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精選範文

校園1.51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精選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精選範文

之前在別的地方陸陸續續看過一些王小波的文章,頗有觸動,但並沒有買來一本他的書細讀。最近逛了家書店,看到了他的這本雜文集,粗翻幾頁,覺得是本好書,就毫不猶豫買了回來。

目前這本書看了一大半,還未讀完,但已是有些心得,便提前寫了這篇感後感。在書中不難發現,王小波是個崇尚理性的人,他的雜文基調便在於此。他認為人世間最大的快樂是從思辨中得到的。因此,毫不意外,他特別崇尚古往今來的大智者,如牛頓,愛因斯坦等。讀他們的著作對他而言是種莫大的幸福。他尤其喜歡羅素,多篇文章裡都不餘遺力的對他稱讚。大概是因為王小波文理皆有涉獵,而羅素也是在數學和倫理學上這文理兩大領域上的造詣都很高,所以與王小波在思想上與他有了更多的共鳴。

因為崇尚理性,所以王小波此生最討厭兩類人,一類是蠢人,一類是裝蠢的聰明人。前一類人不講邏輯,後一類人歪曲邏輯。可惜世間總會有一小撮聰明人別有用意的說些蠢話,而一大群蠢人信以為真後跟著瞎起鬨來。王小波看了氣不過,就忍不住寫些文章來罵,寫的文章多了,就整理成了此本雜文集。

王小波讀碩士期間導師批評他國學功底太爛,所以他發了憤,從四書五經到程朱理學全都讀了個遍。但讀完細細一品,他覺得這些國學經典精華太少,基本上全是糟粕。孔子的《論語》尚可一看,但基本上全是沒有深度的大白話。而從孟子到朱熹,他們的著作雖然文筆好,有感染力,但裡面的邏輯屬實差勁,全是歪理,一派胡言。很難想象,古往今來那麼多聰明的中國人全都在鑽研這些糟粕。有了國學功底,國學裡的蠢話又太多,所以王小波寫文章時國學的反例也就用的得心應手。

既然崇尚理性,王小波的雜文自然便需要邏輯完備了。他講道理好喜歡類比,先通過一個明顯的例子來證明孰對孰錯。然後再把從例子中得出的道理應用到了現實,是非對錯便一目瞭然了。例如,有一篇雜文就在開頭就講了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國家前方有戰事,而國王又喜歡聽好訊息。於是,當信使帶來的是勝利的訊息,他就會嘉獎該信使。當信使帶來的是戰敗的訊息,他就會大怒,斬掉該信使。久而久之,因害怕被殺,所有信使帶來的都是好訊息,但前方戰事到底如何,誰也不知。王小波講完這個故事後順勢得到了一個道理:國王不可能通過斬掉帶來壞訊息的信使就能使得前方的戰事順利。之後文章開始就抨擊王小波所經歷過的一件事:他和妻子所研究得出的中國同性戀現狀調查報告在雜誌上發表時被某一官員叫停,雜誌被勒令整改。把故事得出的道理放在這件事上孰對孰錯便比較清楚了:你不可能通過解決發現問題的人就能把問題解決掉的。官員也不可能通過阻止文章的發表就使中國同性戀問題不復存在。這樣做不僅無益,反而有害——等敵軍已經全面包圍了王宮,國王再反應過來,就已是回天乏術了。王小波講道理也喜好推理。由一些簡單明瞭的道理推出一些深刻的結論,頗有些歐式幾何的韻味。而且因為他文理皆有學習過,所以他的文章裡文理之間是沒有壁壘的。比如,在講東西方快樂觀區別的時候,他從人逐利的本性出發,得出人對快樂的追求是一正反饋系統這一結論。再從無線電理論入手,告訴讀者們這一系統極不穩定。由此警告大家:我們對快樂的追求應妥善謹慎,一旦處理不好,這一正反饋系統便會失控。理科結論應用到了文科命題裡,讀起來很是有趣。

雜文我之前也讀過魯迅與韓寒的.。依我看,從格局上來看,魯迅的最好,王小波次之,韓寒再次之。雜文嘛,就是用來罵人的。魯迅的文章是把中國人自古以來民族的劣根性一個個單獨拎出來罵上一番,罵的氣勢磅礴,振聾發聵。而王小波是將自己看到的經歷的事,拎出來捋一捋,捋出不合理的地方就罵上一罵。韓寒則給我的感覺就是誰罵我我再罵誰。看魯迅的文章,你覺得他就在罵你。看王小波的文章,你覺得是你在罵人。而看韓寒的文章,你會覺得對罵雙方和自己都沒有關係,自己就是來圖個熱鬧看的。格局上自然是逐次縮小的。韓寒的文章雖然文筆很好,充斥了有很多的文字技巧,初讀起來很爽,但他的雜文總是給人不了觸動,彷彿甘蔗,嚼兩口就沒味了。一個是因為格局小,還有一個是因為邏輯也不如其餘二者。王小波的文筆肯定是很不錯的,畢竟科班出身。我讀過他的小說,文字間充斥著各種奇思妙想,張力很強。但他的雜文語句都比較樸實,沒有用什麼文學技巧在裡面,使得文章讀起來也就比較的親切。

雖然王小波的一些觀點我可能並不認同,但這本書還是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收穫:理性思維與質疑精神。作為一個從小被各種理念灌輸到大的人,我的是非觀是很不成熟的,對很多事物都習以為常。但此書讓我深刻感受到了很多大家信以為真的事情其實並不合理。正如魯迅先生所說:自古如此,便是對的嗎。讀了此書,我也開始試著用理性思維去看待周圍事物背後的邏輯對錯,我覺得這就是我讀此書最大的價值所在。這也正好符合了王小波寫這些文章的初衷:既然叫不醒那些裝蠢的聰明人,那就讓蠢人們聰明起來別再跟著瞎起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