使用線條表現波浪,體驗壓印畫中手指作畫的樂趣,整節活動環節,教師銜接緊扣,都是引導幼兒觀察、大膽想象、大膽創作,沒有過多的語言去幹涉幼兒,在欣賞環節,沒有用成人眼光去評價幼兒的作品,教師充分尊重幼兒的表現。陳老師送給我們的一句“站成樹的姿態,看花開的聲音”,值得我們深思。

接下來是由鄧幹事給我們帶來《幼兒園班級主題牆創設》的小講座,鄧幹事説在《綱要》和《指南》的指導下,我們都知道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班級的環境創設和有效利用,更好的促進幼兒充分發展,那麼,我們該怎麼來佈置班級主題牆呢,聽了鄧幹事的講解,確實收穫很大,在班級主題牆創設中,要有體現它的價值那主要看它對幼兒有沒有意義,我們大多數的教師都是沒有目的把圖片貼上牆面,貼完就了事,過後也沒有在意了,其實不是這樣,創設班級主題牆,要按年齡階段要規劃好版塊,並根據這個月的教育活動或者近期的教育活動主題有目的的設計主題牆,梳理清這個月的教育活動,緊緊圍繞教育活動佈置,引導幼兒鞏固這個主題的知識內容,促進幼兒發展,主題牆面是教師與幼兒一起完成,不是教師單獨完成的,主題牆內容要形象、生動。鄧幹事還帶來省軍區幼兒園主題牆的佈置圖片給我們欣賞,從主題牆飾中圖片可以看出幼兒的心聲,我們教師要及時發現、關注、引導幼兒。鄧幹事的精彩講座,使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關於送培下鄉簡介:

送教下鄉力求通過系統的學歷教育,提高從業農民的生產技術水平,經營管理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質,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的新型農民。

四個“是否”,看“送教下鄉”

全日制學歷教育是要學生脱產學習,在國家規定的修業年限內,全天在校學習。這對普通教育是好形式,但對職業教育,必須改革原有的辦學思維:

——是否脱離生產,要看教育特色,不能侷限於舊有的教育概念。國家要求,職業教育的全日制學歷教育,辦學要“加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密切聯繫生產”。

因此,按照脱離生產的全日制概念來衡量職業教育辦學,與國家要求矛盾。

——是否是學歷教育,要看教學內容,不能侷限於舊有的教學形式。農民學生的學習內容與校園內學生的基本相同,只是把全日制三年的教學內容根據動植物的生長週期,按照農民的實際應用,開發成新的課程組合,這正是職業教育密切聯繫生產生活的辦學特色,其教學完成了全日制教學的內容,是涉農職業教育的學歷教育。

——是否是全日制教育,要看教學過程,不能侷限於教學地點。送教下鄉把教學地點設在鄉鎮或村。上課就在農民家門口,在實際生產中實訓,教學效果直接在生產中體現。

——是否符合修業年限,要看教育效益,不能侷限於學生年齡。發展適應農業現代化的生產力,必須拓展在鄉往屆生的生源市場,既不能因為學生不是應屆生就排除在學歷教育之外,也不能因為學生的年齡而否定教育的過程。

“其實,傳統意義上的全日制已不存在了,教育部對職教提出的要求是工學結合和工學交替,送教下鄉便是貫徹這一要求的具體做法,農學結合是符合農民實際的全日制職業教育實現形式。”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4

20xx年5月21、22日,我有幸參加了福建省教育廳20xx年名師“送培下鄉”武夷山培訓班,這對我來説是一次非常好的學習機會。此次培訓,3場講座,2節課,內容豐富,精彩紛呈。如:陳瑋老師幽默風趣又樸實可親,尤嘉老師知性優雅又嚴謹踏實,林高明老師自然揮灑如行雲流水,而又底藴深厚……讓我在驚歎他們專業研究的精深,文化底藴的豐厚的同時,深深打動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煥發了激情,燃起了鬥志,同時也讓我懂得了自己的理論知識多麼的匱乏,明白自己與別人的距離有多遠,真是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感受一:公開課實了

