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通用)愛的教育讀後感

校園1.9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通用)愛的教育讀後感

愛的教育讀後感1

我非常喜歡閱讀,書中的故事,就好像發生在我身邊,或喜或悲,或愛或恨,好像我就是主人公,我的書就像是精神食糧,一天不吃就飢腸轆轆;書又像是我親熱的朋友,給我帶來溫暖和快樂;書更像是一盞明燈,照亮了我的心房。在書的海洋裡,我最喜歡的一朵浪花,就是《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一部日記體小說,原名《心》。書中以國小生安利柯的口吻,記述了一百個動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學生,老師和家長,他們是平凡的,但他們都具有高尚的品質。比如,誠實的卡洛斐,寬容的克萊諦,以及與病魔頑強鬥爭的“小石頭”。他們的品質都令我感動,令我敬佩。

在這一個個閃光的故事裡,都包含著為人處事的道理。比如,卡洛斐在街上撿石子,隨手一扔,正好砸傷了一個在街上散步的爺爺。事後,卡洛斐沒有逃避,而是主動到爺爺家去道歉,還把珍藏多年的郵票集送給爺爺,爺爺被他的真誠感動了,把郵票集還給了卡洛斐,並誇獎他誠實。這件事很小,但足以看出一個人有沒有敢於認錯的勇氣,只要你有了卡洛斐這種勇氣,就可以取信於人。

這本書裡還有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每月故事”。安利柯的學校每月末都要學習“每月故事”。這一些故事,講的都是戰爭時期一些小英雄的故事。他們生在不同,住在不同,相同的是他們都有一顆愛國的`心!我們要學習他們那高尚的愛國精神!

《愛的教育》真是名副其實,這裡面的主人公用愛心譜寫了一首悠揚的樂曲,當我們奏響它時,卻發現它是世界上最美的天籟之音!我讀書,我快樂。書是我的好夥伴,它將陪我走過漫漫人生路。

愛的教育讀後感2

我讀了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得《愛的教育》,我很喜歡這本書。

這本書的每個故事都能告訴我一個道理。

書中九個講述老師的故事讓我懂得了為什麼要尊敬老師、愛老師、感恩每一位老師。讀了這本書,我感覺我們的老師跟書裡的波巴尼老師一樣,也跟我們的爸爸媽媽一樣和藹可親。學校的老師辛勤地工作,教我們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美術、音樂、體育知識。老師教育我們要熱愛祖國、努力學習本事,長大為祖國服務。老師關心愛護我們,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我們。

老師嚴格要求我們學習和做事要努力做到最好,我們做得不好的時候,我們有了錯誤的時候,老師總是比家長還要耐心,苦口婆心地教育和幫助我們,為了我們進步,那麼忙還經常跟家長交流。記得這學期我們上二年級了,一開學我就上了“光榮榜”:我們十幾位同學因為暑假作業的語文書寫完成得不合格,香香老師點名要求我們補寫。每天在生字本上書寫三行,九個詞,直到書寫合乎要求為止。老師就是為我們好,為我們都能寫出一手漂亮的字,才這樣嚴格要求我們的',對誰都不例外。

我在一年級學到了很多知識,現在我是二年級的學生了,我們親眼看到老師為我們付出的辛苦,親身體會到老師對我們的愛。我們在學校過得特別愉快。我們長大了,現在已經明白了很多道理。老師就是辛勤的園丁,我們就是一棵棵小樹苗。老師不辭勞苦地培育著一棵棵小苗,讓我們茁壯地成長。

這本書和家長都告訴了我們要尊敬和感謝老師,告訴我們任何時候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感謝我的老師,我愛我的老師。

愛的教育讀後感3

愛究竟是什麼?

