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有關元宵節的作文400字6篇

作文1.21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400字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元宵節的作文400字6篇

元宵節的作文400字 篇1

今天是元宵節,我和父親、母親在10點左右吃完元宵就一起去河津看熱鬧,到了那裏,只見人山人海,擠得都喘不過氣來了!“咚咚”,表演開始了!我帶着好奇的心向裏面走去,人好多呀,什麼都看不見,我只好向前走,走了好長時間,也看不見……

沒辦法,我們只好不看了,可是,也不能不到一個小時就回去吧!於是,我們一家三口到了九龍公園,九龍公園的人相對來説較少,我們抄近路走,近路就是土坡,我們爬呀爬,經過十幾分鐘的奮鬥,終於爬上了坡頂。在最高處往下看,好美啊!淡淡的霧氣裏“漂浮”着許多房屋,彷彿是童話裏的仙境。今天雖然沒看到熱鬧,但是卻領略了人間仙境,也算是一種美的享受。再見了,九龍公園。

下午,父親開始裝火鍋,我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看得入了迷。

原來,裝火鍋是這樣的:一層白菜,一層肉丸子,一層海帶,一層瘦肉片子,一層木耳,一層肥肉片子,最後澆上用醬油、味精、生薑粉、鹽等調成的汁子。這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觀察,善於動腦,勤于思考,就會有所發現、有所收穫。

夜幕落下,炮聲陣陣、禮花聲聲,還來不及看元宵節晚會,母親説:“快去寫作業了”,於是我提起了筆,寫下了這篇見聞。

元宵節的作文400字 篇2

二月二燈會是寧溪獨有的民間傳統節日,相傳在南宋時就已開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寧溪的定在二月日,據説因為正月十五元宵節,到處都在舉辦燈會活動,所以寧溪特意將燈會推遲到二月八年級春龍節,這樣既可以先學習別處的經驗,取長補短,又能夠讓別人也有機會到寧溪來看燈,於是就有了中華元宵皆三五,寧溪燈會獨二二的獨特習俗。編輯本段六街花燈光鋪地,八宅鼓樂音蓋天,這是描寫傳統寧溪燈會盛況的一副對聯。古寧溪街共分為八宅,每年辦燈會由八宅輪流主持。

一般都在二月八年級日上燈,初八日落燈,到了上燈日,各宅都要高高地豎起一根燈柱,在T形的燈架上煞為壯觀地掛上九盞大紅燈籠,這就是九連燈。另外,每宅還在街口搭建一座虛空亭,安放本宅的保界爺或財神爺。又在旁邊築一間鼓手亭,一羣吹鼓手在亭子裏從早上一直吹奏到晚上。

燈會期間,家家户户門口都要貼春聯,掛彩燈。傳統的彩燈式樣也是名目繁多,有紗燈、提燈、玻璃宮燈、荷花燈、稻矮燈、走馬燈和各式各樣的動物燈等等。燈會的第一夜叫鬧街,八宅各自組織鑼鼓隊進行沿街演奏,或在自己宅的虛空亭內敲鑼打鼓,宣告今年二月二燈會活動開場,接下來的各夜都要迎老爺(神像)。通常在初四夜進行大迎,掀起燈會活動的高潮,因為初四是寧溪集市,永(嘉)、樂(清)、仙(居)、臨(海)、黃(巖)邊境趁到寧溪趕集之便前來觀燈,或走親訪友的外來羣眾特別多。

這一夜每宅都要組織一支幾百人的隊伍參加迎燈,每支隊伍由兩面敲十三響大鑼。

元宵節的作文400字 篇3

今天是元宵節。這天,大家都會猜燈謎、出門賞月、拉兔子燈、吃元宵等。還有舞龍舞獅、踩高蹺、劃旱船、打太平鼓、耍花燈、扭秧歌等傳統民俗表演。

一上午的學習班終於結束了,打了一輛車來到媽媽上班的地方,對面是一個大廣場,附近的車堵得水泄不通。我走進去一看廣場上人山人海,陣陣鑼鼓聲迎面襲來,喧鬧非常。

進門一直往前走,一個三層高的鼓架漸漸映入眼簾。説是三層高,走近看,其實並不是太高,相當於一層樓房的樣子。每層並排放着四面大鼓,十二個人身着紅色衣服,戴着頭巾,站在鼓旁奮力又有節奏的打着。鼓聲忽急忽緩,一會兒“萬馬奔騰”,一會兒“輕風掠過草原”,一會兒“波濤洶湧”。

往右邊走,擠進層層人羣,裏面有一二十人穿着花花綠綠的衣服,戴着各種各樣的頭飾,有踩高蹺的,有劃旱船的,還有扭秧歌的,邊唱邊舞。劃旱船最有意思啦,她們“坐”在“船”裏,手裏拿着槳,擺着划船的姿勢,樣子滑稽極了!

