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中秋記事作文6篇

作文1.07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秋記事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秋記事作文6篇

中秋記事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每年中秋我們都在外公家度過,今看也不例外。

下午,爸爸媽媽拎著大包小包,提著鴨子興沖沖地向外公家趕去。外婆早已做好了一桌香噴噴的飯菜等候著。

晚飯時,發生了一件事。外婆想把鴨子關進窩裡再吃飯。可誰知一不小心,讓這隻陌生的鴨子從手中飛走了,外婆趕緊去追,鴨子慌不擇路,“撲稜稜”飛進了屋後的河裡,不見蹤影。

頓時,全家出動,拿著長竹竿,打著手電筒,沿著河兩巖仔細尋找。我和表妹也不甘落後,緊緊跟著尋找。終於在一處草叢下找到了鴨子的影子。外公的手電筒照他,爸爸揮著長竹竿輕輕地把它往河埠頭趕,外婆早就在等了,可他伸手要捉時,鴨子受到驚嚇一下子鑽進了水裡。我們一家八個人哭笑不得,沿著河岸找遍了,也沒有找到。

這時,月亮已經升上了天空,外公一聲令下:“算了,不找了,回去吃飯!”回到家,飯菜已經涼了,我看著皎潔如玉的月亮,心裡唸叨著:“鴨子呀,鴨子,今年的中秋節過得真有意思啊!”

中秋記事作文 篇2

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特地回老家過中秋節。

到老家的第二天,媽媽就分配給我、表姐、表弟一個艱鉅的任務——把外公剛從菜園裡拔出來的花生一個個摘下來。媽媽說著,就分給我們一人一個小桶裝花生,一邊忙著告訴我們摘的時候太小的不要,因為裡面沒有果實,花生上面的柄一定要摘乾淨。

我們來到了花生堆旁邊,一大束一大束的花生擺在我們的面前。花生葉子綠油油的,細細長長的梗連著根鬚,上面掛滿了一顆顆花生。花生大小不一,有的細細長長,有的白白胖胖的,最小的只有指甲蓋那麼點大,小得那麼可愛。我們連忙開始摘了起來,一顆顆往桶裡面扔,我心想:“我要第一個摘滿一桶花生,然後去看電視去,一直這麼摘也太無聊啦!”表弟和表姐很認真地在摘花生。時間在我們摘花生的時候一分一秒地溜走,我們手上忙著摘,嘴巴里探討著《名偵探柯南》的劇情。一兩個小時過去了,媽媽走過來檢查我們的勞動成果,表姐、表弟摘的花生合格。走到我的身邊時,媽媽往桶裡面一看,問:“舟舟,為什麼你的花生都留著小尾巴,是想學小蝌蚪去找花生媽媽嗎?”我聽了十分不解,疑惑地問:“哪兒呢?哪兒呢?”後來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剛剛媽媽講過的,花生柄一定要摘乾淨,我忘得一乾二淨了。我連忙把桶裡面的花生倒在地上,把柄摘了再往桶裡面放,一顆顆地開始返工。

摘花生是媽媽童年美好的回憶,我今天也體驗了摘花生的樂趣,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情一定要認認真真,哪怕一件小事,我們也要用心。

中秋記事作文 篇3

玩味,中秋

中秋,傳統節日。但這一年卻被我們的主題班會搞砸了。

水調歌頭,是大文豪東坡先生寫的詞。但卻被我和我們班上的一個同學搞砸了。當時恨不得找個縫鑽進去,事情經過是這樣的……星期五的晚上。。。

恩,那個誰 ,你來給我朗誦詩歌還有那個班委過來,快點別給我磨蹭。出來給我排練。隨著文娛委員的催促連外套都沒拿的我,帶一本語文書就走到外面去了。天哪,外面那個冷哦,(當時在上夜自修,為了不打擾到別的.同學。只好到外面排練)出來我就後悔了,外面的冷風那個吹,宙斯啊,想都不能想。

這還不是問題,問題是那個班委和班長玩的那個開心,嘖,嘖,嘖,嘖 。氣死我了。

過一會後,文娛委員來看了,我們才慢吞吞的排起來了。但由於那兩個死東西,一直在哪裡瘋玩,狂笑,委員,強忍,十分鐘後,爆發。拖著我們就回去了。

星期一下午,第四節課,班會。主持人說,下面有請詩歌朗誦者上臺,為我們朗誦水調歌頭,心裡想玩完了。只好硬著臉皮上去了,下面的事情本人不好意思再說了……(超級丟臉)

只記得當時朗誦完後下面一片鬨笑……

哎,做人做得好失敗啊……

中秋記事作文 篇4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祕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裡、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佔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穀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南京人閤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髮辮狀,浸溼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遊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遊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遊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中秋記事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大家都趕著回家,爸爸、媽媽、我和姐姐,一起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一家團圓。

到了老家,首先我們做桂花茶,媽媽說:“到院子裡把桂花摘下來,之後把桂花放到鍋裡去。像炒茶葉一樣炒,直到炒到深黃色的時候,就可以出鍋了。”我把炒好的桂花拿出來,發現乾乾的,一點水分也沒有。我和爸爸說:“我們先試喝一下。”喝過之後感覺很清爽。

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吃完了晚飯,我們把桌子一起搬到了院子裡。一家人圍著桌子,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

這真是一個開心的中秋節啊!

中秋記事作文 篇6

今天,我回到了奶奶家過中秋節。

我們在晚上7點半的時候回到了家,門前碧綠的大白楊遮住了圓圓的月亮,我們玩了一會兒,就吃飯了,飯桌上,大家談笑風生,我聽到爺爺說起了月亮的故事。我想看中秋的月亮。

中秋的月亮有什麼不同呢?我走出房屋一看,被密密的大白樹的枝條遮擋的秋月,像星星一樣一閃一閃的,我向前走去,——哇!我看到了一個圓圓的月亮它像銀盤一樣,我在月亮上看到了一棵樹,爸爸說這是桂花樹月亮裡還有嫦娥姐姐和小白兔呢!

第二天早上,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家人雖然離開了,但是那一輪明月永遠在我的心中!

標籤:記事 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