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溺愛的作文

作文2.52W

法國教育家盧梭説:“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盧梭所説的就是一種父母對兒女失去理智的愛——溺愛。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溺愛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溺愛的作文

  溺愛的作文篇一:

一個孩子,不忍看到蝴蝶在蛹中痛苦掙扎,便剪開蛹殼。不想,這隻蝴蝶身軀臃腫,雙翅乾癟,根本飛不起來,不久便死去。

蝴蝶必須在痛苦中掙扎,直至雙翅強壯,方可破蛹高飛。人類不適當的愛,反成埋葬它的墳墓。蝴蝶如此,青少年又何嘗不是這樣?家長的溺愛,也恰似一把殘酷的剪刀,只扼殺孩子,使他們永遠無法騰飛。正如著名的詩人汪國真所言:“怕只怕,愛也是一種傷害。”溺愛成傷,歷史上不乏先例。仲永5歲能詩,聰穎超羣,卻在父母及眾人的讚揚和寵愛之下,最終“泯然眾人矣”;趙武靈王對兒子放縱嬌慣,最終被不孝之子活活餓死;晉武帝縱寵兒子奢侈享受,其子繼位後治國無方,西晉王朝走向亡。無論是仲永之“傷”,還是趙武靈王的“悲”或西晉王朝的“衰”,都是寵愛的惡果。“寵”,是寶蓋下面的一條龍,這龍是無法騰飛的龍啊!

相反,對孩子嚴格要求,不但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還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王羲之年幼時,他的父親便教他習字,要求甚嚴,結果王羲之終成百代書驛;曾國藩嚴整家規,教子有方,曾氏家族赫赫名揚;巴頓的父親要求他每早苦讀,造就了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須知這些家長並非不愛孩子,只因他們清楚,寵溺不是正確的愛,縱寵只會帶來傷害。

可悲的是,當今的某些父母卻不明白這個道理。孩子矯揉造作,説這是天真可愛;孩子揮霍浪費,説他將來準掙大錢;孩子口出狂言,説胸有大志;孩子要摘月亮,這些父母就可以去找梯子。殊不知,這樣做只會使孩子獨毒驕嬌,自由放任,不懂長幼尊卑,缺乏集體觀念。如此愛出來的“小皇帝”,將來只怕是誤已、誤家、誤國的“昏君”!

家長愛孩子本無可非議。但這愛,不應是牢籠,不應是蜜罐,不應是保險箱,只應是孩子放縱時家長嚴厲的目光,孩子懶惰時家長頻頻的叮囑,孩子犯錯時家長諄諄的教誨。……因為只有這樣,蛹中的蝴蝶才能飛起,稚氣的少年才能成長;只這樣,愛才不是一種傷害。

  溺愛的作文篇二:

愛與溺愛的區別就在於理智與盲目的分別!

——題記

“啊!我要吃巧克力,巧克力!”我聞聲望去,一個2歲的小男孩正在座位上哭着要吃巧克力。“好,好,好!等會兒下車給你買!”一個婦女撫着男孩的頭説。可男孩的哭聲越來越大,撫得車上人人蹙眉,可那婦人卻絲毫煤油意識到這一點,臉上沒有一絲尷尬之意。

這不就是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的真實寫照嗎?只要孩子想要什麼,家長們就會給他們買什麼!盲目,不加思考,不顧及他人。現在的兒童、少年、青年人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是家裏的掌上明珠。家裏的每個人都圍着他們轉,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噁心。就像那個小男孩,僅才2歲而已,他想要巧克力,那位阿姨就馬上答應了他,就算他大哭大叫,阿姨也會容忍,並不會覺得影響他人。難道男孩今天要巧克力,你能給;明天要玩具,你也能給;以後,他要金屋,你還能給他嗎?盲目的愛真的是那神聖的愛嗎?不!也許,它只是愛的一種吧——溺愛。

那真正的母愛,父愛是什麼呢?尋尋覓覓,尋尋覓覓——

走在雨中,眼前出現了兩個身影——大身影左手撐着一把紅傘,小身影站在她左邊揹着粉紅色的書包,小女孩鄒着眉,歪着小腦袋問爸爸:“爸爸,傘拿歪了!”“沒有啊。”叔叔不安地隨意回答。又走了一陣子,女孩發現爸爸右手臂的衣服濕了,就又提醒道:“爸爸,傘真的歪了,你是不是撐累了,我來撐吧!”“不用,不用,寶貝長大了再幫爸爸撐傘吧!”叔叔和藹地笑着,臉上洋溢着幸福。可走在他們身後的我卻分明看見,那鮮眼的紅傘的確是歪向了小女孩的那邊。

  原來,有一種愛,叫做呵護。

6、7歲的那時候,一次我發燒了,我本希望媽媽能抽出一點時間陪我去輸液,可得來的答案卻是:媽媽要上晚自習。她絲毫沒有為我生病作出任何改變,我想不通,弄不明白,難道我生病還沒有上晚自習重要嗎?我拿着錢,一個人來到社區醫院,獨自躺在牀上輸液,看着其他病人都有家屬陪伴,心裏很不是滋味。回家後,媽媽菜告訴我:“我是想鍛鍊你獨自生活的能力,你以為媽媽真的捨得嗎?”

  原來,有一種愛,叫做捨得。

真正的愛有千種萬種,可許多父母卻過度疼愛兒女,把理智的愛變成了盲目的溺愛。只有在兒女們小時候就捨得讓他們受點小苦,長大了才不會誤入歧途,這樣他們才會懂事,才會懂得做人。父母們:放開你們的手吧,我們總會長大!

標籤: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