一直以來,各種公開課、示範課開展得十分紅火而又熱鬧,但熱鬧背後常存在着一種令人擔憂的現象:形式主義之風盛行,"表演課"明顯;眾多的語文課"得意忘言"又似思想品德課;教師以"尖子生"為中心,有走過場之實……公開課失去了它的本真。而此次省名師“送培下鄉”的2節課(一節陳瑋老師,一節尤嘉老師),一改以往那熱鬧的形式主義,是那樣的真實、樸實、踏實、平實,既落實年段學習目標、夯實識字寫字教學,又重視語言文字運用、呈現學生學習過程。特別是尤嘉老師的詞語教學,落實到位,形式多樣,“山陰道”一詞的教學,令人難忘;而陳瑋老師的“妻”和“刺”識字寫字教學,巧用口決引導學生學習,省時省力又到位,令人眼前一亮。課的實還體現在課堂實實在在圍繞教學目標走,不搞形式主義,如陳瑋老師在讓學生自學時,他發現學習課後預習到位,馬上跳過預習這一環節,大膽直接進入檢查自學環節。總之,這兩節實實在在的示範課給了我們很好的引領作用――還語文教學以“本真”,不再搞花架子,形式主義。也唯有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才能走得更深更遠。

  感受二:自己心虛了

此次培訓,聽了陳瑋老師、尤嘉老師和林高明老師的三場講座,真有頭涔涔,而淚潸潸之感。特別是林高明老師的講座,他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名教師閲讀的重要性。想自己曾也是個懷揣教育理想的老師,“全納教育,快樂學習”是我對自己教育的定位,前些年還會看看有關教育方面的書,近幾年,人到中年,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階段,感覺總有忙不完的事,因此,只剩下偶爾翻翻教育雜誌的份了。回過頭來看,真有點後怕!常言道,一年不學習自己知道,兩年不學習同行知道,三年不學習學生知道,真是羞愧啊!想想自己作為一名教師,專業知識不夠;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文學功底欠缺……還不多讀讀“有用”的書,怎麼能應對自己的工作呢?一直以來,雖然很努力地教學生作文,總是不明白為什麼學生總寫不好,原以為是學生的問題,聽了林高明老師的課後,才明白,真正的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啊!真是越想越心虛……

  感受三:方向明確了

在心虛的同時,我忽然有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對,此次培訓,使我明確了自己今後努力的方向。知道自己要想做一名優秀的教師,要想做一名研究型教師,必須沉下來,多讀,多寫,加強業務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俗話説得好:金盃、銀盃不如學生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家長的誇獎。一所學校在社會上的地位,不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領導來評價的,也不是由校長、老師來評價的,而是由學生、由家長、由社會來評價,因為他們才是教育的受益者。同樣,一名教師的優秀與否,不是由各級各類的獎狀堆積而成的,也不是由職稱評定決定的,而是由學生、家長、同事來評價的。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學習,不斷地充電。特別是要做一名研究型教師,要走專業化發展之路,就需要彌補學科專業知識缺陷、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教育教學理論、以求發展,走理論加實踐的道路,不斷提高、不斷豐富,積累科學人文知識,才能更好地突破自身的“成長上限”,拓展專業內涵,提升自身專業化發展水平,為學生的發展服務。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學習,我們要不斷地閲讀,要博覽全書,要堅持閲讀名著、閲讀經典,讓這些名著、經典來啟迪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説到讀書,非常感謝林高明老師,為我們推薦了這麼多的好書,因為一直以來,除了忙碌沒上心去讀外,很多時候我們真的如林高明老師説的盲讀,目標方向不是很明確的。隨着教學實踐的增加,新問題、新矛盾也接連不斷的出現,要想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要學的東西真的很多很多,要走的路很長很長。因此我們必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總之,這次培訓學習,我收穫多,感觸多,在看到自己的不足之時,也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更希望以後多一些這樣的學習機會聆聽名師專家的指點。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探究來拓展專業內涵,提高專業水平,讓自己走上專業化成長之路,投身於教學改革的洪流。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5

20xx年11月7日到20xx年12月4日,我有幸參加了20xx《國培計劃》項目縣送教下鄉培訓活動。這對我來説是一次非常好的學習機會。此次培訓,內容豐富,精彩紛呈。此次活動我受益匪淺,不僅讓我領略了數位出類撥萃的數學教師的講課風采,感受了專家的獨到的講評,也讓我從中發覺到了自身在課堂教學方面的淺薄與不足。下面我就這次培訓談幾點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加深了我對數學新理念的認識和理解。讓我瞭解了四基和四能,認識到了新理念下的數學教學,教師擔任着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而怎樣做好這一角色,教學實踐中我有許多困惑。這次活動中,張錦妮、潘海波老師的教學,讓我找到了解決困惑的方法。教師要適時地引導學生思考,也就是要適時地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什麼,否定學生什麼。在本次的培訓活動中,教師就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課堂上教師所創設的師生互動環節引人入勝,氛圍融洽,他們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變成靈活有趣的師生互動,不僅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也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慾。

