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課題學習總結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總結怎麼寫才是正確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題學習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題學習總結

課題學習總結1

主動參與、善於合作、樂於探究,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的學習方式。於是,原本“安靜”的課堂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以小組合作為代表的合作學習被教師們廣泛採用。教師從講台上走了下來,不再“居高臨下”,師生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學生也動了起來。可稍作注意,我們就會發現,課堂中相當一部分合作學習存在問題,合作學習的效率較低。例如,有的把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形式,一種點綴,只進行兩三分鐘,學生還沒有真正進入學習狀態,就草草收場;有的看似全員參與,實際上是好學生“一統天下”,學困生“袖手旁觀”;有的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不會傾聽,不會合作,課堂幾乎處於失控狀態,教師缺乏組織教學的策略;有的重視對合作結果的評價,忽視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導種種現象表明,合作學習流於形式的多,取得實效的少。

怎樣才能讓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其有效性和實效性呢?根據期初制訂的計劃,我在教學中全面落實,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

一、組織分工,明確職責

我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4人,組長一名,負責組織工作;副組長一名,負責協調、記錄工作。組長為1號,副組長為2號,兩名組員依次為3號、4號。這樣做既可以保證小組學習有序有效進行,又能為全班交流提供便利。比如,教師檢查學生讀課文時,不用再逐一叫學生名字,可以直接説:“請每個小組的4號來讀。”教師也可以就同一個問題請不同小組的同一號學生髮言。這樣做利於不同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

二、有序學習,合作提高

1、學前提要求

教學中我大都讓學生自學,然後組織小組交流和全班交流。為提高學習效率,我要求組長在組織學習時,每次都先由小組裏的4號同學發言、質疑,因為相對而言,他在小組裏學習較差,提的問題也較簡單。所以小組交流的基本順序是:4號質疑,3號解疑,2號補充,1號總結。依此類推,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在交流中學到知識,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2、學時會傾聽

因為是按序交流,所以每個學生都要時刻注意傾聽。比如,4號提出一個問題,3號如果沒有注意聽,就解答不了;2號要是走神了,又怎麼能對3號的解答進行及時補充呢?所以,有序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每個學生都學會關注別人,傾聽別人的發言。

3、學後再質疑

小組交流完畢後,副組長要及時對小組成員的發言進行整理,對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予以總結,並交給組長,準備在全班學習時進行交流。這樣環環相扣,層層把關,就保證了小組學習的時效性。

三、人人努力,共同進步

1、序號調換

為了提高小組成員的參與積極性,我把小組成員序號的命名權放手交給了組長:即序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組員的表現適時調換。如果一段時間4號的學習勁頭足,課堂表現好,就可以晉升為3號;反之,如果2號表現退步,小組成員對其不滿意,則可以把其降為3號。這樣,每個小組成員就會心中有希望,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能進步。

2、激勵表揚

小組學習大多都是圍繞“質疑”和“解疑”進行,所以,為了調動組員的積極性,我採納了組長的建議:即每學完一課,每個小組都要評選出“最佳提問者”和“最佳解疑者”。這樣就促使每個組員在合作學習時更用心地去思考,讓自己的質疑最有意義,最有價值;讓自己的解答更充分,讓他人更滿意。

實踐證明,上述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的實施帶給學生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課堂上敢站起來發言的人明顯多了,學生的質疑能力提高了,解疑能力增強了。我相信,只要充分相信學生,“依靠”學生,我的語文課一定會越來越精彩!

課題學習總結2

一、課題基本情況

自本課題立項以來,我們在上級領導的正確指導下,通過課題研究小組全體成員的同心協力,分工合作下,在相關班級學生的積極配合下,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參加課題研究的教師思路清晰,目標明確,行動紮實,已取得一定的階段性成果,現將本課題研究所得的體會向上級領導及同行們做出彙報:

二、研究方法

1、學習研討法:通過對相關文獻的蒐集、考察等理論學習,獲得強有力的理論支持;通過理論培訓、網上研討等形式溝通認識,分析提高。

2、問卷調查法:通過問卷調查,瞭解學情,確定實施進度,及時調整實施方法或步驟。

3、經驗總結法:堅持邊探索、邊研究、邊總結、邊修正,得出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策略,及時形成階段性總結。

三、立項以來所做的工作

1、重視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

課題研究需要科學的教育理論支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課題組的成員在這一點上顯然是較為薄弱的,因此我們高度重視對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學習國內外創新教育理論以及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在追求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實,加強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更新教育觀念,理解實驗的重要性,改變教學行為,以適應學生學習的轉變,探索實驗探究的教學策略,使課題研究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展開。

2、積極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保證研究工作正常開展。

課題開題以來,我們定期開展研究活動,及時對學習研究過程中的心得體會進行交流,對有疑問的方面進行研討解決,且活動開展形式多樣,方法靈活,既有理論層面的剖析、研討,又有淺層面的操作、交流。立項以來,課題組共召開10次會議,每次會議都有主題,有記錄。

3、抓住每一次的學習機會,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進行此專題講座觀摩學習,而且對實驗探究教學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能更好地提升自己教學業務水平!

4、開展問卷調查且形成分析報告。

①國中化學探究性實驗學習情況調查問卷。

20xx年9月,問卷調查設計出“國中化學探究性實驗學習情況調查問卷”,於9月中旬,對九年級學生進行了第一次學生問卷調查,收集、整理分析原始數據,於12月上旬,彙總並完成了一份調查分析報告,為下一步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依據。

②學生對開展實驗探究教學的評價問卷。

20xx年6月,問卷調查負責人設計出“學生對開展實驗探究性教學的評價問卷”,於6月上旬,對九年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於6月下旬,彙總並完成了一份調查分析報告。

5、認真撰寫實驗教學設計,積極開展教學研討活動。

課堂是本課題研究的主陣地,離開了教學實踐,課題研究就會失去生命力。因此,我們始終把課題研究工作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使課題研究牢牢紮根在課堂這塊肥沃的土壤之中。一年來,按照計劃完成6次課堂實驗探究公開課的教學,同時將大部分的課堂演示實驗變為學生探究實驗課,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才智的舞台,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另外,課堂上,我們看到許多平時不愛發言和學習後進的學生也神采飛揚,興趣盎然。

6、指導學生完成實驗探究心得體會。

7、積極撰寫課題論文、教學設計,精心製作教學課件。

課題學習總結3

自20xx年秋期正式啟動本課題以來,至今已一年多了。由於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我校採取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同時也做了大量務實的工作,使課題研究能夠順利地推進,達到了預期效果。為了把課題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開展下去,工作總結如下:

一、研究現狀彙報

本課題得到市總課題組批覆後逐漸開展實際研究與實踐工作。組建了以吳萬瑜校長為組長,以陳亮副校長為副組長的課題領導小組,組織了一支由骨幹教師和一大批青年教師參與的研究隊伍,以學科組長或主研員承頭,帶動各自領域的教師展開相關活動,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各個年齡段都有,有高級教師、也有中級教師,將老教師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年輕教師的創新精神有效結合。我們是從三個維度進行研究與實踐:

1.教師角度:通過學習,轉變觀念,改進教法,引導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有些學生雖有自主學習的意願,但常常困惑於如何學習。因此,教會學生如何學習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需要教師經常地啟發、點撥和引導,需要長期地、有計劃地進行培養。

(1)探索開發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教學方式。大致考慮三個層次:

①基本模式,即能體現教學的普遍規律,為所有學科都適用的教學模式。

②學科基本模式,即能體現該學科一般規律,適用於該學科多種課型的教學模式。

③學科特殊模式,即體現某學科某課型的特殊教學規律,僅適用於該學科、該課型的教學模式。根據實際情況,我校的研究應側重於第二和第三個層次,併力爭達成向第一層次的提升。

基本思路:

①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爭議中體現自主。

②先試後導,讓學生在嘗試中體驗自主。

③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在實踐中加強自主。

(2)學習方法指導,並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具有“反省認知”和不斷改進的能力,從而達到不完全依賴老師也能把功課學好的目標,培養學生的歸納、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推導等能力,逐步掌握學習方法,找到打開自學之門的金鑰匙,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學生角度:主動配合老師,培養較強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1)自覺意識自覺對自己的主客觀條件進行分析判斷,產生學習需求,最終形成明確學習目標的能力。

