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實用的研學旅行作文六篇

作文1.79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研學旅行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研學旅行作文六篇

研學旅行作文 篇1

近年,研學遊市場火爆,各地學校紛紛開展研學遊活動。伴隨研學遊活動被人們熱烈討論的問題則是研學遊應不應該帶手機。

在我看來,研學遊不應該帶手機。

研學遊是一種以研學為目的的旅遊,它的中心應該是“研”而不是“遊”。研學遊不是一味地讓人放鬆、玩樂。如果帶了手機,同學們都只顧著玩手機,豈不是與研學遊的本意相違背?那這就不能叫研學遊了,不如直接稱為“旅遊”。

研學遊也是人的一生中不多的與同學一同出遊的機會,等以後長大了,就再也沒有這種幾十個同學一起出遊的機會了。這本來應該是一個非常好的與同學增進感情的機會,為什麼要用手機這冰冷的機器破壞呢?手機以後有的是時間玩,但與同學一同出遊的機會可不多。難道同學之間的友情比不上手機嗎?所以,我們不該在研學遊中帶手機影響同學間的感情。

研學遊同樣是一次很好的接觸自然,放鬆自己的機會。現代社會,中學生長期待在封閉的'學校之中。而研學遊則是中學生親近大自然的最好方式之一。但是,如果帶了手機,以大部分學生的自控力,他們都會沉溺於手機中無法自拔。所謂的研學遊此時也不過是換一個風景好點兒的地方玩手機罷了。

有很多人說,帶手機是怕學生走失了聯絡不方便。但是,現今這個社會幾乎人人有手機,如果學生不幸脫離了大部隊,完全可以向行人藉手機用。

很多人認為中學生研學遊時不帶手機不安全。但事實恰恰相反,當你遇到危險時,手機不能起到絲毫作用。而且,中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安全意識低,是小偷非常喜歡的目標。手機帶在身上,很容易被偷走。如果手機上各種賬戶的密碼被破解,那後果不堪設想。

當然,研學遊帶手機也不是沒有一點好處。它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帶來方便,如隨時與父母交流、隨時拍照,以及可以移動支付而不需要攜帶大量現金。但是,總的來說,研學遊帶手機弊大於利。

同學們,放下你們的手機,好好享受一次真正的研學遊吧!

研學旅行作文 篇2

第一次遠行從這裡開始,懷著一顆好奇心登上了去青島的飛機。

大戰期間保留了燈塔,在這四十多年王炳交爺爺的維修下,很好地存了下來。每當夜幕降臨,燈塔燈光閃爍,衝破黑暗,為海上船舶點燃一盞之路明燈。

水準零點是地面點高程的起算面。全國所有海拔高程都是以水準原點為基礎測量計算出來的,為了更好地利用水準原點這一資源,在青島建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零點”。

在這裡,可以享受高度從這裡開始”的體驗。

青島奧林匹克帆船中心是奧運水山專案的比賽地。數多帆船在此一齊競發,雖沒能親眼看見,但可以想相當時場面的無比壯觀。

海巡11”是中國海事系統目前規模最大、裝備最先進的海巡船。當我們親自登上這艘船時,裡面配備了資訊監控系統,心中頓生敬意,我感受到了中國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為祖國的強大而驕傲!海軍叔叔們不畏風雨,為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護海洋環境,維護國家主權做出了貢獻。

迎著刺骨的海風,眼前是一望無垠的大海,層層波浪疊起,天水一色,心胸開闊。

我們參觀了山東大學,站在教學樓的最高層,眼底的'奇觀”令人讚歎。我們應該明確目標,努力學習,為了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眾多北辰學子在山東大學留下合影。

早晨退潮,同學們不顧寒風在海邊挖蛤蜊,體驗勞動”的快樂,享受收穫的喜悅。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青島研學活動接近尾聲,在這裡,我們看到海上的世界,領悟了海軍的艱難工作,不畏風雨的精神,感受了大自然的魅力

研學旅行作文 篇3

今天是學校開展研學旅行的日子。

“研學”“研學”,顧名思義,是要學的。可到頭來,卻總是隻記得玩,不記得學。而一切玩意中記得最清楚的,便是某處大殿中央擺放的一架架織機。

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真正的織機,而且還是那麼多。每一架織機都很新很小巧,卻無一例外是用木為仿古支架的,包漿光滑水亮,雖沒有古時那種歷經時間洗禮沉澱的厚重滄桑,但在滿屋現代人的映襯下,竟也有那麼一絲飄渺的古意。

我瞥見它們的一瞬間,一股驚喜油然而生,立刻趁著自由活動時間跨入了這座大殿,正好看見一位老媽媽在一架架鋪著花紋各異的土布的織機間穿梭,耐心地梳理被熊孩子們撥亂劃斷的絲線,時不時地為好奇詢問織布方法的學生親切地講解示範。我站在一邊,視線跟隨著她那雙骨節分明的手同梭子一起在細細密密的棉線間穿梭,注視著她耐心地教一位學妹如何踏起腳板,忽然也有了試一試的勇氣。

