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地理新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地理新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地理新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地理新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1

新課標、新理念、新方向,通過傾聽講座、研讀新課標,將學習心得總結如下。

一、教——落實核心素養。

新課標課程理念中,明確指出,“堅持育人為本,確定基於核心素養培育的地理課程目標。”也就是說,我們的教學目標將由三維目標,轉為核心素養目標。地理課程要培育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表達的是地理課程對培育有抱負、有本事、有擔當的少年的獨特價值。為此,老師要根據核心素養,結合課程內容,確定課程目標。

除此之外,大單元教學、跨學科教學等教學理念的提出,也為老師開展地理課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活化課程內容,優選課堂教學素材,問題情境化、情境生活化、活動主題化等形式或將成為將來地理課堂的主旋律。

二、學——注意同學參加。

做的再美味的菜,孩子不吃,也無法汲取菜中的養分。

引導同學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終身進展有用的地理,培育核心素養的目標很美妙,最關鍵的是要同學能主動參加課堂。

如何才能讓同學主動主動參加課堂?

除了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情境之外,老師還需要依據同學的差異,設計多層次的學習任務,因材施教。多開展動手實踐和戶外實踐活動,讓同學深度參加課堂,在親身經受中讓學習發生,從而到達培育核心素養的目的。

三、評——發揮評價功能。

以往的教學中,我們更注意同學的.學業成果,對過程性評價較為忽視。新課程中初了終結性評價外,還強調過程性評價,注意發揮評價的進展功能,發揮評價的診斷、引導、改良、激勵功能。在評價方法上,發揮同學自評、互評的作用,促使同學反思和自我改良,使評價真正成為教育過程的組成部分。

新課標中的“學業質量”中給出了較為明確的要求。“學業質量”要求作為老師評價同學學習效果的重要參考。在教學中,老師需要依據“學業質量”標準制定更加具體的評價細則,以便評價過程更直觀、更有效。

只有學問更新,才有實踐創新。培新學習只是一個學問更新的過程,如何把育人藍圖變為現實,培育有抱負、有本事、有擔當的時代新人,讓核心素養落地,更需要我們去實踐創新。

地理新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2

在這次《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xx年修訂版》學習的過程中,我更加深刻的熟悉到了教研與學習的重要性,面對新課標改革,為提升老師專業素養與時俱進,新課標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我將主要從以下四方面談談我的熟悉與收穫。

一、修訂思路重視育人途徑。

課標在修訂思路上,高度重視育人途徑的表達,要加強思想道德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以綜合育人,實踐育人。這就要我們在日常教學中重視地理學科對同學進展和社會進展的意義表達,可以從情境教學、深度學習等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探討和實踐。

二、課程目標註意核心素養。

學校階段的地理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旨在引導同學做到知行合一、樂善樂學、不畏困難,觀看和熟悉地理環境,體驗感悟人地關係。形成系統、動態、辯證地看待問題的思維方式,樹立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科學精神,滋養人文情懷、增添社會責任感,逐步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注意引導同學形成和諧觀、共贏觀、進展觀,可以從空間視角、區域視角熟悉人地關係,在實踐活動中培育同學的行動力和意志品質。

三、課程內容著重實踐性特色。

我們要擅長從同學的立場動身,從空間尺度的視角對課程內容進行組織,遵循基礎性、綜合性、時代性、實踐性、敏捷性原則,在地理活動中,突出地理實踐性特色。在“課標的內容”要求中,突出地理工具的使用和“做中學”的要求;在“教學提示”中,結合主題內容,從情境設計、素材選擇、學習方式等方面進行提示。

四、學業質量反映核心素養。

地理課程學業質量標準是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特點,綜合評定同學面對不憐憫境時,在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過程中,所呈現出的價值觀、學習看法和學習力量,反映出核心素養的進展水平和課程目標實現的程度。

這就對我們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中,教學目標設計要表達核心素養培育的.整體性、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設計要聚焦重點內容、教學策略和教學過程要有利於引導同學主動學習、教學活動要強化基於真實體驗的地理實踐活動,然後通過一步一步的診斷、評價,不斷矯正老師教和同學學的方向,改良詳情問題,提高教學質量,最終到達學業質量要求。

通過此次學習我深刻領悟此次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時代要求。突破難點,推動義務教育地理教學改革向縱深進展。守正出新,製造性地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

從師路漫漫,任重而道遠。“知缺乏,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通過此次學習,我們需要仔細思索和挖掘學問背後的素養意義,達成核心素養立意的課程目標。盼望通過地理老師們對課程標準要求的落實,能夠共建出一個生動、才智、高效的地理課堂,助力同學成為活躍的、負責任的時代新人。

地理新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3

一、地理教學要關注學生的生活,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解釋,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可以理解為:一是學習在學生的生活中所需的以及對我們居住的地球的正確認識及相關的科學史知識;二是學習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並能增強學生的自我生存能力的知識和技能。這首先要求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偏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絡。其次更重要的是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充分重視地理學科在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中作用,根據地理學科的特點,把地理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讓課堂延伸、拓展到學生的生活中去,使學生學到對生活有用的地理,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地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考慮學生在某一知識方面已經積累了哪些生活經驗,現實生活中的哪些經驗可以作為本次教學的鋪墊,讓學生從事哪些實踐活動可以活化對這些知識的掌握等等。例如,學完《地圖》一節後,結合達標的要求,我讓學生帶來《泉州市交通圖》,說出一些泉州市的`旅遊景點,讓他們在圖上設計出從自己家到目的地的最短路徑和最佳遊覽路線,並說出可以乘坐的公交車。通過這種練習,強化學生的用圖意識,使他們在遇到有關的地理問題時,會主動地到地圖上查詢,並逐漸養成用圖的習慣。而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也進一步認識了自己的家鄉,培養了他們熱愛家鄉的情感。再如,在“世界環境日”、“地球日”等有關“節日”裡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加強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絡。又如,在“地震”教學中,書本中沒有談及怎樣逃生,可以通過組織讓學生討論在教室、家中、商場等地應如何避難,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的慾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了有用的地理知識。

二、地理教學要關注學生的生命價值,促成學生的主體發展。

新課程改革的根本出發點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學生所學的內容不僅對學生現在的學習和生活有用,而且對他們的終生學習和發展有用。因而,地理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從以前的“以知識帶技能、能力培養”轉變為“以技能、能力帶知識”;從傳統的“授——受”過程轉變為“教師引導激勵——學生的主體性發展——素質和能力的發展”過程。現代教育家布魯納認為“認知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他強調,教一個人某門學科,不是使他把結果記下來,而是要使他參與把知識建構起來的過程。教師可以通過設計真實、複雜、具有挑戰性的開放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參與探究、思考,讓學生通過一系列問題的解決進行學習。例如,在地圖部分的教學是可以如下設計:

1、讓學生熟悉校園,為畫平面圖做準備;

2、讓學生回到教室,激勵學生繪製學校的平面圖;

3、學生討論、彙集在畫平面圖中遇到的問題;

4、師生共同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掌握繪製平面圖的一些基本技能;

5、學生交流感受和經驗。這樣處理,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這過程中學生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學生主體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