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8篇

校園1.06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8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設計理念:

新課程改革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教師的角色要轉位,教師的觀念要轉變。教師應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做學生的學習夥伴,在教學中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要體現學習方式的轉變,要把接受學習變為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從課程內容來說,要體現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相互融洽,利用課程資源,招展語文課的內涵。

設計特色:結合學生實際,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設計教學。

教學目標:

1、認識寬、蝦等12個生字,會寫原、貝等6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學習運用課文中章節的語言,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4、讓學生用最美麗的彩筆構畫出自己可愛的家鄉。

教學時間二教時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第一教時

教學要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導學生自主感悟學習課文的幾個段落,並隨文識字。

教學環節:

一、新課引入:

(一)出示課題畫家鄉,讀題。

(二)你的家鄉在哪兒呢?喜歡嗎?

(三)你想把自己的家鄉畫給大家看看嗎?

二、展示家鄉圖,說說自己的家鄉。

(一)把畫好的家鄉圖展示給同學看。

(二)用幾句話來說說自己的家鄉。

1、自主說。

2、同桌互說。

(三)整體感知課文。

1、我們都有一個美麗可愛的家鄉,讓我們來看看幾位新朋友的家鄉,他們的家鄉是怎樣的呢?

2、聽錄音整體感知課文。

3、聽後說說誰與我們是同鄉?

三、在比較中學習課文段落,自主體驗感悟課文內涵(以山山、平平的家鄉教學為例)。

(一)分組,以相同的生活區域為標準。

(二)欣賞景色美。(先欣賞同鄉的美景)

1、看課件(以山山的家鄉為例)

2、請學生討論說這畫是什麼地方?是誰的家鄉?哪些景物最喜歡?畫中的 小朋友在幹什麼?

(三)配音樂,朗讀第3自然段,感受語言美

(四)說話訓練:請生活在同地區的學生說說自己與山山的家鄉有哪些相同、不同之處。

(五)欣賞語句,運用語句。

1、用~~~~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2、學會用那麼那麼句式,表達自己對家鄉的喜愛。

3、隨文教學有關生字。

四、在學習第3自然段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學自己認為比較熟悉的家鄉。

1、選一個自己認為比較熟悉的家鄉圖片,自學。

2、完成口頭練習。

____________的家鄉在__________。他畫的__________那麼___________那麼______________。還有___________,那個孩子___________。

3、指導感情朗讀。

4、會欣賞美的語言並背誦。

五、感情朗讀有關章節。

六、作業:

1、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背誦。

2、瞭解、搜尋自己不太熟悉的生活區的有關情況。

第二教時

教學要求:對於不熟悉的生活區域,通過詢問、查資料等手段合作、探究學習有關段落。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檢查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用那麼那麼說說已學的句子

二、介紹自己蒐集的有關資料。

1、介紹自己蒐集的是誰的家鄉資料。

2、彙報是通過什麼方法蒐集到資料的。(上網、查書)

3、說說自己資料中介紹的與課文內容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三、根據學生的交流合作,學習有關段落。

(一)分組,以蒐集相同區域資料為標準。

(二)以濤濤的家鄉教學為例。

1、作為海邊長大的孩子,濤濤最引以自豪的是什麼?

2、濤濤又是怎樣來介紹自己的家鄉呢?

3、教學生字蝦貝的音、形、義。

4、配樂,感情朗讀。

5、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多讀幾遍,並記住。

6、看課件讀課文,用自己的語言來解說濤濤的家鄉。

7、根據自己手中的資料,你會怎樣說說自己的家鄉。(學著課文中的介紹,要求用上那麼那麼來讚美自己的家鄉。)

四、現場作畫,介紹家鄉

1.你的家鄉在哪裡?也一定很美吧,請你拿起手中的筆,畫出自己最美的家鄉。

2.配樂現場作畫,教師全場巡視。(可參照事先準備的家鄉圖片。)

