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有關家鄉的小吃作文300字合集十篇

作文1.29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小吃作文300字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家鄉的小吃作文300字合集十篇

家鄉的小吃作文300字 篇1

我的家鄉漳浦,有許多特色的風味小吃。我覺得石榴填鴨最有特色,因為它既具有北京烤鴨的風味,又具有閩南鹹水鴨的風味,肉肥而不膩。

製作石榴填鴨首先要選一隻身體健康、三個月左右的鴨。接着就是填鴨,填鴨的飼料要用番薯或米糠,加上花生,飼料煮熟讓它變温後,攪拌到能捏成團。再用飼料把鴨子餵飽,還要讓它喝水。煮鴨也有講究,先用白開水燒熟,火候的控制極為重要。若時間過久,鴨肉就會不香軟,通常煮上一個小時。最後將煮熟的鴨子撈上來,用鹽巴、五香粉、味精混合後抹在鴨肉上,這樣,石榴填鴨就會非常可口。

每當我路過小吃店時,我總是會去買一隻石榴填鴨來吃,儘管等候時間久一些,但我為了吃上它,就耐心地等待。

吃了我的家鄉的石榴填鴨,你就會回味無窮、終身難忘。如果想吃,就趕緊來我的家鄉品嚐吧。

家鄉的小吃作文300字 篇2

談起自己家鄉的風味小吃,大家都會説不盡,道不絕,像北京的脆皮烤鴨,陝西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雲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刀削麪……聞名全國,數不勝數。我家鄉的風味小吃雖然沒這些小吃這麼享有盛譽,但是我還是十分喜歡它的,它就是清湯粉。

可能大家聽起來名字沒有什麼韻味,但是他中間的的內涵可深了,清湯粉的做發很簡單,首先先抓一把洗淨的米粉放入鍋中,經過沸騰的開水一燙一會兒,基本就熟了,它的配法很多,有牛肉粉,鹹肉粉,豬皮粉……再將豆芽從熱水中一撈,放在碗麪上最後要放入祕製葱花和精心配製的高湯,一碗色香味具全的美味小吃就完成了,根據個人喜好也可以放入一些辣椒醬,蒜茸等等反正一切都是現成的,看上去好像一幅色彩斑斕的藝術畫,如果你喜歡品嚐美味,就來我家鄉一“吃”為快把。

家鄉的小吃作文300字 篇3

長垣的小吃有很多如:長垣火燒、羊肉燴麪、羊肉、豬雜......説也説不完,數也數不盡。其中羊肉燴麪和火燒是絕佳的搭檔,也是我最喜歡的食物。

羊肉燴麪你們應該吃過吧?但你吃過最正宗的嗎?羊肉燴麪麪筋道,湯鹹香酸辣,非常好吃!把面拉成薄條入鍋,放上羊肉,配上香菜、黃花菜等。過個十幾分鍾,熱乎乎香噴噴的燴麪就出鍋了,燴麪端上桌總會讓人食慾大增、惹人垂涎,恨不得一口吞入腹中。

長垣火燒的歷史悠久,悠久的在清明上河園裏市井圖上,都能看到它的蹤跡。它製作考究,有這麼一首小詩是這麼描述的:“麪糰半斤重,旋圈十八層;內填豬肉餡,外塗豆油烘;爐內翻八遍,兩油相交融;黃焦且酥脆,醇香思窮。”一聽到這首詩,我的口水便不由自主的流下來。把這兩種美食合在一起就是“天下第一美食”了!

我愛家鄉的小吃,因為它們散發着熟悉的家香味——温暖、幸福。

家鄉的小吃作文300字 篇4

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雲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麪食……樣樣都是美滋美味,令人垂涎三尺。可我卻對臭豆腐情有獨鍾。

臭豆腐不僅湯味好,看相也好。一塊塊金黃色的方塊油炸豆腐浸在棕黃色的湯裏,一片片綠色的香菜末、碎花生散落其間,不看不知道,一看就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呀!

