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在愛中行走—德蘭修女傳》讀後感優秀作文

作文2.08W
  【篇一:《在愛中行走——德蘭修女傳》讀後感】

有一個人,她是上帝賜給我們這個世界的禮物,來告訴我們真正的福音是什麼,“愛”是什麼,告訴我們人生來就是要愛人,同時也是被人所愛的。她善良,仁慈,懷着非凡的愛,卻做着微小的事情。他用整整一生來邀請我們,邀請我們選擇光明——她就是德蘭修女。

《在愛中行走—德蘭修女傳》讀後感優秀作文

1、愛。從德蘭修女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愛。現在我的身邊,不缺少麪包,缺少的是真情,熱情。和加爾各答的窮人相比,我們生活在天堂裏。但我們失去了體會愛的能力。修女在繁華的大街上看到了一位年邁的老人在街旁垂首獨坐。修女本能的走過去,握住老人的手,長時間的保持沉默。老人抬起滿臉淚水的臉,説:多少年了,我從來沒有握過這麼温暖的一雙手。愛,讓被愛的人感覺到了被尊重。人活着,除了口糧外,還需要愛,仁慈,體恤。在你付出愛的同時,也得到了心靈上的慰藉。讓愛從我們身邊開始,從家庭開始,付出微笑,付出時間給身邊的人,直至感覺到痛苦。假如你連整日相見的那個人都不愛的話,那你怎麼能愛一個看不見的人呢?在修女看來,祈禱付諸行動即是愛,愛付諸行動即是服務,因此沒有愛的服務是沒有意義的。在看完這本書後,班裏組織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雖然現在對看這類電視節目持中立態度,但我還是帶領大家分享了我從中感受到的力量:天助自助者。讓我們從身邊的父母開始愛起:感謝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在家長會上也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彙報,家長們都非常感動。

2、評判。修女從不評判人。在她看來,評判別人就不是愛的表現。“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上帝也要怎樣審判你們,你們用什麼量器來量,上帝也用同樣的量器量給你們。你為什麼只看見弟兄眼中的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作為老師,我深深知道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分量,從開始上學的那一天起,爸爸媽媽就教導孩子要聽老師的話。我們也經常從家長的口中聽到,孩子就聽老師説的。所以,在和學生交流時,我都保持這冷靜,儘可能的不説過頭話。在和周圍的人接觸時,我也知道,我們往往會因為一句無心的話,而把一根釘子釘進別人心裏。在修女看來,這根釘子不管定在誰的心裏,傷痕都是永遠存在的。我今天在跑操的時候,還想:這屆學生,經過我的三年的鼓勵和欣賞,一定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現在需要適應我的思想,我的要求。我們一起努力,共同進步,期待着明顯變化早日到來。

3、尊嚴。任何人在修女眼前,都不會感到自己是一粒可有可無的塵埃,而是有尊嚴有價值的人。她認為,每個生命都是尊貴的,重要的。無論是生病的,殘缺的還是垂死的,都值得付出全部的愛。那又怎樣去付出自己的愛呢?發自內心的對每一個人微笑,你就多多少少給了這個人一些愛,即使你什麼也不做。我想一位美國記者的經歷最能道出我現在的心聲:也許我能慷慨而友善的對待一個乞丐,或一個窮人,但我無法為那些垂死的患有各種骯髒可怕疾病的人清理潰爛的傷口,為他們洗澡。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我心中的同情,憐憫和信心還很弱小,還不足以承擔那樣深重的苦難。我知道給予別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讓我做一個有尊嚴的人,我很渺小,我還需更努力。

4、從一開始。有人對修女説:這個世界上又這麼多的窮人——數以百萬計,數以千萬計,甚至數以億萬計,你救得完嗎?你服侍的過來嗎?你的工作有什麼意義呢?只要對這一個有意義,那對這個正在被救助的人來説,就是全部,再多的數目,要想有所改變,總得從一開始。無論什麼時候,當我們與世界相遇是,我們遇到的,都將是一個人:那個人,或這個人。總之是具體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類。(將被潮水帶到海灘上的海星扔進大海)。當老師雖説工作平凡,但是我將我的每一件事都做的盡善盡美,一句話,一個學生,一節課,一節教案……我想這不也應該是對從一開始這句話的切身體會嗎?