它像空氣一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但又因為它無影無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們忽略。但我們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義已經融入我們的生命。

《愛的教育》是一部極富感染力的兒童小說,它通過一個國小四年級學生寫的日記,抒發了人類最偉大的感情--愛。本書講述了無數個發生在學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它告訴我們的小讀者:一個人從小不僅要學好各種文化知識,還要學習比這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對父母、對師長、對同學、對周圍所有人的愛與尊重。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讓人動情,字裡行間洋溢著兒童的純真與情趣。

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的境況不一,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每個人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而這種愛,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義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所感動。

愛是甘露,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愛的教育讀後感4

開啟《愛的教育》時,我為了應付作業,極不情願看的。書中好像有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引導著我拿起了就不想放下。真的是一開始是它來找我,到後來就是我來找它了。

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描述著人類最偉大的感情——愛!書中處處散發著愛的氣息,有同學之間的友愛,有親子之間的母愛父愛,也有師生之間的關愛。這本書把愛表現的淋漓盡致,一些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在作者的'筆下,添上了愛的翅膀,讓人感動,讓人深思。

書中不同背景的孩子演繹著不同的故事。強壯的卡羅納誠實可靠,伸張正義;品學兼優的德羅西助人為樂;炮兵上尉的兒子羅伯蒂捨己為人;老師為了學生日夜操勞、無私奉獻……

書中父母的信教導我們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合格的人,父母的信中說的雖然都是一些極其平常的小事,卻常常讓我深思……

精彩的每月故事,催人淚下。其中費羅倫薩的小抄寫員為了家人,幾個月沒有睡好覺,半夜起來幫爸爸抄寫紙條,導致白天無精打采,受盡了委屈和責罵,忍聲吐氣,默默的奉獻著;還有那倫巴第的小哨兵為了祖國,不畏艱險,在勘查時,壯烈犧牲……

讀完整本書後,彷彿這些事都剛剛在我身上發生過一樣,我的心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的洗禮,我如夢初醒,原來愛一直伴我左右。因為愛無形無影,看不見,摸不著,所以那些來自平凡的愛,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是那麼的理所當然。只要我們能夠好好感受,並且回報,我相信,愛會永伴身邊。

愛的教育讀後感5

在這個暑假裡,我讀了一本名叫《愛的教育——中國孩子的情感日記》的書。這本書對我的幫助很大,它給我講述了在這個社會上,一個個感人的事蹟。其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不平凡的20元錢》這篇文章。

《不平凡的20元錢》裡,講得是兩個孩子的父母,為了讓孩子體驗人生,讓他們到街頭賣冰棍。兄弟倆賣冰棍賺來了20元錢,都很興奮。

《不平凡的20元錢》裡的孩子,由賣冰棍,知道了父母賺錢的辛苦。那兩個孩子的父母,懂得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能夠在自己的實際體驗中學會一些道理。所以,在《不平凡的20元錢》裡,那兩個孩子的父母是偉大的!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大家——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還告訴了我們:一、家庭是愛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孩子的父母要以身作則;二、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老師如果能用“愛的教育”來教書,那,往往就會事半功倍;三、大愛無言,潤物無聲。

《愛的逃亡》真像一篇關於愛關於理解和隔閡的美麗的寓言,《微笑》於質樸中恰恰達出了人和人之間最為溫暖和基礎的那些東西,《“學校午餐有肉嗎?”》則證明了現在的孩子將自己的愛心與視野已經投向了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在美麗的文字背後是如此美麗的情感與心靈,願這樣的文字和情感在孩子當中更多一些,更多一些。

愛的教育讀後感6

這個假期,老師讓我們回家讀一本叫《愛的教育》的書。

這本書裡的主人公叫安利柯。他是一個普通的國小生,但他愛寫日記,每一篇都是一個小故事。有寫校園故事的,有寫同學家庭故事的,有寫老師的等等。

其中我讀過的感受最深的故事有兩篇!一篇《新老師》,新老師,他是一位花白頭髮,臉上堆滿皺紋的老先生。他老是瞪著他們看,說話很大聲,臉上沒有一絲笑容,安利柯心裡想,離放假還有九個月的時間,該如何跟老師相處呢!有一次老師叫他們默寫,老師認真的看著他們,看到有一個同學臉上長紅紅疙瘩,就關切地問他有沒有發燒。後面有一個學生,跳到椅子上玩娃娃,老師回頭一看,那位同學連忙坐下,心裡想著老師準要罵他了,可是老師只是輕輕的把手放在他的頭上說:下次別再這樣做了。

讀了這篇日記,我感受到了。老師偉大的愛!