3.完成得快的同學進行展示,並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家鄉。

4.寫好後請你當導遊,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評一評,改一改。

5.結束語:親愛的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讓我們領略了祖國家鄉的神奇與美麗,我們為自己有這麼美麗的家鄉而感到自豪。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同學們將會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把我們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五、作業: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

2、把自己的家鄉介紹給朋友。

【板書設計】

24 畫家鄉

濤濤 海邊 藍

山山 山裡 高 家鄉美

平平 平原 寬

青青 草原 大 愛家鄉

京京 城市 美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我的發現】

這項練習由六個AABB式的疊片語成,而且每個詞都是由意思相反的詞構成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習夥伴的揭示,引導學生觀察,發現,促進學生的積累。同進可以挖掘學生的積累,促進學生相互交流,拓展學生對此類詞語的積累,豐富學生的語言,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熱愛。

〖過程建議

1、出示六個詞語,學生自由讀詞。思考:你發現了什麼?

2、同桌交流發現,教師揭示詞語的特點,學生再讀體會。

3、教師挖掘:像這樣的詞語你還知道嗎?說給大家聽聽好嗎?

4、把自己認為較好的詞語寫在積累本上。

【日積月累】

這次日積月累包含三項內容:讀讀認認、我會填、我會讀。讀讀認認是利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認識具有相同形旁的八個字。由於構字上的特點,便於學生識字,結合二年級學生的識字經驗和獨立識字的能力,教師應充分放手,引導學生練習,通過組詞,學生理解形近字在音形義上的不同,鞏固學生的漢字積累。我會讀中安排閱讀一首小詩<一個石頭小姑娘>,這首小詩充滿童真童趣,揭示了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靈。教學中要堅持以讀為主,在讀通讀熟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感悟交流,豐富學生的認知和情感體驗。

〖過程建議

一、讀讀認認

1、出示四組字,引導學生藉助拼音,認讀生字及含有的詞語。

2、討論:這些字在構字上有什麼特點,體會字的含義,發現它們的規律。

3、利用偏旁和熟字卡片,進行組字遊戲:先組字,再組詞。

4、想一想,你還知道和這些字有相同偏旁的字嗎?說一說,會寫的試著寫一寫。

二、我會填

1、出示四組字,引導學生觀察這四組字有哪些不同?

2、小組內交流,從音形義上進行區分。

3、進行組詞,組內交流。互相檢查組詞是否正確。

三、我會讀

1、自讀小詩,讀通讀熟。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讀音問題。

2、通過閱讀,你知道了什麼?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教師組織同學交流讀後的收穫。

3、這篇短文哪些地方給我的印象最深,為什麼?啟發學生感悟小作者美好的心靈,激發學生愛護環境,保護雕像。

4、組內背誦練習,小組間進行背誦比賽。

【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對本組課文主題好品質的延伸。教材以小故事的形式,為學生交際提供了情境。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引發學生的討論,組織學生為故事的人物提出合理的建議,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挖掘了學生的對問題的認識,讓學生在討論交際中懂得要做誠實、守信、盡責的人。

〖交際準備

1、反映教材提供情境的課件或掛圖。

2、佈置黑板,準備辨認分組用的標誌。

3、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

〖過程建議

1、播放反映短文內容的課件或出示掛圖,有條件的可以課前佈置學生準備表演。

2、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小華應該怎樣做呢?為什麼?

3、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師巡視,捕捉學生的想法,有意識地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辯論,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

4、組內辯論:按應該記下名字和不能記下名字兩種觀點,將學生他成兩組進行辯論。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辯論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避免出現無序和混亂的狀態。在組內辯論中評選出最佳辯手。

5、將各組推選出的最佳辯手他成兩線,進行辯論展示。師生髮表意見。

6、教師小結,引導同學為小華提出合理的建議。

7、根據提出的建議,鼓勵學生進行表演,故事的全過程,重點突出大家提出的建議對於解決小華提出問題的有效解決。

【展示臺】

這次展示臺要求學生展示在本組教材學習過程蒐集到的公民道德基本要求、表現優秀品質的故事、諺語、成語等。也可以展示為慶祝六一兒童節而辦的牆報、寫的詩歌等其他形式的作品和資料。教師在本組教材的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和佈置學生的蒐集活動,關注學生的準備,必要時要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幫助。在組織展示過程中,要創造多種形式為學生的蒐集展示提供時間和空間,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激發學生成功體驗。

