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語文中國小教師資格面試試講範例

導語:新一輪教師資格考試面試快要到來了,在試講這一部分中,相關的考試內容你還知道有什麼嗎?小編認為最難的莫過於試講了,下面是相關的試講範文,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中國小教師資格面試試講範例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我是語文_______號,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_________(板書:課題、作者),

接下來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方面來對本課進行闡述。

  一、説教材

(一)教學來源和教學目標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年級下冊第-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故都的秋》是本單元散文鑑賞的起始課,這篇散文充分體現了現代散文由“代聖人立言”變成“表現自己”,由“文章”上升為“文學”,散文審美品位的大幅度提升。這篇散文是郁達夫對故都北平秋景的細膩描摹中流露出內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全文緊扣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通過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的方法,將客觀景物與作家的主觀色彩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

(1)瞭解郁達夫的思想情感和創作風格。

(2)理解本文的脈絡結構。品味文章明白曉暢、簡潔清麗的語言學習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藝術手法。

(3)品味文章明白曉暢、簡潔清麗的語言。

2、能力目標:

(1)培養朗讀感悟、品味揣摩語言的能力。

(2)體味詩意秋景圖,把握散文“形”與“神”的辯證關係。理解本文“主觀情”與“客觀景”的自然融合。

3、情感目標:

(1)正確理解作者流露的“悲涼”心態和主觀情感。

(2)培養人文情懷,提高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文中“我”、“物”完美融合的寫作特點以及作者對北方秋景的讚美之情有深刻的內涵,因此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

1、體會本文“情景俱到,既細且清”“真切靈活”的散文語言特色,進一步體會散文“形與“神”的.辯證關係。

2、學習文章中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藝術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觀情”與“客觀景”的自然融合。

教學的難點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我所面對的高中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對散文並不陌

生,感受過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學也能説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但學生的能力主要還停留在初讀和泛讀上,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仍有待提高。根據學生的這些情況,我設定的教學難點是:

1、準確把握作者對故秋豐富的情感內涵,

2、總結散文的鑑賞方式。

  二、説教法和學法

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而高一的學生對散文的審美和鑑賞仍在形成中。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一下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有感情的反覆誦讀,體會作者對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2、賞鑑法:個性品讀,學會鑑賞方法,提高散文鑑賞方式。

3、討論法: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的討論,體會課文以“情”馭“景”、形散神聚的特點。

4、點撥法:對學生討論進行點撥小結,形成對文章整體性理解。

★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三、説教學過程

本課安排一個課時完成,要求學生課前充分預習,對課文達到一定的熟悉程度。讓學生結合參考書或網絡瞭解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創作風格、寫作特點,這樣能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還能增加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幾個環節展開。

(一)導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選取了不同於文章特色的幾張秋景圖片和不同的詩人所寫的關於秋天的詩句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引領他們進入一種多樣的積極的審美之中。

希望能夠幫助學生感受歷史上不同文人對秋景的不同感受。讓學生明白文學作品中的客觀景物和作者的主觀感受是統一的,和作者的個性、經歷和情趣是分不開的。讀文學作品,貴在“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進而體會藴涵在字裏行間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對郁達夫不同的“秋”的感受產生求知慾。

  (三)文本解讀

(三)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在這個環節,我將讓學生找出文中最能揭示主旨、昇華意境的關鍵性句子,即文章的“文

眼”——“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此時學生很容易判斷出“清、靜、悲涼”指的是“情感”

(四)精讀課文,品味意境

承接上個環節,該環節要求學生精讀課文,通過冷暖色調的判斷,聲音的體現,環境的描繪來找出文中景物是如何體現“清、靜、悲涼”。進一步引導學生們歸納段落大意,從而總結出五幅秋景圖。

(五)設疑討論,體悟情感

本環節中,教師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們分組討論,體會文章中作者內心的憂思及落寞以及深沉的愛國之情。

環節1 導入新課,我設計的導語是()此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環節2 落實基礎,整體感知

首先,教師請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例如()。

這為學生閲讀文本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

我以多媒體出示每個段落的相應的問題,接下來,我會讓請學生分段進行朗讀課文,並帶着每一部分的問題進行邊思考表朗讀。理清段落的脈絡和所描繪的每個畫面。

新課標對學生閲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閲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聽讀中理清思路,鍛鍊學生的聽説讀和概括能力,解決教學重點。

  環節3 研讀賞析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 教師以多媒體出示Q1,Q2,教師請學生先默讀在分組討論。

Q1,Q2的設置一脈相承,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和討論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進而解決教學難點。

  環節4 拓展延伸

好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閲讀範圍,滿足學生的閲讀期待。。。。。。等等之類

環節5 課後作業

好處:鞏固知識點(知識類)

發揮學生想象力,理論-實踐,學以致用(作文類)

  四、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故都的秋 郁達夫

第一部分(1—2): 贊秋--北國秋感:“清”“靜”“悲涼”

江南秋感:慢、潤、淡

第二部分(3—12): 繪秋-- “小院秋晨”

色 冷色調,“秋槐落蕊”

聲 寂靜與落寞,“閒話秋涼”

味 悲涼,“秋果勝景”

第三部分(13—14):戀秋--南國之秋:色味不如北國之秋濃

故都之秋:“我”減少壽命也要留

總結:客觀色彩與主觀色彩的完美融合 抒發對故都的深深眷念及落寞情懷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説明,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