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職業 > 茶藝師

日本茶道與都鬥茶會

茶藝師1.69W

導語:日本茶是指出產自日本的茶葉,日本出產的茶葉中過九成都是綠茶,從而使得綠茶的分類極盡細緻之能事,依照製法和茶葉生長的位置,細分出各種名稱的茶來,而這些茶的香氣、味道、口感又各有不同,喝的場合也有講究。

日本茶道與都鬥茶會

關於日本茶道的源流,要上溯至8世紀上半葉。那時日本從中國引進茶文化,照搬了中國貴族書院式的茶道模式。

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從我國研究佛學回國,在他回國的行李中,就有中國的茶籽,最澄禪師將茶籽種在近江。815年,日本嵯峨君主蒞臨滋賀縣梵釋寺,僧人們獻上清茶一杯。君主飲後龍心大悦,開始大力推廣飲茶,於是茶葉在日本得到大面積栽培。

宋代,日本榮西禪師來我國學習佛經,歸國時不僅帶回茶籽播種,並根據中國寺院的飲茶方法,制訂了自己的飲茶儀式。榮西禪師晚年著《吃茶養生記》一書,被稱為日本第一部茶書。這本書推動日本社會飲茶風尚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到了16世紀,千利休提倡茶道應以“無中萬般有”、“一即是多”的禪宗思想為根底,去掉一切人為的裝飾,追求至簡至素的情趣。他首先改革了茶室,由書院式的茶道,發展為草菴式的茶道,從茶室建築、裝飾和擺設,到煮茶方法、使用茶具樣式和吃茶禮儀,進一步融入禪的簡素清寂的精神,俗稱“空寂茶”。由此在日本有“茶禪一昧”的説法,茶道也因此成為修煉精神和交際禮法之道。

如今的日本日本將茶道完全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作為禮儀教育,以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茶道是日本中國小生課餘學習的重要科目,茶道起到了修身養性的.作用。此外姑娘出嫁前,還要經過特別的茶道程序訓練,以作為主婦有條不紊地操持家務的基本訓練。可以説茶道所要求的規範正是日本人至今的行為規範。

日本的茶道!日本著名的三十三間堂附近,有一家出名的茶室,可以觀賞到品位極高的茶道示範。在日本受教育的廖老太説,如果我們沒有經歷過這奇特的茶的儀式,恐怕很難探索到日本文化的內涵。因為日本的茶道不同於我們茶餘飯後的茶,而是訓練自己達到一種“和敬清寂”境界的不二法門。如達到至高段時,甚至可以領略到各種超俗與精神的境界,同時它對日本的美學與禮儀有着廣泛的影響。

12世紀末,日本臨濟宗的始祖榮西才把抹茶的特殊樹種和製作這種細末綠茶的技術引進日本,並把第一顆茶苗種在京都附近的宇治山上,至今,該區仍出產傲稱日本最優秀的抹茶。後來,榮西鼓勵他的弟子飲用這種起泡、苦澀的茶,作為健康飲料、宿醉解藥以及提神劑。

16世紀時,千利休大師將禪學融入其中,為今天的日本茶道之始。泡茶並不難,真正難的是以精確的精神來泡。就像參禪,如沒有一些悟性,恐怕窮畢生也無法達成。

茶室的佈置,崇尚簡樸淡雅,在9平方米的塌塌米上,出席茶會的人,無分貴賤地坐在一起,靜心烹茶品茗,在寂靜中忘卻塵俗千慮,讓心神與自然相和。

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種不講究奢華的質樸精神,到現在反而演變成極端富裕這才能把玩的享受。所以,犬儒譏之為“貧窮美學”。日本的工匠也趁機收取更高的費用,來做出更佳的缺陷美效果的茶具。於是,這些像是未經雕琢的茶具再度成為一種炫耀。

借茶作樂、燒琴煮鶴的工作,古今中外,絕不罕見。茶傳到日本之後,大概十三、十四國際,就演變成鬥茶會,不管是文人墨客,仍是達官貴人、武士階級,一概聚到一同翻開宴會,鬥茶作樂。這鬥茶會程序雜亂。

我們在客廳裏先吃三遍酒,一道面一道茶,然後,到茶堂裏點茶評論。茶堂裏掛滿了釋迦、觀音等佛菩薩的畫像,隔扇上貼滿了中國畫,香台上鋪排着各式香盒和茶罐,裝着妙香和好茶,西側放置食架,鋪排各色果品,北側放置屏風和獎品,整個局面,堪比現代公司年終酒會的多媒體大廳。

鬥完了茶,已是日落西山,這人撤去茶席,在擺上山珍海味,歌舞管絃,直到深夜才散場。有些鬥茶會,乃至組織洗澡,情勢恰似今日的高檔洗浴場所。若是沒有後來與禪宗的精力聯繫,構成禪茶合一的茶道,只怕今日日本也只剩下銀座裏呼喊斗酒的習尚。

標籤:茶會 茶道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