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刀鋒讀後感9篇

校園1.96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刀鋒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刀鋒讀後感9篇

刀鋒讀後感1

這篇小說以艾略特的敘述開始,講述了斜槓青年拉里的故事。拉里原本在空軍退役後就要和艾略特的外甥女伊莎貝爾結婚的,前提是他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他執念要去法國巴黎這個文明城市去"閒晃",並沒有腳踏實地的去工作。最終,伊莎貝爾踽踽獨行和他解除了婚約,嫁給了富二代格雷。

以前明白一個道路是活在當下,並努力實踐著、今年感慨最多的是人性的善變:外界環境被動選擇也好,私心善變也好其實根本的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導向吧。錯綜複雜價值觀的湧現,都值得去探討,這些價值觀,即使放到現在,也能有相對應的價值觀的人去對號入座。

艾略特這個人物既幸運又孤獨。他每天熱衷於組織聚會和派對,一直遊離於上層社會的社交圈,他最覺得羞恥的事莫過於在家孤獨的吃飯,他社交的物件,是以財富的多少,社會的'地位為標準。但他卻把當時並不有名的作家毛姆,尊敬有加。直到病入膏肓的時候,依然想著女王為什麼不邀請他,平常參加他派對的哪些人卻從來不來看望他,只有毛姆,為了完成他的心願,特地去拜訪女王,偷邀請函給他。

艾略特拼命想進入名利圈,窮其一生,獲得比失去的少。生病前的熙熙攘攘與生病後的門可羅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越來越明白規則漸漸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對規則的解釋權。

我在模糊的探索中,嘗試著將感覺變為語言。周旋於畫家圈的蘇珊娜,從一個畫家的懷裡到另一個畫家的懷裡,是個高階畫妓。她一直在尋找有趣的人,但我對她一點都不討厭,她攢錢在鄉下買地,並學習作畫,提升自己。對於一個從小窮怕了的人來說,也許能實實在在看得到的、屬於自己的金錢、土地,也是一中心靈的撫摸。伊莎貝爾是我很喜歡的角色。她感情豐富,總是露著迷人又調皮的微笑,別人言不及義的場合,她總能一語中的。每個女人都想體面的活著,她被社會的某些現實所逼迫,嫁給了富二代。她覺得男女雙方不僅要精神上和物質上的門當戶對,更要輝煌無比。但他心裡卻永遠愛著拉里,直到拉里想拯救一個墮落的女人,和她結婚,那時候,伊莎貝爾的心塌了,此時的拉里真的不屬於她了。

本書的主人公拉里,為了去尋找自我和生命的意義,不惜和伊莎貝爾去解除婚約,也婉拒了格雷提供給他的體面工作。他不結婚,不工作,去歐洲遊歷,最後在印度的一個靜修院受到啟發,找到了生命的真義。

那麼,我們窮其一生,都在追求什麼呢?名利?財富?安全感?精神?大眾裡的主流價值觀?後來,我明白了,我們缺什麼,就去追求什麼。我想,這就是一種體面。

說到體面,我們窮其一生到底所要追求的或是你現在擁有的,是否是你想要的亦或者說是否是你希望的……

最後,祝福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追求。

刀鋒讀後感2

兜兜轉轉數年後,他來到印度,開始冥想,聽先知講道,到山中靜修,並最終感知開悟。

印度教之於當地人是毫無保留的完全信仰,可之於美國人拉里則是多了幾分客觀觀察的一種哲學體系。“對輪迴轉世的信仰已經深入他們(印度人)的骨髓,而對於我們,那隻不過是一個概念而已。我既不是相信,也不是不相信。”

他在某次冥想時,清晰地看到一長串的人在他面前排成一隊。這些人形象之清楚猶如真人站在他面前一般。對此拉里的看法是“這有可能是我睡著後做的夢,也可能是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微弱的燭火上,進入某種催眠狀態,而我像看你這樣清晰地看到的那三個人,只不過是我潛意識中保留的影像而已,但也有可能他們就是我的前世。”