於是我挑了一架有著天藍色絲線的織機坐下,珍而重之地拾起了擺在織好的藍布上的那支梭子。這小巧的梭子是船型的,入手溫潤,中間鏤空出線軸的位置,那天藍色的絲線便是一圈圈纏繞在這鏤空中的一個滾筒上的。

將梭子握好在手中,我看了看眼前一小片織好的布,只見天藍色的橫線與雪白色的縱線交錯,網眼時細時粗。出自不同人的手,有不同的質感。再往前,藍線盡了,只餘下綿延的絲絲白線均勻地鋪在支架間,最終捲入末端的一個滾軸。

此刻,我忽然想起了曾看過的一篇文章,文中有一段話我至今印象深刻——“母親坐在了織布機前,拋著梭子,踏著腳板,經經緯緯地交織著生活的希冀。”

形容十分恰當,只是不親眼所見,又怎能理解那“經經緯緯”的絲線是何其細密,那絲絲縷縷的母愛是何其深沉。

懷著歎服的心情,我輕輕地踏下了一側的腳板,只見原本平整緊密的白線忽然分為兩撥,一層向下,一層向上,交錯著去往不同的方向。我有些笨拙地將梭子從兩層棉線間空出的位置穿過,一手將梭子上的藍線拉直,一手伸去扳一塊活動的木板,老媽媽就是用它把新穿入的藍線壓實的。隨後,我鬆開了腳板,踏下另一個,於是原本在下的白線換到了上面,而原本在上的白線則換到了下面,剛穿入的藍色絲線便被兩撥白線一上一下交錯地牢牢固定。我將木板推回原位,梭子再由線間穿過,然後拉木板,壓實,再換踏板,固定,又拋梭子,拉木板……一遍遍重複同樣的動作。

藍線猶如漫上白金色沙灘的潮水,一點點的將白色吞沒。網格越來越細密,彷彿心情在緩緩沉澱。梭子穿梭間,白與藍交錯相融,明亮質樸的宛若盛夏的晴空。

許多人來了,又走了。只有我依然坐在織機前,樂此不疲地拋著梭子,踏著腳板,滿足地看著那經經緯緯的絲線一寸一寸地交織成別樣的藍天。

怪不得作者如此偏愛母親的`土布,那每一釐的交織,都是無數愛與心血的呈現。多少個日夜的辛勞,才有了那幾寸長的土布,卻鋪就了作者童年的夢。土布為衣,給了人溫暖,濃濃的愛戀。而那絲絲縷縷的熱度,正是從古往今來那些勤勞可愛的慈母手中流淌出來的。

絲線交織間,心情意外地沉澱。織好的布暖暖的,好像有清淡的陽光灑在上面。恍惚中,彷彿置身在古時的織室裡。在四面大窗洞開的廳房,淺淺的暖陽傾瀉,耳邊只有窸窸窣窣的布料摩挲聲,放眼望去,屋外陽光正好,綠意延綿。

自由活動的時間終究還是到了。

我意猶未盡地放下梭子,眼中滿滿的藍,藍的耀眼。

真希望有一天,能再觸控這土布的溫度。到時,我一定會好好地坐下,捧一盞香茗,細品織布機的經經緯緯。

研學旅行作文 篇4

美好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難免讓人想念。這次來青島也是這樣,就像劃過天邊的剎那火焰,驚鴻一般短暫,卻如夏花一般絢爛。

青島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三面環海,一面接陸,巍峨的嶗山傍海屹立,風光秀麗,氣候宜人。紅瓦綠樹,碧海藍天”輝映出青島特有的美麗身姿。赤礁、細浪、彩帆、金色沙灘構成青島美麗的風景線。

第一次以研學的'目的來到青島,收穫頗多。不僅見識到了先進的航海技術,更多的是學會了理解,包容他人,學會了一種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同學之間也瞭解了很多,好像相處更自然些了,好像更像一個集體了,好像,更像一家人了。

每當我面朝大海,習習的海風拂面而來,海水那麼藍,使人感到翡翠的顏色太淺,藍寶石的顏色又太深,縱是名師高手,也難以描摹。我眺望遠方,耀眼的陽光讓人難以睜開眼,卻依稀感受到來自天空的呼喚,夢想的模樣慢慢清晰,未來正在緩緩展開。

很喜歡青島,這樣美麗的一個城市。梁實秋在青島時說:到處都是紅瓦的樓房點綴在蔥蘢的綠樹中,三面臨海,形勢天成。青島的路分不清東南西北,經常是一個上坡一個下坡,迷失在青島的大街小巷中,也別有一番樂趣吧。關於青島,一次讓人難忘的旅行。

