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愛與礙作文(精選11篇)

作文1.11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與礙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愛與礙作文(精選11篇)

愛與礙作文 篇1

在一個公園裏,住着樹爺爺和樹奶奶,至於他們在這裏呆了多久,誰也不知道。但這麼多年來,公園裏就只有他們倆棵樹,他們是多麼的孤獨啊!他們總想找個伴,可總是事與願違。

有一天,一隻小鳥飛到了這裏,在樹爺爺的身上做了一個窩,樹爺爺和樹奶奶細心地保護着小鳥。有一天小鳥帶來了一顆種子,它小心地把種子埋在樹爺爺和樹奶奶的中間,幹完這些事,小鳥在天空繞了三圈,戀戀不捨地飛走了。

樹爺爺和樹奶奶就細心地照顧那顆種子,不久,種子發芽了,長出了一棵小樹苗。樹爺爺和樹奶奶便更加倍的愛護他,在下暴雨時,樹爺爺用樹冠護着小樹苗,不讓他被雨淋到,樹奶奶給他講故事,不讓他被閃電嚇着。乾旱的時候,樹爺爺和樹奶奶把營養都供給他,他們一起為小樹苗遮擋毒辣的陽光,看見小樹苗安詳地睡着了,他們互相對視着,笑一笑,繼續為小樹苗遮擋陽光。

小樹苗在這麼精心的呵護下,很快就長高了,不久就長得和樹爺爺差不多高了。有一天,小樹苗對樹爺爺説:"爺爺、爺爺,請你讓一下,我要長高了。"可是樹爺爺説:"孩子,那可不行,外面的大雨會把你給淋壞的!"他又對樹奶奶説:"奶奶、奶奶,你可以讓一下嗎?我想要長高了,"可是奶奶卻對他説:"不行不行,外面的太陽會把你給曬壞的,你可不能出去!"

小樹苗聽了這些話,一下子就焉了,不管樹爺爺和樹奶奶怎麼照顧他,他就是提不起精神。樹奶奶對樹爺爺説:"要麼我們讓他自己成長吧!"樹爺爺思考了一個晚上,終於同意了。

愛與礙作文 篇2

在我們身邊,總會看到一些離開爸爸媽媽,就不會獨立生活的人。我們總是嘲笑着,稱之為“媽寶”。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畫——《愛與礙》,這不正是如此嗎?

漫畫的左邊,有一棵“紅桃”似的大樹和一棵弱小的小樹。大樹是小樹的爸爸。自從小樹誕生以來,大樹一直細心呵護,不讓他受到一點傷害。不讓他刮到風,不讓他曬到太陽,不讓他淋到雨,不讓他……大樹總是用自己茂盛的葉子和粗壯的枝幹,替小樹擋住了一切危險。

幾年過去了,小樹長高了一些,但由於大樹的遮擋,他不能自由地向上生長。他長歪了,再也長不高了,永遠是那棵瘦弱的小樹。看到小樹的樣子,“紅桃”大樹頓時變成了“黑桃”大樹,他慚愧地對小樹説:“早知道,我就不這麼過分地保護你,應該讓你自由生長。現在把你養得那麼瘦小,還把你成長的道路給堵了,真是不應該!”他流下了悔恨的眼淚,但為時已晚。

漫畫的右邊有三棵樹,分別是強壯的樹爸爸、温柔的樹媽媽,還有一株小樹苗。原來,事情是這樣的。樹爸爸和樹媽媽生了一株小樹苗,天天替他承受各種苦難,各種挫折,但小樹苗還是一天天地瘦下去。

有一天,下了有史以來最猛烈的“太陽雨”。既有疾風驟雨,又有電閃雷鳴和炎炎烈日。這時,樹爸爸幫小樹苗遮風擋雨,樹媽媽幫小樹苗遮擋烈日,過了整整半天才結束了這場“太陽雨”。樹爸爸和樹媽媽被太陽雨刮斷了樹枝,曬傷了樹葉。他們受傷了,慢慢地死去了。那株僥倖活下來的小樹苗,從此沒有了爸爸媽媽的遮風擋雨。他只能自己面對一切困難。風來了,他自己擋;烈日來了,他自己扛;暴雨來了,他自己承受。幾年過後,小樹苗竟茁壯成長了,和當年的爸爸媽媽一樣強壯。

