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教學設計方案彙編9篇

校園1.23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設計方案彙編9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課前透視】

這篇科學童話借小青蛙遇到的“問題”和青蛙媽媽的講解向學生展示了一個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回聲。課文語言淺顯,情節生動,引人入勝,內容充滿童真童趣,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教學中應從文章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通過多形式的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能力,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大多數學生對回聲的瞭解只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層面,甚至有的同學根本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因此,在課前教師應鼓勵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體會,豐富學生的感知。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課文,聯絡生活經驗,運用圖片或多媒體等手段,揭開回聲的奧祕。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8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

3、讀懂課文,初步瞭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探索科學的興趣。

4、感受語言的美,體會文中展示的奧祕,展開想象,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初步瞭解回聲的成因。

【資訊資料】

1、生字詞語卡片、圖片或課件。

2、課前引導學生去生活中體驗回聲。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揭題:小時侯,老師很喜歡鑽到空房子裡或是到空曠的山谷中,拉長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誰?誰在學我說話?”然後總能聽到令人興奮而又好奇的回答。課前我也讓大家在生活中去尋找這個感覺,你談談自己的體會吧!(學生談感受)(板題:回聲)

(聯絡課前實際,拉近課文內容與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表達願望,自然引入課文學習。)

2、揭題激趣:(板書:聲)你們看這是什麼字?平時你們聽過什麼樣的聲音?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課文《回聲》,看到課題同學們想知道什麼?(學生質疑。)好,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自己讀課文。

(因題質疑,培養了學生思考、提問的能力。同時瞭解了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學習動機及問題取向,有利於設計教學活動,促進教學活動的高效率。)

〖對話平臺

一、自讀

引導學生明確學習任務,自讀課文。思考: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注意讀準每一個生字的字音,劃出帶有生字的新詞以及不懂的詞句。記下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培養自讀能力,整體感知課文。)

二、識字

1、字卡出示“我會認”中的生字:“呱哩圈紋碰返”:

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把識字與讀文聯絡起來,強調重點字音。如:呱:讀什麼?“呱呱呱”是誰的叫聲?課文裡的小青蛙是怎麼叫的?(指名讀句子、指導朗讀);圈、紋:課文中“圈”和“紋”可以組成詞語──一圈圈波紋。(出示)看看課文的插圖,找找一圈圈波紋是怎麼樣的?(指名)你能不能根據課文內容用這個詞語一句話?(出示課文插圖。一圈圈波紋碰到河岸又返回來。)

(結合語言環境,進行識字活動,避免了形式枯燥,做到了識用結合,提高了識字效率,訓練了學生語言。)

2、組內識字鞏固。組織組間的識字比賽。

二、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8個字,組織學生觀察,分類學習書寫。

2、要寫的字中有三個左右結構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寬,哪些字左寬右窄?指名說(洞、紋是前者,影是後者。)範寫。生描紅,臨寫。同桌評一評。

3、觀察。兩個大口框的字──圓,圍。大口框和口字的寫法不同(口字的左右豎和右邊的折向裡收,大口框不向裡收。)範寫。生寫。

4、範寫“倒、遊”提醒各部分應該寫的瘦長,緊湊一些。提醒寫字姿勢。

(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抓住漢字的書寫規律和特點,豐富識字寫字經驗,提高書寫能力。)

三、朗讀

1、分組自由朗讀課文,互相評議,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幫助讀書有困難的同學共同進步。

2、指讀。喜歡讀哪段就讀哪一段,師生共同評議。

四、感悟

1、組織學生通過讀文,回答自己課前的問題或是在讀書中弄懂的問題。回答,讀相應的課文。

2、啟發思考:小青蛙聽到了什麼聲音?把有關句子畫下來。想一想,這些聲音是小青蛙在哪兒聽到?媽媽是怎樣回答小青蛙提出的問題的?把有關的句子畫來。仔細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匯入

複習鞏固字詞。同桌互考;看老師的口形說字,帶讀。

二、精讀

1、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分角色朗讀課文。

2、啟發小組合作讀書,思考:

小青蛙是怎麼弄明白這是回聲的?媽媽不但告訴了小青蛙這是回聲,還做了一個小小的實驗,誰來說說這個實驗是怎麼做的?從青蛙媽媽的話裡,你知道了什麼?

教師可以提供如下的提示:(出示句子,引導學生填空。)

青蛙媽媽帶著小青蛙跳到岸上。她( )一顆石子,( )河裡,河水被激起( )。波紋( ),又一圈圈地( )回來。

(抓住課文的主要線索,突出重點部分,引導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合作討論,完成填空等活動,初步瞭解了回聲現象。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水平。)

3、教師運用多媒體或圖片等,進一步解釋聲波,加深學生對回聲現象的理解。

4、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課件或圖片,同桌或與周圍的同學互相講解。

教師也可以根據本班學生實際選擇如下方式進行提示:

⑴ 聲音的( )碰到橋洞的( ),要( )回來。這樣,小青蛙就能聽到( )啦。這返回來的聲音就是( )。

⑵ 你能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說小青蛙為什麼能聽到自己的回聲嗎?

三、拓展

1、出示句子:暑假裡,媽媽帶著小明大山裡去遊玩。她們來到山頂上,小明對著大山喊:“喂,我來啦!”對面的大山也喊了起來:“喂,我來啦!”小明感到非常奇怪。媽媽笑著說:“________。”

小朋友都來做小明的媽媽,對你的同桌說說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呀?

