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七年級課前三分鐘演講稿(通用10篇)

演講稿2.59W

或許你的口才不那麼好,或許你的文采也不那麼好,可是,如果你有了小編,你就是演講大師了。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七年級課前三分鐘演講稿,歡迎閱讀!

七年級課前三分鐘演講稿(通用10篇)

七年級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我是七年三班的參賽選手吳夢龍,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夢想的天空》。

假如成功就是那遙遠的天空,那麼夢想便是天空的征服者。

記起林肯,那位一生命運坎坷卻名垂千古的總統,他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痺症,自小生活貧苦年幼喪母,事業也極其不順:多次競選失敗,破產、債務紛紛向他襲來。婚姻上也不順利:快要結婚時,未婚妻不幸去世。命運對他是如此殘酷,但他卻頑強追求自己的夢想,目光直射政壇,終成總統,征服了屬於自己的天空。

萊特兄弟,小時的玩具勾起了他們飛上藍天的慾望。於是,他們研究,用一架架飛行器去實現他們的征服天空的夢想,失敗總是免不了的,但他們沒有放棄,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最終,他們的“飛行者1號”飛向了藍天,飛向了他們夢想中的天空。

想起“鋼琴王子”劉偉。那個沒有雙手卻放飛了自己的夢想的人。當初音樂學校的校長從天而降的侮辱和歧視沒有砸跨他征服音樂的信心;空蕩下垂的袖管也沒有使他那充滿自信的笑容凝固;腳上流血不止的血泡更沒有消蝕他的意志。這個大男孩兒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給自己的夢想插上了隱形的翅膀,一路上連綿的風雨被他用自己那堅實的翅膀遮擋,萬里的征途被他飛過。用那雙隱形的翅膀,他飛至了那片音樂的天空。用一首《夢中的婚禮》敲打我們的.心絃,來一曲《天意》告訴我們他飛翔的軌跡。是啊!他是放飛夢想的人,更是天空的征服者。

而看看我自己。一年前的夏天,偶然回眸,我發現了現在我所追求的這片天,那是音樂的美好天空,朝著那片天,我放飛了我的夢想並跟著它走到了現在,走到了今天。

許多時候,我們都懷著一顆可以放飛的夢想去走我們人生的路。但更多時候,我們都沒能取得同樣的成功,可能因為命運,可能因為方向,但我更覺得這是因為我們付出的不同。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懷揣著夢想,用努力、堅持、拼搏、勇敢和信念去實現夢想,而不是靠放棄與墮落。

放飛夢想,放飛希望,在夢想的天空,只有夢在奏響。

七年級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青春的火炬》。

五月的春風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飄香,和著春潮,伴著夏韻,在花海燦爛奪目的季節裡,我們迎來了“五四”運動xx週年。

彈指一揮間,人類已昂首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在這漫長的歲月裡,中國戰勝了衰落,走向振興;掙脫了屈辱,走向奮起。中國正以嶄新的姿態向世人展示著巨龍的力量。然而,人們不會忘記那跨時代的民族救亡的“五四”愛國運動,更不會忘記那舉起民族幟,開創民族的.獨立和民族振興新紀元的先驅者,不會忘記革命戰爭的烽火硝煙,更不會忘記為真理而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們。今天,我們的祖國已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落在我們肩上。“五四”火炬已光榮的傳到了我們手中,我們的肩膀雖然稚嫩,但我們的心中,卻有一枚輝煌的太陽!

生命,不僅僅是一滴滴的鮮血,它更是渴望燃燒的激情;青春不僅僅是一聲聲的讚美,它更是擁有使命併為之奮鬥不息。

七年級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3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文學課外書,我的良師益友》。

我想,我們大家都讀過課外書,體會過課外書的魅力吧!是的,除了課本以外,我們還應該多讀課外的好書。課本教給我們知識,而課外書那麼可以在我們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展現給我們多姿多彩的世界,從而教給我們做人的知識,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我,讀過一些課外書。課外書就像朋友一樣教會我課本上沒有的東西。我從《魯賓遜漂流記》中學到了在面對困難處境時要堅強勇敢;在《愛的教育》中學到了仁慈和愛;在《海底兩萬裡》中,我遊覽了神祕的海洋,並學會了像摩尼船長那樣愛恨清楚;在《激流三部曲》中,我學到了改革舊思想,懂得不做守舊的人;在《飄》中,我瞭解了美國的南北戰爭的歷史,學到了郝思嘉自信、不屈不撓的精神。讀了《根鳥》,我懂得了要做一個意志堅決的人;讀了《老人與海》我懂得了“人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打敗〞的硬漢精神;讀了《寒夜》,我看到了一個懦弱的小公務員是如何成為舊思想的犧牲品的悲慘命運;讀了《紅樓夢》,我看到了兩個追求真正愛情而敢於打破封建制度的年輕人——林黛玉和賈寶玉最終被無情拆散的悲劇,從而懂得了封建社會的罪惡;讀了《青銅葵花》,我體會到了青銅和葵花之間不是兄妹勝似兄妹的'真情,懂得了人性的美好,讀了《山羊不吃天堂草》,我懂得一個人不幹自己不該乾的事情,就像山羊不吃天堂草一樣,寧願活活餓死,也要正直而清白。我還讀過《平凡的世界》《雷雨》《哈姆萊特》等等文學書籍,它們都給了我豐富的精神營養。

