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社會工作介入安置幫教對象個案分析

個案工作與個案研究要密切配合。個案研究是社會個案工作的前提;個案工作是個案研究的發展。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介入安置幫教對象個案,歡迎大家閲讀瀏覽。

社會工作介入安置幫教對象個案分析

  一、案例背景

(一)基本資料

服務對象:阿平

性別:男

年齡:35

服務對象來源:因涉黑、涉毒、搶劫等犯罪入獄,迴歸社會後納入司法所安置幫教對象

(二)個案背景資料

服務對象家早年生活較為優越,在事業奮鬥上亦有所成就,但因誤交損友,和生活放縱,染上了毒癮,數年之中將祖上傳承和自己經營所得的家產揮霍一空,為籌集毒資,逐步涉黑、涉黃並從事毒品交易。終於因此被北江監獄收監羈押。對於迴歸社區洗心革面,重新走上正常生活的重任,服務對象一籌莫展。

  二、問題分析

(一)經濟收入:目前無職業、有少量股份分紅和相關的財產性收入,名下也沒有房產,在郊區老村中與父母親相依為命。據工作員觀察,服務對象目前居住的房子為數十年前修築的老宅,市價較低,且不在服務對象本人的名下。服務對象有一兄一弟,目前具已成家,與父母分家後單獨居住。根據服務對象的線索提供和村委會的説明,工作員得知服務對象目前維持生計的經濟來源主要靠父母資助,而父母的退休金也為數不多;其次,服務對象因有過吸毒史,身體欠佳經常去醫院。依靠父母不是長久之計,工作員需要幫助服務對象開闢新的工作渠道,促進其自力更生。

(二)社會行為:較為棘手,這些問題既是對工作員的挑戰,也是對服務對象本人的重大的困擾。服務對象口述,回到社區後為了維持生存,時常與過去曾長期有過交往的社會涉黑人員交往,通過參與聚集鬥毆、討債等換取更多的收入。這種行為對其本人來説是一個危險的因素;但對於社會來説更是一種危害。因此,工作員的全面介入此類安置幫教對象的生活勢在必行。

(三)心理困境:經歷了個人生活狀態由輝煌到極度低落的巨大反差,深刻的影響了本人對社會、對社會交往的偏見。言談舉手投足之間,“天下人皆負我”的語氣油然而生;對平靜而文明健康的生活既羨慕又懷疑的尷尬,讓其一方面不斷的通過各類渠道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混跡於各類羣體,以達到維持自尊和生活的雙重需要,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

(四)職業問題:因為心理困境而深刻的影響到本人對於未來職業的規劃。這種雙面性在工作崗位的選擇中有深刻的表露。服務對象自認為有過當老大的經歷,個人的工作應該有一個很好的起點,所以不願從事居委會給他推薦的保安等一系列工作;但是,離開居委會的幫助,服務對象因為知識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從事更好的工作,又只得混跡於黑社會從事地位更低的涉黑馬仔的工作;同時,對於自己的未來也沒有很好的定位,更不知道自己應該將什麼作為人生的重點,渾渾噩噩,終日無所事事,不是四處上訪、就是遊手好閒。對自己、對社會都沒有一個交代。

(五)健康問題:注射式吸毒,留下後遺症,表現為腿部大動脈硬化、血管纖維化和破裂。目前問題已經比較嚴重。在北江監獄的時候由監獄提供治療,出獄後無所依傍,四處求醫,逼不得已繼續重操舊業,靠幫老闆討債和其他工作為生。

  三、服務計劃

(一)服務目標

總目標:工作員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技巧和社會資源網絡,使服務對象發掘個人潛能、實現個人價值,恢復社會功能。

具體目標:

1.幫助服務對象獲得基本生活保障

2.陪伴服務對象通過交友、就業獲得自我接納和社會認同

3.引導服務對象以積極的心態、正確的方法求職、擇業、開啟職業規劃及人生規劃。

4.幫助服務對象發掘個人潛能,走上正軌的人生道路。

(二)介入理念

1.理性情緒治療模式

該模式認為情緒問題是人的非理性信念造成的。治療的重點在於影響和改變服務對象的非理性觀念和思想,達到轉變服務對象沮喪情緒的目的,使服務對象正視及渴望更積極上進的生活。

在開啟社會工作服務之前的交談中,服務對象有一些諸如“要不是某某我就不會被抓去坐牢”、“我以前公司業務很大,都怪誰誰誰搞黑我”、“我坐牢了現在一無所有,親戚都躲着我怕我連累他們,反正生活就那樣子了”這樣的非理性信念影響着服務對象的情緒。工作員需要通過努力影響和改變服務對象的非理性信念,使服務對象建立起正確的、積極理性的信念。

2.任務中心模式

工作員幫助服務對象尋找“一個可處理的問題”, 工作員與服務對象並肩作戰,一起尋找社會資源解決這一問題,問題被解決後服務對象感受到困難是可以被解決的,感受到工作員是可以被信任的,感受到都工作員與他同在。

服務對象現在面臨多重困境,這些困境不可以在短時間內就迅速的解決掉,這一系列問題需要和與社區生活和家庭關係互動結合起來,形成扭轉生活軌道轉向正常生活的巨大力量,因此建立起服務對象解決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是至關重要的。

  四、介入過程

(一)第一階段:前期評估,界定阻礙服務對象正常生活的困境

從經濟收入、社會行為、心理困境、職業問題、健康問題等方面,完成對服務對象的評估,界定阻礙服務對象正常生活的困境。

(二)第二階段:建立雙方信任關係,正式開啟專業服務

此階段重點是建立信任關係,運用開放式提問技巧,讓服務對象傾訴為主,工作員向服務對象表達同理、尊重、澄清問題,適時給一些正面意見和建議,讓服務對象感到工作員的真誠和可信任。

