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有關名著讀後感作文彙總8篇

作文2.54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名著讀後感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名著讀後感作文彙總8篇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1

《愛的教育》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部家喻户曉的小説,在新蓮國小的時候,班主任葉老師就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買一本,利用暑假的時間在家裏好好看看。

《愛的教育》這部小説寫的是恩里科的國小生活,裏面是以日記的形式來描寫的,裏面精彩的故事有着無比強大的魁力,每當我讀到感人的地方都會情不自禁地被故事情節所感動。

其中我最喜歡書中的加羅內和德羅西,他們的品行很值得我學習,加羅內是個好打不平,有一顆寬容、理解的心,有一次有幾個人欺負德羅西,就是那個紅頭髮,只有一條胳膊殘疾的孩子,結果都被加羅內一個一個的扇了耳光。我喜歡德羅西,是因為他不僅學習好,而且還樂於助人,還是一班之長,是個成績優異的帥氣男孩呢。我要向他學習把學習成績趕上來,做一個不怕困難的人。

我喜歡這部小説。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2

今年是我國小生涯的最後一年。過了春節,我就要參加各種各樣的考試:奧數、語文、小升中……但在參加語文考試之前,必須要先閲讀兩本書:《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動作緩慢的我現在才開始看《水滸傳》,都來不及了,只好大概翻一翻。但比較喜歡歷史的我卻慢慢發現,我不是在讀文學,不是在讀歷史,而是在讀自己。

白話版的《水滸傳》中,第一個出現的人物是魯智深。由於時間有限,我還沒有讀完,所以只對魯智深有一個簡單的瞭解。魯智深,原名魯達,因為自知殺人太多,就自願出家當了和尚。雖然他知道自己要改正錯誤,但依然是好酒好肉,不願清修,所以號稱“花和尚”。

魯智深雖然知道自己的毛病,心裏也想改正,但是卻沒有實際行動。我也總是這樣,老是改不掉壞毛病……

一次做數學題,有一道題很難,我怎麼想也想不出來,就想問媽媽,看她有沒有思路,但她回答我説:“自己再想想!”本來就沒思路的我,只好裝模作樣地想了一下。我又一次問媽媽,想必她可以告訴我了吧,可她又一次拒絕了我,接着用重一些的語氣對我説:“你用草稿本了嗎?”

我嚇到了!草稿本?好久沒有摸過了吧!上次就因為我沒有打草稿做錯了題,還發誓要改。現在看來,又是一句空話。想改,卻沒有實際行動。

我就像魯達一樣,有改的心,沒有改的行,這就是“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有行動,才有效果!可千萬不要像魯達一樣的“花心”啊!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3

中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書籍,書籍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沒有它們的哺育滋養,我們的生活是不完美的;沒有它們的意味深長,我們的人生是缺憾的;沒有它們的充實誘導,我們的精神是虛無的。讀書,特別是文學書籍,猶如春雨哺育着大地,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如夏風涼爽着世界,讓我們享受着人生;如秋果掛滿了枝頭,叫我們精神飽滿,文學名著的奧妙潛移默化的感染着我,塑造着我,成就着我,"雪中送炭",無疑我們對文學名著的真實體驗!

我國的四大名著,可謂是博大精深,我對四大名著也情有獨鍾。《西遊記》,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令我留戀忘返,回味無窮。但今日今時,再次拜讀《西遊記》,我的領悟卻變了。《西遊記》是我國古代文學百花園中一朵怒放的奇葩。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風靡文壇,故事流傳,廣及民間,真可謂家喻户曉,婦孺皆知,雅俗共賞。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此時此刻我又有了新的領悟,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着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經歷了長時間個性受約束的日子,新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石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花果山上稱王。可以説已經達到人性擺脱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着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厲盡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藴含着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這是我此次閲讀《西遊記》體會最深的,以前的熱鬧已煙消雲散,我就是孫悟空,去尋找我的自由,我的精神帶着意味未了的心情我又邁入《水滸傳》中那忠義的世界,從中我有體悟到忠義背後的愛的精神。

不必説晁蓋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説戴宗的飛行腿,吳用的足智多謀。單説打抱不平的魯智深,他頗有些野,一身魯莽莊稼漢和無業遊民的習氣,動不動就發火,遇事不問青紅皂白,總是一説二罵三打。結果不是吃虧就是後悔,但是卻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願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

我試想,假如讓他來到我的身邊,相信沒有多少人能有他這樣的魅力。這不是因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為他有所麼魁梧的身材,更不會是他有大把的財富,就一點,就是他那在別人眼中芝麻大的優點。請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優點,在這世界上就要滅絕了。