印度人對信仰之虔誠,確實令人動容。一個邦的財政部長,曾就讀於牛津大學,學識淵博,思想開放,突然某天放下家產妻兒,當了一名托缽僧。兩年後拉里再次遇到他時,他渾身赤裸,只圍著纏腰布,留著鬍子,長髮披肩,正徒步到印度各個聖地朝聖。

拉里在恆河之上見到的場景,“成千上萬人在河裡洗浴驅邪並禱告。一個又高又瘦的人,頭髮蓬亂,鬍子亂七八糟,只用布條遮住了私處,他站在那裡,伸展著修長的手臂,仰著頭,面向初升的太陽大聲禱告……我無數次在黎明時分前往恆河,觀看那奇異的景象,始終心懷感嘆。那些人的信仰不是半信半疑的,他們沒有保留,也沒有不安的懷疑,只有一顆純粹的虔誠之心。”

這讓我想到大同的石窟。有朋友曾我問:“你會被眼前的石佛感化嗎?”雖然只是陰冷雨天時匆匆遊覽,幾年過去了,雲岡石窟在我心底留下的震撼絲毫未減。站在石像腳下以及每每回想起來,內心總是沉靜的、寬闊的。對雲岡石窟我始終念念不忘,總想有機會還要去。這大概也可以稱得上佛祖的召喚吧。

當然讀完這本書,我依然是傾向於理性的,信奉科學精神。這本書帶給我的`重要感受也不是宗教的洗禮,而是發現只篤信科學、理性、邏輯,特別容易產生是非對立。我們周圍充斥著各種不痛不癢的偽科學常識,大部分人的大部分言語都有違於邏輯嚴謹,很多人只依賴個人經驗行事而不聽信專業的建議。秉持著科學的精神,這些都是不對的。而從感性的角度追根溯源,這些錯誤其實甚是可愛,沒必要打壓,有的甚至值得被推廣。比如對待過度養生的老人家,傳授科學營養知識是無用的,不如送一些無害的營養品,老人家心情愉快對身體也是大有裨益的。

有些人是不科學的,比如拉里,但他值得被尊重。有些人是不高尚的,比如伊莎貝爾和艾略特,但他們代表的卻是普通大多數,拉里對他們看破不說破,毛姆對他們說破卻不排斥。因為人與人之間並無太多是非對錯,有的只是不同而已。

刀鋒讀後感3

這本書的書名叫《刀鋒》,作者是英國人,毛姆。Razor是剃鬚刀的意思。

書的封面上寫著這樣一段話:“我要走遍世上每一條路,度過深沉的悲傷,莫名的哀愁,無盡的喜悅,只求放手一博體驗人生,追求靈魂中的星辰。”如果你對刀鋒這本書名不是太熟悉的話,那麼你對《月亮和六個便士》這本書一定了解,對,是同一個作者——毛姆。毛姆是英國著名作家,一生著作頗豐。上網百度了毛姆的生平簡介,從小父母雙亡,寄養在童年不幸的經歷對他後來的影響很大。

《刀鋒》這部作品描寫一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美國青年飛行員拉里·達雷爾。在軍隊中,拉里結識了一個愛爾蘭好友,一位飛行員。這個好友非常勇敢,置生死於度外。在一次遭遇戰中,因為救拉里而中彈犧牲。拉里復員後,被當作英雄,有漂亮的未婚妻伊沙貝爾,有親友為他提供的遠大前程的工作,美好生活正在敞開懷抱等待他,但拉里並不快樂,他選擇逃避這“美好生活”,他的“遊手好閒”令周圍所有人不解。朋友之死使他受到強烈的震撼,死亡使拉里對生命有了獨特體驗,他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他開始追問生命的意義,人存在的`意義,對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為什麼有惡和不幸,最終在印度領悟人生的真諦,因此,這本書帶有東方文化的背景。這得益於作者——毛姆一生喜歡遊歷,足跡踏遍世界各地,深諳東西方文化。他以哲人的睿智洞察到西方社會中現代人的精神危機可以在東方文明中找到治癒良方:資本主義的發展使工具理性走向極端化,追求高效率使手段成為目的,而人則異化為達到目的手段;西方文明所崇尚的主流價值觀成為窒息人生命和個性的枷鎖;而東方文化和宗教中通過求諸內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追求自我完善等思想所關注的是人本身存在的價值,強調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人是人的最高本質。

