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培訓 > 職業經理人

職業經理人的生存準則

一般認為,將經營管理工作作為長期職業,具備一定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並掌握企業經營權的羣體就是職業經理人。寬泛來講,職業經理人橫向看是分類的,財會、生產管理、技術; 縱向看也是分層次的,企業需要各種層次的職業經理人。比如第一個層次是能工巧匠型的;第二個層次是元帥型的,在一個領域中可以帶領一幫人來完成一個特定項目;最後一個層面則是老師型的,必須有系統的思考,所以説是很寬泛的。

職業經理人的生存準則

美國人正發起一場針對CEO天文數字薪酬的批判運動,“道德風險”這個詞從華爾街延伸到了實業界。這情有可原,打開《福布斯》發佈的美國CEO薪酬榜,即使在經濟危機深重的過去三年,美國大型公司領導人們薪水依然穩步上升,平均數超過了1,000萬美元。

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天狼星XM衞星廣播公司的CEO梅爾·卡爾馬津——他任職以來公司股價已經從9美元跌至2美元,而他本人領到了累計超過3,700萬美元的薪水,而且下個月還準備按計劃行使股票期權,兑現1.25億美元。這位頂級銷售出身的職業經理人總是能夠找到巧妙的説辭來讓質疑者閉嘴。

中國職業經理人則經歷着另一種困境——國營部門的政府影響和私人企業的不受信任。在大型的國有企業,職業經理人的升遷和調動總是受到政府的巨大影響。最近的例子是黎瑞剛,充滿抱負的他從普通的編導做起,迅速攀至上海文廣集團(SMG)CEO的職位,並且在過去幾年裏主導了這家上海媒體巨頭的體制轉型,SMG收入從2001年的18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113億元。

據報道,正當少帥黎瑞剛準備繼續推動集團上市時,來自政府的調令飄然而至,他在內部會議上的臨別感言説:“這次工作調動很突然,我沒有任何思想準備。我覺得自己像一個賽車手,在高速公路上飛速行駛,突然讓我踩下剎車,一下子覺得反應不過來。”一紙文件,就讓棋至中局SMG改革,開始撲朔迷離。

在私營部門,處於交接班的中國第一代創業者依舊習慣將經營權力掌握在家族成員手中。老牌富豪,依靠建築和房地產崛起的廣廈集團樓忠福正在努力嘗試啟用職業經理人,他的兩個兒子,樓明和樓江躍分別擔任公司的董事長和副董事長,同時聘請了一位前任官員——王寶桐擔任職業經理人。

但是如同其他處於創始人的巨大陰影下的民營企業,這套體系運行的並不好。從架構上,廣廈集團各個子公司應該廣廈控股總裁彙報,但“各路諸侯”已經習慣了跳過總裁直接找樓忠福,在高管們口中,“老闆”這個稱謂始終是屬於樓忠福的。樓忠福在多個場合感歎:“有事情先去找總裁,再找小老闆(其兒子),不要來找我,打牌再來找我。”

而與此同時,強勢的他卻控制不住要跳過總裁和兒子直接介入到一線的經營決策中。新總裁王寶桐在履職之初則完全無意打破這種潛在規則,在接任總裁的會議上,他反覆強調的是對樓忠福的尊重和敬佩,輔佐董事長樓明。一位廣夏控股下屬企業的管理人員直言不諱:“我們這樣的公司,最後拍板的肯定還是老闆。

所謂職是職位,或職稱。通常,社會組織中的角色往往是任命或選舉的,無論你是經理或律師,都是社會經濟活動賦予你的角色。也就是説,是這個組織的權力部門或個人“定義”你是什麼職,你有什麼權,你應該做什麼事。所謂“在其位,謀其政”講的就是“職”的要求,而所謂離職,就是你離開這個“位子”。

所謂業,在這裏“業”講的是某種成就或結果。做事是為了立“業”,所以叫事業。事在前,業在後,做事如果無業(沒有結果),就等於白做。同樣,行業,也是行在前,業在後,但如果某一行不出結果,即無“業”,這個行業就不再存在。由此看來,職業講的無非就是“在其位,謀其政,得其果”。

