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致詞

學術年會閉幕詞

致詞1.74W

各位代表,女士們、先生們:

學術年會閉幕詞

歷時一天半的“中外合作辦學:規範辦學、依法管理、可持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就要結束了,但各位代表的精彩演講和討論將給我們留下永久和美好的記憶。我的話,談不上是大會總結。理論研討會不是工作會議,它只需要學術的自由爭鳴,思想火花的相互碰撞,成果的交流與共享;它可以形成許多共識,但不一定得出什麼結論。學術研究是無止境的,正如廈門大學校訓所說,“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一、中外合作辦學理論研究的價值在於諮政育人、服務社會

德國詩人、哲學家歌德說過:“理論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樹是常青的”。曾經有一位美國學者說,教育研究“是不結果實的樹”,意思和歌德的話差不多。他認為,每年有那麼多教育研究的論文和專著出版,有什麼用嗎?它們只對作者自己晉升有用,或者只是滿足了作者的自我成就感,而對教育實踐沒有起什麼作用。

我的看法與上述學者完全不同。我認為,灰色的理論自有“灰色”的價值。中外合作辦學理論研究,或遲或早,或多或少會對中外合作辦學改革實踐起推動作用。在中外合作辦學研究領域,有的應用研究具有很明顯的立竿見影的作用;而有些基礎性學術研究,也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中外合作辦學的決策者或實際辦學者,後者更可能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一個春風化雨的漸進過程。

中外合作辦學實踐既需要陽春白雪,也需要下里巴人。我們的許多論文,可能偏向於機構與專案研究或經驗總結,這些論文比較符合實際。“下里巴人”的社會價值不一定低於“陽春白雪”,它的價值在於針對機構或專案的實際問題,發表一己之見,或總結一點經驗,供同行參考借鑑。我對博士生的要求是,撰寫一篇1萬字的論文,至少必須鑽研50萬字的文獻,寫5萬字的文獻綜述。哪怕這個時候他寫出來的東西還是低水平的,但是,只要他不抄襲,有一定新意,就應該肯定它的理論價值。至少,他看了50萬字的材料。他今天的新意,明天就可能發展成推動中外合作辦學實踐的創新力量。這次會議我們特意挑選了一部分理論水平相對較高的博士生、碩士生的論文參會,就是出於這個考慮。研究生告訴我,他不敢在大會上“班門弄斧”,我告訴他們,你要弄斧就得到班門。

二、中外合作辦學科學研究必將成為教育研究中最具活力的領域之一

當代中國,不僅是一個教育大國,也是一個新興的教育研究大國。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作為教育研究的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起步較晚。但是,就發展勢頭看,它必將在不遠的將來成為中國教育科研中最具活力的領域之一。

舉兩個例子。據廈門大學-香港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心編輯的《中外合作辦學月報》顯示,最近一個時期以來,出版的中外合作辦學著作、論文、專題研究報告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其中不乏一些具有真知灼見的理論觀點。另一個例子是,在釋出本次研討會1號通知時,我們就把會議定位為注重理論性、學術性、國際化。在籌備過程中,我們發現,各方迴應十分踴躍,到前天為止,我們還收到不少想來參加會議的諮詢。本次會議共收到學術論文139篇,經過組委會評議,最後確定參會論文86篇。這個資料超出了我們的預期,這也證明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的力量在不斷壯大。

當前,中外合作辦學研究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和響應,主要得益於《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對未來10年中外合作辦學提出的總體規劃和明確要求以及在教育國際化辦學理念和發展戰略上的突破。曾幾何時,人們對中外合作辦學還持觀望、謹慎的態度,中外合作辦學到底是大辦好、小辦好還是不辦好?爭論不休,莫衷一是。《教育規劃綱要》頒佈實施一週年以來,這種爭論明顯減少,人們更加關注的是:中外合作辦學在未來10年怎麼辦?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中外合作辦學科學研究的主要進展與發展趨勢

截至2015年底,經審批機關批准依法設立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157個,經審批機關批准依法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專案1138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第一次把教育國際化寫進政府檔案,實現了教育理念的重大突破;同時,《教育規劃綱要》對中外合作辦學未來10年的發展作了總體規劃,提出了明確要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梳理近年來中外合作辦學的主要進展,明確存在的主要問題,把握其未來發展趨勢,對於促進中外合作辦學研究質量和水平的提升,以理論創新服務於中外合作辦學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中外合作辦學科學研究的主要進展