研學旅行作文 篇5

今天,我們校園舉行了研學旅行活動。

我們坐旅行大巴不到1小時就到達了目的地廣州華南植物園。

一下車,清新的空氣撲入鼻孔,綠油油的一片,一眼望不到邊,兩排穿著綠衣的衛士熱情迎接我們。讓人第一眼就是舒服,第二眼就讓人精神飽滿,第三眼就讓人心情愉快。

導遊帶我們上完洗手間,就隨著花香來到了奇樂谷。那裡高大的遊樂設施顯得我們格外渺小,讓人有幾分害怕。其中最典型的要數金龍飛車了,長長的`龍頭轉了一個圈又一個圈,我的心也隨著一上一下,讓人不由自主的頭暈眼花起來,弄得我都心神意亂,雞皮疙瘩不停的往上冒。(舉例說明)

華南植物園中的13000多種儲存植物並不是擺設。(過渡自然)我們吃完中午飯,就隨著導遊去觀賞植物的奧妙。我們來到了天台花園,那裡的植物非常多樣性,其中有夜裡的睡美人曇花,可惜那時是白天,不然它一定能讓我們大開眼界。

時間如流水,不停的奔騰,很快我們就又回到了那熟悉的校園。忽然發現空氣變了,天也沒那麼藍了,真想再回到那藍天下,吸著清新的空氣呀!我愛華南植物園!

研學旅行作文 篇6

在緊張的學習之餘,老師說要帶我們春遊,遊覽家鄉桐城的名勝古蹟,舉行一次“研學旅行”。大家聽了,一片歡呼雀躍,我也十分開心,難得和同學一起出遊。

素有“文都”之稱的桐城,自古留下了許多的人文古蹟,雖沒有長城那樣的雄偉壯觀,也沒有西湖那樣的美麗清秀,但卻有不同尋常的文化底蘊,百年來吸引著許多文人墨客慕名而來。而這次旅行,也一定別有一番收穫。

心懷期盼,今天下午終於要出行了,媽媽答應和我一起去遊玩,也順便幫助老師照看一下同學們。下午來到教室,同學們個個興高采烈,畢竟書包裡不是沉重的書本,而是各種零食、飲料。一點半,我們一行人準時出發。這一支五十二人的隊伍,一路前行,很快來到第一站——六尺巷。

這是一條不起眼的小巷,這條小巷全長僅有百來米,寬度只有六尺寬。可就是這條不起眼的小巷,卻包涵著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和諧、寬容、禮讓,它將“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中的深意展現得淋漓盡致,它是桐城人民乃至全國人民完美處理相鄰糾紛的典範。

隨後我們來到了文廟,即現在的桐城博物館。進入文廟,正中通道便是狀元橋和下面狀元池,在科舉時代桐城的狀元回鄉必在此舉行跨橋儀式,想那跨橋者是何等的榮耀。再往裡,最令人稱讚的當然是大成殿了,進入大成殿,眼前的孔子,“四配”及“十二哲”的泥彩塑像體型龐大,神行兼備,栩栩如生,是桐城豐富文化內涵的代表,我們都虔誠地向孔子像叩拜。

接下來,我們還參觀了仿古城門——“東作門”。穿過“東作門”來到了桐城的古橋“紫來橋”,紫來橋原名桐溪橋,曾名子來橋,良弼橋,是桐城一座歷史悠久的橋。橋面上有很多車輪扎過的痕跡,可見古代從橋上經過的.人和馬車之多。紫來橋取“紫氣東來”之意,表達了桐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體現了人民創造的智慧。

過了橋我們又來到東大街,這裡仍保留著明顯的中國古街道特色,路面全是麻條石鋪就,每塊條石長約三尺、寬約八寸、厚約五寸。這條街昔日為桐城繁榮的商業街之一,兩旁商鋪林立,現如今卻寧靜得無人問津,只有老人倚門而坐。

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最後一站“投子山”了。來到山腳時,原本精力充沛的同學們大多都疲憊不堪了,望著眼前的山峰,個個叫苦不迭。我和章明同學互相鼓勵,一起率先爬上了山頂,來到了“投子曉鍾”旁。

站在山上俯視山下,果然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自豪與得意之感,有同學敲響曉鍾,渾厚的鐘聲迴盪在群山之間,悠揚而久遠。最後我們又來到了投子寺的“大雄寶殿”,相傳三國時東吳軍師魯肅戰曹兵敗,敗逃途中將其子投于山中一洞穴,後被一老增所救。此後山名、寺名都更為“投子”二字。

回到家,回想起這次研學旅行真是收穫頗豐。既領略了桐城春天的美景,又加深了對桐城文化的認識。

不管今後身在何處,我都不會忘記家鄉“文都”桐城,我要多瞭解桐城文化,自豪地當一位桐城人。

標籤:研學 六篇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