艾略特是小說中的另一中心人物。如果說拉里是經東方文化啟迪而開化的明白人,艾略特則是終身執迷不悟的可憐蟲。毛姆無時無刻不把這兩人進行對比,其目的是將東西方文化的優劣短長進行觀照,其敘述語調也有本質的區別:對拉里是由衷的褒獎,對艾略特則是辛辣、尖刻的諷刺。艾略特極其聰明,他削尖腦袋鑽入上流社會,靠權謀、手腕討得上流社會體面人士歡心而站穩腳跟,他從不放過任何商業機會,他不動聲色地向上流社會附庸風雅的達官顯貴推銷形跡可疑的古董名畫,並因此而暴發起來。艾略特是當今商業社會一個典型的功利主義者,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一切信奉交易原則,而這一切不過是過眼煙雲。艾略特的人生悲喜劇說明靠名利等身外之物來證明人生價值的想法是極其愚蠢的。

這本書還要細細品讀,才能更深刻地體會書中的諸多哲學精神。

刀鋒讀後感4

今天讀完了毛姆的作品《刀鋒》,小說刻畫了許多鮮活的任務角色,活在他人眼光和評價中的艾略特,現實、美麗聰慧又富有心計的伊莎貝爾,老實厚道的格雷,曾經富有夢想但被現實擊垮的索菲,以及現實生活的叛逆者拉里。

拉里無疑是整個故事的主角,他作為一名飛行員參加了一戰,在看到戰友因為救他而死去的時候,突然有所感悟,決議去尋找生命和生活的真諦。為此他去讀各種哲學書籍,不惜與未婚妻分手,做過農民、礦工、流浪者,去印度跟隨瑜伽士修行,最終拋棄所有財產的羈絆,去做船工、修理工和計程車司機體驗生活。他覺得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相對而言,他的未婚妻伊莎貝爾才是一個真實的人,她儘管那麼愛著拉里,但是在明白拉里的生活方式後,毅然決然的離開,選擇了靠譜的格雷結婚。這是正確的選擇,因為兩人根本不是一類人,因為愛而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顯然不能持久。多年重逢之後,即使重燃愛火也能保持本分不逾矩,顯示了良好的修養。最後趕走索菲雖然做的不地道,但至少沒有赤裸裸的說或做些什麼,至於後果卻是她當時也沒有去想的。

拉里認為金錢是羈絆,而作者認為金錢是“自由”和“不求人”,我認同後者,我本凡人,片面的視金錢如糞土和一無所有,說明還是沒有勘透物質的本質所謂的羈絆來自於你的靈魂,而非外物。

我欽佩拉里這樣的人,但我不必成為這樣的人。或許他境界比我高明,但平凡自由平凡的意義。不一定貴人老爺的生活就比凡夫俗子的生活讓人更有感觸,各有各的幸福和不同。一個人苦行僧般的生活未必會比樸素的生活更有感觸和感悟,只有體驗過不同的生活才可以稍微比較一下吧,而這又會因為主體不同而不同。

本書留給我最大的思考是如何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不管哲人、聖人還是凡人,你不必與他們有一樣的生活。聖人、哲人的生活不一定適合你,凡人的生活你也未必喜歡,人應該找尋到自己的生活意義,並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別人的價值觀不必成為你的價值觀,你或許會受到別人描述的那種狀態和思想影響,但你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批判的接受,否則,你就會活成別人。

生活不可避免的被身邊的人和你讀過的書影響,不奢求你能時刻保持清醒的獨立,但希望你能在某些時刻能獲得片刻的清醒來思考人生,那個時候你作為真正的自己,腦海裡沒有別人的思想,不受任何支配。儘管你可能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至少你知道內心真實的自己。

或者好多人可以在這本小說裡看到自己的影子,但是請不要去學拉里。作者只是描述了一個他認為完美的人,如果被這種人設吸引而去學習模仿,無疑或被看作誤入歧途。

突然想起之前看過《大唐雙龍傳》,裡面的徐子陵成為我很長時間的偶像,做事方式變得無慾無求、順其自然,遇事不爭不搶,自以為清高、飄逸,與眾不同,實際上就是一個沙雕。

人只有成為凡人,才會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要有凡人的情感,才會是一個真實的人。