〖過程建議

1、根據本組展示臺提出的要求,瞭解學生的蒐集情況。

2、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展示。可採以組內先交流,然後全班展示的方法,為大多數學生的展示提供機會。

3、引導學生全班展示。如:講故事、說諺語、說成語,朗誦詩歌、出示報紙等。教師給予適時的鼓勵,同時引導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把優秀的資料相互閱,好的內容抄寫在積累本上。

4、佈置學生課後舉辦專題的小展覽。如:慶六一主題展覽、道德之窗等。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讀準生字新詞,隨文理解部分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三、四自然段,背誦喜歡的段落。

3、學會抓住重點詞句瞭解白鵝的特點,初步體會到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1、課件。

2、課前組織(猜謎活動):

說它是條牛,不能拉車走,說它力氣小,卻能背屋走。

小小轟炸機,攻擊用針吸,癢的叫媽咪,快噴殺蟲劑。

一位小姑娘,身穿花衣裳,飛舞花叢中,長得最漂亮。

頭戴紅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擺架子,說話伸脖子。

【教學過程】

一、欣賞白鵝圖,揭題

1、你們想看看白鵝嗎?

(播放有關鵝各種神態的圖片)

可以和你同桌說說你想說的。

2、集體交流:

剛才你們在說些什麼呀?

3、揭題。

板書:

白鵝

4、過渡:

同學們所感嘆的是白鵝的外表很美;豐子愷爺爺筆下的白鵝又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呢?讓我們去感受一下好嗎?

二、整體感知,學習字詞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爭取把字音讀準讀正確。好嗎?開始吧。

(生自由讀課文,師指導。)

2、(出示詞語)同學們,老師摘錄了文中的一些新詞,請你讀一讀,能選擇幾個詞,說一兩句話,簡單地介紹一下文中的白鵝嗎?

同桌試說,指名說。

3、請同學們把自己認為難寫的字就在書上寫一寫。

(師巡視,如發現錯誤率高的字,實物投影出示,指導書寫。)

4、剛才同學們介紹了文中的白鵝,那麼作者認為:

白鵝是怎樣的一個動物?

請快速瀏覽課文,劃出這個句子;它的高傲集中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5、小結:

板書:

叫聲

高傲 步態

吃相

三、聚焦“高傲”

1、(機動)從“姿態”中感悟:

⑴ 出示句子:

我抱著這雪白的“大鳥”回家,放在院子裡。它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我一看這姿態,想到“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⑵ 你是怎麼理解的?模仿“左顧右盼”,你說它在想什麼呢?

⑶ 指導朗讀。

2、從“叫聲”中感悟:

⑴ “鵝的叫聲”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的高傲呢?

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⑵ 同桌交流,集體交流:

研讀句子:

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甚至籬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亞於狗的狂吠。

同學們再讀讀,看看你最想強調什麼?

談自己的理解,品詞“厲聲叫囂”、與“引吭大叫”你能想象白鵝好像在說什麼嗎?

⑶ 通過多種形式讀,帶著想象讀出內心感受:

指名讀,小組賽讀。

⑷ 指導讀書方法:

讀書,不但要從字面上理解,還要聯絡上下文深入體會字裡行間包含著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寫白鵝高傲,叫聲很凶,實際是在抒發對鵝的喜愛之情。

⑸ 帶著感情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品味作者對白鵝的讚美之情。

3、從“步態”中感悟:

⑴ 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從步態中我們是否感受到了它的高傲?

⑵ 集體交流:

它常傲然地站著,看見人走來也毫不相讓;有時非但不讓,竟伸過頸子來咬你一口。

① 指名讀句說感受:

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的雞和鴨是什麼樣的?雞和鴨見到人時都匆忙逃跑,說明什麼,而鵝呢?

