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司法考試刑法練習題

1.關於危害結果的相關説法,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司法考試刑法練習題

A.甲男(25歲)明知孫某(女)只有13歲而追求她,在徵得孫某同意後,與其發生性行為。甲的行為沒有造成危害後果

B.警察乙丟失槍支後未及時報告,清潔工王某撿拾該槍支後立即上交。乙的行為沒有造成嚴重後果

C.丙誘騙5歲的孤兒離開福利院後,將其作為養子,使之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丙的行為造成了危害後果

D.丁惡意透支3萬元,但經發卡銀行催收後立即歸還。丁的行為沒有造成危害後果

答案:A

解析:危害結果是危害行為對法益所造成的實際侵害,它具有因果性、侵害性、現實性、多樣性和規範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為人不明知是不滿十四周歲的****雙方自願發生性關係是否構成****罪問題的批覆》規定,行為人明知是不滿十四周歲的****而與其發生性關係,不論****是否自願,均應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以****罪定罪處罰。《刑法》第236條第2款規定,姦淫不滿十四周歲的****的,以****論,從重處罰。所以A項所述的甲的行為是侵害了孫某的合法權益,已經造成了實際損害,所以A是錯誤的。應選。《刑法》第129條規定,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丟失槍支不及時報告,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B項中警察乙雖然在其槍支丟失後沒有及時報告,但是清潔工撿到槍支後立即上交,沒有造成重大人身傷亡後果,沒有對法益造成實際侵害,所以B的説法是正確的,不應當選。《刑法》第262條規定,拐騙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脱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C項中丙誘拐5歲孤兒離開其監護場所(孤兒院),儘管該孤兒在丙的養育下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但丙的行為仍然觸犯了《刑法》第262條的規定,造成嚴重後果,所以C項的説是正確的,不應當選。《刑法》第19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四)惡意透支的。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根據上述法條可知,D項中丁某的行為並沒有構成對法益的實際侵害,沒有造成危害後果,所以D項的説法是正確的,不應當選。

2.關於故意的認識內容,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明知自己的財物處於國家機關管理之中,但不知此時的個人財物應以公共財產論而竊回。甲缺乏成立盜竊罪所必須的對客觀事實的認識,故不成立盜竊罪

B.乙以非法佔有財物的目的竊取軍人的手提包時,明知手提包內可能有槍支仍然竊取,該手提包中果然有一支手槍。乙沒有非法佔有槍支的目的,故不成立盜竊槍支罪

C.成立猥褻兒童罪,要求行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滿14週歲的兒童

D.成立販賣毒品罪,不僅要求行為人認識到自己販賣的是毒品,而且要求行為人認識到所販賣的毒品種類

答案:C

解析:一般情況下,盜竊自己的財物不成立盜竊罪,但是,如果盜竊本人已經被依法扣押的財物,或偷回本人已經交付他人合法持有或保管的財物,以致他人因賠償責任而遭受財產損失,也構成盜竊罪。A項中,甲明知自己的財物處於國家機關管理之中,仍然採取祕密竊取的方式取回,仍然可以成立盜竊罪,因此,A項説法錯誤,不選。B項中,乙已經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及其結果可能是盜竊槍支,而希望或放任該行為的發生,屬於直接故意或間接故意,因此,依然成立盜竊槍支的犯罪,B項説法錯誤,不選。猥褻兒童罪,是指以刺激或滿足性慾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對兒童實施的淫穢行為。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間接故意和過失不構成本罪。因此,成立猥褻兒童罪,要求行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滿14週歲的兒童,C項説法正確,應選。販賣毒品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銷售,或者以販賣的目的而非法收買毒品的行為。因此,販賣毒品的犯罪故意是要求行為人明知自己販賣的是毒品,但是不要求行為人必須明知自己販賣的毒品種類,D項説法錯誤,不選。

3.甲想殺害身材高大的乙,打算先用安眠藥使乙昏迷,然後勒乙的脖子,致其窒息死亡。由於甲投放的安眠藥較多,乙吞服安眠藥後死亡。對此,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的預備行為導致了乙死亡,僅成立故意殺人預備

B.甲雖已着手實行殺人行為,但所預定的實行行為(勒乙的脖子)並未實施完畢,故只能認定為未實行終了的未遂

C.甲已着手實行殺人行為,應認定為故意殺人既遂

D.甲的行為是故意殺人預備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競合犯,應從一重罪論處

答案:C

解析:犯罪的既遂是指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已經齊備了刑法分則對某一具體犯罪所規定的全部構成要件。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甲向乙投放了安眠藥,客觀上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並且造成被害人乙死亡;主觀上有殺害乙的故意;侵犯了乙的生命權這一客體。且題中並沒有説甲是否是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一般情況下,沒有特殊説明的都認為是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因此甲的行為應認定為故意殺人即遂,所以C是正確的。

4.甲在從事生產經營的過程中,不知道某種行為是否違法,於是以書面形式向法院諮詢,法院正式書面答覆該行為合法。於是,甲實施該行為,但該行為實際上違反刑法。關於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由於違法性認識不是故意的認識內容,所以,甲仍然構成故意犯罪