(2)自治意識對自主學習全過程進行自主管理的能力。

(3)自控意識調整控制自己的情緒、心態及思想行為,最大限度地淡化和消除外界不利影響的能力。

(4)自勵意識從外界獲取評價,並將此評價內化為良性刺激的能力。

(5)自評意識對自己的學習效果和質量進行自我分析與評價的能力。

3.管理角度:讓學生參與班級、年級、食堂等管理和其它集體活動,讓管理為自主學習開路,讓管理推動自主學習的形成和發展。給予學生合理的學習權力和自由,建立積極的師生關係,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激勵、自我控制、相互激勵、相互合作,建立以自我管理為主要特徵的準則體系。

目前在三個維度上做了一些實地研究與實踐,都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二、具體操作方案及過程

(一)準備階段

1.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要想使課題研究工作能夠順利地實施,首先要提高課題研究教師的思想認識,使他們能夠從內心裏贊成課題研究,願意參與研究,這是做好課題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做好這項工作的最為關鍵的一環。為此,學校領導經常在校會上倡導師生注重自主學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探索,還多次請專家來校作相關的報告或專題講座,加強研究的引領和指導,促使教師轉變觀念,使廣大教師更加深刻地認識了此研究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同時也明確了自己肩上的重任,從內心接受了課題研究,認同了課題研究。這樣,就為我校能夠順利地實施課題研究打下了較堅實的思想基礎。

2.認真學習教育理論,明確課題研究方向及重點

在參研教師從內心接受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又布了有關課題研究的理論學習任務。既有集中學習,又有分散學習。主要明確了兩個最根本的問題:

⑴明確在高中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的目的和意義。

①自主學習符合新時期新課改的要求。

新課標強調學生學習方式多樣化,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這是國家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標誌性變化,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變原來單一的、被動的、死記硬背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為自主探究、親身實踐、合作學習的方式;如何着眼於學生潛能的喚醒、發掘與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如何着眼於學生的全面成長,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展;如何滿足於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形成……所有這些,將關係到課改的成敗,關係到教育的質量,關係到師生的未來生活質量。

②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生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發生教學。”為此,在傳統的班級授課制下,我們應該多采用“合作學習”的形式,激發、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溝通、學會交流合作。

⑵面對新時期的新變化,教師該怎麼辦?

我們認為,教師要轉變的方面很多,但最為重要的是以下兩個方面:

①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師角色。傳統課程模式中的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判者,而且是絕對的權威。教師習慣了根據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行教學,把各式各樣的學生按自己的思路“格式化”,最終成為規範的、知識淵博的、但已沒了創造性的所謂合格、甚至優秀的人才。

新課改下,教師不再只是傳授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也將被激活,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的比重也將大大增加。這種學習方式的改變,需要教師從知識的權威到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從知識的傳遞者向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促進者和指導者轉變。

②重建教學方式,重構課堂教學

學習方式改變了,也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做出調整。有人説,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是對未來教師最大的挑戰。比如研究性學習,學生要進行有效的研究,就要求作為“參與者與指導者”的教師首先應該是研究者。這意味着教師要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學方式。當教師以知識傳授為重點時,他的基本做法是,分解知識、技能,並有效組織呈現部分甚至整體,學生通過傾聽、練習和背誦,再現由教師傳授的知識,回答教材中的問題。而在探究性課程上,情形則大不一樣。在這樣的學習中,教師的職責是引導學生不斷地提出問題,使學習過程不斷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並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

(二)探索研究階段

圍繞本課題,學校組織教師學習相關材料、理論專著,邀請專家來作專題講座,觀看名家名師講座和課堂教學錄像等活動,集中探索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探索如何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機

重温學習心理學,結合各科課程標準,更新教育理念,奠定研究基石。努力尋求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進行行動研究。

2.探索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培養的途徑和方法根據學校實際,進行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要以人為本,從培養和形成學生的自主能力出發,正確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學形式等,使整個課堂教學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從而探索和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地訓練經驗,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後勁。

3.探索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對學生學力水平提升的效果力圖通過鮮明的案例、有效的場景、實物資料來反映學生在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上的發展情況。

(三)實施情況

1.以高中課堂為主渠道,以課外活動為副翼,開展教法、學法的改革,探索自主學習的模式

師在課堂上積極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需要、興趣和內在學習動機,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對意志、學習信念和環境等調控和利用;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思維方法;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營造寬鬆愉悦的課堂氛圍,給學生提供鍛鍊、施展才能的舞台和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教師共同參與學習和探究,與學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教師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並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更重要的是積極引導學生當好“運動員”、發揮好“主人”意識,努力參與“鍛鍊”。讓學生在興趣中學會自主,在爭議中彰顯自主,在嘗試中體驗自主,在實踐中加強自主,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習慣和能力。

2.領導、骨幹教師深入課堂,反覆指導。

這一年多,我們針對課題研究的重點,着重探究高中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努力打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課堂。學校明確規定,高級教師一學年必須上一節公開的研究課,青年教師一學年必須展示一節公開課,課後集體討論,肯定優點,指出不足,發揚光大。並把此工作作為教師業績考核的一個最重要的依據。同時,學校領導經常深入班級聽骨幹教師、青年教師的研究課、公開課,瞭解他們貫徹課改新理念、貫徹自主學習的實踐情況,及時解決課題研究與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鼓勵教師大膽進行探索,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領導深入課堂,反覆進行聽課指導,教師本身既有壓力又有動力,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課改實驗中。

3.示範引路,及時總結

在我們跟蹤聽課指導的過程中,發現好的典型,我們及時要求同組教師或其它學科教師積極啟迪思維,實踐創新,力爭更大效益。為了及時地總結經驗,彌補不足,以便把我校課題研究工作更好地開展下去,學校要求參研老師及時反思,及時調整思維和行為,努力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自覺加強對自主學習的研究與實踐,加強與其他老師的合作、交流,加強對學生的正確評估,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初步取得的成果

(一)初步改變了課堂教學方式

自主學習的研究與實踐,改變了高中課堂教學的面貌,教學方式產生了變革:一是變被動接受為積極探究;二是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封閉、靜態的講授過程為學生主動參與的開放式動態教學;三是變學生呆板消極的學習行為為主動的動手、動口、動腦的靈活的學習過程,從而使課堂教學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

(二)學生的素質得到良好培養

(1)自主學習興趣得到一定激發

學生學習主動性增強。不管是本班教師還是帶課教師來上課,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學生學習興趣濃,學生主動探索知識、主動學習知識的慾望強烈,課堂氣氛較活躍。近一年多我校各科老師開放的公開課、研究課活動中,學生表現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興趣和愛好,也都獲得聽課領導和教師的一致好評。

(2)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一定培養

好些學生不僅愛學習,而且會學習,他們課堂上善於向老師提問,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有良好的自學習慣和能力。課堂上,學生不需要老師多講,自己提出問題,通過查工具書,同學之間開展討論,對知識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

(3)學生個性得到一定發展

由於在課堂教學中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學生學習和交往的主動性、自信心得到增強,他們不僅向同學挑戰,還勇於向老師、輔導書挑戰,課間、課上學生會向老師提出很多問題,甚至對老師的看法、結論、輔導書的答案提出意見。他們喜歡追求與眾不同的答案。然而他們又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小組合作學習時配合默契,有分有合,人人蔘與。不少學生都表現得很自信,人人都覺得自己是成功者。學生的自我組織管理能力也得到加強,每次班隊活動、學校大型的集體活動或課外宿舍、食堂的管理都可以讓學生自己組織策劃管理,充分表現出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而且活動質量都很高。

(三)教師素質得到迅速提高

通過“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研究,一批老師得到迅速成長,由於參與課題研究,迫使教師主動學習有關理論,分析和加工教材,設計“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從而更新了教師的教學觀念,提高了教學能力和研究創新能力,使一大批教師迅速脱穎而出,成為教改研究的骨幹。