② 朗讀體會:

你看這個鵝它不僅不怕人還咬人,誰能把它這種高傲勁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⑶ 集體交流:

活像京劇裡的淨角出場。

① 看看淨角出場片段:

想用什麼詞語來形容淨角出場。

② 既然是寫鵝為什麼前面寫鴨?

③ 賽讀體會:

師讀鴨子的步調,男生讀鵝的步調,女生當評委。

師讀鴨子的步調,男女生讀鵝的步調。

⑷ 再讀:

“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自由朗讀,抒發喜愛之情。

四、背誦積累

請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背一背。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邊讀邊看插圖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會認“畔、御、侯”等3個字,會寫“畔、鶯、啼、御、暮、侯、隔”等7個字。

教學重點:

邊讀邊看插圖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寒食》《泊船瓜州》。

2、邊讀邊看插圖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能正確書寫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

邊讀邊看插圖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邊讀邊看插圖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匯入解題

寒食是古代一個傳統節日,清明前的一兩天,古人從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年寒食節時的長安城什麼樣?

二、學習《寒食》一詩

1、自讀,讀準字音

2、指導學習第一句

出示:春城天處不飛花

(1)把詩句劃分成詞語

春城/天處/不/飛花

(2)想想每個詞的意思,不會的怎麼辦?(、看註釋)

(3)把詞語連成句子,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3、照樣子自學後三句

4、檢查出示(斜……御柳……漢宮……)

5、指導朗讀

(1)想象一下,春天滿城飄柳絮什麼樣?

(2)舉國上下都在過寒食節而皇宮又在幹什麼呢?如果你是長安的百姓看到這些你會有什麼感受?

6、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泊船瓜州》

1、回顧上首詩的學習方法。

2、分小組學習

3、彙報交流

4、指導朗讀

出示課件:在這樣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你獨自一人在外漂泊,心裡會怎樣想?(回家)帶著這樣的思鄉之情再讀。

5、背誦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兩段。

4.瞭解課文內容,感受北京的美,激發學生對首都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題

1.學過《看雪》這篇文章後,你想不想知道我們的首都北京是什麼樣子的?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北京,去了解一下這個美麗的城市。

2.出示投影:(天安門)圖上是北京的什麼地方?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課文是怎樣描寫圖上的景物的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

要求初步讀通課文。

2.教師範讀課文(或放錄音)。請大家注意字的讀音。

3.學生再讀課文,劃出本課的生字新詞。

4.學生彙報。教師出示下面的詞語,請大家讀一讀。

中央

黃瓦

寬闊

雄偉

紀念碑

柏油

綠樹成陰

立交橋

川流不息

古蹟

優美

矗立

建設

似的

拼圖

圖案

大廈

教師從旁糾正字的讀音,注意矗、似、廈是翹舌音。

5.記準字形:

教師根據學生彙報出示下面的生字:

央瓦闊雄油陰交川跡優

1)學生自由識記,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2)小組討論,交流識字方法。

3)對大家認為比較難的字或教師認為易錯的字進行重點指導。

央:最後一筆是捺。

瓦:筆順是,一共四筆。

碑:右邊的筆順是撇、豎、橫折、橫、撇、橫、豎

6.指導書寫:

闊:門要寫得寬大一點。

雄:左右一樣寬,右邊的是四橫,不要寫成三橫。

碑:左窄右寬。

三、課堂練習。

1.學生自由練習,完成課後2題。

2.作業展示。

3.師生評改。

板書:

24

北京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能看圖理解圖意,並能發揮想像說請圖意

2。能按時間順序寫一段通順、連貫的話

3。懂得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二、重點:

按時間順序寫一段意思通順連貫的話

三、難點:

能根據畫面發揮想像,把一段話的意思寫具體

四、過程:

