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校園3.11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秋天的懷念》優秀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7篇)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秋天的懷念》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敘事散文。本單元以“親情”為話題,兼顧古今,兼顧中外,意在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使之得到多方面的教益。《秋天的懷念》是一篇充滿人性哲理的散文,作者以樸實含蓄的文字和真摯細膩的感情,表現了母愛的無私、深沉與寬容,字裡行間蘊含著作者對自己生活經歷、情感變化的回顧與反思。作者在懊悔、歉疚中表達了對母愛遲到的領悟,也表明自己在母愛的感召下變得更加成熟和堅強。

【學情分析】

描寫母愛的文章不勝列舉,濃濃親情總能喚醒學生心底溫柔的情愫。學生受閱歷的影響,容易淺層次地閱讀母愛,無法深刻地理解本文中母愛的內涵。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選擇適宜的教學視角,引導學生走進文字深處,讀出作者對母親的感念之情及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體會人物形象。

2、瞭解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3、體悟作者在字裡行間蘊涵的深沉與無私的母愛。

教程與方法:

通過品讀細節,體會母愛的厚重與寬容。

通過合作探究,習得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的感恩之情,學會感受愛,表達愛,反思愛,並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信念。

【教學重點】

1、瞭解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2、學習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體味人物豐富的內心情感。

【教學難點】

體悟作者在字裡行間蘊涵的深沉與無私的母愛。

【課 型】新授課

【教材準備】PPT課件

【教學方法】朗讀法、啟發式教學法、合作探究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營造學習氛圍

1、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你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已不在你的心外。 ——王陽明

2、破題質疑

齊讀課題,預設質疑:文題“秋天的懷念”在懷念誰?為什麼懷念?又為什麼會在秋天懷念呢?

二、初讀課文,感知質疑。

1、自讀課文,將不理解的字詞和感受深的句子做上不同的標記。

預設:

癱瘓 憔悴 淡雅

脾氣 整宿 深沉

砸碎 敏感 高潔

捶打 訣別 爛漫

暴怒無常 絮絮叨叨 潑潑灑灑

①指名讀,你發現豎著的每組詞有什麼規律?

②每組詞都可以讀出一個畫面,一個情節,一個故事。請帶著想象讀出來。

③結合上面詞語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預設:本文講述了雙腿癱瘓後的“我”內心極其痛苦、焦慮,失去理性,隨意發脾氣,母親用體諒、寬容、無私默默忍受著我的壞情緒,用自己的生命來呵護“我”,安慰“我”,直到生命的盡頭。我在母愛有感召和影響下,變得堅強勇敢,要好好地活兒。

三、研讀課文,探究釋疑

1、關於看花

合作探究一:本文以“看花”為線索展開敘事和議論,文章共三次寫到看花,其背景和結果有什麼不同?

預設:重點點撥第三次看菊花,體會文章的主旨及借景抒情手法的運用。

2、關於母親

合作探究二:本文用含蓄質樸的語言表達了母愛的深沉與厚重,試從文中找出描寫母親動作、語言、神情、心理的語句,請結合上下文作具體分析。

預設:用刪除法分析“悄悄”、“偷偷”的表達效果。

A、“……母親就悄悄兒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兒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兒地出去了。”(課件)

B、調整後——“……母親就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她比我還敏感。她又出去了。”

歸結塑造人物的方法。

3、關於“我”

合作探究三:“我”的暴怒無常有哪些具體表現?體悟“我”對母愛的頓悟與反思。

分組合作,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突破教學重難點。

四、 遷移拓展,對話心靈

又是一年菊花開,你又來看花了。假如你是史鐵生,漫步在爛漫的菊花叢中,你最想對母親或自己說些什麼呢?請結合文意,用詩意的語言表達。

五、回讀課文,延讀小結

1、學了這篇文章,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請再次朗讀課文,提出不懂或有爭議的問題,咱們一起交流、解決。

2、延讀昇華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目 送》

六、推薦閱讀

史鐵生的作品:《我與地壇》和《病隙碎筆》

教師寄語:讓我們擁有如花的心情,好好活著!讓日子像花兒一樣一朵一朵地綻放!

【板書設計】略

【教學反思】

這樣細雨綿綿的日子,是最適合上《秋天的懷念》的。只是史鐵生懷念和思考的是母親和人生,而現在的我,懷念和反思的則是這堂剛剛謝幕的課。

自我評價

一、抓住文字特質,體現語文課程的性質

語文是一門運用語言文字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其基本特徵。《秋天的懷念》是一篇充滿人性哲理的文學作品,作者以樸實含蓄的文字和真摯細膩的感情,展現了母愛的深沉與厚重,表達了自己對母愛的頓悟及對人生新的思考,從而樂觀堅強地迎接人生的風雨。這堂課我以“看花”為線索貫穿始終,通過引用明哲學家王陽明的話匯入——梳理文章三次看花,理清文章線索——遷移拓展,對話心話——以花作結,寄語美好生活。為了實現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我把積累詞語,體會借景抒情手法的運用及歸結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作為知識與能力訓練點,幫助學生習得閱讀方法。此外,我通過對資料連結和遷移拓展引導學生樹立堅強樂觀的信念,勇敢地面對人生的挫折,從新的角度思考愛和人生,從而獲得有益的人生啟示。

二、合作探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現有的閱讀水平為支點,設計了三個層面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一步步走進文字深處。第一個層面是在讓學生破題質疑,帶著問題進入文字,在此基礎上進行釋疑、探究、歸結。第二層面是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感受,自主地選擇探究的內容,並歸結方法。比如對關於看花,關於“我”和關於母親三個問題的探究,讓學生在合作、交流、分享中深入理解作品的內涵,體會作者的情感,突破教學重、難點。第三個層面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對話自己或母親,使其情感受到薰陶,深刻地理解文字的主旨。

三、讀品結合,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

《秋天的懷念》出現在鄂教版六年級上冊,翼教版五年級下冊,則本文則出現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應該怎樣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呢?王榮生教授說:“一堂好的語文課,其主要標誌是教學內容正確並使學生獲得有益的啟示。”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閱讀層面,將體會借景抒情手法的作用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作為教學重點,將體會“我”對母愛的頓悟及反思,樹立樂觀自信的人生態度作為教學難點。我以讀為主線,以“看花”、“我”、“母親”三個關鍵詞為課眼,通過齊課、自由讀、範課、跳讀、擇讀等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品,在品中悟,讀品結合,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字裡行間洋溢的情感及文字背後的深意。

教學反思

1、對話還可以更充分

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教科書編者與文字之間平等對話的過程。在教學中,我關注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生與生之間的對話較多,而我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不夠充分和透徹,比如對母愛的頓悟及反省有時未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

2、預設還可以更全面

《秋天的懷念》作為一篇經典散文,值得精講的地方很多,且學生受閱讀水平和閱歷的影響,對文字的質疑和解讀也不同。在教學中,我對文字的預設還不夠充分和全面,翻轉課堂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對課堂的生成點還不能做到遊刃有餘。

課堂重建

1、努力地實現平等對話

提升自己解讀文字的能力與素養,多角度立體化地解讀人物,提高文字解讀的深度、厚度、溫度,與學生、教科書編者與文字之間實行真正的平等對話,進行心與心的交流與共鳴。

2、努力讓預設與生成相得益彰

精彩的生成源於全面而充分的預設。在教學中,要提高自己對課堂的駕馭和應變能力,抓住課堂的生成點,讓課堂在生成中變得靈動而有活力,讓預設與生成相得益彰。

教學,即生長。感謝史鐵生為我上了生動的一課,感謝這次預賽,又讓我經歷了一次歷練與生長。我也要像爛漫的菊花一樣,在語文教學的天地裡頑強地生長,努力地綻放!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學設計 篇2

一、匯入

“19年前,父親攙著我第一次走進那病房。那時我還能走,走得艱難,走得讓人傷心就是了。當時我有過一個決心:要麼好,要麼死,一定不再這樣走出來。”

“那天恰是我二十一歲生日的第二天。我對醫學對命運都還未及瞭解,不知道病出在脊髓上將是一件多麼麻煩的事。我舒心地躺下來睡了個好覺。心想:十天,一個月,好吧就算是三個月,然後我就又能是原來的樣子了。”

“二十一歲過去,我被朋友們抬著出了醫院,這是我走進醫院時怎麼也沒料到的。我沒有死,也再不能走,對未來懷著希望也懷著恐懼。”

20出頭正是人生“最狂妄的年紀”,本該風華正茂,揮斥方遒,但他卻要面對突然癱瘓的現實,對未來恐懼遠大於渺茫的希望,他就是當代作家、散文家史鐵生。

說他不幸但他又是幸運的,他有一位愛他如命的母親默默的為他付出著。今天的課文《秋天的懷念》,讓我們通過這篇課文,深切的去感受他們之間的母子深情。

二、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明確題目的含義。

2、品讀細節描寫,深入理解母子間深沉熾熱的情感。

3、主題閱讀,體會生命的意義,珍愛生命。

三、課堂活動

(一)速讀課文,感知全篇

說說文章為什麼取題為《秋天的懷念》?