“一個人能夠追求的最高理想是自我完善。”

刀鋒讀後感5

花了兩週時間終於讀完毛姆的《刀鋒》。對小說主人公拉里的傳奇人生特別豔羨,欣賞拉里無牽無掛的遊蕩,花大把的時間去追尋生命的意義。拉里是完美的化身,他富有主見,善解人意,待人真誠,愛憎分明。他從不活在別人的嘴中,而是一直遵循著自己的內心,不循規蹈矩,追尋著理想生活。

男主人公拉里在經歷過好友開戰機喪命的事件之後,好像變了一個人,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探索活著的最終目的。他背井離鄉開始他的“晃盪”之旅。當別人詢問他要去巴黎幹什麼時,拉里只說去“晃盪”。這在大家看來是不可理喻的荒唐之舉,認為拉里不負責任,遊手好閒。拉里在巴黎的幾年基本上是泡在圖書館,看各類哲學書籍,汲取大量的知識;當他覺得看書累了的時候又去各國遊蕩,找體力工作去讓自己的精神重新振作,如此迴圈往復很多年。最終,他在印度之行中找到了自己想要追尋的東西,救贖與自我救贖,這便是人生的意義。同時,他漸漸明白:一個人能夠追求的最高理想就是自我的完善。

如果說拉里是追尋精神世界的代表,那麼女主人公伊莎貝爾則是追尋物質享樂世界的代表,她和母親通過叔叔艾略特的幫助躋身上流社會。她很美,執著地愛著拉里,但是她的價值觀不允許她和拉里結合。最終兩個有情人沒能終成眷屬,但是圓滿的一面是她和拉里都追尋到了自己想要的人生。她最後嫁給大家口中的最合適,且最門當戶對的格雷,在愛情和麵包的抉擇中,她還是選擇了麵包。嫁給了格雷果然是過上了她想要的生活,她很滿足,可再次遇到拉里,並且得知他要娶別的女人時,她的內心便不再平靜,嫉妒之心讓她惡毒地拆散了拉里和未婚妻,未婚妻沒有得到救贖,最後慘死在大海中。雖然作者毛姆在文中反覆提到很欣賞伊莎貝爾,可言語之中還是很透露出伊莎貝爾的世俗,甚至狠毒的一面。從客觀角度分析,不能說伊莎貝爾的價值觀不正確,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的權力。

另一位主人公艾略特是一個靠自己的`努力經營爬到上層社會的人,他有雄心壯志,苦心策劃各種上流社會的奢華聚會,躋身於上流社會賺取錢財,最後還獲得了國王的賞賜。他有鮮明的個性,也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他不遺餘力地幫助自己的妹妹和外甥女,在伊莎貝爾和格雷破產的期間他也照樣給予各種幫助,幫助伊莎貝爾夫婦度過難關。當艾略特得知自己曾幫助過的一個年輕人忘恩負義時,他也嗤之以鼻,畢竟大多數人都不能接受農夫與蛇的故事。

艾略特在垂死之時還在關注是否被邀請參加新型貴族的聚會,可見他一生的追求一直沒有變——對名利的渴望與追尋。他的一生也圓滿畫上了句號,一生追求名利且在名利中死去,也是一種完滿。

正如作者自己所說,《刀鋒》是一部有完美結局的小說,每個人都追尋到了自己想要的。其實,無論選擇怎樣,請無悔於心。

刀鋒讀後感6

外國的經典小說一開始閱讀時總是有點絮絮叨叨的感覺,如果能靜下心來一口氣讀個好幾章,對於我來說才能真正進入作者所營造的那個世界。前段時間讀了《月亮與六便士》,對於作者所塑造的那個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非常不理解,讀了《刀鋒》之後,才大概對毛姆這種非常聰明的寫法有了一定的理解。

這兩本小說都是按照第一人稱來進行敘述,“我”同主人公算不上親密的朋友,但是一定程度上可以聊得來,而且一般會跟主人公的親人或朋友有著非常親密的來往,使“我”能夠從第三方聽到關於主人公的不同階段的故事。

