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實用的烏塔讀後感作文集合10篇

作文2.91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烏塔讀後感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烏塔讀後感作文集合10篇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1

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烏塔身上那種自強自立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烏塔一個14歲的女孩,竟然能自己掙錢獨自去法國、瑞士等國家旅行,我覺得烏塔非常的獨立,我和她相比,一點也不獨立,反而依賴性很強。我收拾東西時總丟三落四,沒有爸爸媽媽叮囑我,我一定會遇到很多麻煩。

記得有一次我在考場上,我以為我的文具都已經準備好了,但是馬上快考試了,我才發現尺子沒有帶,我急得都快哭了。幸好媽媽趕來了,讓我順利地完成考試。和烏塔相比,我差遠了。以後我一定會像她一樣獨立、細心的,每一件事都做好。

其實,我這樣依賴父母是有原因的,因為爸媽總是幫我把事做好,我沒有鍛鍊的機會。但我以後會多從小事做起,培養自己的獨立能力。

我希望父母能多給我一些鍛鍊自己的機會。也希望同學能學習烏塔,學習她獨立的精神。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2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德國的一個14歲的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情,為了這次旅行,烏塔做了三年的準備:閱讀了和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在家裡把旅行路線和日程都安排好,把每天要乾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為了掙旅費,她週末要給餐館和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還要去別人家陪小孩玩,不要爸爸媽媽的錢。她還下定決心,以後繼續掙錢,要來中國旅遊呢。

學完這篇課文,我對烏塔油然生出了一種敬佩之情,烏塔才十四歲,卻有著很強的生存能力,我和她比起來可真是孫悟空翻一個跟斗——十萬八千里呀!

記得有一次,我參加了一個夏令營活動。我記得十分清楚:那一個晚上,我拖著疲憊的身體來到床上,突然我的手機響了,啊!是我臨來參加活動之前,媽媽給我塞進包裡的,我聽見媽媽的聲音,眼淚不由自主地留了下來,我很想爸爸、媽媽、姐姐,希望馬上飛到他們面前,我的心裡一直在想著爸爸的關愛,媽媽的疼愛與姐姐的呵護,這種想念像石頭壓在我的心上,讓我難受萬分,我和媽媽在電話裡聊了很久很久,直到夜裡十點,才結束通話了電話,可是沒有了媽媽的聲音,周圍十分冷清,我又想著媽媽、爸爸、姐姐他們怎麼樣了?這時室友劉一妙和張栩哭了起來,我正沉浸在思念之中,被她們的哭泣聲打斷了,我想到了媽媽的囑咐“你是她們的姐姐,不能哭。”對,我是她們的姐姐,我要堅強!我抹去了眼眶中的淚水安慰起她們,等到她們的哭聲平息下來時,我就躺在床上,盼望著見到親人,一會兒就睡著了……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我與烏塔的天壤之別,烏塔自己能遊覽歐洲,而我連夏令營晚上還想家呢,再別說去歐洲了!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我一定要想想烏塔,讓她作為我的楷模,成為我要學習的一個目標。

烏塔,這個普通而平凡的名字,卻包含著我要學習的多種優點,我要多向烏塔學習,讓自己也像烏塔一樣自立、膽大心細地做事!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3

《烏塔》這篇文章裡的內容是頗耐人尋味,不僅讓小孩學會了獨立,更多的是讓大人們學會放開孩子的手,讓孩子在藍天上自由地翱翔。

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十四歲的小女孩,名叫烏塔,讓我震驚的是,烏塔竟然小小年紀就環遊了亞洲各地,並且沒有一個大人陪伴,簡直是史無前例!當然,旅途裡遇到困難是難免的,但是這一切困難在烏塔眼裡都是浮雲,她總能想出辦法克服這些困難,讓擋在她前面的攔路虎一次次低下它那高昂的頭,其實烏塔能有一個完美的旅行,靠的是旅行前的充分準備和她的獨立,在旅行前,她從來沒向父母要過一分錢,她努力地為別人打工,通過自己的恆心和毅力,終於籌齊了旅行需要的錢。她很小的時候,凡是在電視上看到了各個國家的美麗風光,她都想要去,因為從那時起,她就覺得,在電視上看到的風光是不真實的,要身臨其境才能目睹它真正的風光。烏塔剛環遊完亞洲,又在籌備下次的中國之旅了。