近幾年來,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其實施辦法等重要法規檔案的頒佈和實施,中外合作辦學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各項改革不斷深化;與此相適應,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也進入了一個穩步發展和提高的新階段,在理論體系建設和應用性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主要進展有:

1.提出了中外合作辦學理論體系建設和學科建設的問題,並進行了相應的研究。例如,強調論從史出,對中外合作辦學發展歷史,尤其是近10年的歷史進行了不少研究;又如,提出了中外合作辦學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的問題。中外合作辦學規律問題是中外合作辦學基本理論的核心問題,這個問題的研究和解決帶有根本性的意義。筆者2015年5月27日應邀在河南省教育廳、亞太大學

聯合會(auap)主辦的“中外合作辦學教育發展國際論壇暨第十一屆auap學習與分享論壇”大會上發表的主旨演講中提出,中外合作辦學的基本規律有兩條。一是中外合作辦學必須適應和服務於國家改革和發展的大局。未來10年,國家改革和發展的大局是基本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中外合作辦學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主動適應和服務於國家改革和發展的這個大局。二是中外合作辦學必須適應和服務於學生的發展和成長。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專案必須根據國家改革和發展的大局及對自己的定位,提出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合理引進、有效利用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包括課程體系、教材、教學理念、教學管理制度、考評方法、師資隊伍等,把課程與教學改革作為核心來抓,通過不斷改革,構建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借鑑跨國(境)教育構建質量保障體系的基本做法和經驗,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外合作辦學質量保障體系及其執行機制。第一條基本規律是就中外合作辦學與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關係來說的,第二條基本規律是就中外合作辦學的內部諸因素的關係而言的。中外合作辦學要適應和服務於國家改革和發展的大局,必須通過適應和服務於學生的發展和成長來實現。可以說第一條規律必須通過第二條規律來實現。後來,筆者又在《人民日報》、《教育研究》、《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專著)以及各種演講進一步論述中外合作辦學的這兩條基本規律,得到廣泛的認同和積極的反響。筆者在2011年2月25日的《人民日報》發表的理論文章提出建立中外合作教育學,也得到多方響應和支援。

2.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研究方面。對國外優質教育資源的認識從簡單的理解到實現多層面的深入探討。實際上,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是一個相對概念。第一,優質教育資源具有多樣性與層次性;第二,優質教育資源具有實用性;第三,優質教育資源具有互補性,或者稱“可匹配性”;第四,優質教育資源具有過程性。從具體引進環節的研究,到強調全過程的研究,並對如何合理引進與有效利用進行了不少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進展。

3.中外合作辦學政策法律框架與管理體制研究方面。側重於政府監管及機構專案內部治理結構的研究,取得了較多的成果;在質量保障體系及其執行機制構建方面,不少學者提出了可供參考的意見;近年來,對中外合作辦學評估體系及認證體系的構建與執行也相繼有論著問世。尤其可喜的是,一些博士生和碩士生的學位論文在這方面選題,在中外合作辦學領域實現了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結合。

4.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模式方面。側重於辦學模式和教學模式的研究,在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改革、學生管理、師資培養等方面,取得了大批成果,尤其是一線的教師研究熱情比較高,一些成果既有理論也有實際,頗具價值。值得強調的是,課程與教學是中外合作辦學質量提升的核心。當前,有一些中外合作辦學專案採用“雙校園”辦學模式開展教育教學活動。2015年2月,教育部在《關於當前中外合作辦學若干問題的意見》中針對此類專案明確提出了4個“三分之一”的要求,即(在中國教育機構實施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引進的外方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應當分別佔中外合作辦學專案全部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的三分之一以上,外國教育機構教師擔負的專業核心課程的門數和教學時數應當分別佔中外合作辦學專案全部專業核心課程門數和教學時數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時,要求中國教育機構對引進的外國教育機構的課程,特別是用以替代中國學歷教育課程的課程認真進行評估。這個要求實質上就是對課程與教學的要求。是否必須堅持這4個“三分之一”?如何嚴格按照4個“三分之一”的要求對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專案進行評價,是理論研究的一個主要的著力點,取得了一些令人信服的結論。在戰略模式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重視的研究,如“引進來”與“走出去”發展戰略研究,高職中外合作辦學發展戰略研究,等等。

