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小四年級科學哪裡有科學教學設計

校園1.6W

篇一:國小四年級科學哪裡有科學教學設計

國小四年級科學哪裡有科學教學設計

一、課標解讀

本課體現課程標準有:知道樹木是造紙的主要原料以及樹木與人的生活關係森林被破壞後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二、教材分析

本節的主要內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單元是圍繞樹木與環境的關係,有明確的環保意識,養成節約用紙的良好習慣。本主題的重點不是知識,而是通過活動讓兒童瞭解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紙張的主要原料是樹木,為後面的“保護森林,節約用紙”的主題學習奠定基礎。

三、學生情況分析

二年級的國小生對日常生活中的紙非常熟悉,把紙和森林這兩件事物聯絡在一起也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我不斷地用數字、圖片等方式幫助學生搭建保護森林和節約用紙之間直觀的橋樑,在頭腦中形成概念。並通過親自收集環境被破壞後給人類帶來災害的各種資料,瞭解樹木與人的生活關係,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感受,增強保護環境的責任感,產生節約用紙的意識。

四、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體驗參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形成初步的環境保護意識。

知識與技能

1、理解愛護樹木對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作用;

2、瞭解製造紙張的重要原料和生產過程;

3、瞭解自然環境被破壞後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行為與習慣:初步養成節約用紙的良好習慣。

過程與方法:通過調查、收集資料、資料統計等方法瞭解紙從哪裡來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愛護樹木對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作用

2、瞭解製造紙張的重要原料和生產過程

3、瞭解自然環境被破壞後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教學難點:瞭解製造紙張的重要原料和生產過程,養成節約用紙的良好習慣。教師準備:

1、課件。

2、故事《蔡倫造紙》

學生準備:

1、收集關於造紙過程的資料。

2、收集森林對人類生存、生活重要性的有關資料

活動時間:一課時

六、教學設計: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揭示主題

(大概控制在8分鐘)

1師:出示一張白紙問:同學們,這是什麼?(紙)對,這是一張最普通不過的白紙,通常我們用來畫畫、寫字的。

2師:我們日常生活中用紙的地方可多了。同學們做作業、畫畫、摺紙工,人們包裝用的紙箱以及流通的各國貨幣都需要用紙。(電腦出示),所以說:紙的用途很廣。

3師:從上節課裡我們知道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你們還記得是誰發明了紙?(蔡倫)蔡倫發明了紙,取代了在沒有紙的時候所使用的石頭、樹葉、樹皮、龜板、竹片等將文字記錄下來,成為人們記錄文字的重要材料,現代紙能廣泛使用,真是來之不易。4:師:早在永元九年(97年) 蔡倫就發明了紙,你能用一句話來誇獎我們的中國人嗎?(中國人真了不起!我們的祖先實在太棒!我們的祖先實在太有才!)

(過渡:師:我們中國人真聰明,發明紙,紙從哪裡來?你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一

起來學習《紙從哪裡來》

師板書課題

二、觀察體驗、感悟理解(時間控制在18分鐘)

1、師:千萬年來,我們的祖先為造紙絞盡腦汁。東漢宦官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大大地加快了人類文明史發展的程序,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有關他和紙的故事錄影,看看哪個同學是最細心,能夠認真看,仔細想,把紙的製作材料記下來。

師播放故事《蔡倫和造紙的故事》,(大約5分鐘)

2、談話:剛才咱們一起觀看了錄影,哪個同學能夠把蔡倫造紙的原材料說一說。(個別學生彙報)

3、師總結過渡:這位同學說得真不錯,原來製作一張小小的紙片需要那麼多的材料,我們再來觀看一下古代造紙術的過程吧!(師出示古代造紙術過程)

4、師:從剛才的生產過程中我們知道古代造紙術使用材料及過程,那麼現代化造紙的材料是什麼?請同學們開啟書本p22,(出示樹木茂盛圖)這是一幅蔥蔥綠綠樹木圖,要製作紙書上介紹就是把大樹砍下來,把樹幹輾成碎片,放進機器裡打成漿,再放進板上鋪平,吹乾才能製成紙。(師指圖介紹過程,並板書對應工序在書本中)

5、我們從錄影、圖片、課本上知道製作一張紙片需要很多工序完成,是來之不易,相信同學們對此也有深刻了解,現在我們一起來玩造紙過程找朋友遊戲。你們想玩嗎?(想)遊戲規則是:同桌合作,把相對應的圖片貼在文字上,看看哪組同學完成得又快又準確。(生遊戲)

(過渡:同學們真聰明,能夠又快又準確地把造紙過程完成,我們的祖先很棒,我們的同學就更加棒!掌聲鼓勵自己)

8、森林裡的樹木除了可以造紙外,對我們的生活還有什麼作用?請同學們分組四人小組交流課外收集到的數目對人類的好處資料,然後每組選一名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森林可以向我們提供氧氣,供我們呼吸,森林可以對空氣有調節作用,廣泛種植樹木還可以防止風沙,形成一個防護罩------)

7、森林是地球的肺,我們也有肺,它是我們重要的器官,如果我們不愛護我們的肺,就會出現什麼現象?請同學們開啟書本p23,看圖書本上出現了什麼現象?