四、問題與思考

1.主體性教育思想和理論作為現代先進的教育思想,內涵豐富深刻,在實踐探索中,我們對理論的認識和把握有待進一步深入。特別是在學校課程、教學、德育管理中,如何體現主體性教育思想,還缺少深入的思考。我們的研究和實踐者都是一線的教職員工,儘管有不少人有着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工作經驗,但是理論學習和理性思考不夠,這就制約了課題研究的深度,因此要加強學習,提高理論學習的自覺性和針對性

2.在研究的方法上,我們更多地使用行動研究法,強調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總結和提煉。但是,由於教師研究經驗的侷限和平時工作強度的影響,一些同志疏於對研究過程的記錄、總結和反思,一些同志不善於對實踐做理性的提煉,導致一些學科資料準備不夠充分,討論不夠深入。

3.一些老師對學生的主動性引導不夠,學法指導還不夠。一些長期被動接受的學生還需要較長時間的引導和督促。

這些問題,在今後的實踐和研究中要不斷加以解決,一方面我們要加強研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我們實踐探索的信心;另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學習,調整和完善課題研究,提高研究質量,同時進一步尋求有關專家的指導,借鑑同類研究成果,力爭使我們的研究更富有成效。相信我們只要不斷地思考、實踐、反思、探究、再反思、再實踐,我們一定可以使“自主學習”特色課題研究取得圓滿成功。

課題學習總結4

合作學習究竟在中學美術教學中起着什麼作用呢?我們應該從學生髮展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首先合作學習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有助於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助於因材施教。其次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筆者試着談一談合作學習在中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在以往的中學美術教學中,為了講清一個知識,教師往往掰開了,揉碎了,使盡渾身解數講解,但是,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由於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的教學難以適應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而合作學習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廣泛地參與,通過討論式、表現式(遊戲、表演等等)、探究式,在活動中獲得了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在組內的合作中,將個人獨立思考轉化為全組共同的認識成果,通過組內互助,不同智力類型的學生相互之間共同研究,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合作精神。

我在教學中體會到:大家研究、共同完成的好處是:一是集思廣益,人多注意多;二是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三是不讓一個人掉隊。全體參與,能者多做,能力弱者少作,共同把一件事情做好。

課題學習總結5

通過對我園畢業幼兒的跟蹤調查發現,在進入國小後,知識儲備並不是給孩子學習成績帶來積極影響的第一要素。從長遠來看,學習興趣、對知識的好奇心,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現代心理學認為,在兒童心理髮展過程中,存在着很多關鍵期,一旦錯過關鍵期,則某些心理品質就得不到應有的發展。5歲-7歲是培養良好學習品質的關鍵期,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正處於從幼兒園到國小的過渡階段,環境的巨大變化,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心理適應、學習適應方面的問題。因此,在幼小銜接這個關鍵期,須加倍注意幼兒的學習品質的養成。本學期即將結束,在孩子們即將完成大班上學期學習任務之際,對照本學期初制定的個人專題計劃,回首所做過的工作,總結經驗,反思不足,具體總結如下:

  一、培養幼兒熱愛學習、善於思考的品質。

良好的學習品質首先要熱愛學習,善於思考。一般來講,熱愛學習指的是,既能明確學習的重要性,又有主動學習的願望。但是,對於5歲左右的孩子來説,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是比較困難的。作為老師,我們應根據孩子的心理髮展需求來開展活動,在活動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願望。

如開學初,園內為各班配備許多新玩具,由於是新買的需組裝和拆卸,孩子們都圍過來熱情的想幫忙可又不會組裝,我及時向孩子推薦説明書,並一字一句念給他們聽。孩子和我一起,一步步按照説明書上的步驟做,最終完成了一個個新玩具的組裝。這時,我告訴他們,在生活中,處處都會用到漢字,認識了漢字就能像老師這樣看懂説明書了。孩子們立即對識字表現出巨大的興趣。把握每一個日常的瞬間,進行教育滲透,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將孩子心中的求知慾激發出來,為孩子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當孩子對閲讀產生興趣後,我們即可順勢引導孩子進行閲讀。在閲讀中,孩子會接觸並掌握大量的詞彙,其理解、分析能力也會逐步提高。所以,建議家長每天抽出半小時,陪孩子讀一些他們喜歡的小故事,進一步激發孩子對閲讀的熱情和對書籍的喜愛之情。

善於思考,也就是在學習中善於動腦筋,多想。俗話説:“吃飯要細嚼慢嚥,學習要深鑽細究”。日常教學中,不乏這樣的例子,老師講完故事後,提問問題,善於思考的孩子很快就能回答上來,有的還能從無疑處生疑。而有的孩子卻支支吾吾不會作答,或者是答非所問。可見善於思考的重要。思考不但能促進理解,而且能增強記憶,善於説從小培養孩子善於思考的品質對以後的學習上大有益處的。

  二、幼兒良好傾聽能力的培養。

傾聽是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所以在大班日常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幼兒良好傾聽能力的培養。

首先,要對幼兒做出傾聽的要求:

1、認真聽老師講,不插話,回答問題要舉手。

2、認真聽同伴回答,邊聽邊想,他回答的對不對,如果不對,錯在哪裏;如果自己回答,該怎麼説好。做到邊聽邊思考。

其次,孩子畢竟處於學齡前,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教師應充分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活動設計及其幼兒聽的興趣。並利用激勵性語言促進幼兒養成傾聽的習慣。如“xx小朋友真會聽!”“認真聽的孩子就是不一樣!”

  三、培養幼兒合理安排時間的能力。

幼兒園教師會為幼兒安排好所有的活動時間,而國小教師與幼兒教師有不同的工作特點——他們並不會時時刻刻陪伴着學生。因此,國小生需要學會獨立安排時間,知道什麼時間該學,什麼時間該玩。在幼小銜接期,我們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獨立支配時間的能力。例如,剛接觸我們班的孩子時,我發現他們沒有什麼時間觀念。孩子在接到同一個任務時,有的能夠很快完成,而有的東磨西蹭遲遲不能完成。針對這一問題,我教孩子根據時鐘來安排活動,長針指着12的時候,我們開始上課;當長針轉到6的時候,我們下課。對於幼兒獨立完成的任務,我們要求幼兒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我會告訴他們,時鐘的長針指到某個數字時必須結束任務。同時,我和幼兒還一起制定了時間規則,喝水、上廁所必須在活動前或活動後進行,不可以耽誤學習本領的時間。現在,我們班的孩子不僅能夠認表,還初步具備了時間觀念,也不會再邊做任務邊玩了。下一步,我會給幼兒創造機會,讓他們自己來安排時間,比如每天預留一定的自由活動時間,讓孩子自己安排要在哪個區域內活動。我會引導他們進行一些不需要教師參加的小遊戲,鼓勵幼兒自己制定規則。這樣,進入國小後,孩子一定能更快、更好地適應。

最後,正確的坐姿、自己整理學習用品的能力、愛惜書本的態度,對初入國小的孩子來説也十分重要。整潔、有條理,不僅是一個人的紀律性和內在修養的表現,還是安排好學習的重要條件之一。試想,如果某個孩子經常急需尋找沒有及時整理好的書本、文具等學習用品,那麼他多半會變得情緒急躁,以致影響到學習時的狀態。

通過實踐和探索,讓我領悟到,只有立足於正確的教育觀念,將幼兒的終生學習、後續發展放在第一位,才能在幼小銜接工作中,有所突破和創新。實際上,良好的學習品質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正如在課堂上聽、思、説三者是相輔相成一樣,只有認真聽了,加以積極思考,才能更好地説。習慣的形成需要日積月累,而學習品質的養成更是如此。作為老師、作為家長的我們,需要從日常的點點滴滴抓起,給孩子以啟發、鼓勵、幫助。假以時日,一定能夠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為孩子成長打下堅實基礎,並且讓孩子終生受益。這些,遠比教給孩子具體的知識重要得多。

