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2017年中級社會工作者工作實務備考模擬試題

  一、案例分析題

2017年中級社會工作者工作實務備考模擬試題

1[簡答題]

案例:小王本科畢業後到上海的一個社工機構工作,他所在的機構有一個特色的服務項目“浦東少數民族兒童服務項目”。小王瞭解到來滬少數民族父母的子女入學存在多種需求,這些孩子面臨居所變更、生活環境改變、教育環境改變及城市適應等問題。他們的學校教育時常被中斷,有時也會被捲入到非法營利活動中,很多來滬的少數民族兒童的父母整日為生計奔波,對這些兒童缺乏基本的生活照顧和學業輔導,並且由於生活環境較差,人員結構比較複雜,這些兒童時常會受到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

最近小王接到了一個案例,小江來自雲南一個偏僻的農村,其父母在上海一家工廠打工。小江上國小三年級的時候,父母把他接到了上海,並將他安排在該城市的一所學校讀書。但是僅上了兩天課,小江就不願意再去學校了,躲在家裏把自己關在屋子裏不出來。在父母的盤問下,小江説他完全聽不懂上課講的內容,學習過程中感覺很吃力,尤其害怕上英語課,因為自己在家鄉的時候根本沒上過英語課。有一次老師上課讓他起來回答問題,他不僅不會回答,還因為自己的El音被班上的小夥伴們笑話,覺得自己很丟臉,再也不想去學校了。小江的父母找到社會工作者小王,希望小王能為小江提供服務。

問題:

1.上述案例中,小江面臨的問題有哪些?

2.按照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小江的哪兩個重要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3.針對小江的問題,社會工作者小王應採取哪些介入策略?

參考解析:

【答案要點】

隨着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城市中外來務工人員的數量越來越多。這些外來務工人員將子女一同接到城市來讀書,但由於學習環境的突然改變,導致這些流動兒童面臨許多問題。如果不及時關注他們的教育適應問題,流動兒童很可能將繼續生活在城市的底層,沿襲父輩的打工生涯,或可能成為城市的遊民。

1.上述案例中小江面臨的問題主要有:

(1)不適應大城市學校的教材和課程,尤其是英語,在學習過程中感覺很吃力。

(2)因為回答不上老師的提問和自己的鄉音被同學們取笑,從而感到自卑,不願意再去上學。

(3)鄉村生活轉變到大城市生活的適應困難。

2.按照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小江主要是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馬斯洛認為,人類有5種重要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實現的需要。小江從鄉村學校來到大上海的城市學校,在上海的同學眼裏,小江是另類,被集體排斥,歸屬不到班集體,得不到同學的友愛;因為教材及教育制度造成的城鄉差別,小江學習跟不上,還有口音、着裝、言談舉止等都不為同伴所接受,得不到大家的認可、重視和尊重。

3.針對小江的問題,社會工作者小王應採取以下介入策:

(1)直接介入:

①為小江提供課業輔導。社會工作者小王可以連接社區裏的大學生志願者,定期為小江提供課程輔導,尤其是英語課的輔導,增強小江的學習信心,使小江逐步適應新學校的學習進度和教材內容。

②為小江提供情緒疏導和支持。小江來到陌生的大城市,陌生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很多課程聽不懂,自尊心受挫,又沒有朋友和夥伴的支持和鼓勵,心裏肯定大受打擊。社會工作者小王可以通過與小江面談,幫助小江疏導負面情緒,調整心理狀態,適當地給予鼓勵和支持,幫助建立初步的自信。

③協助小江學習人際溝通技巧。社會工作者小王在與小江面談的過程中,讓小江多説普通話,訓練他的正確發音,鼓勵他多張嘴説話,同時教授他一些人際溝通技巧,做好準備工作後,鼓勵小江在學校嘗試着主動和同學接觸。

(2)間接介入:

①走訪小江的學校。社會工作者小王可以請老師們多鼓勵和指導小江學習,幫助他適應學校生活、建立自信心;請同學們多理解小江,不要取笑他,多幫助他,組織熱心的同學與小江結成學習夥伴,幫助小江儘快融人班級生活。