也許有同學以為課外書不重要,跟學習一點關係都沒有。是的,這些書看似跟我們現在的學習是沒有多大的關係,可是當我們完成學業,進入社會時,沒有閱讀課外書習慣的人,也許會覺得精神空虛,工作之餘,除了上、看電視外,會無所事事,而有閱讀習慣的人,會在閱讀中得到快樂和充實,正如我們語文課本第一課《為你翻開一扇門》中所說的:“親近文學,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一個文明人增長知識,提高修養,豐富感情的極為重要的途徑。〞

同學們,讓我們做一個文明人吧!從現在開始,多讀文學課外書吧!它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開拓我們的視野,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七年級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以下是一個久負盛名的魔術故事:一位魔術師在蘇丹面前表演,精湛的技藝贏得了蘇丹的極大喜愛,他被尊稱為“天才”。

但是,一位大臣卻揭示了魔術師背後勤學苦練的.故事。他勇敢反駁道:“臣觀陛下,這位大師非是空降,其技藝之精湛乃源於其勤奮不懈的實踐。”大臣的話引起了蘇丹的不悅,他下令將大臣囚禁在城堡內反省。在那裡,他每天懷抱著一隻小牛犢,從底部的臺階攀爬至塔頂。幾個月後,小牛犢已然成為一隻壯碩結實的公牛,而大臣的力量也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一天,蘇丹前來視察,當他看到大臣正在抱著一隻大公牛時,深感震驚。他驚呼:“真主啊!這真是太神奇了,世上竟能有如此事。”而這位大臣只是平靜地迴應道:“陛下,大師非是空降,我的力量源於對勤奮練習的堅定信仰。”

可以看到,成功與否取決於不同的心態和不同的付出。只有勤勞地工作才能夠贏得甜蜜的果實。在通往成功的路途中,我們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和成功見面。

總而言之,缺乏勤奮就沒有成功,沒有努力付出就不可能得到回報。只有經過一番艱辛,我們才能夠收穫自己的成果。懷抱永遠的信念,我們必將達到心中崇高的目標。

七年級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5

各位同學:

大家好!

小草看到蒼松的偉岸,便立志發奮圖強,可經歷千辛萬苦,還是一株普通的小草;蜩與學鳩看到扶搖直上的大鵬,便極期望自己也能鵬程萬里,於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可臨終也沒有“若垂天之雲”的雙翼,更沒有“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輝煌。

它們付出努力了,卻沒有實現自己的目標。為什麼呢?因為它們沒有認清自己,沒有把握好自己就應努力的方向。

一個人若想得到成功女神的垂青,努力、奮鬥雖必不可少,但認清自己的'實力,把握好自己奮鬥的方向顯得猶為重要。

正是認清了自己在文學方面的缺陷,班超毅然投筆從戎,使自己不僅僅在軍事方面取得較高的成就,而且也保衛了大漢江山的穩定與繁榮。楊振寧坦然應對自己的失敗,認真分析原因,正確地評估自己的潛力,最終,他卸下了“實驗物理”的專業抱負,改修“理論物理學”,在理論方面,他駕輕就熟,一日千里,最終摘下“諾貝爾獎”的桂冠。

認清了自己的方向,努力才是通向成功的捷徑,奮鬥才會有結果,很難想象潘長江能夠在NBA的賽場上搶籃板、搶斷、扣籃……也很難想象姚明穿時尚的服裝,站在舞臺上將歡聲笑語送進千家萬戶。

如果不能成為自己的伯樂,不能認清自己,努力方向與實際南轅北轍,那麼再多的努力,再多的汗水也只能是石沉大海——沒有一點壯觀的波瀾,再多的付出也不會得到回報。現實中,我們每個人不必須都要轟轟烈烈,流芳百世,每一個人的事業不必須都要驚天動地,垂名千古,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做自己的伯樂,發現自身的閃光點,認清自己奮鬥的方向,把握自己,經過堅持不懈地奮鬥,經過挫折的暴風雨,才會出現鷗翔魚遊的天水一色。

同學們,只有認請你的方向,走出失敗的荊棘地,前面才是鋪滿鮮花的康莊大道。

謝謝大家!