1。匯入新課

說說你每天是幾點鐘起床,起床以後會做些什麼

出示課題《起床以後》

2。看圖簡述

出示三幅圖,用幾句話簡單地說一說圖意

3。逐幅觀察、想象、說話

a)第一幅圖

想象擴充套件丁丁怎麼知道6:30已經到,該起床了?聽見鬧鐘鈴聲或媽媽的招呼聲,丁丁會想些什麼?怎麼說?又是怎樣疊被子的?

b)第二幅圖

討論:丁丁起床後先幹什麼?再幹什麼?

c)第三幅

合理想像,把這幅圖的意思說具體

4。連貫敘述

d)用上表示時間順序的詞(6點30分,7點20分)

e)自由說、指名說

5。寫話訓練

f)把這段話寫下來

g)講評修改◆[20xx年11月11日]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 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 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

3、 體會加法的交換律。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2、探索計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資源 計數器、遊戲棒。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 匯入新課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小松鼠們去採松果,你能幫他們數數有多少個松果嗎?

剛才我們根據松果的排數,寫出了這些乘法算式,看看這些算式,你有什麼想法?

把他們編成口訣並且熟練地背誦下來,以後就會很快了。

1×5可以簡單地說成一五,那麼2×5……呢?(學生完成板書)

師:一個五的結果是五,就說成一五得五

二個五的結果是十,就說成二五一十 三五呢?

學生數松果

1×5=5 2×5=10 3×5=15 4×5=20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5×5=25 5×6=30 5×7=35 5×8=40 5×9=45

五五二十五 五六三十 五七三十五 五八四十 五九四十五

學生互相交流提問 教學活動2 1、基礎訓練:主要是鞏固基礎知識,為做後面的題作好準備,教案《教學設計方案》。

(1) 把口訣補充完整。

一五() 三五() 五五()

四五() 二五()

(2)5×3= 1×5= 5×2= 5×4= 3×5=

5×1= 5×5= 4×5= 2×5= 5×1=

2、師:老師想和大家玩個遊戲,我說一隻手,你來告訴老師用哪句口訣知道一隻手有幾個手指?那兩隻手呢?

師: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你知道哪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出哪些地方能用到5的乘法口訣)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發現哪些問題可以用5的乘法口訣來解決?

這樣的練習設計,既落實了知識和技能目標,又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保障,還能為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創造條件。 教學活動3 鞏固應用

練習一:對口令

1.老師說“四五”,同學說“二十”

2.老師說“四五二十”同學說“4×5”或“5×4”

3.同桌對口令,男生女生選代表對口令

完成第2、3、4題和數學遊戲

練習二:

師:老師想和大家玩個遊戲,我說一隻手,你來告訴老師用哪句口訣知道一隻手有幾個手指?那兩隻手呢?

師: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你知道哪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出哪些地方能用到5的乘法口訣)

教學活動4 拓展練習

師:有一天,學校樂隊的同學準備到廣場演出,一共有19個人,他們打算乘計程車去,每輛計程車能坐4個人, 5輛車夠嗎?為什麼?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讀通課文,瞭解作者所訪之友。

2、抓住重點詞語,把握作者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所傳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鑑賞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體味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感受作者對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難點: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寫景狀物的技巧,學習運用。

【教學建議】

1、這是一篇寫景散文,文中有很多句子體現了作者超凡的想象力,而且韻味十足,得讓學生反覆地讀。

2、文中多處運用了想象、比喻、擬人等描寫,可結合課文的學習指導學生的朗讀和練筆。

3、課文學習的切入點很多,本設計抓前後兩處帶著(回)滿懷的好心情展開教學,教師還可以從課題中的友直接切入學習。

4、文中描寫各種景物時的寫法有些類似,教師可以採用舉一反三法有選擇有重點地進行教學,不要面面俱到,逐段分析

學習主線

抓住文中一前一後的兩個帶著(回)滿懷的好心情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和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感情,感受作者豐富的想象美,從而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板書設計

1山中訪友

老橋

帶著好心情

樹林

帶回好心情

山泉

熱愛大自然

預設教學流程

【匯入教學】

揭示課題後,問:看了課題,你覺得作者可能去山中訪問誰?