②設計實施班級融入活動:與老師合作,利用班會時間開展“幫助小江融人班級”的小組活動。

③與小江的父母溝通。請他們平時多與小江溝通,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適時地給予鼓勵和支持,幫助小江在城市健康的成長。

【提示】此題考點涉及本章兒童問題、兒童需要、兒童輔導、《社會工作綜合能力》第三章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第六章小組工作、本書第二章介入策等知識內容。問題1 對問題的回答需要特別注意,兒童的問題包括兩個角度:一是成人世界或環境造成的對兒童的不利或傷害因素,二是兒童本身的認知、情緒或行為的偏差。本案例中的問題更多是前者。問題2需要考生首先簡要回答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分析服務對象小江的需要。問題3的介入策最好採取直接介入與間接介入的角度來回答。

2[簡答題]

案例:小剛上國小四年級,爸爸媽媽都是國中畢業.文化水平不高,經營一家雜貨店,平時很忙。他們雖然在學習上無法給予小剛太多輔導,但對小剛的成績要求很嚴格,每次考試過後都要詢問小剛的排名。小剛很聽話也很努力,成績一直比較優異,每天下學回到家自己寫作業,也不用父母多操心。但是最近小剛的成績下降得很厲害,放學回家的時間也比之前晚,引起了父母的關注?父母發現jj,岡lj放學後不是先回家,而是鑽進一家遊戲廳去打遊戲。一次,父親在遊戲廳把小剛抓了個正着,回家一頓暴打,警告小剛不準再進遊戲廳。剛開始幾天小剛按時回家寫作業,也沒再進遊戲廳。但是沒過多久,小剛看見周圍的小夥伴都偷偷地去遊戲廳,自己也忍不住想進去,猶豫再三後,他還是跟小夥伴們又一起去玩遊戲了,但是每次玩的時間不敢太長,怕被父母發現。後來小剛越來越沉迷遊戲,上課也總想着遊戲的內容,在時間上已經無法把控自己,經不住誘惑的小剛開始頻繁出入遊戲廳,成績變得更差了:於是又被父親從遊戲廳抓回了家一頓暴打,對於小剛這種屢教不改的行為,其父母很是生氣和失望,覺得小剛辜負了他們的期望。開始不給小剛零花錢,想以此來遏制fj,匪jij玩遊戲,但是沒有任何正面效果,反而起了很大的副作用,小剛比之前更加猖狂地玩遊戲,完全不害怕父母的責罵。小剛的父母對此很無奈,卻也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法,對小剛沉迷遊戲的行為無能為力,來機構求助。

問題:

1.如果你是兒童社會工作者,接到小剛這個案例,你將如何幫助小剛?

2.作為兒童社會工作者在做兒童社會工作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參考解析:

【答案要點】

1.如果我是兒童社會工作者,接到小剛這個案例,我將開始如下的工作:

(1)與小剛的媽媽進行接案面談:通過主動介紹自己、溝通(注意事實性溝通與治療性溝通)、傾聽等技巧界定問題;澄清彼此的角色期望和責任;激勵並促進媽媽進入服務對象的角色;促進和誘導媽媽停止對孩子的體罰做法。

(2)通過家庭走訪、家庭觀察、與小剛聊天、玩遊戲等方法瞭解小剛家庭結構及成員之間的關係,瞭解小剛的成長史,小剛的性情與行為表現、小剛的生活習慣及與家人的互動方式。

(3)與學校的老師取得聯繫,瞭解小剛在班級中的行為表現、老師們對小剛的印象及評價;通過面談與小剛建立初步的關係,瞭解小剛與同學、朋友間的關係。

(4)根據收集到的資料對小剛制訂輔導計劃,確定輔導的目標:減少小剛玩遊戲的不良行為,提高小剛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的能力,抑制小剛遊戲成癮行為;教導II,NIJ社交技巧,引導11,岡lJ多與人交流,將注意力從電子遊戲中轉移出來;通過其他遊戲方式提高小剛對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習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培養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與父母的溝通與交往能力,增進親子關係。

(5)建議家長改進教育方式,運用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促進親子問交流和溝通,多給孩子温暖,對於小剛的偏差行為給予正確的引導,杜絕打罵孩子的行為發生;與學校的`老師取得聯繫,及時糾正小剛的不良行為傾向;搭建學校和家長雙相配合的橋樑,加大監督力度,減少小剛和其他小夥伴們在遊戲廳玩遊戲的機會。

