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集合15篇

文學1.47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為了幫助大家更多的瞭解隨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集合15篇

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1

音樂是發展孩子想象、創造力,促進個性發展的有效手段。一個學期來班級裡的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動聽的聲音、美妙的音樂,喜歡隨著音樂歌唱、舞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提出藝術活動的目標是培養幼兒對美的感受能力、豐富審美經驗、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和技能的傳授。

今天小朋友們對音樂活動《親親熱熱在一起》都很喜歡,原因在:歌詞非常的生活化,簡單、有趣;音樂的節奏活潑、歡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於這首歌曲是兒歌《敲門》的延伸。在一開始的活動中,小朋友們先接觸到的是:在遊戲《敲門》中讓幼兒清楚的掌握了兒歌的內容,如“媽媽出去了,你和誰在家裡呢?”“丁冬,丁冬,是誰在敲門,是誰回來了!”接著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誦、遊戲活動中,小朋友們都能熟練的朗誦和進行對話遊戲,當音樂活動《親親熱熱在一起》旋律在孩子們的耳旁響起時,小朋友們全都會唱了:“我們全家在家裡,親親熱熱在一起,哈哈哈哈,親親熱熱在一起”。這樣的活動吸引了小班孩子積極參與的興趣,所以這一次音樂活動變的特別的輕鬆、愉快。

我們還一起創編了歌詞:“家裡還有誰呢?我們怎麼編?”在我的幫助下孩子們有了很強的創編興趣,我們在音樂聲中編出了:“我和外婆在家裡,總想外公來敲門,丁冬丁冬,外公回來了!”“我和阿姨在家裡,總想叔叔來敲門,丁冬丁冬,叔叔回來了”等等,大家唱的可開心了。

根據“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點,我也想了好多激發幼兒興趣的辦法。就像讓幼兒通過表演來激發自己的'興趣從而學習音樂。因為幼兒好奇心強,表現欲旺盛。音樂活動能充分滿足幼兒這方面的要求。通過表演,幼兒能體驗到用表情、動作、姿態與他人溝通的樂趣。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幼兒能作出較積極的外部反應,能從與他人合作的動作表演活動中獲得交往合作的快樂。在音樂活動中,我啟發幼兒用自己的身體動作進行創造性表現,發揮幼兒創編的積極性,在開展音樂活動中儘量採納幼兒的意見和建議,不照搬書上的動作方案,幼兒在創編表演中鍛鍊了自己,增強自信心,獲得了成功感,這有利於幼兒健康人格的培養。

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2

上幼兒園是孩子出生後第一次離開家庭進入集體生活環境,由於對新生活陌生畏懼,再加上在家裡面都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們的心肝寶貝,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如今孩子們上幼兒園以後,“吃飯”便成了幼兒和老師面臨的一大難題,如何讓每個幼兒都能自己吃好、吃飽飯,我根據實踐經驗總結出以下六個方面:

一、對能吃不會吃的幼兒:

有的幼兒食量大,但在家裡嬌生慣養,吃飯靠家長喂,來園後,又不會使用筷子或勺子,因此常吃不飽。對這樣的幼兒,一要穩定他的情緒,鼓勵他大膽進餐;二要注意訓練幼兒正確使用筷子;三要和家長取得聯絡,共同配合教幼兒獨立進餐。

二、對會吃不願吃的幼兒:

一些幼兒在家常常偏食,來園後,對某些飯菜仍挑挑揀揀,願意吃的`就多吃,不願吃的一點不吃。對這類幼兒,一要採取幼兒容易接受的方法進行啟發誘導,如告訴幼兒吃豆腐長得高啦,多吃蔬菜不容易生病啦等等,以激發幼兒食慾;二是安排他與食慾好的幼兒坐在一起,鼓勵他們比著吃;三是盛飯時,第一碗盛得少點,這樣幼兒可以儘快吃完,增強吃飯信心。

三、對會吃不知吃飽的幼兒:

有的幼兒食慾特別好,常吃得又快又多,吃過了頭。對這樣的幼兒,一是開飯時,讓他排在後面端飯,並且第一碗可以給他多盛些;二是注意及時給他們新增飯菜,並掌握好“量”;三是要鼓勵他們大膽舉手要求新增飯菜。

四、對吃稀不吃乾的幼兒:

對這樣的幼兒,一是吃幹食時適當為他們加些菜湯搗勻,如吃炒飯,可適當給他舀些菜湯在裡面,讓他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二是要引導他幹稀一塊吃,吃完後再給他新增飯菜。

五、對吃飯不吃菜的幼兒:

一是要告訴他們多吃各種蔬菜的好處,如多吃蔬菜身體可以長得強壯,可以變得聰明等;二是把菜摻合到飯裡,讓幼兒混著把飯一起吃下去。

六、對拒食的幼兒:

