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學校共同體實施方案(15篇)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你知道什麼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校共同體實施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校共同體實施方案(15篇)

學校共同體實施方案1

一、指導思想:

為了提升我校教研的實效性,我校教研將以大教研組主題教研為主線,各年級備課組教研為基礎,外請專家指導為借力開展教研。全面提高我校的教研水平,提升老師們的理論素養和教學能力而服務。

二、教研內容:

1、集體備課:

備課組的集體備課是我校教研的基礎,要激發出年級備課組的積極性,形成教研合力,集體備課要定好主備人,在備課時從教材出發,以教參為主要參考,把主備單元的每一課時內容都進行: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六大環節的梳理、交流,形成集體備課記錄和初備教案,組內教師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再進行調整,保證吃透教材,找準目標,突破重難點,不出現知識性錯誤。

除了備課程之外還應該備練習題,備出有針對性的高質量習題,在課堂上做到講練結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也可以進行理論學習。

2、主題教研:

數學、語文、科任大備課組每學期舉行兩次主題教研活動,提倡邀請教研室相關教研員指導主題教研活動,在提高教研水平的同時,還能增加教研室對我校教研及老師教學水平的瞭解,有助於今後在各級各類優質課評比中推出更多優秀教師參賽,培養更多骨幹教師。

主題教研流程:第一環節,主題生成,主題來自課標,可以由問題為導向,由展示活動的教研組集體來確定;第二環節,集體備課,首先確定主備人,主備人和參備教師都應該拿出自己的教學設計,主備人還要製作好PPT,集體備課時主備人需要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教學設計,主持人負責按照主備人設計的教學過程分環節逐一引導全組老師研討,根據教研主題探討主備人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沒有更加方案;第三環節,聽評課,主講人經過集體備課後修改好的教學方案進行講課,其他老師觀摩,課程結束後由主持人組織根據教研主題開展集體教研,並形成教學策略;第四環節,由教學策略形成教學成果,參與教研活動老師寫出聽評課反思。

3、外請專家:

深入開展“聚焦智慧課堂,提升核心素養”教研活動,充分借力於外請的專家,將更先進、更優秀的教學理念實踐於我們的課堂中,進一步提升老師們教學的綜合能力。

三、提交資料:

1、集體備課記錄由各年級備課組長負責,包括:教研活動計劃、教學進度、主題生成、活動記錄、成果記錄。

2、主題教研由大教研組長負責,包括:主題生成、課前集體備課、聽評課活動記錄、課件、研討後教學設計、聽評課反思、成果記錄。

3、外請專家記錄由大教研組長負責,包括:課前備課、聽評課活動記錄、課件、教學設計、老師們的聽課心得、活動總結。

4、每學期需提交手寫精品教案及反思和課件PPT:35歲以下每學期兩篇,35歲以上每學期一篇。

學校共同體實施方案2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充分發揮團隊力量、骨幹教師輻射作用,帶動全體教師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爭先創優。以我校“讓每一個孩子都健康成長”辦學宗旨為指導,建立“健行教育”下的教師合作共贏,集體創優的“健行教研共同體”。“健行教研共同體”涵蓋各個學科,為不斷提高學校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奠基引航。

二.總體目標

本著共建、共享、共贏的原則,建立和完善學科教研機制;營造團隊互助、成果共享的教研文化;建立開放有序,骨幹輻射的教研製度,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三、組織管理

(一)領導小組成員及職責組 長:李坤義 副組長:陸萍 組員:侯德輝、黃超、苗荃職責:制定並稽核共同體各項制度;參與各共同體的教學研討,學術交流,專題、課題成果稽核;協調解決工作中 2 的諸類問題,確保共同體健康有效發展;考核評定共同體。

(二)學科“健行教研共同體”組成1.校級學科 “健行教研共同體”數學“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五人。語文“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五人。英語“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五人。道德與法治“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三人。科學“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二人。綜合實踐活動“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二人。 資訊科技“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二人。心理與健康“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二人。2.專職學科教研組“健行教研共同體”音樂“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三人。美術“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三人。體育“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三人。

四、工作要求

1.共同體成員牢固樹立為教師服務的思想,敬業愛崗,無私奉獻。在集體活動中,分工協作、溝通訊息,樂於分享,勇於承擔,敢於創新。

2.積極承擔公開課、研討課、示範課的講課任務,有效開展校內教研活動,積極參加區級以上教研活動。共同體成 3 員是學校教師參加區級以上賽課活動的“智囊團”、“備課組”。在指導教師賽課過程中,全程參與,全程指導,按照分工完成各項任務。學校按規定根據參賽教師取得的成績給予共同體成員相應教學獲獎賦分。

3.共同體成員優先參加外出學習考察活動;利用網路平臺學習其他學校的經驗、做法,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發展水平;收集、整合、傳遞最新實驗動態資訊,使共同體真正成為教學工作的研究中心、輻射中心和示範中心。

4.共同體成員每學期對自己所負責參與的專案做認真總結,對實驗或者專題研究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對有價值的實施方案、經驗總結、隨筆反思等進行彙編。

5.教研共同體每學期要舉行2 次共同體研討、交流、展示活動。每次活動要能體現本組的特色。要及時收集過程性的材料,彙編成冊,留存歸檔。

五、考核評比

1.組內考核。組長帶領組員制定本組本學期考核辦法,對組內成員進行考核。組長及骨幹教師上交對成員的指導記錄和對成員的評估意見。

2.校內考核。學校“健行教研共同體”領導小組根據本學期工作制定考核辦法,對每個組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按照 30%比例評選校內優秀教研共同體。被評為優秀教研共同體的成員教師在學期末教師教學工作賦分考核總分中加14 分。

3.每學期共同體成員分別進行總結和彙報交流。

學校共同體實施方案3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改革創新,堅持教育公平,推動教育從規模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促進區域、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以創新辦學體制和管理體制為動力,科學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推進國小教育集團化辦學,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影響、輻射、示範和帶動作用,不斷縮小城鄉和校際差距,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期望和需求,實現縣域內國小教育水平整體提高。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一體化共同發展原則。注重推動集團內各校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教師隊伍、辦學資源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緊密共享,建設互動共贏的集團化發展共同體。

(二)堅持融合中主動發展原則。注重激發集團內每一所學校主動發展的活力,尊重集團內每一所學校的辦學傳統和特色,通過集團化“價值提升、結構開放、過程互動和動力內化”形成“一校一品位、一師一特點、一生一特長”,全面推動學校間優勢互補和發展互促,實現集團內各學校各具特色的協同發展目標。

三、目標任務

(一)總體目標。

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以學校集團化辦學為契機,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實現城鄉國小教育優質均衡。

(二)具體目標

1.創新學校管理理念,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實現集團內各校先進辦學理念、管理思想、工作措施互融互通。推動教育集團穩步、持續、高質量發展。

2.實現鄉鎮薄弱學校、農村學校管理制度化、精細化,使學校教育教學、黨建、人事、財務、安全等管理水平明顯提高。

3.實行教師和校長交流輪崗制度,集團總校有骨幹教師、名教師到鄉村學校支教、交流,輻射帶動農村學校,鄉村學校教師分期分批到城鎮學校交流學習。

4.通過教育改革和創新,發揮集團總校的品牌效應和示範引領作用,激發集團內分校辦學活力,推進集團內資源共享、文化共建、特色融合、管理一體,建設互動共贏的學校發展共同體。通過改進考評機制,優化集團捆綁式考核方案,提高集團化辦學競爭力,使之成為全縣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機制,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總量擴大,整體提升縣域義務教育發展水平。