1.“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寫景、敘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

2.“秋天”是“我”不幸遭遇、黯然心情的寫照,具有象徵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樂觀生活的象徵。

3.以“秋天的懷念”為題,讓讀者感受到作者沉痛的思想情懷,體會了母親深沉的愛,瞭解了母愛正是作者在苦悶絕望中奮起的真正原因。

(二)品讀課文,體味動人細節

1.文章沒有直抒胸臆,而是含蓄寫來,以微小平常的生活細節感人。

請將文章體現母子間深沉熾熱情感的細節勾畫出來,然後輕聲讀一讀。細心體會,品味其中的情韻,並及時在書頁旁批註下自己的感受。

2.建議你這樣做批註

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這句話運用了人物的動作及語言描寫。

一個動詞“抓住”,寫出了母親是非常在意“我”內心的感受的,害怕“我”禁受不住打擊,失去生活的勇氣,正是母親用她深沉的母愛感化“我”心靈的舉措,體現母子連心的血脈情。

3.好批註先批註到這,哪位同學願意分享一下打動自己的文章細節,試著給大家誦讀一下,並說說它為什麼打動了你。

4.從全文的敘述描寫來看,作者的母親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1.母親深深理解兒子的痛苦,包容兒子的暴怒,想方設法寬慰兒子,多次央求兒子出去散散心,到北海看菊花,盼望兒子早日走出內心的絕望,勇敢面對生活的苦難,母親是位慈愛的母親;

2.她幾次“悄悄”地出去和進來,以及“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擋在窗前”“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母親是極為細心的母親;

3.她自己身患癌症,“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卻從未向兒子提及,她承受著兒子終生截癱的殘酷現實,承受著兒子痛苦絕望的心情,卻從來沒有對兒子說過“你為我想想”,這些都體現了她的無私和堅忍;

4.她懂得人生無論遭遇什麼厄運,都要“好好兒活”,不僅僅活著,而是要活的堅強,活出尊嚴,要找到一條走向自己幸福的路,這又是母親睿智的一面。

從全文的細節敘述來看,作者的母親是一位活得最苦,卻又無比慈愛、包容、細心、無私、堅忍、睿智的母親。

5.那麼,作者對母親的感情又是什麼呢?

(三)組篇閱讀,主題探究

1.速讀:《我與地壇》(節選)《合歡樹》。小組討論,分享細節,進一步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感情。

痛悔、理解、懷念、寫小說回報母親等。

作者對母親的“理解”,其實就是對母親、對生活、對命運的態度的“理解”——為所愛的人承受一切苦難,為所愛的人獻出一切愛,也為所愛的人更堅定地生活下去。對作者而言,就是更堅強地面對、對待生活給予的苦難。

2.再次回顧本文主題,題目《秋天的懷念》的深層含義是什麼?

“秋天”常常隱喻著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澱;“秋天的懷念”暗示著作者經受過命運殘酷的打擊,經歷過暴躁絕望的心理過程,在母親去世後,在風輕雲淡的秋天,在菊花綻放的時節,才真正體會了母愛的堅忍和偉大,懂得了母親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義。

3.角色誦讀,昇華情感。

作者史鐵生用平靜內斂的敘述風格寫出了母子深沉熾烈的感情,思考了生命的意義。讓我們換一種風格,以誦讀的方式,呼喊出史鐵生心中對母親的痛悔、理解與思念。

大家按照ppt上誦讀角色的分配進行誦讀:

(男生)直到現在,我才想到,

(師)媽,兒子曾經給您出了一道怎樣的難題!

(女生)當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

您不敢多問,不敢要求,只是無言的幫我準備,

(師)媽,您到底獨自默默的承受了多少苦啊!

(男生)當我看到那個地壇中步履茫然又急迫的您

卻又決意不喊您的時候

(女生)媽,您知道兒子現在想喊

卻再也聽不到您的應聲的痛悔之心嗎?

(師)今朝秋又來,北海菊花開得爛漫

(男生)我和妹妹已經懂得您未說完的話

(男、女)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全體)好好兒活!

四、課堂板書

(關於母親品質的概括詞均為學生課堂生成的概括詞)

五、作業佈置

本文喚起了你對母愛和生命的哪些感悟?請你以《那一次,我真》為題,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寫一篇以記事為主的作文,真誠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念之情、愧疚之意、報答之心。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通過反覆閱讀和品析關鍵詞語,感受母親的形象以及文中句子的心理和動作描寫。

3、體會文中母親對兒子默默無私的愛以及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的思路,通過反覆閱讀和品析關鍵詞語感受母親的形象以及文中句子的心理和動作描寫。

教學難點:體會文中母親對兒子默默無私的愛以及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圈點勾畫,多媒體展示。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這是梁實秋的灑脫。對於多數人,離別總是讓人悲傷不已,而離去的人總讓我們久久的懷念。有時我們也不僅僅會懷念人,也會懷念到與人相關的物,那麼本文的作者又在懷念什麼呢?為什麼作者有把它稱為秋天的懷念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藉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解決文章生字詞問題。

2、思考文章的標題為什麼叫“秋天的懷念”,作者又在懷念什麼?

明確:作者在懷念自己的母親,叫“秋天的懷念”的原因是因為母親在那個秋天去世。

(三)精讀課文,深入研讀

1、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文章寫了幾次母親要帶我去北海看花?

明確:兩次。

2、思考並同桌之間相互交流,母親為什麼要帶我去北海看花?

明確:(1)母親喜歡花。

(2)自從我癱瘓後脾氣就暴怒無常,母親想帶我出去散心。

3、圈點勾畫文章的語句,找出母親兩次提出要帶我去看花的時候有什麼不同?

明確:第一次: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麼說。

第二次: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4、反覆朗讀第二次看花時的情景,思考為什麼母親第二次時會露出央求般的神情?

明確:因為母親的病已經很嚴重了,她怕自己想和兒子去北海看花成為自己的遺願。

5、圈點勾畫文中的關鍵詞語,思考當母親聽到我願意去看花時有什麼樣的反應?

明確:我的回答讓她喜出望外。

“她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6、以語文興趣小組為單位,討論從母親的乞求和反應可以看出什麼?

明確:可以看出母親當時既喜悅有小心翼翼的心情,體現出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四)拓展延伸

史鐵生由於身體的變故落下了癱瘓,命運對他的不公並沒有使他屈服,並在苦難中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你還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明確:《務虛筆記》是輪椅上的史鐵生的首部長篇小說,也是他半自傳式的作品。這是作者的長篇小說處女作,行文優美、凝練,情感真摯、厚重,且好讀,處處透映著一種對人世滄桑的如泣如訴、似幽似怨的傷感與領悟。

《病隙碎筆》中,史鐵生用生動而通俗甚至是優美的語言追尋了關於我們人生的書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運、愛情、金錢、道義、信仰,健康的心態、成功的途徑和價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紐帶等共分六部分,字字珠璣,充滿著智慧和安詳。

(五)小結作業

1、課下找來史鐵生的其他作品讀一讀;

2、蒐集其他不屈服命運的人物事蹟。

五、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在文章中流露出濃濃的情誼,在設計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透過字詞感受到語言背後的情感。文章的許多細節描寫非常的巧妙,需要老師帶著學生對於這些部分進行詳細的品讀。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練習抓住課文內容。

2、能力目標:

①指導學生通過自學討論,自己讀懂課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②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培養學生有感的讀好課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母親對“我”的關心照顧及“我”對母親的一片真情。

4、引導學生抓住教材中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體味人物內心的情感,使學生受到薰陶感染,並以此點燃燒學生情感,引發真情,促進學生主動探求,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內容,領會樸實的語句中蘊含著的豐富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師:母親是那麼親切的字眼兒,提起母親我們總有說不完的話。誰願意說說你的母親?(生各抒己見)

老師從你們的話語中,體會到了媽媽對你們的愛,同時也感受到了你們對媽媽的一片深情。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再次來感受博大的母愛吧!

師板書課題:秋天的懷念

看到文章的題目,同學們想知道什麼?生可能說出的問題:

1、作者在秋天懷念的是誰?

2、為什麼是秋天的懷念?

3、他有什麼值得作者去懷念的?

二、初度課文,整體感知。

1、整體感知。

讓學生帶著這些疑問自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課文。

2、激發情感:

在自讀的基礎上,指明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配樂(世上只有媽媽好)朗讀,使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產生共鳴,激發學生進一步閱讀課文的慾望。

通過度課文你感受到母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關心體貼兒子、堅強樂觀,非常愛我)

三、自由研讀,真情感知。

1、找一找

這篇文章老師讀後深受感動,下面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劃出來,並於小組討論為什麼受感動。

2、說一說

(1)、師:我看有些同學已經劃好了,誰來讀一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

生:當我發脾氣時,“母親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見得地方偷偷的注意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他又悄悄的進來,眼圈紅紅得看著我。”從這些句子中我體會到母親對我的寬容和關懷。

生:母親默默的承受著我的粗暴無理,我體會到了深深的母愛。

生:我卻一直都不知道,他的兵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他的肝病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得睡不了覺。

師:母親為什麼沒讓我知道她得病?

生:不想給兒子在增添痛苦。

師:母親都忍受著什麼痛苦?