一是千萬不要硬灌、硬塞,逼幼兒吃,讓幼兒對吃飯產生畏懼心理;二是要冷靜分析原因,是拒飯,還是拒菜,為什麼拒食等,若屬伙食問題,要及時建議廚房改進飯菜質量,講究色、香、味、形,以刺激幼兒食慾,若屬幼兒本身原因,要正確引導,鼓勵他吃,剛開始,可以讓幼兒少吃些,待適應後,再加大飯菜量。

總之,對待幼兒園小班幼兒的進餐,要因人而異,循序漸進,要讓幼兒有一個適應過程,慢慢地幼兒就會喜歡在幼兒園進餐。

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3

xx是大班的孩子,她聰明伶俐,活潑大方,小嘴異常甜,胖乎乎的,很可愛。教師們都很喜歡她,就連她犯錯時我們也捨不得批評她。今日xx和幾個小朋友一齊擦桌子,沒擦完就出去滑滑梯了。xx說:“教師,xx沒擦完就玩去了,”我正在拖地,xx的`聲音又低,我沒聽到,也沒在意。xx撅著小嘴和幾個小朋友說開了:“教師真偏心,xx沒擦完桌子就走了,教師也不批評她。”這次xx的聲音很高,也很生氣。一句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七嘴八舌的說:“就是,就是,教師不公平,偏向xx”。

聽了孩子們的話,我突然意識到,孩子們的眼睛是雪亮的,以前,在各項活動中,我都是給xx開綠燈,使xx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驕傲自滿,不守紀律的壞毛病。加上我沒有及時制止,這讓其他小朋友覺得教師偏心,只喜歡xx不喜歡自我。我的做法既害了xx,也傷了全班孩子。於是,我及時向孩子們道了歉,保證再也不這樣了。孩子們點點頭。

作為教師,必須要及時檢討自我的行為與做法,因為教師的行為會直接對孩子的心靈產生巨大影響。

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4

小班幼兒剛入園集體意識差,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活,有許多紀律要遵守,但許多幼兒毫無紀律意識。上廁所、喝水、拿積木、洗手都是一窩蜂樣亂擠,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他人。我為了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品質,我充分利用一曰生活的各個環節,潛移默化地強化幼兒集體的概念,逐漸幫助他們形成集體意識,洗手、喝水,吃點心時我們總是一組一組地請幼兒去,並提醒幼兒如果你一個人慢了,或者沒做好事情,那你們這一組的小朋友都不會受到表揚。

在室內活動後,我們總是先評價這一組集體的'表現,再評價每個幼兒在這一組的表現。例如今天上課時第五組的寶寶舉手多,請第五組的寶寶來黑板上找朋友,(找朋友圖片)這個組的寶寶都為圖片找到了朋友,然後再問是誰找到的,並分別表揚以肯定幼兒為小集體作出的貢獻。

戶外活動遊戲時,我往往把幼兒分成四個組進行遊戲。因為小班幼兒在全班走圓圈時,有幾個幼兒總是會亂走,走成的圓圈不是圓的,要圓圈變大時,他總是退得圓變破了,變小時又擠在一塊扁扁的,把遵守遊戲規則的一組抽出來示範給大家看,不遵守遊戲規則的個別組,讓他們停止遊戲站在邊上看。這樣讓個別搗亂的幼兒意識到,因為他的擾亂而影響他們小組的遊戲,今天吹泡泡時,賈天皓搗亂影響了六組遊戲,大家都責怪他沒有好好走,害得他們只有看看的份,賈天皓也意識到了大家不高興,難為情地低下了頭。我走過去摸著他的頭說:“賈天皓想做遊戲嗎,好好站隊遵守紀律還是好孩子。最後一組讓你們這組做遊戲吧~”大家高興地拉起了手,圓圈也走得有進步了。

或許3歲的孩子還做不到成人期望的那樣好,但只要我們平時注意培養,天長曰久聰明的孩子們就會樹立起良好的集體意識。

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5

自從小魚哥哥接了幼兒小班以來,沒少給園長添麻煩,當然也沒少讓園長花錢。但是每每聽到是給小班小朋友準備的,園長便很開心地拿錢出來。

前幾天小魚哥哥準備給孩子們看圖識字,但是當拿到那些原有的卡片時,小魚哥哥驚呆了,不僅髒兮兮的,而且已經破爛不堪,小魚哥哥便一咬牙又向園長打了購買識字卡片的申請。園長見我又拿著申請進來,搖頭苦笑,但很大方地簽了字。

那麼問題來了,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種類的卡片識字,到底要選擇哪一種識字卡片給小班的寶寶呢?例如,市面上常見的兩種識字卡片,一個是有很多的畫面加文字的,有些直接只印了文字。到底這兩種識字卡片要如何選擇呢?