看看烏塔,再想想自己,我的臉一下漲得通紅,我與烏塔相差不了幾歲,但在人家環遊亞洲時,我可能正在跟父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造成這種結果也是因為父母的原因,相信許多父母都十分溺愛孩子,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讓孩子變成了家裡的“小姐”“少爺”“俗話說:“溫室裡的小樹是長不高的,籠子裡的小鳥是長不大的。我們就是小鳥,父母的溺愛成了我們的牢籠,我們渴望父母不再溺愛,讓牢籠開啟,努力飛翔,慢慢變成獨立的孩子,成為下一個烏塔!

父母們,請開啟你們的“牢籠”,讓“小鳥”飛翔吧!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4

烏塔這篇課文使我有了深刻的感觸:這是一位14歲小姑娘獨自去歐洲,令我感到佩服。

其中一處讓我感到印象很深刻,也讓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她說,她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的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裡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她還說,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從這裡能看出烏塔是個生存能力強,有責任感、做事有條理、有計劃的孩子。

這使我想起了我們中國的孩子比外國的孩子柔弱,在家裡是個十足的“小皇帝”、“小公主”。遇到一點挫折,就打電話給父母,向她們傾訴自己的痛苦,讓父母幫我們解決。而父母在家裡很著急,連忙跟班主任說女兒、兒子在學校裡怎麼被欺負。寄宿生雖然在學校裡兩個星期的時候,才可以回一次家,爸爸媽媽就把好吃的飯菜放在微波爐裡蒸,只要我們喊一聲我肚子餓了,他們就迅速把飯菜端上桌來,供我們享用。吃完飯後,把碗筷往桌上一扔,就跑的無影無蹤了。返校時,孩子咕咚咕咚跑到車上,以下的事就不管了。父母則在後面幫我們整理東西,回到學校,什麼東西丟了馬上打電話埋怨他們:怎麼把我的東西忘拿了。他們馬趕過來給我們拿東西,又趕回去了。這就說明了中國的孩子被父母嬌生慣養的例子。

而國外的孩子摔倒了,父母看見了,不去扶他們,是想讓他們從哪摔倒就從哪站起來。外國的孩子上學去,就到銀行付貸款,到了有能力賺錢,再一一還清。他們從不亂花父母一分錢,因為他們知道這是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錢。

爸爸媽媽,你們放心我吧!我們不要在你們的逆愛中成長。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5

讀過《烏塔》這篇課文,我感到很驚訝!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竟然獨自一人遊遍整個歐洲。而且,烏塔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了這次旅行,閱讀了許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為了掙到旅費,每個週末到餐館或者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

烏塔和我基本是同齡人,和烏塔相比,我做的實在是太少太少了......可以說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切的一切都要靠父母,自理的能力很差。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或者難題,不知道自己獨立解決難題或者自己動腦筋思考,只會問爸爸媽媽,或者依靠他們給我解決問題,更別說自己打工掙錢了。即便是出去旅遊,也是跟著爸媽,吃住由爸媽安排,全由他們照顧。平時就更不用說了,衣服都是媽媽洗的,飯也是媽媽做的,我能做的真的很少很少。

我覺得,我們應該多吃點苦,才能磨練我們的意志和毅力。昨天,爸爸還告訴我說:如果你遇到什麼困惑解決不了的話,你就去爬爬大山,去問問大山,去問問大自然,它會告訴你答案。雖然我不太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但是我明白,我們要想得到,就必須付出,必須努力,必須能吃苦。

烏塔,你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以後的生活中,我一定要克服依賴的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的精神!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6

這幾天,我學到了一篇課文名叫《烏塔》。課文中有一個女孩叫烏塔,她讓我心底一道道波浪在翻滾,還讓我受益非淺。

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小女孩烏塔,一個人遊歐洲的事。烏塔在家裡為這次旅遊準備了三年,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打工,假期去別人家陪小孩。他總是覺得從電視和書本了中認識的世界是不完美。

在中國,孩子們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生怕碎掉。又如同小皇帝、小公主,什麼事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也看成理所當然的事。不敢放開手,讓他們獨立、自立。而在外國,父母們覺得愛孩子,鬆開手讓孩子們面對挫折,戰勝困難。