5.機構與專案實際辦學經驗的總結與理論提升。這方面成果的數量較多,體現了辦學者的深入思考和對中外合作辦學理論指導的重視。

6.跨國(境)教育及其對中外合作辦學政策與實務影響的研究。如何對跨國教育的理論與實踐進行比較研究為我所用的問題,已經引起了中外合作辦學理論工作者的重視,也湧現了一批較高質量的成果。

(二)中外合作辦學科學研究的發展趨勢

1.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總體上看,當前中外合作辦學理論研究滯後於實踐的發展。

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

(1)理論脫離實際。理論空洞,書卷味太重。

(2)實際脫離理論。陳述事實,就事論事,發表區域性經驗或個人感想,以偏概全,不能上升到一般理論上來。這集中體現在實際部門反映的:中外合作辦學理論成果“用不上,不夠用”。

2.幾個應對策略

面對中外合作辦學研究存在的不可持續發展的因素,我們應該積極應對。

(1)理論工作者要有一個主動的意識和主動的姿態。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的應用性很強,理論工作者必須主動貼近生活,主動融入活生生的中外合作辦學實踐,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成果轉化能力。2011年4月,筆者隨教育部代表團訪問了越南、印度、以色列3個國家,考察過程感受至深的一點是,國外的教育資源是否優質,不到實地去看,還真不容易弄清楚。這裡說的中外合作辦學實踐,還包括國外的實踐。閉門造車,坐而論道,終究是沒有價值的。

(2)要注意研究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科學性與可行性有時不是一回事。寫出來的東西可能邏輯嚴密,論證充分,科學性不錯;但是,它卻現實針對性不足,研究的不是“真問題”;或者你提出的建議和措施在現實中沒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脫離實際,那你的“科學性”也只能是“孤芳自賞”,沒有社會價值。

(3)中外合作辦學理論研究要保持學術的相對獨立性。對於理論工作者來說,學術自由是超越不合理的干擾而追求真理的權利。它是理論創新的土壤和保障。在教育行政化傾向難以一時避免的情況下,學者更需要有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理論勇氣和學術精神。

(4)政府、社會應該進一步重視、支援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為創新的理論成果脫穎而出營造良好的環境。當前,確實存在有些領導不重視或不夠重視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的問題。但是,這話不能籠統地說。有許多領導是十分重視或比較重視的。一些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專案的負責人不僅自己研究,還熱心支援和關心其他人的研究。本次會議來了那麼多校長、院長、主任,就是一個明證。相反的一個例證是,我在一個活動中見到一位校長,他那個學校有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案辦得還不錯,他自己又是教育研究出身的。於是,我順便邀請他參加我們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他順口說了一句:辦研討會,都是你們沒事找事做;我們做行政的,從管理的角度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的話讓我思考,當校長的,應該以“出主意、用幹部”為重才對。他的主意哪裡來?不就是要調查研究嗎?!由此可見,思想重視不夠,具體支援不夠的現象確實是存在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許多省市、各機構和專案重視與支援中外合作辦學科學研究的程度就會很不相同。

3.當前中外合作辦學研究應重點關注的問題

中外合作辦學研究,起步較晚,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當前,在重視基礎理論研究,進行基本理論建設和學科建設的同時,應該把重點放在應用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上,把研究聚焦在火熱的中外合作辦學實踐。

兩個問題值得重點關注:第一,中外合作辦學的理念和觀念;第二,中外合作辦學可持續發展的保障體系及其運轉機制。這兩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句話,這就是,用什麼樣的理念、什麼樣的機制使中外合作辦學可持續發展。

(1)中外合作辦學理念是辦學實踐的先導。在變革和創新中外合作辦學理念方面,應該發揮理論研究的引領作用。在理念方面,應該重視:

(1)中外合作辦學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問題。例如:《中外合作辦學暫行規定》(1995年)提到:“中外合作辦學……是對中國教育事業的補充”;《中外合作辦學條例》(2003年)指出:“中外合作辦學……是中國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在法規檔案層面,中外合作辦學能否成為“中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問題值得研究。

(2)可持續發展的中外合作辦學發展觀、質量觀、人才觀。

(3)對中外合作辦學的辦學理念與管理理念的梳理。

(4)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目標與戰略模式、辦學模式及未來發展走向關係問題。

(5)規範辦學,依法管理與中外合作辦學質量提升的關係問題。

2.中外合作辦學可持續發展保障體系及其執行機制問題。至少包括:

(1)中外合作辦學的法律框架與政策體系。這是可持續發展的法制與政策環境。

(2)中外合作辦學的監管體制與內部治理結構。

(3)中外合作辦學的質量保障體系及其執行機制。

(4)中外合作辦學的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改革。

(5)跨國(境)教育中涉外合作辦學的制度設計、質量保障體系等,尤其是某些教育輸入國與輸出國的比較研究。

各位代表,今年是《教育規劃綱要》頒佈實施一週年,也是廈門大學-香港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心成立一週年。在這樣的日子裡,舉辦這樣的國際會議,我認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本次國際學術會議,顯示了中外合作辦學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對理論和實際問題都有良好的敏銳性,在學術上不僅關注了中外合作辦學基礎理論研究,而且直接對中外合作辦學的政策、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質量保障等方面,從規範辦學、依法管理和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進行了許多深入的探討,對中外合作辦學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提出了很多有參考價值的對策和思路。不少來自海外的學者,給代表們提供了跨境教育的許多經驗和理論,使大會充滿了國際化的氣息。大會所進行的各類報告和討論,在中外合作辦學的學術前沿問題、理論建設與現實問題解決方面,都提供了很有建設性的研究成果,在相當程度上拓寬了與會者的學術視野。本次會議充分體現了理論性、學術性和國際化的特點,這樣的學術交流,無疑將對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的進展產生重要影響。本次會議的成果表明,中外合作辦學研究正在逐步取得重要進步和成果,在方法學創新方面,也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這次會議能夠取得圓滿成功,要感謝各位代表的積極參與。各位遠道而來,讓我們得以一同切磋琢磨,共同關心中外合作辦學的可持續發展;我還要特別感謝會議支援機構教育部國際司的關懷和支援。這次國際學術研討會,教育部國際司徐永吉副司長、陶洪建、方慶朝、王道餘處長都來了;而且,他們在百忙中全程參加了會議。永吉副司長在大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教育部國際司的支援,使研討會提高了規格,增加了亮點。還要感謝香港大學的同仁,他們也為會議的籌備和召開付出了大量的辛勞;最後,要感謝我們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廈門大學-香港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心的同仁們和研究生們的辛勤勞動。謝謝你們!

限於我們的經驗和水平,本次國際會議肯定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甚至還有不少疏漏,請各位代表多多見諒和包涵。例如,代表發言的時間偏短,論述和提問迴應的時間不足,讓人感到意猶未盡,有點遺憾。

不過,我希望,有了大家的理解和諒解,這些遺憾將變成“美麗的遺憾”。歡迎各位代表再來參加我們舉辦的學術會議。

我要告訴大家,今年下半年,廈門大學-香港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心還將舉辦兩次學術活動,分別邀請研究中外合作辦學的世界知名專家、廈門大學客座教授、美國波士頓學院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阿爾特巴-赫教授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育學院的許美德教授來廈門舉行專題報告會,時間分別定於7月中旬和10月下旬。歡迎各位參加我們的報告會。

我還要告訴大家,在昨天晚上的彙報會上,我們討論了將來想做的幾件事,其中有:第一,我們計劃於2015年上半年《中外合作辦學條例》頒佈10週年之際,召開《條例》頒佈10週年紀念大會暨學術研討會;第二,借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我們提出如下倡議:成立全國中外合作辦學研究會(或者叫做學會),團結一切有志於中外合作辦學科學研究的專家學者,共同推進中外合作辦學的科學研究。會後,我們將發出成立研究會的倡議書。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此時此刻,大家的心情一定都是依依惜別。我要用王勃的詩句“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來向各位道別。各位代表離開廈門之後,天各一方。但是,當今世界是小小地球村,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將使我們通過這次會議建立起來的聯絡和友誼不斷地加強和延續。讓我們為中外合作辦學科學研究進一步走向繁榮攜手共同努力!