七年級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6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語文是中華民族國語的基礎,是我們學會文字表達的工具,也是我們認識世界、面向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

我想起了魯迅先生,他是上世紀初中國文化的旗手。面對貧窮落後的祖國,他立志報國,遠渡東洋求醫。學成回國後,他發現:中國落後的'原因不是疾病,而是文化的落後,他棄醫從文,拿很多雜文隨感,抨擊黑暗落後,喚醒了大眾。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對語文的學習,也有一個認知的過程。開始我以為語文不用學,誰不會說中國話?在學習中,我開始認識到學語文的重要性。我在語文課中,不僅學到了寫作、閱讀、分析,好學到了很多道理。我愛語文課了!

同學們:讓我們學好語文,感受到語言的魅力,為今後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吧!

前不久,我讀了一則童話故事,它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巨人的花園》。故事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裡玩耍,很生氣,他在花園周圍築起了高牆,將孩子們拒於牆外。從此以後,園裡花不開,鳥不語,一片荒涼,春夏秋都不肯光臨,只有冬天永遠留在這裡。一天,孩子們從牆洞爬進來,春天也就跟著孩子們來了,園裡立刻變得生機勃勃。當他把孩子們再次趕出花園之後,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後來,在小男孩的啟發下,巨人醒悟了,隨即拆除了圍牆,花園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地幸福……

王爾德的這個快樂故事,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個巨人,他兩次的自私與冷酷給花園帶來了冰雪寒冬,讓孩子們失去歡樂的同時,他自己也同樣孤單寂寞,更享受不到花園裡明媚的景色!我們常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其實,快樂也一樣,給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

我還記得這樣幾句名言:“把你的痛苦與人分享,你的痛苦將會減少一半;把你的快樂與人分享,你的快樂將增加一倍。”是啊,分享快樂不會使自己損失什麼,卻能讓這個世界充滿溫情。相反,有了快樂,一個人獨樂,最終也不會快樂。

與別人一起分享快樂是一種美德,因為快樂能夠傳染。其實很多時候,與別人分享快樂,既是給了別人一個機會,也是給了自己一個機會;既給了別人一個好心情,自己也留下了一份好心情。

既然這樣,那麼請開啟你的心靈,真誠地與別人分享吧——自己是一團火,就要想法把別人點亮;自己是一盆水,就要想法把別人洗淨;自己是一粒米,就要想法長出更大的稻穗;自己是一彎月,就要想法給夜行人送去清輝……與人共享快樂,你也會更加快樂!

七年級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7

親愛的同學們:

從踏進這個校園開始,每天我們呼吸著她馥郁的芬芳,採擷著知識的花粉。美麗的校園需要每個人共同努力來建造,需要我們做文明的中學生,在良好的言行下為學校增添光彩。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說什麼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的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的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和文明程度才能提高。不愛護公物,亂扔紙屑,大聲喧譁,不守紀律,不講衛生等,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會影響到整個學校的形象和正常的秩序。生活中隨處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一些身強體健的年輕人在公交車上,對站著的老人熟視無睹;一些中學生高談闊論時不時從嘴裡吐出髒話;一些人隨手亂扔垃圾;也許有人撞了你一下,若無其事地揚長而去……每當我看到這些情形時,我總是覺得這些人嚴重影響了一個地方的形象,也許有的同學會為自己辯護:“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難道這真的是區區小事嗎?有這種思想的同學,我想告訴你們:“你們完全錯了。”劉備曾說過:“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老子也說:“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細節決定成敗。相反,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校的環境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同學之間友好相處,校園整潔優美……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講文明、懂禮貌的心,哪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會很融洽,也不會發生衝突,那麼整個社會就會變得更和平、更美麗。

同學們,現在是我們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而良好的習慣和文明的言行能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水平,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麼即使我們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講文明、有禮貌的人,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全面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只有嚴格要求自己,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學會尊重自己和他人,才能有正確的道德選擇。 同學們,青春的歲月一晃而過,讓我們在陽光下接受洗禮,在風雨裡迎接磨鍊,成為一名合格的國小生,做一個講文明的好少年!

