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職業 > 茶藝師

馬來西亞的茶中的故事

茶藝師2.68W

導語:茶文化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發揚茶德、傳播茶道、文化藝術 、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促進民族團結、表現社會進步和發展經濟貿易等。茶德是經過幾千年積澱下來的被歷代人們所推崇的茶內在具備的美好品性。

馬來西亞的茶中的故事

  茶行茶葉貫穿華人歷史

在馬來西亞時,曾有一位馬來西亞老茶人向我講了一個美麗的傳説:茶始於公元前2737年。當時中國古代傳説中的皇帝神農氏,是一位淵博的學者和中草藥專家,有一天,他在一棵樹下憩息。這時一陣風拂過樹枝,幾片樹葉隨風掉落在正在烹煮的開水。當神農氏飲下那鍋水時,發現味道鮮美,飲後更感精力充沛,由此,茶便被發現了。

在遙遠的異國他鄉,聆聽着一位外國老人講述中國的傳説故事,我不僅覺得親切,更深受感動,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有人説,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茶香,説的正是茶葉通過中國南部大批華人遷移至東南亞的歷史,茶也一直陪伴海外華人度過許多悲歡歲月。

在茶行貨架上擺放着的許許多多不同種類的茶葉罐,它們的背後隱藏着不僅是茶行各自的故事,也交織着華人生活、奮鬥的歷史,折射出華人社會文化的璀璨光芒。

如今,馬來西亞有很多老茶行,其中有裝潢淳樸自然,有的設計新穎華麗,有的古樸典雅……無論它們以什麼形式出現,都帶着一股濃濃的懷舊風味。

目前許多茶行都由華人來經營的。首先是因為很久以前的在馬來西亞,茶是當時白開水以外最普遍的飲料,可是由於該國並不生產茶,茶的來源都必須依靠中國進口;其次,海外華人因通商語言及對中國的方方面面都比較熟悉,因而方便了與中國進行密切的貿易往來,其中茶葉是貿易的重要物品之一。因此,就造成了目前幾乎所有各大茶行都由華人經營的現象。

由於該國是多元種族的`國度,中國茶不僅能在這裏落地生根,進而衍生許多與茶的故事。

  聽老茶人講過去的故事

“只要有礦場,就有茶香。”坐落在吉隆坡茨廠街的一家茶行的張老先生是本地一位知名的老茶人,大大小小的茶行都認識這位前輩。他品茶無數,與茶培養出一份不可言語的深厚感情,因而對於本地飲茶文化,他有深刻了解。據説他開的這家茶行是馬來西亞歷史上最悠久的茶行之一。張老先生早年是隨父母從中國廣東來到馬來西亞謀生的。

在接受我的採訪時,這位年過八旬張老先生對我説:“我們茶行建立於1928年,剛開始是以做雜貨為主的貿易行。還記得店裏除了茶葉還賣煙草,有時祖父還做外匯交易。至於何年何月以茶葉作為主要商品,我可説不上來。”

不過,根據他的兒子的翻查,得悉他們是在1937年或更早註冊成為有限公司,正式在本地從事貿易生意。

老人告訴我,現在交通方便,行銷綱絡又廣,不像早期的茶行,都是由老闆自己一人四處招生意。早期,如果茶行規模大的,還能駕着車子到各州行銷,一些小型茶行,都是踩着三輪車到附近的茶室兜售茶葉。

我感到當談到祖先從三輪車到擁有一輛小貨車的奮鬥經過,老人感慨萬千,百感交集。

張老先生當年20來歲就隨父親進入茶行,他走遍大城小鎮做生意,才建立如今廣大的行銷網絡。“當時都以賒賬為主,大家都講‘信用’二字。我們很多顧客都是傳了好幾代,可説是世代相傳。”

老人興致勃勃地告訴我,在八十年代之前,中國處於閉門式經濟模式,若要與外國通商,就得靠一年兩次的春秋交易會,而且所有物品都由國營機構掌管。

“那時和中國人談生意很難,還要排隊才見到他們呢!”老先生笑着説,“現在情況倒轉口羅,是他們排隊見我們。”這就是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現象。

“我們當時並沒有各自上中國大陸採購茶葉,而是由七間茶行組成一間稱為貌暢的公司,作為總代表與當時中國唯一的福建廈門茶葉進出口公司進行買賣。”

貌暢公司一直成為本地茶行進口茶葉的代表,直到八十年代中國市場開放,它才逐漸停止營業,改由各個茶行獨自到中國採購茶葉。

早期,這些馬來西亞的茶行從中國進口茶葉,都以木箱為主,數量不多,與現在每個月至少一個貨櫃的比較,真是天壤之別。

在四、五十年代,茶行在吉隆坡一帶特別多,各州的中小型茶行都向較大規模的茶行購茶。當年的生意好做,市場的茶葉都由七間大茶行壟斷。

當時,所有的茶葉都通過海運,等上幾個星期,才會到達新加坡港口。在那裏,質好的茶葉會先被一些新加坡茶行挑選,剩下來的才會到達馬來西亞本地。

當大茶行拿到茶葉後,就以散裝方式出售茶葉給中小型茶行以及雜貨店,再由他們自行包裝,再銷售到消費市場上。

一箱箱的茶葉經過幾個環節,才能夠成為人人手中的一杯茶。

在馬來西亞中國茶的發展過程裏,不僅包含了茶葉商業的歷史,還包含了中國南來的華人如何在馬來西亞商界闖下一番事業輝煌歷史。

老人深情地對我説,中國早期來馬來西亞的華僑基本上都是赤手空拳,不懼勞苦,通過幾代人的拼搏,打下了殷實的家業,為我們帶來茶以外的感動。

難怪不少馬來西亞的華人都説有人説:“喝下一口茶時,想想背後的故事和先人種下的福根,那杯茶就會變得分外有意思。”

標籤: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