B.甲沒有違法性認識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

C.甲雖然不成立故意犯罪,但成立過失犯罪

D.甲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過失犯罪

答案:B

解析:違法性認識是指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的。違法性認識的可能性是指行為人在實施符合構成要件的行為時,能夠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的。本題中,甲不知某種行為是否違法,以書面形式向人民法院諮詢,法院正式書面答覆該行為合法,由此,鑑於司法權威,甲對此行為不再具有違法性認識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答案B是正確的,當選。

5.關於被害人承諾,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兒童趙某生活在貧困家庭,甲徵得趙某父母的同意,將趙某賣至富貴人家。甲的行為得到了趙某父母的有效承諾,並有利於兒童的成長,故不構成拐賣兒童罪

B.在錢某家發生火災之際,乙獨自闖入錢某的住宅搬出貴重物品。由於乙的行為事後並未得到錢某的認可,故應當成立非法侵入住宅罪

C.孫某為戒掉網癮,讓其妻子丙將其反鎖在沒有電腦的房間一星期。孫某對放棄自己人身自由的承諾是無效的,丙的行為依然成立非法拘禁罪

D.李某同意丁砍掉自己的一個小手指,而丁卻砍掉了李某的大拇指。丁的行為成立故意傷害罪

答案:D

解析:被害人承諾,符合一定條件,便可以排除損害被害人法益的行為的違法性。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只要行為得到了被害人的承諾就不成立犯罪。也就是説,只有在以違反被害人意志為前提的犯罪中,被害人的承諾才可能阻卻違法性,如果不是以被害人的意志為前提,則被害人的承諾不能阻卻違法性。經過被害人承諾的行為符合下列條件時,才排除犯罪的成立:第一,承諾者對被侵害的法益具有處分權限,而且該處分權限有一定的限度;第二,承諾者必須對所承諾的事項的意義、範圍具有理解能力;第三,承諾必須出於被害人的真實意志;第四,必須存在現實的承諾(現實上沒有被害人的承諾,但是如果被害人知道事實真相後當然會承諾,在這種情況下,推定被害人的意志所實施的行為,就是基於推定的承諾的行為);第五,承諾至遲必須存在於結果發生時;第六,經承諾所實施的行為不得超出承諾的範圍。本題中,A項中拐賣兒童行為中的被害人是趙某,其本身沒有對拐賣進行承諾,由此甲的行為構成拐賣兒童罪,A錯誤,不當選。B項中,發生火災,乙的行為即是基於推定的錢某的承諾的行為,因此乙不成立非法侵入住宅罪,B的説法錯誤,不當選。C中,孫某處分的是自己的法益,且沒有超過範圍,符合被害人承諾的要件,因此構成犯罪的排除事由,丙的行為不構成非法拘禁罪,C的説法錯誤,不當選。D項中,李某雖然同意丁砍掉他的小手指,但是沒有同意丁砍掉他的大拇指,丁的行為超過了承諾的範圍,成立故意傷害罪,D的説法正確,當選。本題正確答案是D項。

6.甲潛入乙的住宅盜竊,將乙的皮箱(內有現金3萬元)扔到院牆外,準備一會兒翻牆出去再撿。偶爾經過此處的丙發現皮箱無人看管,遂將其拿走,據為己有。15分鐘後,甲來到院牆外,發現皮箱已無蹤影。對於甲、丙行為的.定性,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成立盜竊罪(既遂),丙無罪

B.甲成立盜竊罪(未遂),丙成立盜竊罪(既遂)

C.甲成立盜竊罪(既遂),丙成立侵佔罪

D.甲成立盜竊罪(未遂),丙成立侵佔罪

答案:C

解析:盜竊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祕密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祕密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盜竊罪既遂的通説認為,財物離開佔有人的實際控制即構成盜竊罪既遂,本案中,甲已經將裝有現金3萬元的皮箱竊得,並扔出牆外,此時,該財產已經離開了佔有人的實際控制範圍,因此,甲構成盜竊罪的既遂,所以可以排除B項和D項。其次關於丙是否構成犯罪的問題。《刑法》第270條規定,侵佔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或者他人的遺忘物、埋藏物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行為。丙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不屬於自己的皮箱(發現無人看管視為是遺忘物)據為己有,構成侵佔罪。本題正確答案是C項。

7.甲、乙夫婦因8歲的兒子嚴重殘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非常痛苦。一天,甲往兒子要喝的牛奶裏放入“毒鼠強”時被乙看到,乙説,這是毒藥吧,你給他喝呀?“見甲不説話,乙歎了口氣後就走開了。毒死兒子後,甲、乙二人一起掩埋屍體並對外人説兒子因病而死。關於甲、乙行為的定性,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與乙構成故意殺人的共同犯罪

