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語文課堂三提倡及實錄

校園3.74K

一、提倡活躍與創新

語文課堂三提倡及實錄

二、提倡自主與質疑

三、提倡合作與交流

[建議學生交換座位,自由組合,以便於課堂合作與交流。

[聽唱歌曲《鄉愁四韻》(余光中詩,羅大佑作曲並演唱),只放“兩韻”。

[讓學生們推薦一同學上黑板板書課題及作者。

[上課鈴響。

師:上課!(師生問好)同學們,對於離鄉背井的人們來說,剪不斷、理還亂的,無疑是那悠悠的鄉思和綿綿的鄉愁。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不著一個“愁”字,卻道出了寫不盡的鄉愁;臺灣詩人余光中以《鄉愁》為題,反覆詠唱,直抒胸臆,也還是那化不開的兩個字:鄉愁。這兩首詩,一首我們以前學過,一首課前已印在學案中給大家。我們一起來把它們背一背、誦一誦,如何?

[師生齊背《靜夜思》、齊誦《鄉愁》。

師:面對鄉愁者的傾訴,我們這些安居家鄉的人該以怎樣的心態來理解,來接受,來思考,來慰藉呢?現在,讓我們開啟課本,從大陸詩人流沙河的《就是那一隻蟋蟀》中,去尋找答案!

師:請一位同學來把詩歌第1小節給讀一遍。26號xx同學。請你來讀。

[生讀第1小節。

師:讀得很好。現在請你回答,這裡的“你”指誰?

生:Y先生。(稍一停頓)臺灣詩人余光中。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通過小序和下面的註釋知道的。

師:讀書很仔細,好,請坐。通過小序和註釋,我們知道,第1小節實際上是起興。它不僅交代了詩人的吟哦。那麼,小小的蟋蟀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魔力呢?請同學們從蟋蟀的自身形象和生活習性這一些方面來考慮一下。我知道在座的同學有不少家在農村,見過蟋蟀的舉手!不少學生舉手)那誰來給大家描繪一下蟋蟀的模樣和習性?(有生舉手)好,你來說!

生:蟋蟀個子不大,兩條腿很粗(師修正:後腿粗壯),前面有長長的鬍鬚(師修正:是觸鬚),後面也有(師補充:叫尾須),喜歡在陰暗的地方叫。

師:怎麼個叫法,你能描摩一下嗎?

生:(擬聲)蠷-蠷。(眾生鬨堂笑)

師:請用語言來描繪。

生:聲音不大,時斷時續,隱隱約約。

師:觀察很仔細。不過,每隻蟋蟀都這樣叫嗎?

生:(舉手)雄的才叫。兩翅摩擦發出聲音。

師:(驚喜地)你是怎麼知道的?能告訴大家嗎?

生:我查了詞典。(眾生再次鬨堂笑)

師:藉助工具書是善學的標誌。我記得《勸學》中說過:“君子生非導也,善假於物也”。他的這種方法值得大家借鑑,我們給他掌聲鼓勵!(師生熱烈鼓掌)。

師:不過我們還得回答剛才的那個問題。蟋蟀時段時續、隱隱約約的叫聲和人的什麼是比較合拍?

生:思緒。

師:而且蟋蟀叫聲很小,人只有靜下來才能聽到。獨自靜處的人常常會想起天真爛漫的童年,想起生我養我的家園,想起偉大慈祥的母愛。對於這一點,詩中有沒有寫到?在哪小節?

生:(找)有。在第4小節。

師:請一位同學來把第4小節給朗誦一遍。11號錢賽微同學,請你來讀。

[生讀第4小節。

師:讀得很好。請問,這一小節最有人情味的,你認為是哪一句?

生:“想起媽媽喚我們回去加衣裳”這一句。

師:你為什麼認為是這一句?請你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自己的感受。

生:我想起媽媽天冷的時候也會給我送衣服來,還有棉被。(生自發鼓掌)

師:你是寄宿生嗎?

生:(點頭)。

師:所以你和作者有同樣的感受,對吧?我想,我們在座每一個享受著母愛的同學都有這樣的感受。現在,我們一起來把這一句有感情地讀一遍!

[師生齊讀。

師:讀出感情來了。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想起媽媽喚我們回去加衣裳”這一句,屬於“童年的驚喜”還是“中年的寂寞”?

生:童年的驚喜。

生:中年的寂寞。

師:仔細想想,你小的時候,拿著竹雕的籠子,在籬笆邊捉蟋蟀的時候,媽媽喚你回去加衣裳,你說你要玩呢!