我總覺得我們在生活中對於朋友甚至親人少了一份親情,少了一份哥們兒女情。我清楚的記得,以前在我們農村,吃百家飯,喝百家湯,最尋常不過,我經常毫無顧忌的到鄰居家吃飯,沒有禮節,沒有拘束,只有歡樂。鄰居家的哥哥現在和我還是和原來一樣好。在我哭着鬧着不上幼兒園時,我們和鄰居經常一起聊天,但是我們開始裝上了一扇木門。

再看如今,我家的門也變成了三釐米厚的防盜門。這就像一條河,讓我們和鄰居的感情隔在天地兩岸。關愛,我們的社會很自然的'少了一份愛,一份及其重要的愛——一份關懷。對於關懷,也許只需要一句簡單的問候,或者是一個會心的微笑,就能讓人喜笑顏開,就讓人感受母親般的關懷。不要太吝嗇,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不會讓你失去什麼,只能讓你的人格得到昇華。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4

讀過《茶花女》的人一定知道,它有悽美的愛情和感人的情節。好的作品總是給人以大團圓結局,但人們總會厭倦;《茶花女》展現給讀者的則是相反,以傷感結尾,這是一種遺憾美、缺陷美,在文學藝術中是有一片廣泛天地的,它更能反映人們太多太多陰暗面,也向我們展示人與人之間純潔美好的感情,是一部發人深省的作品。《茶花女》,顧名思義,講的是一位漂亮的茶花女的感情歷程。遺憾的是,在天使般美貌下是無奈的命運——她是一位煙花女子,也有着不一般的美,引得多少滿身銅臭的人拜倒在其石榴裙下,也許你説她迫不得已,但我卻要説她從不知羞恥,這樣語氣也許太重了,可她終日享樂,靠出志肉體維持,滿足自己的私慾,她從沒想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嗎?

她任意揮霍,無論金錢、青春,金錢麻目了她的大腦,我不禁要問:金錢真的這私重要嗎?男人們一面大張旗鼓也辱罵,用世上最不堪入耳的言語、辱罵她們,卻又一面用世上最“文雅、動聽”的詞語調侃她們,多麼虛偽!當然女主人公,瑪格麗特不可能這樣一輩子,因為出現在作家筆下的人總有一段傳奇色彩或不平凡的經歷——她與男主人公的悽美愛情。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當然,它由眼淚、憂愁和笑臉給成,和其他愛情故事一樣。她們曾一度拋開塵世中的一切煩惱,在清幽、説和的鄉下過着天倫般的生活,我敢説,這是瑪格麗特最開心的一段人生,但好景總是不長,被男主人公父親由於階級觀念而棒打鴛鴦,看到這裏,我便開始抱不平:人的工作不分貴賤,又何必在乎以前的事呢?況且,這也是瑪不想的呀!

為什麼人性就不能再寬容一點,一點就好!最終瑪格麗特因遭受身心重大創傷,鬱悶而死,更諷刺的是,在她死後,她的全部財產都拿去變賣。我幾乎是一口氣讀這的,紙巾也用了不少,我感歎,人性的美與在一之間。瑪格麗特小姐,徒有一副美的外表,卻只能成為人們手中的玩物,興奮時給你點錢,不興奮時給你兩蒼。此時金錢又充當着什麼角色呢?精神上的慰籍品還是一個沒有生命的伴侶?可內心深處是否真的快樂過?換個角度想想,這便是人性的軟弱,人總也抵不住金錢的誘惑,總了不敢衝破命運枷鎖。假如我是她,我會不顧一切地衝破這個黑暗的牢籠,我回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快樂地活着,何必在乎金錢!我要用自己的一雙手,換回內心的平衡。不可否認,當時,説下去也不是易事,但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就算不能轟轟烈烈,但也要儘自己最大努力,讓自己看得起自己吧!我敢説,當你老了,兒孫滿堂時,你會是一個驕傲的老人,你的子女以你為榮!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5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三國裏的人物,性格各異。説魏國是第一大國,一點兒也不為過。曹操用兵無雙,但他太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但是他們也招到了魏國五子良將——張遼、張郃、徐晃、樂進、于禁。這五人與蜀國的五虎上將、東吳的五猛將有得一拼。

要説蜀國我最佩服的人那肯定是關羽。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如果要説蜀國裏誰的智謀最高,那非諸葛亮莫屬。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渾身是膽虎威將,七進七出闖當陽。”這句話描寫的正是全心全意為主公,蜀國五虎上將之一,常勝將軍---趙雲趙子龍。

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經過一番刻苦的努力,終於當上了水軍大都督,總統水兵。不過他太過於嫉妒,死正中年時。魯肅從小喪父,靠祖母撫養。他少有大志,輕財好施,喜歡習武騎射,所以,在當地頗有名,袁術在壽春稱帝,特任命他為東城長。

魏,曾經煊赫一時;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麼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6

最近,我讀了《愛的教育》這部小説,這部小説的作者是意大利的亞米契斯,這部小説是以愛為主題

書裏的有一句話讓我難以忘記:不要讓妒忌的***進你的心裏,這條毒蛇會毀壞你的頭腦,腐蝕你的心靈!