還有一篇叫《貧民窟》,小主人公安利柯和他的媽媽。姐姐去給窮太太家送布,那位窮太太的事是在報紙上登載過的。他們到了那個窮太太家一看,沒想到竟然是他的同學克洛西家。他的父親去了美洲好幾年,他母親又生了重病,不能挑著擔子去賣菜。所以他們的生活變得很困難,讀書也就成了問題,連盞燈都點不起,害得他只能在那樣黑暗中的環境學習。安利柯的母親把身上所有的.錢都給了他們家!出來的時候,他母親對安利柯說:看你的那個同學,他是多麼的刻苦啊,你呢,什麼都不缺少,還不願意用功。那孩子一天的勤奮比起你一年的勤奮恐怕還要多的多。那孩子才應該得幾等獎啊。

讀完這篇故事。我的心裡感受很深。特別是安立柯母親最後對他說的那些話!也深深地提醒了我們,長在這個時代,什麼都不用愁!真的應該好好努力學習了!長大後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愛的教育讀後感7

今日,我看完了《愛的教育》,愛的教育首要講的是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周圍發作的事,儘管都是普通的人物,但他們都有崇高的質量。在《愛的教育》這本書裡,最最感人的是一篇“每月故事”——《小謄寫員》。它首要講:十二歲的國小生敘利奧看著父親天天辛苦地為一家掙錢,他想協助父親謄寫(由於他父親的作業錢很少,所以協助報社謄寫而掙錢)。所以,他在父親十二點鐘睡覺後偷偷地幫父親謄寫,一開始,父親未發覺,他決議持續做下去。後來,他由於每夜睡覺欠安而導致常常打瞌睡,引起了幾回父親的叱罵,但他沒有拋棄,還持續謄寫,更沒把本相說出來。最終,父親得知了敘利奧一直在協助他謄寫,對自己罵敘利奧而後悔不已,並讓他好好地睡了一覺。

我讀了這篇故事,眼角漸漸地溼潤了。敘利奧只是十二歲,就那麼明理,不只瞭解大人的辛苦,還自己去協助大人幹事,關於玩,他根本想也沒有想過,並且,為了給大人分管,他還不怕辛苦,真的了不得啊!多麼令人感動啊!我和敘利奧比,差得太遠了!比方:星期一到週四,我都先做作業。但是一到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就一點也堅持不下去。我知道,必定要先做作業後玩遊戲、看小說、看電視,但是,我便是“心是手非”。每個星期五,電視都會親熱地叫我:“主人,怎麼樣,今日有你最喜歡的節目哦!快來看看吧!”每個星期六、星期天,電腦都會引誘我:“主人,現在能夠玩遊戲、看最新的'小說了!別怕,媽媽爸爸不會回來,我不會告知他們的。”唉,真難為情啊……

今日看了這個故事,給我的牽動很深,我本年現已十二歲了,我必定要以敘利奧為典範,不能老是對爸爸媽媽評頭論足,要把心用在學習和訓練上,以優異的成果來讓爸爸媽媽覺得他們的辛苦有所值。

愛的教育讀後感8

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把愛的教育這本書讀完了,給我感觸最深的是,這本書的每個故事都貫穿著一個情感,那就是愛。

這本書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了4年國小生,安利柯的生活和她周圍的人、事、物,它以愛為主題,愈發了對祖國的愛,對父母的愛,對恩師的愛,對同學的愛,對窮苦人民的愛……總而言之,這本書教會了我們怎樣去愛一個人。

書中的故事,我最喜歡的是少年愛國者,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個貧窮的義大利少年,乘坐著輪船去熱那亞,船上有幾名乘客看他可憐,就掏給了一些錢給他。雖然少年很需要這些錢,可是當他聽到這幾名乘客對自己的祖國指指點點的時候,他就忍無可忍了。他抓起銅幣劈頭蓋臉的向他們砸了過去,憤怒的說道:你們這些可惡的傢伙居然侮辱我的祖國,我不要你們的錢,讀到這裡,我的心沸騰了,我深深的被少年強烈的`愛國之情打動了。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空洞,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

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在我看來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真希望大家能看一看“愛的教育”,我也希望把我的愛獻給爸爸、媽媽、老師和同學,讓大家都學會“愛別人”“傳遞愛”,讓大家都能感受到溫暖。

愛的教育讀後感9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部流傳在世界各地的名著,它是以日記的形式來寫的,雖然每篇的內容不多,但都有一個感人的小故事。我讀了《愛的教育》裡的“小石匠”這一篇日記,它讓我深受感動。