再往前走,這裏是我最喜歡的舞獅表演,這裏圍的人最多,遠遠地就能看到一座高台,至少有十幾米高,上面綁着一隻雞,幾隻“獅子”順着連接高台的地繩子,邊舞邊上,幾隻“獅子”不一會全都登上高台搶那隻雞,場面十分精彩,台下的喝彩聲不絕於耳。

熱鬧的元宵節慢慢的平靜下來,但我的腦海裏還一直被喧鬧填滿,夢中還流露着歡快的笑容。

元宵節的作文400字 篇4

今天是元宵節。幾片聖潔的飄雪增添了節日濃厚的喜氣。我隨着人流來到縣城,只見人頭攢動,鼎沸如潮,俊男美女,耋耋老人都爭向觀看。路邊有交警維持秩序,路倆旁用繩子拉着。隨着歡快的鼓點,過來各鄉鎮的車車燈,最引人的是固爾班的車燈,一匹棗紅的駿馬揚蹄騰飛,神俊之極!引的觀者動人的美女用纖細的手指按動快們,留下永恆一刻。

隨後是過來的秧歌隊,一位大爺用手推着美女坐的花團錦簇的船,隨鼓點舞的樂不知疲。有令人發笑的豬八戒背媳婦;有姑娘小媳婦舞動的跑毛驢,毛驢舞的活靈活現,美麗多姿…特別某鄉村的高蹺對隊,數人間有打扮形象的白蛇與許仙,隨鼓點的歡快節約奏舞動着鄉村甜美的愛情和幸福生活。從觀眾的笑臉,老人的矍鑠,我看到社會的在黨的政策下的碧絕風情。

夜晚的燈更是五彩斑瀾,有各種動物燈,西瓜燈,韭菜燈,黃瓜燈…燈光閃爍着觀眾小康生活的嚮往。各個鄉村的車車燈更是五顏六色,璀璨奪目。特別車燈馬年的馬,兩眼放光,不住活靈活現的轉動,可為催人們一馬當先奔小康。政府門前的煙花噴射着,飛向夜空,炸開的五彩繽紛如菊花盛開,似鳥的歡歌…映襯着千百張快樂的笑臉。隨着滿天的煙花,我祝賀大家馬年好運。

元宵節的作文400字 篇5

家鄉的元宵節,是名符其實的“燈籠節”,或許是農村人對吃不是太感興趣吧,吃元宵只是這一天的一個小插曲而已,正月十二開始,孩子便開始準備燈籠,有的家裏有心靈手巧的大人,就用手工製作一個,買些彩紙,再準備些竹子或木棍一類,可以製作各種各樣的燈籠,如蓮花型,兔子型,鼓形等各種各樣的燈籠,最好的便是仿照宮燈制的轉燈,蠟燭一點,便可隨着煙旋轉起來。也有圖方便的在市場上購買燈籠,有紙糊的,多鬥是點蠟燭,如西瓜燈籠、火罐燈籠,也有塑料的,輕巧耐用,多半可以安裝上電池。

城裏的正月十五,主要是燈謎晚會,猜猜燈謎,而鄉里的正月十五便是村裏的.燈展,“正月十五雪打燈”,預示着今年肯定會有好收成,每年的正月十四到十六是孩子們挑燈籠的時候,孩子們把燈籠選好,雀躍着等天黑,不到天黑孩子們便把燈籠提好,點上蠟燭或是打開燈籠開關,提着在村莊裏轉悠,等孩子的燈籠都挑出來後,便自發的挑在一起,互相比比看看,看誰的形狀好看,誰的結實,也有搞怪的孩子,故意互相碰撞燈籠,有用紙糊的點蠟燭的孩子,不小心把燈籠碰着,便使勁的在地上摔,火熄了,可是燈籠沒了,便哭着跑回家再找一個燈籠。更有好事者,會因一個燈籠和夥伴們打起來,管你是什麼輩份,是否親戚,這會燈籠是最體面最代表尊嚴的東西。村莊裏隨處可見的是紅彤彤的燈籠,孩子的喧鬧聲、哭喊聲和喧譁聲,村莊裏不再安穩,因燈籠而紅火起來。

説起正月十五吃的東西,家鄉還有一種東西,便是“燈盞”,用蕎麪做成的圓形食品,中間還可以點上蠟燭,有一種懷舊的感覺,吃了以後可以保平安健康之意吧?

元宵節的作文400字 篇6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主要的活動就是看燈。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説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

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直到今天,元宵點燈的習俗仍然在中國的各地流傳的,各式各樣美麗的花燈在這一天都會點亮,孩子們提着自制的燈籠走街串巷,非常高興。

猜燈謎也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活動,花燈的主人會將謎面寫在燈籠上,掛在門口,如果有人可以猜中,就能得到小小的禮物。這項活動最早起源於宋朝,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隨着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白天有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到了夜晚,除了五顏六色的美花燈之外,還有豔麗多姿的煙火。大多數家庭會在春節時留下一些煙花等到元宵節這天燃放,而一些地方政府也會舉辦煙花大會,當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在盛大的煙火表演中來臨時,人們都陶醉在這令人難忘了煙花與皎潔的明月中。

標籤: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