圖文並茂的卡片,看上去相當形象,而且顏色分明,圖案豐富,對於孩子來講,刺激性會更大,而且這樣的識字卡片上的資訊也更飽滿,對於年齡稍大一些的寶寶來講,更好一些,因為他們接受的資訊多,腦子也能反應的過來。但是對於年齡還小的小班小朋友來講,這些卡片並不適合他們。

因為孩子還小,他的記憶容量並沒有那麼大,他們同時加工處理不同的'資訊的能力也沒有那麼強,從某種角度來講,如果這麼多的資訊同時進入到小班寶寶的腦海裡,他們反而會有更大的負擔。所以,圖文並茂的識字卡片並不適合小班的寶寶。

還有,在認字過程中,如果卡片上有鮮豔的其他的圖案或者是顏色,則這些東西對寶寶的吸引力更強,孩子的集中力也不會集中在漢字上,這種情況下,最容易忽略的就是漢子了。因此,孩子們可能只會記得卡片上的圖畫,而沒有記住文字。或者是把文字與圖案當成一個整體來識記。所以,也不利於孩子識字的過程。

因此,小魚哥哥還是建議直接購買只印字的識字卡片,這樣直觀,簡捷,容易讓小朋友把注意力集中到漢字上,更能加強記憶,幫助快速認識漢字。

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6

在語文教學方面,我是一名新手,但是在本學期初教語文這門學科時,我把語文課標整整的看了一遍,我本人在理論知識方面得到很大提高。我深深知道語文教學必須深入挖掘教材,探索現有教學內容如何再現生活,促使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並最終迴歸生活,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強者。我知道現在語文教學必須有:創新性;課題研究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得出適合時代生活的優化的國小語文教學策略。活動性;生活是活生生的,生活離不開活動,生活化離開活動,也就失去了基礎。主體性;生活是學生的生活,國小閱讀教學生活化研究主張尊重生活,就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整體性;在開展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生活化研究時,要堅持整體性原則,使語文素養和人的整體素質和諧發展。同時我也知道了在教語文時,首先不能忽視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不能忽視教育教學規律,不能忽視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如果離開了實事求是,離開了全面地看問題,離開了變化發展地看問題,把什麼都來個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在語文教學中老師必須培養學生以下三點基本素質。

1、習慣好。即具有各種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從低年級來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重視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2、熱情高。讓學生學習語言文字有著熱血的激情。

3、學生會讀書。具有各種基本的讀書技能。

尤其是要在讀書中,逐步使學生形成較敏銳的語感,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感,才可能學好語文,語感的培養,當然首先靠讀,但教師的引導,進行一些有意思的訓練也是必要的.。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語感訓練方式。誠然,光靠這種方法來訓練,遠遠不夠。還要採用其他多種多樣的方法,如讀古詩和散文、課文的重點段落,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展開聯想、想象等。我覺的只有在教語文中朝這方面來發展,才能把自己的學生教好。

新課程改革,使國小語文教學充滿了新的活力。這當然是件大好事。同時,也應當看到,由於教師對新課程尚處於探索階段,到底怎樣去進行國小語文教學,眾說紛紜,使人有種無所適叢的感覺。許多觀點雖然很獨到,很新穎,但操作起來,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過聽一些課,隱隱覺得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開始走向新的極端:一味的課堂對話,一味的強調讀和感悟。這,是不是一定就是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的正確方式呢?像這樣教學,能否達到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的要求?

我認為,像這樣去教語文,如果用辨證法來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千萬不能忽視教育教學規律,千萬不能忽視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如果離開了實事求是,離開了全面地看問題,離開了變化發展地看問題,把什麼都來個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需要與時俱進,但絕不可拋棄!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們所揭示的教育教學規律。

因此,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盡力使學生具備以下基本素質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國小生來說,以下八個方面的習慣首當其衝:

1、主動學習,刻苦學習的習慣;

2、細心認真、一絲不苟的習慣。

3、勤於動手、動筆、動腦的習慣;

4、大膽、大方、大聲說話,說普通話習慣;

5、愛惜書本文具的習慣;

6、好問的習慣;

7、在合作學習中積極參與的習慣;

8、規範、整潔寫字的習慣。培養習慣,要悉心引導,嚴格要求,點點滴滴到位。舉例來說,培養學生的寫字習慣,要讓學生寫一筆好字,就必須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須規範、整潔地寫字。必須經常主動習字。習慣是具有遷移性的。良好的寫字習慣就具有極強的遷移性。學生把規範整潔地、有一定速度地寫字的良好習慣養成了,其他習慣:如愛惜書本文具,學習細心認真,一絲不苟,學習講效率,講質量、求速度等等也跟著上。

會讀書,即具有各種基本的讀書技能。

1、學生要會朗讀,要動情地讀書;

2、學生要會默讀,要能做到默讀中注意力集中,不動指、不動脣、不回視,抓住主要內容等;