臭豆腐的做法十分簡單:有客人來了,取一些方塊的白色豆腐放在鍋裏炸,直至炸成金黃的就撈出來,放在碗裏,再倒上一些已事先調製好的濃湯,撒上已切好的香菜末和碎花生,喜歡吃辣的客人還可以澆上幾勺紅紅的.辣油。接着,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臭豆腐就大功告成了。

由於我的特殊愛好,媽媽經常帶我去小攤吃臭豆腐。而我一吃就是好幾碗。我吃的時候,先要舔一舔臭豆腐的表面,因為我要嘗一嘗臭豆腐表面的汁,然後一口又一口地吃,而不是一口就吞下去,因為那樣才可以好幾次都吃到臭豆腐的味兒,才可解我的饞。媽媽看着我狼吞虎嚥的樣子,常常説:“我傢什麼時候鬧過饑荒呀!我女兒怎麼這麼能吃?”我一聽,邊吃邊笑着説:“因為臭豆腐實在太好吃了,飽了眼福,不飽我的口服呀!”

哎呀,不行,不行,我不能説了,再説呀,我的口水都要只留五千尺了!我還是先去吃碗臭豆腐解解饞吧!

家鄉的小吃作文300字 篇5

我的家鄉,有着悠久的歷史,美味經典的小吃那豈能少?是的,小吃的確不少,但是我獨獨喜愛有加,青眼相中的那只有一個,嘻嘻,你們很好奇吧!是啊,我的家鄉有汁水飽滿的小籠包,有新鮮可口的大閘蟹,還有香酥可口的印度燒餅等等……簡直是不計其數,但是我喜歡的……哈哈,我也不賣關子了,那就是我們家喻户曉得——臭豆腐!

怎麼?你視臭豆腐為勁敵?哈哈,那你可就太不識貨了!每當我看到街邊的小攤位上,那炸的金黃色的臭豆腐,還在空中散發出淡淡的美食香味,那剛從油裏撈出的臭豆腐發出“咯咯,咯咯”地聲音,惹得人忍不住往哪個方向看去,這似乎是一種致命的吸引。看到這些,我的嘴脣就會不由自主地動一動,情不自禁地説:“老闆,給我來十元錢的!”真是越吃越過癮,看着老闆在臭豆腐上面澆着一層甜蜜的調味醬,真是美味極了,一塊又一塊的被我放進口中……

這就是我喜歡吃的特色小吃,請問這也是你的最愛嗎?

家鄉的小吃作文300字 篇6

我的家鄉在台州,那裏可有許多好吃的小吃。

我認為,最好吃的小吃是泡蝦。泡蝦我經常去買,只要媽媽有空,我就會讓媽媽帶我去買泡蝦。做泡蝦得先在麪粉裏拌些水,在裏面放些肉、葱,之後,用筷子像蜘蛛纏食物一樣纏起來。喜歡吃蝦的人,可以剝幾隻蝦,放在裏面,再把麪糰一推,就下了油鍋。“噼哩啪啦”炸了一會,再燒個二三分鐘,就完工了。一個香香的泡蝦就炸好了。香香的泡蝦香氣撲鼻,我來的路上,大老遠就聞到了這香味,身子會感到熱乎乎的,饞得口水直流。

再來介紹臭豆腐吧!告訴你,我媽可愛吃臭下豆腐了,一吃就吃好幾串,我説:“這麼臭,你還吃!”

媽媽説:“你不知道,臭豆腐雖臭,卻很好吃。”

怎麼樣,我們的小吃好吃嗎?

家鄉的小吃作文300字 篇7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雲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刀削麪……從宴會上的正餐大菜,到街頭村邊的風味小吃,可以説舉不勝舉。而我們廣東這邊的風味小吃要數蘿蔔糕了。

蘿蔔糕不僅味兒好,看相也好。晶瑩剔透的蘿蔔糕裏還有一些像寶石一樣的小蝦米鑲嵌在上面,褐紅的臘肉、綠色的生葱、黑色的芝麻,多種色彩散落其間,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蘿蔔糕的做法很簡單,把白蘿蔔削皮,洗淨切絲。臘肉、臘腸切成小粒,蝦米置冷水中略浸片刻,生葱去頭洗淨,切成細粒。炒鍋上火燒熱,不要放油,下芝麻稍炒取出。將鍋洗淨,放清水,投入蘿蔔絲,用旺火熱15分鐘,然後把蘿蔔絲連水倒入糯米漿內拌勻,放入蝦米、胡椒粉、精鹽攪和,再加豬油繼續拌勻。取一個盤子,抹油,倒入蘿蔔粉料,上籠蒸至成熟,取出,撒上生葱、芝麻、臘肉、臘腸粒,最後注入豬油少許,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蘿蔔糕就做成了。