修女説: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小事雖然微不足道,但能忠於小事卻是一件大事。

讓我的周圍的每一個人都有尊嚴的活着。

  【篇二:《德蘭修女傳——在愛中行走》讀後感】

有了孩子之後,我開始更多的讀書,雖然大部分是育兒書籍,藉助書中的理念和知識,豐富我的育兒經驗,同時我有一天猛然間意識到,讀人物傳記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手段,通過閲讀偉大的人物傳記,不僅自己可以受到教育,產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且這些人物傳記永不過時,可以留給兒子乃至孫子,甚至可以傳世。

我可以很自信的説,我是愛孩子的,也是愛周圍的親人的,但我無法做到像德蘭修女一樣,把自己獻給所從事的事業,而且她的事業在很多人看來是那麼不可思議,自己只有三件衣服,一生沒有多餘的財產,和窮人生活在一起,勞苦一生。她愛所有的人,不論是富人還是窮人,尤其是窮人,她和他們在一起,保持他們的尊嚴。最後她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但在講話中她卻説,她不配領這個獎,她是代表所有的窮人領受了。

德蘭修女出生在一個還算富裕的家庭,雖然中間有變故,但是母親還是讓她接受了高中教育,擺在她面前的是大好前程,但是18歲的時候,她卻毅然放棄安逸的生活,選擇了去印度當修女,十幾年的教師生涯並沒有徹底實現她的理想,當看到窮人悲慘的生活之後,她毅然決然選擇保持修女身份,出去幫助窮人,幾經努力才終於被批准,在幫助窮人的過程中,她遭遇過很多困難和挫折,甚至很多次因為飢餓和勞累而病倒,但卻始終堅守她的信仰,即使物質條件極其貧乏,她也用愛温暖每個被幫助的人。在她的感召下,很多家庭出身好的女孩也加入了這個行列,由此她走向了建立修女會的道路,並將她的救助機構不斷壯大,她創立的臨終關懷院、兒童之家,曾經被社會所不容,卻最終越來越壯大。她的事業在擴充,但是她的精神世界依然在堅守,不論是恪守生活上的貧困,還是精神上的堅守,她都始終堅持着她的信仰,正如傳記中的一段話,“沉默的果實是祈禱,祈禱的果實是信仰,信仰的果實是仁愛,仁愛的果實是服務,服務的果實是和平”,她一生執着於自己的信仰,執着於對世人的愛,在愛中行走,用愛的力量解決了很多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

德蘭修女看起來只是個平凡的人,但卻有着無窮的力量,這股力量源自她的博愛,她雖然一生在感受主對她的召喚,認為她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主安排的,但能夠有如此的信仰,並將愛的力量發揮到極致,她配得起我們全世界人的尊重和愛戴。

只有心中充滿愛的人,才會對別人獻出自己的愛。我在書中不僅受到了教育,而且也會用這樣的觀點指引我的教育,讓我的孩子心中充滿愛。

  【篇三:在愛中行走讀後感作文

我看見封面上安靜的照片,所以從書架上取了這本書。用一個下午通讀全文,感受到一種虔誠信仰的力量在閃耀!我看到她從一做起,然後做到一百,甚至更多。就這樣幫助一個又一個。對自己苛刻,對別人寬容。不允許自己去享受,過着最樸素的生活,做着她認為樸素的事情,在別人眼中看來是不可思異的奇蹟。

李家同先生寫過〈讓高牆倒下吧〉我沒有讀過,但我知道這裏的高牆和修女年輕時經歷中的感受到的高牆是一樣的。我們生活在高牆裏,我們彷彿看不見高牆外的貧困。而他們和我們一樣,在上帝眼裏是一樣的。我們不是在幫助他們,我們是在幫助自己。我相信給予的力量是互相的,我相信很多時候迷失在制度和設備中的我們會忘記,陪伴的重要、愛的重要、祝福的重要。

