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幼兒

落花生教學實錄

幼兒3.03W

《落花生》文章主題鮮明,思路清晰,詳略得當,語言平實質樸,五年級的孩子把握課文內容和主題都不是難事,對作者做人準則的真正認同,把閱讀獲得的寫作知識內化為寫作能力就有一定的難度了。以下是關於落花生教學實錄,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落花生教學實錄

  第一課時

師:我姓孫,“孫悟空”的“孫”(寫“孫”)。誰願意把自己的名字寫在黑板上介紹給大家?

(生上黑板寫好自己姓名後)

師:你的名字叫什麼?

生:我的名字叫安詩樂。

師:什麼意思?

生:“詩”呢,因為我爸爸希望我像詩人一樣出口成章!“樂”就是我爸爸也很喜歡音樂,他以前在

廣東擁有音樂愛好者之稱,他也希望我音樂很好,所以取名叫安詩樂。

師:既能寫詩,又懂音樂,多麼了不起的人啊!給她掌聲!

(生鼓掌)

師:你叫什麼名字?

生:我叫劉洋。

師:為什麼取這名字?

生:我爸爸說希望我能留學到國外去。

師:要到國外留學去,那回來嗎?

生:回來。

師:他是一位愛國人士,大家為這位愛國人士鼓掌!

(生鼓掌)

師:同學們,我們每個同學的姓名中都包含著父輩們、長輩們對你們的希望。如果不知道自己名字意思的同學,今天孫老師佈置一個作業,回去問問你的父母親,為什麼給你起這個名字,好不好?

生(齊):好!

[這“好不好”,一下子拉近了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整堂課孫老師都用商量、鼓勵、親切的語言與學生對話,形成了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建立了和諧的學習環境和平等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在老師的尊重、信任中主動探索、自主學習。]

(師將黑板上的名字擦去)

[孫老師這樣不動聲色的開場,輕鬆愉快,既對學生聯絡感情,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又自然揭示課題,引起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師:現在孫老師在黑板上也寫上一個名字,你從這個名字中想到什麼?看名字叫什麼?

(板書:落華生)

生(齊):落華生。

師:再讀一遍。

生(齊):落華生

師:你看到這個名字有什麼想法?孫老師最喜歡舉手的人,來,請你!

生:說明這個人很喜歡吃花生!

師:這是他的想法,其他同學想得都跟他一樣嗎?我想不大可能,要講自己的想法。

生:我覺得“落華生”這個名字很像“落花生”,也許這個人想學習花生那種朝氣蓬勃的生命力。

師:像落花生,想學落花生朝氣蓬勃的生命力,這是第二種想法,跟他的想法又有點不同。你呢?大膽說,沒關係,說錯了表揚!

[孫老師激勵學生髮言的話,也充滿情趣,令人回味無窮!]

生:落華生呢,原因肯定是這個落花生對他很有影響的,所以他才會把名字叫做落花生。

師: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我覺得這個人取“落華生”這個名字,他一定和落花生結下了不解之緣!

師:好,這個詞用得好。同學們真聰明,從落華生自然地想到落花生!

(板書:將“華”改為“花”)

師:是呀,他為什麼起名叫落華生?他的真名叫什麼呢?你知道嗎?

生:落華生他的真名叫許地山。

(板書:許地山)

師:真聰明!落華生是他自己給自己取的名字,他的真名叫許地山。是他爸爸媽媽給他起的名字,那他為什麼給自己取這個名字呢?

師:今天我們學習《落花生》,許地山寫的這篇文章。我想學完之後,剛才的問題就自然而然地解答了,請大家把書開啟,自由朗讀這篇文章。

(生自讀課文)

師:好,同學們差不多都讀完了一遍,要學好一篇課文,首先要把這篇課文讀好。下面我來檢查一下同學們把這篇課文讀得怎麼樣?1、2小節,誰願意讀?請舉手!

(學生紛紛舉手)

師:好,請你來,大家注意聽,看她讀得怎麼樣?

(生讀完後)

師:你告訴孫老師你叫什麼名字?

