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選】過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合集5篇

作文1.98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過端午節的作文600字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過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合集5篇

過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1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在這一天,人們有吃粽子、賽龍舟等民間習俗。

今天,我們全家人來到江邊看龍舟比賽。江邊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擠進這擁擠的人群中,站在這人群中,我真有一種唐僧師徒步入火焰山的那種炎熱的感覺。當主持人宣佈去年冠軍*——紅隊出場時,江邊頓時沸騰起來。不一會兒,所有的隊伍都出場了,他們做好了最後的準備,都蓄勢待發。

當裁判員一聲令下,所有的隊伍一起出發。這次比賽共有七支隊伍參加,他們的龍舟按彩虹的顏色順序排列。有的隊伍依照船頭指揮員擂鼓的節奏前進著,拼命地前進著,一下子領先排在了前頭;而有的卻弄得手忙腳亂,落在了最後,正所謂:欲速則不達。江上的選手們使勁地划著,在江邊觀賽的人們也沒閒著。他們不斷喊著加油助威的口號,助威聲一陣比一陣強大。選手們在觀眾的助威聲中顯得更加賣力,更有衝勁。指揮員擂鼓的聲音震耳欲聾,選手們配合默契,富有節奏,各個隊伍都士氣高漲。

比賽漸漸接近尾聲,對於選手們來說,可以算是已經到了衝刺的階段。觀眾們都屏住氣,全場幾乎沒有呼吸聲,只有船上指揮員的擂鼓聲。紅隊依舊領先著,排在最後一名的紫隊開始奮起直追。這時,有的觀眾忍不住了,高聲地喊著,為紫隊打氣,這也讓紫隊更加充滿信心。紫隊連續超過了五個隊,一口氣將自己的排名提升到了第二位。這時裁判員鳴哨了,比賽也隨著哨聲結束了。最終,紅隊衛冕冠軍成功,紫隊獲得了第二名,重新整理了隊伍的最好成績。觀眾們再次沸騰起來,對紫隊這種奮勇爭先的精神給予鼓勵。

比賽結束了,時間也在飛快地流逝著。今天,我看了一場精彩的比賽,也過了一個歡樂的端午節。

過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2

端午節到了,不少人家中都會有粽子。慶祝端午節不僅吃粽子,還會賽龍舟,放河燈等等。那端午節的來歷和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你們知道嗎?不知道?那就讓我告訴你們吧!

下午,我到街上去問了一些公公婆婆,一些婆婆說:“端午節的來歷是紀念一個叫屈原的人,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十分傷心,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蚊龍,以免讓蛟龍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一些公公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我問起公公婆婆們關於一些端午節的食品和賽龍舟的時候,他們說得更起勁兒了,他們說:“端午節的食品和賽龍舟到現在已經成為人們過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東西了,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人們總會思念起屈原,在微微的月光下,訴說著對世間的美好願望……

過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3

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曾教過我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今天,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吃著姥姥送給我們的粽子,心裡愜意極了。可是,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下面就讓我來告訴大家吧!

據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的一個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民,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但是卻遭到壞人的陷害,去除官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他鄉。在流放途中,他得知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絞,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是,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他的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江。

屈原死後,楚國的.百姓非常難過,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等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我們的愛國詩人屈原。

20xx年端午祭被韓國公佈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對我國是一次深刻的教訓,所以從20xx年開始我國也開始把端午節列為法定節假日,讓大家過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也讓我們以自己的方式紀念我們的愛國詩人屈原。

在我的家鄉,就有端午節吃粽子、菜餃、糖糕、麻葉和雞蛋的習俗,還有大人會做香囊和五色彩線給孩子佩戴在身上,說是辟邪;家家戶戶的門上也會插一些艾草。

怎麼樣,我的家鄉就是這樣,你們的家鄉呢?

過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4

每到農曆5月七年級,天才矇矇亮,母親便叫醒我說:“快起來,割艾草、菖蒲去。去晚了,就割不到了!”

哦,端午節又到了。我便歡天喜地的來到年年割艾草、菖蒲的野地裡,割了一捆回來,幾乎是每一個大門及房門口都掛上一副。一大清早,整個村子裡,散發著濃郁艾草、菖蒲的馨香。

早飯吃過後,不用母親吩咐,便邀好幾個夥計上山去摘箬竹葉扎粽子了。

其時的家山,新竹成林,蟬鳴嘶嘶。還有滿山的芒花,開得紅豔似火,“或一簇簇,或一片片,乍看似少女的笑靨,彷彿又如天邊的彩霞。”

箬竹葉一般長在地勢較陰的山坳裡。其竿細細,其葉碩大。山風吹來,葉葉相撞,沙沙作響。摘箬竹葉,要揀新葉,用拇指和食指夾住葉片,中指一頂葉柄,“啪”的一聲脫落。

我們這些孩子們,在故鄉的懷抱裡,這山望著那山高地跑著,跳著,留下一路歡笑。我們比著,誰摘得箬葉多,誰摘的箬葉大。

箬竹葉摘回家後,母親拿到鍋裡淖過,再拿到清亮的溪水裡,一張張洗刷乾淨,就開始包紮粽子了。母親把箬竹葉捲成圓錐型,然後用飯勺,填進糯米,用筷子插實,包好,將嫩竹篾一捆,一隻只稜角分明的粽子便紮成了。

糯米需淘洗乾淨,晾乾,用少量的鹼和之。有時還在粽子中包上一些紅豆、紅棗、花生米及臘肉,味道就更好。

粽子紮好便是晚上了。晚飯過後,父親把粽子放在鍋裡,用準備好了的乾柴煮上三四個小時,再讓它燜到第二天天亮。食之,粽子餘溫尚存,還帶著濃郁的箬竹葉的清香。

粽子從八年級一直吃到初五。到初五那天,母親還要做包子,煮鹽水蛋,煨大蒜子。對了,母親還在蛋殼染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我的脖子上。這種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蛋當然是越大越好,如果能在脖子上掛上一個大鵝蛋那就雄壯了。玩膩了,就用蛋打架,誰的蛋碰破了,就吃掉。最後留下的就勝利者了。

到了傍晚,母親把艾草、菖蒲收起來,蘸雄黃酒,撒到屋的每一個角落,消毒避蟲。還在我們的額頭上,手背上,腳背上塗一些雄黃。

故鄉的端午節,浸透著一種濃濃的鄉親、親情。

過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5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現在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每家每戶的端午節似乎都一樣,現在就由我來介紹我家的端午節吧!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高手——母親。今天的早上,我跟母親學習包粽子。母親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然後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我學著母親的樣子,拿了三片子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母親見了就在旁指點:“左手捏住粽葉的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裡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母親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接著,母親在空心圓錐形裡的粽葉裡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裡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我也在粽葉裡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的時候不是把粽葉刺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母親說;”搖動筷子的時候要輕一些,把粽葉捏緊一些。你看……”母親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些樣子了。最後一道工序是捆繩。只見母親兩手握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各宗字,隨之,第2個,第3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母親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裡蒸了一會兒就上桌了!雖然我們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母親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裡蒸三十分鐘後,再泡在湯水裡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這些粽子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

我和爸爸著兩隻小饞貓一聞到香味就圍著鍋子,問母親:“母親,母親,什麼時候能吃呀?”母親總會笑著說;“你們這兩隻‘小’饞貓!”

瞧,這就是我們家的端午節!

標籤:端午節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