3、學生要學會快速讀和略讀、瀏覽。

4、學生要學會在讀中思考、質疑、解疑,學會在讀中圈點、批畫。會讀書,自然最首要的就是要求掌握一定數量的字詞。還有課外閱讀量的達到。(課外閱讀量,課程標準有個“不少於”的界定。應當說,這只是個保底的要求)。

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7

今天音樂遊戲時間,我正和孩子做“咿呀咿呀呦”的遊戲。孩子們扮成小動物圍著我快樂的跑來跑去。可是我發現只有藍迪一個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著我和小朋友遊戲。

藍迪是我們班剛插班的孩子,她以前上過幼兒園,按理來說應該很快的適應新環境,但她始終不能融入集體中。其實我看得出來她也想參加我們的遊戲,但是又不敢參與進去。儘管我不停的鼓勵她遊戲,她還是不願意。怎麼辦呢?我想再多等她一會,看看她的表現。我邊和小朋友遊戲邊關注著她。當我唱到“咿呀咿呀呦”故意走到她身邊和她親近親近、和她抱一抱、對她笑一笑。孩子們也模仿我的動作,相互擁抱。藍迪被我們的氣氛感染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重複遊戲,在我的邀請下,她終於邁出了第一步和我們一起遊戲。

分析: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抱一抱、笑一笑是讓他們接納別人最好的方式。何況和老師的交往才短短的`兩個星期。活動時她不願意參加,我沒有強求她。因為孩子的適應有快有慢。讓她有一個調整適應的過程。最後用自然親密的動作打動她,讓她參與遊戲,讓她邁出勇敢的第一步。看著她的進步,我也感到無比的欣慰。

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8

最近我們在開展以水為主題的科學探索性活動,在一系列的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的孩子們對於做小實驗,充滿了興趣和好奇心。我也從幾次的活動中感受到孩子們的興趣會讓活動變得充滿激情與快樂。能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自己感受到學習與合作的快樂。

今天在“流動的水”的活動一開始,我將一瓶水放在桌子上,問孩子們:“你們有什麼辦法能讓瓶子裡的水動起來嗎,”於是,孩子們紛紛舉起手,上前用自己的辦法讓水動了起來,一開始孩子用手直接接觸瓶子,用轉動,搖晃的方法,當我看到幾個孩子上來都是用這種直接接觸瓶子的方法時,我對孩子們說:“有沒有什麼辦法,手不碰到瓶子就能讓水動起來嗎,”這麼一說,孩子開始用手去接觸桌子讓水動了起來,用拍打桌子,搖晃桌子的辦法讓水動了起來,每一次孩子們看到水動了起來都特別的高興,說自己成功了,這時,我也給予了每個孩子肯定,孩子們的情緒更高了。

活動中,有一個男孩子舉手上來試的時候,他用了跺腳的方法。但是,由於力氣小,瓶子的水沒能動起來,看到他有些失望的時候,我對他說:“有的時候,一個人辦不到的`事可以讓大家一起來試試。”其他的孩子聽了立刻都跺起了腳,結果孩子們都樂了,水動了起來。這時,班裡的陶陶說:“大家的力量真大呀。”其他孩子聽了之後也開始說:“是呀,因為我們人多。”聽了孩子們的話,我立刻對孩子們說:“是啊,一個人的力量再大,有的時候也會碰到做不了的事,這時就需要靠大家的力量,把我們的力量合在一塊兒的話,那才是最大的力量。”隨後,我又讓孩子們再一次一起用跺腳的方法讓水動了起來,這一次我想,孩子們能感受到集體的力量是多麼的大。感受相互合作帶來的成功與快樂。

這次的活動中,這是最讓我有感觸的一刻,孩子們能在探索的過程中感受到合作帶來的成功讓這次的活動變得更有意義。

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9

x是一個乖巧的孩子,她學習知識都很好,上課也很認真的聽,各方面表現都不錯,但是x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挑食,平時裡,她不喜歡吃肉,把肉挑到一邊,過幾天看見不喜歡吃的菜又挑到一邊,一口也不動。不論老師怎麼勸,就是不吃。在與家長多方交流中也發現,她在家裡也是這樣的,挑食很厲害,家裡也沒有辦法,家裡人都很寵著她,就特別喜歡吃零食,整天大把大把的零食。爸爸媽媽還好一些,就是爺爺奶奶特別慣著她,她要什麼爺爺奶奶就給她買,養成了挑食的壞習慣。所以x看起來特別瘦弱,弱不禁風的樣子。