生:(笑)應當是中年的寂寞。

師:是啊,人往往在擁有的時候不知道擁有,失去了之後才知道失去。這裡屬中年的寂寞的有哪幾句,大家一起把它給讀一讀。

生:(讀)“想起故園飛黃葉/想起野塘剩殘荷/想起雁南飛/想起田間一堆堆的愛垛/想起媽媽喚我們回去加衣裳/想起歲月偷偷流去許多許多”

師:“想起故園飛黃葉/想起野塘剩殘荷”,我把它改成“想起故園鋪綠葉/想起野塘滿碧荷”好不好?

生:不好。

師:為什麼?

生:意境不對。一個是哀景,一個是樂景。

師:很好。那我換成:“想起故園的黃葉/想起野塘的殘荷”好不好?

生:也不好。

師:又為什麼?

生:一個“飛”,一個“剩”,把靜景寫活了!

師:好極了。不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現在,請同學們一起來把這一小節給讀一遍,讀出味道來。

[生齊讀第4小節。

師:現在請同學用自己的話把這一小節中的意境給描繪一下。注意詩歌給出的時間地點、環境以及人物的活動,在基礎上,可以想象創造。請同學們動筆,時間:5分鐘。

[生動筆。師輕聲播放音樂:古箏曲演奏的《白髮親孃》。

師:請同學們依次來讀自己的作品。——這一排!

生:(讀)中秋的夜晚,桂花飄香,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一群小朋友提著燈籠在籬笆邊捉蟋蟀,他們玩得很開心,忘記了回家。

師:這是“童年的驚喜”吧。符合文意,可惜——旁邊的同學給他打打分,評價評價。

生:70分。我覺得他沒有想象,描寫少了些。

師:(對眾生)同意不同意這位同學的評價?

生:(齊)同意。

師:接下去,後面的同學!

生:一個秋風送爽的夜晚,我和小夥伴們打著紙糊的燈籠,蹦蹦跳跳的來到後院。秋蟲的呢喃彷彿是母親在搖籃邊哼的眠歌,星光的閃爍好像是幼兒仰起小臉眨巴的眼睛。那濃郁的桂花味兒,又好似一粘上就會香三天三夜。我們在石縫間尋找蟋蟀,躡著腳,循著聲,數著稚嫩的心跳。“快,別讓它跑了!”一聲驚呼,總能引來一陣騷動。左堵右截,一不小心,頭和頭碰在了一起,卻忘了說疼……

[掌聲自發響起。

師:這個我看不要打分了,掌聲已說明一切。Let’sgoon!

生:我寫得不好,不及格。

師:不要緊,先讀一讀,課後再作修改。好嗎?

生:深秋的夜晚,我獨自一人徘徊在院子裡,望著明月,想念家鄉,家鄉的園子裡應當是黃葉滿地,野塘裡應當是荷花凋落了吧?想到這裡,我禁不住掉下眼淚。

師:很好,很能入境,把自己也放進去了,不過描寫是少了些,課後作補充。——一隻小小的蟋蟀引起了臺灣詩人的想念,引來了大陸詩人的吟哦。那麼,他們到底在想些什麼,吟些什麼呢?請同學們齊讀第6小節,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生齊讀第6小節。

師:有沒有直接的答案?

生:沒有。只有“你該猜到我在吟些什麼/我會猜到你在想些什麼”兩句。

師:詩人“吟些什麼”、“想些什麼”,我們能猜到嗎?

生:能。臺灣詩人想念家鄉,大陸詩人盼望統一。

師:好!你已經領悟這首詩的內涵了。不過,你能告訴我,作者為什麼不直接說出?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生:這樣寫含蓄雋永,耐人尋味。

師:好!你又品味到詩歌——也許應當說是中國詩歌的語言特色了。作者就不怕我們猜不到嗎?生:不怕。因為,“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心態/中國人有中國人的耳朵”。

師:好,你可抓住詩眼了。是啊,中國人有同樣的祖先,同樣的血脈,同樣的傳統,同樣的文化,同樣的背景,同樣的感情,當然,也就會有同樣的共鳴。——現在,請齊讀1、4、6節。

[生齊讀1、4、6節。

師:讀得不錯。可大家一讀,我就有了一個問題:剩下的幾節不要,也可以成一首詩嘛!那麼,剩下2、3、5節存在的價值又在哪裡?現在請大家輕聲地把2、3、5節給讀一遍,讀完之後思考並且討論這個問題。

[生輕讀2、3、5節,前後左右討論。

生:第2小節是從縱的方面來講的,說明詠蟋蟀歷史悠久。

師:第2小節中有兩個字很難寫,要注意。一個是“豳”,一個是“夔”。

生:第3小節是從橫的方面來講的,說明蟋蟀的活動空間很大,把有著深重災難的中國人都連在一起了。

師:孤客,傷兵,苦難的見證人。

生:第5小節側重於海峽兩岸,把蟋蟀唱擴大到了“每個中國人腳跡所到之處”。

師:這一小節我正有問題呢!“比最單調的東西更單調/比最諧和的音響更諧和”,“單調”和“諧和”,不是矛盾的嗎?