(訓練學生語言,發展學生思維,鞏固學生對回聲現象的認知。)

2、平時生活中你認為哪裡還可以聽到回聲?你能來解釋一下嗎?

3、小結:關於聲音還有許多奧祕,同學們課下去尋找吧!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學會寫六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鼓勵學生爭當人人誇的好孩子。

教學重難點:認識生字 會寫生字,爭當人人誇的好孩子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準備:卡片 圖片 相關課件

第一課時

一、匯入

1、師:親愛的同學們,我們都有溫暖的家。而且我們愛自己的家,愛爸爸媽媽,愛家裡的每一個人。那麼在家中怎樣的孩子才是人人誇的好孩子呢?

2、有一位叔叔就為這樣的好孩子編了一首兒歌。

3、揭題,學生齊讀

二、新課教學, 生字教學

(一)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師:讀課文時你發現了什麼?如(三字經)

2、在課文中找出生字,多讀幾遍。對有困難的音進行指導。

3、再讀課文讀通句子 ,選擇你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4、師生正音

(二) 生字教學

1、 出示帶拼音詞語 ,識記生字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3、出示三字經鞏固生字

三、寫字教學

1、教師範寫

2、學生描紅 交流

3、練寫

四、課文教學

1、出示一幅畫, 想一想圖上講了一件什麼事情。這是一位怎麼樣的好孩子?

學習第一句話:小朋友,正少年,尊長輩,懂禮貌。生字用紅字型標出。

用自豪的語氣朗讀。

2、學習二、三、四句:同上教學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生字

二、學習最後一句

(一)讀全文

1、生字都認識了,課文應該讀的更好, 自讀全文。

2、 指名讀句子。

(二)學習最後一句

1、長輩們為什麼對你做錯的事進行提醒,讓你改正呢?出示最後一句。

2、你怎麼做才是愛家呢?

3、讀一讀、聽一聽誰是最愛家的。

三、寫字教學

洗 掃 認真

1、教師範寫

2、生描紅 交流

3、生練寫

四、朗讀課文

五、拓展

念兒歌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設想

教學本文,宜把誦讀作為教學重點,默讀以疏通其文,朗讀以領悟其妙。本文內容比較淺顯,可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可作適當點撥、引導。要求學生當堂熟讀成誦,流暢地複述課文內容,從而深刻地理解物外之趣。

由於本文是學生入校後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師有必要談談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和方法。

課前可安排預習。

教學目標

1.背誦,翻譯全文。

2.理解作者的精神體驗一一物外之趣。

3.領悟作者的奇思妙想,豐富自己的想像力。

重點、難點

理解文言詞句,感悟物外之趣。

教學方法

傳統的朗讀和背誦是學習文言文的好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反覆默讀的朗讀的基礎上,疏通文意、感悟課文內容:根據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一步矯正自己在朗讀上諸如語氣,節奏、速度和情感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後進一步朗讀,最後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在內容的理解上,教師可以組織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難點問題可採取小組討論的形式,合作解決。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要講明白,講透徹。

學法指導

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特點是簡潔、典雅。它與現代漢語一脈相承,只要有信心,並不難學,學習文言文是為了繼承民族的文化遺產,又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歷史,還可以豐富我們的語言。學好文言文關鍵在於培養語感。一是要熟讀、背誦,體驗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習慣:二是要用心領悟,目的是為了把言和意融為一體,見言而知意;三是不斷積累文言詞彙,掌握文言文的表達工具。

學習本文,首先要很好地藉助工具書,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視朗讀背誦。在朗讀時,要很好地把握語氣和節奏,要大聲地讀,讀出點文言味兒來,讀出文章的主旨。

教學手段

錄音機、投影儀。有條件的地方可採用多媒體教學。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掃除字詞障礙,疏通文意。

2,反覆朗讀,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一、整體感知

(一)匯入 新課

同學們,兒童是天真爛漫的。對世界,他們充滿了好奇和幻想。小時候,我們都玩過過家家遊戲,幾個小朋友在一起,有的當爸爸,有的當媽媽,有的當孩子。有句兒歌唱道(教師唱):小板凳啊擺一排,小朋友們坐上來啊坐上來。我當司機把車開啊,我當司機把車開。轟隆隆隆,轟隆隆隆,轟隆隆隆,鳴一一。看,小板凳排起來就成了火車了。多有趣!

青梅竹馬這個成語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們知道其中竹馬是什麼意思嗎?