(哇!原來我們過度砍伐樹木造成整片森林消失,空氣汙染越來越嚴重,大氣層空氣越來越多灰塵,所以我們的森林對地球空氣有調節作用。)

8、森林被破壞後還會出現什麼後果?會引起什麼災害?那個同學願意說?(會出現泥石流、沙塵暴、水淹、失收、地震等)

(電腦出示森林被破壞的後果)

你們看!這麼漂亮的樹木變成光禿禿的,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麼感受?

(板書:樹頭圖)

三、交流討論、指導行為

(時間控制在7分鐘)

1、師:大家都感受很深,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減少這些自然災害的發生呢?(少砍樹木,砍完樹木後要重新在地植樹,注意防洪、防暴雨)

2、師:同學們,我們每天在不知不覺中消耗紙張,黃老師前幾天做了一些簡單的統計。在某一天中,有的同學用紙的數量多於10張,有的同學用紙的數量少於10張,如果平均的話,

大約都在10張左右,那麼,我們按每人一天10張來算的話,如果全班有50人,會用掉多少張紙呢?我們應該怎樣計算?可以用計算器來幫助我們算出結果。計算器得到結果500張,大約有2千克。我們接著來計算,全校有60個班,每天會用去120千克。一棵樹大約能造60千克紙,這樣的話,一天要用去2棵樹. 這樣算的話,一年365天,要用去730棵樹!這只是我們一所學校一年用去的數量,如果有10所這樣的學校,100所這樣的學校呢? 你覺得這個數字驚人嗎?

3、為了避免災害的發生,作為一名國小生,我們從自己做起應怎樣做才能節約用紙?(生自由交流)

生1:愛護書和本子。

生2:多用再生紙。

生3:用過一面的紙我們可以用背面來畫畫或是做草紙。

生4:在過年的時候少用賀年卡。

生5:我們可以設計一個倡議書,或者號召其他年級的同學也來成立一個回收廢紙的小隊。

生6:我們可以收集廢紙,把廢紙賣掉,再讓它們變成新的紙

4、師:大家的建議真不錯!其實人們已經認識到紙張和環保的問題,所以人們在造紙上不斷改良,除了樹木是紙的原材料、還利用甘蔗、稻草、竹子、花生殼等作為原材料,大大減少對森林的破壞,最近《廣州日報》報道廣東省四會縣一個叫扶利的小村子裡,人們居然仍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製作著這種古老的“蔡侯紙”。原材料就是竹子。(請看圖片)

四 作業超市、拓展延伸(時間控制在6分鐘,剩一分鐘總結)

1、師:紙的用量很大,同學們剛才提議過可以收集廢紙,把廢紙賣掉,再讓它們變成新的紙,究竟哪些用過的廢紙可以重新利用呢?生活中哪類紙是再生紙?(報紙、紙箱、飯盒、鉛筆等)

2、通過學習,大家已經知道森林對我們的生活有密切關係,大家要投入到保護環境當中,為了在這美麗的家園生活,讓我們聽著美好的歌聲把你的環保金點子與在座的老師交流,把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跟您的家人及社群的好朋友交流。

五、板書設計

紙從哪裡來

樹木--木屑---舂搗--蒸煮--拌漿---抄紙---晒紙—揭紙 亂砍伐

種類繁多 (過程圖片)(樹樁圖) 水土流失廣泛使用 (大樹圖,做紙過程都貼在樹冠上)

保護森林

節約用紙

六、教學反思

篇二:國小四年級科學哪裡有科學教學設計

課標要求:

1.能夠在探究的過程中定性地描述物體的位置.

2。知道位置在物體運動巾的作用

3.知道可以用運動的時間、方向或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並畫出相應的示圖 教材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經常會遇到需要說明物體位置的問題,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確定物體位置的生活經驗,如能基本說清楚自己家和學校的位置等。本課的編寫是為了豐富和提升學生的生活經驗,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科書採用學生感興趣的遊戲形式,引導學生採用語言和圖畫等方式,定性的描述一個物體的位置讓學生知道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參照周圍其他物體的位置來確定。

學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經常會遇到需要說明物體位置的問題,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確定物體位置的生活經驗,如能基本說清楚自己家和學校的位置等。 教學目標:

1能夠在探究的過程中定性地描述物體的位置

2知道位置在物體運動巾的作用

3 知道可以用運動的時間、方向或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並畫出相應的示圖 4 意識到事物之間的相對性,運用辨證的眼光看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放升旗儀式中升國旗,唱國歌的錄音,提出問題:

這段錄音是在幹什麼?我校的升旗臺在哪裡?