課題學習總結6

作學習研究課題

一.研究背景

新一輪的課改使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方式及教學手段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師生之間平等、民主、和諧的關係已基本上建立起來,教學過程中學生民主、主動、互助、合作、探究式的學習精神和學習方法有了歷史性的突破。課堂教學出現了熱烈討論、互動互助、競爭合作的良好局面,教學效果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新課改的需求我們構建以“學生為認知主體,教師為教學主導”的教學模式,把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學生之間學會互助,交流

三.研究與實驗過程:

20xx年9月開始,我確定《國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研究》課題,並認真擬定了課題的實施方案、確定課題的研究方法、對象和實施步驟。

20xx年9月我校召開了課題開題報告會,我校有關領導、英語組教師對我的課題進行認真分析,肯定了該課題的可行性和研究價值。

在研究過程中,我加強了理論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積極嘗試小組合作學習,並及時寫出心得反思。結合課題的要求,積極參加學校的觀摩課,虛心接受大家的建議。就課題研究的內容認真撰寫教案、案例分析。

隨着課題的研究,我所教的兩班小有變化,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績有了較大的提升。

四、階段成果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一學期以來,我在課題實驗中進行了艱苦的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其中一些變化使人感到耳目一新,整體上呈現出新的喜人局面。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增強了,探究積極性提高了,利用課程資源的方法增多了,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發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增強了,基本形成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習慣,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2.教師自身教學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我加強了理論學習,課題使我面對着巨大的挑戰,也使我煥發出極大的熱情,有力地促進專業成長。我積極探究,對課堂教學目標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閲讀、探索、思考、操作、質疑和創新等認識過程來獲得知識和技能。

為了做好課題研究工作,學校領導要求我們進行集體備課,相互交流,共同探討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研究解決辦法。我們還經常外出參加兄弟學校的教研活動,取長補短,吸取好的教學經驗,促進教學工作。同時針對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我及時調整方向,完善思路,進一步形成比較完善的課題方向和教學模式,英語教學理念、課堂效率以及英語教學質量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五.課堂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中目標意識不強,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盲目性、隨意性仍然存在。

2.不少學生,學習方法欠佳,尤其缺乏主動思考與探索學習的精神,參與小組合作積極性也不強。

4. 學生自主能力較差,採取合作學習形式時,學生在互相爭執及挑戰中浪費太多的學習時間,導致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不高。

5.小組合作學習中評價方式過於繁雜。

六.實踐成效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探索與實踐研究,本課題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比較令人滿意的成果。其主要表現在:

1通過此項課題的研究,教師從事課堂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創造性不斷提高,教學理念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從而能夠科學有效的開展英語教學的研究與改革。

2.能夠積極實踐新課改理念,成功駕馭課堂教學,掌握教學技巧,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大幅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積累了一批詳盡研究過程的資料,為結題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4.根據研究過程的實際需要,開展了諸多研討活動,併為撰寫研究報告積累了過程性的資料。

總之,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施,教師及理論素養、科研水平和英語教學質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為以後促進英語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課題學習總結7

一、課題基本情況

在20xx年9月我們生物組成員參加了課題“國中生物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實踐與探索”。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中學生物學科創新教學模式,在實施中認真學習創新教育理論,用課改理念指導實踐。實踐中堅持遵循課題研究原則,公開教學研究,用課改理念反思教學。用課改理念尋找策略,吸引學生自覺、自願地投入到創新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考察及網上研討結合法:通過對相關文獻的蒐集、考察等理論學習,獲得強有力的理論支持;通過理論培訓、網上研討等形式溝通認識,分析提高。

2、調查分析法:通過問卷調查,瞭解學情,確定實施進度,及時調整實施方法或步驟。完成了學生學習方法問卷調查情況與彙總,為本課題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3、資源歸納法:在實驗或調查中要詳細紀錄,做好對照實驗,要詳細收集撰寫論文時所要引用的數據和證據等,如原始資料和照片等,有什麼發現,最好在當時就進行初步分析、歸納、整理。課題負責人應有意識地收集和保存好這些原始記錄和資料。

4、經驗總結法:堅持邊探索、邊研究、邊總結、邊修正、邊引導等過程性研究,及時形成階段性小結。

三、立項以來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促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

學習國內外創新教育理論以及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堅持記讀書筆記,寫讀後反思在追求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實。組織課題組教師學習《中學生物學科各年級學生學業質量監控與評價指導意見》,結合《生物課程標準》生物七、八級教材解讀培訓活動,加強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

2、確定子課題進行下一階段的行動研究。

在調查問卷分析報告的基礎上,課題組確定子課題安排下一階段的行動研究。經過課題組成員集體研究,確定以下課題為本研究課題的子課題:

1、以創設問題情景開展有效教學為主題。

2、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出有效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過程性學習方法、增加學生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

4、以學生有效學習,教師有效教學為主題。

5、以探索有效教學模式或方式為主題。

6、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或成長為主題。

7、如何培養學生溝通能力與合作精神。

四、初步取得的成績

1、積極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前提。

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興趣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產生的。因此在教學中應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始終被這種氣氛陶醉、感染、激勵,由此而產生興趣,主動積極的學習,提高教學質量。尤其是對國中生,創設質疑式情境並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時刻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慾,使學生的思維處在積極的活躍狀態,樂於參與,積極開動腦筋,創造的靈感和頓悟不斷產生,探索出解決各種問題的方法,這樣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還提高了能力,促進教師對“研究性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訓練。

2、採用多種手段,增強生物教學的趣味性,在趣味盎然的氣氛中,更能促進教師落實教學設想。

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學生的評判最有權威性,而靈活的教法則是成功與否的重要保證。老師在課堂裏起着主導的作用,要設計好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流程和教學方法等。採取靈活多變的教法,如啟發式、誘導式、交流合作等方法,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手段和學生實驗,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上完一節課後,還興趣盎然,並積極地去回味和反思。

在生物學發展史上,有許多趣聞軼事。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內容的需要,適當穿插介紹一些生物學趣事,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加深了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通過講解這些趣事,使學生對生物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加激發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設想的落實更加有效。

課題學習總結8

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使用是數學教育的一大進步,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認識工具延伸了人的大腦思維,是改進數學教學的強大平台。採取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方法來進行課程與教學設計,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學的各個層面中,包括教學準備、課堂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等,使信息技術作為構建自主、探究學習環境的重要要素來支持學習。基於以上的原因,本課題組試圖通過開展《基於信息技術環境的有效學習研究》課題,力求能達到: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學的各個層面中,包括教學準備、課堂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等,使信息技術作為構建自主、探究學習環境的重要要素來支持學習。現將一學期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高素質

理論學習是實際教學的有力指導。通過學習,首先在思想上轉變教師的觀念,只有教師觀念的轉變,才能有利於課題的開展。我課題組利用每週業務學習時間,組織本課題組的老師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的理論培訓,學習資料來源於《教育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教學理念與實踐引領》、以及從網上下載的有關信息技術與國小數學整合教學的論文和理論及課題組成員從各方收集到的資料。對教師的科研能力進行了培養,例如如何開展課題研究,如何攥寫論文等。有了大量的理論做積澱後,我們進入了課題的實施階段。

二、以課堂為依託,開展各種活動,使課題得以有效研究

1、開展了實驗教學,課題組成員在本班開展實驗教學。

運用信息技術到課堂,探究信息技術與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激發學習興趣、拓展學生思維等方面的聯繫。實驗教師課前利用網絡查找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資料,並進行整理。課後進行梳理概括,歸納總結。

2、開展公開課、觀摩課活動以公開課、觀摩課的研究為載體。

為保證開展課題研究課的質量,我們規定每次的活動都要做到“四個要”:一要集體備課,二要全員聽課,三要説課反思,四要重視評課。每節研討課都採用各人構思——説課討論——達成共識——形成教案的備課方式。教學設計體現新課程理念,做到:“一個突出”(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兩個關注”(關注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培養,關注相互競爭、實踐創新意識的滲透),“三個必須”(必須是實踐化的課堂,要喚醒學生的情商和學習慾望;必須是互動的課堂,要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提問,師生互動,共同探討;必須是開放的課堂,課外收集信息,課內人人都説、人人都做),從而確保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研究的有效開展。