最後,我宣佈,“中外合作辦學:規範辦學、依法管理、可持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閉幕。

謝謝大家!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學術年會閉幕詞 [篇2]

各位社會學同仁、各位來賓:

今年社會學學術年會的活動兩天議程,即將結束。從大會發言到各個分論壇發言,與會代表進行了認真的研討。現在,我對本次年會進行總結。

一、本次學術年會的特點與主要議題

本次年會有五個特點:一是規模大、人數多,論文1200多篇,註冊人數超過1000人。二是重視現實研究與實地調查,城鎮化、城市病、網路社會、社會矛盾、犯罪等社會熱點問題受到關注。三是對中國經濟社會現象的理解進一步深化,解釋力進一步增強。一些論壇探討了經濟社會學、家庭社會學、科學社會學等領域的前沿理論議題。四是應用對策研究成果增多。許多論文不僅重視描述與解釋社會現象,同時也重視規範研究,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五是探討了一些新的社會現象。有些論文以新的社會現象作為研究物件,如“離村上學兒童”、“微博打拐行動”、“中堅農民”等。

本次年會的各個分論壇都有一些亮點,現將主要議題概括如下:

1、關於新型城鎮化道路與實現路徑。

有些學者對新興城鎮化道路進行了探索,提出綠色低碳、集約高效、多元形態、公平共享、城鄉協調等新型城鎮化的基本內涵。有些學者對新型城鎮化的路徑進行了探討,提出大城市主體帶動戰略,大城市率先推進農民工市民化,消除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性障礙;發展特色小城鎮;拓寬城市反哺農村的渠道。有些學者探討了城市人居環境質量下降、公共服務不足、城市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城市建設用地浪費嚴重等“城市病”問題,分析了郊區化的無序蔓延對城市發展質量的影響;探討新型城鎮化的政策支撐,如戶籍制度改革、集體土地制度改革、城鄉並軌的社會保障措施等。

2、關於美麗城市與美麗鄉村建設。

有論文指出,美麗城市是生態文明的具體形態;發展低碳經濟,建設“美麗城市”,是轉變城市發展方式,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建設生態文明為核心的美麗城市,在生態文明視域下重新審視城市文化定位;主張發展生態產業促進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互利共生;探討了地方生態知識傳承與創新,建議構建集中管理與分散治理相結合的公共管理新框架,建立城郊一體化公共管理與服務體系。同時,探討了美麗鄉村建設問題。有人認為,加強農村公共服務是建設美麗鄉村的關鍵;女性發展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有人考察了農村“空心化”問題,主張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提高農村社群的公共服務能力,讓農村人口過上高品質的生活;考察了農村“要超生”行為與“不準生”制度間的矛盾困境,指出了“黑人口”現象至今仍然存在。有論文指出,農村大量空巢老人需要養老服務,應構建養農村老服務體系。

3、關於社會管理與社會建設。

有論壇探討了社會建設的地方經驗,主張加快建立政府管理與社會自治緊密集合、良性互動、協調作用的社會管理體制機制;推進社會關係的再塑和再建構;將社會工作方法引入礦區社會管理能夠有效實現礦區的和諧發展,將社會管理從管制模式向協商模式的轉換。有學者探討了公共服務資源緊張、城市管理壓力巨大、社會治安形勢嚴峻以及群體性矛盾風險積聚等問題;有學者提出了一種通過開發鄰里社會資本和睦鄰文化資源建構社群生活共同體的主張;有些論文研究了人口遷移與流動、非自願移民及相關問題。

有論文考察了一些企業拒絕簽署勞動合同與企業員工的不同態度,認為未來農民工的維權意識將上升、維權壓力加大。當前信訪中影響接訪質量的因素,是對上訪人處理措施、跟蹤督辦、信訪幹部責任制、領導接訪方式等。有學者提出城市居民的休閒方式對其集體行動傾向具有顯著的影響。有些網際網路與虛擬社會的實證研究表明,網路社會人際關係具有高密度、群簇化、非正式、弱關係等特性,擴散性動員容易得到社會支援;社交網站、微博等網民交流場域,帶來了新型的交流模式,也產生了網路謠言等問題;政治參與正在網路社會中廣泛形成。有論文認為,公民網路反腐是公民行使監督權的現代政治行動,有望在新的政治環境中獲得新的發展。