二、關於小組合作學習方面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我也會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但小組合作卻往往流於形式了。本應該是小組成員的集體探討,卻變成了一些學優生的獨角戲。一些反應比較快的學生,往往能在第一時間説出答案,讓小組中的其他成員失去了獨立思考的空間。而劉霞老師的《小組合作學習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有效落實》這節專題報告給我指明瞭方向,使我明白了合作學習的基本內涵:一是分工學習,二是討論學習,三是交流學習。劉老師對小組合作中的常見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並給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建議,為我以後在課堂上的小組合作活動指明瞭實踐方向。

三、王會寧老師的《備課、觀課、評課的有效性》這節專題報告,也讓我收穫頗豐,首先,從備課方面,於漪老師的三次備課讓我印象深刻,第一次備課—不看任何參考書和文獻,全按個人見解閲讀教材準備教案。第二次備課—廣泛涉獵,仔細對照名師教案以及相關內容的教學建議,借鑑裏面對自己有用的教學方法。第三次備課—邊教邊改,依據課堂上的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課後再次“備課”,修改教案。還有葉瀾教授的一節好課的標準以及評課的一些要點。這些內容對於我們這些基層的教師真的特別實用,我也會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吸收採納這些好的方法和建議,進而來完善自己在備課、觀課和評課方面的不足。

四、在教學設計方面。這次的示範課,每位授課教師都煞費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細緻的準備,因而我也在課上發現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閃光點。通過這次聽課,我深刻的體會到這些數學教師教學方法的與眾不同,也感受到了老師和學生之間原來可以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位老師精心設計的這幾堂課,孩子們都深深地被老師的課所吸引着。我感觸頗深,也發現了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學習他們的優秀經驗,讓自己的課堂也活躍起來,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充分讓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從而切實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總之,這次培訓是一次對教師專業成長極有意義的培訓,帶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教學不僅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同時又是一門高超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去研究,不斷地去反思,不斷地去提高。惟其如此,我們才會在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遠!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6

12月5日和6日兩天,國培送教下鄉國小數學組在半坡店鄉南街國小,進行了研課磨課活動。

我們班一共分五個小組,5日上午,在李金鵬老師的安排下,每組的成員都要説一下自己設計好的課,然後共評。相同的內容,每個教師都會有不同的詮釋。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認真解讀教材,才能詮釋出更有價值的東西,才能有效的開展教學。我們團隊的九位成員分別對主講教師發表了各自意見和建議,有針對性地修改教學設計,以達到教學目標,使課堂的操作性更強。主講教師虛心聽取了建議,並進行了二次備課。下午組內各推一節優秀課,由小組成員共同打磨,共同制課件。6日上午,五個優秀老師分別用微型課的方式去展示自己組內昨天共同打磨的一節課,為了公平,每組抽一名代表做評委。五位老師的精彩展示,讓我看到了我們在這次學習中的成長,在研課磨課中的提升。特別是下午被評選出來的劉清梗老師和雷丹丹老師的兩節精品課,引發了我許多的感悟和思考。在最後的評課議課環節,更激起了老師們的學習熱情,在一次次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她們的精品課,融合了他們組的辛勞與教師自己的智慧,通過老師們激烈的評課議課,也讓我深深地懂得,研課磨課的過程是學習、研究、實踐的過程,是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過程,要磨出精品課,就必須鑽研教材,瞭解編者的意圖,才能設計出最佳的教學方案。比如如何把握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難點、如何處理教材、如何創設問題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等問題,要進行多次探討。沒有團隊的每位成員那種毫無保留的指導,沒有主講教精心師撰寫教案以及反覆推敲和仔細斟酌,就不會有她們課堂的精彩。

總之,這兩天的研課磨課活動,對於每位教師的錘鍊,對於教師的成長,無疑是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不僅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也開拓了教學創新能力。我們收穫着互動帶來的成績,更感受着集體成就完美的力量。我將以此為契機,讓“差距”成為自身發展的源動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7

本人在11月14日至29日參加了修水縣國培送教下鄉培訓班的學習,收穫巨大,現在將收穫與大家一同分享。

一、機會難得,學習氣氛濃厚。

參加這次培訓的老師們都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學生的角色轉換,認真、虛心、誠懇地接受培訓,態度端正、學習專注,老師們都能專心致志,全神貫注,認真的聆聽和記錄,及時完成作業,如飢似渴地接受着新鮮的理念。大家都覺得機會是如此的難得,學習氣氛十分濃厚,彷彿回到了學生時代。

二、異彩紛呈,講座全面系統。

專家的講座就象是一頓豐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各位專家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的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可謂是異彩紛呈。