B.甲構成故意殺人罪,乙構成包庇罪

C.甲構成故意殺人罪,乙構成遺棄罪

D.甲構成故意殺人罪,乙無罪

答案:A

解析:故意殺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本案中甲的行為明顯構成故意殺人罪,因此關鍵問題是判斷乙構成何種犯罪。乙明知甲往兒子的牛奶中放入毒藥將會發生兒子死亡的後果,作為監護人的乙並沒有制止,沒有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而後面説的甲乙二人一起掩埋屍體是對考生的迷惑,這裏的掩埋屍體是甲乙二人犯罪後隱藏罪行的行為。綜上本題應選A,即甲與乙構成故意殺人罪的共罪。

8.關於罪數的説法,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甲在車站行竊時盜得一提包,回家一看才發現提包內僅有一支手槍。因為擔心被人發現,甲便將手槍藏在浴缸下。甲非法持有槍支的行為,不屬於不可罰的事後行為

B.乙搶奪他人手機,並將該手機變賣,乙的行為構成搶奪罪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應當數罪併罰

C.丙非法行醫3年多,導致1人死亡、1人身體殘疾。丙的行為既是職業犯,也是結果加重犯

D.丁在綁架過程中,因被害人反抗而將其殺死,對丁不應當以綁架罪和故意殺人罪實行並罰

答案:B

解析:A項中,甲盜竊提包的行為屬於盜竊罪,而後發現提包中有一支手槍沒有及時上交,而是私自藏於浴缸下,成立非法持有槍支罪的犯罪,應該數罪併罰,因此,A項説法正確,不選。銷贓,是指為犯罪分子轉賣、銷售其犯罪所得的髒物的行為。B項中,乙搶奪他人手機並變賣的行為屬於事後銷贓的行為,不能單獨再次進行評價,因此,B項説法錯誤,應選。行醫是以實施醫療行為為業的活動,因此,非法行醫罪屬於職業犯。《刑法》第336條規定,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丙非法行醫造成1人死亡、1人身體殘疾,根據刑法的規定屬於結果加重犯,因此C項説法正確,不選。《刑法》第239條規定,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因此,綁架罪包含了將被綁架人殺害的情況,因此,丁的行為成立綁架罪,而不應當以綁架罪和故意殺人罪實行並罰,因此,D項説法正確,不選。

9.徐某因犯故意傷害罪,於2007年11月21日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期2年執行。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徐某夥同他人無故毆打學生傅某,致傅某輕微傷。當地公安局於2008年4月3日決定對徐某行政拘留15日,並於當日開始執行該行政拘留決定。行政拘留結束後,法院撤銷對徐某的緩刑,決定收監執行。關於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徐某被行政拘留的15天可以折抵刑期

B.徐某被行政拘留的15天不應當折抵刑期

C.應當將1年有期徒刑與15天的拘留按照限制加重原則實行並罰

D.15天的行政拘留應當被1年有期徒刑吸收

答案:B

解析: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是兩回事。第一,二者的性質不同,刑事拘留是一種訴訟保障性措施,本身不具有懲罰性;行政拘留則是治安管理的一種處罰方式,實質上是一種行政制裁,具有懲罰性。第二,二者的適用對象不同。刑事拘留適用於刑事訴訟中的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他們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行政拘留只是適用於尚未構成犯罪的一般違法行為。第三,二者的適用目的不同。刑事拘留的適用目的是保證刑事訴訟活動順利進行;而行政拘留的目的則是懲罰和教育一般違法行為人。第四,二者的羈押期限不同。刑事拘留一般不超過10日,案件重大、複雜的不超過14日,對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夥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拘留期限,不超過37日;行政拘留的期限則是1到15日。第五,適用機關不同,有權決定適用刑事拘留的是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有權決定行政拘留的則是公安機關。本題中因為對徐某實行的是行政拘留,是治安管理處罰的方式,它跟刑事拘留和刑事處罰是兩回事,因此不能折抵刑期、不能適用“限制加重”、“吸收”等刑罰處罰原則。答案B是正確的,當選。

10.甲到本村乙家買柴油時,因屋內光線昏暗,甲欲點燃打火機看油量。乙擔心引起火災,上前阻止。但甲堅持説柴油見火不會燃燒,仍然點燃了打火機,結果引起油桶燃燒,造成火災,導致甲、乙及一旁觀看的丙被火燒傷,乙、丙經搶救無效死亡。後經檢測,乙儲存的柴油閃點不符合標準。甲的行為構成何罪?

A.危險物品肇事罪

B.失火罪

C.放火罪

D.重大責任事故罪

答案:B

解析:失火罪是指過失引起火災,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失火罪的對象是財物與人身;客觀要件是過失引起火災;主觀要件是過失;主體是一般主體。本題中乙的行為屬於過失引起火災,確切一點説是過於自信的過失引起的火災,因此構成失火罪。答案B是正確的。危險物品肇事罪是指違法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管理規定,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中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由此A錯誤,不當選;放火罪的主觀要件是故意,而不是過失,由此C錯誤,不當選;重大責任事故罪是指在生產、作業中違法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行為,由此D錯誤,不當選。本題正確答案是B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