職業化,表達的就是從職責要求出發,創造出相應的業績或價值。

記得國內知名的一名講師説:職業化就是做什麼要像什麼樣子——在初級競爭的階段也許適用;目前的市場中,職業化,就要把各自行業的東西都研究透徹,做到極致——才能稱得上職業化。我見過賣鞋子的老闆,他的牆上掛滿了皮鞋、舞鞋、涼鞋。也見過一些賣襪子的老闆,辦公桌邊上掛滿了長筒襪、連褲襪、混紡襪。他們把各自行業的東西都研究透徹,這樣的企業一定不會差到哪裏去。

但一般來説,培養我們的職業化行為的習慣,對員工來説或許是一件非常苛刻的事情。因為在步入職場之前,我們已經或多或少積累了一些習慣,這樣的習慣也許會時刻干擾和左右着我們。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預定職業化規範培訓,請聯繫13938256450)表示,只要我們矢志不移地堅持自己的信念與選擇,把職業化的高標準行為納入我們的日常行為,我們就可以通過日積月累而達到最好的自己,我們個人以及團隊也一定能夠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表示,職業化是成功的代名詞,也是職場人士最強的競爭力,是生存的硬道理。擁有職業化精神,能讓你在激烈競爭的職場中脱穎而出。職業化的員工才是真正的“人財”,員工職業化是全面提升團隊執行力的核心動力,幾乎每個人都渴望獲得別人由衷地讚美,員工更是渴望獲得老闆由衷地認同。身為職場中人,老闆對之最高的讚美應該是——你這個員工在工作中非常“職業”!因此,職業不僅是每個人的謀生之道,也是每個人享受人生的一個重要方面。評價一個人很“職業”,就等於説這個人“工作非常職業化”,“職業化精神高”!

我們也經常聽到一些企業的管理者搖着頭説:“這個人能力尚可,就是職業化素質太差了……”調查顯示,90%的公司認為,制約其發展的最大瓶頸是:缺乏高素質的職業化員工。一般情況下,一個員工只能發揮出自身能力的40%-50%;但如果這名員工能夠受到良好的職業化素質教育,那麼他就能發揮出其能力的80%-90%。可以説,職業化是21世紀職場生存法則,是提升個人與組織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職業化”是成功的代名詞。實踐職業化,讓千萬中外風雲人物和企業財團成為其最直接的受益者。而目前許多公司的經理人與員工都不太職業化,原因是什麼?歡迎進入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的課程《職業化員工培訓》!

話説——拿破崙有一次檢閲軍隊,按照慣例,指揮官跑到拿破崙跟前,以非常清晰的口齒報告:“報告將軍。本部已全部集合完畢。本部官兵應到三千四百四十四人,實到三千四百三十八人。請你檢閲。”拿破崙非常滿意地點點頭,説:“很好。”然後又回頭對他的參謀説:“記住這個指揮官的名字,數字記得這麼準確的人應該受到重用。你們以後也得向他學習,給我彙報時儘量用精確的數字説話。不要用大概、可能、也許、差不多這樣的話。”這位博得拿破崙好感的指揮官,乾脆利落地説出了部隊官兵應到實到的人數,顯得非常專業和細緻。用數字説話,既顯得職業化,又能給人以最基本的信任感。

那麼,我們常常説某某職業化精神真高,某某職業化精神太低。那麼,這個叫“職業化精神”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美國學者的'調查表明:絕大多數人在工作中僅發揮了10—30%左右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的職業化精神教育與職業化培訓,就能發揮其能力的50~80%。

譚老師表示,所謂職業化,就是一種工作狀態的標準化、規範化和制度化,即要求人們把社會或組織交代下來的崗位職責,專業地完成到最佳,準確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著名職業化專家譚小芳老師以國際通行的概念分析,職業化的內涵至少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以“人事相宜”為追求,優化人們的職業資質;

二是以“勝任愉快”為目標,保持人們的職業體能;

