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職務 > 經濟師

中級經濟師《財政支出規模的衡量指標》基礎考點

經濟師1.86W

【所屬章節】:

中級經濟師《財政支出規模的衡量指標》基礎考點

本知識點屬於《財政税收》科目第二章 財政支出理論與內容 第二節 財政支出的規模

【知識點】:財政支出規模的衡量指標

財政支出規模通常表現為財政支出的總量,而表現財政支出總量的可以是財政支出數額的絕對量,也可以是財政支出佔國民收入(或國民生產總值)的相對量。由於不同國家以及一個國家不同經濟發展時期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雖然經常用財政支出的絕對量來分析財政支出的規模,但把它作為不同國家的衡量指標用以分析財政支出的規模,顯然是很困難的。因此,衡量和考察財政支出規模的指標通常是以財政支出的相對量來表示,它既可以用作不同國家財政支出規模的分析比較,也可以用作一個國家不同時期財政支出規模的對比分析。它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政府職能範圍的大小等。

我們曾用財政支出佔國民收入的比重來衡量財政分配的規模,它反映了財政分配的真實規模,也反映了財政分配對國民經濟的作用程度。過去,我們的研究只是注意財政收入佔國民收入的比重,不注意財政支出佔國民收入的比重。這是因為,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財政分配一直處於國民收入分配總樞紐的地位,因為實行高度集中體制,財政收入集中率很高,而能夠動員在全社會分配使用的社會財力相當有限,在這種情況下,財政分配嚴格執行收支平衡的方針,如果一旦出現支出大於收入的情況,必然造成國民收入的超分配。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財政支出與財政收入的數額基本上是等同的,在考察財政分配規模時,只選用財政收入佔國民收入的比重便不足為奇了。經濟體制改革以後,我國的分配體制、分配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國家集中分配的資金在國民收入中所佔比例逐年下降,而企業和居民所佔有和支配的資金在國民收入中所佔比重逐年上升。處於經濟體制轉軌之中的政府,擔負着極為重要的任務,日益下降的可支配財力與其行使的職能相差甚遠,因此,財政支出大於財政收入的現象頻頻發生,出現了財政赤字。為了彌補財政赤字,政府不得不發行公債,且數額日益增加,在這種情況下,財政支出與財政收入的數額相差很大,財政收入只反映一定時期政府用無償的方式籌集的財政資金,而財政支出則反映國家財政動用和支配的財力,因此,用財政支出佔國民收入的比重來表示財政分配的規模,更能反映財政分配的真實狀況。

我們把財政支出佔國民生產總值(GNP)或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用於衡量財政分配的規模,就其分母來看,我們曾選用的是國民收入,而現代市場經濟國家大多都選用國民生產總值(GNP)或國內生產總值(GDP),這就是統計口徑問題。世界上普遍實行兩大核算體系:即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和國民經濟平衡表體系。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通常使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和少數發展中國家使用國民經濟平衡表體系。兩大核算體系的理論基礎和包含的內容以及指標體系都有極大差別。就國民收入和國民生產總值來説,這是兩個不同的經濟概念,大致來説,國民收入中包含物質生產領域所新創造的價值,非物質生產領域所獲得的收入並不包括在其中;而國民生產總值不僅包括非物質生產領域所獲得的收入,還包括來自國外的淨要素收入,以及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等。所以,要把這兩個指標體系進行比較,需要做一些換算。從現代社會的情況來看,用國民生產總值比用國民收入來表示經濟的實力與發展水平,似乎更好一些。這是因為:第一,隨着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社會的產業結構也發生相應的變化,第三產業得到迅速的發展,在很多生產力發達的國家,第三產業的產值已超過第一、第二業的產值;第三產業已經成為重要的產業部門,如果把其創造的產值不加以統計,顯然不能反映國民經濟發展的全貌,這是很不科學的。第二,經濟的發展,已經打破了一個國家的疆域,向着更廣闊的空間發展,本國資金到別國投資,外國的資本流入到本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一體化的重重要特徵,因此,來自國外的淨要素收入,也應統計在內。第三,隨着技術水平忝斷髮展,很多產業部門的的設備更新換代的時間日益縮短,大量的產業部門採用快速折舊方法。隨着時間的推移,採用的快速折舊方法也不斷多樣化,適應面不斷加寬,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在統計產值時,把折舊加以扣除,將是一件較難的事,況且,由於各部門的折舊方法不同,統計數字也難以準確與科學。正因如此,我們在衡量財政支出規模時,已經把指標更換過來,用財政支出佔國內生意總值的比重來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