二、探究問題。

1. 初步探究。暢所欲言地描述升旗臺的位置。

2. 進一步探究。用簡單的方位詞(派四個學生朝同一方向,分別站在升旗臺的四周)用“前後左右”等方位詞描述升旗臺的位置。

3. 更深一步的探究。複習三年級中所學的'8個方位詞,派幾位同學分別站在校門、操場、教學樓等8處,用建築物作參照物用“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8個方位詞描述升旗臺的位置或以升旗臺為參照物描述8處的物體的位置。

4. 知識延續與拓展。根據我校實際情況,以某一建築物或大樟樹,大雪松為參照物以資料(如教師宿舍樓在大樟樹的西南方向60米)或用向個參照物描述某一建築物如以校門,蘋果園,廁所,廚房,分別在教學樓的位置。

三、解決問題,鞏固和拓展

1. 歸納上述向個探究步驟,描述某一物體位置必須選定另一物體作參照物來描述才能描述得具體,確切。

2. 交流與表達。 同桌或分組抽所學,以不同角度不同參照物相互描述同一物體。

3. 猜一猜,請一位同學在校園自己選擇某一建築物,描述它的位置,其他同學猜是什麼建築物,看誰能猜得對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探究了怎樣描述一個物體的位置這個科學問題,大家收穫很大,掌握了用各種方法去描述物體位置的技能,下面請同學完成一項作業。

五、作業

畫一張以升旗臺為中心的我校平面圖。(時間少可以課後時間完成)

教學反思:

課程資源連結:

本節採用學生感興趣的遊戲形式,引導學生採用語言和圖畫的方式,定性的描述一個物體的位置,知道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參照周圍其它物體的位置來確定。

篇三:科學教案《我從哪裡來》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從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等角度對周圍事物提問題。

2.能力目標:

會查閱書刊及其他資訊源。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願意合作交流。

體驗媽媽辛苦,感悟親情,珍愛生命。

教學重難點

科學的認識生命的由來,瞭解胎兒發育的大致過程。

教具準備:視訊、圖片、文字、錄音等

教學方法:交流資訊,合作探究,調查研究。

教學過程

上課。致禮。

(一)激情匯入,揭示課題。培養認真觀察勤于思考善於提問的好習慣。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他們從哪裡來的嗎?

圖片出示:誰呀?看他從哪裡來?視訊

(孫悟空,) (從石頭裡蹦出來的)

(小雞圖片)誰? 誰知道它從哪裡來?

(小狗圖片)誰?它從哪裡來?

那你知道你是從哪裡來的嗎?

今天我們共同來討論這個問題。板書課題:我從哪裡來————

(二)瞭解生命歷程,感受生命的可貴。培養學生樂於探究,善於學習的精神,貫通課程整合的理念。

1、誰來讀一下。問另一個:你想知道這個問題嗎?你怎麼讀?還有誰想知道這個問題,你也來讀一讀。

這麼多想知道的啊。

那有知道的嗎?

生答我從媽媽的肚子裡來。師追問:你怎麼知道的?

我們是怎樣從媽媽的肚子裡來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2、、師講述生命的由來。

(師開啟多媒體一邊播放圖片,一邊講解生命的由來)最初的你是由精子和卵子結合而成的。貼精子卵子圖片

媽媽的卵巢製造卵子,爸爸的睪丸製造精子。

板書 爸爸 媽媽

教師開啟多媒體,點選配合畫面同步解說。

無論你家裡現在是什麼情況,或許你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或許你只和爸爸媽媽中的一人生活在一起,但你都不要懷疑,在孕育你的時候,爸爸媽媽是相親相愛的。點選畫面

因為爸爸媽媽很愛對方,他們常常在一起,一同生活,傾訴心事。因為愛,他們會親親,擁抱,表達親密;因為愛,他們想要結合在一起;想要延續他們的愛,爸爸會把許多的精子送給媽媽,近三億的精子衝進媽媽的身體裡,只有一顆跑到最快的同時也是最優秀最強的來到了媽媽的輸卵管,