三是以“創造績效”為主導,開發人們的職業意識;

四是以“適應市場”為基點,修養人們的職業道德。

職業化不是貼在臉上的標籤,不是穿在身上的套裝,而是你平時怎麼拜訪客户,怎麼接聽電話,怎麼給同事留言,怎麼在會議上發表觀點,怎麼在討論中堅持己見……有的時候職業化是非常細節的表現,小到你遞給對方名片時名字的方向朝哪裏,可是它的影響卻可大到體現公司的整體形象。於細節處體現職業化,就是職業化的精髓。

職業化問題是我們每個人都面臨的問題。職業化水平的高低關係到我們的企業能走多遠,能做多大,能達到什麼水平。對於個人而言,職業化水平決定了我們在職場上是不是一個受歡迎的人,能不能把個人水平發揮出來,也關係到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我們先來看下面這個故事:

一日,乾隆皇帝宣御醫看病,御醫不知是哪位妃子染恙,心想先討個吉利再説吧。於是,在懸絲上診了一會兒"脈"後,喜形於色地説:"啟稟萬歲,是喜脈!"乾隆一聽,暗地笑了,説道:"就憑這根細絲診脈看病,朕不信!"御醫忙磕頭道:"臣診脈從未有過差錯。"乾隆命太監帶御醫去看懸絲的另一頭。原來皇帝想試試御醫的本領,絲線的另一端並未繫上病人的手腕,而是系在凳腿上。御醫看了大吃一驚,險些嚇暈,這可是欺君之罪啊!

但他不愧是個有經驗的老御醫,稍定了一下神,他搬起凳子細細查看一遍後説:"敢請劈開凳腿,便知微臣講的是真是假。"乾隆立即命太監取出利斧劈開凳腿,只見凳腿中有一個小蛀洞,洞內有隻小蟲正在蠕動。御醫忙跪奏:"萬歲請看,此為木之孕也,所以叫喜脈。"在笑談御醫機智的同時,譚小芳老師不禁歎服其職業化態度、職業化的醫術和職業化精神以及水平。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中國加入WTO,必須面對直接的國際化競爭,譚老師建議:作為政府、企事業、高等學校等單位的管理者與領導者們,應該更多地思考如下問題:

國家機關和政府部門為什麼經常會出現官僚作風以及效率低下等等不良現象?我國的公務員為什麼綜合素質比不上歐美髮達國家的公務員?應對WTO,中國公務員的出路在何方?中國企事業單位綜合競爭力為什麼大多都不如歐美和日本的企業?是什麼使我們的企事業落伍?是什麼使我們被動挨打?如何全面提升中國企事業單位的綜合競爭力?一方面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應屆畢業生卻很難找到工作,曾經的天之驕子——大學生,為什麼會淪入如此困境?大學生應該彌補哪些方面的嚴重不足?……譚小芳老師認為,每個人不管是在哪個機關部門、哪個企業、哪個崗位上,不管其內容有多大的差別,均有其職業化的要求。很多人忽視了職業化與職業化精神,結果在工作中遭遇失敗!

那麼,到底什麼是職業化呢?職業化就是工作狀態的標準化、規範化、制度化,即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合適的方式説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使知識、技能、觀念、思維、態度、心理等符合職業規範和標準。

職業化的作用體現在,工作價值等於個人能力和職業化程度的乘積,即:工作價值=個人能力×職業化程度。如果一個人有100分的能力,而職業化的程度只有50%,那麼其工作價值顯然只發揮了一半。

“職業化”是一個人在職業生涯中的價值觀、態度和行為規範的總和。我們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精神,一種態度,甚至是一套行為準則。這種精神常常透露着對事業的尊重與熱愛;這種態度每每體現出對團隊的忠誠和對卓越的追求;這種對行為準則的嚴格遵守時時展現出你的職業素質和業務水準。總之,每一個身處職場的人都應該用最短的時間把自己職業化。有了職業化這件利器,你會得到上司的賞識,會受到同事的歡迎,會得到客户的肯定,工作會得心應手。收入會節節攀升,事業會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