生:不矛盾。“單調”是客觀存在,“諧和”是主觀感受。蟋蟀單調的'叫聲和鄉愁者的思緒一合拍,就再諧和不過了。

師:我還有問題呢!這裡為什麼要把蟋蟀比作露珠,是螢火,是鷓鴣?

生:因為它們都能使鄉愁者觸景生情。

師:哦,這就對了。可見蟋蟀只是一個借體,是古人情思,今人胸懷的寄託。本詩是託物言志。我們完全可以寫另外的詩來唱鄉愁,比如《就是那一滴露珠》,《就是那一閃螢火》,《就是那一聲鷓鴣》。(眾笑)這3小節,擴大了詩歌的內涵!(生點頭)

師:現在,請大家合上書本,閉上眼睛,來聽一遍錄音,聽完後談談感受。

[生閉目聽配樂詩朗誦。

生:我有一種想家的感覺。儘管我現在離家不遠,但我想到我以後考上大學,如果有可能的話,還會出國留學,那時候,我一定會想家的,那時候,再讀這首詩,我一定會有更深的理解,我也許我會寫一首《就是那一隻鷓鴣》來寄託我的思念之情。

師:無論走到哪裡,家都是一個溫暖的所在。但是,有沒有人想到更大的家呢?今年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年份……

生:今年12月20日澳門迴歸,我想到了前年香港迴歸時的欣喜,想到了今後寶島臺灣的迴歸。

師:是啊,想家事小,統一事大。在香港、澳門相繼迴歸的日子裡,我們期盼著臺灣早日迴歸母親的懷抱。這不僅是大陸人民的心願,也是臺灣人民的心願。從“鄉愁詩人”余光中的筆下,我們不難找到見證。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把《鄉愁四韻》給讀一讀。

[演示投影,生齊讀。

師:名為《鄉愁四韻》,這裡只給出兩韻,還有兩韻,請同學們補上。最關鍵的是要找到好的意象,可以從課文中去找。同時要注意句式的一致。我給大家配上音樂。

[師輕放《鄉愁四韻》歌。

師:請同學們上來交流!

生:給我一杯黑咖啡啊黑咖啡/藥一樣的黑咖啡/苦藥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給我一杯黑咖啡啊黑咖啡//給我一根白絲帶啊白絲帶/夢一樣的白絲帶/夢裡的嚮往/是鄉愁的嚮往/給我一根白絲帶啊白絲帶

師:“黑咖啡”改成“濃咖啡”好不好?

生:給我一塊圓月餅啊圓月餅/月一樣的圓月餅/月亮的皎潔/是鄉愁的皎潔/給我一塊圓月餅啊圓月餅//給我一支竹枝鳶啊竹枝鳶/雲一樣的竹枝鳶//白雲的撫摸/是鄉愁的撫摸/給我一隻竹枝啊竹枝鳶

師:“撫摸”一詞用得好!

生:給我一張枯黃葉啊枯黃葉/紙一樣的枯黃葉/白紙的空白/是鄉愁的空白/給我一張枯黃葉啊枯黃葉//給我一枝桂花香啊桂花香/心一樣的桂花香/心香的芬芳/是鄉愁的芬芳/給我一枝桂花香啊桂花香

[生自發鼓掌。

師:時間關係,我們只能在課後再作交流了。你看,每個人寫上兩韻,我們合起來就是一百多韻。是的,鄉愁是寫不盡的。我們期盼著祖國的統一,我們期盼著民族的團圓,我們期盼著親情早日把鄉愁替代!今天下午,我將要去虹橋機場接從臺北轉道澳門飛來上海,離開家鄉已有五十年的叔叔。我的叔叔已經七十歲了,他說他今生最大的心願是葉落歸根,我告訴他,他的心願,是能夠實現的!

師:我現在把《鄉愁四韻》從頭到尾放一遍,前兩韻我們跟著羅大佑唱余光中詞,後兩韻,個人唱個人寫的,好嗎?

[師放錄音,師生同唱。

[下課鈴響,師生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