七年級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8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前不久,我讀了一則童話故事,它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巨人的花園》。故事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裡玩耍,很生氣,他在花園周圍築起了高牆,將孩子們拒於牆外。從此以後,園裡花不開,鳥不語,一片荒涼,春夏秋都不肯光臨,只有冬天永遠留在那裡。一天,孩子們從牆洞爬進來,春天也就跟孩子們來了,園裡立刻變得生機勃勃。當他把孩子們再次趕出花園之後,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之後,在小男孩的啟發下,巨人醒悟了,隨即拆除了圍牆,花園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與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地幸福……

王爾德的這個快樂故事,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個巨人,他兩次的自私與冷酷給花園帶來了冰雪寒冬,讓孩子們失去歡樂的同時,他自己也同樣孤單寂寞,更享受不到花園裡明媚的景色!我們常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其實,快樂也一樣,給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

我還記得這樣幾句名言:“把你的痛苦與人分享,你的痛苦將會減少一半;把你的快樂與人分享,你的快樂將增加一倍。”是啊,分享快樂不會使自己損失什麼,卻能讓這個世界充滿溫情。相反,有了快樂,一個人獨樂,最終也不會快樂。

與別人一齊分享快樂是一種美德,因為快樂能夠傳染。其實很多時候,與別人分享快樂,既是給了別人一個機會,也是給了自己一個機會;既給了別人一個好情緒,自己也留下了一份好情緒。

既然這樣,那麼請開啟你的心靈,真誠地與別人分享吧——自己是一團火,就要想法把別人點亮;自己是一盆水,就要想法把別人洗淨;自己是一粒米,就要想法長出更大的稻穗;自己是一彎月,就要想法給夜行人送去清輝……與人共享快樂,你也會更加快樂!

謝謝大家!

七年級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9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在我們求學的路兩旁佈滿了鮮花綠草。早晨,我欣喜地踏著一路芳香來到學校,香氣瀰漫,四處飄搖,我陶醉其中。其實在人生之路上,感恩也正是這種芳香,它因為你的欣喜和陶醉而馨香四溢。

劉備三顧諸葛亮於草廬之中,亮終出師,那是他對劉家的感恩。

龔自珍離京,留得“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名句,那是落花對泥土的感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那是孟郊對老母親的感恩。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這些不都是在提醒著我們去感恩嗎? 父母勞累的身影回到家中,我們奉上一杯熱茶,送上一句關心,帶上一份祝願,那是我們的感恩。感恩無需驚天動地的誓言,滿載她的,是我們生活當中那些微小的動作。當我們在欣賞著流行音樂時,我們是否聽見父母埋在心中關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聲音?當我們在吧中沉迷忘返時,我們是否感覺到那“滴答”的敲鍵的聲音宛若父母炎炎烈日汗水的滴落?當我們在小賣部前駐足留連時,我們是否想到口袋中的錢凝結著父母的血與淚? 每每聽見這樣的話——“我長大了一定要好好養育父母”、“我將來一定要讓父母過上好日子”。靜下心來想想,為什麼要等到以後呢?我們現在是沒有經濟實力,可我們現在能給他們精神上的安慰,可以為父母洗次腳,為父母捶次背,為父母刷次碗。諸如此類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我們為什麼不能以此來作為一份小小的感恩呢?

家中有父母,學校有老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或許是對老師最好的寫照了。她用知識滋潤著我們乾涸的心田,她用人生閱歷為我們送上一碗心靈雞湯。“三尺講臺迎冬夏,一腔熱血寫春秋”。老師就像無聲的細雨,滋潤著我們,我們難道不應該感恩於她嗎?

同樣,我們也要感謝自然。是她讓小草教會了我們頑強,是她讓臘梅教會了我們鬥爭。絲絲愜意,是她在春日對我們的獎賞;習習涼風,是她在夏日給我們的禮品;累累碩果,是她在秋日對我們的回報;漫漫白雪,是她在冬日給我們的驚喜。她教誨著我們,為我們送上這人生的真諦,感恩於此,有為過乎? 感恩,遠不是寥寥數筆能道盡的,她融入在我們的生活中,或是那微微一笑,或是那一陣掌聲,都是感恩的表現。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讓感恩的馨香萬里飄揚吧! 謝謝大家!

七年級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10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傳承國學經典》。

“論語者,二十;群弟子,記善言……”聽,這是我們杜橋國小的學生在誦讀。這稚嫩的童音,讓我的思緒飛揚。不知不覺中,我跨越時空,走進了兩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去聆聽他的諄諄教誨、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去追尋他的敦厚之風。

孔子關於學習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擇其善者而從之……”。

《論語》裡有太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慶幸是杜橋的濃濃書香浸潤了我。讓我深深感到來到杜橋是幸運的,因為有國學經典的薰陶;來到杜橋是幸福的,因為杜橋校的園充滿了濃濃的書香。

國學的經典,華夏的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樑!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