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中學生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通用5篇)

為了確保活動紮實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活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你知道什麼樣的活動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學生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學生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通用5篇)

中學生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1

一、活動背景: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端午節是如何起源的?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呢?這些風俗習慣是怎樣形成的?我們怎樣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針對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以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圍繞“端午節”主題,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走進書店、走進機房、走進社群……通過課內學習、閱讀交流讓學生了解中華悠久的傳統文化,通過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日小報評比活動使其從中體驗端午文化的深厚意蘊。

二、活動目標:

圍繞“我們的節日-端午節”這個主題,從“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今年,你想怎樣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這三個部分入手,為學生提供活動方向,引導學生人人動手,個個參與,切實增強學生對傳統節慶文化的認同

三、評比辦法:

1、各班先開展製作節日小報活動,並進行評選。再推薦優秀作品5幅上交學校參加評選。學校根據實際收到小報份數,按比例評選一、二、三等獎若干。

2、作品要求:

(1)參賽學生完成一份手抄“節日小報”。紙張自備,規格為a4紙,要求均用單面,學校、班別、作者、指導老師姓名寫在作品正面右下角;

(2)主題:要突出“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內容,具體題目自行設計,並在醒目的位置上書寫主題;

(3)突出表現形式的多元性。要讓作品充分展示學生掌握的書法、國畫、剪紙等傳統文化技巧。

3、作品上交時間

各相關班級請於6月6日之前將推薦的節日小報交到學校團委。

四、活動要求:

1、班主任高度重視,把“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作為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抓手,結合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2、所有班主任在活動中要注意營造節日活動氛圍,達到“小手拉大手”的效果。

中學生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2

一、活動背景

讓學生充分了解各地在端午節裡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瞭解這節日的淵源,形成,民間各種不同的慶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載的中國所獨有的文化內涵,以此來體驗的意義;體會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人人都是班級大家庭的成員,應該相互關心,相互愛護;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同時通過這次活動,使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核心,真正瞭解節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目的

1、初步瞭解端午節的名稱、起源及節日風俗習慣。

2、通過了解家鄉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體會家庭歡樂、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過對節日的瞭解使學生感受中國文化的特點。

4、培養學生蒐集,整理,比較,分析和運用資料的能力以及語言概括和表達能力。

三、活動時間

端午節前兩天

四、活動準備

1、將學生分為4組,分課題收集世界各地端午節的節日和風俗習慣,以及端午的相關資料。

五、活動方案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

1、蒐集有關端午節的名稱、由來、端午節的傳說故事等等。

2、調查訪問身邊的長輩,瞭解家鄉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3、端午節故事演講。

第二階段:以班會形式進入活動

1、情境匯入

激情朗誦有關端午節詩歌

2、進入活動主題,交流感悟

第一主題:話說端午

1、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2、端午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3、端午詩詞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題:端午實踐活動

粽子、香袋

1、感受粽子的香甜和香袋的美。

2、學習用摺紙做的五彩粽。

3、體驗勞動和分享的樂趣。

4、設計別緻、精美的粽子。隊員們每年是怎樣過端午的呢?(隊員講出各種賀端午的民俗活動)

引出——賽龍舟,端午食粽。

5、舉辦食粽宴

師:端午節,為什麼要和家人一起粽子?往年你和誰一起吃?

師:你吃的粽子是買的呢,還是別人送的?誰送的?(是買的,也有送的;是媽媽送給奶奶的,也有小姨送姥姥的……)

師:為什麼要送粽子?

A、師給隊員送粽子並送上祝福的話;粽子該是投入大海的,因為你的胸懷像大海一樣的寬廣,別忘了給自己投一個粽子!祝端午節快樂!

B、隊員相互送粽子;

C、鼓勵那些不願意把自己的粽子送給同學的隊員,將自己的愛心和祝福送給隊員。

吃粽子(大家一起吃粽子,體驗班級大家庭的溫暖和團圓,一邊聽輔導員講故事)

師:端午節在我們中國人眼裡,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

、討論端午節活動方案

1、端午節就要到了,你們有什麼想法嗎?談談今年打算怎麼過端午節。

2、隊員之間交流。

七、小結

隊員們瞭解了那麼多關於端午節的知識,又為過今年的端午節出了那麼多好主意,雖然大家採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但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最美好、最傳統的願望,那就是: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祝福親愛的朋友端午節快樂!

老師感到好開心!最後,我提前祝大家端午快樂!

第三階段:拓展,延伸。

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初步瞭解端午節的名稱、起源及節日風俗習慣,欣賞吟誦了有關端午的詩詞。今後我們還要進一步研究,在以後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麼?