4、關於社會學理論建設。

經濟社會學研究成果關注中國社會轉型中的重大經濟社會現象、人口經濟、民族經濟和市場經濟秩序。海洋社會學研究成果關注海洋社會變遷與海洋強國建設,在海洋意識、海洋環境、海洋環境和海洋社會建設等領域積極探索,提供發展思路和解決難題的智慧。工程社會學研究成果關注工程專案的社會風險評估。

二、關於今後學會工作的意見

1、在社會學話語系統中多一些“中國概念”。

描述與說明中國速度、中國經驗、中國道路,需要建立一些社會學獨有的分析性概念。這種概念,不能都來自國外社會學論著。從生動豐富的實踐中提煉出一些中國概念,提高社會學的理解力與解釋力。從而,為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學理論體系奠定基礎,為世界社會學理論發展貢獻中國元素,同時讓世界更好地瞭解中國與理解中國。

2、在實踐與決策中多一些“社會學聲音”。

社會科學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日益顯著,相對而言,經濟學的聲音較強,社會學的聲音較弱。社會學者要更加關注社會現實,在推動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有更多的“社會學聲音”。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國夢的社會實踐,需要更多更響亮的“社會學聲音”,擔當更多更重要的社會責任。

學會工作的方向,是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並舉。中國社會學會能不能建設成為現代智庫?現在是大科學時代,科技創新需要跨部門、跨單位協同創新。社會科學也需要跨部門、跨單位協同創新。中國社會學會要打造一個能夠回答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由全國各地優秀社會學者組成的“集合型現代智庫”。

3、拓寬學會國內外合作的渠道。

學會理事一般來自大學和科研機構,因此學會與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合作比較多也比較成功,今後繼續開展這樣的合作,重點提高合作的水平。加強國際學術交流,瞭解世界社會學的最新發展,擴大中國社會學的影響。同時,加強學會與有關省市黨政部門合作。近年來,學會在這方面的合作取得了新的進展。今後,學會要充分發揮學會專家資源豐富的優勢,與各級黨政部門合作舉辦高層論壇,探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程序中重大實踐與理論問題。這是發揮諮政作用的一個有效途徑。

4、支援青年社會學者參與學術交流

我在去年年會閉幕詞中提出了舉辦青年博士論壇的想法,得到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社會學院系的響應,他們共同主辦了第一次“青年博士論壇”。論壇基礎研究涉及到社會學經典理論的再闡釋與當代理論的新進展,應用研究涉及到宗教社會學、政治社會學、城鄉社會學、網路社會學等方面。中國社會學會的學術年會,應是社會學青年才俊發表成果的平臺,也是他們邁入社會學共同體的一座橋樑。因此,希望這樣的論壇繼續辦下去,其他的論壇也要重視青年學者的參與。本次年會上獲獎作者也向中青年社會學者傾斜,鼓勵他們參與學會活動。

5、完善學術年會的辦會機制。

年會參與人數的規模應適當控制。現在已經突破1000人,看來今後要有所控制,辦法是提高論文入選標準,不能有論文投就發年會通知。論壇不宜再增加多少了,每個論壇參與人數也要有個上限。40個論壇,每個論壇25人,總數就是1000人。人數規模過大,大會會場、相對集中住宿等安排就比較困難。

年會論文不能重複出現在不同的論壇。一稿可以多投,但是作者接到入選通知時,如果多個論壇入選,只能選擇一個論壇參加。參加年會人員可以聽取非入選論文的論壇發言。

參加年會人員經費自己承擔,年會分論壇經費由論壇主持人負責。這已經實施了,今後如有會務費,以伙食費標準收取。

公平公正進行年會學術論文評獎。我們提倡向中青年學者傾斜,已經做到了。以後論壇推選、評委遴選,共同努力把真正優先的論文選出來。。

6、明年年會舉辦地

經過理事會同意,明年年會在武漢召開。下半年開始啟動換屆工作。各省、市、自治區社會學會,各專業委員會,請在2015年2月28日前完成換屆、推薦第九屆中國社會學會理事等有關事宜。