書裏的人物,卡隆,擁有一顆高尚的心,費蘭迪邪惡、無理取鬧。

安利柯也就是作者亞米契斯,在一直在樹立着一個好榜樣,他的父親也擁有一顆高尚的心。

希望大家看看這部小説,可以改變你或你的孩子一輩子的生活習慣!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7

今年暑假,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

這本書的作者是吳承恩,我真佩服他,能寫出這樣的好書。這本書裏的人物性格各不相同:孫悟空,勇猛機智。豬八戒,憨厚,愛偷懶;沙僧,勤奮;唐僧,無比慈善。孫悟空法力無邊,可以前卻幹出大鬧天宮這樣不好的事,最後還是被佛祖的五指山降服了。五百年過後,佛祖讓孫悟空改過自新了,還和豬八戒、沙僧一起幫助孫悟空西天取經。孫悟空一路降魔無數,可最害怕唐僧的緊箍咒。唐僧有時也挺糊塗的,明知道自己的徒弟有火眼金睛的神力,卻偏説孫悟空打死的妖怪是好人,還寧願相信一個素不相識的人,也不相信自己最厲害,最順從自己的徒弟,太固執了!就因為這樣,還把孫悟空趕走過呢。可這並不怪他,他又不會火眼金睛,再加上他太善良了。為什麼説豬八戒愛偷懶呢?有一次,孫悟空讓他去探山。他一開始埋怨孫悟空,之後自己找了個地方睡覺去了,睡覺時害怕大家問起來這是什麼山,什麼洞,還想了一個辦法應付大家問他探山的結果——胡編了一個答案説是“石頭山”“石頭洞”。幸好孫悟空跟去了,讓他重新探了一次山。你説他是不是愛偷懶?最後,經過他們師徒四人的齊心努力和眾天神的幫助,他們終於取得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不愧被稱為名著,我真佩服吳承恩,寫得真好!這樣的好書,值得大家一讀!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8

每個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體會過父母的慈愛和教誨。當我讀着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不是老師的教導,不是長者的叮囑,而是父母對兒女的關切,是不同於我的父母的關愛,卻不失被細心呵護的感覺,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愛,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這也許是這十年對她愛慕不減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受着,聆聽着,用心銘記着。

父親傅雷是一個睿智,博學,正直的學者,年輕時甚至有些暴燥,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端莊賢淑,又温厚善良的東方女性。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於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他教育兒子説:“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儘量發展,沒成為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而所謂“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體而微的,這不只是一個願望,一個口號。它大到對世界對人類對祖國的忠誠與獻身精神,小到對自己事業的嚴謹,對父母的孝敬,對妻子的理解,對友人的寬容,甚至具體到了一個樂段的處理,一位友人的交往,以至於兒子的言談舉止也都一一告誡“手要垂直,人要立直”都使讀者印象深刻,頗有感言。

母親在那個險惡的年代,在個人安危毫無保障的日子裏,她心繫遠方的兒子和孫子,她剋制着內心的恐懼和痛苦,把堅強、安詳、無微不至的關懷傳送給漂泊異國他鄉的親人。一件為孫兒一針又一針織出來的毛衣,情重如山,她卻為“禮薄”而不安,為了讓兒子在異國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她一絲不苟地寫下菜餚的製作程序,惟恐疏漏一個細節。她愛夫愛子,一生為這個家奉獻,然而,她同樣為了不能再忍受的人格尊嚴的踐踏和侮辱,夫妻二人一同將生命融合,邁向永恆,或許更多的是徇情,也算是個結束。然而這個結束卻從沒讓人把他們夫婦倆分開過。

夫婦二人作為中國人的典範,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兩個兒子成材,大兒子傅聰成為著名的鋼琴大師,小兒子傅敏成為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教兒子先做“人”,後成“家”,在他們的人生的句號中,就用“人”字結束了,一切美好的的回憶不願讓自己屈辱,不願再讓生活中有如此多的自己不能忍受的不愉快。他們寧肯拋棄自己而獲一個解脱,來完成人的詮釋。 他們的死在我心中有了震撼,我不再象年輕時那樣為他們痛楚,只求半個世紀來他們真正的安息。

正是他們嚴格的家教陶冶出一個世界級的藝術大師。正如好友樓適夷面對傅雷對兒子傅聰的家教的過嚴過細卻“不以為然”。然而就是這樣嚴格的家教,才造就了他不俗的一生,並給千千萬萬的父母留下了一面寶鏡,照一照我們給了孩子一些什麼吧?為了孩子我們自己怎樣做事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