生:我叫徐子慧。

師:徐子慧,我要表揚她。第一,她非常勇敢。第二,口齒特別地清楚,聲音很響亮,讀得非常地流暢,能夠讀得這樣,真不簡單!下面同學要向她學習!你們對她剛才讀的部分,還有沒有其它想法呢?有想法的可以說說!

生:我覺得徐子慧同學語速稍快了些。

師:哦!其他同學呢?你有沒有發現她有一個字音好像讀得不大準?

生:徐子慧同學她“後園”的“園”讀成了“院”。

師;這位男同學聽得真仔細!

(板書:後園)

師:同學們,這個字是很容易搞錯的,讀什麼?

生(齊):後園

(板書:院)

師:把這個詞讀一遍!

生(齊):後院

師:你知道後園和後院有什麼區別嗎?

(學生沒反應)

師:這個“園”可以組成什麼詞?

生1:可以組成“花園”,還可以組成“公園”。

生2:可以組成“遊園”。

師:可以組成“菜園”,是不是?種菜的園子叫菜園,那麼這個“院”可以組成什麼?

生1:可以組成“庭院”。

生2:還可以組成“醫院”。

師:還可以組成大學的、高校的,叫什麼?

生(齊):學院

師:同學們有的可能會納悶,我們平時寫的都是“後院”,這裡為什麼寫成“後園”呢?你知道嗎?

生1:也許是後園的花草比較多。

師:你真會想!

生2:因為剛才聽別人組詞“公園”,所以我想後園可能是比較大的。

師:你看書上寫大到什麼程度?

生(齊):半畝空地。

師:是個很大的地方,我們城裡人一家一戶的院子比較小的,並且我們讀到的,園子裡可以種什麼?

生(齊):花生。

師:可以種花生,像一個菜園子,是不是?

生(齊):是的。

[這裡孫老師沒有急於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讓學生通過組詞,聯絡生活比較不同點,這不僅僅糾正了字音,還會讓學生養成讀書習作字勘句酌的好習慣。]

師:好的,那麼誰願意接下去讀3-9小節?

(生接著讀完後)

師:真不錯!你們對他的朗讀評價評價看!

生1:我覺得潘歆他讀對話時應稍微快一點。

師:嗯,剛才朗讀的這位同學,孫老師很佩服你,你的心理素質很好,在這麼大的場子裡,這麼多人前,讀得那麼沉著,不慌不忙,真好!要學好課文,在這麼大場面上課,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你們要向他學習!還有什麼意見嗎?

生2:我覺得潘歆讀書時聲音很響亮,但是每一句的最後一個字有點拖調。

師:好的,總體來說是不錯的,能夠讀得這樣,孫老師是很高興的。接下去誰願意讀?

[孫老師在課堂上從不吝嗇對學生的表揚,把握時機,給學生自信,自然真實,將表揚這門藝術表演得淋漓盡致!]

(生接著讀完後)

師:讀得不錯,沒有一個錯誤!11-15小節誰願意讀?

(生接著讀完後)

師:孫老師想問你,剛才你讀的“深夜”後來又改成“夜深”,你是怎麼知道錯的?

生:看見的。

師:說明剛開始讀的時候,稍有點緊張,是不是?

(生點點頭)

師:實際上你完全可以讀準確,要像剛才潘歆同學學習,不要慌,好不好?請坐!

(生點點頭,坐下)

師:剛才,我請幾位同學把課文讀了一下,孫老師很佩服你們,課文只讀了一遍,就能讀到這種程度,真不簡單!請把書放下!

(生放下書)

師:剛才我們把課文初讀了一下,同學們在讀課文的時候,孫老師就想到了中國古人說的一句話“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生皺眉)

師:不理解吧?我給你們解釋一下:學習最可貴是要能發現問題,發現小問題一定有小進步,發現大問題一定有大進步,下面我要看同學們能不能發現問題,誰發現的問題小?誰發現的問題大?拿出筆來,把你發現問題的地方全都註上記號!

[教師要教學生學會學習,孫老師就很注意學習方法的傳授。]

(生邊讀邊註記號,師巡示)

師:好多同學發現問題了,發現一個問題就有一個進步,有5個問題有5個進步。有的同學會說:“我一個問題也沒有。”那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你確實一點進步都沒有,還有一種可能是你全懂了,那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全都由你來解答,好不好?