【字詞教學】

1、引導學生欣賞課文配樂朗讀,組織交流:作者去山中訪問了哪些朋友?

2、學生反饋,教師板書。

3、自由讀課文後,師出示幾組詞語:

德高望重 津津樂道 依然如舊

汩汩 瀑布 梔子花 犬吠 恩澤

細數 唱和 旋轉

①自由讀指生讀,正音齊讀。(注意第三行多音字的讀音。)

②引導理解詞語恩澤,誰來給它找個近義詞?

③你能結合課文給將成語補充完整嗎?

德高望重的()

津津樂道的()

依然如舊的()

引入:作者帶著怎樣的心情去訪友,又是帶著怎樣的心情回來的?

1、指名讀第2自然段和最後一個自然段,指名回答。

2、從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到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你感受到了什麼?

3、從這兩段的哪些詞語中你也感受到了作者的好心情?(品味:一路月色犬吠、歸鳥的環境襯托描寫的作用)

【語言訓練點1】

文字內容:第3自然段

引入:作者的好心情源於什麼?你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和這些朋友的深厚感情?

1、一進山,一眼就看到這座古橋(課件:課文插圖古橋),老朋友相見,作者是怎樣和他交流,心裡默默地對他訴說些什麼呢?請同學們再默讀課文,在書上畫一畫。

2、反饋交流。

3、作者形象地把橋比做什麼?什麼叫德高望重,為什麼把橋比做德高望重的老人?

4、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橋的德高望重?

5、讀著這些詞句,想象一下,古橋在幾百年歷程中,都馱過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經發生過哪些事?

6、雖然經過歲月的洗禮,可是古橋依然屹立著。這正是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齊讀)

7、小結:小結:這就是作者拜訪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橋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橋當做人來寫,把自己對老橋的深厚感情,生動地傳達給了我們。我們在讀課文時,要用心地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語言訓練點2】

文字內容:第4自然段

1、你能用你的朗讀帶大家走進這片熟悉的樹林嗎?

2、當作者還是孩子時,曾在這兒做什麼?當他成年時,他又會在這兒做什麼?

3、因此,樹林裡的一切是怎麼歡迎我的?

4、作者為什麼會有把自己變成樹這麼奇怪的想法?

5、師:樹為人友,人為樹友,人和樹已融為了一體。這是多麼美妙的一種情境啊!從這種想象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種知己情誼。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受,一起再來讀一讀。

【語言訓練點3】

文字內容:第5自然段(自由讀)

操作步驟:

1、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你能給句子換個說法嗎?

2、作者分別是怎麼和山中的一切打招呼的?你能給它分類嗎?

3、你從作者不同的招呼中讀出了什麼?

4、你是否也有類似的體驗?說一說。

4、小組合作朗讀,感受作者和山中的一切景物和作者的深厚感情。

5、想象寫話:

我還山中的()打招呼:

預設教學流程

【昇華主題,點明中心】

1、課文實際上是寫作者去山上觀賞景物,為什麼卻以山中訪友為題,你從題目中感受到了什麼?

2、學了課文,你有什麼收穫?

1《山中訪友》

一、找近義詞。

邀( ) 清爽( )拜訪( )依然如舊( )知己( )

二、在括號裡填上合適的詞語。

()的山泉

()的溪流

()的瀑布

()的白雲

()的雲雀

()的雷陣雨

三、讀讀句子,想想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1、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

2、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

3、我腳下長出的根鬚,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裡旋轉、流淌。()

4、深深的峽谷襯托著你挺拔的身軀,你高高的額頭上彷彿刻滿了智慧。()

5、忽然,雷陣雨來了,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醉酒的詩人在雲頭吟詠。()

6、我站立之處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誰能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

四、小練筆。

還記得家鄉的橋嗎?還記得家鄉的石板路嗎?或者家鄉的小河讓你念念不忘?請選擇一種景物,模仿課文中26自然段中任何一段的寫法,來當一回小作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