和媽媽的卵子結合在一起。(貼圖片受精卵),成了受精卵。接著,我們來看看受精卵是如何變成嬰兒的。

受精卵形成幾小時後,奇異的事情發生了。很美妙,也很神奇,分裂成兩個,四個,他長呀長,不停的長呀長,長的比卵子還大,在媽媽的子宮裡,有個東西開始成長起來。

32天時,最初的心臟已經形成還沒有瓢蟲大。

第52天,雖然還沒有一粒葡萄大,胎兒這時已經有了鼻孔和有顏色的眼睛

第7個月,胎兒長出了趾甲,腦部開始控制體溫,有規律的呼吸和腸子的收縮。

開啟多媒體看圖片,胎兒在媽媽的肚子裡越長越大,媽媽的肚子也一天天大起來。媽媽要定期看醫生。過了9個月,小寶寶要出世了。可愛的你出生了。

師小結:現在,同學們說說你是從哪裡來的?板書愛。對,我們從代表爸爸媽媽愛的那顆受精卵中來。這時,他已經是一個生命了。所以老師認為,人一出生就算作一虛歲,而人們往往把嬰兒出生後的一年作為一週歲。

(三)、瞭解人的生長過程,體會生活中的愛

1、你是爸爸媽媽生的,你的媽媽從哪裡來呢?是的,人類就是這樣繁衍後代的。將來你也會有自己的寶寶。展臺:看,這是老師家的寶寶出生時候的樣子,看她的手模和腳模,多可愛!把你的手伸出來,比一比,拿手模腳模給同學比較。誰的大?誰的小?小手變大手,是因為你長大了。你的手還會繼續長大,將來,用它回報爸爸媽媽的愛,回報我們的祖國。

2、你知道自己剛出生時的情況嗎?出示幻燈片:比如: [姓名] [出生時間] [身長] [體重]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出生證明給周圍的人看看,說說自己出生後的情況。轉換展臺和幻燈片。

3、出示一張嬰兒照片,同學們猜猜他是我們中的誰?出示同一人的近期照片,現在看出來他是誰了嗎?

請他用出生證明來介紹自己的出生情況。(2-3人)——————

4、剛才我們才說道將來你也會有自己的寶寶,現在我們就來當一次小媽媽小爸爸。老師說,你來做,一句話,一個動作。請小媽媽們把書包背到前面來。注意:現在我們的書包不是書包啦,而是小寶寶,所以不能擠著壓著,也不能磕著碰著,一切動作都要小心翼翼。小爸爸們也要小心照顧好。現在請小媽媽們坐在座位上用雙手把鞋脫下來,好了嗎?請小爸爸們幫助她把鞋子穿上。

小媽媽們,你們行動方便嗎?小爸爸們,給別人穿鞋容易嗎?

師:同學們,我們剛剛只體驗了兩分鐘就覺得很不方便,媽媽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度過近280天,280天哪!你想對媽媽說些什麼?老師想到一首歌,世上-------,誰能在這裡唱上幾句獻給你自己的媽媽,也獻給會場裡所有的媽媽和我們剛剛參加體驗的小媽媽們。

——————

教師總結激情:請把代表寶寶的書包歸位。剛才我們為媽媽唱了一首歌,你想想,從小到大,我們還得到過哪些人的關愛?你還應該感謝誰? ( 父母 爺爺奶奶醫生老師 等)

(四)、感受生命奇蹟,珍惜生命,熱愛生命。

現在,我們來看一段視訊,《你是怎麼出生地》,感受一下生命誕生的奇蹟吧!邊看師邊解說。有一位神奇的攝影師,用顯微鏡和高倍攝影機錄製了生命誕生的奇蹟。這一顆顆小蝌蚪就是一顆顆的精子,有三億之多。我們每個人都曾是這三億精子中的一員呦!

看,最快的那一個衝進來了。

精子和卵子在結合。受精卵在分裂,變化,並且來到子宮。

多麼神奇,他長啊長,長啊長。

基因重組,染色體作用,胎兒在不斷的生長髮育,帶著爸爸媽媽的特徵,小寶寶 出生了。

激情拓展:

師:同學們,是誰生了我們?(爸爸媽媽生了我)

師:世界上還有幾個你?(世上只有一個我)

師:你認為我們生命的誕生是奇蹟嗎?(生命是個奇蹟)

師:所以你選擇每天愁眉苦臉還是幸福的生活?

(我要珍惜生命,幸福的生活。)

教師總結:全世界只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你,你自豪嗎?未來,老師希望你珍惜生命,熱愛生命,不斷努力向這個世界證明你的優秀,你的獨特! 最後,給同學們留一個家庭作業:回家後,給爸爸媽媽一個愛的表達。比如一個擁抱,一句親切的話,一個甜甜的吻,一幅畫,一首歌。。。。。。這些愛的表達。這個作業能完成嗎?還等什麼,今天就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