看了這幅漫畫,我想到了作為青少年的我們,不也是如此嗎?我們的成長需要父母的愛,需要父母的保護;但過多的愛,過度的保護,卻也會成為我們成長的障礙。我們應該自力更生,自己去面對一切困難,一切挫折,這樣我們才會茁壯成長!

愛與礙作文 篇3

愛如山,若是過於厚重,也會讓人喘不過氣。

愛如潮,若是過於洶湧,也會讓人溺亡其中。

愛,不能過,過,即為礙。

溺愛是蜜罐,是温室,是囚籠,沉溺其中,便會退化,便會迷失。君不見,那嘯聚山林的萬獸之王,終日在牢中坐吃等死,與肉豬無異;君不見,那翱翔九天的蒼鷹,整天在雞窩閒庭信步,與雞仔為伍;君不見,那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無是處?

過猶不及,蜜罐也會讓人溺亡,温室也會讓花枯萎,一旦愛變成了“甜蜜的負擔”,人類就會失去進取之心,失去那種拼搏的勁頭和能力。龍也淪為了蟲。到那時,悔之晚矣。

蘇霍姆林斯基就曾憂心忡忡地説,溺愛培養出的人,必定是自私自利到極點的人,此言不虛,縱觀國內,從震驚全國的“我爸是李剛”,到屢教不改的李天一,再到吸毒成癮的房祖名,還有更多不計其數的憑藉家庭背景上位的年輕官員。這溺愛,正像温水煮青蛙般逐漸升温,麻木着社會和人心,正逐漸蠶食人們的底線與良知,更侵犯着太多人的利益與尊嚴,這溺愛,正將社會變得越來越不公平,並逐漸滑入一個可怕的深淵。

愛,是我們生命不可承受之輕,愛與溺愛,僅僅是一牆之隔。越過這道警戒線,往往會導致自信自尊自律自強的缺失,使人無法正常的成長,走上社會時,恐怕是一無是處了。

其實,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能量,而溺愛,恰恰扼殺了這種能量釋放的機會,離開舒適的巢穴,許多人都能大展宏圖,居里夫人沒有幫孩子什麼,子女也成了與父母比肩的物理學家;李嘉誠沒有給兩個兒子一分一毫,他倆照樣白手起家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許多藝人並未給予孩子任何關照,子女一樣能憑本事在演藝圈站穩腳跟。適當放開手,孩子們就能讓父母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自己,看到自己隱藏的力量。

父母之愛子,當計之深遠,現在的溺愛與嬌養只會導致將來的侮辱,不要讓厚重的愛成了發展的礙。

愛與礙作文 篇4

愛是偉大的,一分深深的愛可能就是一個人成長的動力,讓人奮進,開創一個新的天地。可是有些時候,愛卻會變成“礙”。

在一個大森林裏,參天大樹隨處可見。這是一個充滿了父愛與母愛的國度:大人們愛護幼小,為小樹們擋風遮雨,讓他們從小在愛的世界裏徜徉。

轟隆隆,轟隆隆——天空中瞬間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大雨傾盆而下。樹爸爸馬上把挺得直直的身子向前傾,用強壯的身軀把它們擋在外面。而小樹苗緊閉着雙眼,臉上露着微笑鼾睡。看着孩子舒適的樣子,樹爸爸開心地笑了,外面的狂風大雨是多麼的微不足道。