(6)通過基線測量、行為量表、觀察記錄等方法進行結果評估。

(7)直到小剛穩定進入正常的學校生活,不再迷戀電子遊戲,親子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小剛的父母消除了困擾等,進行結案。

2.作為兒童社會工作者在做兒童社會工作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兒童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是兒童權利,它意味着兒童社會工作者在開展實務的過程中需要將兒童權利與一般社會工作價值理念進行有機結合,以兒童為中心,以滿足兒童需要、促進兒童權利的實現為最高指導原則。

(2)要認識到兒童是有權利受到全方位的愛護和關懷的。兒童除了生理的需要外,還有很強的。需要;兒童自身問題的形成受外界影響程度相對較高;兒童問題的解決更多的要靠他人幫助而不是兒童自己。

(3)兒童社會工作者需要掌握與兒童成長相關的知識,它們是做好兒童社會工作的保證。

(4)兒童社會工作者要把握好與兒童案主間的關係,要處理好和其他為兒童提供服務的人士間的關係。

【提示】此題考點涉及對社會工作通用過程的運用、兒童輔導、以兒童為中心的兒重社會工作原則等。問題l需要考生以社會工作實務通用過程模式的理論框架為指引進入助人歷程,同時在選擇介入策時融入兒童社會工作的方法。問題2是記憶題,需要考生記憶教材的相關內容。

3[簡答題]

案例:小美是八年級的學生,學習成績中等偏下,性格孤僻,在學校經常獨來獨往,放學後也不跟社區裏的同齡人玩耍。小美的母親是從外地農村嫁到城裏的“外來媳”,與親戚、鄰居交往很少。因為身體不好,主要在家接一些手工活貼補家裏。小美的父親是一線操作工人,三班倒,工作十分辛苦,收入較低。父親對小美比較嚴厲,父女之間交流很少。因為工作時間關係,父母之間很少溝通,家裏有什麼事,都是父親説了算。小美一家也不參加任何社區活動,社會工作者在一次“外來媳”家庭走訪中遇到了小美,決定對其開展個案服務。在預估階段,社會工作者只收集了小美對自己問題的看法,就認定小美的問題源於自信心不足。

問題:

1.本案例的預估階段,社會工作者還應從小美家庭層面收集哪些資料?

2.在本案例的預估階段,社會工作者還應從小美與環境的互動層面收集哪些資料?

參考解析:

【答案要點】

1.在本案的預估階段,社會工作者還應從小梅家庭層面收集以下資料:

(1)小美家庭成員的基本情況,小美的家庭成員主要包括父親、母親和小美三人。

(2)小美家庭的基本情況,如家庭收入較低、居住環境較差、母親的身體不好等。

(3)小美家庭成員的角色和互動情況,包括小美父母之間、小美與父母之間的角色互動情況。

(4)小美的家庭規則,如遇到分歧或衝突時父親説了算。

(5)小美家庭成員間的溝通方式,如父母之間很少溝通,父女之間交流很少等。

(6)小美的家庭關係,小美的家庭關係緊張,父母親與小美之間關係不夠親密。

(7)小美家庭的決策和分工方式,小美的父親負責掙錢養家,母親主要負責照顧家裏,小美則以學習為主,家裏的事都是父親一個人説了算。

2.在本案的預估階段,社會工作者還應從小美與環境的互動層面收集以下資料:

(1)小美的社會支持系統包括家庭、學校和社區,這些社會支持系統對小美的影響。

(2)小美所生活的環境對小美需要的滿足程度,包括家庭環境、校園環境、社區環境對小美學習、生活和社會交往等需要的滿足程度。

(3)小美對周圍的環境資源的主觀認知情況。

(4)小美的社會網絡環境狀況等。

【提示】此題考點是預估階段的資料收集,提出的問題有具體的範圍限定,考生可以在限定的範圍做答,但也有自主發揮的空間,考生可以參考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助人經驗儘可能的全面列出關於服務對象家庭及個人與環境互動方面的信息。