[孫老師這一番話讓學生心服口服,學生的惰性也隨之“嚇跑”了,讓每位聽課者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孫老師的這語言的折服力來自哪裡?我想回答也該是不言自喻的。]

(生點頭同意)

師:下面有問題的舉手!

(一戴眼鏡的男生未舉手)

師:這位戴眼鏡的男生,你站起來接受大家的回答!請旁邊的這位同學來提問題!

生1:我不知“愛慕”什麼意思?

生(戴眼鏡):因為喜歡而願意接近。

(板書:愛慕)

師:“慕”下面是個“小”字嗎?

生(齊):不是。

師:跟老師讀“愛慕”。

生(齊):愛慕

師(對戴眼鏡生):剛才你講得基本有道理,但孫老師教你一個辦法,有一些詞語解釋,只要把每個字理解了,整個詞就理解了。

(生點頭坐下)

師:“愛”什麼意思?

生(齊):喜愛。

師:“慕”什麼意思呢?

生(齊):羨慕。

師:那麼連起來“愛慕”是什麼意思?

生(齊):喜愛羨慕。

(師在“愛慕”後板書:之心)

師:“愛慕之心”意思呢?你說!

生:喜愛羨慕的心情。

師(對生1):你聽懂了嗎?你有進步了嗎?

生1:有。

師:在詞語理解上有進步吧!還有問題嗎?

生2:我的問題是第三小節: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為什麼父親來了,還很難得?應該是常常來。

師:現在大問題來了,有了不得的進步了。我把這句話展示出來,一起來讀一讀。

(投影出示,生齊讀)

師:就這句話,起碼要提三個問題。你把第一個問題再說一遍。

生2:為什麼父親來了也是很難得的。

師:對呀,父親跟我們在一起是很平常的事,為什麼很難得?第二個問題呢?看誰聰明?

生3:為什麼天色不好,父親還要來呢?

師:了不起,了不起!第三個問題呢?

生4:就是說晚上有什麼天色好不好的?

師:你們說晚上天色有沒有好和壞?

生(齊):有。

師:明朗的月亮掛在天空,月明星稀,那樣的天色好不好?

生(齊):好。

師:灰濛濛、陰沉沉的,一個星星看不到,這樣的天空好不好?

生(齊):不好。

師:這是什麼天?沒......

生(齊):沒有月亮的天。

師:沒有月夜的天,灰濛濛的、陰沉沉的,天色不好。你有問題出來沒有?爭取難倒孫老師!

[在課堂上怎樣使學生敢提問、會提問?孫老師總是從容不迫,循循善誘,學生提問也就水到渠成。]

生5:為什麼父親偏偏在這次收穫節來?

師:有4個了,還有嗎?

生6:為什麼說實在很難得?

師:你再說一遍。

(生重複)

師:把“實在”去掉了,試試看,意思同嗎?

生(齊):同。

師:大家就抓住這個詞來體味。

生7:一家總是在一起的,那麼父親怎麼會分開來住的?

師:我覺得這個問題也很自然,你們猜猜看!

生1:他父親可能在單位上。

生2:也有可能搞抗日工作的'。

師:還有可能父親工作單位離家很遠,是不是?

生(齊):是。

師:剛才就一個句子提出入6、7個問題,這是什麼能力?這就是創新能力,對於一個句子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我把你們的問題再重複一下。

(師重複說)

師:孫老師再提問一個問題,父親來和我們過收穫節,就是來吃花生嗎?

生(齊):不是。

師:看這句話,我們讀書的時候,不能輕易地把它放過,你一放過就把非常了不得的問題給放掉了。我們高年級的同學讀書時,要邊讀邊思考,抓住一點就抓住不放,多追問幾個問題。我們剛才這句話讀一下!

[孫老師引導學生思考提問,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課堂教學中自然滲透各種能力的培養,尤其是思考能力,可想而知,學生會受益終生。]

(生齊讀)

師:你們讀得很準確,聽老師讀一下。

(師示範讀)

師:自己讀讀,試試看!

(生讀)

師:問號提在後面――“實在很難得”。讀書要問,好不好?