四、組建模式

(一)集團劃分辦法。在全縣範圍內因地制宜地將八個鄉鎮(街道)所有國小,按辦學條件、師資隊伍、學生規模、發展水平,採取“強校+弱校”“大校+小校”“城區校+鄉村校”的組合方式組建國小教育集團,首期分為第一集團和第二集團,設立兩個集團總校,確定荔波一小為第一集團總校,荔波二小為第二集團校。

(二)集團法人資格。教育集團以“1+X”的多法人聯合方式組建,每個集團以 1 所城區學校為集團總校,2-4 個鄉鎮(街道)中心校(含教學點)為集團分校。分校保留原有校名,加掛集團總校分校校牌。集團內各成員校法人資格不變。

(三)集團管理機制。教育集團實施理事會統籌下的各成員校一體化管理工作機制。理事長全面統籌集團管理工作。各成員校之間實行資源共享、研訓聯動、質量共進、文化共建、責任共擔管理模式。

(四)集團理事會。設立總校校長任集團理事長,鄉鎮(街道)中心校校長任副理事長,其他分校負責人任理事的集團理事會。

集團理事長具有對分校校長(負責人)人選的任用和對分校副校長、中層管理人員、教職員工的統籌調配建議權。經集團理事會賦權後,分校校長(負責人)作為分校第一責任人,對本校教育教學和人、財、物進行日常管理。鄉鎮中心校校長對集團總校校長負責,村校(點)負責人對鄉鎮中心校校長負責。

五、執行要求

縣教育局對“集團校”充分簡政放權,集團總校校長可以對集團內的教師和財物進行合理調配,按程式報縣教育局黨委研究審定後執行。縣教育局對“集團校”實行統一評價,捆綁考核。

(一)創新管理機制。各教育集團由總校牽頭,分校積極配合,建立符合各成員學校共同發展的集團化辦學章程,明確集團的宗旨、目標、組織機構、管理辦法及各成員校的權利和義務等,約束和規範教育集團辦學行為。理順集團總校與分校在決策、執行、監督、保障等環節的執行機制,建立適合自身特點的現代學校管理制度,提高教育集團化辦學管理水平。通過建章立制與執行充分調動成員學校廣大教師參與集團化辦學的積極性、能動性,增強群體認同感與歸屬感。

(二)優化師資隊伍。集團各成員學校教師交流範圍原則上只在集團內部。集團內師資協調由總校牽頭,分校密切配合。按照“總量不變、結構合理、促進均衡、盤活優化”的原則,根據集團各成員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科需要與特點採用點對點交流、結構補缺、跨校執教等方式,建立積極有效的集團內教師交流和領導交流機制。盤活集團骨幹教師資源,加快集團學科名師建設,形成一支集團“領航教師”隊伍,發揮其在集團內的輻射引領作用。以學科建設、課程開發為紐帶組建集團專項研修團隊,建立優秀教師引領下的集團教學研訓一體化制度,促進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的整體提升,培育分校師資隊伍的“自我造血”功能,促進集團各成員學校學科骨幹教師趨於均衡穩定。

(三)常態教學共研。教育集團每學期開展不少於兩次集團性教學研討活動,針對薄弱學科、薄弱年級把脈問診,找出問題,精準施策。總校要定期到薄弱分校開展研學指導,通過示範帶動,人文關懷,促進師生提振士氣,奮發趕超。集團內骨幹教師(名師)要一對一結對幫助教學成績靠後的教師,從課標把握、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課後輔導等給予指導,有效提升受助教師的教學水平。

(四)強化交流問效。根據集團建設需要,結合《荔波縣教育系統教師交流管理暫行辦法》,集團總校和分校共同制定教師交流方案,週期 1-2 年,明確職責要求和目標任務,開學前報縣教育局政工科備案。集團總校每年定期向薄弱分校派出至少 3 名以上中層教幹或骨幹教師,負責引領分校教學管理和教科研發展,要明確派出人員到分校提升教學質量的具體目標任務;對應的分校等額輸出中層教幹或骨幹教師到總校跟崗學習,跟崗人員要力保任教學科成績穩中有進。交流期滿,將嚴格考核問效,對教學質量連續兩年下滑的總校和分校校長進行輪崗交流或免職。互派教師的身份性質不變,工資關係和福利待遇按《荔波縣教育系統教師交流管理暫行辦法》執行。

(五)探索學生體驗。探索學生聯合培養方式,各校在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原則下,總校與分校探索實施部分學生聯合培養實驗。總校定期組織學生到分校結對開展學習互鑑、生活體驗活動,分校選派部分學生到總校跟班學習體驗,不斷探索學生聯合培養模式,達到共同提高。

(六)提升辦學效益。推行集團成員學校實行基本同步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在教學計劃制定、教學常規管理、教研活動開展、教學質量和學生品行綜合評價等方面協調一致、同步推進,共同提升。建立課堂教學共研機制。通過緊密型教研、組建學科科研團隊,定期圍繞課堂教學共性、瓶頸問題開展專案研究,通過專家引領、名師工作室、青藍結對、學科組研討等形式,提升課堂教學和教科研的有效性,整體提高成員校課堂教學和教科研質量。分校學科教師要定期到總校就教材、教法和教學模式進行交流研討,每月抽出至少 1 天時間到集團總校跟班聽課學習,提升教育教學和教研水平。教育集團要採取有力措施,充分發揮總校帶動作用和分校的主觀能動性,促進集團內的教育資源整合,實現集團內部場地、課程、師資、活動等教育資源共享。探索集團內跨校課程開發、課程共享和課程配送,持續提升辦學效益。

(七)塑造辦學品牌。各教育集團要把推動集團發展與努力辦好老百姓家門口每一所學校結合起來,積極推進教育文化的互融和推廣。注重集團文化的培植和發展,大力塑造教育集團的文化品牌。加強基礎教育內涵課程專案研究。各成員校在提升常態課程教學水平的同時,積極推進本校的特色課程專案建立,充分發揮集團的群體智慧,集中集團專業力量,對現有學校特色課程資源進行整合凝練,在堅持集團發展一盤棋的同時,要充分尊重分校的辦學特色,使分學校既有集團共同的主體色調,又有個性化的亮點,努力形成“一校一品”和諧發展的集團品牌。

(八)加強業務指導。縣教育局要加強集團化辦學業務指導,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取得實效。教育綜合服務中心辦公室:負責集團化辦學督導考評工作。教學研究中心:負責集團化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政工科:負責校長、教師交流工作。教師流轉和培訓中心:負責教師培訓和骨幹教師培養。基礎教育中心:負責集團化教育佈局規劃工作。綜合科:負責宣傳工作。會計核算中心:負責集團化財務和資金管理保障工作。校園安全和法規服務中心:負責集團化學校安全管理工作。教育資訊化中心:負責集團化資訊教育工作。衛生和食品安全中心:負責集團化學校衛生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黨建和意識形態工作組:負責集團化學校黨建和意識形態工作。專案建設中心:負責集團化專案建設管理工作。學生資助中心:負責集團化學校學生資助工作。學前教育中心:負責集團化學校附設幼兒班管理工作。紀檢工作組:負責集團化學校紀檢工作;青少年活動中心:負責集團化學校學生校外活動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人民政府成立國小教育集團化辦學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統籌教育集團化辦學工作;縣教育局要成立以局長為組長,班子其他成員為副組長,各科室(中心、工作組)負責人、總校校長為成員的教育集團化辦學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國小教育集團化辦學工作;各集團總校也要成立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實施國小教育集團化辦學具體工作。各領導小組適時召開有關集團化辦學會議,重點解決集團化辦學的疑難問題,切實將推進集團化辦學作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促進教育高質量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並認真組織實施。