3、開展對比教學活動。

以對比研究的形式,組織同年級老師就同一課題上電教研究課、示範課,通過對比研究,橫向探討如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數學課堂教學。

三、採用多種方法,對案例分析、研究

學校組織課題組成員採用“個案研究法”對典型案例、課例進行分析、研究、總結。課題組成員,針對這個典型案例,要分析是否運用了現代信息技術,是否優化了課堂教學,從哪些方面表現出來。對教學效果有何實質性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得到了激發,是否降低了教學的難點,突破了重點。先由老師自行分析,再組織教師發表各自意見,進行歸納總結,得出結論。應用“經驗總結法”,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提煉形成一批又價值的論文。教師上課的教案、製作的課件、課堂教學評議表等一些資料及時進行收集整理。對於學校的公開課,儘可能地集中羣體的智慧,集思廣益,集體研討,要求老師跨年級、跨學科聽課,提出自己的見解。例如吳玉霞老師執教的《長方體、正方體的整理複習》一課,就是按照“上課老師説課、課題組成員提意見、形成教案、製作課件、試教、聽課老師討論修改、再試教、再討論調整、最後推出研究課、上課老師談得失、其他老師談感想”的程序進行的。

存在問題分析:

1、如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網絡教學的設計與運用致力於為學生創**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情景和問題情境服務,防止陷入純粹的技能訓練或是花俏的課件演示。

2、教師深化課題研究還存在許多問題:缺乏資料、投放精力不夠、理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3、學生的信息素養參差不齊,如何全面提高學生運用計算機蒐集、提取學習資源。

4、無法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適合網絡教學的發展性評價工具,評價落後於課堂教學改革,也制約了課堂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課題學習總結9

國小科學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在上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採取了先學後教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下面是我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一些做法:

一、科學分組,確保合作競爭的公平性

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是科學組建學習小組。在科學組建合作小組時,遵守“優勢互補”“自由組合”“雙向選擇”的原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簡單的把前後四個同學劃定為一個小組,由老師指定組長,不論你是樂意還是不樂意,只能遵從老師的意願,其實這樣不利於小組的合作學習。在教學《自己動手做小車》這一課時,我先提出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然後提出了幾個思考問題,接着就選組長和成立合作探究小組。接着我要求各組在組長的帶領下來個競賽,看哪組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更快地完成任務。同學們在組長的組織下,探究的積極性異常高漲,教學效果比預期要好。同時通過雙向選擇可以成立最佳搭配小組,組長的組織能力更易發揮,組員更能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的個人責任,同時小組間也能團結協作,相互配合,這樣探究的效果就會更理想。

二、有效調控,促進合作學習的良性運行

學生在小組中會傾聽別人的意見,會得到別人的幫助,會參與發表自己的見解,形成一股凝聚力,是小組合作學習能良性運行的核心所在,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調控,使之朝着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方向前進,教師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分工,明確共同探究的目標,明確動手前要先動腦。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一個組長主持,一個同學記錄,一個同學負責器材與操作,在完成合作探究後還需要確定一位同學向全班同學報告小組探究的過程與結果,這樣在組長的組織下就可以開展有序的探究活動,一步一步地思考問題,一個一個地發表意見,最終完善計劃並參與實踐,達到理想的合作效果。如在《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一課,當小組共同研究確定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物體的輕重有關時,小組成員就要思考怎樣改變物體的輕重,不能改變的條件有哪些?特別是實驗器材中的圓柱體,在操作時不一定保持不變,否則就會出現“不公正”的假數據,就會影響正確結論的得出。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發現小組裏學生之間鬧矛盾的現象,這是在所難免的。主要是小組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屬於個別差異。

三、及時評價,優化合作競爭的後續性

及時評價小組合作探究的情況,能夠使每位組員更清楚自己的每一點進步,體驗成功的喜悦,從而進一步激發興趣。對小組學習的評價應該堅持以評集體為主,評個人為輔;以評全面為主,評特色為輔;以評過程為主,評結果為輔。通過鑑別評定小組學生的參與行為與效果,給予價值肯定,就可以引導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道路上不斷“碰撞、對接、融合”,就可以不斷提高小組合作探究的積極性。因此用好這個評價調控機制,也是小組合作成效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對小組合作過程中的評價調控問題更要引起老師的重視。不要以為小組自己會合作探究了,老師就清閒了,其實此時的教師更忙了,更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及時的評價與調控,或引導學生相互評價。國小科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科學課程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那麼又如何在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中做好評價調控呢?這就需要教師能把握好評價時機。當小組內發生意外的問題時,教師要以一個與學生平等參與者的身份及時給予幫助;當小組學生的意見出現較大分歧時,教師就要對小組成員的這種敢於質疑的行為表示讚賞,然後再以一個公正人的身份參與小組的討論與分析;當小組活動開展得非常順利時,教師要給予及時的表揚,當小組的任務還不清楚時,教師要耐心地引導學生明確任務及操作程序。為更加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組織評價調控時,可以充分使用互動性評價,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處理問題。這樣的評價與調控,就可以讓小組的每一位學生在曲折的探究中獲得深刻的過程性體驗。

四、實際教學中的一些困惑

有些時候合作學習時,很多同學都是沒有什麼主見,尤其是後進生,基本上就不發表他自己的意見,感覺自己比別人學習差,根本就不需要發表意見,而且他們落後別人已然成為一種習慣,自己就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進而忽略了什麼才是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目的又是什麼?無論你説什麼他們也不改。而優等生又有表達自己的強烈慾望,所以小組討論時後進生只是成為了這堂課的一個傾聽者,而不是一個參與者;同時優等生又成為了小組討論時的霸主。

實踐證明,合作小組的科學組建和運行,加上公平合理的評價,能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全體學生各盡其能,在原有基礎上不斷髮展。合作小組四位一體,體現素質教育的全員性,增強了探究活動的效果,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有利於培養“創新型”的人才。

課題學習總結10

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已經將近結束,回頭來看一下自己所走過的教學之路,很有必要對教學過程作一個回顧和反思,理一理教學思路、教學策略,找一找存在的問題,為下學期的教學打好基礎。

研究性學習與常規教學有着許多根本性差異:

首先,常規教學是以大綱為依據,以教材內容為主要

學習對象,教學活動均受大綱和教材的制約,其教學活動是以接受教材提供的知識為主要學習目的;注重知識及信息的積累,講究知識體系和學習的系統性,其接觸面相對較窄。而研究性學習則受研究對象的牽引,根據課題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汲取相關知識, 注重知識的實用性(而不注重其系統性);注重學會如何獲取知識,如何收集信息。

其次,常規教學活動中學生相對被動,教學模式多為教師示範在前,講解在先,學生模仿、識記隨後,考試是學習直接的主要的壓力或動力,教學活動的直接目的是通過考試或在考試中得到好成績。而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學生的主動性相對較強,由於課題是學生自選的,面對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學生能夠根據問題情景的相關信息,尋求解決問題的知識。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但不是孤立地、自我封閉地學習相反,它需要良好交流研討的氛圍,來擴大學生的信息量,提高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邏輯思辨能力等。它還需要一種良好的的競爭環境,來激發學生的進取意識,提高研究性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積極迎接挑戰的一種心態。因此,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時,還應注意做好組織工作,創造良好的氛圍。可以以兩張課桌為單位,每四人為一組,即便於課堂上組織討論交流,又能確保分工合作的效率(人太多,個人的發言機會、工作量就減少,且易於出現濫竽現象;人太少,信息交流量太少,不能形成研討氛圍)

此外,在指導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往往存在着許多無法預見的問題,如無法預料學生在彙報課題時會提出什麼樣的觀點、什麼樣的信息材料;無法預料其他會對他們提出什麼問題;更無法預知他們會作何答辯。這就要求指導老師除預先熟悉該組研究課題以外,能在課堂上對各種分至杳來的觀點、信息、問題以及各種意想不到的情境做出儘可能恰當的調整和反應。這是指導研究性學習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它要求指導老師無論出現什麼問題、什麼情境,都能積極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對各種信息、問題進行分析、比較、衡量;引導他們不斷研究課題,並把每一組課題研究中個人行為衍化成全班學生均能普