生(齊):好。

[怎樣突出重點讀,孫老師在這裡趁熱打鐵,很有效益。]

師:小問題有小進步,大問題剛才我們思考了,你們感到有進步嗎?

生(齊):有。

師:讀書的時候就要抓住一點不斷地從多方面提問題,你思考問題必須深入,還有什麼問題要提?

生7:什麼叫落花生?為什麼以“落花生”為題目?

師: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價值,書上有沒有答案?齊讀預習提示的一段話。

(出示預習上的話,生齊讀)

師:為什麼叫它落花生?

生:我想應該是因為它的花落到地上,才會結果實,如果花不落就不會結果實。

師:有果實結在地面上嗎?你說說花生結果的過程。

生:開花、花落、花鑽進土裡,再在土底下結果。

師:是不是這樣?

(生笑)

師:再讀,是這樣嗎?

生:花生的花開花受精後,子房裡開始迅速生長,首先是向上長的,然後向下彎曲,直到結出果子。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我回家查字典的。

師:真會學習!他發現問題就查資料了,發現與書上不一樣了。孫老師把這幅圖顯示出來。

[可見,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還要學會解決問題,孫老師重視了這一能力的培養!]

(出示畫面,師邊在圖上示意邊講解)

師:你聽了,有什麼啟示嗎?

生:書上說的不一定是全對的。

師:孫老師講的話全對嗎?

生(齊):不。

師:你們以後不要總信任我,好不好?

(生笑)

師:你講得對,我聽你的,你說的對,書上也聽你的。還有什麼問題嗎?

生8:第7節為什麼把花生和桃子、蘋果、石榴進行比較?這說明什麼?

師:你這問題提得非常之好!孫教師給你提個小小的建議:你要相信自己,你一相信自己,說出來的話就理直氣壯,你的聲音那麼小,像蚊子一樣,你不相信自己,是不是?一個人要想成功首先要自信。你再把你的問題說一遍!

(生重複說)

師:我們把這段話一起讀讀。

(投影出示,生齊讀)

師:我們看桃子、蘋果有什麼特點?

生:它們高高地掛在枝頭上。

師:它們什麼顏色?

生(齊):鮮紅嫩綠。

師:你彷彿聽到蘋果、桃子在講些什麼?

生1:你們看,我多漂亮!

生2:你們吃我一定很香。

師:他們在向人們幹什麼?

生:炫耀自己。

(板書:炫耀)

師:看落花生是什麼樣?

生:而落花生卻是矮矮地長在地上。

師:多麼鮮明的對比呀!你覺得落花生怎麼樣?

生:它不會炫耀自己,它只是默默奉獻。

師:你喜歡誰?

生(齊):落花生。

師:你能不能把喜歡的感情讀出來?剛才,我聽你們集體讀,有一個優點:非常整齊。但既是優點又是缺點,你們每一句都是刀削的,一茬齊。有時停頓要長一些,有時要短一點,要根據內容和感情來讀,好不好?自己讀讀,體會體會。

[“一茬齊”,我想聽課的老師定會在孫老師指導學生的朗讀中也有所感悟,平時自己指導朗讀是不是犯了這樣的錯?]

師:誰願意讀?把喜愛崇敬之感讀出來!

(生讀完後)

師:老師再讀一下,比較一下,看誰讀得好?誰好就向誰學習,好不好?

(師示範)

師:你們點評點評!

生1:孫老師感情很深,那位同學讀得平淡些。

師:孫老師就這個水平嗎?感情深嗎?我不要聽籠統的,你說我好在哪兒?

生2:孫老師讀出來是意味深長的。

生3:孫老師把桃子、蘋果、石榴和花生特點讀出來了,重讀了這樣形成鮮明對比。

師:哪些詞重讀了?

(師再示範)

生4:“高高地”重讀了。

生5:重讀的是“很多”和“一樣”。

師:我這個“一樣”讀得輕一點,有時突然輕下來,也引起別人注意;有時故意停頓一下,也會引起別人注意。

(師又示範)

師:讀書是一門藝術,這門藝術要好好體會它。我什麼地方該讀得慢?什麼地方該讀得快?什麼地方該用什麼語氣才能把感情表達出來?下面學著我的樣子,大聲讀剛才這段話。

[朗讀能力是一項很重要的語文學習能力,孫老師在課堂上耐心的朗讀指導與紮實的朗讀訓練,學生朗讀能力怎會不進步呢?真是令人佩服!]