三、學無止境,更新學習觀念。

11月15日聽省特級教師劉小兵滔滔不絕、揮灑自如的講座,心中十分佩服他的口才,佩服他的自信,佩服他的敏鋭,佩服他知識的淵博。想想如此才氣從何而來?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條道,那就是不斷的讀書學習,關注專業知識,關注國家大事,日復一日,永無止境。學習就是這樣,要讓讀書學習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雖然不能教育教學的專家,但我可以從現在起就行動起來,像專家一樣投入到讀書學習的活動中去,讓讀書學習也成為我生命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照自己的工作實際,將所學知識為我所用。

11月21日上午聽了散元中學周峯老師、修水二中賴春龍老師和省特級教師陳曉明老師三人的同課異構課,周峯老師獨闢蹊徑採用動畫的形式一下子吸引了學生學習興趣。賴春龍老師按照高校常態課的要求,步步為營,穩打穩紮,學生受益良多。陳曉明老師綜合了前兩位老師的優點,以獨特的視角切入教學,獲得了培訓學員的一致好評。

培訓學習雖然就快結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在後面。思想在我們的頭腦中,工作在我們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讓我們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學習,為培養出更多創新人才努力工作。

人要走進知識寶庫,是一輩子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們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網絡教育,給了我們一把學習的鑰匙。這是一把增長知識才乾和提高思想素質的鑰匙。

四、總結心得,做好教育工作。

1、老老實實做人,塌塌實實做事。事無鉅細,一個連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又何談做大事?在平時的工作中,一定要認真踏實做好每一件事。

2、愛崗敬業,以校為家,以滿腔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能夠到自己理想中的學校工作,成為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對我而言,是件幸運而又幸福的事情,要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用成績來報答關心幫助自己的每一個人。

3、面對孩子,要做到愛心、耐心、細心,賞識鼓勵每一個孩子;面對家長,要熱情、友善,多站在家長的角度思考問題。

4、謙虛謹慎,多向名家專家向老前輩老教師學習,在工作中做一個有心人,注意觀察、學會反思,加強讀寫及語言表達能力。

5、加強教學研究,努力提高教科研理論水平,為成為一位研究型專家型老師這一職業理想而努力。

6、依法從教,廉潔奉獻,努力維護教師良好形象。

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懷着一顆為孩子無私奉獻的心,帶着對孩子全部的愛走上崗位。新環境、新機遇、新發展,努力做一名領導信任、家長信賴、孩子敬佩的好老師,用自己的努力、勤奮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老師應在教學工作中充斥豪情和活力,對學生充溢着愛,用富有立異意識和超前意識的立場看待教學實際中所遇到問題,並應常常反思,堅持摸索的習性,使學生的發明才能在耳濡目染中不斷進步,繼續維持學習的習氣,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不斷晉升。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8

金秋送喜,今年我縣也迎來了國培計劃20xx農村幼兒園教師“送教下鄉”國培學習項目,在這裏感謝教育部門給我們提供這樣一個學習的平台,讓我們有一個學習、提高的機會。這培訓項目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收穫,並且增強了多方面的知識儲備,使自己的見識更寬更廣。

前面聽了兩位教師的中班班語言觀摩課,這次的聽課給了我一個很好的親身體驗,第一位教師的教學目標明確,課堂氣氛活躍,幼兒佈滿自信。第二位教師的英勇讓我很敬佩,作為一位剛上任的年輕教師,就有勇氣站在幾百人眼前進行公然課的演講。在評課進程中,我又更深層次的瞭解了《指南》中語言領域的具體內容和目標,而且和其他各個領域都是相互幹聯的,在語言課《神奇的奶牛》上,這節課體現了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合性,和重視了幼兒的學習品質。不但鍛鍊了孩子的語言能力,而且還讓我看到了每個孩子臉上的佈滿自信,在那末多叔叔阿姨眼前,他們很自信的展現了自己。

此次給我感受最省軍區武警幼兒園的兩節科學課,其中是中班《神奇的磁鐵》和大班《鑽空空》。在這兩堂課中,我深深的認識到了我們如何去組織上好一節科學活動課:首先,要尊重孩子,使每個孩子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在組織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做到教態親切,表情豐富。用和藹的目光,温柔的語言,優美的動作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讓孩子快樂的學。其次,我們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以發揮在活動中的主導作用。

我們要用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孩子,這種魅力來源於生動有趣的語言,誇張豐富的表情,優美動人的動作等等。而這些魅力的展現則需要我們教師個人有過硬的基本功,大膽與自信心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做基礎的,這也是我在工作中不斷努力與提高的。

材料的準備要新穎而貼近孩子生活,以引起孩子共鳴20xx送教下鄉培訓心得體會心得體會

這就要求我們要勤於動手動腦,多為孩子們準備充足教具材料,使自己的課有滋有味讓孩子們喜歡並受益,要在活動中注意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與良好的行為習慣。採用賞識教育,多采用積極的鼓勵與表揚。