(三)第三階段:針對問題所在,運用專業知識開展服務

一是服務對象的生活保障問題,協助服務對象向社區村委會、街道社會事務部門申請困難救助金,解決衣食的燃眉之急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基礎。

二是服務對象的情緒問題,服務對象由原來的家境優越、事業有成到搶劫、吸毒、鋃鐺入獄再到出獄後一無所有,生活上巨大的落差,影響了其本人對社會、及對社會交往的偏見,言談舉手投足之間,浮現“天下人皆負我”的情緒。工作員運用社會工作專業及心理學知識動盪服務對象這一消極的情緒。

三是服務對象對所犯罪行的認識問題,引導服務對象正確地面對過往經歷,正視自我的歷史,總結教訓、吸取經驗,去除“罪犯”標籤。

(四)第四階段:調整服務策略,明確服務方向

為服務對象爭取到社區的臨時性經濟補償,以暫緩目前的經濟困難,杜絕服務對象繼續從事涉黑性質的工作的動機,逼使服務對象就斷絕目前從事的“歪門邪道”的工作進行表態,推動服務對象自決,激發創業的動機;工作員與服務對象討論其興趣愛好及特長,服務對象自述希望從事挖掘機的工作,工作員與服務對象一起尋找社會資源,並運用專項培訓扶持項目,幫助服務對象報名參加挖掘機的學習。為服務對象以後找到一份合法且合適的工作,有長遠職業規劃打下基礎。

(五)長期跟進服務,隨時觀察服務對象的表現,為服務對象的個人職業提供指導,避免中途誤入歧途。

  五、評估

工作員主要以AB設計法(前後測評估)對該個案進行評估,在開案與快結案對服務對象填寫相應的問卷調查,對比其前後的表現,發現服務對象在與社工建立信任關係、清晰個人問題與需求、應對困難的程度、重建人際系統等方面均有較明顯的改善。工作員對個案計劃中各項目標的評估,得到服務對象的配合,該個案的各項服務目標亦全部達成。

  六、服務成效

(一)工作員與服務人員能夠保持常態化互動,對工作員的服務認可,每次能夠根據工作員的電話聯繫按時、友好的與工作員見面,並饒有興致地跟工作員談論目前的生活,還能用自嘲式的幽默去説起自己的`過去,工作員感覺到服務對象對生活充滿着積極和熱情,充滿了正能量。

(二)杜絕服務對象繼續從事涉黑性質的工作的動機,逼使服務對象就斷絕目前從事的“歪門邪道”的工作進行表態,推動服務對象自決,激發創業的動機。工作員陪同服務對象在醫院進行了尿檢,沒有發現服務對象有毒品復吸的痕跡;派出所排查及社區其他工作人員亦沒有發現其與涉黑人員的來往。

(三)服務對象目前已經完成了挖掘機培訓,並且通過了測試,正式獲得了挖掘機的駕駛技能,並根據朋友的介紹,在某工地從事駕駛挖掘機的工作。獲得朋友的幫助和信任,使阿平很興奮和激動,趕緊打來電話告訴工作員,工作員藉此機會向阿平灌輸“只要自己改過自新,走上正道,朋友和親人是不會在意你的過去,過去的經歷都是財富”。同時,服務對象的月薪和生活保障均有穩定來源。

(四)服務對象已從自暴自棄的情緒低谷中走出了,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對未來的生活有憧憬有自己的規劃。

  七、結案

服務對象取得了挖掘機的駕駛資格,並且經朋友的介紹在工地上駕駛挖掘機,生活來源有了穩定的收入,生活逐漸走上了正軌。個人心態也變得很積極、樂觀。

根據阿平的上述情況,服務對象涉及本個案的幾個突出問題得到的基本的解決,個案目標基本達成。服務對象的潛能被髮掘出來了,在後期的工作中,工作員在與服務對象的聯繫和接觸上間隔時間拉長,用電話聯繫的方式代替面談,工作員徵求服務對象關於結案的意見,共同決定這次面談後結案,並告知服務對象以後碰到問題也可聯繫工作員,同時工作員也會不定時跟蹤服務對象,瞭解其以後的表現。

  八、案例的檢討

(一)在服務關係建立初期,工作員幫助服務對象申請各類補助經費,並不失時機地向服務對象進行心理輔導般的交流,隨着接觸次數的增多,且工作員給服務對象提供了現實的幫助,服務對象逐漸改變對工作員的看法,並願意同工作員保持友好的互動。

(二)服務對象在安置幫教前期曾違規上訪,做出一些威脅政府部門的行為。如何保證安置幫教對象迴歸社區後儘快的接受服務,成為社會工作者與司法管理部門需要重視的問題。

(三)在開展社會工作服務前期,服務對象不瞭解社會工作服務,對工作員存有戒備心理,把工作員等同於司法工作人員。在以後的工作中需要工作員在首次與服務對象見面時,詳細地介紹社會工作服務。

  九、專業反思

(一)安置幫教轉介來的服務對象需要長久、持續的服務工作,對於每一個服務對象,工作員都必須經常關注、瞭解他們的情況,以便做出適合的應對措施。

(二)服務角色清晰對於服務的持續進行相當的有必要,模糊的角色定位對於工作員和服務對象都會產生誤導性作用。

(三)個案管理不是一個人就能夠完成的,需要工作員把各種資源統籌起來,需要不同性質的部門聯合介入才能顯出效果;也不能因為自身的工作理念而強行改變已有的工作模式和服務定位,造成服務手段與顯示需求格格不入。

(四)社會資源的掌握是比較重要的環節,以便於在有需要的時候,能夠迅速、快捷的運用,促進服務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