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八年級蘇教版政治第六單元的教學計劃

校園2.06W

教材分析:

八年級蘇教版政治第六單元的教學計劃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讓學生了解我國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加強民族團結、弘揚民族精神的基礎,是培養民族魂、民族情的基礎。

學情分析:

隨著年齡的增長,除了自我意識的增強,即將跨入九年級的學生視野逐步擴充套件,生活範圍逐漸從家庭、學校、擴充套件到社會。瞭解各民族的文化風采,是肩負民族振興的使命,是做一個負責任公民的內在要求。

教學目標:

1、知道我國各民族共同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每個民族以不同的風格展示著自己的風采,感受民族風采,體會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2、培養學生愛我中華,愛我家鄉的情感,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3、培養蒐集和處理資料、資訊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感悟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教學方法:情景教學(猜一猜、說一說、跳一跳、唱一唱、奏一奏等形式)、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製作學案和PPT。

1、教師準備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分佈圖及圖例說明。

2、準備歌曲《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

3、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蒐集不同民族的風情如:服飾、飲食、歌曲、歌舞、樂器(音樂)、禮節、風俗習慣、世界文化遺產等。

【集體備課意見】

1、本框內容不屬會考考試內容,但是民族團結、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弘揚民族精神的基礎,還是要從感性上多感悟和體會,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2、師生蒐集豐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巧妙設定情境,由情境話題展開課堂討論,在師生、生生合作中明理導行。建議以活動為主,活動的設計讓學生有很大的參與度,同時在問題的設定上又注重思考和歸納,這樣,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參與得出結論,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對各民族特色文化的瞭解和對民族文化的高度認同感。

3、教學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我國民族的國情,又要運用歷史、辯證的觀點去看待民族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播放歌曲(聽歌曲,激發感情)。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朵爭奇鬥豔的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領略。

活動一:民族文化展示會。

把每個小組的交流成果進行全班展示:

1、根據蒐集不同民族的風情如:服飾、飲食、歌曲、歌舞、樂器(音樂)、禮節、風俗習慣、世界文化遺產等課前分成若干的學習小組,分別展示。

2、學生用多種方式在班上交流彙報。形式如:講故事、表演、演講、圖片等

例:歌舞秀民族:學生唱出一句民族歌曲或展示一個民族舞蹈動作,猜猜是哪個民族?

思考:為什麼根據服飾、歌曲、舞蹈就能分辨出是哪個民族?你還知道哪些分辨民族的標誌?舉例說明一下。

3、教師根據學生彙報,擇機展示補充資料。(如幻燈片:黃帝陵、書法作品欣賞)

你還知道其它民族文化的資料嗎?(生自由發言,教師相機補充)

歸納:五十六個民族絢麗多彩的文化,構成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畫卷。

活動二:魅力中國。

東方文化的魅力(閱讀教材92頁輔助資料,展示中國文化年、中國文化周活動的圖片資料)

討論分析:世界各地出現的中國熱,反映了什麼問題?

歸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

活動三:民族特色遊。

通過民族展示會我們知道各民族獨特的文化,像一顆顆閃亮的明珠,鑲嵌成中華民族五彩繽紛的文化寶庫。我國各民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在建築、雕刻、和園林設計等方面給世界留下了一份份珍貴的自然和文化遺產。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旅遊吧!

多媒體展示:古城麗江古城、布達拉宮、蘇州園林、故宮、孔廟孔府孔林等。

對話:

1、以上這些景點你去過哪些地方?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2、你最想去哪個地方?理由是什麼?

3、你的家鄉有哪些文化名勝或旅遊景點?向大家推薦一下。

在旅遊中我們流連忘返,被這些名勝古蹟的'建築文化所吸引,同時還品味了當地的飲食文化、感受了當地的歷史服飾等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同民族又都有不同的風格,形成了獨特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是不是每個民族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是毫不相干的呢?不是。比如語言文字,出現融合現象,這是各民族相互學習、相互借鑑的結果。

歸納:在長期的交往中,各民族相互學習、相互借鑑,共同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每個民族又以不同的風格展示著自己的風采。

本框題小結:今天我們領略了各民族豐富多彩的風俗文化,請同學們用一句話來抒發你的感受。

齊唱歌曲《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

結束語: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歌唱出了我們祖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下堂課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個大家庭,感受它的團結和溫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