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財務分析方法在經濟責任審計中的應用

職場1.86W

1、被審期間償債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主要用到流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兩個指標

財務分析方法在經濟責任審計中的應用

(l)流動比率分析。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該指標反映了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即企業以流動資產在短期內變現用於償還即將到期的債務的能力。一般來説,該指標保持在2:l的比率較為合適。如果 計算 出的該指標的數值太大,雖然表示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大,有較多的變現資產來償債,但不能説明有足夠的現金來還債,還需結合現金流量表分析企業現金的持有量。如企業現金持有量不太理想,就可認為存貨、應收賬款佔用資金過多,資金成本較大,可進一步結合有關資料分析企業的存貸結構是否合理,有無積壓、呆滯產品;對於應收賬款佔用過多的,要進一步查明原因,有無轉移資金及壞賬、呆賬現象。存貨和應收賬款還可結合後面的存貨週轉率、應收賬款週轉率進一步分析。另外,應在審計工作底稿中做好相應記錄,以便在審計報告“建議”部分中提出。對於追查的 問題 要分清所審的廠長、經理應承擔的責任。

(2)資產負債率分析。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於資產總額)×100%

該指標反映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也從側面反映出企業的資本結構。該指標一般在50%左右為宜。在企業的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潤率時,企業適度負債是有益的,否則會導致更重的財務負擔,應力爭還債。通過該指標的分析可以幫助被審領導和單位瞭解所處的債務境況,並通過債務規模和結構的深入分析,發現其中隱藏的問題,分清各方的責任。

2.被審期間營運能力分析。

(l)存貨週轉中分析。

存貨週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

平均存貨=(期初存貨十期末存貨)÷2

存貨週轉率是衡量企業銷售能力及存貨管理水平的綜合性指標。該比率一般來説越大越好,表示存貨週轉速度快、利用效果好。但是該指標過高或過低對於企業來説都是不正常的。

指標過高,可能意味着存貨儲備不足,需要不停採購原材料,增大了採購成本;也可能是產成品供應不上,導致產品脱銷。若該指標太低,可能意味着存貨佔有資金過多,存在積壓、呆滯的產品和過時淘汰的原料等。可結合存貨盤點工作加以證實,並查清問題關鍵所在,積極幫助廠長、經理尋求解決的良策。

(2)應收賬款週轉率分析。

應收賬款週轉率=銷售收入淨額÷應收賬款平均餘額

銷售收入淨額為剔除折扣、折讓和銷售退回後的數額;

應收賬款平均餘額=(期初應收賬款十期本應收賬款)÷2

這個比率一般來説是越高越好,但是也不能太高或太低。太高了,可能意味着企業的信用政策過緊,會使顧客望而卻步,從而失去一部分客户,導致銷售量下降, 影響 企業的盈利水平,還可能使存貨週轉率偏低。若該指標太低則要分析企業是否催收不力,導致資金佔用過多,壞賬損失增大。

(3)資本保值增值率 分析 。

資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權益÷期初所有者權益

考核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及保值增值情況應是 經濟 責任審計一項必不可少的. 內容 。主要是通過對該指標的分析來實現。

若該比率>1表示國有資產增值,被審廠長、經理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比率一且表示國有資產保值;比率<1表示 企業 資產流失,應進一步幫助查明原因,並追究領導人的責任。

3、被審期間盈利能力分析。

企業盈利是企業生產和 發展 的主要目的之一,意味着企業存續的實力和潛力,也是廠長、經理任職期間的主要目的和職責。我們從內審角度一般通過總資產報酬率、資本收益率和銷售利潤率三個指標來考核。

(l)總資產報酬率分析。

總資產報酬率=[(税前利潤十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

平均資產總額=(期初總資產十期末總資產)÷2

這個指標越高,表示企業運用現有資產規模獲得的能力越強,廠長、經理盡到了自己的經營管理職責。

(2)資本收益率分析。

資本收益率=(淨利潤÷實收資本額)×100%

該收益率越高,説明資本帶來的利潤越多,利用效果越好。通過該指標與銀行存款利息率的對比,我們可以幫助廠長、經理們明瞭:在資本收益率高於銀行利息率的情況下,適當舉債對企業來説是有利的,反之則應控制籌資規模。

(3)銷售利潤率分析。

銷售利潤率=(淨利潤÷銷售收入)×100%

該指標越高越好。經過分析可使廠長、經理了解到加強企業銷售管理,能增加銷售收入,同時可增加企業淨利潤,但只有淨利潤的增長速度超過銷售收入的增長速度,才能使銷售利潤率同時增長,這就需要企業通過加大成本費用的管理力度,降低成本費用來實現,並且該比率的增長可同時帶來資產報酬率的增長。

在實際工作中,如果經濟責任審計與一年一度的常規審計相結合,則相關指標調整前選用當年報表及有關資料的年初數。年末數及實際值;如果經濟責任審計未與常規審計相結合,且領導幹部任期較長的,以每一 會計 年度 計算 各財務比率並進行趨勢分析。不足一年的財務比率的計算,調整以前相應指標的年初數以接任數替代,年末數以審計期末數或離任數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