太多的細節感動我,反覆回放,我甚至可以在腦海中勾勒出那樣的景象。關懷,可以什麼都不做,只是帶着喜悦的陪伴。每天,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吻,得到擁抱。所有離去的人都被祝福。所有在那裏工作的修女和修士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是安靜喜悦。他們是微笑着去做一切的工作。誠然,他們也有悲傷和難過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們祈禱,他們向上帝傾訴。所以他們有強大的力量,他們堅信一切會好起來的,但是並不是強求事實如意,並不抱怨。他們誠心誠意的付出。

“愛,直到成傷”這是德蘭修女平生講的最多的一句話。我們每一個人也許都會去愛別人,但沒有人像德蘭修女那樣愛得這麼深;愛得那麼執着,又愛得那麼快樂。

或許,這不算一本好的傳記,但通過這樣的書,至少讓我瞭解到這樣一個人,這樣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這樣的愛,這樣的大愛。我希望,我擁有安靜的喜悦的力量,並傳遞給每一個我愛的人。

  【篇四:《在愛中行走》讀後感】

用兩天的時間看完了《在愛中行走》,關於德蘭修女(特蕾沙)的傳記,十分感動。這部傳記的前半部分和電影的情節很雷同,就好像按照電影的劇情敍述下來一般。後半部分比較好,是寫實的風格。

書中有大量的德蘭修女的工作照片,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她一雙腳的特寫。那雙腳,永遠裸露着,一年四季都是一雙半舊的涼鞋。我注意到她的腳趾已經變形,二趾搭在三趾上,大趾外側明顯的增生,這雙永遠奔波勞累的腳,感動着千千萬萬顆善良人的心。

德蘭修女所,當你用右手行善時,不要讓你的左手知道。她做善事並非為了揚名,也無意讓別人知道,她只是單純地要為窮人服務,為耶穌服務。

她説,沒有服務的愛是沒有意義的。真正的愛,不是僅僅捐出一些錢和物,而是踏踏實實地為需要的人做點事情,比如陪伴,比如,撫摸一下麻風病人的臉,握一下艾滋病人的手。最令我感慨佩服的是,她和她追隨者們,滿懷慈愛地為那些從垃圾箱、臭水溝揀回的人清洗傷口,而有些傷口生滿了蛆蟲。這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沒有虔誠的宗教信仰,是不能夠的。

她説,重點不在於一個人給予了多少,而在於他在給予中投入了多少愛。她説,如果你預期回報,那就不是愛。

她説,必須把家庭變成無盡憐憫與愛的源泉。她倡議我們要首先去愛身邊的人,只有先愛身邊的人,才能去愛遠方的人。

她説,忘記自我,你便找到自我。

德蘭修女説,我不在乎全部,我只在意眼前這一個。她的愛心,是從每一個具體的人開始的。在她眼中,愛無國界,人人平等,都是上帝的傑作,是耶穌的兒子。

她説,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

在德蘭修女的一生裏她從不評判別人,她只是去接納,去温暖,去安撫。

1997年9月5日,德蘭修女去世。那晚,加爾各答,她畢生熱愛的城市,大雨傾盆。天,真的`是有靈的。

1993年,她再次訪問北京,想到她的雙腳曾踏上我們祖國的土地,我的心倍覺温暖。

在她跟前,我感到自己是如此地渺小,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當我想抱怨時,我會想起她,想起她説過的話和曾做過的事。

  【篇五:讀《德蘭修女傳——在愛中行走》有感】

《德蘭修女傳》這本書我最近一直在看。它是從我會是自已來到現在讀過的最好的一本書也是最感人的一本書。

從題目上,我們就可以知道這本書的主人翁是德蘭修女,而講述的則是德蘭修女“愛”的感人故事。

德蘭修女小的時侯十分可愛。18歲時,她自願參加了修女會,成了德蘭修女。38歲時,她在印度的加爾各答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仁愛傳教修女會專門收那些窮人中的窮人。修女們幫他們清洗那爬滿了螞蟻生滿了蛀蟲的傷口,並幫他們洗澡。每一個年輕的修女都在認真的工作着。漸漸的,仁愛傳教修女會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並在世界各地開了大大小小的仁愛傳教修女會,還在一些地區開了幾家艾滋病醫院、麻風病醫院和兒童之家。然而,在這大大小小的醫院和會中的每一位修女和修士都沒有拒絕這些患者。在他們身上都有着一個共同的特徵:為窮人們服務。