承辦本次年會的貴州省社會科學院、貴州省社會學會,做了大量的工作,支援會議順利進行。貴州大學、貴州師範大學、貴州民族大學、貴州財經大學、貴州師範學院、安順學院、貴陽學院參與協辦,許多大學生志願者參加了服務,給與會代表營造了溫馨的環境。我代表中國社會學會,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次年會的各項議程已經完成,現在我宣佈,中國社會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閉幕!

臺灣:

2015年社會寃會年會順利落幕

【釋出時間】2015-12-05

各位理眔事與寃會會唗:

第二十九屆社會寃會年會已在上遧末坅漨落幕。非常感謝政大社會系劉雅靈主任、陳宗文教授及所有籭辦年會的同仁與同寃的付出。相信所有與會朋友都愉快地享受各項寃術交流,也感謝祕書處同仁的支援,使年會能順利運作。當然還要感謝所有會唗的踴躶參與,若沒有大家的支援,年會將無法如此精彩。

本次年會承蒙寃會同仁邀請東亞各國社會寃者共襄盛舉,感謝曾嬿芬教授邀請的日韓寃者;張茂桂老師邀請的香港寃者;以及趙彥寧老師邀請的中國大陸寃者。頰期未來臺灣與東亞的老師與寃生寃術交流將會更加頻繁。2012年年會中,我們努力地推弙寃會同仁投稿2015年7月在日本檓瀒舉辦的國雋社會寃年會,感謝大家的支援,臺灣寃者投稿人次高達203篇。

感謝此次年會天候狀況良好,參與的會唗及同寃皆相當熱情,即使到了遧日最後時段,各場次依舊出席踴躶,有幾個場次甚至在原訂的五點二十仍欲群不能,直到六點才統束熱烈的討論。總計兩天出席人數共計734人,社會寃社群活躶而豷沛的能量令人尊敬。在所有工作同仁竭眒心力的努力下,年會難免仍有不周之處,理應由我承擔所有責任,敬請各位見諒。如果對於這次年會活動有任何建議,更歡迎來信告知,俾作為日後更加精適的參考。

最後,感謝各位過去兩年以來的支援,再次謝謝大家的參與,感謝各位。

敬祝 教安

學術年會閉幕詞 [篇3]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朋友:

仲秋時節,我們又一次相聚。本次大會是我們荊門中醫藥界的又一次盛會。大會共收到了論文48篇,註冊參會人數約200餘人。參會的代表來自本市8個縣區,真實代表了荊門市中醫藥的學術水平。

同時,本次大會我們也邀請到了國內知名專家陳日新教授、李家康教授、戴天木教授、黃嚶教授等,他們精彩的講座,讓我們受益匪淺,提高了我們學會的學術檔次。本次年會受到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支援,參會和出席開幕式的有市衛計委吳主任,市中醫醫院楊院長,並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詞

本次年會充分展現了我們學會近年來的科研成果。大會設立了論文交流,與會代表積極參與、認真聽講、討論熱烈,收到了良好的交流效果,也進一步提高了大家的學術研究水平。同時,經理事會充分磋商,評選出《咳寧膏合麻杏石甘湯治療小兒慢性咳嗽的療效觀察》等10多篇優秀論文(學會常務理事以上作者不參加評獎),我們的年會已成了一個學習交流、提高專業知識的大課堂。

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當前醫療體制把我們帶進一個充滿鉅變的時代,各種利益與價值觀都在發生衝撞,我們生活在一個理想喧譁又莫衷一是的工作環境之中,市場意識形態和濫觴的消費主義,武斷地侵蝕著醫療行業,醫生價值判斷失衡。招搖於世的“市場醫生們”消解了醫學的莊嚴和神聖。他們得意洋洋地一邊填充慾望的口袋,一邊鳴響中醫文化的喪鐘!在境況不利於我們堅守清貧,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與其在山谷哭泣,不如在山頂放歌。守望精神高地,屏棄時下那些生命價值淪喪、圍繞銅臭轉的“市場醫生”觀,建立一種關注群眾,揭示中醫藥科學奧祕,尋求生命解救的醫家,以期解蔽時代,進一步贏得政府和人民的信任!