說實話,無論是斯特里克蘭德還是拉里,都是很多年輕人可能會非常崇拜,但永遠不會去嘗試成為的一種人,我看到有一些人說他們看毛姆的書會有種想要立馬辭職去浪跡天涯的衝動,但是沒有幾個人會真正的這樣做。“我”也是這樣的一個角色,“我”在拉里的生命中是一個尋常的過客,“我”時常勸說他走常規的路,“我”不能理解他散盡家財的做法,當聽到拉里說他要去做一個計程車司機,“我”覺得他真是瘋了,和拉里去辯論錢的重要性,然而主人公若是這麼容易被左右的人,恐怕就不是毛姆筆下的主人公了。

在《刀鋒》這本書中,主人公拉里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男主人公,恐怕所有的少女都會喜歡這樣的一位陽光少年,他同青梅竹馬伊莎貝爾一開始有著讓人豔羨的愛情,那是少年時代純粹直接的吸引,而當拉里一心要追尋自我、全然不在意物質生活時,伊莎貝爾也很理智地選擇了能夠給她體面生活將她奉為女神的格雷。兩人在巴黎重逢及分手的場面,拉里對於精神生活的描述:

“但願我能讓你認識到,精神層面的生活是多麼令人激動,生活的體驗是多麼豐富多彩。可謂生機無限。可謂不亦樂乎。只有一種情況可以比擬,就是你自駕飛機翱翔在高空,只有一種無窮大包圍著你,使你陶醉於無邊的宇宙。你感受到的那種欣喜若狂是你不願用任何世上的權利和榮耀來交換的.。”

但這種精神生活我想一般人是無法體驗到的,若非拉里能夠一直頭也不回的在精神世界閒逛,他也無法體驗到這種從容與無窮。而伊莎貝爾想要的是現實世界的從容。他們非常自然的分手,兩人之間沒有一絲不快,還能體面地參加社交活動。

毛姆寫拉里講述自己去印度走走逛逛的五年,一些奇遇,一些想法,作為讀者我們跟著“我”去聽他講故事,“我”問出讀者想問的問題,就讓這樣一個人好像與我們有著似遠而近的距離,這是毛姆的聰明之處,他作為一個普通俗人的角色,跟讀者一樣的眼光去聆聽拉里的故事。

但我還是沒有理解《刀鋒》這個書名該理解為什麼意思,可能還只是讀小說讀了個熱鬧,只能用扉頁的這句話再做個結尾:

“剃刀之刃難以逾越;

智者雲,救贖之道亦是如此。”

刀鋒讀後感7

斷斷續續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看完毛姆的《刀鋒》。

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伊莎貝爾和拉里。伊莎貝爾漂亮出落,熱愛社交、出行和櫥窗裡的富麗堂皇;拉里則有著禁慾系的超然,追逐知識帶來心靈的豐盈和哲思帶來人生的自由。

生活中,伊莎貝爾和拉里的身影我們大多數人中影影綽綽,有的人喜歡或者因為習慣慢慢依賴上富足簡單的生活:工作之餘,網紅地點的打卡,新款輕奢商品的追逐,手機層出不窮的短視訊…有的人就像不知魏晉的桃花源人,文字中繾綣的故事,清冷的人物,偶爾讓你按下暫停鍵的哲思,亦或是對紅塵滾滾商業社會的解構,希望逐步掌握世界或者商業社會構成和執行的奧義。精神世界中深層次的泵感才能讓你變得更快樂。

我相信,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物質流俗和精神豐盈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兩面:我們沉醉於諸多感官的快感之中,我們也同時希望有精神上更高層次的刺激和滿足。只是,作為芸芸眾生,我們很難遊離於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之外。一者,我們作為社會秩序行進的齒輪,被社會和工作的工具理性支配著,不斷的KPI和重複勞動,已然讓我們疲於奔命。二者,我們會首先認為要有更多的財富自由度,才會有、才能夠追尋精神的自由度。最後,就是海量的遊戲、爽文小說、社交視訊app充分佔據著碎片時間,沉浸在即時的享受和簡單的'快樂之中。