李白有詩云: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其中竹馬就是小孩子將竹竿跨在襠下當作馬來騎。這種想像和作法很有意思吧。

今天我們來學習清代文字家沈復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們許多兒時的回憶,許多奇思妙想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發。

(二)板書課題

(三)出示教學目標

(四)作品,作者簡介

課文節選自《浮生六記,閒情趣事》。作者沈復,字三白,清代文學家。

(五)採用多種形式反覆誦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在朗讀方法上,教師要在語音、語氣、節奏、感情等方面給學習以點撥和指導。對學生的課堂訓練,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鼓勵。

以下內容應出示投影儀或彩屏顯示。

1.檢查預習,讓學生試著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讀一讀,寫一寫。

童稚(zhì)藐(miǎo)小項為之強(jiáng)鶴唳(lì)雲端怡(yí)然稱快凹(āo)凸(tū)土礫(lì)壑(hè)龐(pá)然大物蝦(há)蟆(ma)

2.認真默課文,仔細揣摩課文內容,試著解釋下列加點的詞,搞不清的四人小組討論,合作解決。

(1)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秋毫,鳥類到了秋天,重新生出來的非常纖細的羽毛。後用來比喻最細微的事物。)

(2)故時有物外之趣。(故,所以)

(3)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私,暗自、暗暗地)

(4)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5)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徐,慢慢地。)

(6)果如鶴唳雲端。(唳,鳥鳴。)

(7)凸者為丘,凹者為壑。,(丘,山丘。壑,山溝。)

(8)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鞭,用鞭子抽打。)

(9)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之,的。其,它的。指藐小之物。)

(10)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於,在。)

(11)昂首觀之,項為之強。(之,指蚊子。)

(12)徐噴以煙。(以,用。)

(13)使之衝煙而飛鳴。(之,蚊子。)

(14)蹲其身,使與臺齊。(其,自己。)

(15)以草為林。(以,把。)

(16神遊其中。(其中,這裡面。指想像中的境界。)

(17)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為,被。)

(18)驅之別院。(之,它。指癩蛤蟆。)

3.在大體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請試著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

(1)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2)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

(3)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4)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5)作/青雲白鶴/觀。

(6)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7)蹲其身,使/與臺齊。

(8)見/二蟲鬥草間。

4,聯絡上下文,揣摩下列語句,想一想該怎樣翻譯

(1)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心裡想像到的,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鶴了。)

(2)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比作青雲白鶴的景觀,果然它們就像白鶴在雲端飛鳴,[我]為此高興得[不斷地]叫好。)

(3)蹲其身,使與臺齊。

(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臺齊平。)

(4)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我]便在這種境界中親歷遊覽。)

(5)見二蟲鬥草間。

([我]看到兩隻小蟲在草間相鬥。)

(6)捉始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捉住癩始蟆,用鞭子抽打了幾十下,把它趕到了別的院子。)

二、佈置作業

1.完成研討和練習第二題。

2,寫一個複述課文內容的提綱。

3.思考題:課文中所說的物外之趣指的什麼?作者為什麼會產生物外之趣?

這對你有什麼啟發?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活動設想】

1、活動目標:

(1)認識自我,正確對待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煩惱,採取積極的生活態度。

(2)給學生和家長一個充分交流和溝通的機會,讓學生了解成人心路歷程的同時,也使家長把握孩子的心思。

(3)通過口頭表達和書面寫作的訓練,提高運用語文的能力。

2、活動重難點:

通過了解比較成人對自己成長時期煩惱的認識,審視自己的所謂煩惱,重新評價自我;引導學生學會用科學的方法、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化解煩惱。

3、課堂活動時間:兩課時

4、設計理念:

凸現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對人生成長經歷的獨特體驗,幫助學生認識煩惱、調整心態,並充分利用身邊的課程資源,在實踐活動中感悟人生,感受學習和運用語文,努力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活動設計】

一、活動準備──扮演小記者調查採訪

1、調查同學:

你的煩惱有哪些?什麼事情讓你最煩惱?寫出三件讓你最煩惱的事情,按照由重到輕的順序依次排列出來。

2、採訪長輩:

您在我們這個年齡時的煩惱有哪些?當時您是如何對待的?對當年的煩惱您現在又是如何看待的?……

設計說明:為了使活動任務更明確,學生採訪更正式,操作更方便,我們共同設計了一份表格,包括採訪記者、物件、時間、地點、目的、主題、內容、過程、採訪後記、長輩寄語等(見附錄) 。

3、統計資訊。

設計說明:前面的準備工作是培養學生蒐集資訊的能力,這一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篩選資訊的能力 。

4、鼓勵學生從課外收集、補充相關材料。

5、主持人根據老師設計的活動過程撰寫活動串詞。

設計說明:活動的主題設計緊扣學習語文為本,同時儘量鼓勵、引導學生全方位參與。

二、活動過程(建議邀請家長代表參與課堂活動)

1、暢所欲言談煩惱:

(1) 自己現在的煩惱:

主持人甲:日子在匆匆中溜走,年歲在匆匆中增長,青春正匆匆地向我們走來,於是我們心中的煩惱也隨之而來。

主持人乙:這些煩惱也許來自生活,也許來自學習,也許來自與同學的交往,也許來自與父母的相處……

主持人甲:有了煩惱,憂鬱、感傷就會籠罩在我們的心頭,生活也會因此失去光彩。但是煩惱來了不要怕,多與父母聊聊,多與老師說說,多與同學談談,煩惱就可能會盡快化解。

主持人乙:那麼從現在開始,把你遇到的煩惱坦誠地向同學講一講吧。

幻燈片提示:同學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① 學業方面的煩惱

② 生活方面的煩惱

③ 交往方面的煩惱

……

設計說明: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新課標倡導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這樣的設計,既激發了學生髮言的熱情又訓練了學生的口語。

(2)長輩少年時的煩惱:

① 家長談少年時的煩惱:

主持人甲:我們有無窮的煩惱,它們似風伴雨,如影相隨。其實我們的長輩也一樣,他們在少年時也遇到成長的煩惱。讓我們走進他們的世界,看看他們少年時都有哪些煩惱,他們又是如何面對這些煩惱的。下面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 XX同學的爸爸/媽媽給我們談談他們少年時的煩惱。

② 學生比較分析兩代人的煩惱:

主持人乙:為了更全面更深入地瞭解長輩少年時遇到的煩惱,現在我們先分組交流自己的採訪成果和心得體會。特別注意找出兩代人在不同時代的煩惱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然後比較分析。分析結果:

相同:兩代人的煩惱大都來自以下幾個方面:學習、家庭、同學交往、經濟、身體、社會等。學習方面的煩惱都排在第一位的。

不同:上一代人把來自於生活、經濟條件方面的煩惱列在第二位,而被調查的學生比較多的.把來自家庭的壓力和與父母溝通方面的煩惱列在第二位。

設計說明:活動的內容要體現探究性。這項工作的意義在於找出不同時代兩代人的煩惱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通過比較分析使學生對成長中的煩惱能有更全面、更深刻地瞭解,以便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啟示和幫助。

2、交流明理悟煩惱:

(1)家長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互動交流。

(2)學生談體會、收穫:

主持人甲:通過這幾天的採訪和今天的活動,我們對煩惱一定有了新的體會和認識。

主持人乙:下面請幾位同學講講自己的採訪收穫及剛才活動交流的心得體會。

學生1:通過採訪,我更深入地瞭解了父母,理解了父母。明白了父母能有今天的一切是努力奮鬥得來的。

學生2:現在我知道了爸爸小時候也是個淘氣的孩子,我對他更加了解了,我更愛爸爸了。

學生3:與媽媽當時的生活比起來,我現在簡直太幸福了。我要好好把握機會,認真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

學生4:爸爸媽媽在我這個年齡有很多煩惱,可現在都已經飛到九霄雲外去了,我如果為我現在的一些小事不斷煩惱,那將是一件很沒有意義的事情。

學生5:每個人都有煩惱,我要學我的長輩更冷靜地處理這些煩惱。

……

(3)家長感言:

主持人甲:下面有請XX同學的爸爸/媽媽說說參加這次活動的體會和收穫。

主持人乙:我們渴望叔叔/阿姨把今天的體會和收穫帶到下次的家長會上,讓我們的爸爸/媽媽多多理解我們。

家長髮言:……

設計說明:這樣設計不僅是為了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為了充分利用採訪成果,讓每個學生都把自己在採訪中獲得的寶貴經驗和心得介紹出來,避免活動流於形式。同時家長參與課堂與學生進一步交流和溝通,使得課堂效果更好,生成更多。

3、科學樂觀解煩惱:

教師分發有關如何化解煩惱的科學方法的資料,如:自我放鬆法、自我暗示法、傾訴法、音樂療法、體育調整法、閱讀法、向心理輔導老師尋求幫助等方法,幫助學生用科學的方法、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化解煩惱 。

設計說明:認識煩惱不是目的,化解煩惱才是目的。

三、總結儲存

1、教師總結:

首先肯定兩位小主持人的出色表現,然後讚揚積極參與討論發言的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勇氣和自信,接著小結活動的收穫並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

2、主持人總結:

主持人甲:昨天的煩惱或許你已經通過傾訴擺脫了,或許還藏留你心中,但無論如何,今天的煩惱我們無法躲避,明天的煩惱仍在延續,煩惱會一直伴隨我們的成長。

主持人乙:其實煩惱和快樂一樣,都是我們多姿多彩生活中的一種顏色,我們人人都無法迴避。但是我們不能為煩惱而煩惱,我們要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去化解煩惱,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人生。

主持人甲、乙:最後,讓我們一起朗誦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因為“那過去的都將成為我們親切的懷戀”!

設計說明:總結活動,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長中的煩惱,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形成良好的心境。

四、課外寫作

結合這次活動,抓住其中你體會最深一點或幾點,圍繞“成長的煩惱”寫一篇作文,不少於600字。

設計說明:活動是作文的準備,作文是活動的小結。作文既是檢測前期活動效果的一種手段,也是學習成果的一種呈現方式,同時這一環節的設計能更好地達成活動目標3。

【活動評價】

口語能力方面的評價。主要是同學之間互評,要點包括:說話的語速和聲音,說話的態度,說話的流暢程度等等。

寫作能力方面的評價。主要是老師評價,老師從情感、內容、結構、語言幾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注重對學生研究能力、探究興趣、參與程度、活動態度的評價,主要方式是激勵。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課文特點及作者簡介:

作者吳運鐸根據自己的戰鬥經歷寫成傳記《把一切獻給黨》,本課《勞動的開端》就是節選於本書。

二、教學目標:

1

學習11個生字的音,形,義,和15個新詞。

2

通過學習課文,學生了解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艱難生活。

3

繼續學習,分清主次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4

按提綱複述課文

三、教學重點:

繼續學習分清主次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四、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學生了解,體會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艱難生活。

五、教學過程:

審題:《勞動的開端》-------勞動的開始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瞭解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記敘了作者童年時代因受飢餓的威脅,被迫走上艱難的謀生道路的事。

細讀課文,理請課文思路,給課文分段

討論,歸納,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課文共分三段

第一段(1-----8)起因

第二段(9----28)經過---à

本文重點

第三段(29---30)結果

再讀課文,概括各段段意

1

學習第一段,默讀課文

思考:這一段講了哪三個意思?