夏天,熱辣辣的陽光炙烤着大地,樹媽媽撐開綠綠的大傘,把炎熱隔在了外面,小樹在樹陰下快樂地遊戲……雖然小樹看上去像竹竿一樣的瘦長,蒼白的臉上卻是幸福滿滿。

慢慢的,樹爸爸與樹媽媽漸漸老了,稀疏的葉子再也擋不住狂風大雨,再也遮不住烈日。這不,一陣狂風突然襲來,小樹纖細的身軀左右搖擺,驚慌地叫着,“爸爸,我受不了了,怎麼會有這麼大的風?”老樹拼命地張開老弱的臂膀。“咔嚓”,狂風獰笑着折斷了老樹雙臂,然後向小樹撲去,呼,小樹瘦弱的身軀攔腰斷了,發出了一聲慘叫。樹媽媽瘋狂地想擋住風魔,可惜也只是螳臂擋車……

當狂風過去,烈日又懸掛在天空,而小樹卻已經奄奄一息,沒有見過陽光的身軀不久就乾枯了。看着孩子在自己的面前逝去。兩棵老樹嗚咽着,他們不明白自己寵愛的孩子怎麼會離他們先去。報怨着烈日的無情。

太陽深深地歎了口氣:“是你們害死了他,小樹需要雨水的滋潤,你們卻擋住了雨水,讓他不能有力氣去把根深深地扎到地下;當他需要陽光的鍛鍊時,你們也遮着,讓他不能夠有強壯的身軀……”

樹爸爸,樹媽媽聽了,嘶啞地喊着:“孩子,是我們害了你。”

愛有時也會變成礙,我們很多父母不明白這個道理,以自己“無私”的愛寵溺着自己的孩子,不知不覺中也阻擋着他成長的腳步。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該放手時就得放手,愛自己孩子的父母們。

愛與礙作文 篇5

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畫:一棵小樹在大樹的悉心照料下茁壯成長;大樹旁的一棵大一些的樹更加需要陽光雨露的滋潤只好向樹蔭外生長,身體越來越歪的他最終成為一個廢材。我們也一樣,父母的溺愛只會成為成長道路上的障礙,對我們是沒有任何利益的。

有一則報道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十分優秀的尖子生,經過12年的不懈努力,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考上了一所聞名於世的好大學。可他居然不會自理,疊被子、洗衣衫都不會。這個學生想讓家長陪讀,照顧他的生活。學校無奈,只好把他開除了。其他大學也不願收他為學生,就這樣,尖子生的後半生毀於一旦。這就是溺愛惹得禍!

不只是這位尖子生,生活中也有許多在“大樹”溺愛下生長的“小樹”,比如我的一個好朋友——劉夕。

一次,我正在託管津津有味地讀書,突然,一個熟悉的聲音響了起來:“羅依琳,羅依琳,幫個忙!”原來是劉夕在外面叫我。我急忙“飛”到院子,以為有什麼火急的大事。我前來一看,劉夕一臉無助,説:“蘿蔔,幫我係鞋帶唄!”“no,自己系!”“不會!”“啊,你都多大了,還不會呀,那你學着點。”我給她繫好鞋帶後,她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下午,李思雨對我抱怨説:“劉夕比我大一歲,怎麼連鞋帶都不會系呀!一下午的功夫,她居然讓我給她繫鞋帶不下於十次了!”後來。我一劉夕怎麼忘了我教她的步驟,她竟理直氣壯地説:“忘了,我媽都不教我,就算教我也學不會,別説你了。”

在父母溺愛下的孩子不會有太大的成就,只有會自立的孩子才會成功。各位家長們,不要再一味地遷就自己的孩子了,您們要鍛鍊孩子們的自理能力,這樣才是真正的愛,而不是對於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礙!