我們好像漸漸無力去追逐或拓寬詩和遠方的內涵和外延,隨著年歲趨大,職業定型,再無九天攬月五洋捉鱉的心力來對抗社會的諂媚和冷漠。我們匍匐在社會物慾的泥淖和森嚴秩序之下,在所有的獲得和deadline之後才能喘息,進入片刻的賢者模式。

部分男性有著較為明確的指向,事業、養家和財務自由,可以有更多的推力和身段。部分女性,則沒那麼幸運,沒有殷實的家境,也沒有足夠的勇氣和契機。有時候會試圖嘗試斜槓青年,以期同時獲得內心期望的品質生活和獨立女性的讚許。

之於愛情,最大的感觸就是他似乎是唯一可以不需要理性來解釋的現象。伊莎貝爾愛拉里,可能是因為拉里身上恬淡超然的稀缺特質。伊莎貝爾也可以全身心得交付給格雷,同時,還維繫著與拉里的情感牽絆。突然覺得,人的內心和感情其實彈性十足,你所無法理解和接受的,並非你真的無法接受,而是因為你從未接觸,你有足夠的自由度選擇離開。當某種外力或者契機讓你置身於和第一眼並不喜歡之人的稍長相處中,情愫會暗自滋生,誠如《誅仙》裡的張小凡和那一襲水綠。

我們司空見慣並切身經歷,摯愛之人的炙愛逐漸冷卻、熄滅。我們更習以為常的是,那個微信上初次聯絡、初次見面的人,少了些許幽默和吸引,就好像洞察全貌,缺失了一期一會因緣際會的耐心,匆匆進入下一段的奔赴之中,周而復始。殊不知,站在更長的時間節點回望,未來幾十年的流年早已將初次的悸動稀釋得蕩然無存。

別高估我們感知和理解一個人的能力,別低估我們內心情感的張力和彈性。不是要勉強自己委身屈就,而是,有時候我們可以變得鈍感一些,別把價值連城的際遇,輕易推走。

刀鋒讀後感8

之前讀《月亮與六便士》沒那麼喜歡毛姆,讀完這本《刀鋒》倒是愛上毛姆了,讀他的故事很流暢,娓娓道來,每個情節都有深意。

我挺喜歡埃利奧特的,第一個出場的人物,極致空洞,終身追求各種名利場,參加社交活動,到死都在想要穿最高貴的那套衣服參加盛會。但是他重視親情,慷慨,不是個壞人。死時,有紅衣主教來,也沒什麼痛苦,還挺體面的。這樣的一生很多人評價它空虛,可是誰也不是埃利奧特,他或許覺得一生很值得呢。追求他自己認為值得的事情,並一生追隨,我覺得也挺有意義的。和拉里有什麼不同。

拉里不過是追求終極真理,他鬧不清生的意義,善惡的由來,畢竟他能活下來是運氣(戰友救了他後死了)。他讀了很多書,遊歷了很多地方,他從藝術、宗教、理性中尋找答案,他終於找到平和、寧靜,他將“平靜地生活,堅忍地生活,活得有同情心,活得無私、無慾”。

他重新回到美國後,會怎麼樣?我想到了《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拉里是加油站那個老工人,也就是作者暱稱的蘇格拉底,指引年輕迷茫的心靈,瞭解和尋找內心的力量,終極的意義。完美符合拉里的人設和想象~當毛姆問他,你獨自一人,能對美國人產生多大效應呢?拉里說,發明輪子的只有一個人,發現引力律的也是一個人。投一塊石頭到池塘,都會改變整個宇宙。任何事情都會產生效應。如果我獨善其身,我的言行仍會影響他人,雖則無異於投石入池塘所激起的漣漪,這漣漪會引起第二波第三波,很可能一些人意識到我的生活方式是不乏快樂和平和的,他們反過來也可以言傳身教。

這不就是加油站的“蘇格拉底”嗎?獨善其身,他在加油站平靜的工作,無私的`工作,遇到迷茫的孩子,言傳身教,有耐心,有同情心的,引導他度過難關,向內觀,重拾信心和力量,完成一次次奇蹟般的壯舉。