“孩子們在幼兒園就是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實際操作,在擺擺弄弄、玩玩耍耍中自然而然地來進行科學學習的……”在培訓活動中,瓊台附屬幼兒園、省機關幼兒園、省武警幼兒園、瓊海市中心幼兒園的教育專家、幼兒園相關負責人、骨幹教師等,圍繞集體教學與幼兒發展、遊戲活動與幼兒發展等專題,通過名師示範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幼兒園遊戲活動的現場觀摩與研討,帶來了精彩講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培訓中,送教專家們精心設計、巧妙引領的專題講座,以典型教學案例為載體,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和高超的教學技巧,既讓孩子們在課堂上充分綻放自我,也讓參訓教師們耳目一新。特別是在參培教師與送培專家面對面的交流溝通中,實現了思維的碰撞和課標的解讀,老師們收穫良多,培訓也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9

本學期我有幸參加了國培送教下鄉活動。

本次活動首先進行了集體研究,自主備課,評課,同課異構。通過對同樣內容的不同教法和把握,成功地為參與教師提供了一個面對面學習交流的機會,探討教學的藝術,交流彼此的經驗,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更容易學到同仁的優勢。

我發現同課異構對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有很大幫助,它可以促進課堂優勢互補,教師之間互相啟發,智慧共享。而且同一課題便於教師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通過同課異構的對比研究開展實質性的討論與反思,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通過同課異構活動也給我們教師“個人自備,分頭施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模式和學習範本。

任何一位教師都不可能是一切優點的全面的體現者,每一位都有他的的優點,有別人所不具備的長處,能夠在某一個領域裏比別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現自己。教師之間的這種差異性資源,在活動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在相互的聽課過程中,其他教師的教育機智可以被相互體會。

通過聆聽專家講座,我懂得了,作文教學首先要從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入手,讓學生寫真話,訴真情,遠離假話、大話、空話。讓習作成為學生展示自己的感知才能,與老師進行思想交流、心靈溝通的一種方式,一座橋樑。達到這個境界的前提必須是:把國小生真正當作亟待培育發展的小生命去對待,去負責。

其次,以育人為本,以培育發展人的真、善、美品格為導向,鼓勵兒童放飛心靈的感受和想象,自由如實地寫出自己最想表達的見聞、認識、和心聲。只要是吐真言,抒真情,文通句順,表達清楚,寫完後自己也愛讀的習作都應是佳作。

再次,從開發、激活兒童的感覺器官所具有的潛能入手,進而,用規範優美的語言訓練學生的思維繫統,讓兒童在輕鬆的`習作實踐中,在師生合作交流,生生合作交流,共同參與習作評價的全過程中,領悟習作規律,遠離假、大、空的虛偽內容,先從心理上走出作文難的誤區,再從質量上走出作文差的困境。

通過學習和反思,我認識到未來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師,而不再是“教書匠”。教師要想從“教書匠”轉為科研型教師,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給自己不斷充電,消除職業倦怠。由於我們從事的教育事業,面對的是一羣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同時教師要成為研究者,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寫成論文。既不能脱離教學實際又要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課本上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探究。

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將繼續虛心地學習;兢兢業業的奉獻,踏踏實實的工作;理論結合實際,實現自己的教育夢想。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10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遊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兒園指導綱要》中同時指出:“玩是幼兒的天性”,“要發現、保護和引導幼兒固有的天性”,“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遊戲是幼兒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的歡樂、自由和權利的象徵。豐富多彩的遊戲不僅可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良好品行,而且能增長幼兒的知識,發展智力。

每個人都有一個童年,而童年趣事也就像海邊那各色各樣的貝殼,在海水的陪伴下閃閃發光,散發着五顏六色的光彩,數都數不完。來自海口市機關幼兒園的何老師給我們帶來的專題講座《玩轉游戲》。何老師讓我們回憶童年中最讓我們快樂、最難忘的遊戲。説到童年遊戲,大家臉上的微笑就不斷。通過何老師組織一起玩遊戲,我懂得了遊戲是符合幼兒心理特點、年齡特點的一種獨特的活動形式。我們要成為一名富有遊戲精神的幼兒教師,捍衞童年、呵護天性、善待成長。

遊戲是促進幼兒智力發展的最佳活動。通過遊戲喚起幼兒的興趣,集中注意力,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促進幼兒智力發展。按照皮亞傑的理念,從認知活動而言,遊戲是同化的過程。幼兒玩遊戲越多,他們智力會發展更好一些。