家裡窮得揭不開鍋,看著一家人捱餓,我心裡像油煎一樣。

寫了煤窯工人勞動的艱苦,工人像狗一樣爬進爬出。

我打算去挑煤,和小趙約好準備半夜出發。

概括段意:“我”要解除飢餓的威脅,決定去挑煤。

2

學習第二段,這一段是全文的重點,按時間順序可分為四層。

1)我約小趙半夜動身去挑煤,天沒亮就到了挑煤的地方。

2)天亮以後,我挑著煤艱難地趕路,走了不到一公里就漸漸落在後頭了。

3)午後“我”繼續挑煤趕路,栽倒在半山腰,煤撒了一地。

4)太陽落山了,“我”挑著空筐回到家。

概括段意:“我”第一次去挑煤,走到半道撒了煤,挑著空筐回了家。

3

學習第3段,讀課文

概括段意:第二天,“我”歷盡艱難,終於把煤挑到車站,從此走上了艱難的生活道路。

通讀全文,完成閱讀思考第3題

1

先通讀這三段話

2

選擇哪一段概括了課文的重要內容,並說名理由。

~第1種~:串連了三段的段意,沒有分清主次。所以不合適。

~第2種~:雖然簡單抓了主要的,但內容不明確,也不合適。

~第3種~:既抓住了主要內容,而且概括的簡練,所以這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後練習

1

比較下面每組,再分組組詞。

端()脅()侮()欺()

瑞()協()悔()期()

棉()誤()賭()栽()

綿()娛()堵()裁()

2

用下面的詞語造句

不聲不響:

匆匆忙忙:

3

摘錄課文中描寫挑煤艱苦的詞語

4

分清主次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5

複述第一次挑煤的經過。

~1~先分層(前面已分過)

~2~按照分好的四層意思複述課文

~3~複述要求:要抓住主要內容,有條理、語句要通順、用自己的口氣講。

板書設計:

勞動的開端

揭不開鍋

決定去挑煤

用勞動解除飢餓的威脅

第一次挑煤

半夜動身

挑煤趕路,越走越累

午後栽倒在半山腰,煤撒了一地

太陽落山,挑空筐回家。

第二天又去挑煤

翻過高山,直冒冷汗

咬緊牙,挑到車站。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的]

1、會認4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掌握資訊、網路、遍佈、信箱、五湖四海、迫不及待、目不轉睛、讚歎、戀戀不捨、新奇、功能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認識網路的用處,激發學生對網路和科技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網路的用處,體會網路的神奇。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汽車能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火車可以行駛在提速的鐵路上。那麼請同學們想一想:資訊也有行駛的高速路嗎?它行駛的高速路會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3課《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路》。

  二、學習生字:

1、讀音:注意敞是翹舌音。

2、絡悟盯眯都是左右結構,在田字格中都是作左窄右寬分佈。

同為上下結構,箱鼠覽上短下長,而寄戀則基本上是上下等長。

3、注意鼠字筆順:臼鼠。

4、要引導學生分析字的結構、發現規律,把字寫正確、寫端正。

  三、學習課文:

1、師:請同學開啟課文,輕聲讀全文,找一找究竟什麼是資訊高速路?並用直線畫出來。

2、指名讀讀你畫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說說。

3、從爸爸的話裡我知道了網路就是資訊高速路。

那麼爸爸為什麼說有了網路,五湖四海的人隨時可以交流,咱們的地球就變成了一個小村莊。請同學們再讀讀第二自然段。

1)隨機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爸爸說的一段話來指導朗讀理解。

抓住排比句式可以可以還可以

2)我還知道,進入網路就好像跨上了資訊高速路。

可以(),可以(),還可以()。

有了網路,五湖四海的人隨時可以交流,咱們的地球就變成了一個小村莊。

3)比喻句它就像一個遍佈全球的巨大蜘蛛網,把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城市甚至每一個家庭連線到一起。

有了網路,五湖四海的人隨時可以交流,咱們的地球就變成了一個小村莊──網路使世界各地的人沒有了距離,身在家中卻可廣泛聯絡。理解為什麼說地球變成了小村莊?來了解網路的用途。

4、那麼,我是怎樣跨入資訊高速路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與我的活動有關的語句。

1)第三自然段:

抓住迫不及待、目不轉睛、真神了!我不由得讚歎起來。

體會作者當時對網路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愛之情,感受網路折射出來的無窮魅力。

2)第四自然段:

運用有(),有(),有(),還有()的句式進行語言訓練,更好地理解應有盡有,體會網路中內容的豐富與網路的神奇。

網站裡面的內容太豐富了:有(),有(),有(),還有()真是()。我感到地球一下子變小了,知識的大門向我敞開了。

3)第五自然段:你發過電子郵件嗎?

談一談感受。

5、小結:

通過剛才的學習,大家已經知道了網路的用途以及它的方便,快捷。有句話叫做百聞不如一見,作者親身體驗了,咱們也來體驗一下上網的感受好不好?

雖然今天我們瞭解了網路的用途與神奇,但還遠遠不夠,正像爸爸說的那樣:今天用到的,只是網路功能的一點點,網路還有很多很多用處呢!