生:母親重病纏身,獨自承受著巨大的痛苦,面對風華正茂的癱瘓兒子。又默默地忍受著巨大的痛苦。這位母親是多麼的偉大和無私啊!

生:當聽說我願意去北海時,母親高興的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還不停的絮絮叨叨地說著。

師:在我答應母親看菊花時,母親什麼表情?

生:喜出望外,高興的一會坐下,一會站起,絮絮叨叨。

師:從這些詞中你體會到什麼?

生:母親非常高興,因為我答應看菊花,說明我對生活還有希望,還有信心。

生:母親知道自己病重,他想最後帶兒子去北海看菊花,好讓兒子樹立起對生活的勇氣,兒子的快樂就是最大的快樂啊!

生:他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生病的兒子,還有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

生:母親臨終前,仍然惦記我和妹妹,我們是他心中唯一的牽掛。

師::這些句子震得令人好感動啊!體現了母親對兒子偉大無私的愛,從這些句子中尼體會到什麼?

生:兒子熱愛母親。

生:兒子對母親有一種愧疚之情。

生:兒子深切地懷念母親。

師:原來的母愛兒子瞭解不了,一個秋天過去了,有一個秋天過去了,直到後來兒子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懂得了什麼?

生:母親沒有說完的話:“我那個生病的兒子,還有我那未成年的女兒---”

師:母親還想說什麼?

生:你們倆在一塊要好好活。

四、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師:這篇課文用樸素的語言表達了母子之間的四海深情,讓我們有感情地再把這篇課文讀一遍好嗎?

2、師:母親帶著女兒的牽掛走了,我想兒子一定有許多話要對母親說。

清明節到了,他面對母親的遺像會說些什麼?

生答。

五、師:同學們說得太感人了!你們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學習完這篇課文你想對媽媽說些什麼?

生:答。

師:你們說得真好!可後把你們想對媽媽說的話,用書信的形式寫出來好嗎?

最後,讓我們大聲把這首歌詞讀出來,獻給我們的媽媽好嗎?

出示歌詞《燭光裡的媽媽》

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2、梳理文章脈絡,初步領略文章的表達特色,提高閱讀能力。

3、抓住關鍵詞、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深沉無私的母愛和所蘊含的自強不息、熱愛生活的精神。

【重點難點】

1、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

2、領會樸實的語句中蘊含著的豐富感情。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有一年,十月的風又翻動起安詳的落葉,我在園中讀書,聽見兩個散步的老人說:‘沒想到這園子有這麼大。’我放下書,想,這麼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這是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懷念母親的一段文字。我們從中可以讀出史鐵生對母親深深的懷念和母親對兒子深沉無私的愛。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史鐵生的另一篇文章——《秋天的懷念》,去感受史鐵生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和母親對兒子無私的愛。

【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2010),生於北京,作家。1969年到陝西延川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靠著每週3次透析維持生命。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其代表作品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絃》《務虛筆記》,散文《我與地壇》《合歡樹》《病隙碎筆》等。

【新課講授】

(一)整體感知

1、本文講述了什麼內容?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本文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在忍著病痛默默地、堅定地、樂觀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直至生命的最後,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懷念。

2、課文圍繞“我”和母親寫了幾件事?

明確:課文寫了四件事:

①“我”發脾氣時,母親撫慰“我”。

②母親為了“我”隱瞞病情。

③母親央求“我”去看花。

④母親的臨終囑託。

3、文章從哪些方面回憶了母親對“我”的關心照顧?

明確:文章開門見山,寫出了“我”雙腿癱瘓後,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母親盡力勸慰“我”;在“我”發脾氣、摔東西時,母親總是默默地忍受,表現出母親的寬容、無奈和擔心;自“我”的腿癱瘓後,愛花的母親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這又從側面表現出母親為了兒子付出了一切;為了讓“我”開心,她幾次要推“我”去北海看花,考慮得非常細緻;母親自己身染重病卻絲毫沒有讓“我”覺察出來,還在默默忍受“我”的無理,就是在自己生命垂危的最後一刻,還惦記著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心中完全沒有自己。至此,一個無私、忘我的偉大母親的形象便展現在讀者面前。

(二)課文精析

1、“我”在雙腿癱瘓之後脾氣變得如何?(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明確:暴怒無常。表現:第一處: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第二處: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可活什麼勁兒!”第三處:“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我”此時非常絕望、消極、難過,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整天沉浸在消極哀怨的情緒中不能自拔,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2、面對如此暴躁不安的兒子,母親是怎樣做的呢?找出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的句子,並簡要分析。

明確:第一處:“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兒紅紅的,看著我。”→表現出母親的動作很輕,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觸碰到兒子脆弱敏感的心,使兒子更加煩躁和難受。

第二處:“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運用側面描寫,母親愛花,但是她更愛兒子,她把精力都投入到照顧兒子上面。

第三處:“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突出表現了母親希望“我”堅強、勇敢地活下去,不要自暴自棄,放棄對生活的信心,鼓勵“我”也是鼓勵自己。

第四處:“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擋”字寫出了母親對“我”無微不至的愛,母親連這個細小的動作都觀察到了,她不想讓“我”產生不好的聯想。

…………

【課堂小結】

這篇文章是史鐵生對已故母親的回憶,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和自己深深的悔恨、愧疚之情,表現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

【課後作業】

1、完成課後相關練習。

2、查閱史鐵生的其他作品,將那些給你感觸最深的語句摘錄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瞭解了史鐵生的生平,也從他的文章裡感受到了母親對他深沉無私的愛以及他對母親的懷念與愧疚之情。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這篇文章。

【新課講授】

(一)整體感知

1、學生齊讀課文,然後分角色朗讀。注意要讀出母親和“我”的情緒變化,要讀出母親的耐心、細心、小心和“我”的不耐煩、無所謂。

2、文章中有幾處插敘的內容?請找出來,並說說其作用。

明確:文中有三處插敘:

①母親愛花,但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作用:表明母親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也說明母親為“我”放棄了對生活的享受。

②妹妹告訴“我”母親病重的訊息。作用:補充說明了母親的並病具體到了哪步田地,反映了母親做出的超常努力。

③母親病危前的臨終遺言。作用:說明母親心裡只為兒女的幸福著想,從未將自己放在心上,表現了母愛的深沉、無私。

3、“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明確:母親說這句話的時候,自己的病情已經十分嚴重,然而她怕影響孩子的情緒,一直隱瞞著,當孩子說活著有什麼勁兒的時候,她自然也會想到自己的病情,母親的話是講自己和孩子的。雖然都得了重病,但是她希望孩子也像她一樣勇敢地面對現實,堅強地活下去。

4、文章結尾寫“我”和妹妹“看花”的情節,有什麼作用?

明確:“看花”是全文的中心事件,是母愛的集中體現,是“我”走向新生活的象徵,是母親願望的達成,結束全文,與開頭相呼應,表達了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之情。

5、文章共寫了幾次去北海看菊花?“我”的態度又怎樣的變化?

明確:三次。第一次是母親要推“我”去看菊花,“我”的回答非常強硬:“不,我不去!”第二次是母親再次提出要推“我”去看菊花,“我”的回答是“什麼時候?”第三次是和妹妹一起去看菊花,“我”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這幾次看菊花,“我”的態度從非常絕望暴躁到無所謂,再到後來的懊悔、無奈。

(二)問題探究

1、本文的標題是“秋天的懷念”,這裡的“秋天”有什麼意蘊?

明確:秋天是故事發生的特定時間,秋天是背景,文中寫景、敘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秋天的蕭條景象襯托了我遭遇不幸後的絕望心情;菊花在秋風中盛開的景象,表明“我”走出了人生低谷,開始積極面對人生。

2、根據上下文,寫出母親沒有說完的話。

明確: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重新點燃生活的希望,堅強地活下去。

3、文中哪些地方運用了細節描寫?請找出來,並說說其作用。

明確:文章從細微之處對母親的神態、動作等進行了描寫,如“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又悄悄地進來,眼邊兒紅紅的,看著我”等,母親這些細微的動作表現了她對“我”的理解、牽掛、關切與擔憂。

4、如何理解“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這句話?