(二)加強督查考核。建立集團化辦學績效評估機制。縣教育局依據《荔波縣國小教育集團考核評估辦法(試行)》按年度對各教育集團辦學情況、實施過程及辦學效果開展捆綁式評估,既要看集團的整體發展,也要看集團內每一所學校的進步,實現考評結果與學校或個人榮譽、評優評先、職務晉升等有機銜接,激發廣大教師幹事創業的內生動力。

(三)設立專項經費。縣財政每年度預算安排每個集團不低於 30 萬元的專項經費,用於教師培訓、活動開展和運轉保障等,專項資金必須按有關規定專款專用,同時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

(四)激勵人才支邊。縣教育主管部門要研究建立激勵人才支援邊遠農村學校相關機制。鼓勵集團總校班子、名師、骨幹教師到邊遠鄉鎮中心校或村校支教,鄉鎮中心校班子、名師、骨幹教師到村校支教。明確支邊目標任務,落實相關政策性補助補貼,實行同等條件評優評先、競聘崗位職稱優先規定,保障支邊教師服務期的合法權益,促進集團化辦學效益的全面提升。

(五)營造良好氛圍。縣教育局綜合科和各教育集團要協調新聞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堅持典型示範、以點帶面,對集團化辦學中湧現出的“老百姓家門口好學校”,以及推進集團化辦學的經驗與成效及時進行總結和宣傳,引導和動員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援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在全系統、全社會積極營造支援集團化辦學的良好環境。

學校共同體實施方案4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繼續本著以“互幫互學、互惠互利、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為目標,以“資源、平等、對話、雙贏”為原則,以“推進課程改革,促進教育均衡、全面、可持續發展”為導向開展工作,通過加強聯合校本教研,優化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群體專業發展。

二、工作目標

1、豐富教研模式,營造校際教研文化;

2、拓寬對話渠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3、整合教研資源,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三、工作思路

緊緊圍繞區教研室重點工作,繼續深化課程改革,進一步開展“重建課堂教學模式”工作,著力構建高效課堂,穩步推進質量監測,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大力加強教研力度,全面提升片區教育教學質量,促進片區各學校的發展,促進老師的專業成長,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

四、活動內容

三月份

名師引領。請名師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為片區教師做專題講座,指導學科教學,帶領片區美術教師迅速成長。

四月份

骨幹示範。請片區骨幹教師講好示範課,交流備課經驗,開展教學研討,提高片區美術教師的教學能力。

五月份

教師合作。通過教師沙龍、經驗交流會、教學研討會等形式,或是通過電話、網路、隨時交流研討,加強教師之間經驗的切磋與借鑑,增進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互動,共同提高理論業務水平。

六月份

教學交流。組織聯合體內教師教學交流活動(觀課議課、青年教師教學評比等),以此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

學校共同體實施方案5

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高水平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浙政發〔20xx〕25號)和《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浙政發〔20xx〕25號)精神,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紹興市全面推進教育共同體建設的行動計劃》,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精神,以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為指導,以促進優質均衡發展為宗旨,以創新管理體制和提升教育質量為目標,堅持從實際出發,先易後難,逐步適應,統籌配置教育資源、促進均衡發展的工作原則,科學統籌和整合城區及開發區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影響、輻射、示範和帶動作用,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二、目標導向

(一)堅持均衡發展

通過集團化辦學,統籌整合資源,以強帶弱、以優促強,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促進集團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帶動片區教育

優質均衡發展。

(二)堅持內涵發展

通過優質校辦學理念輻射、骨幹教師調劑交流,逐步實現成員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合成再造,加強集團學校內涵建設,提升教書育人品質。

(三)堅持特色發展

鼓勵集團內學校打造具有自身辦學特點的教育特色,逐步形成一校一品,讓集團內的學校形成多元發展的格局。

(四)堅持共享發展

發揮集團化辦學的優勢,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讓廣大教師、學生和家長更有獲得感,讓教育發展的成就惠及更多的百姓。

三、執行機制

南明國小教育集團執行理念:實行“五個統一”,即“師資統一調配、課程統一設定、教研統一實施、質量統一監控、活動統一規劃”。

(一)集團學校組成

將南明國小和梅渚國小組建成緊密型南明國小教育集團,設立南明國小教育集團高新園區校區,形成一校兩區總格局。

(二)集團學校機構設定

1.集團學校機構設定。南明國小教育集團學校設校長1名、常務副校長1-2名。有關負責人的人事考核任免按規定辦理。

2.集團學校黨總支班子設定。集團學校黨組織設立黨總支,下設兩個支部。

3.集團校務委員會設定。集團設立校務委員會,由校長、書記、副校長、副書記等成員組成。

(三)集團學校財物管理

集團內財務由校長負責,各成員校獨立核算。保留現有學校賬戶,根據相關要求與規定製定各校區預算計劃。集團學校建立完善的財務、資產、採購、基建、維修等管理制度。集團學校根據各校區教育教學設施裝置狀況,為各校區合理配置教育教學設施裝置。

(四)集團學校人事管理

1.實行校長負責制。集團學校組建後,實行集團學校校長負責制,校長主持集團學校全面工作,常務副校長負責校區的日常工作。

2.實行行政領導和教師交流制度。每年兩校區派出一定比例的行政和老師參加集團內交流。交流教師原則上不少於三年,隨遷人事關係。

3.完善人事管理制度。集團制定統一的教師考勤、業務培訓、教師流動、年度考核、評先評優、績效考核、職稱評定等人事管理制度。

4.探索一體化管理模式。探索集團學校一體化執行的辦學模式和管理機制。兩校區教育教學計劃統一安排,教育教學工作統一實施,教師發展研修統一聯動,學生培養目標統一落實,教育教學資源統一共享,促進兩校區全方位的良性互動和教育教學水平的優質均衡發展,讓更多的學生真正享受到集團學校優質均衡發展的成果,不斷擴大南明國小優質資源的社會效益,形成南明國小教育集團品牌。

(五)集團學校招生管理

集團學校校長對各校區招生工作負總責,常務副校長負責本校區招生工作的具體實施。兩校區要嚴格執行縣教體局出臺的招生政策,鼓勵南明校區的學生到高新園區校區就讀。

四、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

縣教體局成立南明國小教育集團化辦學領導小組,明確推進南明國小集團化辦學實施路線圖,指導集團化辦學工作,協調解決集團學校建設發展相關事宜。

(二)深化人事改革

教育集團在編制總額內統一招聘教師;根據各校區工作實際需要,可在集團學校範圍內統一調配教師,實現師資力量餘缺、強弱互補。

(三)強化保障

1.保障交流教師經費待遇。對南明校區到高新園區校區參與交流的教師在工資待遇、按照上級相關政策予以享受。

2.保障集團職評等優惠政策。為充分保障南明校區到高新園區校區的師資交流力度,對高新園區校區交流的老師職稱評定、崗位晉升、評優評先、選拔任用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