吃蘿蔔糕的時候,根本就不用嚼,入口即化,臘肉!臘腸粒!蝦米的味道隨即而來,讓你吃了第一塊,還想吃第二塊。這時,再蘸一些辣椒醬就更香了。

我愛家鄉的風味小吃——蘿蔔糕。

家鄉的小吃作文300字 篇8

説起家鄉的涼粉,那可謂是美食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説到這兒,你一定知道我的家鄉。沒錯,就是涼粉的“故里”——渾源。

每次回家鄉,第一件事就是吃一碗涼粉解解饞,然後才是去探親。還沒踏進“小媳婦涼粉店”,一陣陣香味就撲鼻而來,我立刻“口水直下三千尺”了。服務員將剛做好的涼粉端到桌上:白色的涼粉,綠色的黃瓜,紅色的辣椒油,土黃色的豆乾,點綴着澄黃的蓮花豆,簡直是“色香味俱全”。夾起一筷子,放進嘴裏,涼盈盈的、美滋滋的,還沒品出味,滋溜一下就滑進了嗓子眼。俗話説三口才能品出滋味嘛,我才吃了三口,一碗涼粉已經精光見底了,連湯汁也不剩一滴,但還是沒有品出滋味來,只好再吃一碗。吃完第二碗,才有些許微酸、稍辣、涼爽的味道,意猶未盡,還想吃第三碗,但身上的錢已經所剩無幾了,只好“一步三回頭”的離開。

回家拿上錢,我還要去接着吃!

家鄉的小吃作文300字 篇9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雲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刀削麪……從宴會上的正餐大菜到街頭村邊的風味小吃,可以説舉不勝舉。

魚香肉絲是我們這兒著名的風味小吃。

魚香肉絲的味道好,看相也不錯。一個盤子中有綠油油的青椒,紅豔豔的蘿蔔,黃澄澄的肉絲格外顯眼,再澆上火紅的辣湯,真令人垂涎三尺。

魚香肉絲的做法很簡單,把肉,胡蘿蔔。青椒都切成絲備用。在鍋內倒入少許油,放入肉絲炒熟,讓後倒在盤子裏,再往鍋裏放入

生薑,葱,辣椒,番茄醬,料酒等調料爆炒片刻,然後放入蘿蔔,青椒,翻炒,幾分鐘後一盆色香味俱全的魚香肉絲便做成了。

吃魚香肉絲也挺有趣的,吃胡蘿蔔時,我總愛先用舌頭舔一舔上面的辣湯味。然後再放進嘴裏,慢慢品味它內在的味道。有一次,媽媽回來晚了,但還是燒了我百吃不厭的魚香肉絲,一端上桌,我迫不及待地夾了一筷子,便香噴噴的吃起來,真香啊,辣中帶着微甜,簡直就是人間美味。就這樣,不一會兒,滿滿一盆魚香肉絲就到了我肚子裏,弄得滿嘴都是辣湯,爸爸媽媽看我這副“狼狽”樣,都哈哈大笑起來。

家鄉的小吃作文300字 篇10

我的家鄉蘇州不僅有古典的園林,還有許多誘人的美食。説起美食,那可是數也數不盡:松鼠桂魚、滷汁豆腐乾、啞巴生煎、蘇式湯麪、糖粥……在這麼多美食中,我最喜歡吃蘇式湯麪。

有一次,我想去吃肯德基,爸爸説那個沒有營養,要帶我去吃麪,可是我不喜歡吃麪。我不情願地跟着爸爸來到麪館,爸爸給我點了碗燜肉面,他自己點了腰花面。當阿姨把面端到我面前時,我看着那一大碗麪,就跟爸爸説:“我不想吃。”這時,店裏收銀的阿姨走過來跟我説:“小妹妹,你嚐嚐看,很好吃的哦!”大家都讓我嚐嚐,我只能勉強嚐了一口,沒想到這個面還真的蠻好吃的,湯特別的鮮,肉看着油,但是吃到嘴裏一點也不油。不一會兒一大碗我就吃完了。

阿姨看我好像喜歡上了,就跟我介紹起了蘇式湯麪。蘇式湯麪可是很講究的,湯要清而不油,味要鮮而不幹。我們這個配菜,也就是蘇州人講的“澆頭”,花樣也是很多,有大排、燜肉、三鮮、腰花……我們就拿燜肉面來説,肉要選“三精三肥”的五花肉,切成片用老湯慢慢燒,吃起來才會不油,也不會塞牙。

怪不得這個面這麼好吃呢!原來一碗麪要花這麼多心思。自從那次後,我就深深地喜歡上了蘇式湯麪,愛上了這濃濃的蘇州味道。

標籤:十篇 小吃 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