遍得益的收穫。 從這個角度看,衡量研究性學習的指導是否成功,一個重要標準在於,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是否時時都有了更深入的研究目標。

課題學習總結11

短暫而又充實的一學期即將過去了,一學期來本組教師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發揮團隊精神,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思想宗旨,以開展“自主學習”的研究與實踐為指導,推動我校素質教育的向前發展,着力開展以校為本的研究活動,促進教師的有效教學和學生有效學習的策略與方法的轉變。探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多種途徑,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倡嚴謹、科學、務實的教學作風。按期初制定好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認真完成各項任務。現總結如下:

課改舉措:

(一)集體備課,資源共享。

為了使教師們獲得更多的信息,並能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我們實行了“集體備課,分工鑽研”的方法。

1、將教材分成若干部分,每人按新的理念鑽研教材,按照如何實施合作、探究的教學活動而設計教案,並將教案複印後分發給其他組員,倡導資源共享。

2、在利用集體研究資源的同時,注重教師們的獨立思考。即拿到別人教案後,每個教師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有自己的觀點,做到“因班施教”。

3、通過實踐及時發現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出現的問題,並及時以隨筆、反思、點評、重創等方式加以評價與分析予以解決。

(二)以學科組為基地,協作教研。

學科組是課題研究的最基本單位,教師是課程實施的最重要隊伍,我們建立了良好的教學研究制度。採取分科研討與協作教研相結合的方法。

每逢雙週協作教研的時間,同組教師“歡聚一堂”,探討存在的共性與個性問題,及時開展合作探究式學習的研究課、彙報課,讓各教師共同參與備課、聽課、評課,幫助教師走出狹隘的圈子,共同走向廣闊的新課程。

(三)合作探究,講究實效。

“自主、合作、探究”是我課題研究的精神實質也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而國小生的合作又往往易流於形式,為提高合作學習的實際意義,我們針對國小生的特點,作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1、培養組長

小組活動要收到最佳效果,培養小組活動最佳主持人是關鍵。開學初,我們便有意識地培養了一批小組長,小組長的確立也一改過去教師指任的辦法,由同組內的小朋友推薦,並恰當引進競爭機制,每兩週評議一次組長。實踐證明,這些小主持人有威信、有能力,並能進行簡單的合作調控。在省教研室調研中,對我校短期內取得的合作實效給予了充分肯定。

2、注重傾聽

一國小生活潑好動,易興奮,善表現自己,但最欠缺的就是傾聽別人發言的習慣。為此,我們注重“聽”的能力培養。用激勵性語言、藉助專項訓練、依靠

日常生活培養強化學生聽”的習慣。

3、培養意識。

合作習慣與意識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學生的良好合作習慣並非幾個月能完成的。我們要求每位實驗教師在平常教學中都能有意識地培養、滲透。如在教學組織語言中經常用上:“你們是怎樣合作的?”、“你們小組有什麼合作的好方法?”等,努力讓學生學會全員參與,樹立共同合作的意識。

(四)大膽實踐,進入角色

為進一步落實課題研究,我們把課堂作為主陣地,把學習知識和形成能力作為目標,以三三六課堂教學為主題模式,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教師是引領者組織者合作者,以小組合作為小團隊,讓學生在集體的氛圍中學會合作學會學習,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為有效推進課程改革我們堅持並進行了每週共研一課活動,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緊扣“自主、合作、探究”的課題研究和教學模式進行教研活動。獲益很大,感受很深。我們由衷感受到,學生的能量真的是不可低估,小組合作時的積極主動小組討論時的面紅耳赤,小組展示時的誇誇其談,使我們驚喜地看到了課堂教學改革給課堂帶來的繁榮和變化。學生能力的提升和進步。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穫,這説明:課題研究給課堂注入的是活力給學生帶來的是能力的提升和視野的開闊。集體備課也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又有利於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從而整體提高備課水平,課前精心備課,撰寫學習指要。實施以後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教師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後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評是十分有用。其次,從教學形式上,重視小組合作研討的學習方式。要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積極探索班級和小組、個人多種方法相結合的組織形式,採用加強小組合作研討學習的方式。本課題採用小組合作研討的形式進行教學,一是: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二是:可以讓學生嘗試發現,體驗到創造的過程,三是:學生在小組交流中全班交流過程,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鑑,逐步完成對知識的認識,有時還會受同學的啟發,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從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出發,為學生提供了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便於學生髮現規律的探索性材料,給了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和探索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自身智力活動的內化這一特殊的認識活動去體驗數學、感悟數學、領會數學。

(五)、營造濃厚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氛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學生髮自內心的客觀需要。兒童好問便是這方面最有力的佐證。在實驗研究過程中,只有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起學習需要,學生才能真正去調動自身的學習潛能,進行探究學習,也唯有如此,我們的課題研究才能實現實質性進展。在具體的實施中,通過正面引導、樹立榜樣等手段給予落實。我們要求教師做到:

1、尊重、熱愛、信任每位學生,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和關注的;充分發揚教學民主,以平等和藹的態度對待學生,特別是對學困生,應更多一份關懷。尊重學生,關愛學生,信任學生,才能使學生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開掘出創新的潛質。

2、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3、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做到凡是學生能解決的堅決讓學生解決,凡是學生能獨立發現的教師絕不暗示,多給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機會。

4、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即指導學生怎樣當學習的主人,怎樣當好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尋找學習的需要,激發學習的內驅力,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引導學生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清楚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深度;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步驟;引導學生探索適合於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掌握學習的規律;引導學生自我評價,使學生及時瞭解學習的結果;引導學生總結過去,使學生學會不斷調整自我、超越自我。

(六)、課改工作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課改理念理解還不夠深、不夠細,因此在實施中總是不能得心應手。(2)對教材挖掘的不夠透,以至於對教材部分內容的編排和設計意圖領悟不夠,使教學細節沒能很好的落實,如:估算這一章節內容,教材例題中估算的過程是用別色筆將已知數據的估計數體現在已知數據的下面的,我們也建議學生將這一過程體現在已知數據下面,然而這樣的解答習慣卻大大影響的頁面的整潔,我們可以建議學生將這一過程放在心裏或演草紙中,對教材這一細節領悟的偏差卻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形成。(3)沒有認真學習學科新課標,有的教師不能自如地駕馭新課堂,處理不好教師與學生的關係,不會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仍然照本宣科;處理不好培養能力和學習知識之間的關係。(4)對課題組研究的實驗方案設計得不夠科學,材料積累得不全,在課改方面缺乏對課題全方位、系統地瞭解。概括起來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如何將課題研究的內容變成教師的自覺行動。二是實驗教師在思想上接受了一些新的理念,認識上有提高,也試圖按課改要求組織教學,但實施中顯得力不從心,理論和實踐沒有很好地得到結合。

總之我們認為,在課題組的指導下,在學校領導的關心和幫助,我們數學組所承擔的實驗課題一定會在健康、有序中向前發展。成功的做法要繼續發揚並使之深化,使之出經驗,出成果;存在的不足也已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將認真加以解決。

課題學習總結12

新課程剛剛開始實施,學生剛剛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他們習慣了獨立思考、一問一答的學習方式,突然間要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去解決某些問題,學生迷茫。目前,學生合作學習大多是在老師的要求下進行的。而事實上,小組合作學習應該是學生學習的自發性行為,而不應該是老師的要求性反應。因此,要想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我們應首先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對於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可用以下三種方法:

①、建立固定合作小組。這是最基本的條件,小組成員一般控制在4人左右。經過長期的合作學習之後,使之感覺到我們是一個學習小組,我是這個小組的一員,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②、進行學習方式培訓,向學生介紹各種先進的學習方式。如:介紹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優點、一般的操作方法,使學生產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慾望。

③、舉行小組合作學習競賽活動,定期不定期的進行評優,激發學生合作的積極性,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