3.為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促進集團良性發展,教體局設立教育集團考核機制,進行集團辦學考核。

五、工作步驟

(一)調研準備階段(20xx年3-5月)

縣教體局成立南明國小教育集團化辦學領導小組,涉及人事、教育、財基等科室,研究制定南明國小教育集團辦學實施方案。

(二)宣傳發動階段(20xx年6月)

1.相關學校統一思想,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支援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良好環境。

2.加強與相關部門、街道、家長的聯絡,做好溝通和協調工作,爭取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援。

(三)集團組建階段(20xx年7-8月)

1.成立南明國小教育集團,配齊集團學校及校區領導班子、中層幹部。

2.做好各校區現有師資的摸底工作,為師資調配打好基礎。

(四)實施階段(20xx年9月起)

實行“五個統一”,即“師資統一調配、課程統一設定、教研統一實施、質量統一監控、活動統一規劃”。通過3-5年集團化辦學管理模式的實施,初步形成穩定的集團化管理執行機制,促進兩校區優質均衡發展。

學校共同體實施方案6

一、主題教研實施的目的:

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感與認知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堂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為持久的情感態度。

二、主題教研實施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教學中鼓勵學生自我表現。讓學生在課堂中動起來,誘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參與、主動探究和主動創造。

2、利用聲像資訊,拓展學生想象空間,創設寬鬆愉悅的教學情境與故事情境喚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學生求異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3、注重創設學生多感官參與的教學情境,發揮多種感官的綜合感知功能,拓展學生認知客體的維度,立體地、全面地、由表及裡地讓學生感知探究事物的本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利用趣味遊戲,激發學生樂於創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參與力。

三、主題教研目標:

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養成自覺學習美術的良好習慣,在美術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自覺合作創新的能力。

四、實踐印證:

1、組內老師在匯入新課時,適當引入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寓言、典故、謎語、趣聞等,幫助學生拓展思維,豐富聯想,提高學生學習美術興趣。

2、根據美術學科特點和國小生好動、好學、好奇、好勝的思維特點,設定遊戲性情境把新知識寓於遊戲活動之中,通過遊戲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慾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於高度集中狀態,使學生在遊戲中學到新知識。

3、組內教師交流經驗與心得,如何多樣化的把美術活動中學生興趣激發出來,把出現的問題彙總、記錄。並在組內組織互相聽課、評課、討論。

4、教研會上做小結,形成基本材料,組內教師每人做一節充分激發學生興趣的示範課或講座。

五、時間安排:

三月:教研組討論,確定主題,組織學生參加第22屆科技藝術大賽。

四月:共同研討,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特點設計激發學生興趣的方式方法,並實施教學。

五月:研討教學,互相聽課、評課,學習交流心得,籍此提高各年級學生的學習美術興趣。

六月:繼續進行研討教學,根據活動進行記錄總結與改進。

七月:教研課題進行階段性彙報總結。

學校共同體實施方案7

為加快農村薄弱學校建設,充分利用和發揮城市學校的人才優勢、管理優勢、資優勢、資訊優勢,逐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城鄉基礎教育均衡同步發展,根據臨渭區教育局《關於推進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實施教育精準扶貧三年行動計劃》精神,結合實驗國小校情及三張鎮、孝義鎮1所學校的現狀與特點,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區局精神,發揮核心校實驗國小優質教育資的輻射作用,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抓手,以優化堂教學過程為載體,以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優質辦學為目的,整合城鄉教育資,在共同體內實行共享管理經驗、助推教師成長、探索考核評價等新機制。通過理念更新、隊伍建設、教學改革、特色建立、輪崗任教等方式,實現“理念共享、資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構建均衡優質和諧的臨渭教育,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

二、組織機構

總負責:

組長:

副組長:

領導機構下設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辦公室

主任:

副主任:

三、主要目標

1、互相融合,完善學校管理體系。幫助孝義鎮中心校和三張鎮中心校確立明確的辦學思路、科學學校制度,改善教師培訓方式、更新教師教學理念,形成學校辦學特色。

2、任務驅動,落實城鄉幫扶責任。主要通過“四會”即開展聯席會、組織專題會、召開現場會、舉行彙報會明確責任。

3、依託活動,開展相關幫扶工作。以“標研讀”為主線,舉行集中教研活動、科研知識講座、題指導、師徒結對、業務競賽等活動,形成“學習、研究、實踐”為一體的研修氛圍。

4、積極探索,遵循“五共五聯”原則。即示範榜樣共引、教育管理共濟,教育資共享,教育問題共研,教育發展共進;城鄉學校聯誼、教學研究聯動、教學質量聯抓、教師培訓聯辦、亮色孵化聯手,真正打造成均衡聯動發展共同體,互補短板,互長優勢,共生共長,共同發展。

四、具體活動安排

1、時間安排:原則上不要隨意調換,但因為實際工作原因,所以安排的時間可以根據受援學校和我校工作進行微調,調換時間不要超過一週。

2、涉及內容:備、上、班級管理、作業佈置、德育主題、班隊會、少先隊程、捐書捐衣、關愛留守、管理人員跟崗學習等形式和內容不限。

3、活動形式:跟崗學習、集中培訓、送培到點

4、資料呈現:活動方案、活動簡報、活動總結、照片、活動記錄表過程性資料

5、裝訂順序:

封面——目錄——活動實施方案——活動具體安排——活動簡報——過程性資料(包括:教學設計、教學反思、、聽感受、聽評表等)——照片(檔裡面橫版貼上10張,每兩張放在一個檔)——活動小結——所有手寫的資料原。備註:參加活動的感受(人人一份,每份不少於一張半)

6、強調說明:每次活動都是以日期+活動主題命名,裡面是:一個檔(排好的冊子)、一個照片包(原圖照片多角度10張)、一個包(執教內容或者報告內容)。

學校共同體實施方案8

活動組織:渭南市實驗國小

研修主題:《愛的教育的實施途徑與方法》課題階段成果座談會

時間安排:20xx年6月13日

活動策劃:何煥利(渭南市實驗國小副校長)

參加人員:

1.活動組織校:渭南市實驗國小

2.任務承擔校、研修參與校:渭南市實驗國小、豐蔭明德國小、雙王中心國小、孝義中心國小、交斜中心國小、南師中心國小、固市中心國小的校長及部分教師

活動主持:周英利(渭南市實驗國小少隊輔導員)

活動議程:

㈠何煥利副校長致歡迎詞。

㈡閔衛強主任彙報課題開展情況。

㈢觀摩“三愛”教育主題隊會

展示班級:四年級五班

展示地點:演播廳

聽課教師:與會全體教師

展示過程:

1.主持人介紹本次活動與課題研究的'關係。同時,班主任組織學生做好展示前的準備。

2.學生展示,輔導員講話,與會教師填寫觀摩記錄。

3.主持人點評總結。

㈣與會教師參觀實驗國小“愛的教育的實施途徑與方法”課題研究資料。

㈤座談會

1.與會教師談主題隊會觀後感受。

2.組織參與學校教師針對“愛的教育”的理解”談認識,說感受。

㈥區局領導講話。

㈦召開校長聯席會。

活動要求:

㈠活動組織校的任務:

1.校長是研修活動的第一責任人,負責本次活動中的準備、組織和總結。

2.校長要提前邀請區教育局、中心校、核心校、成員校等按時參加活動。

3.佈置好會場佈置(多媒體裝置),體現活動主題,簡單樸素。

4.做好現場攝影、攝像及相關服務。

5.積極為大家提供必要的服務和保障工作,確保活動順利實施。

6.活動結束次日,安排專人形成圖文並茂的《工作簡報》,上呈區教育局及中心校、核心校、成員校。

7.整理好其他過程性資料,裝訂成冊或統一裝袋。

8.做好召開聯席會議的相關準備。

㈡活動參與校、任務承擔校的點評、發言:

1.針對主題隊會活動的環節設計、組織開展、活動效果等進行點評。

2.本著共同發展的目的,積極發現優點,同時客觀指出不足,以便於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3.點評、發言要緊扣主題,有主有次,有詳有略,重點針對某一環節(或貴校的某一做法)發言,透過現象尋求本質,力求實效,避免大話、套話、客氣話。

4.每位發言人發言控制在10分鐘左右。

5.交流後上交一篇本校“愛的教育”的做法或經驗發言。

學校共同體實施方案9

一、活動主題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美育課題:《抗旱救災》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觀摩本節課教學視窗,觀察別人的課堂,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

2、如何在課堂上落實教學目標的探討與達到體育遊戲化教學的研究;

3、通過研討交流,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推動教師在教學行為中積極開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專業引領。

三、參加人員

丹桂鎮各輔導區國小體育教師(各片區中心校、村小派1名專職或兼職體育教師參加活動)

四、活動形式

講座+課堂展示+專題培訓

五、活動過程及具體安排:

(一)醞釀階段:丹桂國小體育組集體研討

1、專業引領提升理論;

2、確定教學主講人:王先彬老師。以“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美育”以這個為目標確定教學內容:《抗旱救災》

(二)實施階段(現場教學與評課反思)

1、活動時間:20xx年4月6日。

上午9:00到活動地點報到,9:30——12:00專題講座,健身操專題培訓;12:00——12:20說課;13:20——14:00聽課;14:20——15:00活動總結。

2、活動地點:丹桂國小

3、活動流程:

(1)在多媒體教室進行講座;

(2)在操場(或多媒體教室)進行健身操培訓;

(3)由王先彬老師說課、上演示課。

六、活動設計簡析:

活動物件主要是本鎮任職體育課的教師,課改進行了多年以來,教學思路也在不斷地變化當中,本次的教研活動嚴格按照課改的要求,做到活動前有準備;全員參與。活動中有目標,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引導教學,專業指導,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掌握授課的內容。課後有反思,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教學思想,有自己獨特的教學設計,並能針對上課教師的課堂環節都能表示肯定或指出不足,產生共鳴,是教育教學中共同進步的必須途徑。

七、注意事項:

1、聽課體育教師每人寫一份心得體會材料,在活動後交片區中心校存檔,參會教師要作好相關記錄作為繼教登記的活動材料。活動結束後頒發繼續教育活動登記證明。

2、除因病及非常特殊事情外不得請假,活動考勤及應交材料納入績效考核。

3、丹桂國小作好後勤保障的相關準備工作。

學校共同體實施方案10

為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深入貫徹落實《XX縣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第二期五年行動計劃(20xx-20xx年)》精神,加快中國小辦學模式變革,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促進XX基礎教育高位優質均衡特色發展,打造XX教育新亮點,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需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深化基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為指導,以提高教育質量為目標,創新管理體制,優化辦學機制,創新辦學模式,提升辦學品質,共享教育的理念、資源、方法、成果、品牌,進一步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引領作用,帶動潛力學校的發展提升,提升教育整體發展水平,讓學生享受更加公平優質的教育。

二、基本原則

(一)抱團發展。通過多校協同、抱團發展,打破校際壁壘,縮小校際差距,實現教育集團內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推廣和合成再造,形成穩定的合作機制。推動學校優勢互補和發展互促,整體提升,優質均衡發展。

(二)內涵發展。通過先進辦學理念輻射、骨幹教師合理交流、教育教學資源共享、設施裝置場地共用、學校文化生成融合等策略,加強內涵建設,提升教育品質。

(三)特色發展。支援和保障優質品牌學校持續發展,發揮優勢、辦出特色,帶動教育集團不斷創新發展。逐步建立和培育特色教育專案,努力形成特色教育品牌,讓集團和聯盟內的學校形成多元發展的格局。

(四)共享發展。不斷髮揮優質教育資源的引領輻射作用,調動教育集團內部各校自主辦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各校立足實際,藉助集團化辦學優勢,進一步增強主動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讓廣大教師、學生和家長更有獲得感。

三、組建模式

在原有四級教研網路中的片區教研的基礎上提檔升級,組建集團化教育聯盟,實施一體化管理。教育聯盟實行“六聯五統一”一體化、層級式管理模式,即一個集團、多個成員校,實行管理聯通、師資聯合、教研聯手、品牌聯創、質量聯評、資料聯建;學校發展統一規劃、教育教學統一安排、教研教改統一運作、教育資源統一共享、教育成果統一轉化的管理模式。

集團內各成員校法人地位不變、經費獨立核算不變、校名和行政隸屬關係不變。構建以強帶弱,師資互派、研訓聯動、專案共研、質量共進、文化共建,教學統一、攜手互助、捆綁考核的發展模式。借智借力,促進教育軟體提升,辦學水平升格,探索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和發展方向的新的育人模式。

四、工作措施

(一)學校管理聯通。讓“名校”成為帶動區域教育發展的“發動機”,建立從名校到新校、弱校、農村校的資源交流通道。一是優化聯盟管理。集團成立理事會,理事長由牽頭學校校長擔任,制定集團發展規劃等,建立組織管理制度,健全組織執行機制,完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式。二是加強專案合作。集團內各成員學校自我管理、自主發展,依章程在學校品牌、管理理念、制度建設、教育教學、教研活動、教師研訓等方面開展專案合作,實現資源共享。三是開展定期研判。每學年開學前,理事長負責召集集團成員校進行研判,研究制定學年度集團工作計劃、專案清單和目標,並報XX備案。每學期召開工作例會不少於3次,協商學校管理、教學教研和教師專業發展中的相關問題。

(二)師資隊伍聯合。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著力點,抓好聯盟內教師的引進、培養、管理、服務等環節。發揮集團內優秀幹部和骨幹教師的示範帶頭作用,搭建幹部教師成長髮展平臺,促進集團內幹部教師專業發展、素質提升。一是建立幹部教師交流機制。教師參與交流輪崗比例不低於符合交流條件的教師總人數的10%,其中骨幹教師交流輪崗比例不低於符合交流條件骨幹教師總人數的20%。要在“共同體”中營造“一家人”的理念,使交流乾部教師留得住、教得好、成長快、歸屬感高。二是加強教師研訓協作。通過專案式培訓學習、跟崗培養、師徒結對、設立集團名師工作室、建立“教研訓一體化”集團研訓制度、網際網路+教師專業發展等措施,使各學科各領域在集團層面形成骨幹教師引領團隊。發揮“共同體”內部交流的培訓作用,既讓新校、弱校、農村校的教師到好學校長見識、學本領,回到本校能獨當一面,又發揮共同體聯合教研的指導引領作用,縮短新教師、弱校、農村校教師的成長週期。三是實施教師巨集觀統籌。建立包括編制核定、崗位設定、職稱評聘、職級晉升、評優評先等在內的有利於教育聯盟發展的人事制度,吸引和鼓勵優秀幹部、骨幹教師向農村校、弱校流動,逐步實現教育聯盟學校幹部教師交流的科學化、規範化。賦予教育集團在教師職稱評審、評優評先等方面的推薦權,職稱評審向跨校任職、兼課、指導的教師傾斜。

