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職業 > 育嬰師

嬰兒黃疸是什麼

育嬰師1.56W

什麼剛生出來的寶寶皮膚總是黃黃的?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怎麼才能消除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嬰兒黃疸是什麼
  嬰兒黃疸是什麼

一、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的'一種特殊生理現象,正常新生兒幾乎都有。其特點是:

1、出生後2-3天出現黃疸,皮膚呈淺黃色,鞏膜(白眼珠)微帶黃色,尿稍黃,無不適表現,第4-6天黃疸最明顯,足月兒在出生後第10-14天黃疸消退,早產兒可能延至第3-4周消退。

2、血清膽紅素測定值偏高。

產生生理性黃疸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兒體內產生膽紅素過多,而肝轉化、排泄膽紅素能力差,致使膽紅素堆積於血中而發生黃疸。因系生理現象,一般無需處理,可多飲葡萄糖水,促進利尿,排出膽紅素。有些嚴重的黃疸可併發膽紅素腦病(核黃疸)引起永久性腦損害,所以一旦發現寶寶黃疸有所加重就應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遺憾終生。

二、需要區別的病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由疾病引起。其特點是:

1、黃疸在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或1周後出現,或黃疸消退後又復出現。

2、黃疸持續時間長超過生理性黃疸的時限。

3、黃疸過重,血清膽紅素超過了生理性黃疸的數值。病理性黃疸常見於新生兒溶血癥、新生兒敗血症、新生兒肝炎、新生兒膽道畸形、克汀病、頭顱血腫等,一旦發現病理性黃疸,應立即就醫診治,並避免與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觸。

  新生兒黃疸應該如何治療

濕熱型黃疸可見到小兒皮膚黃而鮮明,其色如枯色,伴見發熱、煩躁、啼哭、口渴、嘔吐、尿黃、便祕等症狀,常用茵陳、梔子、大黃、黃芩、車前子、竹茹、陳皮等中藥治療,伴見高熱、煩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並且有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此型—般病情較重,多為核黃疸病人。中成藥可灌服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等,湯藥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梔子、黃連、茵陳、菖蒲、大黃、鈎藤等藥,水煎服。若患兒已昏迷則中藥灌不進去時,可用茵陳、梔子、大黃、甘草煎湯,保留灌腸,一日一次,或採用鍼灸,西藥搶救等辦法綜合治療。

瘀滯型黃疽可見面目及全身發黃,黃色較深且晦暗,並逐漸加重,身體消瘦,飲食減少,大便溏稀,並伴有皮膚出血而見瘀斑瘀點等,中醫認為此為熱邪深入,傷及脾胃,瘀阻血分,因此治療要活血化瘀,養肝健脾,中藥可用柴胡、赤芍、白芍、當歸、桃仁、紅花、川芎、佛手、陳皮、茯苓、山藥、雞血藤等藥物。

脾濕型黃疸的小兒皮膚髮黃,日久不易退,其色晦暗,面色無華,體質消瘦,乏力納少,大便溏軟,四肢欠温,治療可用健脾化濕、和中之法,中藥可用茵陳、白朮、乾薑、黨蔘、山藥、茯苓、佛手、菖蒲、鬱金、焦山楂等,中成藥可用健脾丸,地茵合劑等。

  寶寶黃疸會自然消退嗎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於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徵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峯,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慾不振外,無其他臨牀症狀。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2~3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週至數週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延遲餵奶(開奶晚)、嘔吐、生時及生後缺氧、寒冷、胎糞排出晚均可加重生理性黃疸。新生兒ABO溶血、RH溶血、先天性膽道閉鎖、嬰兒肝炎綜合症、敗血病等,可造成病理性黃疸。黃疸嚴重者可引起膽紅素腦病(核黃疸),該病多危及生命,即便搶救治療及時保住生命也會遺留日後的腦癱。

無論是媽媽怎麼坐月子,一定不能讓寶寶在黑暗的家中度過新生兒時期,只要不是寒冷的大風天氣,每天都應該開窗通風換氣,讓自然光線照進室內,若氣温許可,最好給寶寶勤洗澡,這樣不僅便於發現寶寶是否有黃疸出現,同時也對寶寶大腦發育非常有利。若發現有黃疸,無論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都應諮詢專業醫生,以便及時診治,千萬不能等待黃疸自然消退。

(以上內容來源於網絡,僅供參考,具體以醫生囑咐為準)

標籤:黃疸 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