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幼兒

國小元宵節的來歷的教案

幼兒4.83K

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 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下面是小編精選的元宵節的來歷的教案,歡迎參考!

國小元宵節的來歷的教案

  【元宵節的來歷的教案】

《故鄉的元宵》是長春版國小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三板塊的一篇課文,本板塊凸顯“民俗”這一主題。由兩篇課文組成:沈從文的《臘八粥》和汪曾祺的《故鄉的元宵》。民俗,即民間風俗,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於人類社會群體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大和演變,為民眾的日常生活服務。當今青少年對傳統節日文化有些淡漠,熱衷於過洋節。要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不要冷落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我們藉助汪曾祺的《故鄉的元宵》引領學生走進“民俗”,感受“民俗”。

主要內容

《故鄉的元宵》是汪曾祺的一篇回憶性散文。文中描繪了故鄉元宵節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民間節日活動,為我們營造出其樂融融的節日氛圍,從中可以體會到汪曾祺散文濃郁的生活情趣和歡樂的氣息,展現了鄉間的自然與純美。從作品中不難看出一個長期漂泊異鄉的遊子鄉土文化的懷戀,以及對故鄉的愛,同時也感受到他對年之過去的惋惜,快樂的日子雖有,可總是很短暫的,我們要享受那幸福時光,但也要學會珍惜,不要讓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教學目標

1. 認識九個生字,會寫八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

3. 瞭解作者筆下故鄉元宵節的相關習俗,體會作者的情感。激發學生對民俗文化的喜愛。

4. 體會文章開頭、結尾的妙處,學習作者“詳略得當”的寫法。

教學重點:邊讀邊想像畫面,學習“詳略得當”的寫法。

教學難點:由於地域風俗和年代不同,理解課文有困難,邊讀邊想像畫面。

題目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祝新春的`延續,元宵節有成上元節。

作者

汪曾祺【1920.3.5農曆庚申年正月十五元宵節~1997.5.16】出生於江蘇省高郵縣縣城的一箇舊式地主家庭。1939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深受教寫作課的沈從文先生的影響。1940年開始發表小說。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北京劇協理事,在海內外出版專著全集30餘部,代表作有小說《受戒》、《異秉》、《大記事》,京劇劇本《范進中舉》、《沙家浜》主要編者之一,散文集《蒲橋集》,大部分作品收錄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寫作背景

汪曾祺有著濃烈的鄉土文化情懷,80年代起,他寫下了大量的憶舊懷人,紀遊仿古,談論人性,描摹世態人情的散文作品,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壯寫故鄉的風俗民情的,《故鄉的元宵》寫的就是故鄉元宵節的習俗。汪曾祺以充滿詩意的心態追求人與自然、人與鄉土的交融,營造出心靈澄靜的藝術境界。

基礎知識

本課要求認識的9個生字中,“擲”zhi“僧”seng“卸”xie的讀音要知道學生讀準確,“捏、盞”的寫法應注意,還有“筒”與以前學過的“簡”是形近字,注意區分。

高蹺:民間舞蹈,表演者踩有腳踏裝置的木棍,邊走邊演。

城隍:迷信傳說中守護城邑的神。

麒麟: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形狀像鹿,頭上有角,全身有鱗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之為仁獸、瑞獸,那它象徵祥瑞。

圍屏:屏風的一種,通常是四扇、六扇或八扇連在一起,可以摺疊。

蓑衣:用草或鬃毛製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軲轆:車輪子。

淒涼:寂寞冷落,多用來形容環境或景物。

欣喜:歡喜,高興。

重點句子品讀

本課閱讀教學的重點是通過閱讀文字,注意提取相關民俗的資訊並想象作者回憶的一幅幅故鄉的風俗畫。建議學生提前查詢關於元宵節的資料,向長輩瞭解當地的元宵節風俗,這些查閱與諮詢都能為學習本課打下基礎。文中描繪了故鄉元宵節的習俗,如送麒麟,吹糖人,捏麵人,抖空竹,看走馬燈,看圍屏,放燈籠等,這些與學生現在生活較遠,為使學生了解這些習俗,可通過課件演示幫助學生了解這些習俗,激發學習興趣。

文章開頭“故鄉的元宵是並不熱鬧的。”這句起到了總領全文的作用,重點突出了故鄉的元宵“並不熱鬧”,引起以下篇章對元宵“不熱鬧”的描繪。“沒有獅子,龍燈,沒有高蹺,沒有跑旱船,沒有‘大頭和尚戲翠柳’,沒有花擔子、茶擔子。”本句用了五個“沒有”來說明故鄉的元宵節是不熱鬧的。這自然會引起學生的好奇,為什麼作者故鄉的元宵節會這樣呢?從而吸引讀者讀下去。“很多地方興‘鬧元宵’,我們那裡的元宵卻是靜靜的。”其他地方的元宵是“鬧”,而故鄉的元宵卻是“靜靜地”。兩相對比,更加襯托出“我們”那裡的元宵的“不熱鬧”。“六顆骰子靜靜地在大碗底臥著。擺賭攤的坐在小板凳上抱著膝蓋發呆。”骰子是靜靜地臥著,擺賭攤的則抱著膝蓋發呆,從這些描寫可以看出擺賭攤的生意不景氣,也從側面反映出元宵的冷清。“一天快過去了”該段話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前文描寫的是元宵那天白天的情景,重點寫其不熱鬧。後文則宕開一筆,寫元宵晚上賞燈、看圍屏、放花、放燈籠的景象,與前文形成鮮明的對照。“圍屏看了多少年,但還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圍屏就不算過節似的。”年年看圍屏還是看不夠,不看圍屏就覺得沒有過節,從這一描寫中,我們感受到了作者對圍屏、對元宵習俗的熱愛之情。最後一段正月十六的情景,所有店鋪大開門,開始正常營業,這也就意味著年就要過去了。人們又開始正常的生活,新的一年又開始了。“年,就這樣過去了。,可見作者對年的依戀,對年過去的惋惜。該段文字與開頭相呼應,總結了全文。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節日的古詩詞,如《元日》、《清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寒食》等,加深對傳統節日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