所以老師希望大家在課餘時間,有機會的話,更多地去了解,去感受,去體驗網路的更多的功能。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的:

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的手法。

教學重點:

教學中要體現抓住景物特徵和景的變化進行描寫這個重點,同時也要注意有關詞語,特別是形容詞的學習;模仿本文寫法,練寫短文《家鄉的冬天》。

課型:

自讀課。啟發式,講練結合。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解題

1.板書:濟南的冬天(寫景散文)老舍

2.簡介作者。

(二)學生默讀課文,同時板書重點詞。

(三)學生查字典。查好的同學上黑板注音。

(四)講析第1自然段。採取由一般到特殊的提問方式。

1.你對冬天的景色進行過觀察嗎?冬天的氣候特點有哪些?

2.濟南冬天的氣候有什麼特點?

3.寫濟南的冬天為什麼要講到北平、倫敦的冬天和熱帶地方呢?

教師小結:經過一番比較,令人信服地得出"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這個結論。點出"氣候溫晴"這一特點。板書:氣候溫晴

(五)講析第2自然段。

1.提出下刻問題。(1)濟南的冬天為什麼是溫晴的?(特殊地形引出"有山有水"這一特點,並板書。)(2)為什麼要寫濟南人的感覺:"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裡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使學生理解作者通過比較映襯來突出濟南冬天的暖和)

2學生齊讀一、二自然段。

(六)佈置課外作業。

1.背誦1、2啟然段。

2.寫出"慈善""寬敞""澄清"三個詞的反義詞,並造句。

3.預習第3自然段,畫出你認為用得貼切的形容詞。

第二課時

(一)檢查課外作業。

(二)講析3、4自然段。

1.請一位同學朗讀3、4自然段。

2.提問:濟南的冬天除了天氣溫晴、有山有水這兩個特點外,作者說,這還算不上濟南冬天的最大特色,你可以總結出這個特色嗎?(小雪勝景)板書。這個勝景的獨特之處表現在哪些方面?(幻燈打出表格,學生可在書中找答案。答案寫於另片上,或把答案蓋住。待學生回答後再亮出答案。)

描寫物件特徵是否用了修辭格

靜態寫動抒情句及表達的感情

比喻

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山坡一道白一道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比喻

花衣好象被風吹動,叫你希望看到更美的山的肌膚

山腰

日落時,微黃的陽光斜射山腰,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露出點粉色

擬人

3.講述答案時應側重意境的領會,讓學生彷彿看見那種美景,不要止於文字上的答案。

4.學生朗讀第3、4自然段。

(三)講析第5自然段。

1.教師朗讀第5自然段。

2.提問:濟南有山有水,上面寫了山的美,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用四個字概括這裡水的特點。(水藻真綠)板書。綠到什麼程度?("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這裡用了"拿"和"不忍",你認為有什麼妙處?(使物都帶上了人的感情,用了擬人修辭格)。以上作者寫出濟南冬天的四個特點,把他對濟南冬天的愛傳遞給了我們。

3.接話競賽:合上課本,請接話,看誰接得最快、最準。

①濟南的冬天四大特點是--②強調氣候溫晴用的方法是--③濟南四周的小山像--④小雪勝景像--⑤水藻真綠,綠的程度--

4.結語:作者寫盡濟南冬天的特點之後,由分到合,發揮奇特想象,將冬天的濟南包在空靈的藍水晶裡,構成一個美的整體。文章到此收筆,讓讀者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5.學生朗讀第5自然段。

(四)課堂練習。

1.板書習作題:家鄉的冬天。

2.教師引導:老舍先生寫濟南的冬天抓住了景物特點,你寫《家鄉的冬天》準備抓住什麼特點?

3.學生寫簡要發言提綱,然後口述。

4.教師作綜合評價。

(五)佈置課外作業:背誦3、4、5自然段,完成習作《家鄉的冬天》。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詞語,掌握“囿”“鈸”“招徠”“鐵鉉”“餑餑”“秫秸稈”“隨機應變”“合轍押韻”“油嘴滑舌”等詞的讀音、詞義。

⑵瞭解作者及其對吆喝的品味分析。

2、能力目標:

⑴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文意,學習作者合理介紹說明紛繁複雜事物的方法。

⑵揣摩語言,體會吆喝聲的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寫“吆喝”時的內在情感。

⑶積極開展記錄街頭吆喝聲並整理的語文活動,為搶救文化遺產做貢獻。

3、德育目標:

樹立文化大觀念,品味日常生活的動人底蘊,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結構,學習作者剪材組材的技巧。

2、品味語言,理解作者的內心感受。

【教學難點】

開展語文活動,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

2、討論點撥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街頭吆喝錄音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積累字詞,整體感知文意;把握文章結構,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口語訓練,揣摩描寫吆喝的語言,體會其濃郁的地方特色;體驗與反思,記錄整理家鄉的吆喝聲,為拯救文化遺產做貢獻。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同學們,一年四季,一天從早到晚,你聽到街上的吆喝聲了嗎?請大家模仿一下。(學生自由發言,表演)這是老師收集的吆喝聲,我們來聽聽,看誰學得最像,最有蘊味。(教師播放街頭吆喝錄音帶,學生品評)

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一篇專門介紹街頭巷尾經常回蕩著的吆喝聲的文章,它就是著名記者、作家、文學翻譯家蕭乾先生的《吆喝》。