愛與礙作文 篇6

有這麼一個故事。説有一個媽媽和一個女兒。媽媽有一個魔鏡,可以屏蔽掉一切她想屏蔽的東西,每次他的女兒總是看到好人、好事。終於有一天,她的女兒逃走了,原因是不刺激,她媽媽一走,她也看到了許多不好的人、事……

看到這個故事,我不禁要生出疑問,為什麼故事中的女兒要逃跑?我自顧自地想了一想,心裏想了很久都沒有想出答案。

自己自顧自地到樓底下去玩了,可當看兩棵大樹中間有一棵小樹的時候,我恍然大悟。樹需要三種東西,空氣,陽光,水,缺一不可,可是兩棵大樹卻把小樹的陽光給遮蔽了,以後小樹,怎麼可能長得好!我發現,家長什麼都管,可是你不讓孩子做,孩子怎麼知道怎麼做呢?所以現在社會的啃老族越來越多,甚至有些孩子到高中都還不知道怎麼燒飯,不會洗碗,不會做家務。

這樣的孩子,到社會上去怎麼辦呢?只能坐吃山空,一代不如一代。

愛與礙作文 篇7

也許松下手,我們會長得更茂盛。

看了《愛與礙》這幅漫畫後,感觸很深。漫畫描述了在一棵樹冠成倒心型的樹下,長着兩顆小樹,右邊有一棵樹還小,在大樹的保護下很平安。左邊的那棵樹長高了,可大樹的樹冠阻擋它長得更高,它的身體開始傾斜想從此逃出這愛的保護傘。

大樹的愛在書還小的時候,是小樹最好的依賴,是小樹的護傘。可當小樹漸漸長大後,大樹的愛轉換成了礙,阻擋了它的發展,所以小樹選擇了向外發展。這大樹如同父母,小樹就是我們。

兒時,父母對我們的愛護、保護成了我們最安全的保護傘。可長大後,父母對我們過多的愛,發展成了溺愛,孩子什麼也不會,什麼也不幹。久而久之,任性、自閉、自卑……等壞習慣、壞性格成了我們的伴侶,原本好的性格變了,父母看着驚慌,可他們哪裏知道這一切都是他們愛造成的!

現在青少年犯罪越來越多,可生活中,促使這一切發生的不都是父母過多的愛嗎?

“你學你的習,這我來。”

“放下,不用你幹,把成績搞好就行了。”

“只要你學習好,爸媽什麼都給你!”……

在這一言一語下長大的大學生無法自理,當他們向獨闖世界的時候,他們就會敗下陣來,敗在了父母的溺愛裏。

“放開手,也許我們會飛得更高更遠。放下心,也許我們會長得更茂盛。”各位父母,我們長大了,我們要學會自理、自護。如果永遠在你們的保護下成長,我們不會成功。爸爸、媽媽們,請不要把你們對我們的“愛”轉換為“礙”,轉換成阻止我們這些小樹成長的樹冠!

愛與礙作文 篇8

在蒼茫的原野上,雄鷹凌霄崛起,睥睨大地蒼生;險惡的山林中,獵豹步伐矯健,穿梭荊棘樹叢;浩瀚的汪洋中,白鯊巨浪排空,掀起波瀾萬丈。萬物成為王者,必是在無所倚靠中,激發生命原始的野性。

一切生命,都生於磨練,毀於溺愛。

植物,生長在大自然才更加茁壯,成熟的果實也會更加豐富,即使酸澀,但卻藴含豐富的營養;温室中的花兒,終是經不起風吹雨打,即使果實再鮮豔,也沒有野生的芳香與甘甜。峭壁的石縫中咬定青山的孤鬆,多少人前讚歎那盤虯的枝幹,偉岸的身軀;馬路邊園藝師精心修剪的整齊的花樹,人們對它的色彩斑斕卻習以為常。所以,如果愛一株植物,那就不要過度保護、溺愛,任它在曠野中接受風雨洗禮,飽食陽光和雨露,吸收日月的精華,植物才會更有靈性與野性,才會煥發自然之美。

