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培訓 > 房產職業顧問

70年產權到期怎麼辦

對於“房屋70年產權到期後如何續期”問題,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部長通道”上表示,將出台住宅建設用地等土地使用權到期後續期的法律安排,推動形成全社會對公民財產長久受保護的穩定預期。

70年產權到期怎麼辦

  有恆產者有恆心

姜大明説,對於房屋、土地使用權和之後的續期問題社會各界普遍關注,將出台有關法律予以規定。

姜大明介紹,在相關法律安排出台前,少數地方遇到的房屋、住房土地使用權到期的問題,有關部門已在去年年底提出了過渡性解決方案,即不需提出續期申請,不需繳納相關費用,正常辦理交易、登記手續。“這個決定公佈後,得到了社會積極評價,和普遍贊同歡迎。”姜大明表示,“請大家放心,居民購買住房,其財產權會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

至於農村土地改革問題,姜大明表示,2015年開始,全國已有33個地區開展了農村土地徵收、經營性入市和宅基地改革。兩年多以來,改革已經探索總結出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成果。試點過程中同步起草了土地管理法修改稿的送審稿,將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修正案草案中充分吸收了改革試點的成果”,姜大明説,其中在農村土地徵收方面,體現了縮小徵地範圍、規範徵地程序、完善對被徵地農民合理規範的改革經驗。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方面,體現了建設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使這部分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權同價、同等入市的改革要求。在農村宅基地制度方面,從依法公平取得、節約集約使用、資源有效配租方面體現了改革要求。

同時,法律修正案草案還對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收益增值分配機制,對提升個人收益分別進行了規定。

  33個地區已開展改革試點

去年,部分城市商品房價格漲幅較大,同時多地土地出讓費用屢創新高。姜大明表示,要遏制炒作土地行為,保障居民住有所居。

農村土地徵收、宅基地改革關乎農民財產權利。從2015年開始,全國有33個地區開展了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姜大明表示,各試點地區堅守底線、大膽實踐,已經探索總結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成果。

值得關注的是,在試點成果的基礎上,相關法律也將修改完善。姜大明稱,目前國土資源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形成了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的送審稿,經相關程序批准後,將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據姜大明介紹,土地管理法修正草案吸納了試點的成果。

在農村土地徵收方面,體現了縮小徵地範圍,規範徵收程序,完善對被徵地農民合理、規範、多元保障機制等改革經驗。

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方面,體現了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權同價、同等入市的改革要求。

在宅基地制度方面,體現了依法公平取得、節約集約使用、自願有償退出等制度安排。

去年,部分地區住房土地使用權到期後的續期問題引起社會關注。對於“房屋土地使用權70年到期後如何續期”問題,姜大明表示,國土部正在深入調查研究,並將積極提出相關法律安排建議。

事實上,針對少數地方遇到的房屋、住房土地使用權到期的問題,有關部門已在去年年底提出了“兩不一正常”的過渡性解決方案,即不需提出續期申請,不需繳納相關費用,正常辦理交易、登記手續。

“這個決定公佈後,得到了社會積極評價及普遍贊同和歡迎。我們正在深入調查研究,並將積極提出相關法律安排建議。”姜大明表示:“請大家放心,居民購買住房,其財產權一定會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

  宅地供應因城施策

去年,樓市在去庫存的背景下,一線城市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房價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在房價上漲的同時,土地市場活躍,部分熱點城市屢屢出現房企高價拿地、“地王”頻現的情況。

姜大明説:“我們提出住宅用地是保障住有所居的,不能拿來炒作囤積,進一步規範土地市場秩序,遏制炒作土地的投機行為。”

國家制定宏觀調控政策,各地因地制宜抓好貫徹落實。堅持去庫存與防過熱並重,對不同地方‘分類指導、因城施策’,對重點城市‘一城一策、靶向治理’,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供應,去庫存任務重的城市要減少以至暫停住宅用地供應。

對於如何建立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姜大明也表示,要堅持遠近結合標本兼治。

具體來説,姜大明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舉措:一是保證總量,優化結構。“二是規劃引導,穩定預期。落實人地掛鈎政策,政府要公佈住宅用地中期規劃和三年滾動計劃,形成居民和企業的良好預期。”姜大明説。三是要總結各地土地市場調控經驗,改進和完善“招拍掛”制度,保持城市地價總體平穩,嚴密防範房地產風險

標籤:產權 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