(生自讀)

師:你們推薦一下,誰讀得好?

(生讀完後)

師:好的,給予掌聲!

(生鼓掌)

師:我這一堂課不能把你們水平都教成他那樣,但是如果你們平時讀書,都去這樣仔細琢磨去,能夠把書讀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有聲有色,你們朗讀水平就高了,你就可以做播音員,做演員了!

[一堂好課應該是“書聲琅琅、議論紛紛、高潮迭起、寫寫練練”,一堂好課應該上得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孫老師是這樣說的,課堂上他也這樣做到了。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能力、個性和人格的培養,這正是我們每位老師需要努力探索與實踐的!]

第二課時

課前板書:

不炫耀自己

落花生  {

許地山    默默奉獻

教學過程:

師:通過上節課學習,孫老師非常喜歡你們。喜歡你們什麼呢?1、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你看剛才有多少同學舉手;2、會提問題;3、喜歡你們有自己的思想。這都是很好的品質,看來孫老師要向你們好好學習。剛才我們看了父親的一段話,大家說父親把落花生與蘋果、石榴的對比當中,體會出落花生具有什麼品質?

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

師:那麼父親僅僅是講落花生嗎?他們就是來吃吃落花生,來講講落花生的嗎?

生:不是。

師:開啟書,看看父親接下去怎麼說的?從落花生又講到了什麼?(範讀: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設問:“我”對父親的話,聽懂了沒有?)

生:懂了。

生:(讀)我說:“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師:父親從落花生講到做人道德,“我”懂了父親的話,所以說,“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我”說的話同學們懂了沒有,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生:“體面”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師作適當引導。

生:“體面”是外表好看的意思。

師:“體面”就是外表的意思,那麼“講體面”是什麼意思呢?

生:講究外表。

生:做表面文章。

師:“講體面”通俗地說就是講外表,那麼我們要不要講外表。(板書:“講”)

生:要。

師:要講外表,我們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第九條就要求儀表要整潔。

生:(齊讀)只講體面。(板書“只”)

師:只講體面,什麼意思?

生:只講究外表,不講究別的。

師:我們能不能只講體面?有沒有見過只講體面,不講別的人?

生:沒有。

師:我們見到的都既講體面,又講行為的人。那麼“我”是怎麼說的?

生:(齊讀)我說:“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師:我們應該做什麼樣的人?

生:既講外表,又要有真才實學,默默奉獻的人。

師:“既……又……”用得好

生2:既講體面,又要對別人有好處的人。

生3:不但要講外表,而且要有貢獻的人。

師:再讀“我”的話。

生:(齊讀)我說:“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師:(引讀)“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卻常常地記在我的心上。”(稍停)讀錯了嗎?

生:應該是“印”在我的心上。

師:記在我們心上不好嗎?哪兒不好?

生:記,有時候也會忘記,印,就是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裡。

生2:印,一般是永久的,用記的話每個人都有可能將這些東西忘掉的。

師:永久的。(讚賞地)

生3:記是短暫的,不永久的,印是永遠也抹不去的。

師:把最後一段讀一讀。(讀出印得很深的感覺)

生:齊讀

師:再讀,想一想,怎樣體現“深”

師範讀,生再讀,師評點

師:語速要慢點,注意停頓,才能有味。你從哪兒看出父親的話陪伴我走過一生的呢?

生:我是從“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看出來的。

生2:我是從“深深印在我的心上”看出來的。

生3:開頭寫了“落華生”這是許地山的筆名,這說明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了。

師:板書“華”

師:把名字都改了,說明印得很深。

師:同學們,下面孫老師搞一個欄目《實話實說》。怎麼搞呢?首先要說真話,說實話,你說當代社會和未來社會你想做落花生這樣的人,還是想做蘋果、石榴這樣的人?為什麼?