明確:從菊花在“秋風中正開得爛漫”,可以看出“我”已經驅走了心頭的陰霾,增強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而這正體現了母愛的偉大;寫菊花的淡雅、高潔、熱烈而深沉,象徵了母親對子女的那種純潔高尚、深沉無私、感人至深的母愛。

5、結合文章的內容,具體分析作者從“看花”中獲得了哪些人生感悟。

明確:身患重病的母親,一直熱切地期待陪“我”“看花”,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細膩的呵護和關愛,從中“我”感受到母愛的偉大;母親病逝後,“我”終於在看花時,理解了母親的良苦用心,領悟到人要積極勇敢地面對生活的道理。

【課堂小結】

1、寫作特色總結:借景抒情、細節描寫、插敘、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篇末點題、前後照應。

2、作者敘述了自己雙腿癱瘓後,母親強忍著內心極度的痛苦和重病的折磨,關懷、愛護“我”的感人情景,展示了博大、深沉、崇高、無私的母愛,抒發了對母親的無限懷念之情。“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多年以後,作者幡然醒悟,明白只有“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才是對母親最好的懷念,才是對母愛最好的回饋。

【課後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

2、蒐集與母愛相關的古詩詞或名人名言。

3、請你運用細節描寫的方法寫一個片段,刻畫一個你熟悉的人。

4、預習第6課。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準確流暢地朗讀課文。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3、結合自己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體會課文所表達的細膩、無私的母愛和“我”的思考,領悟和愧疚。

教學重點:

結合自己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體會課文所表達的細膩、無私的母愛。

教學難點:

體會“我”的思考,領悟和愧疚。

課前準備:

實物投影和課件。

教學過程:

一、佈置預習任務:

1、通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難點。

2、把課文朗讀3遍。劃出喜歡的,觸動你的語句和不理解的語句。(注意要用兩種不同顏色的筆或兩種不同的符號。)

3、試列課文寫作提綱。用鉛筆寫在課本標題旁。

二、檢查預習任務完成情況。

1、組內檢查,交流分享。

2、找一生讀“讀一讀,寫一寫”。其他同學補充、更正。注意筆記。

三、整體感知。(解決教學重點)

1、在組內讀你喜歡的或觸動你的語句,試著說說選擇理由。

2、代表展示。教師可示範。配鋼琴曲《秋日私語》。提示:①朗讀注意語速和重音。②分析注意細節描寫和準確用詞。

四、質疑探究:

說說你不理解的語句。(解決教學難點)

教師示例:課文題目是“秋天的懷念”,文章為什麼從“我”的“暴躁無常”寫起?把結尾段放在文章開頭可以嗎,和課文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五、拓展延伸:

作者資料補充。引導學生更深入理解課文,拓展學生閱讀視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1)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裡,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裡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裡穿過。--《合歡樹》

(2)搖著輪椅在園中慢慢走,又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著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牆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後,又是鳥兒歸巢的傍晚,我心裡只默唸著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捱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後再漸漸浮起月光,心裡才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我與地壇》(教師讀這一段)

(3)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更”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病隙碎筆》

六、全課小結:

作者痛定思痛,終於在母親去世後,在“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愧疚中,領悟到母親說的“好好兒活”的含義,希望各位同學和我一樣,雖然我們四肢健全,但只有能隨時關注生活中的美好,像作者一樣能夠給自己生活的勇氣和奮鬥的力量,才是“好好兒活”。

七、推薦閱讀:

《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務虛筆記》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學設計 篇7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作者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和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博大、寬厚的母愛和兒子對於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生命是美麗的,當我們在教室裡快樂地學習、在操場上歡快地遊戲時,或者當我們在山野間奔跑、在田地裡和爸媽一起勞作時,我們無不在享受生命的恩賜。但是對於因疾病而不能走動的作家史鐵生來說,生命又是那樣的殘酷。然而就在這不幸的境遇中,卻有一個人以她博大的胸襟給了他生活的勇氣和希望!此刻,就讓我們跟著史鐵生一起走進那充滿懷念的秋天。(板書課題、作者)

二、自學指導(一)——預習與交流

1.給加點的字注音。

癱瘓(tānhuàn)憔悴(qiáocuì)仿膳(shàn)

侍弄(shì)訣別(jué)整宿(xiǔ)

2.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癱瘓:由於神經機能發生障礙,身體的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喪失活動能力。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訣別:不再相見的分別。

翻來覆去:來回翻身。

3.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2010),原籍河北涿州,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連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代表作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命若琴絃》《我與地壇》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並有英、法、日文譯本在國外出版。

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

(一)朗讀課文

1.教師範讀,學生聽讀,欣賞。

2.學生誦讀:調動情緒,糾正音準,品讀語氣、語調,把握韻律、節奏。

(二)整體感知

1.請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交流點撥】文章講述了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2.藉助表格,理清文路。

“我”的

情況母親的表現母親

的話“我”的

表現母親的表

第一次

暴怒

無常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不,我不去!”狠命捶打兩條腿。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第二次獨自坐在屋裡,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

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什麼時候?”“好吧,就明天。”

喜出望外

3.課文寫了母親關心“我”的哪幾件事?

【交流點撥】主要體現在四件小事上:

(1)“我”發脾氣時,母親撫慰“我”。

(2)母親重病纏身時,卻不告訴兒子,不想給兒子增添痛苦。

(3)母親央求“我”去看花。

(4)母親的臨終囑託。

4.作者的生活態度前後有什麼改變?

【交流點撥】“我可活什麼勁兒”(絕望)——“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再生希望)

(三)語言品味

1.品味細節描寫的魅力。

(1)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

【交流點撥】一系列關於母親的細節、動作描寫都體現了深沉偉大又毫不張揚的母愛:躲出去是不忍心看兒子受折磨;聽動靜是擔心兒子想不開;一切沉寂後再進來眼邊紅紅的,是為兒子所承受的苦難而痛心;一直沒有勸解是怕說錯話傷及兒子的自尊。她不是那種光會疼愛兒子而不懂得理解兒子的母親。她知道兒子心裡的苦悶,知道要給他一個靜靜地平息暴怒的空間。

(2)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交流點撥】看似平淡無奇好像多餘之筆的一句話,卻寫出了母親為了兒子放棄了自己最喜歡的東西,一顆心全部放在了兒子身上。不能不讓人為之深深感動。

(3)“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母親為什麼“擋”在窗前?

【交流點撥】不想讓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葉凋零的蕭條景象而產生傷感痛苦,甚至是絕望的心情,從而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4)“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交流點撥】她為自己出語不慎引起了兒子的傷心而懊悔不已,黯然神傷。她把兒子的自尊看得比什麼都重,甚至在這一點上比兒子自己都敏感。所以母親像做錯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兒子。

2.文中有哪兩處景物描寫?找出來並理解兩處景物描寫的作用。

【交流點撥】第一處景物描寫: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這裡運用以動襯靜的手法,突出“我”孤獨、痛苦、無望的心情。第二處景物描寫: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寫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壯、深沉的氛圍,突出了“我”的心理從痛苦、無望轉向明朗、堅強的變化過程。

四、領悟主題

理解末段中包含的題旨: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交流點撥】盛開的菊花猶如堅強勇敢地活過來的“我”,豔麗的色彩是對“我”成功人生的描繪,我最終懂得了母親“好好兒活”的真正含義,而菊花卻成為了我懷念母親永遠的寄託。

五、板書設計

六、拓展延伸

1.閱讀下面史鐵生的兩段文字,體會他頑強樂觀的性格特點。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裡,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裡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裡穿過。

——《合歡樹》

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更”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

——《病隙碎筆》

【交流】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快樂。

2.學了這篇課文,你讀懂了什麼?你很想對自己、或是對母親、或是對史鐵生說些什麼?

【交流】當苦難、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首先應想到的是好好活著,活得熱烈而輝煌。但願大家從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僅僅是母愛,還能看到作者對生命的思索。

媽媽的愛就像空氣一樣,讓我賴以生存,而我卻常常忘了它的存在。

生命是美好的,要好好珍惜、好好活才是!

生命對於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命運是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奮鬥來改變的!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透過情感觸控文字,理解文章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歌德“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眼睛看到紙的背面。”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二、理解作者,明白情感。

1、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母親逝世7年。你覺得作者寫文章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你從哪裡讀出來的?不猜測,從文字中推測出來。

預設:痛苦、愧疚、思念、後悔、傷心、感激……

分析原因,找出句子,邊讀邊分析:

痛苦,身體上的,1段;

後悔,沒有和母親一起去看花;

愧疚,對母愛的不理解,不接受,前三段;

思念,寫文章紀念……

傷心,母親離世;

感激,感激母親的教導,關心;

2、理解:當時的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的殘廢了雙腿。”“兩條腿癱瘓後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突然似乎什麼都找不到了。”

後來的我:在我的頭一篇小說發表的時候,在我的小說第一次獲獎的那些日子裡,我真是多麼希望我的母親還活著。我便又不能在家裡呆了,又整天整天獨自跑到地壇去,心裡是沒頭沒尾的沉鬱和哀怨,走遍整個園子卻怎麼也想不通:母親為什麼就不能再多活兩年?為什麼在她兒子就快要碰撞開一條路的時候,她卻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來此世上只是為了替兒子擔憂,卻不該分享我的一點點快樂?她匆匆離我去時才只有四十九歲呀!

現在的我:著有散文集:《我與地壇》、《秋天的懷念》、《病隙碎筆》。後來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一直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他寫的《我與地壇》被公認為中國近50年最優秀的散文之一。2002年,他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是現在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2010年12月31日3時46分在北京因腦溢血突發搶救無效病逝,享年59歲。根據史鐵生生前遺願,他的脊椎、大腦將捐給醫學研究;他的肝臟將捐給有需要的患者。

三、品讀母親,明確寫法。

這之間的變化,有著一個人的功勞,母親。她用什麼辦法讓我走出生命的陰霾?

