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教學設計

校園8.96K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教學設計

本節教學宜採用講授演示與討論相結合的方法,基本思路可以確定為四大模組:展示現象、提出問題、解釋原理、總結概念。

教學過程:

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學習了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哪個同學來給我們講一下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是什麼?(學生回答)那麼我們最後在總結的時候,對於結構和功能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學生回答)既然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相統一的,那麼生物膜的結構到底與其何種功能相適應或有聯絡呢?好,這節課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第3節---—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好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問題探討。(先請同學們來看一下,然後對於後面的問題進行下討論,形成一個有共識的答案呈現給大家,好,我們已經瞭解了這個現象,那麼接下來看看同學們對於這個問題有什麼樣的見解。)

教師呈現“問題探討”中的實驗現象,組織學生討論三個問題。

問題1:什麼樣的分子能通過脂雙層?什麼樣的分子不能通過?

問題2:葡萄糖不能通過無蛋白質的脂雙層,但是,小腸上皮細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如何解釋?

問題3:觀察此圖表,聯絡已學過的知識,你還能提出其他問題嗎? 學生分組討論

小組代表發表看法

教師:細胞在生命活動過程中要不斷從外界攝取細胞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產生的廢物排出去,以維持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那麼,物質是怎樣通過細胞膜出入細胞的呢?

演示:清水中滴一滴紅墨水,清水很快就變成紅色,為什麼?

學生小組交流得出:擴散的概念

(一)被動運輸

教師引導:回顧“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實驗,與這種擴散比較,讓學生分析水分子進出細胞是不是與上述擴散相似?

再列舉氧和二氧化碳進出細胞的`現象(肺的吸氣與呼氣)

學生總結:自由擴散的概念。

特點:物質由高濃度一邊擴散到低濃度一邊,既不需載體,也不消耗能量 接著教師設問:提出“水分子能夠通過脂雙層,葡萄糖不能通過無蛋白質的脂雙層,卻能通過細胞膜,這是為什麼?”

學生嘗試作出解釋

教師提示:載體蛋白的作用

師生總結:得出協助擴散的概念

特點:物質由高濃度一邊擴散到低濃度一邊,需要載體,也不消耗能量 教師講述: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統稱被動運輸;展示“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示意圖”

講述下列情景:①木材(或竹捆)從河的上游隨水漂到下游;②船裝白糖(或食鹽、化肥)從河的上游漂到下游(不開發動機);③船裝著貨物由下游開往上游,船尾冒著白煙且伴有發動機的聲音。

學生思考:①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需要能量嗎?為什麼?

②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有什麼不同?

③為什麼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被稱為被動運輸?

學生回答:(略)

(二)主動運輸

教師繼續:上述③船裝著貨物由下游開往上游,船尾冒著白煙且伴有發動機的聲音。與前二種情形不同在哪兒?

學生答:(略)

教師指導學生看課本圖表P71;P73;P63

背景資料:輪藻細胞中的K+濃度比它所生存的環境中K+ 多63倍,海帶細胞中的I- 比海水高出40倍,人的紅細胞中的K+比血漿高30倍,而紅細胞中的Na+ 濃度卻是血漿中Na+ 的濃度的1/6。

聯絡第一節內容並設問:這些離子為什麼能逆濃度梯度運輸呢?

學生回答(略)

師生得出:主動運輸的概念;展示“主動運輸的示意圖”

特點:物質從低濃度一邊被運輸到高濃度一邊,不僅需要載體的協助,而且也需要消耗細胞活動產生的能量(哪來的?)

再現CAI展示三種情景,提問學生: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各與哪一類情景相似?為什麼?對於細胞生活有什麼意義?

學生答:(略)

教師巡迴指導,學生完成後可稍作點評。

教師歸納:不同物質通過細胞膜的方式是不同的,也就說明細胞膜對通過的物質具有選擇性,它是一種選擇透過性膜。具體表現在:水分子可以自由通過,細胞要選擇吸收的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

教師提出一些問題啟發學生進行議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①物質通過細胞膜出入細胞的三種方式中,你認為哪種方式對於活細胞完成各項生命活動最重要,為什麼?

②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即水分子等細胞要選擇吸收的離子和小分子可以通過,而其它的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過細胞膜。那麼大分子如何出入細

胞呢?例如水中的有機物顆粒是如何進入原生動物草履蟲體內的,未被消化的食物殘渣又是如何排出體外的?(展示分泌蛋白的圖)

教師指出,物質出入細胞除上述三種方式外,還有其它特殊方式。大分子物質不能直接通過細胞膜不等於大分子物質不能出入細胞。一些大分子物質是以一定方式出入細胞的,如細胞的內吞作用和外排作用,白細胞對異物的吞噬作用,胰島細胞對胰島素的分泌作用等。

思考、人體的白細胞能吞噬入侵的細菌、細胞碎片及衰老的紅細胞,這是什麼作用?對人體有什麼意義?

小結:本節課主要學習了物質的跨膜運輸方式,分為兩大類: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被動運輸包括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它們都是順濃度梯度運輸的過程,不需要消耗能量,但協助擴散需要載體蛋白質協助。主動運輸是逆濃度梯度運輸的過程,需要消耗細胞的能量,還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

標籤:教學 細胞 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