德蘭修女的這些舉動感動了那些窮人們。他們甚至願意把那康復的傷口在此撕開也不肯回家。因為他們在這兒感受到的是温暖,而在家得到的是無情的冷漠和孤獨。

德蘭修女是多麼的高尚、富有同情心呀!在她18歲那年,她還是多麼的年輕,她是多麼的富有青春的活力。那時,她可以繼續去追住自己的夢想,她可以……可她卻是那麼的固執,那麼的肯定。38歲的她放棄了在修道院裏舒適的生活,走向了窮人的中間。他把愛帶到了窮人中。愛無境界!他一直都在愛中行走。她沒有享受那虛榮的昇華,而是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窮人,把自己的愛與窮人分享。

讀了這本書,我對窮人們的同情心也大又增加。我曾想過,假如我是那些修女中的其中一個,當我在面對着那些窮人是,我是默默地呆子一個角落對他們視而不見,還是勇敢的去幫助窮人。雖然我對那些窮人們都非常同情,但我似乎不敢做出選擇。選擇前者我又覺得自己對窮人太沒有同情心了,選擇後者,我又覺得自己沒有那個膽量,做不出來。

《德蘭修女傳》——感人的故事。她會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面永恆的鏡子。

  【篇六:《在愛中行走》讀後感】

很久沒有這樣的感動了。很久沒有那麼痛快、那麼渴望的去讀書了。用了三天的時間讀完了華姿的《在愛中行走》,心靈是那樣的受到震撼。

德蘭修女是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被譽為繼1952年史懷澤博士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以來最沒有爭議的一位得獎者,也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她創建的仁愛傳教女會有4億多美金的資產,世界上最有錢的公司都樂意無償捐錢給他,她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愛戴。然而,當他去世時,她全部的個人財產,就是一張耶穌受難像,一雙涼鞋和三件舊衣服。本書以豐富細膩的文筆,講述了她傳奇而偉大的一生,對於我們每個人體味生命的真諦極富參考價值。這本書對我的語文教學更是起到了非同一般的啟迪。

德蘭修女,那樣的微笑,承納了整個世界的尊重。不,不僅僅是尊重,還有愛。那愛,來自於她對上帝的執著虔誠的熱愛的敬佩,更來自於她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愛着身邊的每個人,尤其是窮人。她把印度的一個個窮人從廢墟里撿回來,給滿身生蛆地他們擦洗身子。但最重要的不僅僅如此,如果是這樣,世界上很多有錢的企業家、慈善家都可以做到。她給了他們尊嚴,給了他們愛。給了他們上帝的温暖和關切。甚至,為了愛上帝,為了愛印度的窮人,她終身未婚。並且從18歲就開始堅定自己的理想。她也曾夢想做一個新娘,?曾夢想做一個母親。但未了能更好的愛神也愛人,為了這些窮人能有更多的被愛的權利,她放棄了。也許,你要説,她的做法是多麼地微不足道。但是,對於嬤嬤來説,生命是個體的。每一個鮮活的聲命都有被愛、被關心的權利。於是,她用點點滴滴的行動實踐着他對上帝的承諾。來自於她早年聽到的上帝的聲音:“我渴!”她瞭解上帝的心意,她知道上帝要她去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讓這個世界更加温暖。每一次聽到這樣的呼召,嬤嬤的心就如刀割。上帝是愛這個世界的。他把極大的富足都給了這個世界,要讓人類去享受這個世界。但是,不幸的是,人類沒有好好利?這個權利。他們產生了貧富差異,讓愛變成了冷漠,變成了妒忌,變成了紛爭,更變成了撒旦的工具。有了這樣的差異,就有了仇恨,有了這樣的不公平,就有了人的貪婪,就有了戰爭。嬤嬤的一生,正是努力填補這一巨大的鴻溝。嬤嬤的踐行,擦乾了上帝的眼淚。因此,她是當之無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嬤嬤,她是和平的使者,是天使的化身。她銜着一片橄欖枝輕柔而來,不沾染任何塵土,悄然而去。她沒有任何的私有財產。當她死亡的時候,所有的財產僅僅是身上的一套印度紗麗(最窮苦的人所穿),一套待洗,一套已經壞了。一張耶穌受難像,一雙涼鞋(別?送的)。嬤嬤尊重人,尊重他們的人格,更寬容他們的信仰。她是一個天主教徒,卻為印度教的人從恆河取水作最後的儀式,也為佛教徒誦經。她就是要他們死的有尊嚴。她也會在人臨終的時候,握着每一個人的手,聽他們最後弱小的聲音。嬤嬤也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很多大的公司鉅子都給她捐錢,她有四億多美元,卻全部用來捐獻給印度的窮人。並且,想方設法的邦窮人要錢。她説,世界上有很富有的人,沒有錯。那是上帝的恩典,但錯就錯在他們把錢都據為己有。