1、分角色朗讀第一段母子對話,賞析“躲”“抓”背後的情感,兒子需要宣洩,母親的理解及希望;(我語氣的絕望、肯定)

2、分角色朗讀第三段母子對話,賞析“擋”“笑”背後的情感,母親的呵護及快樂。(我語氣的無謂,母親的喜出望外。)

3、我和妹妹主動去看花。(生命的美好)

4、母親為什麼選擇看花?“花”是生命怒放、美好事物的象徵。

菊花詩: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思肖《畫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宋·梅堯臣《殘菊》

秋: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風秋雨愁煞人,寒宵獨坐心如搗。

作者卻從在秋天感受到了力量,感受到希望,生命的美好。

小結:看花是本文敘事線索,作者寫母親時候用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

四、朗讀課文,總結收穫。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學設計 篇9

知識目標:

理解人物性格,感知人物形象。

能力目標:

學習閱讀的方法,提高現代文閱讀的能力。

情感目標:

理解父母的關愛,學習作者的堅強。

重點:

感悟母親對子女的關愛。

難點:

學習作者的堅強。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具學具:

多媒體

教學程式設計:

(一)、創設氛圍,匯入:

1、課前出示卜樺創作的flash動畫短片《貓》,學生看完後略談故事情節、主題及感受。

2、教師補充:這是獲得國際動畫大賽金獎的動畫片,其藉助音樂和繪畫詮釋出來的“愛與勇氣”溫暖著億萬網民冰封已久的心。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藉助文字感動億萬讀者的文章《秋天的懷念》。

3、作家作品簡介。出示課件。

史鐵生是中國當代作家,他體驗到的是命運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生活的明朗與歡欣,他用殘缺的身體表達出了最健全最豐滿的思想,他用睿智的文字詮釋出的愛和勇氣照亮的卻是我們日益幽暗的靈魂。有人說:如果你年輕,請讀他的書,會給你以力量;如果你不再年輕,請讀他的書,會給你以溫暖。

(二)、初讀,感知內容。

1、學生朗讀。

2、學生默讀,思考課文內容

3、學生交流。

4、教師評價補充:母親的關愛兒子的堅強

(三)、品讀,體驗情感。

1、學生默讀,勾畫出能體現母親對兒子關愛的語句,試作簡單賞析。

2、學生交流。

3、教師評價補充。

4、學生小結品讀方法。

5、教師補充:首先根據文體的不同,閱讀時有所側重。

其次,品讀的過程中,我們要善於抓住關鍵的語句,如藉助傳情達意的句子來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藉助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描寫分析人物,能結合環境描寫進一步揣摩人物的心理……還可以抓住文中一些關鍵的詞語,進行深入的分析,進而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

第三,可以結合自身的情感體驗,沉浸在文字之中,對文章進行深刻的剖析,要敢於否定他人的說法,說出自己對文章獨到的見解。

6、學生用老師所授品讀方法勾畫並賞析文中能反映兒子堅強的語句。

7、交流,評價,補充。

(四)、學完這篇文章,你很想對自己、或是對母親、或是對史鐵生說些什麼呢?請試著寫下來。出示課件。

(五)、小結。

“世道多舛,人生不易”,在這個歡欣與傷痛共存的世界,我們唯有接受,唯有面對,包括生命中最不能承受的殘酷。如果你不幸被選作去充當那苦難的角色,就去承擔,選擇一種堅強的方式去詮釋生命,生命會因對苦難的超越而顯得恢弘與深邃。寫出自己。

結合作業

2,請學生寫出自己想對父母說的心理話。

板書:

1、學生小結的閱讀方法。

2、愛——堅強

教學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通過閱讀而激發起來的思維,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識的種子撒上去,就會發芽,取得收成。我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深有體會。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課改強調學生的語文學習要在交際中、活動中、情境中、探究中的開竅學習的教學理念,使學生由以往的被動接受資訊轉為主動地蒐集、篩選、整合和處理資訊。遵循課改的教學原則,在這節課上,我的教學設計主要是在情感激發的氛圍中圍繞著讀而展開,注重學生與文字的對話,意圖讓學生在閱讀中領悟,在自主、交流、探究中明理,在聯想、想象中提升,在質疑中創新,在練筆中鞏固,在快樂中學習,在感悟中生活。

課堂上,學生大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尤其在讀的教學環節中,學生在自主閱讀,相互交流,探究閱讀學習的方法。在後來的閱讀教學中,充分運用已掌握的閱讀方法,對人物進行全面而正確的分析,說出對文章獨到的見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大大提高,更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後來,在學生的練筆中,我看到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文章,相較以往課堂作業中的練筆效果要好許多。我感到通過讓學生沉浸文字去體會、感悟到的情感,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我在課後的作文點評中,肯定了學生用真情所寫的文章,鼓勵他們把自己對父母的感情表達出來,勉勵他們堅強面對人生。我還選出一些好文章告訴學生,會向校園文學社的老師推薦,這給了學生莫大的鼓舞。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自讀課本又何嘗不是一個例子呢?它同樣是學生學習的憑藉、學習的舞臺、學習的新的起點。在教學過程中我真切的領悟到:自讀課本是課內語文課的重要補充,也是學生獲取大量課外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其選文文質兼備,可讀性強,內涵豐富,通過對自讀課本的學習不但可以鞏固和擴大課內所學東西,而且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自學能力,發展自己的個性和特長,加深學生的文化底蘊。在教學資源尤其匱乏的農村,如何對自讀課本進行有效利用確實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了。

因此,在教學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在課改的新形式下,對於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充分地瞭解學生,熟悉教材,挖掘教材,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適應新的教學要求。同時,我也知道,閱讀教學並不是在一節課上就能完成的,還需要在日後的教學中不斷地總結和完善才能有質的飛躍。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文章大意,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等描寫體會人物形象。

2、通過合作探究,學習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激發學生的感恩之情,學會感受愛,表達愛,並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信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體味人物豐富的內心情感。

難點:理解什麼是好好兒活著,體悟作者在字裡行間蘊涵的深沉的母愛。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瞭解作者,匯入新課

今天,老師向大家介紹一位作家:史鐵生。他身體殘缺,卻擁有著最健全的思想。他的一生,體驗到生的苦,卻為我們寫出生的樂,照亮了眾人的內心和前行的路。現在讓我們學習一篇他著名的作品之一——《秋天的懷念》。大家想一想:秋天的懷念,作者在懷念誰?為什麼懷念?為什麼在秋天懷念呢?我們一起一探究竟。

(二)清楚大意,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課文,說說文中寫了一件什麼事兒。明確:癱瘓後,“我”內心極其痛苦、焦慮,失去理性,隨意發脾氣;母親用體諒、寬容、無私的母愛,默默忍受著我的壞情緒,用自己的生命來呵護“我”,直到生命的盡頭。我在母愛有感染和影響下,決心要好好地活兒。

2、朗讀課文,標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遇到不會的生字詞,同桌互助解決。

(三)深入研讀,走近作者

1、指名讀,並思考:本文的線索是什麼?它是如何貫穿全文的?

明確:本文的線索是“看花”,一共寫了三次,第一次母親提議去北海看花,沒去成;第二次母親提議去北海看花,我同意了,母親卻再也沒回來;第三次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菊花,明白了母親的話的意義。

2、在第一次看花中,你感受到了母親是個怎樣的人?從哪些字句中感受到的?

明確:母親的愛小心翼翼——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地看著我。母親的愛很執著——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母親的愛很堅定——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從母親的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和細節描寫中,讓人感受到母愛的偉大。

3、在第二次看花中,你覺得母親心情如何?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明確:母親很著急,急切地希望陪兒子去看一次菊花。——你要是願意,就明天?

4、在第三次看花中,“我”和妹妹理解的母親的意思是什麼?請小組討論。

明確:採用借景抒情的方法,理解了母親希望我們樂觀,好好兒地活下去的心意。

5、請帶著感情朗讀本篇課文。

(四)鞏固拓展,對比閱讀

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非常有名,請找出來讀一讀,看看和本文的思想感情有什麼異同。關於母愛,世界上很多大文豪都有所描寫或議論,請讀一讀龍應臺的《目送》,說說他的理解又是什麼。

(五)小結作業,延伸思維

母愛是個常說常新的話題,但不管怎麼說,母親都讓我們感動。誠如《秋天的懷念》懷念母親,懷念那個秋天母親想讓“我”一起去北海看菊花。母親的形象躍然紙上。讀來令人潸然淚下。

你與自己的母親有哪些故事呢?請運用本文所學的刻畫人物的手法寫一寫你與母親之間的故事。下節課跟大家分享。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秋天的懷念》是一篇敘事散文,有著很豐富的內涵,有太多的東西可以研讀。但是,本年級的學生對母愛的偉大無私體會還不是很深,身體殘疾又跟自己相距甚遠,所以,應該設定一系列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感悟,還應該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對殘疾和母愛的深沉有個更進一步的直觀的深刻的體悟。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

2、 指導學生通過自學討論,自己讀懂課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3、 通過了解母親對“我”的關心照顧,使學生受到偉大母愛的薰陶感染。深刻體會“我”對母親深深的愧疚、熱愛、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讀課文,體會偉大的母愛,受到愛的教育。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史鐵生的《合歡樹》中的一段文字,菊花圖片。)磁帶《思鄉曲》

教學設計過程:

一、 激情匯入,激發情感

1、 激情匯入(課件出示)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裡,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回答:‘她心裡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我似乎得到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裡穿過。”

------------史鐵生《合歡樹》

(由教材引出作者的其他作品,能激發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把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相結合,使學生能“走進文字”也能“走出文字” )

學生自讀後發言。

(有的學生說母親在世的時候活得太苦,有的同學說他讀出了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之情。)

師:在作者的好多文章中都表達了對母親的深切懷念和愧疚之情。像《合歡樹》、《我與地壇》、《有關廟的回憶》、《秋天的懷念》等。今天我們就寫作者一起重溫那份偉大而無私的母愛,去感受兒子對母親深深的懷念之情。

板書:“秋天的懷念”

齊讀課題。

2、 激發情感

教師配樂《思鄉曲》誦讀課文4—6段(她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我那個生病的兒子,還有那個未成年的女兒……)

(配樂為了渲染氣氛,在《思鄉曲》低迴哀婉、如泣如訴的樂曲聲中,教師飽含深情的誦讀牢牢抓住了學生的心絃,學生的情感受到感染,閱讀的興趣被調動起來,為後文的學習做了鋪墊。)

二、 速讀梳理,整體感知

1、 整體式默讀。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你覺得課文中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讓學生對課文整體有一個初步的瞭解,為下面的理解作鋪墊。)

2、 尋讀式速讀。想一想:課文寫了母親關心我的哪幾件事?你體會到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以上問題學生在獨立閱讀中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得到各種各樣的答案,以此來培養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這一環節中安排了兩種閱讀方法,整體式默讀和尋讀式速讀,目的是為了在以後的學習中學生能夠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的運用不同的讀書方法。)

三、 品讀感悟,溝通感情

(在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抓住母親關心我的四件事,找出重點詞句品讀,說說自己最感動的地方,並說說感動的原因。學生交流時教師要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一是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二是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這樣在全班交流時就能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討論後學生彙報所得,彙報時教師的引導、點撥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還要相機指導朗讀。)

1、 我發脾氣時,母親撫慰我。

(1) 感悟:哪些語句最讓你感動?說說為什麼?

(這一部分要引導學生抓住對母親神態,動作的描寫,體會母親撫慰我時的細緻入微和體貼周到。如,我發脾氣時,媽媽為了讓我盡情的發洩而悄悄地躲出去,她躲出去以後對我還是不放心,所以就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注意著我。當我自暴自棄狠命地捶打雙腿時,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母親撲滅的是兒子想死的心,抓住的是兒子活下去的信念。眼圈紅紅的,說明母親哭過,“我”的一舉一動,母親看在眼裡,疼在心上。我的做法給母親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母親難過之後,哭過之後,她還要安慰我,鼓勵我好好兒活,這一系列的動作、神態的詞足以看出母親對兒子那種無微不至的關懷,那種偉大無私的母愛。讓學生抓住作者對母親語言的描寫“咱娘倆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體會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2) 朗讀:(在這裡,指導學生讀我“暴怒無常”的句子時,要讀出暴怒、絕望的語氣,如,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收音機裡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動詞“摔、砸、大聲地喊、捶打”等詞要重讀體會做著極度絕望的心情。讀描寫母親的句子時應讀出母親對兒子的心疼和無奈。如“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2、 母親為了“我”隱瞞病情。(當我心情不好,亂髮脾氣時,母親的病已經到了晚期,她的痛,她的苦又能向誰說呢?她只能自己忍受著病痛的折磨,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覺。母親不僅要忍受著自己的病痛,還要忍受著兒子的病痛給自己造成的心理上的痛苦,母親活得太苦了,太累了。她之所以能忍,就是因為一個“愛”字,對兒子深深的愛。著重引導學生重讀“整宿整宿,翻來覆去”等詞,體會母親的堅強與無私。)

3、 母親央求“我”看花。(彙報時引導學生抓住幾個關鍵詞“央求、喜出望外、高興、絮絮叨叨、敏感”來體會母親情感的變化,從而體會母親深沉而無私的愛。朗讀時隨母親心情的變化語速時而緩慢,讀出央求的語氣,如“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時而歡快讀出如釋重負,充滿希望的語氣,如,“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吧。”結尾時歡快的語調戛然而止。因為當母親說到“還記得那回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她比兒子還要敏感。她認為自己太粗心了,說錯了話,感到對兒子很愧疚,在心裡不斷的自責。再朗讀中幻化出母親因失言而重陷痛苦的現實與無奈中的畫面。可見她在兒子面前時時處處都是那麼小心翼翼,恐怕兒子會不高興。)

過渡(母親想陪我看見菊花的願望還沒有實現就離開了作者。)

4、 母親的臨終囑託。(引導學生在品讀中想象母親生命垂危時對兩個孩子的無限牽掛。朗讀“我那個生病的兒子,還有那個未成年的年女兒”時要用緩慢的語速,低沉的語調勾畫出一個面容憔悴,為兒子付出全部,自己卻病的大口大口吐血,臨終前卻依然牽掛著自己的孩子的普通卻偉大 的母親形象。)

(品讀感悟溝通情感這一環節的設計,始終圍繞“母愛”這一主題讓學生談感受、朗讀。這樣語言和思維,朗讀和感受就有機的結合起來了。學生的多種能力得到了培養。讓學生在品讀中感悟,再感悟中品讀,這樣學生對母親那偉大、無私、堅強的形象就有了深刻的瞭解。)

5、 秋天賞菊,懷念母親。(課件出示菊花圖片)

讓學生一邊欣賞菊花圖片一邊回想母親關心我的四件小事,與作者一起賞菊一起感受那份深深的懷念。

“又是秋天,妹妹推著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的爛漫。”

最後一段學生自讀自悟。

學生彙報自己的獨特感受。

文章結尾段作者寓濃濃的思母之情於開放的菊花之中,菊花依舊,慈母卻不在,睹物思親,怎不傷懷?想起母親的鼓勵與期望,怎不令人淚下?

師總結:(在那看菊花的世界裡,作者懂得了母親的話“要好好兒活”的真正含義,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好好兒活”這句話不僅是母親送給她兩個孩子的最好禮物,同時也是送給我們每個人的最好禮物,值得我們去品味去思索。人生的道路是漫長而崎嶇的,不管是現在的我們,還是將來的我們,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多大的挫折我們都要好好兒活,活出自我的尊嚴,活出自我的價值,做一個生活的強者。)

四、 配樂朗誦,情感昇華。

在學生情感與作者情感產生共鳴之時,教師播放《思想曲》,學生和著樂曲朗讀全文。(那字字真情,句句思念在樂曲的烘托下,學生在自己的朗讀中感受到作者汩汩湧湧出的思母之情,從而達到陶冶情操,薰陶情感的教學目的。)

五、 口語表達,放飛思想。

此時,為學生更好的抒發情感表達對母親的深切懷念,我設計了一段口語表達:假如清明節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會說些什麼呢?(說的過程就是學生思想成長的過程,是與作者情感產生共鳴的過程。這不僅能使學生更深入的瞭解作者的內心感受,還能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六、 筆尖升情,以情激情。

再學完本課之後,學生肯定被文中偉大的母愛所感動,在此基礎上,教師巧妙的以情激情,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的母親,歌頌一下偉大而無私的母愛。可以寫一段話,可以寫一首詩,真正點燃學生愛的情感。(通過這一環節的設計,使文道得到統一。)

七、同唱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獻給天下所有的母親,結束課文。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學設計 篇12

教材解讀:

課文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作者藉助對幾件平常小事的細緻描寫,表達了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

寫作背景:

在他二十一歲的時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導致高位截癱,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親也去世了。後來,在他的許多文章裡都寫到了他的母親,縱觀他的成長之路,其實就是母親用生命代價鋪就的。《秋天的懷念》便是懷念母親的的文章。在此文中,作者藉助對幾件平常的小事的細緻描寫,來表達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學情分析

對七年級學生而言,還不可能深入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流露的痛苦、失望、反省、內疚、自責······這樣負面的情感,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教材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體味人物的內心情感,並以此點燃學生情感,引發真情,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將濃烈的感情寄託在敘事中的寫法。

2、掌握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感受人物形象。

3、深切地領悟文章蘊涵的深沉無私的母愛,聯絡生活實際。

教學重難點:

讀課文的內容,領會樸實的語言中蘊含著的豐富的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瞭解作者,梳理脈絡

(一)作者簡介。

1951年1月4日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自願到陝北延安農村插隊幹農活。

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1971年9月史鐵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誼醫院,一年有半,治療結束之時即輪椅生涯開始之日。代表作有小說《命若琴絃》《務虛筆記》等,散文《我與地壇》《合歡樹》《病隙碎筆》等。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連在一起。他用殘缺的身體,寫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是人們日益幽暗的內心。他的《病隙碎筆》作為2002年度中國文學最為重要的收穫,一如既往地思考著生與死、苦難與信仰等重大問題,並解答了“我”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史鐵生苦苦地追尋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這種勇氣和執著,深深地喚起了人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

(二)整體感知,理清文脈

1、學生自由朗讀,掌握字詞。

癱瘓(tānhuàn)憔悴(qiáocuì)仿膳(shàn)jué(訣)別翻來fù(覆)去

2、解釋詞義。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爛漫:文中指顏色鮮豔而美麗。

訣別:多指不再相見的分別。

3、課文寫母親關愛兒子是圍繞哪件事展開的?