(分4個活動小組)

1、端午的風俗習慣。

2、端午的傳說和故事。

3、關於端午的詩詞。

4、關於端午的食品。

八、實施策略

這次活動的實施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活動準備,蒐集有關端午節的名稱、由來、端午節的傳說故事;調查訪問身邊的長輩,瞭解家鄉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活動的節目,端午故事演講等等。第二階段,以班會形式進行“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看龍舟。齊歡聚,賀佳節”的班會活動。第三階段,拓展,延伸,進一步研究端午的風俗習慣,傳說故事等,在此基礎上擴大研究範圍,可研究關於,端午的詩詞,端午的食品等,使學生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核心,真正瞭解節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學生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讓節日真正給隊員帶來快樂與幸福。

九、評價方式

活動評價方式可以多種多樣,準備階段的評價主要由家長來評,目的是督促學生做好資料的收集,可用優、良、及等級制。活動階段的評價以隊員為主,可以隊員互評,小組評,表現較好的發給獎卡。活動結束階段進行一次總結性評價,結合爭章給予評價。

中學生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3

為進一步弘揚和培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讓廣大中學學生更好地瞭解、認同和喜愛傳統節日,進而內化為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我校決定在全校範圍內開展“育中華傳統美德,揚愛國愛校之心”端午節主題教育活動。

一、活動主題

“育中華傳統美德,揚愛國愛校之心”

二、活動時間

20xx年5月26日——6月1日

三、活動內容

1、由團委組織發表以“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5月26日,老師負責)

2、舉辦端午節傳統主題班會。為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傳承愛國主義精神,歡慶中華民族傳統佳節,各班級在端午節前開展主題班會,營造傳統節日教育的整體氛圍。(活動期間內,班主任負責)

開展一次關愛睏難兒童、關愛睏難教職工的座談會。參加座談會的有等6位教職工代表和等30位學生代表。參會的學校領導有:校長、工會主席、德育處

會議時間:20xx年5月28日晚7點半

會議議程:校長講話、主席問卷調查、向學生代表和教師代表分發粽子和紀念品

活動準備:粽子36袋、筆記本60本簽字筆30支

中學生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4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結合我校的實際,本著“切實可行”的原則,制訂本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堅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引導中學生進一步瞭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建設精神家園,增強愛國情感。

二、活動的內容

1、舉辦一期有關“端午節”相關內容的黑板報。

2、開展“學包粽子”活動。

3、舉行“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班會。

4、志願者開展活動。

三、活動的具體安排

1、下週二班會時間,各班舉行一次“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班會。

2、各班將學包粽子的任務作為家庭作業佈置給學生。利用端午節放假時間,回家和父母一起包粽子,利用此活動,增深學生對傳統節日的瞭解。

3、各班舉辦一期有關“端午節”相關內容的黑板報。黑板報的內容包括端午節的來源、全國各地紀念端午節的活動、各班學生以何種活動紀念端午節等。

4、利用端午節放假時間,校團委、學生會組織志願者到敬老院、社群失獨家庭、留守兒童一起活動,歡度端午節,並留下影像資料。

中學生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5

一、活動主題

情濃五月 歡樂端午

二、活動目的

1、慶祝端午節,弘揚傳統文化;

2、提升凝聚力,增強集體主義意識;

3、加強溝通,增進同事感情。

三、活動時間

6月22日下午三、四節課

四、活動物件

在職全體教職工

五、活動地點

學校工會俱樂部

六、活動內容

1、“走進端午節”主題班會課教案比賽

2、“走進端午,祝福田中”詩歌創作比賽

3、“弘揚傳統文化,慶祝端午節”益智比賽(、牌、乒乓球、猜謎四類)

教工可任選參加以上一項活動。比賽分設一、二等獎和參與獎,參與活動的教工將獲得校工會頒發的相應獎品。

七、具體安排

(一)“走進端午節”主題班會課教案比賽

評委:

截稿時間:6月22日上午

獎項: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6人,其餘為參與獎。

(二)“走進端午,祝福田中”詩歌創作比賽

評委:

截稿時間:20XX年6月22日上午

獎項: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6人,其餘為參與獎。

(三)“弘揚傳統文化,慶祝端午節”益智比賽(棋、牌、乒乓球、猜謎四類)

1、牌類比賽

總裁判:

工作人員:

比賽規則:

(1)各人自行組合參賽。

(2)比賽分三輪進行:

第一輪比賽從下午第三節課上課開始至16:30結束,湊足4人,即可比賽。截止16:30,領先一方即為勝方,勝方進入第二輪比賽。

第二輪比賽採取抽籤方式進行,抽到同樣籤的兩對選手即刻進行比賽。比賽中最先打到6的(或抽到輪空籤的)一方獲勝,勝出的選手繼續按照同樣的抽籤方式比賽,直至最後勝出的兩對選手進入決賽。

決賽中最先打到10的(或抽到輪空籤的)一方獲勝。

獎項:決賽獲勝方獲得一等獎,凡進入第二輪比賽的選手獲得二等獎,其餘均為參與獎。

2、乒乓球

總裁判:

比賽規則:

比賽分三輪進行。

第一輪比賽從下午16:20開始,比賽採取抽籤方式進行,抽到同樣籤的兩對選手即刻進行比賽。比賽一局定勝負,勝方(或抽到輪空籤的)進入第二輪比賽。

第二輪比賽方式與第一輪相同,直至最後勝出的兩對選手進入決賽。

決賽採取三局兩勝制,三局中勝兩局的一方獲勝。

獎項:決賽獲勝方獲得一等獎,凡進入第二輪比賽的選手獲得二等獎,其餘均為參與獎。

3、猜謎

工作人員:

比賽規則:猜謎活動截止時間為下午17:35。活動時間內,教工隨到隨猜,每人限猜3條。猜出謎底即可當場獲得相應的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