(三)教學科研聯動。大力推進中國小課程改革,引導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育教學方式,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益。一是課程資源共享。集團在高質量實施基礎性課程的同時,集聚集團內各成員學校,建設具有集團特點和地域特色的特色課程開發、共享、配送機制,促進特色課程資源共研共享。二是教學管理同步。集團成員校在教學計劃、教學進度、集體備課、質量監測等方面基本實行同步管理。集團每學期至少組織1次教學常規視導或交叉互查,至少開展1次教學常規專題培訓,重視檢查結果的反饋、交流和後續改進。三是實行教研聯動。集團各學科推舉一位名優教師為教研組長,以學科為單位,分學段或年級設立學科教研組。建立健全集團學科教研製度和每學期學科同步教研活動計劃,充分利用假期開展集體備課研討活動。重點教科研專案由集團組織集體攻關,引導教師積極參與,做好課題成果在集團內推廣與應用。

(四)學校文化聯創。以建設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為抓手,大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形成校校有特色、班班有亮點、處處有文化的濃厚校園氛圍,實現學校文化建設全面達標。一是牽頭校引領。在尊重集團內各校辦學實際和文化傳統的前提下,凝聚發展共識,凝鍊核心價值,共謀發展願景,豐厚集團文化內涵,培育向善向上、和諧奮進的集團文化,以先進文化引領集團學校發展。同時,尊重各校辦學自主權,尊重每一所學校的文化傳統與辦學特色,實現優勢互補,特色發展。二是校際間同步。每學年組織開展校際間的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和文化節等,打造富有特色的學校文化,增強師生對集團辦學工作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整體提升學校的辦學品質。三是受益面擴大。著眼於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積極探索集團各校間學生聯合培養、貫通培養等試點,開展共讀書同歷練、攜手主題夏令營等團隊活動,“手拉手”“一對一”等個體交流幫扶活動,進一步擴大集團化辦學的受益面。

(五)教育質量聯評。一是開展質量聯評。集團每學期開展一次聯合教學質量檢測,統一時間、統一命題、統一閱卷、統一評價、統一分析。二是實施捆綁考核。按照《XX縣中國小(幼兒園)集團化教育聯盟考核細則》,每學年對集團進行捆綁考核,重點考查集團化辦學執行情況,各成員學校發展性評價,學生學業綜合評價和增值評價情況,以及師生、家長與當地老百姓滿意度測評情況。根據考核結果等次,對集團予以獎勵。三是建立獎勵機制。集團要充分體現集團化辦學工作量和實際貢獻等因素,根據集團化辦學考核結果,對推進集團化辦學有貢獻的管理團隊和教師予以獎勵。

(六)雲平臺大資料聯建。依託“楚天雲”平臺,推進“教育+網際網路”發展,實行集團內學校“空中課堂”結對,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按照服務教師教學、服務學生學習、服務學校管理的要求,建立覆蓋中國小各年級各學科的數字教育資源體系。通過優質教育資源庫的建設,推進雲平臺、大資料、物聯網等新資訊科技在智慧校園中的應用。加強縣內外名師、名校特色優勢教學的交流,教育聯盟內教學活動,教師培訓等統一謀劃,統一管理,通過教育聯盟內緊缺學科教師走教和空中課堂等現代資訊科技手段,免費為農村和邊遠貧困地區學校提供優質學習資源,加快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同時,加大資訊化終端裝置及軟體投入,通過數字化教學資源進校園,使集團內學校協同發展,共同提升。

五、工作要求

六、保障措施

學校共同體實施方案11

一、目標要求

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辦好老百姓家門口每一所學校為目標,堅持以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為主線,以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為引領,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以培育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為重點,培育形成一批新優質學校,科學有效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建成一批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教育集團,構建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新格局。

二、基本模式

按照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要求,將推進集團化辦學作為今後一段時間教育改革重點任務,實施“1+N”模式,“1”是教育集團核心校,“N”是教育集團成員校(成員校以不超過6個為宜),大力支援全區優質中國小校與新建校、鄉村學校結對辦學。通過發揮核心學校輻射引領帶動作用,實現區域內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按照核心校與成員校合作關係密切程度,以優質學校為核心,按照“1+N”模式建立城鄉間、校際間的辦學聯盟,組建結對聯盟型教育集團。按照教育集團組建目的、合作特點,結合我區學校實際,主要組建城鄉共建型和貫通培養型兩類教育集團,深入推進強校擴優行動。在條件成熟後,我區將探索建立緊密融合型教育集團,實行“一長多校”等管理辦法,統一法定代表人或設立總校校長,在人員、經費、管理、考核等方面高度融合,形成高度統一的集團化辦學模式,由核心校帶動成員校快速、優質發展,全面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輻射的廣度和深度。

三、主要舉措

(一)著力加強黨的領導。全面加強教育集團黨的領導,落實中國小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紮實推進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不斷優化黨組織設定,開展集團內黨組織聯合共建,嚴格落實《臨淄區教體系統黨組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意識形態建設。

(二)規範建設文化制度。集團內部學校要聯合制定辦學章程,商定共同發展願景和具體舉措。探索建立校幹交流長效機制,開展校幹教師掛職交流、聯合教研、課程共享、學生交流等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交流活動,促進集團內學校融合發展、互通有無,提升集團校辦學水平。每年選派校幹到結對學校掛職交流,參與結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及管理工作,促進集團內學校管理理念、文化建設等方面的融合。通過調動、交流、支教等方式,打通集團內校際與學段人員流通通道,實現學校管理的一體化,全面提升成員校管理水平。

(三)全面提升教師素質。完善集團內師資培訓機制,形成區級培訓、集團培訓、校本培訓的教師培訓新架構。通過集團內結對帶教、師徒結對、跨校教研、評先樹優等方式,盤活集團教師資源。集團內的核心學校每學期至少要組織一次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名師人選、特級教師等交流互動活動,進一步發揮優秀教師的示範帶頭作用。鼓勵特級教師、正高階教師、齊魯名師等在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設定“名師鄉村工作室”,帶動集團內部教師發展。

(四)高效提高教育質量。強化集團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建立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多元參加的現代學校制度。認真落實“雙減”和“五項管理”相關政策,加強作業管理,規範教輔徵訂,穩妥推進課後服務工作,全面提升集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集團學校間的德育幹部、班主任每學期至少舉辦一次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好一節主題班會課或心理活動課,開展一次班主任論壇等活動,加強德育幹部、班主任互助聯動,促進集團內德育隊伍整體育人水平的提高。

(五)強化教研引領作用。教育集團內的核心校要定期召開學校領導聯席會議,共同研究和探討學校教育教學等方面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結對捆綁式發展活動;集團內學校間學科教師通過開展集中教研活動、專題講座、課題指導、同課異構、學科沙龍等活動,形成“學習、研究、探討”為一體的教研氛圍。定期組織開展“青藍工程”,建立師徒結對制度,切實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六)促進學生素養提升。建立學生交流長效機制,定期組織不同年級、不同層次學生進行交流、互動體驗。組建年級發展共同體和班級發展共同體,定期聯合組織素質展示、比賽等活動,促進學生共同成長、多元發展。