看花——線索(板書)

(1)“我”對看花的態度前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拒絕→同意→主動

(2)文中的母親和兒子的健康狀況如何?

母親:整宿肝疼→病入膏肓→離開人世

兒子:雙腿癱瘓

(3)作者的生活態度前後有什麼改變?

絕望封閉→積極樂觀

4、我的脾氣如何?改變我的人?(過渡)

脾氣:暴怒無常改變我的人:我的母親

二、感知母親,詮釋母愛

要求:面對“我”的暴躁,母親是怎麼做的?提示:人物描寫的句子(如找出有關描寫母親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用不同的符號標出。

請自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標出。可隨手寫下自己的感受,跟著自己的感覺和理解讀一讀這些話。

1、品讀第一部分,母親做了什麼?

①“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麼說。

語言描寫

母親帶“我”去看花,想讓“我”振作起來,重拾對生活的信心。

②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

動作、神態描寫

“悄悄”出去:體諒兒子,讓“我”盡情發洩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復平靜和理智。突出了母親的謹慎小心,說明母親怕讓兒子痛苦,讓兒子傷心。

“偷偷”:表現了母親不放心“我”,關注“我”,表現了母親的慈愛和細心。

“眼邊紅紅的”:說明母親偷偷地哭過但又不讓兒子看到自己難過的樣子。強忍內心悲傷,無私的關愛兒子

③母親撲過去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動作、語言、神態描寫

“撲”、“抓”:兩個動作,說明母親非常在意“我”的內心感受,害怕兒子禁不住打擊,失去生活的勇氣;

母親“忍”住的除了哭聲,還有什麼?(忍住病痛,忍住兒子暴怒無常的壞脾氣)

“忍”:寫出了母親儘管十分悲痛,卻抑制悲傷鼓勵、安慰兒子的痛苦心情。

母親說“好好兒活”:強忍著痛苦,勸兒子要堅強。(帶著幾分無奈,幾分頑強,母親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許不長了,卻仍在不屈地與病魔抗爭,不希望看到身懷病痛的兒子失去與病魔抗爭的信心,推動生活下去的勇氣。)

2、品讀第二部分,母親又是怎樣對待兒子的?

①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

動作描寫

為何要描寫窗外落葉?

以動襯靜,突出“我”孤獨、無望、痛苦的心情,也用來象徵“我”的生命如樹葉般飄零。

母親為何“擋在窗前”?

怕“我”觸景生情,傷感痛苦,表現了母親的細心。

②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神態描寫

“憔悴”:母親既承受著病痛的折磨,又因兒子殘疾又絕望的狀態下承受著心理的折磨。

“央求”可否換成“期待”?

“央求”:表現了母親的執著。反映出母親既盼望兒子早日擺脫陰影,又怕自己支撐不到那一天的複雜心理。若換成“期待”則不能突出母親忍著巨大病痛仍一心為兒子著想這一特點。“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則指較高要求。

③她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此時母親的內心是怎樣的?

語言描寫

表現了母親內心的喜悅。

母親知道自己身體不好亦或者知道自己時日無多,而在期盼中得到兒子的答應而表現出對出行的渴望與安慰!

④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

語言描寫

表現了母親心中十分地快樂,表現了母親對“我”的愛之深。

⑤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心理描寫,動作描寫

母親很怕自己的情緒或者言辭刺激到我,所以盡力地壓抑自己的難過,而變得小心翼翼,變得敏感。表現母親對我的愛和關心無處不在。

3、本文除了直接描寫母愛,還有哪些地方也表現了母愛?

①文章開頭寫我的壞脾氣

母親能寬容和理解,這就是母愛,是為了襯托出母愛之深之偉大,流露出自己的愧疚之情。

②母親昏迷前說的最後一句話

母親在痛苦的彌留之際,心裡惦記著的依然只有自己的兒女!表現了母愛的偉大無私。

側面襯托母愛

4、體會母親形象

悲苦、寬容、堅強執著、細心、偉大無私的母親

第二課時

一、再讀感知,體會作者的情感

找出表達作者情感的詞句,有感情地朗讀,並說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①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

②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一直”表達了作者當時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悲苦中,根本沒有注意到母親的嚴重病情,“絕”“竟”說明作者對母親的病重和離世毫無準備,這些詞表達了作者的悔恨(愧疚)、悲痛。

二、學習看花部分,懂得“好好活兒”的意味

1、①母親為什麼帶我看菊花?

母親帶我看花是想喚起我對生活的信心。

②我為什麼去看菊花?

找出描寫菊花的句子——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菊花淡雅高潔——是母親品質的寫照;

菊花熱烈而深沉——是母愛的寫照;

菊花開得爛漫——菊花開得爛漫——我終於能堅強地面對磨難,活出自我生命的個性與美麗。

2、結尾重複母親“好好兒活”的話,有什麼深意?

表明成熟的“我們”現在已經懂得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真諦,不會再徒嘆命運的無情,會勇敢地面對生活的磨難。

3、結尾作用

結構上:以菊花為線索,引發對母愛的讚美,照應前文形成對比。

內容上:菊花象徵母親對我的愛,表達了我對母親的懷念。

三、合作探究

課文為什麼不以《懷念母親》為題,卻以《秋天的懷念》為題?

點撥:散文標題的作用:①交待故事發生的時間或地點;②交待敘事的線索;③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調;

④揭示文章的主題思想。

1、“懷念母親”太直白,“秋天的懷念”更有詩意;

2、“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寫景、敘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

3、“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寫照,具有象徵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樂觀生活的象徵。

四、課堂小結

1、本課以______為線索,主要講了病重的母親為了照顧癱瘓的兒子而倒下,而後兒子終於明白了母親的苦心,決定振作精神跟妹妹一起___________。

2、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

師: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理解了史鐵生,其實也正是思考了自己的人生。對於一個雙腿癱瘓的殘疾人,我們本來也許是充滿同情,但我們對史鐵生卻是充滿了敬重,因為他活出了境界,活出了生命的高貴。人生的道路很長,當苦難和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好好活,更應該用這種好好活的心態,去關愛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

五、拓展延伸

1、母親死後,史鐵生才慢慢悟出母親的這些愛以及母親所說的“好好兒活”

的意思。作者最終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他成了著名的作家。

又一個秋天,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聽著聽著甜美的歌聲,我;看著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我。

六、作業設計:

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些什麼?可以用《媽媽,我想對你說》為題,也可運用本課的寫作方法(通過人物的表情、動作、語言表現人物內心),給媽媽寫一封信。

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

線索:看花

深愛

母子

政哥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學設計 篇13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領悟文中蘊涵著的平凡而又偉大的母愛。

二、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的內容,領會樸實的語句中蘊涵的豐富情感。

三、課前準備:

有關母愛的文章和磁帶。

四、教學過程:

1.音樂匯入,引入課題。

師:現在讓我們來共同欣賞一段歌曲(播放歌曲《母親》)。大家聽過這首歌嗎?叫什麼名字?對!它就是《母親》。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少不了母親的關愛。母親是博大的、無私的。今天我們一起走近一對母子,再一次去感受催人淚下的母愛。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理解的詞、句,現在開始放聲朗讀。

(學生自由朗讀。)

師: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它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嗎?誰能給大家說說!

(學生歸納,教師引導總結。)

師:大家概括得都很準確!這充分表明你們都很善於動腦!那麼接下來我們來共同交流還有哪些詞、句是你還不能很好理解的。希望大家能夠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3.團結協作,交流心得。

(1)詞的理解。

(學生間採取問答的方式,教師適當點撥。)

(2)句的理解。

(學生提出的許多問題,多數可由學生自行解決,少數有代表性的問題由教師點撥,指明句子表達的深意。)

(3)教師總結。

師:大家的表現棒極了!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每個人又有不小的進步。能與文章中的主人公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現在讓我們也來做一次演員,再現母愛的真摯,再去體會一下那世間平凡而又偉大的母愛吧!

4.真我演繹,喚醒情感。

(表演前讓學生自由分配角色,熟悉臺詞。道具任選教室內的桌椅,簡單佈置舞臺。)

演員:母親、“我”、妹妹、鄰居們、旁白。

(教師提示“演員”注意話語的語調、語速及情感的準確把握。)

師:看了你們的表演,老師彷彿看見了未來的“明星”,你們真是出色的“演員”。謝謝你們的表演,讓我們再一次為了那份深沉的母愛所感動,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更加愛自己,愛我們偉大的媽媽!

