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正月初五的習俗及禁忌

導語:正月七年級,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那麼,正月初五的習俗及禁忌有哪些呢?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正月初五的習俗及禁忌

(一)節日習俗

迎財神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是民間“迎財神”的日子。許多人會通過燃放鞭炮來“迎財神”。

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信奉關帝聖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為關公供上牲醴,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求關聖帝君保佑一年財運亨通。

祭財神

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 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開啟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正月初五這天,人們黎明即起,家家戶戶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每間房屋裡往外頭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出去,越遠越好。打掃衛生即掃垃圾、燒垃圾、倒垃圾、送垃圾,視垃圾為窮鬼的象徵。從每間房屋裡把垃圾掃出門外。

飲食習俗

正月初五為什麼吃餃子

除了年夜飯要吃餃子,正月初五叫“破五”,也要吃餃子。有一種說法是,從七年級到初五幾天之內禁忌較多,人們不可“輕舉妄動”,一過初五,就基本上過了年禧,不再禁諱了,所以要吃餃子祝賀。特別是滄州市還有"包餃子,捏住小人嘴"的習俗,說是讓小人來年閉上嘴,少說壞話。

(二)節日禁忌

七年級不出門,破五不回家。

忌串親訪友,也不準串門

說是走親會把晦氣帶到別人家

忌遷居 忌糊窗槅

正月忌遷居、忌糊窗槅,否則以為不吉利。

忌更換、洗滌衣被

舊說正月更換、洗滌衣被,不吉。

忌剃頭

舊時正月裡忌諱剃頭。俗說剃頭傷舅。據舊方誌雲,前清下剃髮之詔,於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得以更改。國民剃頭,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傳已久,遂誤作“死舅”。

忌遇殯葬

有的地方習俗正月裡忌遇殯葬事。遇之則以為不吉,主此年內有災禍降臨。 但有的地方以遇殯事為吉利的,蓋因“棺”與“官”諧音,“材”與“財”諧音,有“口彩”可討,主“升官”“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