陳鶴琴先生説過,遊戲是兒童的心理特徵,遊戲是兒童的工作,遊戲是兒童的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説,幼兒的各種能力是在遊戲中獲得的。

幼兒園教育是終生教育的奠基階段,我們應該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還要從小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俗話説:好習慣難養成,壞習慣一學就會。只有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下漸漸地養成好習慣,長大才不會走彎路。現在社會的青少年犯罪例子比比皆是,這是需要反思的,這都是從小缺乏正確的教育的緣故。我們應該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更好地正確發展,幼兒園還應該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國小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11

通過這次送訓下鄉培訓,收穫頗豐、感想頗深、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心中的困惑、教學中的疑難、成功的經驗都是我們熱心交流的話題。這是一個暢所欲言、平等交流的地方,使我對教育與新課程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不斷完善自己,多多吸取別人的經驗,使自己在教學中快樂成長。

回想培訓中,多位特級教師的講座為我們的教育教學理論注入了源頭活水,給我帶來了心智的啟迪、情感的薰陶和精神的享受,讓我飽享了高規格的文化大餐,我感受着新思潮、新理念的激盪,他們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我分享到了收穫的喜悦,接受了思想上的洗禮,受益匪淺。送訓活動就像一朵盛開的奇葩,宛若傲雪紅梅,分外嬌豔,為我們搭建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台,能和更多的同行交流,探討了疑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頗感自己的責任重大、知識貧乏。下面將我的學習心得小結如下:

1、在學習中反思。

一個人能走多遠,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看他有什麼人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看他與什麼人相伴,有幾位好同伴,將會成就你的一生。當我聽了幾位特級教師的講座,真是受益匪淺。激起我心中的許多感想,讓我樹立了新的正確的教育觀,感悟到要善待學生,尊重生命。學到了自信,學到了方法,感悟至深。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這種觀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這個觀念的引導,在今後課程改革中儘管可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挫折,堅信我會去探索、解決!

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只是課堂技術的機械執行者,而必須是課堂實踐的自覺反思者。一定要在課堂教學中保證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地位,深深地感到教法要結合實際,就地取材,靈活機動,要因人而異、因生而異,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針對學生,因材施教。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風格,教出自己的風采。教師必須要有開發課程和整合課程內容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用好教材、活用教材。還應該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識,在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矛盾,這樣才能將教材中有限的知識拓展到無限的生活當中去。

2、在反思中進步、成長

通過培訓,讓我清醒地認識到,特級教師與學科帶頭人,他們那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藴。能夠恰當把握教學生成,是與他們辛勤的付出、不斷地積累總結分不開的,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是他們的最好寫照。作為一名農村的國小教師,要想以高貴的姿態行走,就要在教學中學會反思,在反思中總結,真正提高教學能力,做一個智慧型的老師。

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斷更新,需要可持續性的發展。能否對學生實施高素質的教育,促進學生主動、活潑、生動地發展關鍵在於教師的素質。只有通過在教育中不斷學習,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教學有所創新,才能逐漸提高教學水平。教育將更進一步注重對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進一步接受以人為本的理念;聽了他們的講座,使我明白每個學生都能夠學習,並且能夠學好,成為優秀的學生和未來社會的成員。老師的能耐是讓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愛學習了。因此,教師就應着力於將經驗內容轉化為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內容與形式。他們的講座,讓我認識到教師應由經驗型向專業型轉化,傳統型的教師已不適合新形勢的需要。因此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地用知識來充實自己,並逐步向專業化教師轉化。

3、做好角色轉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的引導和鼓勵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快樂。把價值引導和孩子的自由發展結合起來,體現了價值引導,同時又注重學生快樂的學習,不強迫學生去被動的接受,而是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不但主動快樂的學習了知識,努力創造一個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的應答的環境,學生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達,不僅語言得到發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發展。為此,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鼓勵學生大膽去學,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12

在這深秋之際,我有幸參加了專家“送培”下鄉活動。這次培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禮。”這次培訓收穫最大的是同行、專家、名師對我思想上的衝擊。每天的感覺是輕鬆而又充實的。因為要面對不同風格的課堂教學,而且還有講座,每次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

目前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很多時候讓我們無所適從,我們很多時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無策,而這次培訓學習猶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