動物,自由飛翔在天空中,馳騁在原野上,穿梭在森林中,遨遊在大海里,才是它們最美的姿態。如今的人們,愛護動物的意識越來越強,很多人,都會選擇到動物園和動物親近一番,而在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卻明確禁止遊客投餵食物。這,不是冷漠,不是不近人情,而是一種無奈,一種保護。人們過度的愛心,已經傷害到了動物自由成長,當動物逐漸習慣飯來張口的日子,它們的天性,生存的本能便逐漸退化,它們不再自由的挑戰大自然了,它們已經變成人類的寵物了。而且,有些故意投喂有毒,過期食物,甚至亂扔垃圾,投喂不當導致動物傷亡的現象屢屢發生,不禁讓我們捫心自問,我們對動物的愛,是不是過度的,不正常的呢,放開雙手,讓它們自己去捕食,自己去飛,去跑,去跳,去遊,去嘶吼,去長鳴,去迴歸最原始的野性吧。

孩子,永遠是父母的心尖肉,父母這一身份的存在,全都是因為孩子。尤其是作為獨生子女的我們從小被父母捧在手心裏長大,住着舒適的房子,享受高級的教育,擁有父母曾經渴望的一切,可很多孩子從小失去了與大自然交談的機會,我們,越來越像動物園裏喪失天性的動物,在湖南衞視熱播的《變形計》中的城市大少爺,大小姐,不都是迷失在過多的物質中,亂了成長的方向,還記得那位母親淚眼婆娑的説,她給孩子的愛太多了。正是父母這樣過度的保護,阻擋了孩子眺望遠方的目光,阻礙了孩子前進的腳步,就像漫畫裏為小樹遮擋風雨的大樹,終將成為小樹向上生長的壁障。最好的疼愛,不是捂在手心裏的温暖,而是張開雙手成為孩子起飛的平台,親愛的父母,請不要再溺愛我們,讓我們自在的飛翔夢想的未來吧。

愛,是我們所有生命的權利,無論是植物,動物,還是人類,都有權沐浴在愛的天空下,也有權去呵護,去愛一切生命,愛,不是遮擋一切,而是給予一片天空任其飛翔。

請不要讓愛,變成礙。

愛與礙作文 篇9

曾經,我看過這樣一篇報導説:“有一個醫生退休在家,準備去黃土高原植樹。不過他種樹的方法很特別——他種樹總選那些土壤不太肥沃、乾燥的地方;每天非但不給樹澆水,還要每天用東西去抽打這些樹。有一次,經歷了一場暴風雨之後,他的那些被整天磨鍊的樹竟仍穩穩地紮根在土裏。

看到這兒我想到了在西湖邊種着的柳樹,一棵棵的樹被兩根木架所支撐着。每天享受着環衞工人殷切細緻周到的呵護。微風一過,他們就會搖來擺去,只要大風一來他們就會東倒西歪。只要颱風一到,他們就會連根拔起。

看到樹一旦被過度溺愛就會阻礙其正常的生長髮展,他的`根就不會向深處生長。

其實十年種樹,百年育人。人和樹也是相通的,在生活中的我們必然會遇到挫折,就像樹遇到風雨雷電一樣那麼的平常。給予樹不恰當的愛,甚至溺愛。他就不會往土的深處紮根。如果給予人的愛太多,他就不會往生命的深處紮根。

我們每每祈禱上帝給我們舒適、快樂、平安,可是我們的祈求少有如願,我們倒不如祈禱我們的根往深處伸展,這樣即使冷風吹,大雨淋,我們也不會散碎成一片片。

生活本是艱難的,不管我們願不願意,只要我們的根往深處蔓延,我們就能從隱祕處獲取力量。舒適安逸我們都願意去接受,平安快樂我們都想擁有。但苦難和磨練都是必須的經歷!其實,逃避苦難去享受快樂是最大的不快樂!我想這也違背了愛意。

愛與礙本是相對的,如果愛一個人,請不要給他太多的安逸與舒適,因為這些本無意義,應該為其祈禱生活之根深!