設計(二):

街上每天都有“民間藝術家”免費演出。那或悠長或短促或生動或沙啞的吆喝聲,在無心人聽來或許頓生厭煩,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聽來,卻是優美動人的音樂。這不,在蕭乾的筆下,街頭吆喝就有了動人的意蘊。

設計(三):

吆喝聲,是“生活交響曲”,質樸簡單但趣味良多。如果時光倒流,在舊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們經常可以聽到商販叫賣的各種吆喝聲。如今,這些清脆悠揚的叫賣聲大多已經淹沒在都市的喧囂聲中,但聽一聽蕭乾的《吆喝》,依舊能引發我們無盡的遐思,那往昔的生活片斷,人生的種種印象彷彿都隨著這吆喝聲而鮮活起來。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教師提示一些字詞的讀音:

囿(yu) 鈸(bō)招徠(lái)鐵鉉(xuán)

餑薺(bí qí)秫秸稈(shú jiē ɡǎn)

2、學生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

生1:古人有“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我認為“世間萬物皆學問,零零總總成文章。”生活即文章,就連街頭吆喝都能寫得如此有滋有味,確實神奇!

生2:我只想用一句話來概括我的閱讀感受,那就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生3:如今有一種大文化觀,吆喝也是一種文化,對吆喝的品味分析就是對文化的賞析。文章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動幽默的語言介紹了舊北京街上動人的一景,使人彷彿置身於街市,吆喝聲不絕於耳。

……

教師總結:本文介紹了舊北京街大街小巷各種吆喝聲。圍繞吆喝聲,介紹了吆喝聲所代表的經營品種、介紹了各種吆喝聲的具體內容、表現方式以及音韻節奏等。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讀,把握文章結構,理解文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1、學生精讀課文,對文章進行圈點勾畫,提出疑難問題。

2、就疑難問題小組成員展開討論,合作探究,共同解決。如有同學不能解答的疑問,以提交紙條的形式向老師提問。

3、教師總結歸納共性問題,並板示,全班共同討論解決。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⑴課文的總體結構是怎樣的?作者是如何介紹繁複多樣的吆喝聲的?

⑵為什麼介紹“從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時主要介紹賣什麼而很少介紹怎樣“吆喝”?這會給你什麼樣的啟示?

⑶為什麼“我”聽到“賣蕎麥皮”的吆喝聲會嚇個馬趴?這一定是誇張嗎?

⑷全文流露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酌情點撥。

明確:⑴理清行文思路,劃分文章結構時,一定要注意語段之間的銜接過渡語句,它們像路標一樣,標示作者的思路。閱讀時要搞清楚它們承轉了哪些內容。如本文銜接過渡的語句有:

①“囿於語言的隔閡,洋人只能欣賞器樂。其實,更值得一提的是聲樂部分──就是北京街頭各種商販的叫賣。”這一句很自然地將話題由北京商販運用“樂器”招徠顧客轉到口頭叫賣,扣住了文章標題“吆喝”。

②“可夜晚過的,並不都是賣吃食的。”從賣吃食的轉而談論三種夜間吆喝:唱話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③“四季叫賣的貨色自然都不同。”從“一日”轉到“一年”。

④“叫賣實際上就是一種口頭廣告。”是對吆喝的一種評論、概括。對吆喝的敘述介紹自此開始轉向對吆喝的評價品析。

基於以上分析,課文的總體思路是這樣的:課文先從北京商販運用“樂器”招徠顧客寫起,轉到口頭叫賣,第4段總領全文,“我小時候,一年四季不論颳風下雨,衚衕裡從早到晚叫賣聲沒個停”一句從兩個方面為全文立下了“主腦”。一是“從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按“從早到晚”的順序,作者介紹了“大清早賣早點的……然後是賣青菜和賣花的……白天就更熱鬧了……到了夜晚的叫賣聲也十分精彩”。按“一年四季”的順序,作者介紹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各種不絕於耳的吆喝聲。最後,作者又介紹了各種吆喝的主要內容、聲調變化、音韻節奏,使讀者對這吆喝有了較為全面深入的理解。經過作者的精心組織,紛紜雜亂的吆喝聲頓時“秩序井然”。

全文結構圖如下:

⑵在這一部分只介紹了“賣餛飩、賣硬麵餑餑、算卦、乞討者、賣柿子、賣糖葫蘆等多種吆喝聲,其餘的都只簡單介紹賣什麼。因為各種吆喝實在太多,作者不可能也無必要一一介紹,只需交代出有哪些叫賣者,讀者自能體味到此起彼伏的叫賣聲。於是作者只是擇其要者加以簡介。同時在最後四段對種種吆喝聲做了一番歸類概括的工作。

從全文看,作者有較高的對材料加工裁剪的寫作功夫。如何合理介紹說明紛繁複雜的事物,本文為我們做出了示範。

⑶作者上文有交代“我怕聽那種忽高忽低的”,對賣荷葉糕的吆喝聲“特別害怕”,所以當有人在背後突然發一聲喊,自然很可能會“嚇了個馬趴”。這樣寫也有一些幽默調侃的用意。“等我站起身來,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蕎麥皮耶’”一句就十分幽默風趣。

