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職業 > 茶藝師

日本茶文化

茶藝師6.87K

導語: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種儀式化的、為客人奉茶之事。原稱為“茶湯”。日本茶道和其他東亞茶儀式一樣,都是一種以品茶為主而發展出來的特殊文化,但內容和形式則有別。茶道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最初是僧侶用茶來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趙州從諗禪師曾經以“吃茶去”來接引學人;後來才成為分享茶食的儀式。現在的日本茶道分為抹茶道與煎茶道兩種,但茶道一詞所指的是較早發展出來的抹茶道。

日本茶文化

日本茶道的“茶室”,又稱“本席”﹑“茶席”,為舉行茶道的場所。日本的茶室一般用竹木和蘆草編成。茶室面積一般以置放四疊半“榻榻米”為度,約9-10平方米。小巧雅緻,結構緊湊,以便於賓主傾心交談。茶室分為牀間﹑客﹑點前﹑爐踏達等專門區域。室內設置壁龕﹑地爐和各式木窗,一側布“水屋”,供備放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潔用具。牀間掛名人字畫,其旁懸竹製花瓶,瓶中插花,插花品種視四季而有不同。

日本茶道的茶具因日本茶道源於中國,故而日本茶道的茶具也源於中國功夫茶具。其基本茶具與潮州功夫茶具一樣也分四大件:涼爐,煮水用的風爐;茶釜,煮水用的鐵製的`有蓋大缽;湯瓶,泡茶用的帶柄有嘴罐,稱“急須”;茶碗,盛茶湯用的瓷碗。

另外,還有研磨茶葉的“茶磨”﹑夾白炭用的“火箸”;盛冷水的“水注”;盛白炭的“炭籃”;清潔茶具用的“水翻”;裝香用的“香盒”;沏茶時用於攪拌的“茶筅”;取茶粉用的竹製“茶勺”;擦拭茶碗的“茶巾”;盛茶葉末的“茶罐”;用三根大鳥羽毛製成﹑用於拂塵的“羽帚”;盛炭的“炭鬥”;盛爐灰的“灰器”;取水用的“水勺”等。

日本茶道的用具名目繁多,不但有大小之分,還有“和物”(日本)與唐物(中國)﹑高麗物(朝鮮)之區別。

品茗飲茶,自古講究器具使用。小巧精緻的茶具賞心悦目,自然不必多説,而使用大茶具也別有一番情趣。雖説北京曾出過著名的大碗茶,可要是和日本的大碗茶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這種大碗茶產自奈良市西北著名的西大寺。那裏每年4月和10月的第二個週末,都會舉行“大茶盛式”活動。日語中“盛”是“器具”之意,“大茶盛”就是大茶碗的意思。這種大茶碗也真夠大的,高21釐米,直徑為36釐米,周長107釐米,重達7公斤,堪稱茶具中的巨無霸。

  喝大碗茶要兩邊人幫忙。

源自700多年前的施捨

為何要使用如此巨大的茶碗喝茶呢?據説在1239年,西大寺的高僧向寺院內的菩薩獻茶後,為保佑“玉體安穩,萬民豐樂”,將剩下的供茶施捨給聚集在寺中的信徒們飲用。當時,茶葉大多從中國進口,是高級奢侈品,只有貴族和僧侶間才流行飲茶,而日本民間,茶是被當成包治百病的藥物使用的。

施茶給眾人飲用時,因沒有足夠的茶具,就用一個大水盆盛滿茶水,一人一口,一直傳遞着喝下去。這樣的做法在信徒中受到好評,西大寺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後來,這種發放茶水給參拜寺廟的信徒喝的傳統就流傳下來,直到今天。西大寺使用的茶具依然保持着當年的模樣,成了日本獨一無二的大茶碗。

  長老在煎茶

喝大碗茶戰戰兢兢

現在,飲茶已成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習慣,但很多人仍然相信寺院的茶水能祛病除邪。西大寺每年春秋舉行的“大茶盛式”都人滿為患,儘管門票4000日元一張,還是極難買到。儀式本身與其説是分發茶水,更像是宗教儀式表演。參加者被帶到鋪着榻榻米的日式房間,跪坐在蒲團上等待。寺院長老在眾僧侶簇擁下,神態莊嚴地緩緩踱進屋,開始講述大茶碗的來龍去脈。聽者正襟危坐,説者話音朗朗。然後,長老在眾人注視下煎煮茶水。茶有兩種,一種是煎茶,即把茶葉投入開水直接煎熬;還有一種是日本特有的抹茶,先把烘乾的茶葉粉碎,然後加入開水攪拌成糊狀。喝茶時5人一組,分得一個大茶碗。長老用長長的茶勺象徵性地向碗裏注入茶水後就可飲用了。

由於茶碗又大又重,一個人單獨喝茶實在困難,需要兩邊的人協助才能捧起茶碗。喝茶時,頭幾乎要全部埋進碗中,從正面看,根本就瞧不見喝茶人的臉。由於緊張,不少人喝大碗茶時戰戰兢兢。據説,每年都有人把茶碗滑落,被大碗茶搞得狼狽不堪。

標籤:茶文化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