小石匠家裡很窮,但他是一個很有趣的小孩,他的臉像蘋果一樣紅紅的,愛裝兔臉,誰見了他也不能不笑的。他的父母也很愛他,他的衣服雖然很舊,但穿的很溫暖。

一天下午,我們一起吃牛油麵包時,父親阻止我去搽被小石匠衣服的***弄髒椅背,父親不願意讓小石匠認為我們嫌棄他,所以他及時阻止了我的行為。父親讓我學會了尊重對方。

“小石匠”這篇日記讓我懂得了:生活中的`小小細節也應該有一顆寬容和理解的心。

記得今年八月十五下午,我和爸爸媽媽去超市,我們買了五六盒月餅,然後開車回了家。我們正要把盒子裡的月餅放到袋子裡的時候,我看見一個老人推著三輪車收廢品,於是我對爸爸媽媽說:“今天是中秋節,是全家團圓的節日,咱們送給那個老人這些裝月餅的盒子吧!”爸爸媽媽聽了我說的話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我立刻把月餅盒子一個個遞給了老人,最後我還送給了老人一包月餅,並祝他節日快樂。

老人用他那滿是老繭的手接過了紙盒和月餅,然後抬腿上了三輪車,微笑著對我們招招手騎車離開了。

勞動者不分貧富,都應該享受尊重,享受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10

在暑假裡,我讀了朋友給我推薦的好書。這本書就是《愛的教育》,這本書是多年前,義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亞米契斯創作的。

這本書裡的每一篇文章都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每月故事”裡面的《沉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篇文章十分感人。本文記述了一個十二三歲的義大利少年馬里奧乘上了一艘開往馬耳他島的巨輪。在船上,馬里奧結識了一個好同伴,這個女孩子跟馬里奧年齡差不多,只不過個子比馬里奧高了一點兒。經過聊天,馬里奧知道,原來這個女孩子叫克莉泰,跟他一樣都失去了父母,是來投奔親人的`。深夜,可怕的風暴來了,甲板的東西都被捲走了,船底也經受不住風暴,破了,水洶湧的灌了進來,眼看船就要沉了。乘客們都驚慌失措,跑到甲板上號啕大哭起來。

一半的乘客都跳入了事先準備的小艇裡,可只有一艘小艇,小艇上已經坐滿了人。只夠再容納一個小孩子了,而克莉泰和馬里奧都十分想下去。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眼看小艇離船越來越遠,馬里奧把機會讓給了女孩,女孩跳入小艇,得救了。大船即將沉沒,但馬里奧面對死亡反而從容鎮定,十分開心。

我讀完這篇文章後,十分感動,我想我們大家都應該學習少年馬里奧,學習馬里奧捨己為人,面對危險十分鎮定,十分堅強的品質。

愛的教育讀後感11

寒假裡,老師推薦我們看《愛的教育》這本書,看後感覺受益匪淺。

在這本書中,小主人公安利柯從三年級升入四年級,他認識了許多新朋友:高高的卡隆﹑不幸的耐利﹑真誠熱情的克萊諦﹑快樂活潑的“小石匠”﹑刻苦頑強的潑來可西﹑品學兼優的代洛西﹑虛榮的華諦尼﹑堅韌好學的斯代諦﹑壞孩子勿蘭諦……書中以國小生的口吻﹑小主人公充滿愛心的視角講述了發生在身邊的一個個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玩具火車》.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潑來可西和卡隆一起來到了安利柯家發生的事情。因為卡隆第一次來這裡,安利柯把他介紹給媽媽。之後,三個小朋友開始做遊戲,潑來可西很喜歡那輛玩具火車,安利柯知道潑來可西家沒有玩具,想把玩具火車送給他,安利柯的爸爸也十分贊同。當安利柯把玩具火車送給潑來可西時,潑來可西很疑惑.安利柯的爸爸說:“因為你們倆是好朋友呀!這是他的賀禮。”潑來可西接過玩具火車,高興得合不攏嘴。

從這些故事中,都能體會到朋友之間深厚的友誼和學生父母高尚的品質。這本書寫出了他們對祖國和人民﹑對父母和兄弟﹑對老師和同學深厚而真摯的愛。同時也說明了一個道理: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對孩子進行情感與心靈的薰陶,培養孩子的一顆愛心。

同學們,開啟這本書,一起接受一次“愛的教育”吧!