四、工作機制

(一)管理機制

建立和完善教育集團內部協調機制,建立集團化辦學理事會制度,制定集團辦學章程,創新集團辦學治理模式,提升集團辦學治理能力和水平。科學制定集團組建方案,合理確定集團組建模式,認真制定集團辦學發展規劃,推動集團成員校的深度合作和協同發展。緊密型教育集團的成員校校長、黨組織書記可以分設,或設定執行校長(享受正職校領導待遇)。教育集團充分發揮優質學校的教育教學優勢和品牌效應,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鼓勵各集團制度創新,形成各成員學校發展“一校一特色”,充分調動各學校和廣大教師參與集團化辦學的積極性,逐步增強對集團的認同感、歸屬感,打造集團化辦學品牌和文化。堅持應放必放、能放盡放的原則,給予集團教學改革和評價方面的充分自主權,激發辦學活力,確保集團化辦學取得實效。

(二)評價機制

建立集團化辦學考核評價制度,制定集團化辦學考核評價辦法,將集團化辦學納入教育工作目標考核體系,重點對集團內部治理和執行、優質資源共享、教師隊伍建設、辦學水平提升等方面實施考核評價,全方位進行辦學質量監測,推動集團化辦學健康有序發展。堅持結對雙方同步評價,既關注核心學校的支援力度,又關注發展中學校的自身努力程度,指導集團制定內部考核評價制度,對集團內部學校進行考核評價,激發成員校參與集團化辦學的積極性,推動集團建設和發展,促進共同發展、特色發展。

(三)教師流動機制

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創新集團化辦學教師管理和交流機制,實行集團內部教師統籌管理,變“學校人”為“集團人”,促進集團內骨幹教師在成員校之間雙向流動。核心校向成員校派出管理團隊和骨幹教師,成員校派出教師到核心校,帶動成員校發展。核心校派出掛職人員應具有較高管理或教學水平,成員校派出掛職人員交流時間每期原則上不少於1學年,不超過2學年。建立集團內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交流制度,名師帶徒制度,名師課題研究制度,發揮優秀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促進集團學校間形成共享優質師資、實現良性互動的發展模式。

(四)獎勵激勵機制

建立集團化辦學激勵機制,集團成員學校、校長、教師在評先樹優、職稱晉升、教師培訓等方面實行獎勵激勵政策,對集團化辦學成效顯著、貢獻較大的集體和個人,要給予表彰獎勵,增強集團發展內生動力。對於跨校交流的管理人員及教師,制定相應的補助政策。

五、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開展教育集團化辦學是我區教育領域的一項重要改革。成立臨淄區教育集團化辦學管理委員會,整體推進集團化辦學各項工作。區教體局根據優質資源分佈及學校辦學實際,制定集團化辦學整體規劃,加強對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統籌、管理和指導,各科室、學校要切實履行職責,全力支援集團化辦學改革。積極爭取上級政策,鼓勵改革創新,支援建設一批示範性教育集團,引領推動全區教育集團化辦學深入發展。制訂完善教育集團評估標準,加強集團化辦學過程性考核,全方位進行辦學質量監測和評價。建立集團化辦學評估退出機制,積極穩妥推進集團化辦學工作。

(二)經費保障。根據集團化辦學發展規劃和年度目標任務,統籌安排專項資金,並納入財政年度預算,用於支援集團化辦學。積極對上爭取教育集團專項獎補資金,用於推進集團內學校提升辦學條件、辦學體制改革、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提高資訊化建設應用水平、激發集團學校辦學活力等,教育集團根據辦學協議及辦學成效核定辦學經費。

(三)資源保障。完善線上資源建設和共享機制,通過開發、徵集、購買等多種方式建設線上優質教育資源庫,並免費向學生及家長開放使用。支援集團核心學校建設以共享優質師資和課程資源為主要內容的網上學校,構建集團成員網路學習共同體。鼓勵名師藉助網際網路技術線上開展專業化的診斷、答疑、輔導,共享智力資源,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無縫隙覆蓋和精準推送。

(四)環境保障。加強集團化辦學理論和實踐的研究,認真學習外地集團化辦學的先進經驗,及時發現總結實施集團化辦學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加大宣傳力度,及時宣傳報道集團化辦學的典型經驗和優秀做法,引導全社會關心、支援教育改革和發展,形成推進集團化辦學的良好環境。

六、工作要求

各教育集團要高度重視集團化辦學工作,根據《臨淄區教育集團化辦學實施方案(試行)》的要求組建集團化辦學理事會,明確工作職責,起草集團辦學章程,建立集團管理制度,制定集團化辦學發展規劃、年度計劃,推進集團內班子建設、師資建設、課程建設、績效考評、內部分配等工作,明確具體措施、工作要求、時限目標等,形成集團核心校與成員校一體融合發展機制。

學校共同體實施方案12

一、指導思想

幼兒園區域活動是當前幼兒學習的一種途徑,也是推進幼教改革的一種教育活動新形式。區域活動也是幼兒園促進幼兒能力發展的課程組織方式之一,它以個別化學習的鮮明特點彌補了集體教學的缺陷,使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性得到了發揮,個人的經驗、特點得以體現,也使“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具體落實。

針對本園教師對區域活動的組織實施存在問題,本學期我們重點圍繞區域活動和遊戲活動開展教研,通過理念解析、過程剖析、材料剖析、現場觀摩和教師觀察指導技巧等內容,讓廣大教師從理念、技術、實踐三個層面掌握這些區域活動和遊戲活動的組織指導策略,並且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通過這項專題研討與培訓,促進教師更加關注區域活動和遊戲活動,提高我園教師組織與指導區域活動和遊戲活動的能力,提高幼兒園遊戲質量。

二、活動目標

1、在深入學習相關遊戲理論的基礎上,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合理規劃區域環境,探索與主題教育課程相融合的小、中、大班不同年齡段的區域遊戲活動中學習的方法、規律,造就教師在區域活動中指導幼兒操作的能力和一支教學業務精良的科研型教師隊伍。

2、通過實踐和研討,學習正確觀察和評價兒童在遊戲中的發展狀況,探尋出便於師幼操作的遊戲記錄方式和符合兒童發展水平的遊戲成果表現形式。

三、教研主題

1、教研主題一:區角活動的研究

2、教研主題二:遊戲活動的研究

四、活動物件

幼兒園全體教師。

五、活動實施的要求

1、各執教者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態度認真,按照方案的要求,認真做好授課的準備。

2、執教者要深入教材,研究教法,根據所任班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宜區角和遊戲活動的活動主題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我園的區角活動和遊戲活動質量。

3、在活動中,執教者要堅持遊戲的教育原則,在“寓教於樂”的學習活動中發展孩子的能力。

4、參與教研活動的教師要認真聽課,做好筆記,深刻進行反思,積極參與評課和研討活動,達到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準備階段20xx年9月——10月

1、通過業務學習,以自學和集中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課例分析、理論講座,提升理論水平,瞭解本學期教研活動主題、形式,在《指南》的引領下,將教育理念轉化落實為教育行為。

2、各班教師根據本學期研究主題自選教學內容。

(二)實施階段:20xx年11月18日——19日

第一階段:分年級組開展第一次教研活動

1、人員安排:

小班年級:劉年梅王琰葉蓉易婷

中班年級:譚婭佘小梅張愛紅盧華容陳紅婧

大班年級:周容易法蓮羅鳴燕楊安寧

2、評價標準:

根據“機關幼兒園教育活動評價標準”及“教研活動考核標準”,分別從活動目的、活動設計、活動準備、活動實施和活動效果五大塊進行評價並量化評分,評分結果納入到教師各類績效考核成績及骨幹教師、明星教師評選考核成績。

3、活動評價:

分年級組進行反思、評課、研課,根據量化打分情況,每年級推選出1——2節優質活動。

第二階段:全園觀摩活動

活動展示:每年級的優質活動分別進行活動展示。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1、總結本學期區域遊戲活動研究的心得、體會、感悟,形成教育敘事;

2、評選與推廣教研成果。

學校共同體實施方案13

一、指導思想

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等檔案精神,根據《濱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20xx 年工作要點》《濱州市教科院國小教研室20xx年工作計劃》《關於成立惠民縣“國小教師學習共同體”的通知》整體部署,助力教師專業成長,為我校教師教研隊伍建設注入新動能、新活力,經研究,決定成立惠民縣第二實驗學校“國小教師學習共同體”。旨在深化國小部各學科組建設,引領青年教師快速發展,為我校教師隊伍專業素質整體提升和優秀教師、名教師脫穎而出搭建平臺。

二、總體目標和思路

我校教師學習共同體總目標是: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發展自我,在專業人員的引領下完善自我,努力爭做勝任型、特色型、專家型教師。

我們的總體思路是:一箇中心(以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高為中心),兩個轉變(教師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的轉變),三個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通過開展紮紮實實的研究、探討、合作、交流、互助活動,搭建一個平等、和諧、共同學習和共同提高的教師專業成長平臺。

三、工作思路

開展自主學習、研究、合作、交流、互助等活動,搭建一個平等、和諧、共同學習和共同提高的教師專業成長平臺。

四、組織領導

為了切實加強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實施與管理,強化責任,明確任務,使每一項工作都能落到實處,成立教師學習共同體領導小組:

組 長:商文革

副組長:韓小雷

組 員:薛薇 各學科教研組長

五、具體要求

(一)活動形式

利用釘釘群、微信群等線上教研,現場教研、學習等線下交流形式開展學習活動。鼓勵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手段,創造性開展多樣、高效活動。

(二)活動啟動及開展時間

各學科教研組長根據學科自身情況確定。

(三)活動主要內容

圍繞學科育人、高效課堂、教學常規、作業改革、小課題研究、教師專業基本功等學科專業內容以及國小教育教研通識知識與技能開展活動。

(四)職責分工

“學共體”全體成員每學期須完成以下任務:

1.圍繞各階段活動主題積極參與學科教學研究和討論,分享心得,資源共享。

2.每學期至少完成一篇質量較高的小論文(1500字左右)、一篇質量較高的課時教學設計、一個質量較高的課時教學課件、一次質量較高的作業設計。以上任務可以結合各階段主題活動完成,也可以結合教學實際有感而作。

3.由教研組長指定或教師推薦,每學期認真閱讀一本書籍,並以課件或文字的形式分享讀書體會(教育理論、隨筆或教育通識方面的書籍均可,也可以與學生共讀一本書)。

此外,“學共體”成員職責分工如下:

1.學科教研組長:擬定學共體階段活動主題。

2.“學共體”學科教研組長制定學科“學共體”實施方案及20xx.7—20xx.7年度學習計劃,安排階段教研任務、線上線下學科教學研究答疑、引領通識理論及學科專業知識學習與實踐,彙總每學期“學共體”學習材料報教學發展中心。

3.“學共體”成員:服從安排,按時參與各項活動,積極認真完成學習任務。

六、學習計劃

月份

活動內容

20xx年7月

成立學校各學科“學共體”,各學科制定計劃

20xx年8月

假期教師自讀書活動及各學科“共同體”釘釘群交流

20xx年9月-—11月

1.圍繞各階段縣教研室活動主題積極參與學科教學研究和討論,分享心得,資源共享。2.“學共體”成員磨課,不斷創新,努力打造高效課堂3.課時教學設計比賽4.優質課時教學課件展示5.優質作業設計展示

20xx年12月—2月

1.優質小論文(1500字左右)評選2.組內師生共讀一本書

20xx年3月—7月

1.圍繞各階段縣教研室活動主題積極參與學科教學研究和討論,分享心得,資源共享。2.“學共體”成員磨課,不斷創新,努力打造高效課堂3.課時教學設計比賽4.優質課時教學課件展示5.優質作業設計展示

學校共同體實施方案14

一、指導思想

開展聯片教研活動,是有效整合、重組和優化片區內的優質教育資源,吸取各校有益的經驗,優勢互補,達到資源共享,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本學期xx國小按照區教研室國小校際聯片教研活動要求,根據《xx學校區域聯片教研活動方案》安排,3月份,我校將以推進“三步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為重點,藉助網路教研,創新實踐“結網互動,優勢拉動,整體推動”的聯片研學模式,組織開展英語聯片教研活動。為此,特制定此活動方案:

二、活動主題:

開展聯片教研深化三步導學

三、活動時間:

xx年3月20日星期二上午8:00-11:30

四、活動地點:

xx國小

五、活動設計:

1、按照活動需求,提倡形式多樣,講究實效性。

2、要求人人蔘與,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六、活動內容:

1、課例展示:

王改紅老師作課:

六年級:

2、課例點評:

(1)作課教師自評,介紹自己的教學設計,針對本課進行反思。

(2)聽課教師評課、交流。

3、聽課教師每人寫一篇收穫或體會。

2、課例點評:

(1)作課教師自評,介紹自己的教學設計,針對本課進行反思。

(2)聽課教師評課、交流。

3、聽課教師每人寫一篇收穫或體會。

七、參加物件:

學區領導、片區全體英語教師。

八、承辦:

xx國小英語組。

學校共同體實施方案15

為了多渠道、多形式強化教研活動,促進校際間連片教研的有效開展,實現各學校教師的相互交流,進一步提高片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根據中心校教研工作安排,我片計劃在3月10日-3月14日參加為期一週的“連片互動”聽課教研活動,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穩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突出教學質量中心意識,實施以研促教、以研興教的目的,面向全體學生,以校為本、以師為本、以鎮為本,營造良好教研氛圍,以課題研究為龍頭,以中心學校為示範,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目標任務:

(一)、在連片教研中,以講課、評課為載體,引導教師在主體活動中展示自己的理念,技能和經驗,互動交流,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以此改進、加強和完善本校的教研工作。

(二)、為各校的教師搭建一個有效的學習的平臺,促進其專業水平的提高。

三、組織領導:

組長:谷京然

副組長:王喜軍魏宇

成員:各校骨幹講課教師

四、連片學校:

張村北街國小、東里村國小、西里村國小

五、活動地點:

張村北街國小、東里村國小、西里村國小

六、參加人員:

三所學校的教導主任及參加活動的教師。

七、組織形式:

以張村北街國小為龍頭學校,聯合東西里國小共同參與活動,教導主任集體到各所國小聽評課。

八、活動形式:

(一)觀摩課堂教學

(二)課例評價、互動研討

(三)評估總結

九、活動步驟:

(一)、準備工作

1、參加連片教研籌備工作會

2、各校先在本校內選拔授課教師

3、教導主任到三所國小聽課

(二)、現場活動

本學科教師及能調開課的教師參與活動,並做好聽課筆記

(三)、評估總結

選出優秀講課教師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