2、加強學生自主能力的訓練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積極提倡的有效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應該是基礎。學生的合作學習也是如此,如果小組成員沒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那麼他們的合作也是虛無實效的。因此,要想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我們還應加強發展學生的自主能力。①、激發情感,提高自主學習興趣,在學習中,學生的認知、情感、技能、態度等諸方面應獲得和諧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真正積極參與的關鍵是教學方法情感化,因此,教師應千方百計地去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有內在動力的支持,提高自主學習的興趣。②、自學思考,激勵自主嘗試。讀書離不開思考,自學更是如此。“學而不思則罔”要使書本上的知識成為自己的知識,自學就是兩者的橋樑,這是自主學習的前提。

因此,教師要創設自學氛圍,提供自學空間,提出自學要求,要儘量找到新知識的生成點,直接或間接提供與新指示有關的舊知停靠點,讓學生帶着問題有目的的自學,為學生自主嘗試創造條件。③、質疑問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學貴有疑,“疑”是學習的需要,是思維的開端,是創造的基礎。質疑問難使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重要環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讓學生敢問、會問、善問,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問難的勇氣和精神。因此,教師首先要從思想上更新觀念,把“你今天學到可什麼知識?”轉變為“你今天向老師提出了幾個問題?”明確提問不僅使教師的權利,更應該是學生的權利。其次,把課堂變成學生交流學習問題的地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隨時提出問題。課結束前,根據學生的表現,評選出“最佳提問人”和“最佳問題“,以調動學生參與獲取知識的積極性,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多思多問”的問題意識“。

4、洞察學生合作需要的時機

為了使學生儘快適應小組合作學習,在平常的教學中,我經常性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然而學生的合作熱情似乎並不高。原本以為我是在方法上出了問題,後來終於有一學生道破了天機:老師,這些問題我們不用討論也都知道嘛!為什麼還要討論?原來如此,學生在學習時,不是任何內容都需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只有當內容在學生個人確實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才讓學生進行的小組合作學習,才有意義、有價值,學生才有合作的熱情。因此,我們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善於洞察學生的合作需要,抓住時機,恰如其分地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對於那些學生力所能及的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那些力所難及的問題,則讓學生合作解決,而那些力所不及的問題,則需要教師引導解決。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學習方法,合作學習應和其他學習尤其是獨立學習有機的結合,在培養合作精神上又有自己的獨立見解。真正的做到各抒己見,取長補短,集思廣益。祝願每位老師(包括我自己)在辛勤的努力下,都擁有這麼一批可愛、樂觀、上進的學生吧。

課題學習總結13

為了逐漸克服並改善以往小組合作學習那種:表面熱鬧,其實際效率卻不高;一番嘈嘈雜雜的“合作”之後,許多學生並沒有多少收穫的局面,本學期我們把課題研究的落腳點放在了《 “以學為主,當堂達標”理念下數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研究》方面。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研究,我們通過實驗、研究、問卷調查、個案分析等方法,重點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操作策略、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流程、小組高效合作學習技能及其培養標準等內容進行了研究探討。通過實驗,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已逐步形成,形成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大大提高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現將實驗研究情況總結如下:

一、研究的操作措施和做法

1 、正確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

合作的價值就在於通過合作,實現學生間的優勢互補。因為不是什麼學習的內容都需要合作的,否則合作學習就失去了意義,就成了畫蛇添足。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有一定探索和討論的價值。如當學生對探究的內容產生了興趣,但僅憑個人操作無法完成的時候;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自我思考,探索有困難的時候;解決一個問題,方法多樣的時候;完成一件事答案多樣性的時候;回答一個問題,回答不全面或者意見不統一的時候。這些都是值得進行合作學習的有效時機,教師如果正確地把握住了這些時機,去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就是有效的。

2、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行為。

良好的合作行為既是合作學習開展的重要條件,也是合作學習所追求的一種教學目標。合作學習過程中,因為學生都是在自主學習的前提下進行合作,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學習方法都不盡相同,所以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學會交流,每個學生都要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談論自己的見解,敢於向別人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同時也要樂於回答別人不懂你懂的問題。這也就是要養成良好的表達習慣和敢於求助,樂於幫助的習慣。小組合作學習不是個人行為,而是一個集體活動,教師要指導學生專心地聽別人發言,尊重別人的發言,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但同時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良好的建議和接納行為是不可忽視的,教師要幫助學生克服從眾心理,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養成良好的建議和接納習慣。以上這些良好的合作行為需要教師對學生悉心的培養。

3、以小組集體的學習效果,作為評價的依據。

我在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時,注重把學生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把個人計分改為小組計分,把小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的依據,形成一種“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格局,把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大家合作達標。這樣會讓大多數孩子都受到老師或同伴的鼓勵,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從而取得不同程度的進步,並由此一步步邁向成功。象這樣以小組集體成績為評價依據來評價學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更有利於我們走出競爭教育的怪圈,實現教學評價的科學化。

4、教師要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並作出指導。

合作學習是學生的一種學習方式,同時也是教師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學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師的參與與指導是分不開的。因此,在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不應“袖手旁觀”,更不能做下一環節的準備工作,而應當從講台上走到學生中間去,在組間巡視,對各個小組的合作進行觀察和介入,對各小組合作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教師還應針對學生合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比如:對不清楚任務的小組説明操作程序;對開展得很順利的小組予以及時的表揚;對合作交流中偏離主題或遇到困難的小組提供及時的點撥;對完成任務的小組進行檢查;對小組成員的各司其職進行監督等等。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有了教師的參與與指導,就能避免“短暫繁榮”和“華而不實”的無效合作場面的出現,學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5、小組合作學習應與自主探索有機結合。

小組合作學習雖然是一種重要的、有效的學習方式,但並不是萬能的,它還應與其它學習方式有機結合,特別是與自主探索有機結合,才能發揮出更好的合作效應。因為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學習的前提和重要保證,小組合作學習離開了自主探索這個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實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既要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又要為學生創造小組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在與人合作交流中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二、研究取得的成果

通過一個學期的研究實踐,我們欣喜地看到:在合作中建立起來的生生間、師生間的真誠友誼、積極互動,使課堂氛圍更加融洽和諧,充滿人文情懷。同時通過不斷地學習、實踐和研究,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質。在學生層面上,良好的合作意識已經形成,合作技能得到提高。在合作學習中健康的情感態度,掌握自我發展、自我管理的能力均得到提高。他們在合作中獲得瞭解決問題的樂趣,感受到合作的意義,體會到合作的價值,在合作中張揚個性,凝聚了內力,學會了合作。小組合作學習使課堂呈現出一道“每個學生在同一時間內,既是學生,也是先生,一人教大家,大家教一人”的人人自主互動的亮麗風景線。

三、研究中的困惑和思考

在探索的道路上,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在實驗工作中,我們還發現了很多問題:

1、學習時間內學習內容難以完成。

2、在合作學習之前要求學生先獨立思考問題,每個學生有了初步想法後再進行探究、交流,共同解決問題。但這點很難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做到。

3、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要關注很多深層次的問題。例如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是好學生參與的機會往往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種幫助的角色,困難學生成了聽眾,往往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直接從好學生中獲得信息,小組彙報的學習結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組的水平。

課題研究要取得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通過每一節課的努力,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需要實驗教師之間精誠團結,不斷學習,不斷努力,加強交流。今後的工作還很艱鉅,但我們堅信只要共同努力,紮實工作,不斷探索,我們的課題研究一定會取得成績

課題學習總結14

一、組合作學習具體功能和作用

(一)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

1.它創造了學生互相認識、相互交流、相互瞭解的機會。在合作學習中,他們學會了把自我融於羣體之中,小組的成員成了他或她的幾個好朋友,一起學習,一起活動。從而培養了他們的合羣性。這也是一個人具有社會適應性所具備的基本素質。

2.培養了學生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的好品質。要想適應社會,能與別人密切交往,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他人能熱心幫助,真誠相待。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感到要想使自己在學習上有所收穫,必須做到小組之間的每一個成員相互幫助,相互取長補短,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從而培養了小組成員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幫助本組成員共同提高的好品質,成為他們在適應社會中所必備的條件。