一次中飯,吃的蘿蔔菜,我看見她把蘿蔔挑到一邊,我走了過去,我問她:“x,你為什麼不吃這個呀?”“它長的太難看了,一點也不好吃。”“你沒吃就說難吃呀!”“肯定不好吃,我才不要吃呢?”這時候我突然想起了,今天講的小白兔的故事,然後對她說:“x,我告訴你一個祕密,小白兔最喜歡吃蘿蔔了,你看小白兔多漂亮呀,它就是因為吃了蘿蔔才變漂亮的.!”x看了看我,眼睛眨了眨說“是真的嗎?”我點點頭。她夾了一塊放到嘴巴里,然後又吐了出來,“不好吃!”我忙說,你剛放到嘴巴里可能是有點怪,可是小白兔在嘴裡嚼嚼就可香了。然後她又夾了一塊放到嘴巴里,嚥了下去,後來看見她把所有的蘿蔔都吃光了。

從這以後,我每一種菜都編一個故事,後來每天吃飯的時候,她還會和別的小朋友說“這個吃了會長高,會漂亮的!”然後大口的吃了起來。

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10

一:撒一把快樂給孩子

兩歲半的貝貝是新來園的孩子,她短髮,面板黑黑的,眼睛小小的。第一天來園,就伴隨著雷鳴般的哭聲。我們哄她,抱她,用小紅花吸引她,效果也不大,她仍哭哭停停,嘴裡喊著“奶奶”。

我正給小朋友喂著早飯,在家吃過早飯的貝貝來到我身邊,又開始哭了:“啊啊…”我一邊給小朋友餵飯,一邊安慰道:“貝貝不哭,我給你媽媽打電話讓她早點來接你。”貝貝還在哭,很著急的樣子:“啊…啊…”我問:“你要小便嗎?”貝貝更著急了,“啊啊”地哭喊著。我也著急了,貝貝到底是怎麼了?難道是要小便嗎?於是,我放下飯碗,拉著貝貝的手,快速向廁所跑去,當我扶著她上了廁所,幫她脫下褲子,一看,她已經把大便拉褲子裡了。“貝貝,要拉臭臭為什麼不告訴老師呢?”我一邊說,一邊和其他老師一起給她換洗、收拾。

第二天,貝貝一樣哭,一樣喊“奶奶”,一樣拉髒了褲子。

我找貝貝的奶奶交談,得知貝貝因為才兩歲半,說話不清楚,要拉大便時,“拉拉”說不清楚,會說“啊啊”。我恍然大悟。從和貝貝奶奶的溝通中得知,貝貝其實是個很活潑的孩子,爸爸媽媽工作忙,她從小和奶奶在農村長大,所以特別依戀她的奶奶。家長特別希望貝貝早點從“分離焦慮”中走出來,儘快適應幼兒園的新環境。我請家長放心,我們會攜手攙扶寶寶,讓她感受到我們的愛,慢慢喜歡這裡,家長表示願意和幼兒園配合。

第三天早晨,貝貝來到我身邊,學著奶奶事先“表演”過的樣子,拍拍我的胳膊,“啊啊”,貝貝眼睛看著我。“你要拉臭臭嗎?”貝貝點點頭,我說:“好,咱們走。”來到廁所,我為她脫下褲子,扶她蹲好,我溫柔地說:“拉吧,拉完了老師給你擦。”說來真神奇,自從我帶她拉完了大便,貝貝就不再哭了,

我帶孩子進行簡單的表演故事《小鳥的家》,小朋友戴上頭飾,變成一隻只小鳥,躲在“大樹”裡,又飛出來。貝貝也想玩,我給她戴上小鳥頭飾,她高興地笑了。雖然貝貝還不能說出一句故事裡的話,但對她來說,不哭,就是很大的進步,我們一起表揚她:“真是一隻快樂的小鳥!”

撒一把快樂給孩子,我感覺自己做了一次陽光!讓孩子在愛與鼓勵中成長,我們會看到最美的教育風景!(李曉卉)

二:別“抖落”了孩子的自尊心

一天上午,我在組織主題活動《愛媽媽》時,孩子們都在熱烈地討論著與媽媽相關的話題,一位坐在靠牆邊的小男孩卻心不在焉地用腳踢著牆壁,我暗示了他好幾次,他都無動於衷,我就點名批評了他,沒想到他不僅不聽反而弄出更大的聲音,居然用手指摳牆壁。這時所有的孩子都看看他然後叉看看我。我非常生氣,感覺到教師的尊嚴受到了輕視和挑戰。為了在孩子面前維護我的威信,我決定對他進行懲罰——在接下來的區域活動時,讓他坐著反省。他不敢表示什麼,但是從他的眼神裡,我感覺到他的不滿和委屈,彷彿在問:老師我錯了嗎?