嬤嬤從不與人爭辯,無論別人是多麼的指責她,她都付之一笑,永遠用微笑,用寬容去對待所有的人。在她那裏,有憂傷,但沒有仇恨;有惱怒,卻沒有怨言。她從不論斷人,她讓所有知道她的人都肅然起敬。她也會傷心流淚,但她

知道,主耶穌就是愛到成傷,愛到為人類上十字架。她永遠有神蹟相隨,在她為食物憂愁時,總會有意外的收穫。但並不總是這樣。有的時候如此善良、軟弱的她們會遭到風言冷語,甚至印度人投擲的石塊。但上帝總有辦法融化他們內心的堅冰。這在於神對嬤嬤的愛,嬤嬤對神的愛,以及嬤嬤對窮人執着的愛。她把窮人當作受難的基督。嬤嬤從來對任何人都沒有怨言,只有默默地為他們禱告,嬤嬤也是天真的。她會和其他的修女一起開玩笑,有時她也開自己的玩笑。她還會和她們一起賽跑。看到她抱着孩子時的樣子,真像一個母親,但更像一個孩子。書的最後,寫了一個喻道故事。有個人去天堂和地域,分別看到了一些人,拿着比他們手臂還長的勺子。但天堂的人很快樂,地域的人卻很憂愁。因為天堂的人是拿着長長的勺子喂別人,地獄的人卻總想着為自己。

嬤嬤走了。嬤嬤被天父接回家了。但嬤嬤卻給世界留下了光亮。在這個末世,她留下了一份馨香。親愛的朋友,你也許愛你的家人、朋友,總是不停的給他們禮物,但卻總是藉口忙,沒有時間傾聽他們的傾訴。那麼,請你們俯下身子,聽他們説説話,給他們一次温暖的擁抱,一個簡單的握手。記得耶穌上十字架的時候,瑪麗亞等很多人,經上記着,站在那裏,和他在一起。在一起,就是愛。讓愛你的人時時刻刻感覺到,我在。

也許,你也會給窮人施捨,但請下次施捨的時候,面帶微笑,彷彿是借錢給一個你的朋友。讓他們感受到尊嚴。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也許,生活之中存在着種種的不平,但我們依然要感謝。用感恩的心領受着上帝賜給我們的一切,並好好的珍惜。懷揣着那一份天真與單純,像藍天和鴿子一樣潔白,像水晶一樣澄澈透明,微笑着面對一切。絕對的虔誠,單純的相信,對神,也對人。虔誠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其實,愛很小很小,小到一個微笑,小到一個簡簡單單的動作。但是,愛,卻很大很大。愛是整本聖經的唯一的中心。盡心盡力儘性愛你的神,也愛人,愛人如己。我們總是説我們愛着,但是,有多少次,我們以我們自己的方式去愛人,自豪的説我愛着,卻沒有注意到別人心中的感受。我們總是説我們需要理解,卻很少去站到別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我們説我們祝福着,但漫天鋪地的祝福中,有幾個人是每次都發自內心的呼喊和祈禱?嬤嬤帶給我太多的震撼,嬤嬤讓我覺得太慚愧,嬤嬤讓我思考的太多太多。作文