索菲,是我很喜歡的角色,用拉里的話說:她有著美好的心靈,有熱情,有抱負,有氣量。他為了理想可以奮不顧身。即便她自尋毀滅的道路盡頭,也不乏一種悲壯的高貴。她那是還是個孩子,我們一起坐在榆樹下讀詩的時候,我怎麼也想不到,這個精瘦的小毛孩,竟已種下了精神之美的種子。我特別羨慕這種讀詩的人,我朋友圈有個每天釋出一首詩歌的朋友,有時候能靜心讀一讀他發的詩,而有時候只能劃過。讀詩的人心中都有一片淨土,精神之美的種子在那兒茁壯成長。

所以看到索菲在車禍中失去至愛和孩子,自甘墮落,抽菸酗酒濫交,顯得那麼合情合理,而又悲壯可憐。拉里能救她,拉里想救她,於是和她結婚。可是她沒能經受誘惑。最終的命運也是早就預見的,哪怕不是客死異鄉,也是疾病纏身而死。

說到底,這是一本討論如何生如何活的書,活成拉里?活成索菲?活成埃利奧特?

刀鋒讀後感9

“相信人生最大的滿足在於精神生活。”對於拉里來講,用這句話形容他最恰當不過。經受過戰火的考驗,經歷過戰友拿命相護的震撼,他看似迷茫,實則頓悟,物質的繁華,安穩的現狀難敵內心的空虛,於是他選擇“閒晃”,深入書海,走南闖北,做他人不屑一顧的勞力,以身體的疲憊換取精神的舒展。甚至最後散盡積蓄,亦在所不惜,不管是他的人還是他的心始終都在路上,似乎無論落腳何處都能心安,又似乎哪裡都不足以讓自己真正的完全的歇落。

相比拉里,伊莎貝爾恰巧和他相反,豐富的物質生活才能帶給她滿足與快樂。優雅的儀態,優渥的生活,對自己千依百順的丈夫,一對乖巧懂事的孩子。但凡是一個女子該有的她都有了。按說,她該知足,可她卻一邊逢人炫耀著自己的恩愛幸福,一邊還想得到自己昔日戀人拉里的愛,這焉能說不是她精神空虛的另一種寫照?

最是同情那個一生熱衷於上流社會的艾略特,他生命的遵旨似乎就為那一個接一個的豪華派對,似乎只有日夜穿行在燈紅酒綠,推杯換盞中才能找到自我存在感。想起他臨死前還不忘那一場已被出局的宴會,總會莫名的感到心酸。多少風光無限時的前呼後擁也未必能換來耄耋之年時的`噓寒問暖…

關於蘇菲最後的結局,也許不能說是最好的歸宿,但那也算是一種解脫吧。本應滿滿的幸福在一夕之間分崩離析,原來從天堂到地獄之間也不過一步之遙。痛失所有,生無可戀之處,選擇遊戲餘生也許不可取,可也輪不到像伊莎貝爾那樣的人去指手畫腳。(就算她也經歷過不幸,丈夫格雷受到經濟大蕭條的衝擊,遭遇破產,而她的不離不棄一樣讓人動容。但和蘇菲的遭遇相比,根本無法相提並論。)傷口不在你的身上,你又如何知道那究竟有多疼?好不容易蘇菲有了從良的一線生機,終究也毀在伊莎貝爾的一己私慾上。本來可以救她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不成想卻做了壓死駱駝的那根稻草。果真是優雅迷人的皮囊下依舊藏著人性深處的惡。

你看,毛姆的書總能這樣不動聲色的力透紙背,讓你在隨著書中人物命運的起起落落的同時,不由自主的去陷入某種思考,關於人性,關於生活,關於良善,關於選擇……你未必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你至少會漸漸明白自己不想要什麼。這個世上,每個人都在奔忙,無論是像特立獨行的拉里一樣瀟灑的只為豐盈的精神而活(其實,大多人做不到如他這般),還是樂此不疲如伊莎貝爾那樣一心追求豐厚的物質生活(大多人都在這個行列),原本都沒有錯,每個人都有自己活法,只是不拘哪樣,都別輕易去考驗人性,別輕易丟棄自己內心的良善……

標籤:讀後感 刀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