對於這件事情我當時沒有覺得怎樣,幾天過去後,偶然在網上一篇文章中看到這樣一句話“讓孩子在大家面前接受批評是件很殘酷的事情”,我突然感到十分不安。幼兒園的孩子是感性的,他們的情緒往往在活動中直接表露,那個小男孩當時可能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錯誤的行為,影響了他人的活動。而我卻把他當成有意破壞的行為來對待,並當著全班孩子的面輕易對他採取懲罰。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如果換成我被領導如此批評,嘴巴不說但心裡也肯定不開心的。這種簡單不理性的教育方式,無形之中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弱化了孩子與老師之間的感情,降低了孩子對老師的信賴。我想,當時我若能採取另一種方式,如將他抱在懷墾,淡化他與全班孩子對此事的反應,待活動結束之後再單獨指出他的錯誤行為,可能會更好。因為這樣不僅能讓他明白自己的錯誤是什麼,錯在哪兒,同時也維護了他的自尊心。

幼兒從兩三歲時就有了自尊心,只不過這個時期孩子自尊的表現形式不一樣。當孩子在眾人面前受訓斥與嘲諷時,不管成人的出發點多麼善良,訓斥的理由多麼充分,孩子稚嫩的心靈和脆弱的自尊都會受到很大的震動和最直接的傷害。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孩子的自尊心就像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那樣,弄不好就要抖落,我們應“十分小心”。對待孩子,我們千萬不能居高臨下地一味呵斥,要學會蹲下來與孩子平等地交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瞭解孩子的特性和需求,因為,教育本來就是一種平等的心靈交流。(周麗萍)

三:從“目光問好”開始

清早起來格外精神,我換上一身新裝,對著鏡子送給自己一個甜甜的微笑,輕鬆地走出家門上班去了。

因為時間充足,我提前將班級衛生打掃乾淨迎接孩子們的到來。一聲聲“老師好”打破了清晨的寧靜,教室裡變得熱鬧起來!孩子們像快活的小鳥飛進了教室。

琦琦走進教室隨口喊了一聲:“老師好!”小臉卻朝著其他方向,快速地走向自己的小櫥子。我叫住琦琦,微笑著對他說:“跟別人問好,眼睛要看著他呀!知道嗎?”“噢!可我最近都是這樣和你打招呼的呀!你的眼睛也沒看到我呀!”琦琦蠻有理地辯解著。

我笑了,馬上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剮開學教師的`收發工作比較多,有時面對家長的詢問還要細細講解,有時一邊忙一邊應聲孩子的一個個問好,無意問忽視了早上孩子們“問好”的目光。正是這個忽視,讓琦琦覺得“只要讓老師聽見聲音,具體的行為是不被關注的”。

這種行為立刻引起我的重視,這也正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好時機,我馬上對琦琦和所有的小朋友說:“從今天開始,我們一起學習不僅用語言問好,還用目光問好,行嗎?”聽說和老師一起學習,還聽到新鮮的“目光問好”,小朋友都高興地答應了,琦琦興奮地使勁點著頭。

我慶幸那天發現了這一件小事,更慶幸那

天做了一件教育的大事。要知道教師在孩子們眼中永遠是榜樣,教育的細節是多麼薰要呀!從那天起,我開始用目光追隨每一個孩子,讓每一位幼兒都感受老師的關注。

現在小朋友走進教室,看到老師迎接他們的是和藹的目光、甜美的微笑,都會面對老師從心底真摯地喊一聲“老師好”。快樂的一天從一個目光、一聲問候開始了!這件事情讓我感悟很深,我們一直在學習優化教師行為,轉變教育思想,原來就這麼簡單,就在教師一舉手,一投足,一個小小的目光中。(李雲)

四:和孩子一起吃鹹菜

陸尉剛來幼兒園時,總是不好好吃午飯,每當我走到他身邊時,他為了得到我的表揚,就使勁地吃飯,不吃菜。於是中午用餐時,我坐在他旁邊,看著他吃飯,希望他可以多吃點菜。我說:“綠綠的青菜很香哦,來嘗一嘗。”陸尉不情願地說:“我不喜歡吃。”我夾起青菜,大口大口地吃給他看,陸尉有點心動了,學著我的樣子夾起一點青菜,可是剛嚼了幾下就又吐了出來。看到這種情況,我十分擔心。

我和陸尉的媽媽溝通時瞭解到,陸尉十分愛吃外公做的鹹菜,或許我可以通過鹹菜改善陸尉進餐難的問題。第二天午餐時,我悄悄地對陸尉說:“你的外公送給老師一罐鹹菜,我知道你喜歡吃,只要你吃一點其他的菜,老師就給你鹹菜做獎勵,好嗎?”陸尉喜出望外,爽快地吃完了自己的一份菜,我暗自高興。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每次午餐我都給陸尉“加餐”,有時我故意忘記拿鹹菜,讓陸尉慢慢地適應,漸漸地脫離對鹹菜的依賴。我還引導陸尉把鹹菜和其他的孩子分享,並告訴孩子們:“這是陸尉的外公送大家的,我們都要謝謝陸尉。”不知不覺中,孩子們都食慾大增。等到這瓶鹹菜吃完時,陸尉已經不再依賴鹹菜就能吃完自己的飯菜了。陸尉的媽媽知道這一訊息,十分激動。看著孩子健康的小臉,我說不出的欣慰。