我也是一名四年級到少先隊員,卻還是籠中的小鳥,不敢獨立飛得更高、更遠。烏塔就是外面的小草,努力的吸收陽光,雨露,戰勝困難,綻放出耀眼的光芒。我呢,看到喜歡的`玩具就像爸爸媽媽要錢。烏.塔不像父母要一分錢,而是自己一個人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我不喜歡獨立生活,害怕面對困難,一點兒事情就會放棄。我就像溫室裡的花朵,沒有照到一絲陽光,不會獨立。烏塔是一片綠葉,被風吹到別的地方,但他不怕困難,不怕危險,學會獨立,讓我感覺我和她,有380°的距離。

當我知道烏塔14歲就去歐洲,不用父母錢,自己去掙旅費,我很吃驚。想到以前看到了一些美麗又精美的物品和自己感到很好玩的玩具,就向父母用汗水換來的錢買東西。想到後很慚愧,我應該不要動不動,就去亂花錢。

我讀到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時。我又想到每當我放學要走回家去,可害怕路上有什麼危險在等著我,我就像縮頭.烏龜一樣縮回去。又記得一次,我一個人在睡覺。我害怕黑,就三更半夜在床上放聲大哭。父母受不了,就陪我睡覺。想到這,我感到很丟臉,我這麼大了,應該學會獨立。

烏塔,你是個自立自強的孩子,我應該學習你的那獨立的特點,不用依賴父母,自己會做的事情自己做。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7

烏塔,她是那麼勇敢啊!一個人獨闖義大利。想想我們,也許我們裡面沒有一個人敢去。親人太嬌慣我們了,主要的是我們沒有常識,碰到困難也不知道求救。烏塔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查警察局的號碼,那裡想必碰到的困難很多,可烏塔卻平安無事。

我想烏塔這樣做是對的,因為這樣會鍛鍊自己的生活能力,也可以瞭解一些國家的知識,並且可以鍛鍊自己的膽量。她在預備去義大利的旅費時,從不向大人要,是她自己週末去分廣告單,暑假去幫人看小孩,這種做法也是對的。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烏塔就是這樣做的,因為她明確的對作者說:“從電視上看到義大利許多次,但到這裡她的漂亮才深深感動了我。”

我雖然不如我雖然現在還不如烏塔那麼勇敢,但是我會從小事做起!我和烏塔相比,如她,但是我比以前好了許多,如:我爸媽不在身邊,但我學會了自覺自理生活、我奶奶家裡有事,我鍛鍊自己走路;但與烏塔相比,我還遠遠不夠,以後我要努力改變缺點,培養自己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多看一些書籍,增加知識,向烏塔學習,做個勇敢的人。

烏塔,這個名字深深感動了我。每個人要是都有這樣的膽量,他們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8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烏塔》。烏塔,難道是一座落滿了烏鴉的寶塔嗎?因此,我看得非常認真。

原來,故事主要講我在住青年旅店時偶遇一個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故事。讀完後,我受益匪淺,不由地暗暗佩服烏塔!

我敬佩烏塔的膽量。文中寫道:“我叫烏塔,在讀國小,已經12歲了,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已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義大利玩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以後還要去波恩,然後去希臘……”這麼長的旅程,她一個人,買的聯票。試想想:她成功出遊的背後,得付出多大的努力啊。知識的儲備、衣食住行、安全等。這對於我一個成年人來說,都只是偶爾想過。到現在為止,我還只是在想何時能遊遍中國,沒想到這樣一個12歲的小女孩,就已經開始環遊世界了,我感到汗顏。出門前,就在想:自己行嗎?如果路途中身體出問題了怎麼辦、遇到壞人了怎麼辦、沒錢了怎麼辦?從烏塔身上,我看到了出行的勇氣和實力。她真是一個有膽量、有魅力的女孩。