  【篇七:《在愛中行走——德蘭修女傳》讀後感】

有一個人,她是上帝賜給我們這個世界的禮物,來告訴我們真正的福音是什麼,“愛”是什麼,來告訴我們,人生來就是要去愛別人,同時也是被別人所愛的。她善良、仁慈,懷着非凡的愛,卻做着微小的事情。她用整整一生來邀請我們,邀請我們選擇光明——她就是德蘭修女。

從德蘭修女身上,我領悟到了大愛。如今我們的身邊不缺少麪包,缺少的是真情、熱情。和加爾各答的窮人相比,我們生活在天堂裏,但我們失去了體會“愛”的能力。修女在繁華的大街上看到了一位年邁的老人在街旁垂首獨坐,修女本能的走過去,握住老人的手,長時間的保持沉默。老人抬起滿臉淚水的臉,説:“多少年了,我從來沒有握過這麼温暖的一雙手。”愛,讓被愛的人感覺到了被尊重。

人活着,除了口糧外,更需要愛、仁慈、體恤。你在付出愛的同時,也得到了心靈上的慰藉。讓愛從我們身邊開始,從家庭開始,付出微笑,付出時間給身邊的人,直至感覺不到痛苦。如果你甚至對整日相見的那個人都不“愛”的話,那你怎麼能愛一個不在身邊的人呢?在修女看來,祈禱付諸行動即是愛,樂於付諸行動即是服務,因此沒有愛的服務是沒有意義的。

看完這本書後,恰巧班裏看《最美孝心少年》這個電視節目,我和大家分享了我從中感受到的力量:天助自助者、讓我們從身邊的父母開始愛起、感謝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在家長會上我也對這件事情進行了討論,家長們也都被深深的感動了。

評判

修女從不評判別人。在她看來,評判別人就不是“愛”的表現。“你們不要論斷別人,免得你們被論斷。你們怎樣論斷別人,上帝也要怎樣“審判”你們,你們用什麼樣的量器來衡量別人,上帝也會用同樣的量器來衡量你們。你為什麼只看到弟兄眼中的刺,卻看不到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作為一名高中班主任老師的我深深地知道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從開始上學的那一天起,爸爸媽媽就教導孩子要認真聽老師的話。在孩子的心中,老師就像自己的父親、母親那樣,對他們的影響是如此的重大,老師對他們的一個表揚,會讓他們感覺到信心百倍,熱情洋溢的堅持去做好長一段時間;相反,老師對他們的嚴厲批評,無疑是拉遠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畢竟年少的學生會因為這兒、那兒而犯些錯誤。每個人生來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尤其是孩子,對讚美和鼓勵的渴望最大。因此,每當我和學生交流時,我都儘量保持冷靜,儘可能的不説一些“過頭的話”,能鼓勵學生的儘量鼓勵。特別是當學生犯了錯以後,我總是先鼓勵與表揚他們最近一些好的表現,給他們吃顆定心丸,然後再指出他們的錯誤。當與身邊的親朋好友交往與交流時,我同樣心裏只記着別人的恩惠與優點,而將別人的缺點與過錯刻在沙灘上,而避免説一些無心的話語,像一根釘子一樣釘進別人的心裏,給別人造成傷害。在修女看來,這根釘子不管釘在誰的心裏,傷痕都是永遠存在的。

操場上,看着學生們整齊的步伐,聽着學生們響亮的口號,我的內心暖暖的。因為我知道,經過我三年的鼓勵和培養,他們一定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一定會更加的熱愛生活,更加的朝氣蓬勃。“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讓時間的流水澆灌“祖國的未來”,我相信最終會開出豔麗的花朵。

尊嚴

任何人在修女眼前,都不會感到自己是一粒可有可無的塵埃,而是有尊嚴有價值的人。她認為,每個生命都是尊貴的、重要的。無論是生病的,殘缺的還是垂死的,都值得我們付出全部的愛。那又怎樣去付出自己的愛呢?發自內心的對每一個人微笑,你就多多少少給了這個人一些愛,即使你什麼也不做。我想一位美國記者的經歷最能道出我現在的心聲:也許我能慷慨而友善的對待一個乞丐,或一個窮人,但我無法為那些垂死的患有各種骯髒可怕疾病的人清理潰爛的傷口,為他們洗澡。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我心中的同情、憐憫和信心還很弱小,還不足以承擔那樣深重的苦難。我知道給予別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讓我做一個有尊嚴的人,我很渺小,我還需更努力。