愛的教育讀後感12

《愛的教育》這本書的作者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講述了一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長故事,詳細地記錄了他一學期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中的所見所聞,字裡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

書中的很多故事都令人感動,但其中二年級學生羅貝蒂捨己為人的故事最讓我印象深刻。她為了保護一個一年級的國小生,自己卻來不及躲開迎面而來的大貨車,變成了殘疾人。

看到這篇文章,我不禁聯想到之前在報紙上看到的新聞報道:一位90多歲的老奶奶摔倒在人行道上。十分鐘之內,竟然沒有一位路人上前攙扶,從而錯過了救治的最佳黃金期。當救護車趕到時,那位老奶奶已經去世了。我覺得熱心的羅貝蒂和那些冷漠的路人相比差距甚大。那個一年級的.小朋友和老奶奶都是需要幫助的人,但結果卻截然不同。

如果這個是世界上多一點愛,那麼被救的人就會不計其數,人人都能成為救人的英雄。也許會有人說:扶起老奶奶會被人認為是你撞倒了人。但我還是會選擇在第一時間扶起老人,一是我相信社會的公正,更是因為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有一顆愛心,關愛遭遇困難的人,也關愛付出愛心的人。

愛就像花蜜,蜜蜂不能缺少它,就像我們不能缺少愛一樣。只要我們熱愛生活,關愛他人,世界就將因為愛而變得更美好。

愛的教育讀後感13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裡,才會享受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後,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境界!

這本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介紹了義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之間的'愛對祖國之間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我覺得安利柯是個孝順的孩子,也是個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潑、好動,我發現,在他生活的周遭有許多關懷他的好朋友,時常鼓勵他,安慰他,所以他才可以順利成長,它裡面有悲傷的、高興的、催人淚下的、發人生省的。但是讓我最難忘的還是那篇《災難》主要說:上學的路上,一位一年級的國小生在過馬路的途中摔倒了,這時,一輛車駛過來正好被佩羅蒂看到,他跑過去救起了國小生,然而,他的雙腿被車壓傷。他為了救人不惜自己受傷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的敬佩嗎?

是愛,使我們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愛,給予我們內心的溫暖,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偉大的,愛的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多感受一份愛,就多一份溫暖,多奉獻一份愛,就多一份快樂。在今後的日子裡,讓我們共同沐浴在愛的海洋!

愛的教育讀後感14

今年暑假,我滿懷激動的心情閱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感觸至深,受益匪淺。

作者亞米契斯,在書中,深情地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四年級學生在十個月中所記的關於愛的故事——有父母的愛、姐妹的愛、同學的愛、師生的'愛和對祖國的愛。我突然明白,原來愛有這麼多種。雖然文章並不驚心動魄,也沒有過多華麗辭藻,但還是深深吸引了我。

最令我感動的是五月的每月故事——13歲的小男孩馬爾科,從熱那亞到薩拉迪羅河畔千里尋母。他坐船到達布宜諾斯艾利斯海港,可他的堂伯不久前剛去世。於是,他又搭上一艘往羅薩里奧運水果的大帆船,但母親並不在那。他只好坐火車去科爾多瓦。就這樣,兜兜轉轉,千辛萬苦,最後在薩拉迪羅河畔,才如願見到了母親。

母親因為得了絞窄性腸子疝氣,一度脾氣暴躁,抗拒手術。馬爾科的到來,讓他的母親重新燃起活下去的勇氣。

文章故事雖小,卻給我很大的啟發。愛是無處不在的,從出生,我們就有了父母之愛。上學後,又有老師和同學之愛。

愛的力量是巨大的。愛讓人成長,使人完美。讓不甘失敗和墮落的人絕處逢生,浪子回頭。生活中,我們要將愛獻給需要的人,獻給值得尊敬的人。體諒父母的艱辛,師長的苦心,做一個內心充滿愛的人。

愛的教育讀後感15

我是一口氣把它讀完的。我走進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的生活,目睹了他和他的同學們是怎樣生活、怎樣學習的,是怎樣去愛的,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生活的追求!

小說記述了主人公恩里科在三年級整整一學年中所經歷、觀察和感受到的一切,其間穿插了他的父母、姐姐寫給他的話及老師給學生抄寫的每月故事,通過他們來頌揚愛的美德、和高尚的心靈,教誨青少年愛祖國,愛人民,愛大自然,愛學習,愛勞動,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保護弱者,同情不幸的人。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裡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讓我同樣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愛不加虛偽,不加冷藏,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