⑷在緩緩的追憶語調中流露出的是愉悅和懷想,那種對往事的美好回憶,那種至今想來仍忍俊不禁的情態也流露在字裡行間。

四、品讀課文,揣摩語言,體味作者的語言風格

1、教師提示:

本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語寫的,特別是描寫吆喝的語句,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試找幾例,仔細品讀,體會其中的意味。

教師可就語音、語調、語速以及動作談自己的認識和看法。也可播放影視作品中有關吆喝的片斷供學生觀摩。

學生自由表演,其餘同學評點。

教師也可選課文中的例子示範,如“餛飩喂──開鍋!”“硬麵──餑餑”“行好的──老爺──太(哎)太──有那剩飯──剩菜──賞我點兒吃吧!”“蒸而又炸呀,油兒又白搭。面的包兒來,西葫蘆的餡兒啊,蒸而又炸”“滷煮喂,炸豆腐喲”……

2、品味本文語言平易而又不乏生動幽默的特點:

學生自選例品評。

如:“白天就更熱鬧了,就像把百貨商店和修理行業都拆開來,一樣樣地在你門前展銷”運用生動的比喻,形象再現了街頭的熱鬧。

“‘算靈卦!’我心想:‘怎麼不先替你自己算算!’”幽默的語言寫出了兒童特有的心理。

“我對賣蛤蟆骨朵兒(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買得起,花上一個制錢,就往碗裡撈上十來只;二是玩夠了還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們怎麼沒在我肚子裡變成青蛙!”風趣的言語中透著小孩特有的頑皮和幼稚。

五、課堂小結,遷移拓展

同學們,聽馮驥才先生這麼一介紹,還真讓我們咂摸出吆喝聲的一些味道來。吆喝是一種口頭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聲音將被淹沒在都市的喧囂聲中,我們應搶救這種具有獨特價值的傳統文化,請大家走出教室,走向社會,開展對街頭吆喝聲的調查記錄工作。然後對所蒐集的材料加以分析、整理並且提出自己的看法。

調查方法,有問卷調查、訪問座談、查閱文獻、攝影錄影等。

以四人一組為宜,以論文的形式上報自己的調查結果。

六、佈置作業

1、把文章改寫成一個相聲指令碼,然後在班內表演。

2、課後蒐集整理街頭吆喝聲,體味“吆喝”的韻味。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5個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能根據問題的提示理解長句與難句的意思;會背誦第2自然段。

2、初步學會按事物的幾個方面來分段的方法,能抓住過渡段來研讀全文。

3、能獲得有關海底的一些知識,激發學生探索大海祕密的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初讀課文,學習“景色奇異”一部分。

教學重點: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分段,讀悟1、2自然段。

教學難點:能仿照文中的句子說話;能通過朗讀表現出海底景色的奇異。

教學過程:

一、讀解課題,激發情感

1、“海底”後面加上“世界”說明了什麼?

2、看錄影進一步理解課題。

看完錄影你最想說什麼?和大家交流一下。

二、整體感知,給課文分段

1、自由讀課文,把字詞讀準,把句子讀通。讀完後,把最長、最難讀的1—2個詞句找出來,多讀幾遍。

2、再讀課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段落,用“~~~~~~”划起來。

3、抓住過渡段給課文分段。

三、體會海底景色的“奇異”

1、理解“奇異”的意思。

2、讀1、2自然段,用心體會,把你體會到特別“奇異”的地方找出來好好讀一讀,說說奇異在哪裡。

3、交流板書:暗——光靜——動

(1)換詞理解“波濤澎湃、依然”

(2)通過思考括號裡的問題,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光器官的深水魚在遊動。(深海里的光點,是怎樣形成的?)

(3)朗讀理解“竊竊私語”。

四、說話訓練,進一步感悟海底的“奇異”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學習第二部分“物產豐富”,總結全文。

教學重點:合作學習第4自然段,知道各種動物的活動方式,瞭解海底物產的豐富。

教學難點:自主選擇學法學懂第4自然段,培養學生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在哪裡?

2、齊讀1、2自然段。

二、整體感知4、5、6自然段。

1、自由朗讀。把課文中寫到的具體的物產名稱用“——”劃出來。

2、給物產名稱歸類

海蔘

海藻

烏賊

天然氣

石油

貝類

章魚

梭子魚

三、研讀第4自然段。

1、自由讀。想想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劃出。

2、討論學法抓住“海底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式”我們可以運用哪些方法學懂這段話?

討論得出:

(1)

畫表格;

(2)

出練習;

(3)

提問題;

(4)

有感情的朗讀;

(5)

(略)

3、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與選擇同一學習方法的同學組成學習小組

4、運用所選的方法先自主學習,再小組合作交流、學習。

5、各小組展示學習成果。

6、朗讀全段。

四、略讀5、6自然段。

1、自由讀。看看有什麼不懂的地方?自己能學懂的地方,有感情地把它讀好。

2、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推薦課外資料。

你還了解海底的哪些知識,你是從哪裡瞭解到的,介紹大家去讀一讀。

五、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自由朗讀全文。

2、寫話練習,深化情感

學了課文,聽了同學們的介紹,你有什麼想法,寫下來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六、鞏固練習。

選做作業本中的作業

板書設計:

暗——光

景色奇異

靜——聲

物產豐富

動物

海蔘、梭子魚、烏賊、章魚、貝類

植物

海藻

礦物

煤、鐵、石油、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