我敬佩烏塔的細心。文中寫道:“為計劃這次旅遊,我整整花了3年的時間來準備,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還要給家裡寄張明信片或打個電話報平安……”從她的講述中,我們感受到了烏塔自強、感恩的精神。她自己準備,遇到問題知道怎樣求助,還知道家中有親人牽扯掛著她,給家人報平安。而且還給家中的每個人都準備了禮物,還明白外面的價格比自己所以城市的物品價格便宜她才買。她在理財方面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看似烏塔獨自出行,可要獨自面對和處理方方面面的事情,可見烏塔的知識面和應變能力真得非常強。而我們大多數中國孩子呢?有的同學不僅自己不敢出遠門,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不願自己走,更別說像烏塔那樣遊歷歐洲了。烏塔之所以能自強,是因為她之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時,我們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比如:週末之前是否制定了作息時間表?寒暑假是否早有了規劃,而且圍繞規劃在做準備。以後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逐步養成凡事預則立的好習慣。

我還敬佩烏塔的自立。文中寫道:“她不全部向父母要錢,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發廣告單,假期還要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費用父親出一半,自己出一半。”一個12歲的女孩,出行的旅費有一半是自己掙來的。在掙錢的過程中,是不是鍛鍊和提高了孩子各方面的應變能力呢?她真是一個非常棒的孩子,早早接觸社會,早早感知社會,早早認識社會。我們的孩子呢?中國的父母是全球父母中為了孩子付出最多的父母,為了孩子操心最多的父母,為了孩子考慮最多的父母,可是我們的孩子呢?放到全球上去還有競爭力嗎?我們常常看到,在全球青少年開展活動時,我們中國的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謙讓的能力、環保的能力、助人的能力、兼顧未來的能力、理財能力和別的國家的孩子有差距啊!

從《烏塔》這篇課文的學習,我瞭解到一個12歲的德國小姑娘真得很棒,她適應社會的能力很強,她的個人素質很高,她做事情有計劃,計劃了就去實現。勇敢堅強的烏塔,說到做到的烏塔,你是我學習的榜樣!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9

《烏塔》一文講了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遊歷歐洲的故事。

烏塔是一個膽大、細心、有目標、自強自立的小姑娘。她的父母敢於給孩子鍛鍊的機會。而中國的家長卻:過於關愛孩子,事事包辦,讓孩子沒有獨立的空間。雖然說膽大的孩子容易闖禍,但烏塔卻是一個膽大而又細心的小姑娘,她沒到一個地方,都會問警察電話號碼,然後再給家人撥打電話或寄名信片給家人報平安。她讓我們懂得:不能過分依賴別人,要做個獨立的人;不能非常膽小,要做個膽大的人。

我覺得,烏塔的種種品質都值得我們學習。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10

烏塔,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如果不是你親眼所見,你相信她一個人獨自遊了很多國家嗎?這對沒有出過遠門的孩子是絕對不敢想象的事。

為什麼我們中國沒有這樣的例子呢?因為父母“愛”孩子。為什麼愛要加雙引號呢?因為在中國,父母的這種愛不叫真正的愛,叫錯誤的愛。在中國,這種愛叫做“溺愛”。過分的溺愛,只會讓孩子養成依賴性的思想,讓孩子成為溫室中的花朵,籠中的小鳥,什麼事都要父母安排好。

為什麼中國父母會這樣愛孩子呢?那是來源於中國父母的擔心。在他們眼裡,孩子永遠長不大,永遠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永遠都是一個懵懂的孩子,怕孩子餓肚子,怕孩子受傷。什麼事都安排得妥妥當當,使孩子的人生道路平平坦坦。其實父母不知道,孩子只有經歷挫折才能成長。

烏塔也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啊,為什麼她的父母就這麼放心地讓烏塔自己一個人去遊世界各地呢?這就是西方的教育與中國的教育方法的不同。烏塔的父母也愛孩子,但他們愛得正確。愛孩子,就應該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自主的能力,讓孩子在社會上走走,讓孩子熟悉將來發展的地方,讓孩子成為戈壁灘上的白楊,成為風雨中的胸鷹!而在中國,你看到的卻相反,父母卻說:“孩子還太小啊。”是啊,孩子就是小才能鍛煉出獨立自主的能力啊,等到長大了就已經太晚了。

想真正愛孩子,就讓孩子自己去獨立吧。父母們,張開你們那雙手,讓孩子們去自由自在地飛翔,讓他們自己去選擇人生的道路吧!

標籤:讀後感 烏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