愛與礙作文 篇10

我看了《愛與礙》這幅漫畫之後,感觸很深。漫畫描述了在一棵參天大樹下,長着兩棵小樹,左邊有一棵樹還小,在大樹的保護下很平安。右邊的那棵樹長的很高,可大樹的樹冠阻擋它長得更高,它的身體開始傾斜想從此逃出這愛的保護傘。

愛,能使人成才,但過分的愛就恰恰相反了。正如一隻蝴蝶將要破繭而出時,你嫌它出來時太痛苦了,就幫它把繭剪破,讓它迅速的爬出來。但結果呢?你的關心,成了它展翅高飛的阻礙。

記得小時候媽媽總是對我十分關懷,比如每次買什麼好東西總是先給我,而我卻總是以為那是應當的。漸漸地,我養成了一個壞習慣,看到家裏有什麼吃的我總是要來自己吃,但一直都無人反對。慢慢地我在學校裏也常常搶別人的東西,可我一直以為是理所當然的,直到被老師批評後才知道這是不對的行為。

愛和恨是相對的。但嚴厲、挫折也不失為一種愛,但正是因為這種嚴厲、挫折,讓孩子鍛鍊了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千萬不要讓父母過分的“愛”,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礙”。

愛與礙作文 篇11

秋深了。

太陽黯然了。

大自然萎謝了。

在十月的雲霧之下。顏色慢慢地褪了,山頂上已經蓋了初雪,平原上已經罩了濃霧。

在多霧的靜靜的日子裏我時常走進山中,帶着懶散的微笑,聽着木鳥的尖鋭的叫聲,偶發現了林中的這樣一幅畫面:

一個很大的蘑菇下面有兩棵小樹苗。左邊那棵那麼小,那麼矮,頭剛好頂在蘑菇的傘下;右邊那棵在蘑菇的傘頂那裏彎了腰,又繼續向上生長。

不難看出,蘑菇是那麼愛兩棵樹苗,他用自己龐大的身軀,為小樹遮風檔雨。可是,小樹真的因此而快樂成長了嗎?

看,左邊的小樹完全可以長得高大挺秀,可是因為蘑菇幾乎停止了生長,見不到陽光,感受不到雨露。

再看,右邊的小樹苗完全可以長得直直的,可是因為蘑菇只好扭曲身子,感受從未感受過的陽光、雨露。

對於左邊的小樹苗而言,蘑菇給予的是關愛,對於右邊的小樹苗而言,蘑菇給予的是障礙。

我用我那稚嫩的聲音問:“兩棵小樹苗,在蘑菇的傘下生活你們是什麼感受呀?”結果得到的答案相差甚遠:

左邊的小樹苗

生活在蘑菇傘下何炙而不為呢?他既讓我不被風吹,又讓我不被雨打,在太多太多的誘惑下,我寧可選擇生活在舒適安靜的蘑菇下。哪會像右邊的小樹經不起誘惑也扭彎了腰了。

右邊的小樹苗

左邊的小樹苗所謂的誘惑就是陽光、雨露。只有這些才能讓我茁壯的生長。在蘑菇的庇護下我長不高,我要用行動證明:並不是只有在蘑菇傘下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蘑菇對小樹苗恨不能包辦一切的溺愛,反而成了左邊小樹苗的成長阻礙。這也是現代生活中的社會現象——家長對子女恨不能包辦一切的溺愛,反而成了孩子成長、提升的障礙。

不知大家是否聽説:一位母親不讓自己的女兒做一件有危險的事,包括上體育課、探望敬老院的老人。孩子被同學隔離了起來,軍訓時她也什麼都不會做。當她的母親死後,她也就瘋瘋顛顛,整天披頭散髮。

而造成如此後果的正是她母親對她的過分溺愛。

看着眼前的蘑菇與小樹苗,我相到了太多,也想到了自己:以前,我不會打字,每篇作文都讓媽媽打,自從能夠打字後,媽媽讓我自己打印作文,我老是抱怨媽媽對我不好。看見了今日眼前的畫面,我才知道:媽媽沒有像蘑菇一樣溺愛我, 而是放手讓我獨立成長。

帶着滿心的成就感離開了山中,期待下一次的到來。

沒過幾天,我又在雲霧之中來到這片山林之中,看見蘑菇倒下了,兩棵小樹正在迎風茁壯成長呢。

看來蘑菇明白了:不能讓自己的愛成為小樹生長的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