從“一”開始

有人對修女説: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的窮人——數以百萬計,數以千萬計,甚至數以億萬計,你救得完嗎?你服侍的過來嗎?你的工作有什麼意義呢?只要對這一個人有意義,那對這個正在被救助的人來説,就是全部,要想改變更多的數目,總得從“一”開始。無論什麼時候,當我們與世界相遇是,我們遇到的,都將是一個人:這個人,或那個人。總之是具體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類。這讓我想起了那個《撿海星的小男孩》,雖然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這份愛心最終會像“蝴蝶效應”那樣得到巨大的相應與回報。

作為一名老師雖説工作平凡,但是把每一件事都做的盡善盡美:一句話,一個學生,一節課,一節教案……這難道不是對從“一”開始這句話的切身實踐嗎?當面對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他們對複習的內容太多而不知道從哪裏下手而困惑的時候,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起點;當面對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們缺少關愛而頑皮廢學的時候,我想對他們的關心更能打動他們……

修女説: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小事雖然微不足道,但能忠於小事卻是一件大事。

相信我會讓我周圍的每一個人都有尊嚴的活着,相信我會讓我周圍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愛。

  【篇八:《在愛中行走——德蘭修女傳》讀後感】

20世紀,有一位讓世界為之驚歎的人物,她就是《在愛中行走——德蘭修女傳》中的主人公——德蘭嬤嬤,這本書讓我懂得了怎樣愛別人,怎樣寬容別人。

《在愛中行走——德蘭修女傳》描寫了德蘭嬤嬤非常奇妙的一生:在還沒有成為修女之前,她就立志成為一位幫助窮人的人。她信仰基督,後來成為一名修女。36歲時,她聽到了神的旨意,讓她幫助全世界的窮人。兩年後,她獲得了羅馬教皇的許可。此後,她創辦了修道院。德蘭在各國奔走數十年,建立200多所兒童之家麻風病收容所等。她把愛撒向世界。

嬤嬤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她創建的仁愛傳教修女會有4億多美金的資產,很多大的公司鉅子給她捐錢,她卻用來全部捐給印度窮人。1997年,德蘭嬤嬤在仁愛修女會總部安然去世時,她走後所有的財產僅僅是三套衣服、一雙涼鞋還有一張耶穌受難圖。她把一切獻給了窮人。

德蘭嬤嬤使我懂得了,窮人也是有價值和尊嚴的。嬤嬤認為,飢餓的人所懇求的,不單是食物,赤身的人所要的,不單是衣服。他們更需要愛、關心、接納與認同。老年的德蘭嬤嬤長年為心臟病所困,但她卻能以一顆殘缺的心去包容整個世界,她雖然不良於行,卻能夠跋涉千山萬水,走遍天涯海角。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她心中有愛,有大愛。

德蘭嬤嬤在演講中説:“當別人對我説,修女們並沒有開展一些偉大的工作,其實他們正默默耕耘,做着一些小事。我會對她們説,就算她們透過這些事情只能幫助一個人,也是值得的。”

有一首讚頌德蘭嬤嬤的詩:

因為有了她,這個世界感受到了母親般的愛。

因為有了她,這個世界變得温暖。

她是偉大的女性,她是偉大的母親,

她就是忒瑞莎嬤嬤。

德蘭嬤嬤將她想獻的,能獻的都獻給了世界。她為了愛,耗盡了自己。她看上去那麼柔弱瘦小,然而在她身上,卻充滿何等強大的的尊嚴與力量。

愛是最高超的道,愛超越一切,是各種美的的靈魂。其它的一切最終都會消失或終止,但愛會留下。《在愛中行走——德蘭修女傳》這本書給我很大的啟迪。嬤嬤用她奇妙的一生告訴我們:她用畢生的時間去愛窮人,讓人們懂得,窮人也應該被愛,被尊重。德蘭嬤嬤是一個能點亮你我心靈的人,我從她身上學到,我們需要接過她手中傳遞愛的火把,照亮自己,照亮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