雖然只有短短的3天,但這3天裏,讓我感受到了一個全新的教學舞台。這次我聽了3節實驗國小老師的課,3節課,各有各的風格。一節優美音質的《慈母情深》在耳邊久久迴盪;一節氣勢高昂、激情飽滿的《長城》令人激情洋溢;一節活潑、生動的《陶罐和鐵罐》讓人輕鬆自如。還有專家獨到的見解,精闢的點評 受益匪淺。特別是 專家李小燕的做課更讓人耳目一新。專家幽默風趣的語言,平易近人的教學風範,令人高山仰止。他“以學定教,關注學生,促進發展”,的教學觀給了我深深地震撼,他課堂上那種渾然天成,對比鮮明的教學風格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現在腦海裏回映還是專家上課是信手拈來的精妙發問,及時恰當的引導。專家深研教材的風範,超越文本的技能無不令人讚歎。我們教師就是心太急,當學生有了問題,不能及時回答時,我們就會代勞,就會毫不吝嗇的給予答案。相比之下,自慚形穢。還有人家對課堂的駕馭能力。真是潤物無聲,沁人心脾。 我想這些充分體現了他們平日教學基本功相當過硬,所以才會達到現在教學隨心所欲的境界吧。

崔雲宏專家精彩的講座一次次激起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我的反思。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對話中,我收穫着專家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聽了專家的講座,我進一步體會到了語文教學的重要性。知道教師組織活動的能力,問題的生成,教師的引導對於課堂教學的意義。

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明確本年段的教學目標;其次,是教材目標。再者,語文教學還是得注重朗讀的訓練。俗話説: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十月我在太原也聽了8節專家、名師的課。那都是淳樸實在,卻又輕鬆自如,讓學生課課有所獲的高效課堂。因此,我曾不斷的反思自己。新課程要求教師轉換角色,是要教師強化主體意識,主導意識,我們要敢於面對現實,剖析自己,反思自己。結合學科特點,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需要,充分分析自己的教學策略,超越自己,創新自己,走出自己的教學風格之路。最後,教師要將自己的課堂語言“説準、説清、説精、説好”。

總之,通過本次培訓我對新課程國小語文教育有了新的認識,對備課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對評課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我覺得這次培訓是最有效的,是一次對自己“教育潛意識結構”的深層改造,它讓我們的業務水平不斷地提高,雖然培訓結束了,但思考沒有結束,行動更是沒有結束。我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信念、帶着滿腔熱情,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汲取專家的精華,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讓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獲得成長,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更上一個台階。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13

七天繁忙的假期匆匆結束,10月8日一大早,我和幾位同事便坐上公交車參加內心期待的國培送教下鄉培訓。由於路途經過兩所國中,趕上了家長送學生的高峯期,導致堵車。雖然沒有八點前準時趕到,但也沒有遲到。當我踏進二樓階梯培訓教室的一剎那,看到一排排坐的整整齊齊的從各個鄉鎮早早到來的同事們,便感受到了老師們這次學習的熱情!

開班儀式八點半準時開始,各位領導和學員代表以及中心校副校長代表發言之後,便是xx師範大學xx教授帶來的精彩講座“丹心育桃李,書香沁人生——談教師的職業素養”。王教授從教師職業道德、教師職業幸福、教師職業認同三大方面,用幽默的語言,自己的實實例,把枯燥無味的題目講的津津有味,讓我們很投入,到了吃中午飯的時間都不想讓他停止。在王教授的報告裏,讓我再一次認真地認識到了作為一位教師真正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1)、愛國守法

(2)、敬業奉獻

(3)、熱愛學生

(4)、教書育人

(5)、為人師表

(6)、終身學習

王教授還強調,教師熱愛學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關鍵,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能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動力。給予愛是一方面,給學生更多的知識,也是我們當教師的職責。王教授説,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得有一桶水這句話已經過時,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得有一條河。因為一桶水早晚會枯竭,只有一條河才能源源不斷地流向學生的心田。從王教授談《詩經》、《論語》、《史記》、《唐詩宋詞》、四大名著、魯迅作品、《毛澤東選集》等這些書書時,讓我發現了自己的知識太匱乏,以後一定要向王教授説的那樣“要多讀書,讀好書,好好讀!”

下午xxx校長講的有關研課與磨課的背景、方案解讀等也讓我受益匪淺,我一定會好好讀他所著的《研課磨課的理論與實踐》,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之後的分組建羣、破冰活動等,讓我感受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總之,我一定要抓住機遇,珍惜這次培訓機會,爭取到培訓結束後,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自我!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14

我於9月26日有幸觀摩了省市名師“送培下鄉”國小英語學科的聽課活動,此次活動為我們國小英語教師的業務素質的提高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通過這次聽課,我覺得在教育教學方面收穫很多。四位老師教學風格各異,充滿精彩,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下面談談我的體會:

一、四位老師都注重了多媒體的使用,有效發揮了多媒體在教學中積極作用。現代化英語教學中,黑板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黑板了。投影儀、多媒體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內涵更加豐富。四位老師都運用了多媒體這一現代化的教學工具,以鮮豔的色彩、活動的圖像、多樣化的設計和有聲的對話,給人一種賞心悦目的感覺,創造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二、課題的導入精彩、有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如許燁老師通過讓學生觀看他們熟悉、喜歡的動物入手,説説動物們會做什麼,學生都很踴躍的回答,為新教學創造了愉快的氛圍,有效導入課堂。

三、教師在進行單詞和句子的操練時不單單讓學生動口,而是結合邊説邊做動作、拍手、表演等形式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單詞與句子。不但避免了操練時的枯燥,而且使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專心投入學習。

四、四位老師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質,他們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1、口語流利,發音準確。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保證孩子對課程的理解,才能保證孩子學到正確的知識,地道的語言;

2、善於利用多媒體,演唱,畫畫等各種手段輔助教學,使孩子接觸到的知識更直觀,更生動;

3、教態親切,表情豐富,在課堂上能輕鬆,活潑地進行授課,富有藝術性;

4、有紮實的英語基礎知識作後盾,詞彙豐富,課堂充實。老師的教學方法多樣,課堂氣氛活躍,利用歌曲、chant等活動,將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言發展相結合,讓學生在輕鬆愉快中習得語言。

五、在課堂知識的延伸和擴展上充分培養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如曹慧娜老師在課堂最後環節讓學生為自己的假期制定一份計劃,這樣就把這節課所學相關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改變過去學生只會學不會用的情況。

六、每節課的信息多、容量大、節奏快,各教學環節之間的緊密銜接,步步紮實,環環相扣。對語言知識和技能的訓練到位,形式多樣,充滿趣味。如張玲老師在操練句型“When do you have breakfast/get…?”中,通過出示表格(Sally的時間表),讓學生聽錄音,通過全體學生來詢問,一名學生戴上頭飾扮演Sally回答。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聽説能力。

通過這次聽課,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與其他優秀教師的差距,自己需要學的東西太多太多。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虛心向別人學習,充實自己。做一個永不自滿的學習者。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一定能拉近距離,不斷進步。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15

今天迎來了一次難得的名師送教下鄉活動,我有幸參加了這次觀摩活動,聆聽了三位優秀教師的精彩教學,收穫頗多。一堂語文——《成長的煩惱》,一堂數學——《複習求陰影部分的面積》,一堂思想品德——《當災難降臨的時候》。三堂課都是六年級的教學課程。這三節課上得非常生動和精彩,她們都能抓住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以生為本,以疑為線,以拓展為目標,這次聽課對我來説是次提高,也是促進。現就此次聽課,談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通過觀摩一系列的展示課,感受到每位老師都是在努力體現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現在的數學課堂教學不再是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究,師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課堂活動。我們看到每位教師都體現重視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師生在課堂中不再是原來傳統教學中的傳授者和接受者,施與者和容納者;現在課堂中的,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我最深的體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也就是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學習方法是否科學,思維方法是否合理、正確,影響着學習效率的高低。

新課程標準要求孩子的學習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在這些課中,教師都重視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景,從情景中引入要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慾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理解知識與生活的聯繫,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踐,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活動。

教師具有較高的基本素養,是提高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三位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都很強,富有藝術魅力的語言能很好地將學生引入文本。楊靜、劉麗娜老師的課堂語言簡潔、準確,她們用自己揮灑自如的語言引領着學生;王歡老師和藹可親的語言,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做好了準備。三位教師的板書都很規範,這一點我和她們有很大的差距,要提高我的板書基本功。

縱貫這些展示課,我們感覺老師們的常規教學能力都非常強,十分重視學生雙基訓練的落實,不是原來那種華而不實的評優課,是紮紮實實的常規教學研究活動。這些課內容很紮實,課堂容量很大。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聽過的這些課中,每位教師都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使用了現代信息技術,這些現代技術的應用,突出了教學重點和難點,提高了課堂效率。充分利用好現有教學資源,照樣能把課上好。三位教師都沒有使用多媒體,但都很好的利用了小黑板。通過出示字詞節省了板書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圖文結合”充分利用好了課本上的插圖,幫助學生理解文本。

在教學設計中,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重視孩子的動手操作,重視孩子的手腦結合。要想真正的學好知識就是要學生們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那麼動手操作就是孩子們最好的學習活動。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知識。上課時大膽放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她們都沒有用自己的思路牽着學生走,敢於讓學生提出問題,課堂駕馭能力很高。而我恰恰習慣於在課堂上引着學生走,這一教學方式需要改進。

聽課是作為一名教師的必修課,是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的機會,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此,我要感謝教研室領導和學校領導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對課堂教學不斷探索,走出適合自己的教學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