5.知識引伸,詩作共賞。

師: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人都在歌頌母親,母親是不平凡的,是偉大的。這節課,老師也帶來了一首歌頌母親的詩歌。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我走了,媽媽》。(投影儀出示詩歌內容。)

五、佈置作業:

習作《我愛媽媽》

六、教學反思:

《秋天的懷念》是一篇閱讀課文。這篇課文沒有華麗的詞彙,卻感人至深。初讀課文時我就被深深地感動了,甚至掉下淚來。課前我佈置學生預習課文,學生的表現非常好,帶給我許多驚喜。在“團結協作、交流心得”這一環節,他們提出了許多問題,並自行解決了大部分疑問。課上一問一答,交流學習進行得井然有序。有疑問的,教師稍一點撥便迎刃而解了。在“真我演繹,喚醒情感”這一環節,學生形象的表演讓我情不自禁地帶頭鼓起掌來。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潛力真的是無可限量!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加精心地鑽研教材,把孩子們帶入更有趣、更精彩的學習氛圍。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反覆朗讀,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體會人物形象。

2、品詞析句,領悟文章涵蘊的深沉無私的母愛,聯絡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感恩情懷。

3. 通過品悟菊花的描寫深刻理解母親“好好兒活”的含義。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抓住文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等描寫方法,體味人物內心情感

2.難點:透過生活小事感受母親對“我”的愛和深情。

通過品悟菊花的描寫深刻理解母親“好好兒活”的含義。

教法學法: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的閱讀訓練重點,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對話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通過“抓細節之美,品言語之情,悟人生之道”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品中讀,

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運用“剖析重點詞句,理解文章內容”的方法,自讀、自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媒體出示史鐵生的兩段話匯入。

A“幸福是要自己去尋找的……哪怕是你現在正在經歷著一場大的浩劫,你也應該幸福,因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從浩劫中學到很多別人可能一輩子都學不到的東西,當你擁有了別人所不曾擁有的東西那你就是唯一。 ”

B“人生如夢。生命從無到有,又從有走向無,生生死死,構成社會和世界。從人生無常這一點來說,人生有如夢幻。因此,一個人只有活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這世界上走一回。”

二.作者介紹:

1951年生於北京, 1972年,21歲的他因病癱瘓,從此永遠坐上了輪椅。

他寫的《我與地壇》被公認為中國近50年最優秀的散文之一。2002年,他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是現在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三.活動一:

一場災難降人生,品悟心情顯真情。

1.雙腿癱瘓後,“我”的心情變得怎樣了呢?品味“暴怒無常”一詞。(學生在文中勾畫能體現“暴怒無常”的句子,指明同學讀一讀。

2.媒體出示相關句子。哪些詞可以體會出我的“暴怒無常”。

3.指導“砸,摔,捶打”的讀法,品人物內心。

4.如果你是他的朋友或弟弟妹妹,你會對他怎麼說?

四.活動二:咬文嚼字知母愛,細節之中品深情。

1.面對這樣的兒子,面對這樣的現實,怎麼做才合適呢?讓我們看看母親是怎麼做的吧?

(學生細讀課文,圈點勾畫相關的句子。指明同學朗讀這些句子)

2.媒體出示相關句子,師生共同交流品讀。

3.細讀課文,找找母愛還流淌在哪些細節當中?全班交流。

4.朗讀媒體出示的一段文字。

五.活動三:品讀菊花悟人生,潑潑灑灑無限情。

1.母親的唯一希望就是----讓兒女好好活。兒女讀懂了她的這份苦心了嗎?

2.細讀感悟文章最後一段,交流,探究“菊花”的意義。

六.結束語。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領悟文中蘊涵著的平凡而偉大的母愛。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領會樸實的語蘊涵的豐富情感。

教學難點:體會母親對兒子偉大無私的愛。

教學關鍵:理解重點詞句,體會思想感情。

創新實踐訓練點: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揭示課題

師:“母親”是那麼親切的字眼兒,提起母親我們總有說不完的話。

誰願意說說你的母親?

生:答

師:老師從你們的話語中,體會到了媽媽你們的愛,同時也感受到了你們對媽媽的一片深情。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再一次來感受博大的母愛吧!

師板書課題:10、秋天的懷念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學習這篇課文,你想知道什麼?

生:想知道課文主要講的什麼?

生:文中的母是怎樣的人?

師:輕聲自讀課文,尋找答案。

生邊讀邊想然後回答

生:課文講述了一位母親,身患重病,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堅強的活下去。

師:課文的母親是怎樣的人呢?

生:對兒子的照顧無微不無至。

生:對兒子體貼關心。

生:堅強樂觀。

生:母親非常愛我。

三、理解內容,感受母愛的偉大

師:母愛是偉大的,從課文中的哪些句子體現出來呢?把這些讓你感到的句子找出來,並說說讓你感到的理由。

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書,然後回答。

生:讓我最感到的地方是“我發脾氣時,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

文中的“我”雙腿癱瘓,經常發脾氣,這時母親卻耐心的安慰我,鼓勵我堅強的活下去。

生:“我”卻一直不知道……

母親重病纏身,自己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卻不告訴兒子,不想給兒子增添痛苦,這位母親多麼偉大而無私啊!

生:母親進來了……

母親已知道自己重病,她想最後帶兒子去北海看菊花,好讓獨生子喜起對生活的勇氣,兒子的快樂就是她的快樂。

生: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我那個生病的兒子……

母親臨終前,仍然惦記我和妹妹,我們是他心中唯一的牽掛。

師:這些句子真的令人好感動啊,體現了母親對兒子偉大無私的愛,從這些句子中你還能想到什麼?

小組討論然後回答

生:兒子熱愛母親

生:兒子對母親有一種愧疚之情。

生:兒子深切懷念母親。

師板書——懷念

四、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師:這篇課文用樸素的語言表達了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下面我們有感情地再把這篇課文讀一遍好嗎?

生讀課文,師適當指導

2、師:母親帶著對兒女的牽掛走了,我想兒子一定有許多話想對母親說,清明節到了,他面對母親的貴像會說些什麼呢?

生:答

五、知識拓展

師:同學們說的太感人了!你們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學習這篇課文你想對媽媽說些什麼?

生:答

師:課後把你們想對媽媽說的這些話以書信的形式寫出來好嗎?

師:最後讓我們把心中最美的歌獻給天下所有的母親吧!

師生齊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板書設計:

愛→

母親 我

懷念←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受到偉大母愛的薰陶感染。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聽配樂朗讀,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你有什麼感受?

2.懷念的物件有很多,這篇課文是懷念誰呢?(母親),為什麼懷念母親呢?下面我們來學習《秋天的懷念》一課,來體會一下偉大的母愛。(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分小組自學

1.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想想母親是怎樣關心“我”的,體會作者是怎樣透過這些小事,表達對母親的一片深情的。

3.聯絡實際(可以是親身體會到的,也可以是收聽、收看到的)說說自己的收穫。

三、彙報自學情況

重點交流討論:

1.母親重病纏身,還要推著下肢癱瘓的“我”去北海公園看花,結果怎樣?(母親帶著重病的身體,最終沒能滿足我而死去。)

2.母親是怎樣關心“我”的?(在我因雙腿癱瘓而暴怒無常時,母親耐心地安慰我;為了讓“我”散心,母親又想方設法幫我去北海;在臨終前,還在念叨生病的兒子和未成年的女兒)。

3.作者是怎樣透過這些小事,來表達對母親的一片深情的?(母親的深切關懷今生已無法報答,只有無盡的思念纏繞心中。)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母子深情。

四、課文內容的拓展

1.平時生活中父母是如何關懷我們的?我們又是如何回報父母的?

2.教師歸納小結,教育學生父母撫養我們不容易,應報答父母的恩情。

五、.總結全文

讓學生說說學完這篇課文後的感受,說說作者想對母親說的話。

《秋天的懷念》優秀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生字,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子情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材分析與處理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聯絡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創新點:

設計"假如清明節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偉說些什麼呢?"這個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課前準備:

蒐集有關作者或者作品的資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策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操作程式:激情匯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創新現象—反思小結—開放作業

一、激情匯入

鼓勵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猜測課文內容,如:作者在秋天懷念的是誰?為什麼是秋天的懷念?他(她)有什麼值得作者去懷念的?齊讀課題、秋天是我們看菊花的時候,在這時候作者想到了誰?(母親)、這是史鐵生為了懷念母親,寫下的文章,誰能介紹一下有關作者和作品的資料嗎?(學生介紹老師補充)

二、自主探究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你覺得課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默讀課文,標出母親關心我的四件事,並且畫出課文的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動,並把簡單的體會批註在書旁

三、合作交流

1、在自學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交流

2、在全班交流,老師引導學生抓信"母親"的表情,動作,語言來說,儘量說得詳細,讓學生透過這四件小事概括出母親的愛是一種什麼樣的愛?

3、然而當時"我"未能體會母親的這一片苦心,這無私而偉大的愛,就在母親與"我"訣別的時候,"我"才真切地體會到了母親的深情,才真正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你們想想這話是什麼意思?

四、創新想象

在反覆閱讀課文的過程中,那種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已使學生受到薰陶感染,引發了學生的情感,在此,抓住時機給學生虛設情境,訴說心聲、可以這樣設計:假如清明節到了,你就是作者,站在母親墓前,要說些什麼?讓學生自由表達、

五、反思小結

學習了本課,我們被文中的母愛感動了,說說你的母親是怎樣愛你的?

六、開放作業

以《媽媽我想對你說》為題,給自己的媽媽寫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