過去的一年裡,我們中醫藥學會在楊賢海理事長的帶領下,加強醫德修養,潛心提高專業水平已蔚然成風。我們的中醫藥專題,通過省市級科研成果7項,開展省級繼續教育專題會11次,國家級繼續教育專題會一次。今天楊賢海、陳明達兩位主任醫師的拜師儀式,又給我們表率了學究探索的風範。我相信,荊門市中醫藥工作在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一席之地會快速成長,人民會更加信賴、依賴我們中醫藥工作者來守護健康。

在年會即將閉幕之際,我們要感謝市衛計委、市中醫醫院對本次大會舉辦的積極支援和辛勤勞動,也要感謝幾天來為大會而辛勤工作的、默默無聞的工作人員,本次年會的舉辦還得到了廠商的支援,一併表示感謝!讓我們一起用掌聲感謝他們! 最後,感謝各位代表的積極參與,祝各位專家、各位代表返程順利,一路平安。 謝謝大家!

周勇軍

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五日

學術年會閉幕詞 [篇4]

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代表:

中國工程院2015年醫學科學前沿論壇、第十四次全國臨床藥理學術會議暨第六屆國際藥物警戒與藥物安全學術會議即將閉幕了,大家都依依不捨,不捨得離開這場學術盛宴!

在周院士的帶領和組織下,本次學術大會十分成功,參會人數多(600多人),學術氛圍濃厚,學術質量高,內容豐富,發表了不同的學術觀點,討論熱烈。大會學術報告30場,壁報展示48個,論文摘要100多篇,涉及到臨床藥理學研究與應用的多個方面,包括合理用藥、個體化治療、藥物臨床研究、新藥研究的轉化、藥物安全性評價、藥物相互作用、新方法新技術的應用等,將載入我國臨床藥理學學術交流的史冊!儘管我國臨床藥理學的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我們欣喜的看到改革開放以後,我國臨床藥理學研究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在學術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培養了大批從事臨床藥理學研究的人才,在國際上有聲音,有地位,周院士及其團隊的藥物基因組學研究工作就是國際上有學術影響的很好例項。更重要的是我國在學術研究和解決患者病痛上有創造,令人敬仰!從哲學層面講,創造包括隱性創造和顯性創造,也就是學術研究的創造(隱性創造)和技術應用(顯性創造),在給學生們上課時,經常舉兩個例子:一個是我的導師徐叔雲教授,開拓性開展抗炎免疫藥理學的學術理論研究(隱性創造),從中發現問題,針對臨床需要創制新藥(白芍總苷)治療ra(顯性創造),產生了重大效益。再就是周巨集灝院士,長期進行遺傳藥理學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隱性創造),發現問題,針對臨床需要開發出基因檢測技術、晶片、試劑盒,指導臨床個體化用藥(顯性創造),產生了重大效益。具有隱性創造力和顯性創造力的專家才是全面創造力的專家,如此的學術探索,理論與應用結合,有力地推動了臨床藥理學的學術研究與臨床安全有效用藥和新藥創制,是臨床藥理學豐富內涵的體現!

周巨集灝院士在開幕時講到,這一次大會是學術交流、相互學習的盛會,更是老朋友相聚、新朋友相識的機會。大家再依依不捨,還是要話別,離開文化底蘊深厚、現代氣息濃厚、美麗而充滿生機的長沙。衷心的感謝周巨集灝院士,感謝中南大學、中南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的所有領導、老師、同學、志願者們的精心組織,周到安排,溫馨服務,感謝各位專家的精彩報告、主持、各位代表積極參會提問。

衷心祝福周巨集灝院士青春永駐,學術常青,歌聲更美妙!祝願各位專家、各位代表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祝願我國臨床藥理學事業蓬勃發展,祝願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

全國臨床藥理學學術大會每兩年召開一次,兩年後(2016年秋)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二醫院申請承辦第十五次全國臨床藥理學學術大會,歡迎大家帶著研究的碩果,從橘子洲頭來到杭州西子湖畔參加會議。

祝各位回程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