(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一個具有自覺能動性、自主性和獨立性的人,是一個對事物有自己獨創的思維與見解,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具有社會交往能力的開放型人才。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是培養這類人才的有效途徑,小組成員能夠在小組內進行充分的語言、思維及膽量的訓練。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他們能夠大膽地將自己的見解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在交流中逐步培養學生能主動與別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獨立見解。

(三)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鍛鍊機會,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生到學校裏學習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歸屬。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一個能夠充分表現自我的氛圍,為每個學生個體提供更多的機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和條件,使之在小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使每個學生進一步發現自我,認識自我,他們的主體地位被大大地肯定與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注意的問題

(一)教師要提出適當的問題在課堂上合作學習。

給出的學習任務是否恰當,是教師設計這項教學活動的一個關鍵。太易和太難的問題都不適合,太容易的問題無需討論,太難的問題,小組討論難以使個人在短時間內進行深入縝密的思考。

(二)教師要提供對小組合作學習技巧的指導。

教師要在考慮多元智能因素的基礎上,給出明確的角色分工,幫助學生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技巧。學習任務明確,才能夠使大多數學生很好地完成以及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同時還取決於小組成員之間合理的分工與合作。

(三)教師要注意小組學習課上與課下的關係

小組合作交流合作學習並不等於在課堂上湊在一起討論問題,課下小組成員的學習活動也非常重要,課上課下相互結合才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四)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並及時對學生的表現做出適當評價教師在合作學習的課堂上要善於控制,學生合作學習時要有時間限制,不能無休止的合作;在課堂上不能濫用合作學習,該合作時再合作,否則會造成課堂上的混亂,也浪費時間。教師要深入合作小組,努力融入學生的討論中,要不定期地評價優秀合作小組和優秀組員,讓各小組在激勵中更好的合作。在互動的過程中,老師與學生雙方都能感受到需要與被需要,分享與責任等很多積極和美好的情感體驗。

三、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充當的角色

(一)組織者角色

合作學習雖然強調了學生的自主合作,但是如何分組、如何合作以及合作多長時間等等。卻是學生無法把握的,這時教師的組織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的組織者角色體現在:

1、首先,合作開始前,教師首先應根據教學內容確定合作學習的內容,雖然現在提倡合作學習,但並不是所有的課都需要合作,一個沒有合作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合作只會讓學生感到厭倦。因此,確定好合作內容是開展合作學習的首要問題。其次,根據內容確定合作小組的人數。合作小組的人數不是固定的4人一組或2人一組,得根據合作內容來確定。其三,提出一些恰當的問題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教師在合作學習時設計的問題要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同時還要有利於促進學生動腦,主動探究知識,有利於集體研究,促進合作學習。

2、合作進行中,教師要能對合作過程進行及時調控。教師應密切注意學生的合作情況及時修正一些目的要求以助於學生更好合作。同時根據學生合作情況,及時調整合作時間。

3、合作結束時,除了反饋學生合作結果,教師還應及時組織學生就剛才的合作進行小結,評價學生合作過程,不僅要表揚合作有成果的小組,而且還要表揚分工合理,協作成功的小組,要多肯定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便於以後合作學習的開展。

(二)指導者角色

新課程提出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理念,但並不意味着教師的指導就不重要了,相反,在新課程的實施中,教師的指導者角色是不容替代的。當然,新課程理念下的指導者又區別於傳統意義上的指導者。有效的合作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師合理的適時的指導會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效率。例如,在學生學習困難時教師可以適當點撥、指導,提供必要的幫助。另外,對學生合作方法,合作技巧也應進行指導。如果學生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就無法有效的合作學習,甚至無法進行合作學習。我們經常聽到有老師抱怨,學生不懂得怎樣合作,或者根本沒有合作習慣。的確如此,但我們應該想到,學生不是生來就知道怎樣合作,合作習慣也不是與生俱來的。這都得靠我們教師的指導。在合作學習中,我們應該指導學生在學習小組中如何分配學習任務,如何分配學習角色,如何向小組其他同學提問,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等等。

(三)合作者角色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一直處於主體地位,雖然近代教育也提出了轉換教師角色,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然而將教師處於一個合作者的角色還不太被重視。而今,我們提倡合作學習,並不僅僅是學生之間的合作,也有師生之間的互動合作。教師如果不能充當好合作者的角色,就不能很好的實現合作學習。教師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學生學習,不僅體現了教學民主,拉進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在一個融洽的氣氛中學習,去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四)聯絡員角色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當學生對老師精心設計的問題進行討論時,教師則應在組間巡視,瞭解學生的討論情況。同時,隨着所學知識的不斷深化,有些綜合性較強的題目,個別合作小組可能覺得有些困難。為了讓這一部分同學更好學習,這時教師就應該充當聯絡員的角色,將合作進行得好的一些組的經驗告訴他們,或者直接讓他們去參觀其他組的學習。然後把思路、方法等帶回本組,與組內同學一起交流,最終形成小組意見。這樣,我們就由小組內的合作,在老師的聯絡下變成了組與組之間的合作,最後形成了全班的合作,將合作學習推向一個高潮。

四、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

(一)課堂景觀發生了可喜變化

課堂景觀的可喜變化是本課題最顯著的成果。隨着課題的開展,學生開始積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方式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課堂充滿着生機、充滿了活力。

(二)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

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創設了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在合作中有安全、自由的感覺,學習的壓力和畏懼的心理消除了,學生尋找到了學習的樂趣,體驗到了參與合作的快樂。

(三)培養了學生優良的品質,促進了全面發展

通過合作學習開展,學生集體榮譽感極大增強,富有團隊精神。有90%的學生在合作中逐漸學會了尊重,學會了傾聽,也逐漸學會了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做人等等。這些優良品質的形成,為他們適應未來社會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小組合作交流學習可以打破以往單純注重班級整體教學中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教無定法”,更深層次的研究和探索勢必要付出更多的勞動,才能使這種方法逐步完善。

課題學習總結15

在這學期中,我們圍繞這一課題開展了全面的研究工作。現將本學期的研究工作作一階段性小結:

  一、加強了理論的學習和培訓,提高了科研能力

新課程改革進行得轟轟烈烈,為了能使研究迎合時代的潮流,符合教改形式,我們組織課題組的成員進行了各種形式的培訓和學習:

1、加強學習一些專題論著,主要內容有《基礎課程改革綱要》《基於課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術課程模式》《信息技術整合於學科教學應用的理論與實踐》等,組織實驗老師通過各種集中學習、網上收集、查閲刊物等形式,認真學習,討論,交流,進一步增強信息素養和更新教學理念,力爭以先進的教育理論來正確指導我們的研究行動。

2、邀請了有關部門專家來我校進行工作指導,傳授經驗,幫助我們解決了研究過程中的一些疑惑和難題,保證了實驗的順利進行。

3、組織課題組成員外出觀摩、學習、參加一些相關的教科研活動,瞭解外面最新動態,回校做宣傳、示範,提高科研能力。

  二、注重研究過程的實施,並與平時的教學活動密切結合

1、注重整合資源的建設:組織課題組的成員收集和整理相關的信息素材,製作各學科整合的課件和專題學科主頁進一步擴充了學校的網絡資源,為實驗的研究保證了物質基礎。

2、注重實驗教學的研究:引導教師在實踐中能體現課題思想,將研究與平時的教學活動密切結合起來,形成研究氣氛,落實研究任務。本學期有五位教師上了研究課,並及時召開了研討會,交流學習心得,討論上課的得與失,小結成果。

3、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各級信息技術整合類的教學設計、教學課評比、論文競賽等活動,不斷在理論和實踐中提高素養和技能,擴大研究成果。

  三、及時總結,積累研究資料

加強了資料管理,建立課題研究的資料檔案,定期檢查課題計劃執行情況,加強實施過程的管理。研究教師結合自己本學習的實際研究情況,收集了案例,撰寫了論文,和研究小結。

在本學期的研究中我們感覺自己學到了很多的知識,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但我們會保持優勢、改正缺點;以後的研究還充滿探索,我們對下一步的研究充滿信心!

標籤:課題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