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11

都知道剛剛上幼兒園的孩子,總免不了哭哭鬧鬧的。我們班x小朋友上幼兒園都快一年的時間了,每天來到幼兒園跟媽媽再見的那一剎那,還是哭著大聲的喊媽媽,不但是早晨上幼兒園這會兒哭,在平日裡假如有個小朋友不小心碰她一下,就會開始大聲的哭起來,而且哭的聲音特別尖銳。今天下午起床後,我們班有個小男孩穿鞋子時,不小心碰了她一下,又大聲的哭起來。其實,這個時候床上還有好幾個孩子沒起床呢。“別哭啦,人家又不是故意碰你的。”樂樂說,“老師我從小就不愛哭,媽媽說愛哭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老師愛哭的孩子會把眼睛哭瞎的`。”等等,正在小朋友們的議論紛紛中,我們班一小朋友走過去,用自己的小手幫這位正在哭的很傷心的邊擦臉上的淚水,邊安慰她:“別哭啦,是誰碰到你的?你看你的眼睛都哭紅啦,再哭的話你就不漂亮啦。”我也走過去對x說:“聽見小朋友們說的話了嗎?快把你的‘豆豆’收回去吧!不然的話都掉完啦。”不知她是被樂樂的那番話打動啦,還是被我們正在討論愛哭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而停止的。

這個時候整個屋子終於安靜下來啦,也該論到我這個當老師的發言了:“孩子們,我們都要上中班了,不能再像在小班時那樣愛哭。”這個時候我的話音剛落,班裡又有好多小朋友搶著發言:“老師我就不愛哭。”“老師我從小就不哭。”“老師上了中班就是大哥哥大姐姐啦,不能在那麼愛哭了,那樣的話,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們會笑話我們的。”這時,坐在中間的x害羞的說:“老師以後我不哭啦,早晨媽媽送我上幼兒園的時候我也不哭啦。”聽到孩子們這一番番感人的話語,作為一名孩子們的老師心裡感到很高興,覺得自己在平時教導他們的那些話都沒有白說,今天孩子們的表現讓我看到了自己的教育成果。通過這次討論後,我們班x再也沒哭過。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願意受到老師的鼓勵和表揚,在平日裡我都會經常的表揚我們班的每一個孩子,經常鼓勵那些不愛說話的和愛哭的孩子,說的最多的話語就是:“你們是最棒的。”給他們力量,讓這樣的孩子要勇敢的站起來,給每一個孩子是樹立自信心,讓他們知道自己永遠都是最棒的。

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12

xx是我們班的“小公主”,不僅僅長得乾淨漂亮,並且聰明懂事,深得教師們的喜愛,異常是有一頭洋娃娃的頭髮,每當看到她的頭髮亂了我就給她梳梳,並給她紮好看的小辮,她似乎也很清楚這是教師對他的偏愛,總是跟我形影不離。

這天早上,我看到寧寧的頭髮亂蓬蓬的,梳也沒梳,我叫過她來問:“你為什麼不梳頭髮?”寧寧說:“教師我是故意不梳的,讓你給我梳,你為什麼每次只給xx梳小辮,我也要,”一時間我竟不知說什麼好了。

我恍然大悟,無意中我犯了一個錯誤,梳頭事雖小,但在孩子們心中卻造成了不平等的感覺這樣對誰都不好。

我想起,有好幾次上課寧寧在扯自我的'頭髮,我還批評他,他卻無動於衷,如果這是我主動給她梳梳頭髮,就能滿足孩子心理的需求,不至於給孩子造成心靈的陰影,我們的宗旨是讓鮮花和小草都受到陽光的溫暖,我們做到了嗎?

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13

在許多幼兒園,大多數孩子不喜歡在幼兒園小睡。事實上,除了睡眠時間和睡眠環境的變化造成的不適外,兒童在幼兒園難以入睡也可能是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午睡對幼兒來說非常重要。

睡眠可以緩解大腦缺氧。當人們感到疲倦時,他們自然會有睡眠需求,但讓孩子睡覺往往適得其反。具有多年的幼兒園教學經驗:幼兒園新生總是在中午用眼睛四處窺視,盯著老師看。我會經常停在他的.床前,給他一個溫柔的微笑。孩子會覺得很親切,可以增加安全感。重複幾次,孩子就可以安靜地睡覺了。老師親切的笑容足以安慰那些離開親人、害怕環境、缺乏安全感的新生。