學生討論。

師:現在我來了解一下,想做蘋果、石榴的舉手。我們歡迎他們上臺。下面我們進行正方與反方的辯論,做花生的為正方,蘋果、石榴為反方。下面四人隨意組合,討論的時候既要熱烈也要注意紀律,上面的同學發言,下面的要認真傾聽,認真思考,駁倒對方。

分三輪,第一輪:講各自的好處。

正方先發言

生1:花生的好處是默默無聞,不求虛名,

生2:落花生不求名利,使別人快樂。

生3:做落花生就可以像雷鋒一樣,默默地奉獻。

生4:落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無聞地奉獻著。

反方發言。

生1:我們蘋果色彩好看,還能吃。

生2:我們有許多營養,水份,價錢也比花生貴。

生3:我們有藥用價值。

生4:我們可美容,吃後回味無窮。

師:現在進入第二輪,講對方缺點。

反方發言

生1:中國生產的水果出口,可沒有聽說過花生出口。

生2:蘋果洗洗就可以吃了。

生3:蘋果可連皮一起吃,而花生卻不行。

生4:花生與黃瓜一起吃,會中毒。

正方發言

生1:水果上有農藥,多吃會中毒。

生2:爬樹摘蘋果,會掉下來的。

生3:蘋果中有蛀蟲。

師:現在進入第三輪。〔現場指導〕(對反方)當代社會我為什麼做蘋果這樣的人?我的理由是什麼?如果我不做這樣的人呢?我在社會上會怎樣?為什麼?我做這樣的人又是為什麼呢?這樣的人在社會上會怎麼樣?(對正方)當代社會我為什麼要做落花生這樣的人?當代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我為什麼要做落花生這樣的人?給1分鐘時間,四人小組討論。

生討論。

師:好,現在每一小組選一個代表發言,剛才我們同學發言時是一句話一句話地說,現在老師要求大家要講一段話。好不好?

生:好。

反方發言

生1:在當代社會每一個人都應該稍微精明一點,如果全部都像落花生一樣老實的話,遲早要給人騙的,像我們蘋果比起來就稍稍精明一點,不會被欺騙。

生2:在當代社會過於誠懇的人去幫助人,會被人當作騙子誤解你,如果稍微精明一點,在處理事情時會想得更周到一些。

生3:如果像花生那樣默默無聞的話,就不會被人發現,永遠成不了才。

生4:花生你們承認不承認是為人民默默的奉獻,那麼你們既然默默地為人民奉獻,怎麼讓人民發現呢?那麼就要從地裡面伸出來,那麼在某些處事方面顯得比較圓滑一些。

正方發言

生1:可以靠我們的真才實學讓別人發現自己。如果當時一看你們是精明的,肯定有時候會拍馬屁股對不對?但是,當你們得到學問後,肯定會驕傲,驕傲會使人落後。

生2:如果社會上都是你們這種精明的人,而且只講體面,沒有真才實學的人,肯定會被社會所淘汰,因為沒有真才實學。

生3:當代社會上要憑實力做,像你們只想炫耀自己,那不是豆腐渣嗎?

生4:做人應該做一半蘋果人,做一半花生人,既不會被淘汰,又會精明一些。

師:(讚賞地)通過辯論,思想發生變化,認識得到提高,還是有可能的。

生:紀曉嵐的故事中,紀曉嵐打敗了和坤,那麼紀曉嵐是靠什麼來打敗和坤的?

生:在坐聽課的老師,你們到底想做蘋果人還是花生人?

聽課者:紀曉嵐的做法是值得認同的。再如,你們站在那裡,高高地掛在那裡炫耀自己,而坐著的同學卻是默默無聞,同樣,你們與他們誰會被大家接受。

生:兩者都有可能。

聽課者:如果大家都是精明人,大家之間還會有信任嗎?

生:大概沒有了吧。

聽課者:那麼大家之間都不信任,社會還會進步嗎?

生:不會。(不服地)

邀請的老師下臺,學生歸位。

師:照理說討論到現在,孫老師應該給大家一個答覆。但今天,孫老師不給大家答覆,到底該做什麼樣的人呢?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問問你父母親,希望大家搞一次社會調查,各行各業選一個代表去問一問,也希望大家把這個問題帶到中學、大學,以至一生中去思考,相信你們最後會給孫老師一個滿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