以小班學生陳佳珍為例。她剛上幼兒園時,總是拒絕小睡。她會在中午為母親哭泣。我還從她的父母那裡得知,她媽媽會抱著她,陪她睡午覺。隨著時間的推移,她養成了一種習慣,那就是隻有媽媽陪她小睡一會兒。知道了這一點,我開始主動與她溝通。每當我小睡的時候,我都會和她呆在一起,摸摸她的頭,她喜歡抱著我。這時,我會配合她抱著她。就這樣,慢慢地,她開始睡得越來越穩,願意睡覺,離我越來越近。事實上,有很多這樣的孩子,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可以在我細心的陪伴下好好睡一覺。

這也讓我更加相信,只要我們真誠地對待和教育孩子,每個孩子都會成為家長和老師心目中的好孩子。

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14

看到此刻的孩子進入圖書館的自如,不由得讓我記起小時候對圖書的奢望……

每一天最大的奢侈就是看小人書,有幸教咱們數學的韓教師就兼管著學校的圖書,韓教師是一個平易近人,不苟言笑的中年男教師,給咱們留下最深刻的的記憶就是長長地脖子,一走進教室首先出現的就是韓教師特有象徵的脖子,咱們還偷偷的給教師起外號呢!“長脖子教師”,可是,咱們只敢在私底下偷偷的議論,可從來不敢叫出聲來,那時的我最感興趣的就是上數學課,不是正因我的數學成績太好,而是為了得到看小人書的允許,正因每當韓教師給咱們佈置完數學作業,他就蹲在門口,等待咱們的完成,這個時候也是咱們紀律最好,作業速度最快、最認真的時刻,正因誰做的作業全對了,就有看一本小人書的權利,你想,那是多麼愉悅的時刻啊,也就是從那時起,我的數學成績一向都是考一百分的緣故吧,所以,那時候的咱們,誰先拿到小人書,就是最大的獎勵,遠比獎勵一個鉛筆頭來的慾望大。(小時候班主任教師每當週六上午放學時,會把一週學生們撿來的鉛筆頭,根據表現分到個人手裡,這就是當時最好的物質獎勵。)

看看此刻的孩子,隨著新圖書不斷地增加,想看就看,想買就買,有時候還不懂得去珍惜,家裡的新書到處都是,什麼全綵的、動畫的、連載的`、漫畫、帶香味的、帶聲音的,真是無奇不有,無所不能,正正因物質生活的提高,此刻的孩子們遠沒有咱們那時對圖書的珍惜。來之不易的感覺,也許僅有“物以稀為貴”才該有的吧,說歸說,圖書的不斷改善,為此刻的孩子領悟知識帶來了方便,孩子們能夠盡情的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並且還能夠根據畫面資料隨手進行貼上與創作,既動腦又動手,有時候咱們大人看不懂得,小孩子也會看得津津有味,真所謂是,時代的提高,書籍的變遷。

此刻隨便走進一家書店,琳琅滿目的書籍裝滿各個架子,不一樣的書籍分佈明確,讓看書的人一目瞭然,既省時又省事,你看吧,原先看書可是小孩才有的功夫,此刻是一家人都在不斷地充實自我,“好的書籍,讓人受益終生”,真是領悟的時代啊!所以,我珍惜我每次進圖書館的機會,我更會對書籍情有獨鍾,即使電腦的時代,我也會抽時刻看我的書,書籍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精神財富。

幼兒園小班教學隨筆15

經常聽到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問:今日你學什麼了?你怎樣就學不會呢?你瞧某某某畫的多好!你看看你畫的那是什麼呀?諸如此類的話語。家長的心境能夠理解,但孩子對這些話,就不容易理解了,我認為比較有效的做法是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對班上的孩子從不做太苛刻的要求,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日,培養孩子的自信力和健全人格,我始終堅持以鼓勵為主,畢竟,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每個孩子都有自我的長處和弱點,如果家長和教師經常經過橫向比較評價孩子,甚至用責怪的口氣教訓孩子,說孩子不如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產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創造力可能會被抑制。異常是對那些性格比較內向、表現欲不太強的孩子,多給予鼓勵顯得更為重要。

xx是個本事比較弱的孩子,在班裡,小朋友都不願意和他一齊玩遊戲。並且口齒也不清楚。用我們一個同事的話說:“怎樣他總是比別人慢半拍。”xx膽子比較小,平時不愛說話,適應新環境的本事不強,這是客觀事實,我們都很清楚,但我們沒有拿他跟別人的孩子比,更沒有訓斥孩子。我們始終經過各種辦法傳遞給孩子這樣的資訊:我們相信他,他是最棒的!記得xx剛來園時,整整哭了兩週,在幼兒園連滑梯都不敢上,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我用了“鼓勵+強制+鼓勵”的辦法,逐漸,他的自信心增強了,也慢慢有了一些進取勇敢的表現,如今,他已經順利的升入一年級了,我們都為他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